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氏家族兴衰历程
荣氏家族 百年沉浮

荣氏家族百年沉浮
刘俊
【期刊名称】《华人世界》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荣家祖上就有人做过大官,曾经家世显赫,但到了荣毅仁的曾祖这一辈,家道开始中落。
荣毅仁的祖父荣熙泰很小的时候就进入铁匠铺当学徒,成年后在外给人当账房先生、当师爷,勉强养家糊口。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刘俊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3
【相关文献】
1.百年荣氏一个家族的商业史 [J],
2.荣氏家族百年风云录 [J], 狄杰
3.乡贤精神的家族教育传承探讨——以荣氏家族教育为例 [J], 邢思珍
4.近代江南民族工商业家族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当代转化研究——以荣氏家族为例[J], 孙亚明
5.荣氏家族的百年沉浮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荣氏家族百年浮沉

??? 1950年,荣毅仁从申新自身的生存出发,思考出关于“加工订货”的想法。这是针对很多工厂商品卖不出而想到的法子。当时的中央财委主任陈云对此高度重视,很快就在全国推行。
??? 所有这些,都让荣毅仁兴奋不已。只是他没想到,后面的转爆发,这对商人们来说又是一次发财的机会。许多商人不愿再接受加工订货,而想把商品拿到市场上卖高价。但为了完成政策,有些商人开始在商品里以次充好。最严重的是,解放军攻打舟山群岛,需要白棕绳,而次品使得在战斗中绳索绷裂,造成11艘船沉没,80人牺牲。
??? 抗日战争初期,荣家也曾考虑依靠“上海市民协会”为其寻求保护,这是一个日军变相成立的带有“维持会”性质的组织。
??? 1938年元旦,上海《大美晚报晨刊》刊登消息:各界爱国人士集会声讨“上海市民协会”,认为这是汉奸走狗的活动组织。
??? 仅仅几天后,荣宗敬与长子溥仁匆匆离开了上海,从水路启程赴香港。在香港居住的那段时间里,荣宗敬每日以泪洗面。2月10日,荣宗敬脑溢血症复发医治无效离世,终年65岁。
??? 那段时间,竟成了上海纱厂的高速发展期。荣家在战难中赚来的钱,不仅还清了战前相当于17万两黄金的全部银行贷款,还开办了银行与一些贸易公司。
??? 在战争中,仅有商人的精明显然不够。在租界内,荣氏企业借用的是美商和英商的名义。1941年7月,日本人曾指使汪伪政府接收申新的两个厂子“归为国营”,但因为两厂所依靠的美商和英商的抗议与交涉,荣家才得以继续保有两厂的所有权。
??? 由此种种,荣家彻底断了对国民政府的幻想。
??? 申新纺织情况越来越紧急。到了当年6月,需向银行还款500万,此时的荣宗敬已经毫无办法。
??? 最后关头,荣德生出手救了申新纺织。他连夜赶到上海,与银行商量,将荣家面粉厂的股票和余款以及家中所有有价证券全部抵押做担保,终于向银行借到500万,渡过了这一生死时刻。
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

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荣氏家族,是中国近代商界的传奇家族之一,其创始人荣庆德是清朝末年广东韶关的一个普通商人。
他在19世纪末期成立了自己的蚕丝业务,并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荣庆德发展起来的商业帝国为他的家族带来了辉煌的时代,但也为他的后代埋下了不稳定因素。
荣庆德一生致力于发展自己的蚕丝产业,并将其成功繁荣下去。
他不断创新,引进了新的技术和机器,大大提高了蚕丝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他还扩大了他的销售渠道,使蚕丝产品远销海外。
荣庆德的活力和决心使他赢得了许多客户的信任和尊重,他的业务逐渐扩大,家族财富也随之增长。
他还慷慨地投资于当地的教育和慈善事业,为社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荣庆德的儿子荣庆标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帝国,并继续发展和扩大家族的业务。
荣庆标具有出色的商业头脑和领导才能,他进一步改进了生产过程,并开辟了新的市场。
他坚信技术创新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不断投资于研发和设备更新。
在他的领导下,荣氏家族在蚕丝行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成为业内的佼佼者。
然而,荣庆标的儿子荣明志继承了家族企业时,遇到了许多挑战。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许多社会和政治的动荡,包括辛亥革命和国共内战。
这些事件对经济和商业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干扰,也给荣氏家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荣明志困于维护家族财产和生意的稳定,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在20世纪中叶,中国发生了重大的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荣明志认识到了这些变化,并决定进一步扩大家族的业务范围。
他将目光投向了其他领域,包括纺织、房地产和能源等。
荣明志的决策在短时间内带来了巨大的回报,让荣氏家族重新焕发了生机。
然而,荣明志的子女对家族企业的管理能力存在一定的争议。
他们过于依赖过去的成功经验,忽视了市场的变化和新兴行业的竞争。
同时,家族内部的分歧也威胁到了企业的稳定性。
这些问题导致荣氏家族开始走下坡路,一度濒临破产。
在21世纪初,荣氏家族转变了策略,开始寻求外部资源和合作伙伴。
荣氏家族

