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节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合集下载

第五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教学内容

第五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教学内容

第五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单项选择题:1、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B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2、1928年12月,宣布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的是( C )A、张作霖B、郭松龄C、张学良D、张作相3、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性质是( C )A、资产阶级政权B、小资产阶级政权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D、封建君主专制政权4、中共八七会议召开的地点在( B )A、九江B、汉口C、武昌D、上海5、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D )A、反对右倾投降主义B、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6、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党领导了( A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五卅运动7、毛泽东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重要论断是在( B )A、北京特别会议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古田会议8、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著名起义是( A )A、湘赣边界秋收起义B、赣南秋收起义C、湘南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9、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将革命的重心( B )A、由乡村转移到城市B、由城市转移到乡村C、由大城市转向小城市D、由南方转向北方10、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是( C )A、《战争和战略问题》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反对本本主义》11、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要靠( A )A、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马克思主义本本C、听从共产国际的指挥D、照搬苏联经验12、1930年5月,毛泽东写了( C )一文,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事、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解决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

思修第五章章节练习答案

思修第五章章节练习答案

5.7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1.【单选题】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 )。

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五四运动前后答案:D2.【单选题】毛泽东在纪念( )时首次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A、刘胡兰B、雷锋C、张思德D、时传祥答案:C3.【单选题】下列关于革命利益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要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B、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C、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D、不应当有任何个人利益存在答案:D4.【多选题】下列关于树立社会新风和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道德规范都要面向生活实践B、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在社会生活层面上的重要意义C、人们对中国革命道德的传扬,破除了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破除了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旧道德观念D、引导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和培育良好家风不属于树立社会新风的范畴答案:ABC5.【多选题】下列属于革命道德具体表征的是( )A、红船精神B、井冈山精神C、苏区精神D、长征精神答案:ABCD6.【判断题】中国革命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发展。

我的答案:√7.【判断题】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非常重视革命道德建设,而在改革和发展时期,我们更应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市场道德建设,革命道德仅具有参考意义。

答案:×5.8 明大德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社会公德主要内容的是( )。

A、文明礼貌B、拜金主义C、爱护公物D、遵纪守法答案:B2.【单选题】下列关于遵纪守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遵纪守法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B、遵纪守法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C、每个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而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则不需要必须遵守D、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人都遵纪守法,树立规则意识答案:C3.【多选题】当今世界,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其特征主要包括( )。

思想政治教育刘肇民政治经济学(下)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刘肇民政治经济学(下)教案
课程
名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下)
课程类别
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课程
代码
100342171
课程
所属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总学时
68
学分
4
讲授
学时
66
学生
讲授
2
课堂
讨论
0
授课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授课班级
2010级本科
任课教师
刘肇民
职称
副教授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质及其在当代发展的新特征,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把握市场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掌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运行的规律性,认清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通过教学,坚定学生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理想和信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
四、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框架
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国际比较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教学方法:
本章的学习要理清思路,以掌握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特征为主,要沿着从理论到实践的脉络,在比较中既要掌握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和规律,又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认真理解和掌握基本范畴和基本概念,理解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原因,要弄清几个关键的范畴,如资源配置方式、计划调节、市场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等,防止将社会经济制度同经济体制等同起来的错误认识。借助网络教程提供的背景资料、图片资料和概念库等工具加深对本章内容的理解,认真回答本章的思考及测试题。

《中国经济史》教学参考资料 第五章(教案)

《中国经济史》教学参考资料 第五章(教案)

章节名称:古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教学时数:3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学生应对古代中国传统经的开展过程有清晰的了解,深刻认识古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并对学术界的相关讨论有所关注。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依据参考资料,查阅并整理学术界的相关成果,以加深对古代中国经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尽可能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对古代中国的经济波动有深刻了解,以此来提炼古代中国在世界经济开展中的地位。

难点在于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特征以及古代中国经济波动及其成因,深刻认识和理解古代中国在世界经济开展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第一节传统中国的经济特征〔1课时〕一、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一〕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二〕开展中的商品经济〔三〕长期延续的中国传统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虽然商品经济有所开展,但仍然是建立在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小私有制的简单商品生产根底之上,所以没有、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

