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的药理研究及临床用药

合集下载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关莱菔籽的小配方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关莱菔籽的小配方

莱膿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关莱菠籽的小配方莱蘆子又名芦葩、芦號、罗服、温蘇秦鬆、紫花耘、萝卜为十字花科植物莱酿的新鲜根。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莱鞭籽的功效与作用,同时介绍几个有关莱腋籽的小配方。

莱莊子的功效与服用方法中医认为,莱菠籽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

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ittlflL,消渴,痢疾,偏正头痛。

内服:捣汁饮。

30-90克,煎汤或煮食。

外用:捣敷或捣汁滴鼻。

对莱酿子功效的新研究现代研究:莱鞭所含的辛辣物质介子油和粗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推动大便的排出。

其醇提取物有抗菌效能,对革兰氏阳性菌较为敏感。

常吃萝卜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石症。

此外,萝卜还有抗癌的作用,其所含的大量维生素C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所含的木质素可增强人体免疫细胞吞噬癌细胞的活力,所含的糖化酵素能分解致癌物质亚硝胺。

有关莱鞭籽功效作用的小配方1.糖尿病:将新鲜萝卜(红皮者为佳)洗净,捣烂取汁,不加热,不加佐料。

每天早、晚各服100毫升,15天为1疗程。

一般20 天即有效。

可连续用6个疗程,对缓解期各期糖尿病症状、降低血糖、尿糖均有作用。

若使用萝卜汁配合中药治疗。

疗程可缩短三分之一左右。

2.扁平疣:取新鲜生萝卜根茎,洗净,切成细丝,用纱布包裹,紧压榨取自然汁,内服,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50毫升;同时用脱脂棉蘸鲜萝卜汁涂擦患处,每日4-5次。

连续使用2-3周。

3.反胃吐食:萝卜捶碎,蜜煎,细细嚼咽。

4.失音不语:萝卜生捣汁,入姜汁同服。

莱菔子的药理研究及临床用药

莱菔子的药理研究及临床用药

莱菔子的药理研究及临床用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莱菔子主要含脂肪酸、挥发油。

挥发油中含有甲硫醇、α-、β-己烯α醛和β-、广己烯醇。

脂肪油中含有芥酸、亚油酸、亚麻酸、芥子酸、甘油酯,还含抗菌物质莱菔素、正三十烷、莱菔甙、β-谷甾醇、广谷甾醇、十八碳酸、商陆酸、芥子碱硫酸氨盐。

2 药理研究2.1 降气化痰功效实验研究莱菔子醇沉液200%浓度,0.1 m1于50ml溶液中,可对抗磷酸组胺收缩豚鼠离体气管的作用;25ml/kg灌胃,由稀氨溶液(氨水)引咳,对小鼠有镇咳作用;25ml/kg剂量灌胃给予200%莱菔子醇沉液,30分钟后,腹腔注射酚红溶液0.01~0.25ml,结果显示在小鼠酚红排泄试验中,莱菔子的醇沉液有祛痰作用。

2.2 对心血管作用实验研究莱菔子注射剂(水煎醇沉法18/m1)1ml/kg静脉注射,能使麻醉犬主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下降;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下降;外周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均下降。

注射剂(1g/ml)0.7、1.2ml/kg静脉注射,对急性缺血性肺动脉高压兔能使其肺动脉平均压及颈动脉平均压均降低。

此外,莱菔子注射液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与给药浓度有关,其中4g/kg、2g/kg给药组降压效应明显;1g/ kg 降压作用较弱,但其降压作用维持时间短,血压回升快。

另有实验表明莱菔子降压活性成分主要是芥子碱硫酸氢盐。

2.3 对胃肠平滑肌作用实验研究莱菔子生品与炒品的水煎液1×10-2、2×10-2、4×10-2浓度,均能增加离体兔肠的收缩幅度,但生品的作用有随浓度降低而减弱的趋势。

炒、老制品则无此现象。

炒、老品4×10-2均可对抗肾上腺素对离体兔肠节律收缩的抑制作用,两者之间无差异,而生晶对抗肾上腺素的作用明显弱于炒、老制品。

生、老、炒制品均有提高离体豚鼠胃幽门部环形肌紧张性的作用和降低胃底部纵行肌紧张性的作用,并能增强其平滑肌收缩幅度,表明莱菔子无论何种制品对小鼠胃排空均显示抑制作用。

莱菔子的药用价值莱菔子的副作用

莱菔子的药用价值莱菔子的副作用

莱菔子的药用价值_莱菔子的副作用文章目录*一、莱菔子的药用价值*二、莱菔子的副作用*三、莱菔子的医学记载及附方莱菔子的药用价值1、功能主治莱菔子,中药名别名萝卜子、萝白子、菜头子、芦菔子。

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本品呈类卵圆形或椭圆形,稍扁。

表面黄棕色、白色、红棕色或灰棕色。

一端有深棕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

种皮薄而脆,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

气微,味淡、微苦辛。

下气定喘,消食化痰。

治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

2、用法用量2.1、药材类别:果实/种子类。

2.2、性味:味辛;甘;性平。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辛。

②《纲目》:辛甘,平,无毒。

③《玉楸药解》:辛,热。

④《医学衷中参西录》:生用味微辛,性子;炒用性温。

2.3、归经:入肺、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②《药品化义》:入脾、胃二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2.4、药用部位: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洋“莱菔”条。

