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魏征直言不讳传颂古今 君之所以明因为兼听

合集下载

历史趣谈:魏征的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历史趣谈:魏征的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魏征的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导语: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的说不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

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

这个成语意思是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

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高考历史专题汇编 专题二十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高考历史专题汇编 专题二十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二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A组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1.(2016·课标全国Ⅰ,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组成的“蕃兵”“ 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

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

天宝六年(747年),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伴其国王。

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年),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

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某某国境内),唐军大败。

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2.(2016·课标全国Ⅱ,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X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某某八怪的代表人物。

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X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X”,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

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

”X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

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X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X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X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3.(2016·课标全国Ⅲ,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唐太宗与魏征倾听意见的事例

关于唐太宗与魏征倾听意见的事例

关于唐太宗与魏征倾听意见的事例1. 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1.1 唐太宗的开放心态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的一位英明帝王。

他当时可是一个极具眼光的君主,他懂得用人之道,也懂得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古人有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李世民正是从点滴的积累中成长为一位杰出的皇帝。

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上位就高高在上。

他的开明与谦虚,为后来的统治铺平了道路。

试想一下,他既要处理朝政,又要防范外敌,结果他总能抽出时间,坐下来认真倾听魏征等人的意见,这可真是很难得的品质啊!1.2 魏征的直言不讳说到魏征,这位大臣那真是个直言不讳的好榜样。

人家魏征可是敢于在皇帝面前直言不讳,他的直言不仅不让皇帝感到厌烦,反而成了唐太宗最宝贵的意见来源。

古人说“忠言逆耳”,魏征就是那种把忠言直接送到耳边的角色。

像魏征这样的直言不讳,实在是难得的宝贵。

他把自己当成了皇帝的镜子,什么问题都不藏着掖着,有啥说啥。

2. 实际案例分析2.1 “骂皇帝”事件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改革,想要让魏征从新地方担任重要职务,但魏征却一再推辞。

他不怕得罪皇帝,直言不讳地指出这项的缺陷。

那时候,魏征把唐太宗当成朋友一样来交流,虽然有时候批评得很尖锐,但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唐太宗听到这些话,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他明白,这是魏征对他的忠诚表现。

正所谓“听者有心”,他知道这些批评是对自己有帮助的。

于是,他逐渐改变了,最终取得了成功。

2.2 与魏征的对话还有一则故事是唐太宗和魏征的对话,反映了李世民对魏征的尊重。

那天,唐太宗和魏征讨论国家大事,唐太宗听到魏征的建议后,点头称赞,并说:“你的建议真是有见地啊!我马上就去落实。

”这表明了他对魏征的意见非常重视。

即使在面对严厉的批评时,他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并采取实际行动。

这种举动让人感到唐太宗的伟大,也让人觉得魏征的直言不讳更加珍贵了。

3. 吸取的教训3.1 领导者的虚心从唐太宗与魏征的互动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

文言文《贞观政要君道》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贞观政要君道》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

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既作,离叛亦兴。

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谏议大夫魏徵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

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

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

’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徵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

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

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

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

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太宗甚善其言。

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

由此言之,草创为难。

”魏徵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少不为难。

然就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

以斯而言,守成则难。

”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

魏徵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

所以见守成之难也。

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新中考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中考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根据语境补写句子1.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对话。

有一次,唐太宗回到后宫,满脸怒容,咬牙切齿地说:“朕早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皇后长孙氏忙问发生了什么事。

太宗说:“魏征经常在朝廷上当众羞辱我。

”长孙皇后听完,马上退回内室换了一身朝服出来表示祝贺。

太宗很惊奇,长孙皇后对他说:“________。

”太宗于是转怒为喜,对魏征更加尊重。

【答案】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征敢于直言,是因为陛下是明君,我怎能不祝贺呢?【解析】【分析】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上文写唐太宗因为魏征的直言劝谏而恼怒,下文写唐太宗转怒为喜,对魏征更加尊重。

由此看出长孙皇后说的话至关重要,要围绕“明君”“祝贺”“贤臣”“直言”组织语言,语言要连贯、得体。

故答案为: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征敢于直言,是因为陛下是明君,我怎能不祝贺呢?【点评】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

答题时要分析上下文的内容,然后再根据上下文不写出合适的句子。

2.仿写句子。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又像一棵破壳而出的小树。

生命像________,又像________。

【答案】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棵充满生机活力的紫藤萝【解析】【分析】仿写时除了要句式相同,还要注意语意连贯。