拓展内容:参考资料:吴太昌:?略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特征?,国学网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运行机制〔一〕自主经济〔二〕竞争机制〔三〕社会管理第二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波动〔2课时〕一、中国古代几次巨大的经济波动〔一〕秦汉到三国时期的三次巨大波动〔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波动〔三〕隋唐五代时期社会经济的反复波动〔四〕宋代到元末的经济动乱〔五〕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波动二、古代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一〕自然灾害〔二〕外族入侵〔三〕周期性的土地兼并和农民战争〔四〕小农经济的固有特征三、从经济波动看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开展特点1、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开展经历了三个顶峰,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开展的态势。

2、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开展受政治力量的影响较大。

3、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开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元性。

4、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商品经济在社会变革和转折的关头都起到了革命性的决定作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国家机构有哪些》(两课时全)-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国家机构有哪些》(两课时全)-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国家机构有哪些》(两课时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国家机构有哪些》这一章节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国家机构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旨在培养学生对国家机构的认知,增强他们的国家观念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国家机构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然而,他们对国家机构的深入了解还不够,容易将国家机构与政府机构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家机构的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机构的职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机构的尊重和信任,增强国家观念和法治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家机构的概念,以及国家机构与政府机构的区别。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的国家机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机构的作用和重要性。

2.新课导入:介绍国家机构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国家机构的基本概念。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国家机构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国家机构与政府机构的区别,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家机构的概念。

5.知识拓展: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让学生了解国家机构的层级和关系。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国家机构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师过渡] 纵观当今国际形势是总体缓和、局部紧张,这些局部的动荡、战争引发因素是诸多的,但国界和领土的争端是其中重要的因素。那么,什么是国界?什么是领土?它们对一个主权国家又意味着什么呢?
2.读一读:有关领土的知识
电脑展示阅读材料,列举国际社会中解决国界和领土纠纷的正反案例。
材料1、1980至1988年,伊拉克和伊朗为争夺边界、领土及海湾霸权,进行了一场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共造成两国53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千亿美元。两国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的削减,结果“两败俱伤”。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强国际合作,实现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那么,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如何辨别国际社会的曲折是非,加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6页.
讲授新课
讲述: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下面让我们分小组根据材料讨论问题:材料①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总面积达1707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八分之一。欧洲的摩纳哥面积不到2平方千米,梵蒂冈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总面积只有0.44平方千米,还不到10个标准足球场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国家不分大小,地位应当平等。领土、国界争端等问题,和平谈判是最佳解决方式,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国家不分大小,地位应当平等,坚决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
教学方法
读图、讨论、说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Ppt,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简记
材料②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达13亿之多,世界上平均5人里面就有1个中国人,人口在40万以下的的“袖珍国”有20多个,像梵蒂冈人口只有1千多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学设计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的教学设计作者:学校: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2)章节:第五章第三节一、课程标准: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的专项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3.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教学目标:1.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以及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2. 长江经济带的独特优势,我国从多方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3.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我国的海洋国情。

4. 维护海洋主权。

二、教学重点: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知识回顾》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2)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3)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3.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2)持续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消除贫困2.发展绿色经济3.提倡可持续消费《导入新课》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当年的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图5.17)。

你能从环境日主题中解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吗?这句话也反映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为了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一两项吗?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包括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区城协调发展、拓展海洋蓝色空间等。

红星照耀中国5~8章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5~8章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5~8章概括第五章:开天辟地-改革开放第五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下取得的巨大成就。

1978年,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决定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以开放经济,吸引外资,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中国逐渐摆脱了贫困,实现了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中国的外交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富强和尊严。

第六章:创新引领未来第六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设了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校。

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不仅在传统的工程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高铁、核电等,还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中国的科技创新不仅应用于国内,也在国际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创新引领着未来的发展。

第七章:一带一路-共赢世界第七章主要讲述了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是中国倡导的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的倡议,旨在通过加强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共同繁荣。

中国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亚欧互联互通网络,扩大贸易往来,加强人文交流等方式,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巨大机遇。

同时,“一带一路”也为中国提供了市场和资源的拓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该倡议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应,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第八章:绿色中国-可持续发展第八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

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污染、资源短缺等。

中国政府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等。

中国还参与了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保努力逐渐取得了成果,例如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效显著。

中国致力于建设绿色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上是《红星照耀中国》5-8章的概括,讲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繁荣与发展,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一带一路的共赢世界以及绿色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的八个导向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的八个导向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的八个导向郝莹莹1,2,王慧1,2,杨耀武1,2(1.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2.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202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为我国“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谋划和部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构筑现代化创新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