2.5、临床应用:用于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等症。

用量4.5~9克。

莱菔子的副作用一般没有特殊副作用。

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

不宜与人参同用。

莱菔子的医学记载及附方1、《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

”。

2、《日用本草》:“治黄疸及皮肤目黄如金色,小水热赤。

”。

3、《滇南本草》:“下气宽中,消膨胀,降痰,定吼喘,攻肠胃积滞,治痞块、单腹疼。

”。

4、《纲目》:“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

”。

5、《医林纂要》:“生用,吐风痰,宽胸膈,托疮疹;热用,下气消痰,攻坚积,疗后重。

”。

6、《本草再新》:“化痰除风,散邪发汗。

”。

7、《随息居饮食谱》:“治痰嗽,齁喘,气鼓,头风,溺闭,及误服补剂。

”。

8、治积年上气咳嗽,多痰喘促,唾脓血:莱菔子一合,研,煎汤,食上服之。

莱菔子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莱菔子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莱菔子药材名称:莱菔子拼音名称:LAIFUZI别名:萝卜子、萝白子、菜头子。

科属: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性能·归经]辛、甘,平。

归肺、脾、胃经。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中成药:共有105种中成药使用莱菔子:胃肠复元膏前列回春胶囊抗骨增生胶囊小儿秘通口服液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小儿消食健胃丸小儿增食丸鹿胎膏鹿胎颗粒鹿胎胶囊等。

应用:1、食积气滞证。

本品味辛行散,消食化积之中,尤善行气消胀。

常与山楂、神曲、陈皮同用,治食积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吞酸,如保和丸(《丹溪心法》);若再配白术,可攻补兼施,治疗食积气滞兼脾虚者,如大安丸(《丹溪心法》)。

2、咳喘痰多,胸闷食少。

本品既能消食化积,又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尤宜治咳喘痰壅,胸闷兼食积者,如《食医心镜》单用本品为未服;或与白芥子、苏子等同用,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此外,古方中有单用生品研服以涌吐风痰者,但现代临床很少用。

配伍效用:莱菔子配伍人参:莱菔子下气消食;人参补气健脾。

二者伍用,共奏补气健脾、下气消食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之乏力纳呆、脘腹胀满等。

用法用量:煎服,6~10G。

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注意事项: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

不宜与人参同用。

鉴别用药:莱菔子、山楂均有良好的消食化积之功,主治食积证。

但山楂长于消积化滞,主治肉食积滞;而莱菔子尤善消食行气消胀,主治食积气滞证。

采收加工: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炮制工艺:1、莱菔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用时捣碎。

2、炒莱菔子:取净莱菔子,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有爆裂声,外表色泽加深,内部黄色,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

用时捣碎。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含脂肪油、挥发油。

挥发油内有甲硫醇等。

脂肪油中含多量芥酸、亚油酸、亚麻酸、芥子酸甘油酯。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莱菔子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它也叫萝白子,菜头子,它是莱菔成熟以后的种子,也是中药中很常见的一种了,古代医书里过于它的记载也已经很多了
莱菔子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它也叫萝白子,菜头子,它是莱菔成熟以后的种子,也是中药中很常见的一种了,古代医书里过于它的记载也已经很多了,莱菔子有很多的药用价值,能够用来治疗我们身体出现的一些不适的症状,例如治咳嗽痰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些学医的人,特别是中医的人应该都了解莱菔子,它已经是常见的一种药物了,一般都是用来煎服,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也很多,对于治疗一些疾病都会有特别的功效,治黄疸效果也很好。

【别名】萝卜子、萝白子、菜头子、芦菔子【药用部位】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洋"莱菔"条。

【成份】
含挥发油和脂肪油,挥发油中含α-、β-已烯醛和β-、γ-已烯醇等;脂肪油中含多量芥酸(erucic acid)、亚油酸、亚麻酸及芥酸甘油酯等;尚含莱菔素(raphanin)、莱菔甙。

【功能主治】下气定喘,消食化痰。

治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

①《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

"
②《日用本草》:"治黄疸及皮肤目黄如金色,小水热赤。

"
③《滇南本草》:"下气宽中,消膨胀,降痰,定吼喘,攻肠胃积滞,治痞块、单腹疼。

"
④《纲目》:"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

"。

莱菔子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莱菔子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莱菔子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莱菔子的概述莱菔子,学名Platycodon grandiflorus,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是蓝花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莱菔子的主要产地在中国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等地方。

2. 莱菔子的药用部位莱菔子的药用部位主要是其根茎和根。

一般在植物生长的第三年秋天采收,清洗干净后,晾干备用。

3. 莱菔子的化学成分莱菔子含有丰富的皂苷类物质,其中以大蒜素和多种三萜皂苷为主要成分。

此外,莱菔子还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天然单萜类化合物等。

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莱菔子诸多药理活性。

4. 莱菔子的作用与功能莱菔子在中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和多种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安神止咳莱菔子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常用于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

