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三位数的读写方法;2. 学会三位数的大小比较;3. 能够熟练进行三位数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的认识和读写;2.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3. 三位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点1. 研究三位数的读写方法;2. 理解三位数的大小比较原则;3. 掌握三位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最新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 教具:数字卡片,小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向学生展示数字卡片,让他们辨认卡片上的三位数,并读出来。

2. 研究三位数的读写::- 通过示例向学生讲解三位数的读写方法,如321读作"三百二十一"。

- 让学生自己读出一些其他的三位数。

3. 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为小组,给每组发放数字卡片,要求他们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写出读音。

4. 活动总结::- 随机抽查学生的答案,让他们相互评价,并给出正确的读音。

第二课时1. 复::-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研究过的三位数的读写。

2.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通过示例向学生讲解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如比较321和540大小时,要从百位开始比较。

如果百位相等,则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

3. 练::- 给学生出示几组三位数,要求他们写出数字的大小关系。

4. 活动总结::- 让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纠正错误。

第三课时1. 复::-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研究过的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2. 三位数的加减运算::- 通过示例向学生讲解三位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如321 + 540的计算过程。

- 让学生自己完成几道类似的加减运算题目。

3. 练::- 给学生出示一些加减运算题目,要求他们独立完成。

4. 活动总结::- 让学生互相交换答案,共同检查。

六、教学反思在本单元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小组活动的形式,逐步掌握了三位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运算方法。

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参与度较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精选10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精选10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精选10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精选10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

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基本情况本班学生共31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22人,他们通过两年多的学习,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热爱劳动,拾金不昧。

就上期期末检测,班平数学成绩优秀,如唐戬、何小雨、刘佳等,十名同学语数各科96分以上,但也有少数同学年龄偏小,反映较慢,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学习和怎么去学课堂纪律较差,想说就说,甚至个别同学上课玩玩具,常常拖欠各科作业,如张艳琼等连乘法口诀都不熟,相当大部份同学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根本无法正确管教,从而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因此在本期的教育工作中,老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结合当前的教改动态,择其良好的教学方法,耐心指教学生,力争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者。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七个单元,在编排上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向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内容。

2、倡导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构建新的知识。

4、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环境。

5、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6、提示学习活动的线索和学习方式。

7、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设计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

9、有计划地介绍数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计算。

2、初步认识小数,会正确读写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能正确地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3、正确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会进行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案例

《平均数》教学案例(一)案例题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设探索性活动求平均数。

(二)主题背景这是一堂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的统计中的“平均数”的问题,是一堂农村普通小学的,年轻的新教师上的一堂“常规课”。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更重要。

新课改强调: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为此,我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情境描述师:同学们,最近我们学校要举行教室装扮比赛,在装扮过程中肯定要用到很多气球,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吹气球比赛,怎么样?生:好!师:一、二组作一队,三、四组作一队,你们商量起个名字吧。

一、二组:我们叫快乐队。

三、四组:我们叫必赢队。

师:怎么比呢?生:两队同学都来吹,在规定的时间里,哪队吹的气球多,哪队就获胜。

师:可老师没带那么多气球来,怎么办?生:每队选几个代表吧。

师:各选几人?生:选两人。

师:好,各队再派两个人拿好他们吹的气球,时间为一分钟。

师:现在公布比赛结果:快乐队: 4个 6个。

必赢队: 5个 3个。

快乐队(欢呼起来):我们赢了。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胜负的?生:比总数,快乐队共有10个,而必赢队一共只有8个。

师:还有别的比较办法吗?生:从快乐队的6个里拿出1个,将4个补齐5个,就正好与必赢队的5个相等,而快乐队剩下的5个比必赢队剩下的3个多,所以快乐队赢了。

师:你真了不起!想出了移多补少的办法。

现在我正式宣布:快乐队获得冠军。

(快乐队非常得意,齐说一声“ye”,必赢队有些不甘心。

)师:看必赢队的小华跃跃欲试的样子,就让他也来参加吹气球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单
元备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三位数的概念,并能够读写三位数。

2. 能够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的概念,并能够在三位数中准确地找出相应的位数。

3. 能够用具体的例子,比如计算班级总人数等,理解和运用三位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1.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具:三位数的阿拉伯数字卡片、百位、十位和个位的大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出示三位数的阿拉伯数字卡片,复和引入三位数的概念。