《规划纲要》全文中,共有116处出现“企业”一词,从企业创新方向、激励研发投入方式、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强化企业家参与创新决策等多个角度明确了要求。

总体而言,围绕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强化了以下八个导向。

一、强调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重要角色针对企业重视基础研究不足的问题,《规划纲要》第四章、第五章均提到企业基础研究的内容,分别从强化企业投入基础研究以及支持企业围绕产业开展共性基础技术研发两个角度,强调了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使命(见表1)。

关于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作用,201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已有表述:“企业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引导企业开展面向行业共性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2020年,科技BSERVATION观察章节重点内容解析第四章第三节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强调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可以自身开展,也可以委托开展第五章第二节支持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包括建立关键共性技术平台、行业研究院、打造新型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混合所有制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强调企业开展共性基础技术研发,建设各类平台第八章第一节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工程化产业化突破强调行业龙头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方面的重要作用表1 《规划纲要》中关于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表述内容科技中国 2021年4月 第4期13BSERVATION 观察科技中国 2021年4月 第4期14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也提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要“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等举措。

毛概说课稿(第五章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初级阶段理论)

毛概说课稿(第五章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初级阶段理论)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说课竞赛说课稿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章节: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选手姓名王君霞代表系部:思政部二〇一四年五月说课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说课人:王君霞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1.课程定位《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总共有十二章,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总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发展过程、理论成果及其精髓。

第二部分,包含第二、三、四章,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三个时期讲述毛泽东思想。

第三部分,包含第五章至第十二章,分基本理论、总布局、建设环境和保证三个方面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属于三大基本理论中的第一个理论的内容。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全面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及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能力目标:使学生深刻把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据中国国情,提高学生分析社会现实的理性思维能力。

素质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

二、课程内容与标准课程内容分为四个知识点。

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三是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四是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含义是重点,主要特征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难点。

教学内容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大基本理论的内容。

掌握初级阶段理论,认清中国国情,是学习掌握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当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基本方面。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整体说明教学整体分为三个步骤。

第五章毛概教案模板

第五章毛概教案模板

教案首页导入新课:(5分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章,前四章主要是毛泽东思想部分,从这个第五章开始我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拿着教材展示)。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什么时候开始在党的文件中使用的?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提法,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虽然没有使用“中国特色”这个概念,但是在革命和建设中一直努力寻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点的道路。

这种思想是一直存在在的,指导现在。

第五章的题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那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什么?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里谈到了“三总”,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那么为什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总依据,他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中提出来的,他有哪些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又是什么?这就是本节课授课重点。

新课讲授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索(一)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索(10分钟)提到发展阶段问题我先介绍一个人:叶莺女士于2002年5月9日被伊士曼柯达公司董事会任命为全球副总裁。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158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158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15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下列史实符合这一变化的是①《申报》在上海创办②人们见面称呼“先生”、“君” ③京师大学堂的创办④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2、25.下列描述中能够反映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这一现象的是()A.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C. “苏湖熟;天下足”D.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3、商朝灭亡的原因是()A. 纣王的残暴B. 桀的残暴C. 犬戎入侵D. 奴隶起义4、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

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括号内分别应该填入()A. 秦汉B. 西汉东汉C. 汉三国D. 三国西晋5、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

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

A.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B. 大闹天宫—《西游记》C. 逼上梁山—《牡丹亭》D. 黛玉葬花—《红楼梦》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____。

7、【题文】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1)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2)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军队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3)1985年起;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4)下图邮票是为了纪念英国著名科学家而发行。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精编部编版)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精编部编版)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章《环境与发展》全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析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2、教学难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

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这次会议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也是人类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携手面对环境问题的挑战。

你了解这次大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吗?为什么大会议题引发了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新课教学: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2、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同时,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等,又被排放到环境中。

对人类社会而言,物质和能量的输人和输出,一方面维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3、自然环境的特性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4、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超过环境承受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

对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自然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容纳、分解和清除等作用。

(2)超过环境自身净化能力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优学院21级形势与政策第二学期专题五章节测试答案

优学院21级形势与政策第二学期专题五章节测试答案

优学院21级形势与政策第二学期专题五章节测试答案1、66.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资金、技术、规模的竞争,然后才是人力资源的竞争。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17.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