同时,莱菔子还有抑制咳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以及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4.2 清热解毒莱菔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热毒引起的症状。

例如,莱菔子可用于治疗痈疽肿痛、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4.3 化痰止咳莱菔子有促进咳嗽痰液排出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多、咳嗽难以咳出的症状。

莱菔子还具有润肺、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4.4 利尿消肿莱菔子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尿,减轻水肿症状。

莱菔子适用于治疗肾炎、尿毒症等疾病引起的水肿现象。

4.5 健脾开胃莱菔子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

莱菔子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消化系统疾病。

4.6 抗菌消炎莱菔子具有抗菌和消炎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对于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7 抗氧化莱菔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轻氧化应激对人体的损害。

5. 莱菔子的主治莱菔子的主治疾病主要包括: - 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 - 感冒引起的咳嗽 - 支气管炎 - 痈疽肿痛 - 咽喉肿痛 - 口腔溃疡 - 痰多、咳嗽难以咳出 - 哮喘 - 肾炎、尿毒症引起的水肿 -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 - 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治疗6. 使用与剂量一般使用莱菔子时,可以将其研磨成粉末,或者用水煎煮,制成莱菔子汤剂或莱菔子口服液。

莱菔子〔附:萝卜〕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莱菔子〔附:萝卜〕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莱菔子〔附:萝卜〕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别名〕萝卜子。

〔来源〕为十字花科莱菔属植物莱菔Raphanus sativus L.的种子,其根茎“萝卜”也供药用。

〔成分〕种子含芥子碱、脂肪油约30%,油中含芥子酸甘油脂、亚油酸、亚麻酸,芥酸。

挥发油内有甲硫醇、α-及β-己醛等,尚含有抗菌物质称莱菔素。

〔作用〕一、历代经验1.化痰平喘:《日华子本草》:“吐风痰”。

《滇南本草》“降痰,定吼喘”。

《本草纲目》:“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

《本草再新》:“化痰除风,散邪发汗”。

《随息居饮食谱》:“治痰嗽,齁喘,气鼓,头风、溺闭及误服补剂”。

2.行气消食:《滇南本草》:“下气宽中,消臌胀,降痰,定吼喘,攻肠胃积滞,治痞块,单腹疼”。

《本草从新》:“破气、消痰、消食”。

《医学衷中参西录》:“莱菔子无论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除胀满”。

二、近代研究1.抑菌作用:莱菔子中分离出的芥子油,对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1〕。

2.抗真菌作用:1:3的莱菔子浸液有抑制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的作用〔2〕。

3.对甲状腺素合成的影响:用莱菔子提取物喂养小白鼠7个月,提示本品对甲状腺素合成晚期有干扰作用〔3〕。

此外,临床观察有消食,消除胀气等作用。

〔性味〕辛、甘,平。

无毒。

归肺、脾经。

〔功效〕化痰平喘,消食除胀。

〔主治〕痰盛喘满,咳嗽,胸腹胀满,食积气滞,腹胀疼痛,消化不良,下痢后重等。

〔临床应用〕1.痰盛喘咳:痰多喘咳,或吐脓血,或年高喘咳,气逆痰痞等,也用治百日咳。

类似于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等,单用有效,常配伍皂荚、白芥子、苏子、麻黄等,方例《莱菔丸》、《萝卜子散》、《三子养亲汤》。

2.食积胀痛:如消化不良、食积停滞,或伤食、脘腹胀满、嗳气吞酸等,常配伍山楂、神粙、连翘、陈皮、半夏等消食理气药,方例《保和丸》。

3.关格不通:呕吐腹胀、便闭、腹痛,类似于急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等,常配伍芒硝、番泻叶、木香、台乌、桃仁、红花等,方例《莱菔通结汤》、《复方大承气汤》。

四川名医余国俊先生临床使用莱菔子(白萝卜籽)经验

四川名医余国俊先生临床使用莱菔子(白萝卜籽)经验

四川名医余国俊先生临床使用莱菔子(白萝卜籽)经验四川名医余国俊先生临床使用莱菔子经验莱菔子,俗名萝卜子,首载于《日华子本草》,性味辛甘平,归脾肺胃经,为临床常用的消食化痰药。

现代中药学概括其功效为: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多用于食积不化,痰涎壅盛等症。

如治疗便秘、不寐、痈肿等病证,均奏良效。

至贱而有殊功,岂堪埋没,聊以志之。

临床使用莱菔子,应严格区分炒用与生用,因两者之功效迥然有别。

炒莱菔子重用:降气通便、豁痰宁神一、降气通便:《本草纲目》记载,“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