【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先要根据语句的内容,理清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还要考虑语句之间的连贯性等。

能力层级E3.仿照下面句子续写一句话。

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留心生活,处处都有风景:晨风中一株带露的小草是风景;校园里一声亲切的问候是风景;________。

【答案】生活中一个会心的微笑是风景【解析】【分析】首先,续写的句子在内容上应紧紧扣住“风景”来写,并且要写出这些“风景”的内涵。

其次,还要注意结构与所给句子必须一致,书写工整、正确。

【点评】按要求续写句子,注意语言的简洁、连贯与生动。

能力层级D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一个人的一生,本来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痛苦与欢乐;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明君兼听,昏君偏信。

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

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

他说,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小人就不能蒙蔽他。

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这些昏君,住在深宫之中,隔离朝臣,疏远百姓,听不到百姓的真正声音。

直到天下崩溃、百姓背叛了,他们还冥蒙不知。

采纳臣下的建议,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

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深深地铭刻在唐太宗的心里。

从此,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

他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他都能虚心接受。

这里有一个“回天之力”的真事。

当时,唐太宗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

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

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

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

这都是历史的教训。

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

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

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

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

但是,小小的张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隋炀帝,冒犯天威。

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

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

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别的皇帝,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当即会雷霆震怒,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而且会株连九族。

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

他不仅没有怪罪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

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和夏桀、商纣相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

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

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

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魏征,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以其直言进谏的品质而闻名于世。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朝廷上,魏征多次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但他始终坚守原则,不畏权势,敢于直言进谏,成为了一代忠臣。

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最为著名的便是他在唐太宗李世民面前直言进谏的故事。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在朝廷上做出了一项错误的决策,而所有大臣都沉默不语,唯独魏征站了出来,毫不犹豫地向唐太宗陈述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陛下,臣以为这项决策不妥,应该另作考虑。

”唐太宗听后并没有生气,反而认真地听取了魏征的意见,并加以改正,最终避免了一场严重的错误。

这件事情让唐太宗对魏征更加信任和器重。

魏征之所以能够直言进谏,是因为他有着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

他虽然身居高位,却始终保持着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不以权势自傲,不畏惧权贵,只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

他深知,直言进谏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

因此,他在朝廷上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压力,不畏权势的威胁,这种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使他成为了一代忠臣。

魏征的直言进谏,不仅是一种勇气和品德的体现,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的表现。

作为朝廷大臣,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任,因此,他敢于直言进谏,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

他深知,如果因为个人私利而放弃直言进谏,那将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他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压力,不畏权势的威胁,这种责任和担当的表现,使他成为了一代忠臣。

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一个国家的强大和繁荣,离不开忠臣良相的直言进谏。

一个人的品德和勇气,决定了他是否能够直言进谏。

一个政权的稳固和长治久安,需要忠臣良相的责任和担当。

让我们向魏征学习,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压力,不畏权势的威胁,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为民族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尽心尽力。

有感于魏征的人品官德

有感于魏征的人品官德

有感于魏征的人品官德作者:徐士友来源:《领导科学论坛》2013年第08期“贞观之治”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盛世时代。

对于魏征在“贞观之治”中的功劳,唐太宗说:“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可以说正是因为魏征的直言劝谏,规避了唐太宗的一些过失,把唐代逐步引向盛世。

魏征的直言劝谏源于其高尚的人品官德。

探讨魏征的人品官德所彰显的治国平天下的深邃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安国利民”彰显“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思想贞观十二年(638年)三月,唐太宗大宴群臣,唐太宗对大臣们说:“贞观以前,跟随我平定天下,经历艰险,草创国家,是房玄龄的功劳。

贞观以后,直言劝谏,匡正朕的过失,使国家长治久安,安国利民,魏征的功劳最高。

”高度评价了魏征在“安国利民”方面的作用。

综合考察魏征的一生,可以说他始终把“安国利民”作为其人生追求,始终把国家利益、百姓幸福放在第一位,充分表现其忠君爱国,以民为本,“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思想。

古有“登封报天,降禅除地”之说。

登泰山进行“封禅大典”是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是帝王们所追求的荣耀。

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鼎盛时期。

但终其一生却未到过泰山,举行象征帝王文治武功的泰山封禅,原因就在于魏征的劝谏。

魏征认为太宗虽然功业告成,但恩泽不足以广施百姓,言辞恳切,据理直言,说服唐太宗放弃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使国家减省了一大笔财政消耗。