* [单选题]*A、社会福利(正确答案)B、医疗保险C、社会红利D、生育保险3、第三课? 1单选题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的是(? ?)[单选题] *A.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答案)B.中国共产党八大会议召开C.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实现重工业的迅速发展4、69. 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暂时目标。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单选题] *A.“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正确答案)B.“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D.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6、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们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这是( ) [单选题] *A.顺应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和时代要求的体现(正确答案)B.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更好地发展我国经济C.提前当今世界竞争成为时代主流的发展趋势D.我国坚持主导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深化合作7、16. 不断提高劳动者()是企业长盛不衰的保证。

* [单选题] *A、报酬B、素质(正确答案)C、水平D、权益8、80. 不管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享受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不列现象表明事物的因果联系的是()。

[单选题] *A.昼夜交替B.寒暑往来C.摩擦生热(正确答案)D.电闪雷鸣10、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实现,是通过(? ?)[单选题] *A.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提出B.《共产党宣言》的发布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废除D.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正确答案)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是(? )[单选题] *A.辛亥革命的成功B.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C.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正确答案)D.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反抗殖民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2、必修1? 深度检测? 单选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单选题] *A.依法治国新的伟大工程B.全面小康新的伟大工程C.深化改革新的味道工程D.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正确答案)13、92. 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浅谈地方党史正本的编目设置

浅谈地方党史正本的编目设置

浅谈地方党史正本的编目设置----湖南省汉寿县史志办主任曾友明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出现了盛世修志的可喜局面,党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全国掀起了编纂地方党史正本的热潮,我有幸被邀参加了几个区县(市)的党史正本评审活动。

从所见地方党史正本的情况来看,总的情况是好的,一般具有政治观点明确,思想性强;结构较合理,专业性强;记述较恰当,现实性强;史料较丰富,存史价值高等特点。

不用讳言,编纂地方党史正本作为党史工作者所遇到的这一新鲜事物,的确碰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本文就地方党史正本的编目设置问题谈点肤浅认识,与党史界同仁商榷。

一、地方党史正本编目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搞好编目设置是编写好地方党史正本的重中之重,是全书的纲要和轴心。

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地方党史正本的编目设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生搬硬套的“套”这种作法主要体现在编的设置上,往往依据《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的五个时期划分,沿袭其编不变,简单套用,有一个县第二编是“党组织在大革命时期”,第二编是“党组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四编为“党组织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第五编为“党组织在解放战争时期”。

与中共党史正本的标题完全一样,中共党史正本是“党在×××时期”,各标题中仅仅比中共党史正本中的标题多了“组织”两字,如同一个标题。

有一个县第一编是“中共××地方组织的建立”,在时间上套用中共党史正本第一编“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21年7月~1923年6月)”,但是全编看完没有涉及到“中共××地方组织的建立”,因为该县党的地方组织到1926年才得以建立。

导致纲目分离,编、章、节、目脱节。

有一个县第一编为“中共××地方组织在创立和大革命时期”,这样设编同样是考虑到该县党的地方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还没有建立的缘故,该县第一个党组织是1926年初建立的。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趋势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趋势
➢日本的三菱财团
(三)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在竞争的基 础上产生,垄断并没 有消除竞争,反而
使竞争变得更加复 杂和剧烈。
垄断阶段竞争的特点
自由竞争
垄断竞争
目的
获得更多的利润 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或超额利润,不 不断巩固和扩大自 断扩大资本积累。己的垄断地位和统
治权力。
手段
主要运用经济手 经济手段和非经济
教学重点
1.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后果 3.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1.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 2. 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 3.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4.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章节内容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五)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指由银行资本和产业资
本相互渗透、溶为一体而形成的最高 形态的垄断资本。 ➢ 金融资本投资对象主要是金融产品, 如投资于股票、债券、银行等。 ➢ 美国的摩根财团就是从银行资本发展 为金融资本的典型。
金融寡头
➢含义: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产生的
掌握大量金融资本,控制着国民经济 命脉和国家机器的少数最大垄断资本 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
➢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 利润。
➢ 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 国的垄断优势、攫取垄断高额利润。
➢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2、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扩展的 基本形式:
➢ 借贷资本输出; ➢ 生产资本输出; ➢ 商品资本输出。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提交一份300字左右的讨论提纲,明确观点和论据。
3.针对本章节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要求如下:
-认真阅读题目,分析问题,确保答题准确无误。
-对习题中涉及的概念、原理进行复习和巩固。
-提交完整的习题解答,教师将进行批改和反馈。
4.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本与货币与赋税制度相关的历史书籍或文章,如《中国古代税收制度史》等,要求如下:
2.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
1.完成课后习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2.案例分析:提供一组关于货币与赋税制度的历史案例,让学生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一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货币的使用较为熟悉,但对于货币背后的经济原理和赋税制度的认识较为模糊。另一方面,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多停留在表面,对于深层次的历史发展规律和制度演变过程缺乏深入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案例解析、情境创设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货币与赋税制度的直观感受。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应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货币与赋税制度的历史演及其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强调货币与赋税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描述货币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商品流通和社会分工的影响。