• 荣宗敬和荣德生,江苏无锡荣巷人, 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早年在钱 庄当过学徒,短短几年的钱庄学业 生涯,使荣氏兄弟在创业道路上迈 出了第一步。
• 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业务兴旺, 但他们认为“钱庄放账,博取微利”,不如投 资实业。 • 当时,他们目睹免税的外国面粉大量进口,销 路甚畅,漏卮日盛,遂决定筹办面粉厂。 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 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 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更名为 “茂新”面粉厂。荣氏兄弟之后又创办多家企 业,是著名的民族企业家。
• 1946年,仅申新二、五厂两厂一年就 分红5次,荣家两房从中获利达30亿元 以上,折合黄金11000两以上。当时, 社会上流传着一个申新厂长赚了多少钱 的故事。这些半真半假的传闻,自然招 来了贪婪的目光。
荣家遭劫难
• 1946年4月,荣德生遭绑匪绑 票,荣家最终花费110万美元 (其中包含军警接连向荣家索 取的破案“酬金”共计60万美 元) • 时隔两年半,荣宗敬长子荣鸿 元因“私套外汇”又遭牢狱之 灾,被扣押77天,前后被勒去 财物折合50万美元。 • 荣德生四子荣毅仁在上海解放 3个月前被控“贪污罪”,被 法院勒索黄金10条、美金 5000。 • 荣德生三子荣一心赴港途中坠 机身亡。
• 虽然家业近毁,这个工商业家族仍然显示了顽强的生 存能力:上海租界内的申新二、九厂利用“孤岛”的 特殊繁荣时期,挂上外资牌,开足马力扩大再生产; 地处无锡的申三厂通过行贿敌伪关卡获得棉花、电力 等生产原料,在恶劣环境里坚持生产,荣德生在上海 每日通过电话遥控调度;内迁的申四、福五,历经艰 辛把机器设备运输到宝鸡和重庆,也在战时环境下获 取了丰厚利润。 • 乱世风雨中,荣氏家族非但未被击垮,反而获得了惊 人的财富,并借货币兑换,一举还清了所有的陈年旧 债。 8年之后,荣氏家族重新夺回对企业的控制权。
荣氏家族发展史

荣氏兄弟,兄荣宗锦,字宗敬:弟荣宗絵,字徳生,江苏无锡人。
兄弟二人读过五六年私塾,十四五岁到上海钱庄做学徒,1896年和父亲荣熙泰在上海开办广生钱庄,1900年在无锡筹办保兴面粉厂,1905年在无锡筹办振新纱厂。
荣氏兄弟鼎盛时期在上海、无锡、汉口、济南拥有4家茂新而粉厂、8家福新而粉厂和9 家申新纺织厂等21家企业,成为一代“而粉大王”和“纺织大王“。
他们在无锡创办私立公益学校和竞化女子学校8家、私立公益工商中学、豁然洞读书处、江南大学,以及梅园、大公图书馆等,并捐款修建许多桥梁、道路。
1957年初,毛泽东对陈毅等人说:“这荣家是我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在国际上称得起财团的,我国恐怕也没有几家子。
“1986年,邓小平接见荣家后人时说:“从历史上讲,荣家在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上是有功的,对中华民族作出了贡献。
"荣氏兄弟,衣食上拥有半个中国文/傅国涌兴办实业,“吃着两门最妥”荣家兄弟为什么会走上实业之路?荣宗敬说自己年轻时崇拜张審,认为只有多办工厂,发展工业,才能“杜侵略"、“抵外货”。
《茂福申新卅周年纪念册》中有一篇《总经理自述》说到他的创业动机,主要是受到洋粉、洋纱倾销中国的刺激,认为衣食是人生基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就是多办而粉厂、纺织厂。
荣家兄弟十四五岁到上海钱庄做学徒,待遇都是压岁钱2元,月规钱200文。
1896年, 荣氏父子和他人合资,在上海开了一家小小的广生钱庄,股本只有3000两,其中荣家占一半。
这年哥哥宗敬24岁,弟弟徳生22岁。
1898年,合伙人因3年无利退股,广生钱庄从此成为荣家独资,荣氏兄弟以后把这一年作为纪念荣家企业周年的起点。
荣氏兄弟为什么会首先选择而粉?荣徳生做了几年钱庄学徒,到广东的税务机关当差(厘金局做帮账),来往于广东、香港,看到兴办实业有大利可图,于是萌生出自办的念头。
经过留心观察,他确怎,纟11——火柴,黑——煤,白——面粉和纱,都是人民生活必需品,其中做而粉最好,因为他发现在204种商品过境税中,只有而粉进口可以免税,说是供应外侨的“洋人食品”。
荣氏家族百年风云录