生能升,熟能降。

”据笔者长期验证,炒莱菔子降气除胀之力类似枳实、厚朴,而降气通便之力则优于枳实、厚朴,故可用于各种实秘。

因本品辛甘平,质润多脂,降气开郁而不伤阴,若加入辨证方药中,又可用于各种虚秘。

如临床常见的习惯性便秘,多因脾阴不足,肠燥津亏。

此证初服麻仁丸有效,久服则效差甚至无效。

乃因麻仁丸中有大黄、厚朴之苦燥,久用之,伤阴化燥在所难免。

笔者治此等虚秘,喜用《伤寒论》之芍药甘草汤,常用量为白芍30~50g,生、炙甘草各5~10g,以大滋脾阴,再加草决明、肉苁蓉各30g润肠通便,疗效颇佳。

但遇少数顽固性便秘用之乏效时,必暂加炒莱菔子30~50g降气开郁,奏效方速。

如治席某,男,60岁,患习惯性便秘五年余,常服三黄片、麻仁丸,外用开塞露等,不用药则不能自行排便,十分苦恼。

诊得舌质略红,苔薄白欠润,脉弦涩。

审系脾阴不足,肠燥津乏。

用上方4剂乏效,腹胀难忍。

患者急欲服泻下药,笔者阻之,仍用上方,加炒莱菔子50g,一日连服2剂,大便即通,腹胀大减;连服5剂,大便一日1次,甚通畅,腹胀已除。

为巩固计,去炒莱菔子,加黄芪、当归各30g补气养血,续服12剂。

随访年余未复发。

临床见有小儿便秘者,大便坚如羊矢,便时哭闹,又艰于服汤药。

治此者,可将莱菔子炒熟,捣细。

1~3岁,每服3g;4~7岁,每服5g。

开水调成糊状,兑少许白糖,每餐前顿服,3~4日即见效。

莱菔子的功能主治用量

莱菔子的功能主治用量

莱菔子的功能、主治和用量功能莱菔子,又称莱菔子实、莱青果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莱菔子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以下主要功能:•清热解毒:莱菔子可清热解毒,对于热毒、湿热、炎症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利尿通淋:莱菔子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

•润肺止咳:莱菔子含有丰富的黏液质,可以润肺止咳,缓解呼吸道不适。

•改善消化功能:莱菔子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和吸收食物。

主治莱菔子在传统中医中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主要用于以下疾病或症状的治疗:1.疮疡肿毒:莱菔子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对于疮疡肿毒等皮肤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2.湿热黄疸:莱菔子可清热利湿,对于湿热黄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尿路感染:莱菔子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尿路感染引起的废物和炎症物质。

4.支气管炎:莱菔子含有丰富的黏液质,可以润肺止咳,对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消化不良:莱菔子能改善消化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消化不良的缓解。

除了上述主要疾病外,莱菔子还可用于其他多种症状的治疗,如口疮、便秘、尿石症等。

用量莱菔子的用量在不同的实际应用中有所差异,具体用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莱菔子的常用用量如下:1.煎剂用量:一般每次使用莱菔子煎剂的用量为1020克,口服,一日23次。

2.草药煎剂:如果使用草药煎剂,每次的用量为515克,一日23次。

3.莱菔子颗粒剂:莱菔子颗粒剂可以根据药品说明进行用量调整,一般3次。

每次用量为36克,一日2在使用莱菔子时,应注意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严格控制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发生。

注意事项在使用莱菔子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莱菔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慎用。

2.过敏性体质慎用:对莱菔子或其成分过敏的人应慎用莱菔子制剂。

3.药物相互作用:莱菔子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与某些抗生素、抗癌药物等同时使用时可能影响药效,请遵循医生的指导。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莱菔子选购与储存指南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莱菔子选购与储存指南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莱菔子选购与储存指

下面我们谈谈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

莱菔子为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莱菔(水罗卜、汴罗卜、青罗卜、白卜萝等多)的成熟干燥种子,以颗粒大饱满均匀红棕色者为佳。

一、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和胃消食、下气化痰
莱菔子入脾、胃经,可缓解脾胃不适,适用于食积停滞、胃脘痞满、暖气反酸、腹痛泄泻等症。

二、菜菔子有医疗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1、解毒
莱菔素于体外与细菌外毒素混合后有明显的解毒作用,稀释为1:200时能中和5个致死量的破伤风毒素,稀释至1:1600时尚能降低
白喉毒素的皮肤坏死作用。

2、降压
莱菔子水提物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莱菔子降肺、体动脉压强度与酚妥拉明基本相等。

采用持续微量静脉注射能抑制急性缺氧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同时减少降低体动脉压的副作用。

3、治老年便秘
取炒莱菔子研细15g,于饭后开水冲服,“借以消食顺气,转不伤气,因其能多进饮食,气分自得其养也”(见《医学衷中参西录》)。

4、涌吐痰涎
莱菔子炒用,降多于升;生用,则升多于降,能涌吐痰涎。

如咳嗽痰涎壅盛,或因痰浊上蒙清窍而头重昏眩者,皆可用生莱
菔子30g研末调服,探吐之,邪去而正安。

三、莱菔子选购与储存指南
1、选购
要以粒大、饱满、质坚、表面呈红棕色、无杂质、闻之无臭味、尝之味道淡且略显苦与辛者为宜。

2、储存
莱菔子应置于通风干燥处,以更好地防蛀、防潮。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莱菔子装入布袋或塑料袋中,然后扎紧袋口,将其悬挂在室内墙壁上或屋顶,以防潮、防发霉、防长虫等。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服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服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服莱菔子,又叫水莱菔、南莱菔、狼毒菜,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包括其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以及适用人群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莱菔子的营养成分莱菔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尤其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和钙、镁、锌等矿物质。

