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古代诗歌中的“倒文”现象

合集下载

《豳风·七月》为具有祭祀性质的歌谣考

《豳风·七月》为具有祭祀性质的歌谣考

《豳风七月》为具有祭祀性质的歌谣考张宪荣【摘要】《豳风·七月》的主题见仁见智,至今很难得出一致的观点.文章试图从礼俗这个角度切入,结合《尧典》《夏小正》论证了《七月》的物候和祭祀性质,又从本文句式出发,探讨了它的歌谣特点.笔者认为,《七月》的最初形态是一首在敬授民时仪式下产生的与《夏小正》有同样功能的一首集农谣和祭礼于一体的歌谣.【期刊名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8)010【总页数】7页(P87-93)【关键词】《七月》;祭祀;歌谣【作者】张宪荣【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从历代诸家论述看,《七月》的创作年代和主题是见仁见智的,至今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

而且,关于此诗的直接记载,考之先秦诸书,亦渺茫无征。

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乐时载:“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昭公四年有申丰之言:“《七月》之卒章,藏冰之道也。

”此后便是汉人之说了。

而且,春秋之时君子引诗多断章取义,实不可全信。

一、《七月》与“敬授民时”仪式前人对《七月》这首诗,除了直接对其作时作意进行研究外,还有人致力于研究其历法的,而且往往与《尧典》《夏小正》① 其实还有《礼记·月令》(或者《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训篇》,三者内容大致相同),但据学者研究,此书为晚出之文献,故而本文暂不主要讨论之。

等的相关内容进行比照,这其实是将《七月》当成了一部历法书了。

在编撰时间和历法上,三者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有一点它们是相同的,即均为上古“敬授民时”仪式的产物。

(一)《尧典》与“敬授民时”那么什么是“敬授民时”呢?《尧典》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伪孔《传》云:“敬记天时以授人也。

”杨筠如《尚书核诂》曰:“民,今伪古文本作‘人’,唐天宝三年卫包所改。

”[1]7笔者按,此“敬授民时”之“民”,非民众,而是官员。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篇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201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突破+对点精练--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1.《梦江南》(原诗见常见考点一“5年高考”部分)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借景抒情。

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解析首先要判断出这句是写景句,是承上两句写景而来。

其次要注意分析作者写景时选用的意象的特征,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意象的特点来表达思妇的感情的。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2)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

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鉴赏这首词开篇两句未说“今年”,先忆“去岁”,这是因为去年的今天很快乐,也很难得——词人恰好赶在夫人过生日的时候回到了家。

但今年相望“又”天涯,一个普通的虚字却已把“去岁”之前若干年里“今辰”的“天涯”“相望”都隐含在内了,说明此前此后若干年里的今天,词人都不在家。

词的基调由此一锤定音,愁苦而低沉。

由于“一春”都在想“心事”,没有一刻空闲,所以“两鬓”已有些花白,像是点点“秋霜”。

古典诗歌中语序颠倒例析

古典诗歌中语序颠倒例析

古典诗歌中的语序颠倒例析-中学语文论文古典诗歌中的语序颠倒例析唐贵良一、主谓颠倒例一:崔颢《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主语),现代汉语语序为“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

例二: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天外”和“山前”是陈述对象,而“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应是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现代汉语语序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例三: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现代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二、宾语前置(一)谓宾颠倒例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神游”和“应笑”是谓语,“故国”与“多情”、“我”皆是宾语,该二句正常语序为“(我)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

例二: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按现代语序应为“明月照松间,清泉流石上。

”例三:杜甫《月夜》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湿”和“寒”为谓语,都是使动用法(使动词),而“云鬟”和“玉臂”为宾语,此二句的正常语序为“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璧”。

例四: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中“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的对象是“竹”,“爱”的对象是“山”。

所以,句序应为“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例五: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欲穷千里目”,应为“欲目穷千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中,“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二)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中,“兵安在”“民安在”均为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前置句,句子语序应为“兵在安”“民在安”。

备战高考: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

备战高考: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

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倒装”又叫“颠倒”,即古人在写作时为了文章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语序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古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修辞手法,然而很多人虽然发现了这一特点,却经常把它和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混同起来理解,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

那么如何来认识和理解古诗词中所出现的倒装呢?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关于“倒装”在古诗中的形式古诗词中倒装的出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倒词、倒句、倒叙。