荣氏家族百年风云录作者:狄杰来源:《决策与信息》2009年第06期荣氏家族及其庞大的商业王国,兴盛百年、延续三代,成为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的一个传奇。
荣德生:“民族资本家”的佼佼者134年前,1875年9月4日,一个木讷的孩子生于无锡荣巷,他叫荣德生。
荣氏发源于山东,鼻祖荣启期是‘孔72弟子’之一,传到荣德生是第17世。
荣德生14 岁到上海一家铁锚厂当学徒,后来又跟着大他两岁的哥哥荣宗敬到钱庄做学徒。
1896 年,年仅21岁的荣德生和哥哥荣宗敬创立了自己的钱庄。
几年后,正当钱庄生意蒸蒸日上之际,荣德生决定:南下广东游历。
办中国人自己的面粉厂、纱厂当时的广东,西方思想传入,近代企业兴旺。
白天,荣德生走访外国人开办的工厂,调查他们倾销面粉等生活必需品的情况;晚上,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美国十大富豪传》等西方书刊。
实业救国的思想,自此在荣德生的心里萌生:何不办一个中国人自己的面粉厂?当荣德生将这一想法告诉荣宗敬时,兄弟俩一拍即合。
1901年农历二月初八,保兴工厂破土动工,取名“保兴”,意为“保证兴旺”(后改名茂新),17亩地皮,4部法国石磨,3道麦筛,2道粉筛,便是面粉厂全部家当。
4年后,依据“发展事业,应从吃着两门入手”的朴素想法,荣德生又创办了振兴纱厂。
短短30年间,荣德生和哥哥就以12家面粉厂、9家纺织厂摘取了“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成了实业界名副其实的“双料大王”。
斗日寇,远蒋氏,等共产党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荣家三分之一的纱锭、一半以上的织布机、五分之一的粉磨、两间工厂,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荣宗敬目睹事业被毁,悲愤交加,第二年病逝于香港。
1943年前后,日军变着法子想收购荣氏4家工厂,荣德生严词拒绝:“我决不把中国人的企业卖给外国人。
”汪伪政府的大汉奸、“外交部长”褚民谊,专门宴请荣德生,企图迫使其让步。
荣德生斩钉截铁地说:“宁可让日军把工厂搬空毁灭,也决不出卖工厂主权。
”1946年,国民党军团特务勾结黑社会匪帮,绑架了荣德生,把他关在黑屋子里33天才释放。
荣氏企业的兴衰说明了什么

2005年10月26日20时31分,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这个百年家族的传奇人物,走完了他完满的一生,像一页华章轻轻敲下最后一个休止符,旋律在一个秋天戛然而止。
关于他的家族,评论很多。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 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荣家第三代荣智健等人对中国市场经济、新兴民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荣家是爱国资本家的典型代表,解放后,获得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对于这样家族重视有加也是理所当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采访时说。
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
百年来,荣氏家族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王牌称号,他们在商场上的纵横驰骋,独领风骚,也逐步为他们在政治上赢得了较高的话语权。
这一点尤其在第二代掌门人荣毅仁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从1957出任上海市副市长到1993出任国家副主席,荣氏家族在政坛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荣氏家族发展史:三代首富传奇提起无锡的大家族,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荣家。
百年工商,从无锡走出去的荣德生、荣毅仁、荣智健祖孙三代,紧扣着时代的命运,续写了荣氏家族连续三代中国首富的传奇。
汉高华威叶如龙芯片胶塑封料清模胶条博客发家翻开中国百年经济史,荣氏的家族企业独领风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民族工商业先驱、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百多年来,荣氏家族从来都不缺乏这样的称号。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是这个中国最大家族企业的奠基人。
1875 年,荣德生出生在无锡城西的开源乡荣巷村。
跌荡与寻源荣氏家族