贞观十三年(639年),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在贞观之初到贞观十三年间为政态度的十大变化,通过这十个方面的今昔对比,对唐太宗施政方面不能一如贞观之初,“抑损嗜欲,躬行节俭”,善始善终,而代之以奢侈纵欲,随便增派百姓劳役,用人随自己的好恶,喜欢游乐,不专心治理国家等缺点给予了尖锐的批评,论述得深刻透彻,动人心魄。

英明的唐太宗看完奏疏以后,虚心接受,“愿改之,以终善道”。

《贞观政要·卷十》阅读答案解析

《贞观政要·卷十》阅读答案解析

《贞观政要·卷十》阅读答案解析《贞观政要·卷十》阅读答案解析论慎终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上疏谏曰: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

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

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所言信矣。

陛下年甫弱冠,肇开帝业。

贞观之初,躬行节俭,遂臻至治。

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顷年以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自古以来,未有由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也,何有逆畏其骄逸而故欲劳役者哉?或时欲有所营,虑人致谏,乃云:“若不为此,不便我身。

”人臣之情,何可复争?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岂曰择善而行者乎?陛下贞观之初,动遵尧、舜,捐金抵璧,反朴还淳。

顷年以来,好尚奇异,难得之货,无远不臻,上好奢靡而望下敦朴,未之有也。

贞观之初,求贤如渴,善人所举,信而任之,取其所长,恒恐不及。

近岁以来,由心好恶,或众善举而用之,或一人毁而弃之,或积年任而用之,或一朝疑而远之。

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迹。

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

所以人思苟免,莫能尽力。

臣闻“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人无衅焉,妖不妄作”。

伏惟陛下统天御宇十有三年,威加海外,年谷丰稔,礼教聿兴。

暨乎今岁,天灾流行,炎气致旱。

夫天何言哉?垂象示诫,若见诫而惧,择善而从。

前王所以致礼者,勤而行之;今时所以败德者,思而改之。

则宝祚无疆,普天幸甚,何祸败之有乎?然则社稷安危,国家治乱,在于一人而已。

当今太平之基,既崇极天之峻,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臣诚愚鄙,略举所见,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冀千虑一得。

(选自《贞观政要·卷十》,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言信矣信:真实B.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杜:堵塞C.干求者日进干:冒犯,冲撞D.人无衅焉,妖不妄作衅:犯错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故何哉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题一1.(2015·福建文综·41)(16分)历史请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

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

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

贞观末年,‚于台中臵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鞫(jū:审问)案禁系‛之权。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

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摘自吴兢的《贞观政要》卷二《求谏》(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

(6分)(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

(10分)【考点】唐太宗【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于台中臵东西二狱‛可以归纳为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根据材料一‚委御史台有‘鞫(jū:审问)案禁系’之权‛可以归纳为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可以归纳为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

第二小问分析,从材料一可以看出通过御史制度约束官吏。

从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

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等信息可以归纳为自省、纳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

【答案】(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

(6分)(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供参习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供参习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明君兼听,昏君偏信。

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

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

他说,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小人就不能蒙蔽他。

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这些昏君,住在深宫之中,隔离朝臣,疏远百姓,听不到百姓的真正声音。

直到天下崩溃、百姓背叛了,他们还冥蒙不知。

采纳臣下的建议,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

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深深地铭刻在唐太宗的心里。

从此,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

他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他都能虚心接受。

这里有一个“回天之力”的真事。

当时,唐太宗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

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

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

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

这都是历史的教训。

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

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

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

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

但是,小小的张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隋炀帝,冒犯天威。

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

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

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别的皇帝,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当即会雷霆震怒,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而且会株连九族。

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

他不仅没有怪罪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

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和夏桀、商纣相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20 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整合训练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20 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整合训练

专题二十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整合训练1、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

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

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

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

2、[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陆贾,楚人,曾两次出使南越,获得政治上的成功。

秦汉之际,秦南海龙川令赵佗,乘中原战乱,自立为南越武王。

公元前196年,刘邦遣陆贾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

赵佗留陆贾数月,畅谈欢饮。

陆贾回来时,赵佗赐给陆贾大批珍宝。

陆贾拜赵佗为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汉正式承认南越为封国,而南越则承认从属于汉,汉与南越从对立变为一家。

吕后时期,赵佗三次遣使,请求解除遏制南越发展的禁令,毫无结果。

于是,赵佗自称南越武帝,攻长沙国边城,并以金钱收买,使闽越、西瓯等归属于他,南越势力空前强大。

汉文帝即位后,令陆贾再次出使南越。

陆贾至南越,责备赵佗自立为帝。

赵佗恐,去帝号,自称蛮夷大长老。

从此,南越与汉长期和睦相处,经济稳定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贾两次出使南越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陆贾出使南越的历史意义。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解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於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着,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胡越之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叁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关于此文在商业中的启示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作者小传】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