倒词主要指古诗词中的词语因作者表达需要出现颠倒的现象。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是“目欲穷千里”的倒装,这是为了与下句“更上一层楼”形成对仗和适应诗歌平仄要求而改变了语序。

倒句又称倒装句。

倒句是指诗人因表达的需要而改变诗歌句子的关系,一般是倒置诗歌当中相临两句的顺序。

如李白词《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其正确语序应为:“秦娥梦断秦楼月,箫声咽。

”这里出现了因果倒装,作者为了与下句“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形成对仗和韵律上与后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形成顶真修辞的需要而改变语序。

倒叙主要指诗人因诗词结构的需要而改变常见的表达方式。

这种情况在叙事抒情类诗歌中常用,如唐刘禹锡的《柳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此诗由清江碧柳忆“二十年前”之事,这样开篇就能引人入胜。

该诗采用“今——昔——今”相对比的方式可以更突出今日的遗憾情感,章法上回环婉曲,收到了曲尽其妙的表达效果。

二、关于“倒装”在古诗词中的出现情况及作用分析(一)为符合声律的要求而出现颠倒词句的情况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诗词有其严格的格律限制,诗词需要符合韵律规则——押韵和平仄。

因此,作者在表达时就出现了词语的倒置。

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竹林中说笑喧闹,是洗衣服的女子归来了;水面上荷花摇动,是打鱼的小船从远处划过来了。

谈谈古诗句的倒装问题

谈谈古诗句的倒装问题

谈谈古诗句的倒装问题律诗对仗(包括绝句对仗)的句子结构,常常出现成分错位的现象,已如上述。

其原因,主要与格律诗的平仄、押韵、对仗的要求,及诗作者对这些要求的贯彻有关。

下面选取若干例子,试作具体说明。

格律诗的句子,都受到平仄格式的严格约束。

为了适应格式的平仄需要而调整字词的先后次序,这是读者最容易感觉到的。

杜甫五律《日暮》的五、六句作“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这两句诗的通常语序应该是“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

为什么选择错位呢?该诗三四句为“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按声律,接下去应该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而上述通常语序的平仄组合却是“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出句还合格,因为单数字平仄不拘;对句第四字就非改用平声不可。

调整为上述异常语序,平仄组合为“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便完全满足了平仄格律的需要。

钱起五律《送少微师》的五、六句作“人烟一饭少,山雪独行深。

”读者很容易把“少”理解为“一饭”的谓语,但这样理解,“人烟”无着落。

其实这一联是说“欲一饭而人烟少,独行时山雪甚深”。

“一饭”和“独行”被插入主谓结构之中。

为什么选择如此错位呢?该诗三、四句为“世路无期别,空门不住心。

” 按声律,接下去应该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而上述通常语序的平仄组合却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出句对句均不合要求。

调整为上述异常语序,就完全满足了平仄格律的需要。

格律诗的句子,还受到隔句押韵的制约,作者要保证,在偶句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

语序可变,恰好成为韵脚调整的重要手段。

杜甫五律《晴》之一,前四句是:“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纹。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它的后两句依通常语序应作“知湖外草碧,见海东云红”平仄组合是“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这两句的变异语序则是“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根据单数字不拘平仄,两种句式在平仄上均不成问题。

但作者还要考虑押韵要求。

上一联偶句末字为“纹”,因此,这一联必须采取变异语序,才能于偶句末字用上与“纹”同韵的“云”。

【诗歌鉴赏】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原文及翻译

【诗歌鉴赏】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原文及翻译

【诗歌鉴赏】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原文及翻译
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原文及翻译
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原文
(表略)
高祖初起,啸命群雄。

天下未定,王我汉中。

三杰既得,六奇献功。

章邯已破,萧何
筑宫。

周勃厚重,朱虚至忠。

陈平作相,条侯总戎。

丙魏立志,汤尧饰躬。

天汉之后,表
述非功。

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翻译
关于此表的作者余嘉锡《太史公书亡篇考》一文中曾提出是西汉末年的冯商。