2022年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章节基础练习(第五章 公司治理》

2022年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章节基础练习(第五章  公司治理》

2022年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章节基础练习第五章公司治理企业的起源与演进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与传统的企业或古典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具有的重要特点是:(1)有限责任制。

(2)股东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控制权分离。

(3)规模增长和永续生命。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管理机构比较简单,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单项选择题新世公司是一家上市企业,新世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是,持股股东人数多,而且每个股东持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新世公司股票分散到大量的股东手中,体现了股权结构相对分散。

选项A正确。

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现代公司呈现出股权结构分散化、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等典型特征,由此产生了治理问题,使公司治理成为现代企业所应关注的核心问题。

公司治理的概念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一个公司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是可以模仿的,但其背后的治理能力是难以学习和替代的。

选项D不正确。

公司治理理论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董事会为获取资源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1)为企业带来忠告、建议形式的信息;(2)获得公司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通道;(3)取得资源的优先条件;(4)提升企业的合法性。

公司治理和战略管理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公司治理直接影响战略管理主体行使战略管理权限和职能,不是间接影响,选项A不正确。

三大公司治理问题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选项A不正确;过高的在职消费是“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选项B不正确;除了法律、法规层次上明确对小股东保护条款外,还需要从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层次上增加对这类弱势群体的保护,以防止“隧道挖掘”行为的出现,选项C不正确。

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隧道挖掘”问题的表现:1.滥用公司资源2.占用公司资源(1)直接占用资源;(2)关联性交易;(3)掠夺性财务活动。