少时曾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后降唐。

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等职,领导周、隋、陈、齐诸史的撰修工作。

后封郑国公,任太子太师。

魏征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多被太宗采纳。

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征病卒后,唐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

作有《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还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等。

历史趣谈:魏征直言不讳传颂古今 君之所以明因为兼听

历史趣谈:魏征直言不讳传颂古今 君之所以明因为兼听

魏征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君之所以明因为兼听导语: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皇帝,心胸广大,治国有方,开创了贞观之治。

魏征是当时唐太宗最为信任的臣子,他非常勇敢,不管别人的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皇帝,心胸广大,治国有方,开创了贞观之治。

魏征是当时唐太宗最为信任的臣子,他非常勇敢,不管别人的想法,只坚持他自己的想法,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意见时,他也是很大胆的把自己心里所想说出来,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两个人的这种关系可以说是千古一见。

魏征像魏征曾直言不讳的告诉李世民,要以身作则,要兼听则明,要居安思危,仁义为本。

为此魏征不惜多次惹怒龙颜。

人若是用铜作为镜子,可以看得到自己衣服穿得是否整齐大方;把历史当做一个镜子,可以看到国家的兴衰;要是把人当镜子的话,那么就可以发现自己哪里做的对,哪里又是错的。

后来,魏征这个人去世了,唐太宗李世民就觉得他没有了魏征,没有了一面好镜子,这是李世民对这个不怕死非要实话实说的忠臣魏征所给的最好的评价,也是最完美的人生评价。

如果把唐太宗比作成刀,那么魏征就是铸刀者;如果把魏征说成是镜子,那么唐太宗就是那个在镜子面前的人。

唐太宗与魏征,一个是有着容纳一切忠言的宽容肚量,一个是不怕死照样实话实说的忠臣,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其他朝代都难看到这一幕,称得上是一段美话。

国家有此良臣,何愁不能发展?人生有此知己,何怕孤单寂寞?魏征直谏魏征,我国唐朝时候杰出的谏臣代表人物,不单在文学上,在军事上,政治上,都颇有建树。

他的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对前朝和后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魏征与李世民图细数中国历史,最繁荣的时期就属唐代的贞观了,提到贞观之治,就不得不提魏征。

正是魏征多次以命直言,才使得唐太宗在国家治理上井井有条。

话说当年有位公主在嫁人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因为自己的私心,就下了命令特别嘱咐陪嫁的礼物一定要比当年的长公主多一些,按说这个事情无可厚非,可是,魏征的直谏就来了,他以汉明帝分封他那些儿子的事情来举例子:汉明帝分给楚王和淮阳王的封地是各自一半,不多不少,并没有任何偏袒。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世界上只有狂妄的人,或者是愚蠢的人,才会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认识,了解一个人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有关的信息。

听是接受的前提,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得听,这样才能给我们的赞美对象作出合乎实际的,恰当的评价。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唐朝名臣魏征的名言。

本是用来形容封建帝王集思广益,听取各种意见,才能辨别是非曲直,治理好国家。

但是,在我们赞美别人的时候,同样应该采取“兼听”的态度,“偏听”是不可能对一个人做出合理的赞美的。

1.“兼听”才能明断赵括长平之战折损赵兵40万,这个典故几乎是无人不晓。

后人多半都将罪责归咎于赵括的纸上谈兵,事实真正的债主应该是赵王,确切的说,应该是赵王的“偏听”导致了剧的发生。

别有用心的大臣向赵王推荐赵括,称赞他是将门之后,熟读兵书、精通兵法,定能不负迎击秦兵的重任。

随即又是赵括自己一番口若悬河的“纸上谈兵”,使得赵王对这个年轻后生也大为赞赏,听不进“知子莫如父”的赵奢的劝说,最终换下老将廉颇,派赵括带了40万赵兵去给秦人抗杀。

40万赵兵被坑杀,惨绝人寰。

如果赵王能够“兼听”的话,把对赵括的各种评价综合起来,做出正确的决断,那么战国争霸,鹿死谁于还未得可知。

赵王听信一面之词,轻下决断,最终换来了长平之败。

“兼听”能让我们辨别出一些虚假的赞美。

因为赞美能给人带来好处,有许多人便会翻动三寸之舌,千方百计的制造和利用虚假的赞美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我们如赵王一样,“偏听”这种赞美,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虚假的赞美可以使听者受到蒙蔽,无法真正看清被赞扬者的优点和缺点。