也有人
认为作者不是司马迁、冯商及褚少孙等人,而是另有其人,姓名已佚失。

孰是孰非,现在
还没有确切的证据予以判断。

清人吴见思《史记论文》中,曾就此表没有小序,与其他诸篇不同这一点,猜测说这
是由于司马迁在序中讲了“过甚”的文辞,抨击汉朝廷对大臣刻薄寡恩,所以被后人删去。

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推测。

《史记》佚篇的原因,现在尚不明了。

但可以确定,司马迁对汉
代帝王的讥讽之辞与他独特的史识,在当时是不容于世的。

当时社会条件不利于《史记》
的流传,使之亡佚的原因是很多的。

本表中有一种绝无仅有的书写方式──倒文,即将大臣的死亡、罢免、设太尉等一些
大事写成颠倒的文字。

历代学者曾多方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我们详细归纳分析了有
关研究成果,在注文中予以说明。

【史记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古诗词中的倒装和倒叙

古诗词中的倒装和倒叙

古诗词中的倒装和倒叙
倒叙是将事理的顺序倒过来叙述。

如张仲素《秋闺思》:“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一、二句写思妇醒来时的情景,三、四句写她的梦境,运用了倒叙写法。

正常语序应先写三四句,再写一二句。

作者以饱蘸同情的笔触,写出了思妇的一片痴情。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词的上片写现时“春恨”,下片追忆当年初见小及“当时”的情景,采用的是倒叙,表现了词人的苦恋之情和孤寂之感。

“倒装”又叫“颠倒”,即古人在写作时为了文章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语序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古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修辞手法,然而很多人虽然发现了这一特点,却经常把它和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混同起来理解,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

古典诗歌中语序颠倒例析

古典诗歌中语序颠倒例析

古典诗歌中的语序颠倒例析-中学语文论文古典诗歌中的语序颠倒例析唐贵良一、主谓颠倒例一:崔颢《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主语),现代汉语语序为“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

例二: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天外”和“山前”是陈述对象,而“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应是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现代汉语语序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例三: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现代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二、宾语前置(一)谓宾颠倒例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神游”和“应笑”是谓语,“故国”与“多情”、“我”皆是宾语,该二句正常语序为“(我)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

例二: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按现代语序应为“明月照松间,清泉流石上。

”例三:杜甫《月夜》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湿”和“寒”为谓语,都是使动用法(使动词),而“云鬟”和“玉臂”为宾语,此二句的正常语序为“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璧”。

例四: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中“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的对象是“竹”,“爱”的对象是“山”。

所以,句序应为“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例五: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欲穷千里目”,应为“欲目穷千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中,“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二)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中,“兵安在”“民安在”均为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前置句,句子语序应为“兵在安”“民在安”。

古诗词中的倒喻例谈

古诗词中的倒喻例谈

古诗词中的倒喻例谈
古诗词中的倒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运用与事物相反的词语或形象,来寓意表达。

倒喻是一种具有表达深刻、生动、寓意丰富特点的修辞手法,下面是几个例子:
【例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是唐代李白的《将进酒》中的一句诗,表面上看是在描绘太阳升起的壮丽景象。

然而,仔细推敲,这句诗中却运用了一个倒喻:太阳升起,就像是切割着黑夜和白昼。

这种倒喻既生动形象,又能突出景点,起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例2】灰飞烟灭。

这句话在描绘一种事物的消失,在古诗词中使用较为频繁。

但是,这种表达方式却是由对立面上的借喻,即使用“灰飞烟灭”来表达事物的消失,从而达到表现深刻、形象逼真的效果。

【例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这是唐代李白的《将进酒》中的一句诗,从表面看似乎是在表达老年人的形貌和他们那经年累月的愁苦。

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诗句中使用了倒喻,倒喻的意思是“白发如山”,白发就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直接相关的现象,通过这样的词语表达的是感情的慰藉和发泄,达到借古讽今,鲜明突出感情的作用。

综上所述,古诗词中的倒喻是一种十分常用的修辞手法,借助对立面上的比喻,以生动、具体的形象来传达深层含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艺术性。

例谈古代诗歌中的“倒文”现象

例谈古代诗歌中的“倒文”现象

例谈古代诗歌中的“倒文”现象古代诗歌阅读历来被称作高考考生的“杀手”,而“倒文”现象是造成读者阅读困难的一大障碍。

什么是“倒文”呢?古人在创作诗歌时故意颠倒词句的顺序,以达到加强语势,协调音节或使句法错综等效果。

这种修辞手法就是倒文。

一、从诗句的结构上看倒文,倒文可有一下几种情况: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中有两句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其实是“晴川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