2. 概念讲解:
- 通过示意图和实际例子,介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概念。

- 与学生一起观察三位数,并找出每一个位置上的数字。

- 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的大小关系,比如哪个数字比较大,哪个数字比较小。

3. 练活动:
- 学生分组,互相出示三位数的卡片,其他同学通过识别卡片上每个位置的数字,判断该数的大小。

- 列举一些三位数的实际例子,比如班级总人数、教室座位数等,要求学生读写这些数并进行简单计算练。

4. 小结:对三位数的概念和运用进行简单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这些概念。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题,巩固学生对三位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练活动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三位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单元备课的内容,请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主备人:投放日期2021年3月29日
1.14×12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可借助点子图。

2.找到各种算法的相同之处。

三、小组交流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你能说说竖式中每一步是怎样计算的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实投,请用竖式计算的同学来说)
四、展示点拨
请结合点子图再说说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并将答案填入中。

5.试一试:任选2个题。

6.小结:今天我们借助点子图来研究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了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

五、训练拓展
1.下图中一共有多少个鸡蛋?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题目——自己做——讨论
发现:第一步,先算:3个2的和,再算3个20的和。

第二步,先算:10个2的和,再算10个20的和。

最后,把两次的得数相加,就可以求出13个22的和。

”(先算3个22的和,再算10个22的和,最后把两次的和相加,也就是13个22的和。


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逐一出示三道题.
出示——观察——说一说,纠错——改正
3.
出示题目,独立用竖式计算。

六、小结反思
对于今天学习的知识,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教学反思:。

陈金玉平均数教学设计

陈金玉平均数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设计陈金玉教材分析:“平均数”是人教版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

在教学当中要让学生明白,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

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对于学生来说,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统计知识,会看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所以,教学本单元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

新教材较重视让学生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再应用于实际。

对于平均数,学生感到新鲜友陌生,很多学生对其有着很强的期待感。

学生将怎样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如何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以使学生有质疑、冲突,从而更深层次地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在设计本课时,采用多种方法(第一种是移多补少法,第二种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计算的方法)教学目标:1.从生活实际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感受求平均数的作用。

2.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昨天的作业有万紫妍、李宇轩和张思雨做得最好。

今天老师带来些铅笔想奖给他们。

(三人上台领奖,并告诉同学各自得到的铅笔的支数)板书:万紫妍7枝、李宇轩3枝、张思雨2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已有知识方面
(二)已有生活经验方面
(三)已有技能方面
二、单元重难点分析
(一)重点知识分析
(二)难点知识分析
三、应对措施分析
(一)如何根据学生情况设计教学
(二)如何落实教学重点
(四)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四、典型课例分析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新知识点:
1、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要求:
1、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使学生学会根据
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建议:
1、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统计表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时,就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景,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例如,在做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

一课时。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推荐11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推荐11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推荐11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第1篇教材简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

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具体、直观的内容有较大的依赖性。

所以,本课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观察、操作中探索研究,以多媒体课件为学习媒体,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学习。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对称物体,欣赏图片,加强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同时,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猜一猜、剪一剪等活动,建立起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每小组有不同的图形一套,小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情境导入:昆虫家族今天开了个舞会,它们正欢快的飞舞着。

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只有它们的半个身影。

它们说:“只要你猜对我们是谁,我们就会出现。

”1、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别是什么?2、提问:你们怎么猜得这么准啊?(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小结:像这些昆虫的两边是一模一样,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统计
教学内容:P38-39例1、例2。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重点: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平均数(P42页例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内容:第44页至第45页的练习。

教学目标:运用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练习中。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

很高兴为大家带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数学教案的分享,本教案将针对三年级学生对于数据的理解与应用进行深度探讨。

在本单元教学中,我们将学习到如何收集、整理与分析数据,以及如何利用不同的数据呈现方式来展示我们的数据。

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数据,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收集和分析它们。

2.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并将其分类整理。

3.掌握如何使用图表和图形来展示数据。

4.学习比较数据、求平均数并进行简单的数学分析。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数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据无处不在,无论是数字、文字还是图片,包括我们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各种物品的价格等等,这些都是数据。

数据来源广泛,也有很多种类型。

2. 收集和整理数据在本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并将其分类整理。

我们将使用简单的问题来收集数据。

例如:你的宠物是什么?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我们可以将学生的答案记录下来,并用表格呈现,对比不同答案的数量,并将它们组织成整体。

3. 利用图表和图形展示数据重点掌握使用直方图和饼图两种展示数据最常用的图表方式。

直方图可以显示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范围内有多少个数据,可以快速加深学生对这组数据的理解;饼图则可以将不同数据之间的比例直观呈现,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整体数据情况和不同项之间的关系。