比如,某厂正准备任命一个科长。

在一次回家的路上,张三在和厂长的闲聊中对李四大加赞美,说他如何的办事认真,尊重上司,厂里的许多人都希望他能够当上科长。

过了几天,王二又对着厂长如此般的说了一遍。

这时,你若是厂长,该怎么办呢?因为平时李四在你眼中也表现得非常出色,是个做科长的料。

魏征公能够成功进谏之原因探析

魏征公能够成功进谏之原因探析

魏征公能够成功进谏之原因探析河北晋州齐振青历史上因为与皇帝意见相左,或向皇帝进谏被杀、被贬的不乏其人。

而魏徵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经常进谏,并被唐太宗采纳和赏赐,这是什么原因?探其究竟发现:一,制度层面。

唐太宗时期建立了完善的议事制度:1,八座议事制度。

就是六个尚书加上左、右仆射一起议事,通过商议处理一些具体事务。

2,门下省所辖的政事堂议事。

政事堂设在门下省,是协助皇帝治理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

参加政事堂会议的是三省长官,即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

唐太宗为了集思广益,减少或避免失误,除了让三省长官共商国事外,还给品级较低的官员机会,让他们来政事堂议事,如:贞观元年,让吏部尚书杜淹参预朝政;贞观三年,让尚书右丞魏徵参议朝政;贞观十七年七月,让工部尚书张亮参预朝政;贞观十八年九月,让黄门侍郎褚遂良参预朝政。

对于政事堂议事,唐太宗如是说:“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设政事堂的目的在于避免独断专行,避免少数人把持决策权,从而构建一个共商国事的开明政局,即现在人所说的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3,皇帝的御前会议。

即重大事情,有皇帝召集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

4,门下省的重要职能。

门下省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审议与封驳,封是指封还皇帝的诏书,即经审议,如发现皇帝的诏书有所不妥,就封还给起草诏书的中书省,如无问题,就发给尚书省去执行;驳是指驳回臣下的奏章。

门下省设侍中、谏议大夫、左右拾遗和补阙等官职,魏徵就曾任谏议大夫和侍中即宰相。

因此审议与封驳是魏徵的本职工作。

以上说明,唐太宗时期,一切治国理政事宜,均通过议事的形式,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这就规避了独裁专断,避免了失误。

二,唐太宗层面:1,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不仅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弟弟,还杀死了13个亲侄子,可谓皇位得来不正。

唐太宗不愿意留下一个暴君的恶名,想当一个好皇帝,可是又无治国经验,于是就重用贤能,广开言路,并真诚纳谏。

2,唐太宗虚心、大度。

《贞观政要》写道,太宗本是个“威容俨肃”的人,当他得知臣下们畏惧他的威严时,便“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魏征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君之所以明因为兼听
导语: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皇帝,心胸广大,治国有方,开创了贞观之治。

魏征是当时唐太宗最为信任的臣子,他非常勇敢,不管别人的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皇帝,心胸广大,治国有方,开创了贞观之治。

魏征是当时唐太宗最为信任的臣子,他非常勇敢,不管别人的想法,只坚持他自己的想法,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意见时,他也是很大胆的把自己心里所想说出来,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两个人的这种关系可以说是千古一见。

魏征像
魏征曾直言不讳的告诉李世民,要以身作则,要兼听则明,要居安思危,仁义为本。

为此魏征不惜多次惹怒龙颜。

人若是用铜作为镜子,可以看得到自己衣服穿得是否整齐大方;把历史当做一个镜子,可以看到国家的兴衰;要是把人当镜子的话,那么就可以发现自己哪里做的对,哪里又是错的。

后来,魏征这个人去世了,唐太宗李世民就觉得他没有了魏征,没有了一面好镜子,这是李世民对这个不怕死非要实话实说的忠臣魏征所给的最好的评价,也是最完美的人生评价。

如果把唐太宗比作成刀,那么魏征就是铸刀者;如果把魏征说成是镜子,那么唐太宗就是那个在镜子面前的人。

唐太宗与魏征,一个是有着容纳一切忠言的宽容肚量,一个是不怕死照样实话实说的忠臣,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其他朝代都难看到这一幕,称得上是一段美话。

国家有此良臣,何愁不能发展?人生有此知己,何怕孤单寂寞?
魏征直谏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