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

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又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

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

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

其一、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是表示古籍中字句颠倒了位置的术语。

是表示古籍中字句颠倒了位置的术语。

古籍中的字句颠倒位置是指古代文献或书籍中出现的字句顺序颠倒的现象。

在古代写作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由于作者个人习惯、当时的语言表达方式、手抄文本的错误等。

这种现象在古代文献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通过对古籍中的字句颠倒位置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献的撰写特点、语言表达习惯以及传播方式。

一、古籍中字句颠倒位置的种类1. 手抄本的错误造成的颠倒手抄本在古代的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手抄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

有时候由于抄写者的疏忽或者误解,会导致书籍中原本的字句顺序发生颠倒。

这种错误可能会在后续的传抄过程中得到修正,也可能被保留下来影响后人的阅读理解。

2. 作者个人语言表达的特点有些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字句颠倒的现象,实际上是作者个人语言表达的特点所致。

有的古代作家喜欢采用颠倒的语序进行表达,以求达到某种特定的叙述效果。

这种现象需要通过深入分析作家的写作风格和特点,才能够准确把握其意图。

3. 语言句式和表达方式的特殊习惯古代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句式与现代有着较大的差异,一些古籍中出现的字句颠倒位置,实际上是古代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句式的特殊习惯所致。

只有通过对古代语言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才能够准确地把握古籍中的字句颠倒位置的含义和作用。

二、古籍中字句颠倒位置的研究意义1. 了解古代文献的撰写特点通过研究古籍中的字句颠倒位置,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文献的撰写特点。

古代文献的语言表达方式、句式习惯等都会在字句颠倒的现象中得到体现,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可以为古代文献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2. 探寻古代文献的传播方式古籍中的字句颠倒位置往往会反映古代文献的传播方式和历史演变。

通过分析古籍中的字句颠倒位置的变化规律,可以探寻古代文献的传播途径、手抄本的传抄方式以及修订过程,为古代文献的传播史提供有力的证据和线索。

3. 对古代语言和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古籍中的字句颠倒位置是古代语言和文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谈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古诗的几处异文

谈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古诗的几处异文

谈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古诗的几处异文作者:杨祎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21年第02期【摘要】古诗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文字版本。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选入的《山行》《赠刘景文》《望洞庭》等诗,流传甚广,版本不一,教师在教学中有时会产生困惑。

本文分别对这三首诗中较为典型的异文进行梳理和说明,在此基础上探讨教材对这几处异文的取舍,兼谈教学中应如何看待古诗异文现象。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异文古代文献中的“异文”,简单来说,就是指同一作品中局部文字不同的现象。

古籍在长时间的流传和反复刊印中,由于各种原因,文字错讹、改易的情况并不少见。

例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中选人的杜牧《山行》、苏轼《赠刘景文》、刘禹锡《望洞庭》等唐宋名家名篇,都有不同的文字版本,这些文字上的差异,近年来也引发了不少师生、家长的关注和疑问:为什么同一首诗,在其他书中看到的,或是在网上查阅到的,与教材中的文字版本不同?究竟哪一个版本才是正确的?为了帮助教师更深入地把握教材内容、更准确地在教学中释疑解惑,本文试对这三首诗中的异文情况分别作一梳理,并从版本、诗意等多个角度分析统编教材在这几处异文上的取舍缘由。

这三个例子情况各异,但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分析这些“高频问题”,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对古诗文中的异文问题形成更清晰、理性的认识。

一、“白云生处有人家”还是“白云深处有人家”当一首古诗有多个文字版本、须要取舍的时候,首先要看是否有充分的文献依据,并权衡其优劣。

从文献学的角度来说,版本依据首重作者别集,即作者个人作品的汇编,其次参考选编或引用了相关作品的其他文献,如总集、类书、方志、诗文评等。

杜牧号樊川居士,其别集有两种重要版本,一是《四部丛刊》影印的明翻刻宋本《樊川集》,一是清嘉庆年间德裕堂刊刻的清人冯集梧注《樊川诗集注》。

翻檢这两部文献,《山行》一诗的第二句均作“白云生处有人家”。

古代诗歌中的“省略”与“倒装”