四 凉秋—日益萎缩(1937-1945)
(一)原因: 1、日军的摧毁、掠夺 2、官僚资本的压制
典型:四大家族
宋子文历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 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长、 宋家控制的官僚资本在金融方面, 对广东银行、新华银行、中国国 货银行、中国保险公司、上海银 行等都有投资。在全国近代化工 业 和 交 通 运 输 业 中 1936 年 占 58.9%。
跌荡与寻源 五
荣氏家族—在抗战胜利举国同庆的背后……
1946年4月荣德生被绑架,被匪警勒 索60万美元;1949年荣家荣鸿元被捕, 付出贿款50万美元;1949年5月荣毅仁被 上海地方检查院控诉,又用10支大金条 及5000美元摆平。
——摘引自《民族工业发展史话》
五 寒冬—陷入绝境(1946-1949)
夹缝产生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消亡
时间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合作探究:“物理之问”
(阻力)
(动力)
f1:(不利因素)
①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③ 自身弱点 ②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f2: (有利因素) ①外来资本的冲击; ②历届政府的鼓励;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家自身奋斗……
想完全破灭了。
跌荡与寻源 一
从荣氏兄弟创业说起……
1899年,荣德生南下广东,得到启发, 回到无锡,他便和荣宗敬商量创办实 业。
两人经过一番审视,认为面粉是一个 大有利润的行业,清廷当时给予面粉 免税的待遇,决定开办面粉厂。
——摘引自《国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何变化?
10000
8000
6000
4000
荣氏家族—历经三十年后……
话说荣氏家族的百年沉浮

话说荣氏家族的百年沉浮
荣氏家族自19世纪末开始创立,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经历了百年的沉浮。
这个家族最著名的成员是荣昌祖和荣庆祥父子,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
的地位。
荣氏家族的百年沉浮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荣氏家族以经商为主要途径致富。
荣昌祖作为荣氏家族的开创者,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通过与外国商人进行贸易交流,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然而,在20世纪初,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革命的浪潮对荣氏家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家族企业受到压制,资产遭到没收。
虽然经历了巨大的挫折,
但荣昌祖没有放弃,他继续努力开拓业务,最终恢复了家族企业。
荣庆祥则在二战结束后的中国内战和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荣庆祥
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新中国的首批官员之一。
他曾在中共中央任职,并参与了中共党的地下活动和解放战争。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荣庆祥因与林彪勾结被捕,遭到迫害。
他被剥夺了一切权
力和地位,家族企业也受到了打击。
直到改革开放,荣庆祥才被平反,并恢复了政治
和经济地位。
他在文革后的改革开放时期为中国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荣氏家族的百年沉浮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他们在中国历史的重要时刻都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岁月。
尽管他们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一
直秉持着坚韧的精神,不断努力并顽强地生存下来。
他们的故事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
部分,也是荣氏家族的宝贵财富。
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PPT课件( 22页)

The end
资料1: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赔偿日本白银两亿 两……
资料2:1896年,清政府“上谕”中说:“自上年与日本订约以 来,内外臣工条陈事务,折内多以广开实业为方今济急要图,当 通谕各省将军督抚……酌度办法具奏……”
研究问题一: 结合资料一、二,荣氏兄弟创办广生钱庄受到当时清政府
•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广生钱庄
茂新面粉厂 福新面粉厂
申新纺织厂
创办时间:1915年
创办地点:上海
经营规模:到1932年,申新系统共有 9个分厂,纱锭52.15多万枚。年产棉 纱占全国民族资本棉纺织厂总产量的 18%多,棉布产量占29%多,成为中 国最大的民族资本棉纺织集团。
荣宗敬赴各地荣氏企业视察
研讨问题四:结合资料8、9、10、11、12 为什么说1927~1936年是逆势? 逆势能够飘红的因素有哪些?能持续红下去吗?
资料15:国民政府法币发行 700 量简表(单位:万亿元) 600
500
资料16:1948年,国民政府 400
公布《金元券发行办法》以 300
政治手段强制收兑人民持有 200
荣氏家族的崛起