每100克莱菔子中,蛋白质含量约为3.2克,脂肪含量约为0.5克,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2.1克。

此外,莱菔子还含有一些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如多糖、抗氧化物、黄酮类物质等。

二、莱菔子的药用价值莱菔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清热解毒:莱菔子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病疮、疔疮、痈肿等皮肤感染性疾病。

莱菔子中所含的一些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物质和多糖,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

2. 抗氧化:莱菔子中富含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老化过程,对防治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促进消化:莱菔子所含的苦味物质能够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减肥健美:莱菔子中的多糖成分能够增加人体胃肠道运动,促进排泄,帮助身体减少脂肪和废物的积累。

此外,莱菔子中还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能够增加饱腹感,降低热量摄入,有助于减肥和维持体重。

5. 强壮身体:莱菔子中富含的蛋白质、钙、镁等矿物质有助于增强骨骼健康和肌肉强度。

莱菔子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加体力和免疫力。

三、适用人群和使用注意事项莱菔子可供一般人群食用,但以下人群应慎食或避免食用:1. 孕妇、哺乳期妇女:由于莱菔子含有一定的毒素,对身体可能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一般不宜食用。

2. 过敏体质者:莱菔子属于辛辣食物,易导致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应避免食用。

莱菔子的药性及用法

莱菔子的药性及用法

莱菔子的药性及用法
一、性味归经
性平,味辛、甘;归脾、胃、肺经。

功效:莱菔子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

莱菔子是健脾益胃的常用药,多用于胃胀、痰多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莱菔子具有兴奋消化道腺体分泌、利尿、利胆的作用,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也有抑制效果。

二、临床主治
用于治疗食积不化兼脾胃气滞引起的腹胀、腹满、腹泻。

用于治疗痰壅气喘、咳嗽兼食积等症。

醋研外敷可消肿毒。

其祛痰止咳的作用显著,还能降气化痰。

三、用法用量
莱菔子以内用居多,常煎煮成药汤服用,常用量约4.5~9克;若要用于便秘,则可增加剂量至30克。

四、注意事项
莱菔子易耗气,无食积、痰滞、气血虚弱等症者忌用。

不宜与人参同用。

据研究显示,生莱菔子有轻微毒性,能引起恶心等症状,故宜用炒莱菔子,并打碎先煎。

五、单方独味
[治疗大便秘结]
取莱菔子适量,用小火慢炒至黄色。

成年人每次口服30克,小儿酌减。

一般服药后2~6小时自行排出软便,且无副作用发生。

莱菔子临床应用简述

莱菔子临床应用简述

莱菔子临床应用简述作者:敖嫩徐婷林昭静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21期莱菔子始载于《日华子本草》,系中医学常用消食除胀、降气化痰药。

近来对于莱菔子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其化学组分及作用机制都有了近一步的解释。

1 化学成分研究现代研究证明,莱菔子含微量挥发油和45%脂肪油(为干性油,碘价100.8),挥发油中含甲硫醇、α-、β-乙烯醛和β-、γ-乙烯醇等。

脂肪油内含多量芥酸、亚油酸、亚麻酸以及芥子酸甘油酯等。

另含植物抗生素莱菔子素、降压物质芥子碱硫氰酸盐以及一种以半胱氨酸为主的酞和两种油性成分辛烯醛、邻苯二甲酸丁二酯。

此外还含有硬脂酸(stearic acid)、γ-谷甾醇(γ-sitosterol)及β-谷甾醇、正三十烷、氨基酸、蛋白质、糖、酚类、生物碱、黄酮苷、植物甾醇、维生素类(Vc、B1、B2、E)及辅酶Q。

[1]莱菔热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常温水提取,进一步分离鉴定了抗氧化活性化合物为L-色氨酸[2]。

2 临床应用莱菔子在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如便秘、术后腹胀、肠梗阻、胃炎等疾病,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另外,莱菔子还被常用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及儿科疾病的治疗。

现代临床还用其治疗高血压、胰腺炎、胃炎、排尿功能障碍、黄褐斑、崩漏等。

尤其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伴有高血压者更为适宜。

食积所至诸症:饮食过度,或因过食生冷肥腻,食积停滞,消化不良,症见胃脘胀闷,不思饮食,嗳气吞酸,呕吐,或大便泄泻,脉滑,苔厚腻,可单用炒莱菔子研末水冲服。

如积滞过重,大便不畅,可加入槟榔、枳实以增强其泻下导滞之功;如泄泻重者,可加白术、薏苡仁、山药以利湿健脾止泻;如食滞兼有外感,可加藿香、紫苏叶、金银花、葛根等药疏散表邪。