古代诗歌中的“省略”与“倒装”

古代诗歌中的“省略”与“倒装”导入:诗是最佳词语的最佳排列。

要欣赏诗,首先必须读懂诗句,了解“诗家语”省略与倒装的特点。

古人认为“实字多则意简句健,虚字多则意繁而句弱”。

于是介词、代词、连词以及各种表复句关系的关联词大多成了省略的对象。

省略最多的是介词,如“洛城一别四千里”(杜甫)就省略了“自、在、之外”。

还有表比喻的关联词也往往省略,如“浮云游子意” “浮云一别后”,“浮云”后面就省略了“如”,可翻译成“游子如浮云” “别后如浮云”。

一、省略现象动词也会省略,如在静态物体(名词)后面的动词就往往省略,如“风”“雨”“日”“月”后面常常省略“吹”“下”“晒”“落”,翻译时译成什么动词则要视上下诗句内容而定。

表示人与景、人与物的关系或行为的动词也往往省略,如“人迹板桥霜”(温庭筠),人的行为“足迹”与物体“板桥、霜”之间就省略了动词“踏”和“印”。

省略还有互文省略,即在上下文中两个事物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

一是词的省略,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上句省略了“皎皎”,下句省略了“迢迢”。

二是句子的省略,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

在意象并置的诗句中省略往往最多。

如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全联大多由名词构成,省去了表方位、处所、关系的虚词和人物活动的动词,做到没有一个“闲”字。

二、“倒装”现象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如果遇到按字面语序读不通,读不懂,就应考虑是否倒装。

倒装的形式有:主谓倒装:如“城阙辅三秦”,正常语序应为“三秦辅城阙”,“客心洗流水”应为“流水洗客心”。

动宾倒装:如“故国神游”应为“神游故国”,“清辉玉臂寒”应为“清辉寒玉臂”。

因果倒装:为了强调渲染主观感受,往往把实景放在后面写,即果在前,因在后。

如“空山新雨后”是因为下了一场雨,所以山才显得空旷。

再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因为平野辽阔,所以才感受到星星显得格外低垂;是因为大江奔流,才觉得月亮也随江流在涌动。