荣氏家族的崛起提起中国近代企业史,就不得不提起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上世纪50 年代,毛泽东曾经说,在旧中国能够算得上财团的就只有荣氏一家。
从无锡的小商人到上海乃至中国的面粉、棉纱大王,荣氏兄弟走的是一条艰辛的创业路。
纵观两人一生的事业,可以说他们的兴衰荣枯都与当时的大时代密切相关。
受美国富豪影响,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面粉厂荣氏兄弟是无锡人,相传祖上曾有人做过大官,但当时家境早已中落,所以很小的时候,荣宗敬和荣德生就被父亲送到上海的钱庄去做学徒。
大上海的繁华既让年纪轻轻的荣氏兄弟感到新奇,也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接触到了现代商业经济。
1891 年,荣宗敬学徒期满,转而做钱庄的“跑街” ,这其实就是跑码头,做钱庄的收放款业务。
3 年下来,荣宗敬不仅有了自己的人脉,对于金融市场的运行和资金的调拨也十分清楚,更为关键的是,这时候钱庄的倒闭更让他体味到市场的残酷。
与兄长不同,荣德生在学徒期满后,就南下广东,在帮助父亲收税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两类企业是最为赚钱的,那就是与民众吃和穿有关的企业。
在工作之余,他还广泛阅读一些介绍西方实业和科技的书籍,这时候一本《美国十大富豪传》给他很大的启发,这本书介绍了美国十位大资本家通过兴办实业成为商业巨子的过程,使得荣德生明白世界上有比办钱庄更有意义的事业,那就是开办实业,这不仅可以致富,也可以救国。
不久,他目睹的一幕情景,更让他坚信了这一点。
1900 年,荣德生回无锡时途经香港,他看到码头上雪白一片,层层叠叠十分壮观,原来是进口的面粉正在卸货,这不禁让荣德生感慨不已,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也广产小麦,却要这样仰食于人!恰在此时,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接着就是八国联军入侵,在这样的情势下,荣德生只得滞留上海。
在上海,荣德生发现,当时很多行业都不免凋敝,唯独面粉业却十分兴旺。
大概越是兵荒马乱的时期,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越为急迫。
同样的,荣宗敬在天津进货时也发现了这一点,兄弟二人一拍即合,决心要开办面粉厂,并且暗地发誓一定要办出比洋人更大更好的面粉厂。
荣毅仁家族的百年兴衰

荣德生看出了面粉行业的商机,当他把这一想法告 诉荣宗敬时,兄弟俩一拍即合。20世纪的第一个年 头,荣氏家族事业迈出了其决定性的一步。
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荣家 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 到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 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 在世界产业史上也非常罕见。到 抗战前,荣家的面粉厂已飙升到 14家,另外还衍生出了9家纺织 厂。
民族资本家的风雨飘摇
山大(威海)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 “荣家是中国民族资 本家的首户,中国在 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 财团的,就只有他们 一家。”
面粉大王、棉纱大 王、红色资本家、 中国首富。
毛泽东一生唯一视察过一家私人 工厂,那就是荣氏的上海申新九 厂。
1986年6月,荣氏 家族分布与世界各 地的四百多名亲属 连同国内的一百多 人在北京大团聚,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 堂亲自会见荣氏亲 属,并发表讲话。 邓小平会见一个家 族中如此众多的客 人也是他一生中唯 一的一次。
成疾,撒手离世。
抗战胜利后,荣德生想通过国民政府
向日本索取荣家企业在战争中的损失
赔偿,同时还想通过得到国民政府的
帮助来发展荣家企业。 1946年荣德
生遭绑架,荣家为救他竟被上海国民
党当局敲诈了60多万美元。企业发展
陷入困境,荣德生对国民党政府的幻
想完全破灭了。
1949年,国民党政权倒台前夕,荣氏家族内部出现了大震荡, 这一年也是个分水岭,荣家由此走向低潮。国民政府在前一年 推行币值改革和限价政策,不久就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上 海经济渐趋瘫痪。 上海产业界于是纷纷迁资海外,寻求新出路。1948年11月,荣 宗敬的长子荣鸿元因套购外汇被国民党政府判处缓刑,后交了 100万美元才算了结,情绪一度陷入低潮,不久就将鸿丰二厂 纱机及设备售与大安纱厂,他则去香港另设大元纱厂,最后远 走巴西,1990年客死他乡。其弟荣鸿三、荣鸿庆和荣德生之子 荣尔仁、荣研仁等也先后离开上海。
中国期货祖师爷中国的“洛克菲勒”荣氏家族