呃逆:以莱菔子散取吐速去其邪,继以健脾化痰、养血生血之剂祛邪扶正而收功。

便秘:因莱菔子质润多油、能润肠通便,长于利气,且生升熟降助胃肠运化传导,莱菔子虽为化气消食品,但性味甘平,不耗伤正气,戕害真元,故临可大胆应用。

莱菔子的介绍_莱菔子的功效作用

莱菔子的介绍_莱菔子的功效作用

莱菔子的介绍_莱菔子的功效作用莱菔子,中药名。

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什么是莱菔子?莱菔子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莱菔子的资料,欢迎阅读。

莱菔子的介绍生理特性本品呈类卵圆形或椭圆形,稍扁。

表面黄棕色、白色、红棕色或灰棕色。

一端有深棕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

种皮薄而脆,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

气微,味淡、微苦辛。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

炮制方法1、莱菔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用时捣碎。

2、炒菜菔子取净莱菔子,依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

)炒至微鼓起。

用时捣碎。

性味辛、甘,平。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主治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相关配伍1、治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五钱,白芍药三钱,大黄一钱,木香五分。

水煎服。

(《方脉正宗》)2、治跌打损伤,瘀血胀痛:莱菔子二两,生研烂,热酒调敷。

(《方脉正宗》)3、痰嗽:杏仁(去皮、尖)莱菔子各半两。

为末,粥丸服。

(《丹溪心法》)用法用量煎服,5~12g。

禁忌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

不宜与人参同用。

相关论述1、《纲目》: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

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

2、《本草经疏》:莱菔子,味辛过于根,以其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于根也。

[1-2][配伍使用]:饮食停滞,脘腹胀痛:配山楂、神曲、半夏、陈皮、茯苓等。

痰壅喘咳:配紫苏子、白芥子。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配苦杏仁、甘草。

[保存方法]:通风干燥,阴凉防蛀,避强光。

莱菔子的功效作用莱菔子为常用中药,始载《唐本草》。

别名:萝卜子、罗苋子、罗卜子、卜子。

来源:为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莱菔(水罗卜、汴罗卜、青罗卜、白卜萝等多)的成熟干燥种子。

中药“消食药”——莱菔子

中药“消食药”——莱菔子

中药“消食药”——莱菔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

全国各地均产。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本品气微,味淡、微苦辛。

以粒大、饱满、色红棕者为佳。

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甘,平。

归脾、胃、肺经。

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5~12克。

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炭滞者慎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莱菔子辛,喘咳下气,倒壁冲墙,胀满消去。

三、临床应用1.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本品味辛行散,消食化积之中尤善行气消胀。

治食积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或疼痛,吸气吞酸,大便秘结,或积滞泻痢,常与山楂、神曲、陈皮等药同用,如保和丸(丹溪心法》);若治食积气滞兼脾虚者,又常配伍白术,以攻补兼施,如大安丸(《丹溪心法》)。

2.痰气逆,喘咳痰多,胸闷食少本品既能消食化积,又能降气化痰。

用治痰气逆、喘绕多,胸闷不舒,食少者,《食医心镜》单用本品为末服:或与白芥子、苏子等同用,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莱子含莱菔素、芥子碱、脂肪油(油中含大量芥酸、亚油酸、亚麻酸)6-谷醇、糖类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

2.药理作用菜子能增强离体兔回肠节律性收缩和抑制小鼠胃排空,还有祛痰、镇咳、平喘、改善排尿功能及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

五、鉴别用药(莱菔子、山楂)莱菔子、山楂均有良好的消食化积之功,主治食积证。

但山楂长于消积化滞主治肉食积滞;而莱菔子尤善消食行气消胀,主治食积气滞证。

莱菔子一味常用药,能降压、打嗝、便秘、失眠、湿疹....

莱菔子一味常用药,能降压、打嗝、便秘、失眠、湿疹....

莱菔子一味常用药,能降压、打嗝、便秘、失眠、湿疹....思考部落 2022-04-22 20:55莱菔子就是萝卜籽,是临床常用药,那您对于其降压、止呃和治疗不寐、排尿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功效是否有所了解?本文为莱菔子治病的一个专题,内外使用,大大扩大了莱菔子的使用范围,读后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血随气动,莱菔子降气的同时并能降压。

笔者曾以莱菔子15g,决明子15g,泡水代茶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0余例,均收到良好的降压作用,兹举案例以证之。