古代诗文“倒装”杂识——从杜甫的两句诗说起

古代诗文“倒装”杂识——从杜甫的两句诗说起
种独 有 的语 言 风 格 。
在古代的著名诗人 中,杜甫大概是运用倒装较为
4l
广泛也最为 出色的一个 。南宋罗 大经在 《 鹤林玉 露》 中说: “ 杜诗 有反言之者 ,如 云 ‘ 久判野鹤 如双鬓 ’ , 若正言之 ,当云 ‘ 双鬓如野鹤’也 。又云 ‘ 黄鹄高 于 五尺童 ,化为 白凫似老 翁 ’ 若 正言 之 ,当 云 ‘ , 五尺 童时似黄鹄 ,化为老 翁似 白凫 ’也。 ”宋 人王得 臣 的 《 麈史》说 : “ 杜子美 善于 用事 ,及 常语多 离析或 倒 句 ,则 语 峻 而体 健 ,意 亦 深 稳。 ”有 人 认 为,杜 诗 “ 句法 的语义构成 ,每 以倒装见 长 ,这也是 形成其 顿 挫风格的一个原因。 ( ” 刘焕 阳 《 中国古代诗歌艺 术研 究》 )显然 ,杜诗倒装 手法 的运 用 ,已经不 为被动 适 应格律所限 ,成 了他 诗歌 艺术 的一个特色。 刘勰在 《 文心雕龙 ・ 定势》篇 中说 : “ 奇之法 , 效 必颠倒 文 句 ,上字 而 抑下 ,中辞 而 出外 。 ”这 里 的 “ 颠倒”指的就是 “ 倒装 ” “ 装”运用 得法 ,常 常 。 倒 能打破 读者 的阅读定 势,收新人耳 目之效。大诗人杜 甫以 自己的创作实践证明 了这一点 ,古代 的许多诗人 作 家同样也注意到 了这一点。王安石亲 自将王仲至 的 “ 日斜奏罢长杨赋 ”改 作 “ 日斜奏 赋长杨 罢” ,并说 : “ 诗家语 ,如此乃健 。 陈善 《 ”( 扪虱新话》下集卷一 ) 即认为 只有这样 的语言才有生气 ,才有力度 。沈括在 《 溪笔谈 ・ 梦 补笔谈》 中举过 一个生动 的例子 :“ 阳 欧 文忠有 《 奉使 回寄刘 原甫》诗 云 : ‘ 老我倦 鞍马 ,谁 能事吟 嘲? ’王荆公 《 赠弟 和甫》诗云 : ‘ 老我衔 主 恩 ,结草以为期。 ’言 ‘ 我 ’则语 有情 ,上下旬 皆 老 有惜老之意。若作 ‘ 我老 ’ ,与 ‘ 老我 ’虽 同,而 语 无情 ,诗 意遂 颓惰。此文章 佳语 ,独可心 喻。 ”清 代 文论家李渔在 《 窥词 管 见》 中说 : “ 词语 字句 之新 , 亦复如是。同是一语 ,人 人如此说 ,我之说 法独异 。 或人正我反 ,人 直我 曲 ,或隐约其词以出之 ,或颠倒 字句而 出之 ,为 法 不一 。 ”可 见 ,运用 这 种 反 常规 、 反常态 的手法 ,既是 为 了深细 精切地传 达诗情 文意 , 也是为了求 新求 异 ,打破诗文 的颓惰板滞。古代 诗文 中这类 例子很 多 ,如经常 为人提及的韩愈 《 罗池神碑 铭》的 “ 春与猿 吟兮秋鹤与飞 ” 雪诗》 的: “ ,《 舞镜 鸾窥沼 ,行天 马度 桥” 。再 如宋人 杨 徽 之 《 东林 》 宿 中的两句诗 : “ 开尽菊 花秋 色老 ,落残桐 叶雨声寒 ” , 按照常规语 序 ,这两句诗应为 “ 菊花开尽秋 色老 ,桐 叶落残 雨声寒 。 ”为了突出表 现秋尽时节的残败景象 , 作者特 意将 “ 开尽”与 “ 落残”提 至居首 。 前苏联著名文艺理论 家 , 构诗学代 表人 物洛特 结 曼 曾指 出, 诗的特性 就在 于它激活 了词语的全部潜能 , 迫使它携带 远多 于其在 日常 语言 中所 携带 的 丰富 含 义。而要“ 激活” 词语 的潜能 , 不外乎 打破 语 言的恒 常 组合规则 , 实现词 语 的重 组 、 结构 的变形 和 语境 的创 造 。锻就文学语言特有 “ 语法 ” 的过 程 , 际上 是一个 实

“颠倒”在诗歌中的运用有哪些特点?

“颠倒”在诗歌中的运用有哪些特点?

“颠倒”在诗歌中的运用有哪些特点?
一、颠倒的意象与情感传达
颠倒在诗歌中常被用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通过颠倒诗歌的描写方式,营造出迷离、神秘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犹如扑朔迷离的美感。

诗歌通过颠倒的形式,将人们对世界的传统认知进行颠覆,唤起读者深层次的思考和共鸣。

二、颠倒的意境与意象构建
颠倒在诗歌中被广泛运用于创造奇特的意境和意象。

通过颠倒诗句的结构、词序、修辞手法等,使得诗歌中的意象与日常生活的常规感知相违背,给读者带来一种新鲜、不寻常的感官体验。

这种颠倒营造的意境常常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性。

三、颠倒的语言表达与意义转换
颠倒在诗歌中还常用于进行语言表达的颠覆和意义的转换。

通过打破常规的语言规则和结构,将原本固定的意义进行颠倒和变换,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具有隐晦性和多义性。

这种颠倒不仅给诗歌注入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同时也使得读者在阅读和理解中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体验。

总结起来,颠倒在诗歌中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通过颠倒的手法,诗歌可以传递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营造
出奇特而引人入胜的意境和意象。

颠倒的语言表达和意义转换也使得诗歌的阅读过程更具有观赏性和思考性。

无论是在意象构建还是情感传达方面,颠倒都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为读者带来不同寻常的阅读体验。