4. 比较数据和求平均数比较不同数据时,我们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数据来找出相关规律。

在求平均数时,我们需要学生将各个数据加起来后除以数据总数,得到平均值。

将这些数字转入图表中能够快速、简单地求出对应的平均值。

三、教学方法在本教案中,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技能: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用不同的网络资源(如搜索引擎、百度知道等)查询数据,并进行讨论和展示,共同收集整理数据,从数据中寻找规律。

2.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动手,使用Excel等办公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将数据转换成图表或图形,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数据呈现方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计划(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计划(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计划(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计划(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50个学生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好,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

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1、数与计算方面的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

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的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单元导语通过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做简单的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

尤其是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掌握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基于本单元的特点,要紧紧扣住学生身边实例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为学生创设统计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并到一张统计表中,使学生产生学习复式统计表的需要,并且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等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填表分析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观察表格,从中发现数据间的联系,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特点。

第1课时 认识复式统计表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36页例1,及第37页的做一做。

教学设计内容简析本节课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以及数据分析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1.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能体会其优越性;能正确地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2.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对表中的数据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观察表→填表→合并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发展数学思维,同时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相关知识。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笔算,并能进行适当的估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PPT、实物操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相互倾听、尊重他人。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步骤。

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笔算步骤。

2.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笔算步骤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2. 教学新课: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笔算。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鼓励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计算准确性、步骤清晰性等。

3. 估算能力评价:通过课后练习题,评估学生的估算能力,看是否能快速、准确地进行估算。

七、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利用PPT、实物操作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2. 分步讲解: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分为几个步骤,逐一讲解,让学生易于理解。

3. 互动提问:课堂上设置提问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八、教学拓展1. 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一.背景本单元教学复式统计表,学会用表来反映生活中大量的文字信息,掌握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与方法。

教材注重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初步认识和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经历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知道它的优点。

三.课程内容实施内容课时安排复式统计表2课时四.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1.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2.必要的教具和学具;(二)学习活动1.以4人为单位建立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并解决问题,每个月重新分组并转换角色。

2.按照学习进度参加1分钟做哪些事情等实践活动。

3.上网查阅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资料,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4.完成一次实践操作作业,要求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写一篇数学日记.(三)课程评价本课程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组成,以百分制呈现,过程性评价占30%,结果性评价占70%。

一.过程性评价[30%]过程性评价= 课堂评价[10%]+作业评价[10%]+速算能力表现与单元检测[10%]评价项目评价要素评价等级二.结果性评价[70%]课堂评价[10%]1.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主动举手发言,并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学习过程中,有质疑精神,善于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A.好 [5分]B.比较好[3分]C.一般 [1分]2.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和同学讨论数学问题,乐于帮助他人,遵守数学活动秩序。

A.好 [5分]B.比较好 [3分]C.一般[1分] 作业评价[10%]1.按时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差错少。

能及时订正课堂及家庭作业中的错题,并主动请老师再次批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电子教案.doc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电子教案.doc

课题简单的数据分析(1)教学目标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教学准备例题课件、口算卡预案设计补充与调整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天气越来越热了!你们喜欢喝什么品牌的矿泉水呢?师:是的,市场上有这么多品牌的矿泉水,超市的李叔叔也统计了6月3日〜9日的几种矿泉水销售情况。

师:说说,你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师:你能将这些信息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吗?(请同学们自己制作统计图)在纵向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你们还有什么疑问?统一矿泉水的销售量是多少?B矿泉水的销售量是45箱。

你能将B矿泉水的数据填入统计图中吗?(格子不够)2.揭示课题:简单的数据分析(1)二、自主学习1.自学教材P3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说说,你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你能将这些信息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吗?(请同学们自己制作统计图)(3)在纵向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4)你们还有什么疑问?B矿泉水的销售量是多少?B矿泉水的销售量是45箱。