李某,男,52岁,1991年10月21日就诊。

患高血压病10余年,时发头痛、头晕。

3年前因脑梗塞住院治疗,后遗头中轰鸣,舒张压居高不降,长期服尼莫地平、巯甲丙脯酸等效果不著。

半月来头痛头晕、头中轰鸣加重,夜不能眠。

诊见形体肥胖,舌苔白腻,脉滑。

血压28/16kPa。

遂用莱菔子15g,决明子15g,泡水代茶频频饮服。

服药3天,症状减轻,血压24/13kPa。

继服1个月,睡眠好,诸症消失,血压20/11kPa。

上方间断服用,4年来血压情况良好。

莱菔子对气逆于上之呃逆,具降逆气、止呃之功,随证加用本品,疗效显著。

如治患者王某,女,46岁。

患慢性浅表性胃炎10余年,反复发作上腹疼痛,多方医治,疗效不佳。

1月来腹痛加重,呃逆频作,心悸乏力,纳呆恶心。

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证属脾虚,胃气上逆,治宜健脾行气降逆。

处方:党参30g,炒白术30g,茯苓15g,砂仁15g,鸡内金15g,厚朴15g,苏子15g,枳实15g,炙甘草10g。

服6剂,除呃逆外余症皆轻。

遂予前方加炒莱菔子30g。

服3剂,呃逆若失,继服6剂,诸症消失而愈。

随访1年未见复发。

笔者数十年来用莱菔散治疗婴幼儿便秘,常获良效。

炮制及服用方法:莱菔子适量,水洗,淘净砂及杂质,文火炒熟(以炒至微鼓起并有香气为度)去壳,研极细末,贮瓶备用。

每次取药末5~10g加白糖适量,开水冲泡,待温频频喂服,亦可拌入奶粉或稀饭中服用,每日2次,连服5~10天。

莱菔子的化学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莱菔子的化学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莱菔子的化学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莱菔子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在中药学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它的学名为Raphanus sativus L. var. radicula Pers,属于十字花科,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莱菔子的根、茎和叶都具有药用价值,尤其是其根部,被广泛用于中药的制备和临床应用中。

对于莱菔子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现已发现莱菔子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包括硫化物、多糖、营养成分、挥发油以及多种生物碱等。

莱菔子中的硫化物是其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其中最为独特的是辣油素(Allyl isothiocyanate)。

辣油素是一种具有辛辣味道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辣油素不仅可以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消化。

此外,莱菔子中的多糖也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

多糖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击疾病的能力。

研究还发现,莱菔子中的多糖还具有抗血栓、降脂、降血糖等药理作用,对调节血糖和血脂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此外,莱菔子中的挥发油以及多种生物碱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挥发油具有抗菌、杀虫、镇痛等多种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病、咳嗽、感冒等疾病。

而生物碱具有抗菌、镇静、止痛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等疾病。

总之,莱菔子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得到了相当的关注。

通过对其化学成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莱菔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探讨莱菔子的化学成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莱菔子的背景和研究现状,介绍莱菔子在科学界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

随后,正文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讨论莱菔子的化学成分一和莱菔子的化学成分二。

在这两个部分中,我们将依次介绍莱菔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特点,包括化学物质的命名、分子结构、化学式等。

莱菔子(《日华子本草》)

莱菔子(《日华子本草》)

莱菔子(《日华子本草》)莱菔子(《日华子本草》)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

我国各地均产。

原植物适应性强,分布广泛,以砂质壤土最宜生长。

味辛,甘、性平。

归肺、脾、胃经。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临床用名有莱菔子、炒莱菔子。

【本草汇言】《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

不可以地黄同食。

《本草衍义》:莱菔辛而又甘,故能散缓而又下气速也。

散气用生姜,下气用莱菔。

《本草衍义补遗》:根属土而有金与水。

《本草》言下气速。

往往见者食之多者,停滞膈成溢饮病,以其甘多而辛少也。

其子推墙倒壁之功。

俗呼为萝卜,亦治肺痿吐血。

又其子水研服,吐风痰甚验。

《衍义》曰:散气用生姜,下气用莱菔。

《本草纲目》: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

生能升,熟能降。

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

予曾用,果有殊绩。

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

发疮疹。

《本草经疏》:味辛过于根。

生研汁服,吐风痰。

同醋研,消肿毒。

炒熟,下气定喘,消食除胀,止气痛。

以其性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于根也。

朱震亨云: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

是矣!简误:子,消痰下气更速,凡虚弱人忌之。

《本草蒙筌》:劫喘咳下气,功诚倒壁冲墙。

水研服即吐风痰,醋研敷立消恶毒。

《药性解》:莱菔,味辛甘,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

主下气消食,除痰止嗽,解渴化癖。

捣汁磨墨堪止吐血,熟者补脾。

其子下气犹捷,有推墙倒壁之功。

水研可吐风痰,醋研可敷恶毒。

俗名罗卜,解面毒。

按:莱菔辛宜肺部,甘走脾家,故两入之。

生者下气,多食耗血,以辛多于甘也。

熟者补脾,多食滞气,以甘多于辛也。

其子力倍,虚者戒之。

《景岳全书》:味大辛,气温,气味俱厚,降也。

善于破气消痰,定喘除胀,利大小便,有推墙倒壁之功。

研水搀薄饮之,立吐风痰尽出。

胃有气食停滞致成鼓胀者,非此不除。

同醋研敷,大消肿毒。

中气不足,切忌妄用。

《本草备要》:辛入肺,甘走脾,长于利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莱菔子的药理研究及临床用药
发表时间:2013-06-05T17:01:02.9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商彦[导读] 治疗排尿功能障碍莱菔子15g炒熟,吞服,2小时无效可再服1次。

商彦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185-02 1 化学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莱菔子主要含脂肪酸、挥发油。