古诗词语序倒置例说

古诗词语序倒置例说

古诗词语序倒置例说展开全文古诗词中常见的语序倒置现象是影响古诗词阅读理解的因素之一。

因受到格律的严格限制,又为着表达的需要,古诗词常常会突破正常的表达语序。

阅读时需要将倒置的诗句恢复成正常语序来理解,还要能悟出其倒置的妙处。

下面对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句试分类作些解说。

一、因诗词韵律的限制而倒置。

1、梦破城头晓角哀(顾况《听角思归》)——按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城头晓角的哀声破了诗人的思乡之梦。

诗人将哀字放于句尾,原因之一便是考虑押韵。

全诗如下:“故园黄叶满青苔,梦破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诗中苔、哀、徊三字正是韵脚。

2、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之八》)——诗不仅要押韵,还要讲究节拍。

就七言诗而言,其节拍通常为2212或2221两种。

若不按节拍写,就会影响到诗的音乐性。

此例按正常语序,应是:鹦鹉啄香稻馀粒,凤凰栖碧梧老枝。

但是这样的句子,恐怕无论如何也读不出诗的节拍来了。

当然,此例倒置还在于突出“香稻”、“碧梧”,照应诗题《秋兴》。

3、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浣溪沙》)——无论诗词,都还要讲究句中用字的平仄,这样读唱起来才琅琅上口。

此例正是按“仄仄平平仄仄平” (加点字为可平可仄)的词律填写的,如果依正常的语序写成“枣花簌簌落衣巾”,就不合平仄要求了。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此例与上例相同。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按“仄平平仄平仄平仄”来填的,若按正常语序写成“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同样会不合平仄要求。

二、因句式的限制而倒置。

5、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贾岛《题李凝幽居》)——这是律诗中的颈联,通常为对偶句。

“移石动云根”按正常的语序是:云根动(若)石移,意思是云脚移动好像山石在移动。

但这样一写就与出句对不上了。

因此,尽管倒置后显得有些费解,诗人还是倒过来写了。

当然“根”也是韵脚,也有押韵的问题。

6、滴碎金砌(台阶)雨,敲碎玉壶冰(汤式《听筝》)——这是散曲中的句子。

古代诗歌修辞 反语

古代诗歌修辞 反语

古代诗歌修辞反语
1.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上述两个例子都是古代诗歌中反语的应用。

第一句诗的意思是:人生短暂,古往今来都是如此,你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泪下沾衣。

但是诗人却用“牛山何必独沾衣”来表达,含义正好相反,构成了反语的修辞。

第二句诗的意思是:感伤时局,见花开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鸣而惊心。

诗人用“花溅泪”、“鸟惊心”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实际上并不是花和鸟本身有感情,这也是反语的修辞。

倒文的名词解释

倒文的名词解释

倒文的名词解释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引人注目的词语,其中之一就是“倒文”。

那么,什么是倒文呢?倒文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指的是作者借助倒置的句序和思维逻辑,以独特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倒文是一种在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技巧,通过涉及句式和词序的颠倒来达到独特而有趣的目的。

借助倒文,作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带来文学作品中不同寻常的体验。

倒文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制造一种反常、新奇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它在情感表达和思想思维上的独特影响。

通常,作者可以通过倒文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读者联系起来,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情感。

在倒文中,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的顺序通常会发生变化,常常出现部分或全部的颠倒。

这种语言结构的改变使得读者需要更加仔细地阅读和解读文本,从而揭示隐藏在词语之间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倒文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在诗歌和小说中经常出现,而且在影视作品和音乐中也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倒文的艺术应用赋予了作品更多的魅力和想象力,使得观众和听众们更容易被其深奥的意义所吸引。

在文学史上,许多著名的作家和诗人都借助倒文的手法创作了一些经典的作品。

例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作者通过倒置的句子结构凸显了女主人公悲剧的命运。

而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运用了倒文颠覆了读者对角色命运的认知。

除了思想上的表达,倒文还可以用来创造幽默、引发思考或者制造悬念。

例如,在一个悬疑小说中,作者可能会选择使用倒文来引导读者猜测谁是真正的凶手,使得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虽然倒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技巧,但并不是所有作家都会使用。