你能将B矿泉水的数据填入统计图中吗?(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你们想到了哪些方法?2.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3.自学检测,生独立画出横向条形统计图,并分析数据,解决问题.(1)横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2)纵轴又表示什么?(3)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4)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5)请你再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决?三、合作探究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并能正确填写,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教具准备:学生每人2张单式统计表、可粘贴的心型纸片(男生绿色,女生红色)师三张复式统计表(贴黑板上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需要。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吗?
2.老师考考你们(逐张出示角色图片: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暖羊羊、沸羊羊、慢羊羊把图片粘贴到黑板上)它是?
3.比较与体验
①谁能说说男生喜欢喜羊羊的有几人?女生喜欢喜羊羊的有几人吗?能从单式统计表中看出来吗?(不能)从刚才我们投票的情况你能看出来吗?(能,绿色是男生投的,红色是女生投的)老师这里还有两张统计表,一张是统计男生最喜欢的角色,一张是女生最喜欢的角色,看了投票结果,请男同学统计男生喜欢的角色,女同学统计女生最喜欢的角色,男同学应该数绿色选票,女同学应该数红色选票,现在动手填一填吧。
单元教学要求:
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分析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2.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统计意义,发展统计观念。
3.调查统计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魅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会填写、分析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集体研究教学预设(执笔:)
链接补充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材分析:
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填简单的统计表。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复式统计表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掌握其特点和制作方法,而应更多地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描述数据,并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以更好地发展统计观念。通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如课堂中生成的评价效果图),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充分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有关数据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统计的好处,逐步建立统计观念表)
(下面这两栏都是人数,我们不知道是男生还是女生的人数,应该要改成男生、女生。)
④你很有设计头脑。那还有什么地方有问题吗?(统计表的名称也要改)
5.认识表头
①第一行是我们统计表中的角色,竖下来第一列是性别,中间这两行是人数,我们在最头头这格应该分几小格写上这三个内容呢?(分三格)
②(选票贴完后让学生数票数)为了更方便的记录数据,我们要用统计表
填完后介绍:这是我们以前就认识的统计表,统计的名称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角色统计表,第一行是角色,第二行是人数,这是统计的内容。
2.描述与分析
①通过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指明2、3个学生说,给说学生贴五角星,给认真听课的学生贴大红花)
②现在看这两张统计表,你知道男生喜欢喜羊羊的有几人?女生喜欢喜羊羊的有几人吗?
③喜欢懒羊羊的男生有( )人,比女生喜欢懒羊羊的多或少( )人?(回答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错)
④刚才两张统计表在比较数据时,这张统计表看一下,那张看一下,你感觉如何?(生:很容易看错,而且很麻烦)
⑤如果我们把这两张统计表合并成一张,会方便我们观察吗?这两张统计表的第一行都是一样的,那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怎样把这两张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呢?
6.比较感悟
7.分析数据
①现在看着这一张复式统计表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指明2、3生说)
②这几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1)男生喜欢()的人数最多,女生喜欢()的人数最少。(2)男生喜欢喜羊羊的人数比女生喜欢喜羊羊的人数多( )人。(3)你也能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吗?(4)仔细观察这张统计表中的数据,假如我们班来了一个插班女生,你猜他最有可能喜欢谁?为什么?(渗透根据统计结果进行预测的思想,进一步明确统计的作用。)
三、巩固深化、学以致用
1.最喜欢的课外活动调查
在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地方要用到复式统计表,昨天老师就统计了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哥哥最喜欢吃的零食,把数据填在了统计表里,你们看了统计表,能回答问题吗?
(1)三年级同学最喜欢吃的零食是()(2)五年级同学最不喜欢吃的零食是()(3)看完统计表你有什么建议?
2.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调查表
老师选取了这样几种电视节目(打开课本第37页做一做)有哪些啊?(引导学生去读)假如我想统计咱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可以用什么统计表?假如我们想统计我们三年级男生和女生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的数据,可以用什么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复式统计表……………………………………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八。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统计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会填写、分析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⑥现在男生、女生合作两人边讨论边动手试一试,看怎样把你们的统计表合并,能让我们更方便地观察与比较。
4.生成表格
①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各种不同的合并方法。 ②全班交流
第一种:两张统计表并排放,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第二种:两张统计表上下放 那这种方法呢?
第三种,把其中一张第一行折进去,放在另一张下面。
3.这些羊,我们把它叫做角色,在这6个角色中,你最喜欢哪个?(指明几生说,给积极发言的学生粘贴小红花,给认真听课的学生贴大拇指)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收集与整理
①看来小朋友都有自己最喜欢的角色,今天我们就来统计每个角色各有多少人喜欢?(板书:统计)现在你们的手中都有选票,这个选票把它撕开就可以贴在黑板上了,只是贴的是要注意按顺序贴正确,每行贴6张,现在把请第一组把选票投给你喜欢的角色吧!从票数里,可以看出第一组的小朋友最喜欢哪个角色?然后二—四组贴选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