挥发油中含有甲硫醇、α-、β-己烯α醛和β-、广己烯醇。

脂肪油中含有芥酸、亚油酸、亚麻酸、芥子酸、甘油酯,还含抗菌物质莱菔素、正三十烷、莱菔甙、β-谷甾醇、广谷甾醇、十八碳酸、商陆酸、芥子碱硫酸氨盐。

2 药理研究
2.1 降气化痰功效实验研究莱菔子醇沉液200%浓度,0.1 m1于50ml溶液中,可对抗磷酸组胺收缩豚鼠离体气管的作用;25ml/kg灌胃,由稀氨溶液(氨水)引咳,对小鼠有镇咳作用;25ml/kg剂量灌胃给予200%莱菔子醇沉液,30分钟后,腹腔注射酚红溶液0.01~0.25ml,结果显示在小鼠酚红排泄试验中,莱菔子的醇沉液有祛痰作用。

2.2 对心血管作用实验研究莱菔子注射剂(水煎醇沉法18/m1)1ml/kg静脉注射,能使麻醉犬主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下降;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下降;外周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均下降。

注射剂(1g/ml)0.7、1.2ml/kg静脉注射,对急性缺血性肺动脉高压兔能使其肺动脉平均压及颈动脉平均压均降低。

此外,莱菔子注射液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与给药浓度有关,其中4g/kg、2g/kg给药组降压效应明显;1g/ kg降压作用较弱,但其降压作用维持时间短,血压回升快。

另有实验表明莱菔子降压活性成分主要是芥子碱硫酸氢盐。

2.3 对胃肠平滑肌作用实验研究莱菔子生品与炒品的水煎液1×10-2、2×10-2、4×10-2浓度,均能增加离体兔肠的收缩幅度,但生品的作用有随浓度降低而减弱的趋势。

炒、老制品则无此现象。

炒、老品4×10-2均可对抗肾上腺素对离体兔肠节律收缩的抑制作用,两者之间无差异,而生晶对抗肾上腺素的作用明显弱于炒、老制品。

生、老、炒制品均有提高离体豚鼠胃幽门部环形肌紧张性的作用和降低胃底部纵行肌紧张性的作用,并能增强其平滑肌收缩幅度,表明莱菔子无论何种制品对小鼠胃排空均显示抑制作用。

2.4 抗菌及抗真菌作用实验研究其有效成分莱菔素1mg/ml浓度,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莱菔子浸剂(1:3)在试管内对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星形奴卡菌等有抑制作用。

3 临床用药
3.1 治疗高血压高血压伴有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者,莱菔子为必用之药。

因本药除有降血压外,还可消积化食,除痞满,止咳化痰。

高血压多因肝阴不足,肝阳、肝风上扰,血随气逆,气血运行紊乱而致。

莱菔子性善降气,气降则血不上逆,气血冲和,血压自可下降,降气的同时并能降压再配以滋养肝阴、潜阳熄风之品,其效更佳。

3.2 治疗胃动力障碍《傅青主男女科》:“方用人参、莱菔子、甘草各3g,白术、茯苓、山药各9g,芡实、薏苡仁各15g,陈皮10g,主治倒饱中满,气虚不能食,食则倒饱中满。

”据此方化裁,去甘草、芡实,加焦王仙、枳实(壳)各10g,并加大他药剂量,其中炒莱菔子不少于15g,治疗胃动力障碍患者之顽固腹胀、纳呆,疗效颇佳。

3.3 治疗顽固性失眠可重用炒莱菔子豁痰安神。

方用炒枣仁30g研细吞服,再用黄连温胆汤加胆南星,天竺黄,石菖蒲,远志等服用,睡眠改善。

从痰论治而收效,印证了元代医学家朱丹溪之言:“莱菔子治痰,有冲墙倒壁之功。


3.4 治疗腋下淋巴结炎《日华子本草》记载:“莱菔子同醋研,消肿毒。

”用生莱菔子300g,捣极细,用食醋适量调成糊状,摊在塑料薄膜上,厚约0.5cm,敷于患处,外覆纱布,再用胶布固定,1日1换,同时内服柴胡清肝散合五味消毒饮,敷药后灼热大减,连敷数日,痛肿全消。

用食醋调生莱菔子细末,外敷治产后乳痈(急性乳腺炎),疗效亦佳。

3.5 治疗各种急性肠梗阻由生大黄、枳实、厚朴、玄明粉、炒莱菔子等药物组成通肠冲剂,其药量之比依次为6:5:5:10:6,通过对胃排空、小肠的推进作用、通便作用、镇痛作用研究,表明通肠冲剂有促进胃排空、促进肠蠕动、促大便排出的系统药理作用,临床用于各种急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3.6 治疗排尿功能障碍莱菔子15g炒熟,吞服,2小时无效可再服1次。

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排尿功能障碍。

排尿功能障碍是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

患者出现排尿功能障碍后多数需减少甚至停用所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以至影响治疗。

严重者甚至需导尿方能解除尿闭。

用莱菔子利气的特点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排尿功能障碍,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李文惠,等.莱菔子不同炮制品对动物胃和小肠运动的影响.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5,(2):47.
[2]宋爱英,等.莱菔子对麻醉犬心脏血流动力学的作用研究,中医药学报,1990,(1):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