正因为其独特性,倒文需要作者有一定的语言功底和创造力,才能运用得当。

倒文的使用要因文而异,要考虑到作品的整体氛围和情感表达的需要,不得过分使用,以免破坏作品的完整性。

总的来说,倒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通过倒置的句式和思维逻辑,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倒文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更多是为了达到意境的烘托和情感的传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古代诗歌中的“倒文”现象
古代诗歌阅读历来被称作高考考生的“杀手”,而“倒文”现象是造成读者阅读困难的一大障碍。

什么是“倒文”呢?古人在创作诗歌时故意颠倒词句的顺序,以达到加强语势,协调音节或使句法错综等效果。

这种修辞手法就是倒文。

一、从诗句的结构上看倒文,倒文可有一下几种情况:
1、主语后置
崔颢《黄鹤楼》中有两句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其实是“晴川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

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

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又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3、主宾换位
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

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定语的位置
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

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

其一、定语挪前
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

刘叉《从军行》诗:“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闻横笛声)都是同类的例子。

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其二、定语挪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意即“一
月夜飞渡镜湖”。

“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又《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锦官城花重)
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

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

)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永忆江湖白发时归。

)都是同类的例子。

其他如: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应笑我多情。

)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可以很快重排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更为典型的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生亦能很快重排为“欲目穷千里”。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亦是倒文。

二、从修辞的角度看倒文,倒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平仄。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是“目欲穷千里”的倒装,这是为了与下句“更上一层楼”形成对仗和适应诗歌平仄要求而改变了语序。

如李商隐《安定城楼》“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句中的“归”因和下句的“入”构成对仗而倒装,否则正常顺序“永忆江湖白发归”和下句既不对仗也不合乎格律的要求。

又如刘禹锡《石头城》一诗里有:“淮水东边为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诗句,其前句“淮水东边旧时月”正常的顺序应为“旧时淮水东边月”,诗句颠倒后,平仄正好与下句相对,既合乎格律诗对于平仄的要求,又使句子音律和谐,声调优美。

2、押韵。

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其中的“路八千”正常顺序应为“八千路”,颠倒为“路八千”是为了与“九重天”协韵。

押韵是格律诗的要求,因此,韩愈必须运用倒文,否则诗就不合乎格律的要求。

又如苏轼词《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其中“绿水人家绕”应为“绿水绕人家”,这里“绕”字后置主要是为了与“小”“少”“草”“道”“笑”“恼”押韵。

3、节奏。

如白居易《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的诗句,若按正常顺序写作“行宫见月色伤心,夜雨闻铃声断肠”则不像诗而像散文了,因而作者
运用倒文,不仅为了押韵,还改变了诗句的节奏,从而使诗句富有节奏感,音律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4、艺术表现。

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中说笑喧闹,是洗衣服的女子归来了;水面上荷花摇动,是打鱼的小船从远处划过来了。

其正常的顺序应该是:渔舟下,莲动;浣女归,竹喧。

但作者偏偏写作:“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不仅使诗句的平仄押韵合乎律诗的要求,还创造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又如北宋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中“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两句,后一句应为“黄花报霜信”。

此处将“霜信”提前,表面上是写景物的凄凉,实际上是为了强调突出自己晚年生活的“凄楚”情怀。

而王昌龄的《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两句,后句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

“孤城”即“玉门关”,把“孤城”提前,既强调了“孤”,又和后面的“遥望”一起突出了在外守卫边疆城池的士兵遥望着内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情怀。

再如唐代大诗人杜甫。

他是善用倒词的行家里手。

前人曾评论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颠倒用之,语峻而体健,意迹深稳,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也。

”“露从”两句出自杜甫《月夜忆舍弟》一诗,原句意思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而一经颠倒,则造语新颖得体,寓意深远,蕴含着浓烈的怀乡思亲之情,富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真可谓点石成金!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里“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诗句,更是妙用倒词的典范。

正常顺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诗人巧用心思将宾语前置,从而强调了香稻粒的宝贵,碧梧枝的优美,引起了读者美妙的想像,开拓了诗句深邃的意境,并使句法奇崛有致,构思新颖,整首诗富有情致。

总之,倒文是古典诗词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具体原因,或是因为平仄,或是因为押韵,或是因为节奏,或是因为对仗,或是为了表达,需要我们认真品味,“洞其窍奥才能得其意境,知其规律方可明其气格,解其妙处才能晓其神韵”,因而在鉴赏古诗时应注意品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