中国期货祖师爷中国的“洛克菲勒”荣氏家族百年来,“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的洛克菲勒”,这样的王牌称号一直围绕着荣氏家族,他们在商场上纵横驰骋、独领风骚。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更评价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 百年中,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荣氏家族经历过多次常人难以想象的戏剧变幻,几番动荡,浮沉不已,但最终都能化险为夷。
出身贫寒十几岁便开始做学徒荣氏兄弟出身贫寒,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无锡遭遇战乱,其父荣熙泰的三个兄弟、二位伯父家的4个堂兄弟,都不幸被抓或被杀。
荣氏一门几乎灭绝,荣熙泰因为在上海铁铺当学徒才幸免于难,后安定下来相继生下荣宗敬、荣德生等兄妹四人。
但苦于家境贫寒,在兄弟俩十多岁时,父亲就让他们去广州、上海等地做学徒谋生。
创办广生钱庄后来,荣熙泰投到广东厘金局总办朱仲甫手下帮忙理账。
1895年荣熙泰因病离职回乡时,已有几千块银洋的积蓄,1896年,他与人合资在上海开设广生钱庄,宗敬、德生兄弟分任经理与会计。
荣熙泰一生勤恳踏实,他临终时嘱咐两个儿子,做生意切忌投机,要坚守踏实、稳健的行事作风。
两兄弟一直遵守父亲遗训,稳妥经营钱庄,从不投机倒把,几年后便掘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桶金,这也成为后来两兄弟创业的基础。
进军面粉行业荣德生南下广州时,看出了面粉行业的商机,他把这一想法告诉荣宗敬,兄弟俩一拍即合。
20世纪的第一个年头,荣氏家族事业迈出了其决定性的一步,在无锡西门外的太保墩创办了保兴面粉厂,有保证兴旺的意思,这是无锡历史上第二家近代企业。
17亩地皮,四部法国石磨,三道麦筛,两道粉筛,就已经是面粉厂的全部家当。
陷入风水官司风波荣氏兄弟的工厂创办并不顺利,当时无锡乡绅联名告保兴面粉厂“擅将公田民地围入界内”,而且在古城边竖立烟囱,必将“破坏风水,有伤文风”,知县谕令责成面粉厂饬迁移。
消息一出,纷纷传言荣氏兄弟建面粉厂触怒了乡绅办不下去了;股东们也来询问,有的甚至萌生退缩之意。
荣氏家族

由此,荣家发展了半个世纪的产业,变 为国家所有。当年,申新集团成立,荣毅仁 成为总经理。
而荣毅仁也因此举获得了共产党的尊重。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称 荣毅仁为“红色资本家”,并以上海市前市长身份,为他助选上海副市长。 荣毅仁在最辉煌时,成为中国国家副主席。
1956年1月20日, 荣毅仁之弟、公私合 营上海申新棉纺织印 染厂总管理处总务处 长荣鸿仁(左)在与 公私合营上海大新振 染织二厂副长厂王义 本(右)交谈
1948年11月荣宗敬的长子荣鸿元因套购外汇被国民党政府判处缓刑后交了一百万美元才算了结情绪一度陷入低潮不久就将鸿丰二厂纱机及设备售与大安纱厂他则去香港另设大元纱厂最后远走巴西1990年客死他等也先后离开上海
荣氏家族
1949 —— 1978
—— 计算机学院 电子商务 10021101 金玉琼
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 家族,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岁月中,荣氏家族都在中 国经济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49年6月2日,上海工商界人士在上海外滩中国银行大楼4层举行座谈 会。荣毅仁第一次见到了当时的上海市市长陈毅和副市长潘汉年。
陈毅一句“共产党鼓励工商业者在新上海的建设中起积极作用”,终于 让荣毅仁心中的石头落了地。之后,陈毅还带着家人公开到荣毅仁家里做 客,表示要与荣毅仁交朋友。这些做法,在人心还不稳的上海迅速传开, 有人称,这是“共产党团结工商界的一次感人动作”。
1956年,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荣 毅仁积极参加“公私合营”,把荣氏企业交给了政府, 为新中国棉纺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
1978年6月,时年38岁的荣毅仁之子荣智健持单程证来 到香港,与荣宗敬的后人会合后开始闯荡香江,投资房 地产,荣氏第三代开始脱颖而出。1991年,荣智健完成 对香港上市公司泰富发展的收购,并将其改名为中信泰 富。目前中信泰富业务广泛涉及基础设施、航空、钢铁、 通信、房地产、贸易及分销,2004年销售收入230亿元, 已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富豪强势榜榜首。
荣氏家族的百年兴衰