五章节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五章节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表5-4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状况 单位:亿元
企业类型
绝对额 比上年增长 利润占总额%
国有及控股企业 7985
-14.5
33.2
非竞争性领域,是指那些存在进入与退出 障碍、同一产业部门内只存在较少企业、企 业产品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性质、以社会利 益为主要目标的企业活动的领域。
2020/4/26
12
三、中国的国有企业 P90 (一)与国外国有企业有国内外普通企业的比较 1.与国外国企相同之处: - 都是凭借政权力量由国家建立(没收、赎买、投 资) - 是属于政府所有的企业:包括中央政府所属的企 业(2009年为141家)和地方政府所属的企业.
关键是确定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指由出资者注入的资本金及其企业拥有的独立支配的权 利。企业法人财产权是其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基 础,是建立企业法人制度的核心。
2020/4/26
27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最后究竟是什么?国有 企业要改成什么样子?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关键是确定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出资人注入企业的资本金,从归属意义上讲仍是属于出 资者的;但一旦注入企业后,就和出资者的其它财产相 分离,出资者不能再直接占有这部分财产,并且除了享 有所有者权益和依法转让,也不得从企业中抽回。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法人治理制度 即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内部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 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制度。
2020/4/26
30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最后究竟是什么?国有 企业要改成什么样子?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法人治理制度—— 结构构成 股东会:公司最高权力机构 董事会:由股东会选举产生的经营决策机构 监事会:公司的监督机构 经理层:公司的执行机构,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负责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三、中国的国有企业 P90 (一)与国外国有企业有国内外普通企业的比较 1.与国外国企相同之处: - 都是凭借政权力量由国家建立(没收、赎买、投 资) - 是属于政府所有的企业:包括中央政府所属的企 业(2009年为141家)和地方政府所属的企业.
13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为什么而建立的?它与普通 企业和国外的国有企业有什么不同吗? 2.与国外国企和普通企业不同之处 - 既是特殊企业,又是普通企业 - 承担多元化职能(政治、社会、经济职能) - 数量众多,覆盖全社会所有行业
24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最后究竟是什么?国有 企业要改成什么样子? 3、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P94
(1)企业法人资产制度 《民法通则》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 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 织。”
25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最后究竟是什么?国有 企业要改成什么样子?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P94
17
(一)国有企业的转变经历了哪些过程?
1.放权让利 P92 - “放权”:指政府将一部分企业经营权下放给企业 - “让利”:指政府将企业一部分原应上缴给财政的
利润留给企业使用。 -放权让利改革在全国产生了显著效果,主要工业品
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 不断提高。
18
- 放权让利首先让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之 前被政府牢牢控制的生产决策权,初步打破了计 划体制的束缚,实现了决策权从政府向企业的逐 渐转移。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可以直接对市场 信息作出反应,价格信号开始具有重要性,市场 机制被引入。
7
(二)外国国有企业 P88
1、定义:国有企业是指企业资产所有权属于 国家,由政府部门拥有、经营或控制的生产 经营单位。 2、国有企业与普通企业的不同: (1)出资者不同
不是由自然人或法人投资,而是由国家投资、 国家所有的企业。
8
(2)建立的目标作用不同: 普通企业是为了经济目标(赢利)而建立,利润 目标优先。为社会创造私人物品。 国有企业是为完成国家的政策性目标而建立,社 会目标优先。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
企业法人资产制度 企业法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20
国有企业的转变经历了哪些过程? 1.放权让利 P92 2.“两权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P93
21
国有企业的转变经历了哪些过程? 放权让利 “两权分离”——承包经营责任制 P93
承包制:所有者(发包人)将自己的财产交给承包人经 营,双方达成协议,保证所有者得到固定数额的收益, 超额部分则归承包方所有,或按比例在双方之间分配。
(3)公司制企业 P96
由众多出资者投资形成的法律上具有独立人格的经 济组织(法人企业)。 法人:法律意义上的模拟自然人的组织或机构。是 独立的民事行为主体。 公司以独立法人资格拥有自己的法人财产,享有民 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是法人企业制度。公司制 企业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和规模经济的发展 而产生的企业组织形式。
- 放权让利使国有企业开始享受到根据市场信号决 策而带来的经济利益,企业留利和职工收入相应 增加,调动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刺激企业提出 进一步放权让利的要求。
19
• 放权让利改革在实践中出现了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 在实际当中,国家强化自己作为所有者的剩余索
取权与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 的矛盾。 • 放权让利改革与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内在冲突。 •
14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为什么而建立的?它与普通 企业和国外的国有企业有什么不同吗? (二)改革前的国有企业
1.中国改革前的国企既不同于国内外的普通 企业,也不同于国外的国有企业。
- 不具有企业特征的生产组织和社区单位; - 政府行政机构的附属物; - 同时在竞争性领域和非竞争性领域中活动;
15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为什么而建立的?它与普通 企业和国外的国有企业有什么不同吗?
22
国有企业的转变经历了哪些过程? 放权让利 “两权分离”——承包经营责任制 P93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本特征: 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
! 首钢案例
23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最后究竟是什么?国有 企业要改成什么样子?
3、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公司制度。 公司制度,与自然人企业制度和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 制度是完全不同的. 现代企业制度的三项具体内容:
2.中国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的是国有国 营、统负盈亏的企业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实行的是国家所有、 企业经营; 3.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就是国有企业从不具有自 己经济利益的行政单位向具有自己经济利益的市场 主体转变的过程。
16
第五章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阶段的概述 国有企业的转变经历了哪些过程?P92
10
• ◆完成国家政策目标 • 国有企业是政府为实现社会目标、干预经
济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的调节宏观经济 政策的工具。政府通过影响国有企业的活 动来贯彻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意图。
• 所以国有企业是以社会利益为首要目标的企业, 是特殊企业。
11
(3)活动的领域与企业的数量不同 P89 普通企业在竞争性领域中活动,数量众多。 国有企业在非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领域(公共领域)中活动,数 量有限。 非竞争性领域,是指那些存在进入与退出障碍、 同一产业部门内只存在较少企业、企业产品具有 一定的自然垄断性质、以社会利益为主要目标的 企业活动的领域。
◆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缺陷。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那些在消费或
利用方面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9
公共物品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难以限制不 付费的消费者消费该产品(不具有排他性), 二是新增消费者对原有消费者的利益并不构 成影响(不具有竞争性)。这就决定了消费 者都想“逃票乘车”、“搭便车”(free rider)。这就会造成无人愿意提供公共物 品的困难。国有企业就是政府建立起来提供 公共物品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