荣氏家族的百年兴衰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荣氏家族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
荣氏家族的显赫和富贵,常人难以想象。
但是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这或许是更多人关心的地方。
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雄厚的资本积累,14岁时一件行李来到上海,却创办了茂新、福兴、申新面粉和纺织两大工业系统共21家企业,成为旧中国办企业做多的一个人,赢得过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称号。
这个人,就是荣氏家族发迹的一个重要人物——荣宗敬。
在20世纪初期荣氏家族能够将企业迅速扩张,不可否认,其中有时势的作用,但是我认为在很大程度得益于荣宗敬的“负债经营”的超前思维。
而荣宗敬能够有这种与当时国际上大公司接轨的“负债经营”超前思维的原因,一方面是源于他的个性,另一方面是源于荣氏家族早期原始商业活动对于子孙商业思维的激发。
用影片中的话来形容荣宗敬的性格,就是“一分钱要做十分事”。
这不仅从侧面反映了荣宗敬的不安现状、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也为荣氏家族在近代工业化历程中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能够保持企业系统不断扩张,却又能让企业屹立不倒,这就要求经营者具备很强的调度能力,影片里对荣宗敬的评价很有意思,说荣宗敬不是“拆东庙补西庙”而是“用东庙的力量来弥补西庙的亏空,西庙的亏空再用南庙来补偿”,是“长袖善舞”,荣宗敬的调度能力可见一斑。
拥有敢于“负债经营”的魄力和超强的调度能力,是荣宗敬能够实现“负债经营”的保证。
但是要实现“负债经营”,不光对“负债经营”的经营人有很强的调度能力,也同时要求经营人能够善于扩充“负债经营”的资金。
得益于创办广生钱庄的时候的宝贵经验,荣宗敬想出了扩充可支配资金的一种方法,即分散投资钱庄、银行,利用股东身份获得贷款的权利。
这也为日后荣氏实现“负债经营”,大举扩张近代工业打下了基础。
荣氏能够历经百年不倒、创造出“富过四代”的家族传奇,其中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就不能不提,那就是荣宗敬的弟弟——荣德生。
荣氏家族兴衰

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内 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设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D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重工业基础薄弱
分布在沿海地区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荣氏兄弟派熟悉国外情况的人到欧美考察,购买新式机器, 及时 更换旧的生产设备,扩大规模,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荣氏还使用独出心裁的促销手段,在部分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 一袋面粉还没吃完,有的顾客发现突然冒出一个光灿灿的铜元! 1914-1922年的8年间,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占当时全国面粉总 产量的29%。荣氏企业已稳稳获得“面粉大王”的桂冠。
基础。
1937-1945年 沉重打击 1945-1949年 陷入绝境
支持抗战的部分物质基础 民资资产阶级积极参加反蒋运 动,有利于中共领导的人民解 放战争的胜利
历史地位
(1)从经济上看,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 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为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 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 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 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
产
Hale Waihona Puke 生早期维新派王 韬
(19世纪60、70年代)
郑 观 应
返回
解 放 战 争
时间 19世纪60、 70年代 甲午战争后
产
概况
影响
生 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队伍 壮大。
无锡荣氏家族

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毛泽东荣氏家族乃是孔子七十二门徒之一的荣子祺的后代。
自明正统初年荣清由金陵迁至无锡后,一个江南世家的风流传奇开始孕育。
横空崛起19世纪中叶,也就是到了荣毅仁的曾祖父荣锡畴这一辈,荣家家道中落。
荣毅仁的祖父荣熙泰很小就进入铁匠铺当学徒,成年后在外给人当账房先生、师爷,勉强养家糊口。
由于家境贫寒,1886年,荣熙泰时年14岁的长子荣宗敬就背井离乡,从无锡到上海一家铁锚厂当起了学徒。
3年后,次子荣德生在兄长的引荐下,也进入上海通顺钱庄做学徒。
几年后,他们和父亲一起在上海鸿升码头开办了广生钱庄,经营上的稳妥再加上从不投机倒把,两年不到,荣氏兄弟便掘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桶金。
就在生意蒸蒸日上之时,荣德生南下广东,在那里呆了整整一年,其间他发现了面粉行业的商机。
20世纪第一个年头的农历二月初八,荣德生兄弟在无锡西门外的太保墩建立了保兴面粉厂。
抗战前夕,荣家的面粉厂已飙升到14家,另外还衍生出了9家纺织厂。
在兄弟俩默契配合下,荣家企业的扩张步伐在不断加快,渐渐地厂房就从华东铺向了全国各地。
作为民族金融与民族产业的兴起人,荣氏家族体现出了他们与众不同之处,比如公司的“无限公司”做法———董事会只享受股权,不负责具体事务和宏观决策,完全信赖总经理并委以全权。
又如企业发展“吃着两头”的方针,即面粉厂需要用面袋子,便发展纱厂,并将此两大块撑着,互相递进,形成面粉和纺织帝国。
从此,“面粉大王”、“棉纱大王”、“中国首富”,类似这样的王牌称号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荣氏家族。
风流尽显1949年是荣家的分水岭,国民党的溃败导致荣氏家族走向低潮。
国民党政权在前一年推行币值改革和限价政策,不久就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抢购狂潮,上海经济渐趋瘫痪。
上海产业界人士纷纷迁资海外,荣氏家族其他成员和上海的其他资本家一样,纷纷离开中国。
在最后关头,荣德生和荣毅仁父子斟酌再三,决定留在内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九九归一(1937——1956)
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
1956年,在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荣 毅仁积极参加“公私合营”,把 荣氏企业交给了政府,为新中国 棉纺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
3 民族工业 曲折发展
较快
(1927-1936)
背景:
国家基本统一 国民政府推行新的经济政策
沉重打击
(1937-1945)
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国统区: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
4 民族工业的萎缩
(1946-1949)
背景:
美国的经济掠夺 官僚资本的挤压 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内战的影响
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二、冬天里的春天(1912——1921)
广生钱庄
茂新面粉厂
福新面粉厂
时间:1912创办
地点:上海
经营规模:到1921年茂新 、 福新系列共拥有12家分厂, 生产的面粉,占了全国民族 资本面粉厂的生产能力31.4%。
苏州河边的福新面粉厂
归纳: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2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一战期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方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 原因: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辛亥革命的鼓舞
原因: 反帝爱国运动的鼓舞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表现:
轻工业发展较快 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三、逆势飘红(1927——1936)
广生钱庄
茂新面粉厂 福新面粉厂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经营状况:
荣家的工厂在战火中损失巨大,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 为废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2/5的粉磨被 破坏。幸存下来的大都被日军 “军管”劫夺。
四、九九归一(1937——1956)
茂新、福新、申新系统
时间: 1946——1949年 经营状况:
一、破土而出(1896—1912)
广生钱庄
地点:上海
创业时间:1896年
保存在无锡的茂新面粉厂 早年使用的旧石磨
经营状况: 1899年广生钱庄盈余达7000余两银子。
茂新面粉厂
创办时间:1902年 创办地点: 无锡
经营规模: 创办初期,约三十余名职工,在当年全国已开工的 12家面粉厂中,属规模最小的一家。
姓名:李冰如 专业 :英语
荣氏家族主要成员
荣宗敬 (1873—1938)
荣德生 (1875-1952)
荣毅仁 (1916 — )
荣智健 (1942 — )
荣氏家族的兴衰历程
一、破土而出(1896—1912) 二、冬天里的春天(1912——1921) 三、逆势飘红(1927——1936) 四、九九归一(1937——1956)
申新纺织厂
创办时间:1915年
创办地点:上海
经营规模:到1932年,申新系统共有 9个分厂,纱锭52.15多万枚。年产棉 纱占全国民族资本棉纺织厂总产量的 18%多,棉布产量占29%多,成为中 国最大的民族资本棉纺织集团。
荣宗敬赴各地荣氏企业视察
四、九九归一(1937——1956)
茂新、福新、申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