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噪声及其防治措施
![噪声及其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2899a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8.png)
噪声及其防治措施噪声是指在环境中引起人们不满或不适的声音。
噪声污染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噪声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1.技术措施:这些措施主要用于减少噪声源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在工厂和机械设备上安装隔音罩、隔音箱或阻尼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的传播。
此外,采用低噪声的工艺和技术设备也是减少噪声源的重要手段。
2.管理措施:这些措施主要通过管理和监管噪声源来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制定并执行噪声限制法规和标准,加强对工厂和建筑施工过程中噪声的监控和管理。
3.教育宣传措施: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这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教育课程和社区活动等来实现。
同时,也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使用低噪声设备、尊重社区安静环境等方式来减少噪声的产生。
4.治理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通过对环境进行改造和整治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
例如,在道路旁边修建护栏或隔音墙,可以有效隔离交通噪声。
此外,选择合适的植被和地形来减少声波的反射和传播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除了以上的控制措施,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噪声的影响。
例如,使用耳塞或耳机来隔离噪声,避免在高噪声环境下长时间逗留。
此外,尽量选择低噪声的家电和交通工具,避免在居住区附近建设噪声源。
总的来说,噪声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只有通过全面的噪声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宣传措施和治理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同时,个人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噪声污染的影响,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减少噪声的影响。
城市环境噪音控制措施
![城市环境噪音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cb64ca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6.png)
城市环境噪音控制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城市环境噪音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其身体健康,城市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噪音控制措施。
首先,减少交通噪音是城市环境噪音控制的重点。
交通是城市中最主要的噪音源之一,车辆行驶、喇叭鸣响等都可能带来噪音污染。
因此,对于交通噪音的控制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加强车辆排放标准管理,提高车辆的噪音控制水平;另一方面是规范交通秩序,减少交通拥堵和红绿灯等交通干扰因素,从而减少噪音源。
其次,建设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减少环境噪音的关键。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将不同功能区域合理布局,避免噪音源与居民区的过近距离,从而减少居民受到的噪音干扰。
此外,加强对于工地施工、机器设备等建设工程产生的噪音管控,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同时,加强对于噪音治理设备和技术研究也是城市环境噪音控制的重要手段。
隔音墙、隔音窗、隔音材料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环境噪音;减振设备、减振材料等也可以在源头上减少噪音传播。
利用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对城市环境噪音进行有效监测和控制,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的必由之路。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也是城市环境噪音控制的重要方向。
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普及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市民自觉保护环境、减少噪音污染。
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开车行驶、合理使用器具等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环境噪音产生,实现环境与居民的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城市环境噪音控制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有效控制城市环境噪音,创造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相信在未来,城市环境噪音会得到更好的控制,居民的生活质量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噪音污染有哪些及防护措施
![噪音污染有哪些及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01403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4.png)
噪音污染有哪些及防护措施1. 引言在现代生活中,噪音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噪音污染指的是环境中存在的任何影响人体健康、心理和生理平衡的噪音。
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音环境下,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听力损失、心血管疾病、失眠、焦虑等。
因此,了解噪音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保护健康至关重要。
2. 噪音污染的来源噪音可以来自于多种环境和人类活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噪音污染来源:2.1 交通噪音交通噪音是城市环境中最主要的噪音来源之一。
车辆的噪音、喇叭声以及交通拥堵时产生的刺耳声音都是交通噪音的典型例子。
道路交通、铁路交通和航空交通都可能造成交通噪音。
2.2 工业噪音工业噪音是由工厂、机器、设备等工业活动产生的噪音。
这些噪音可能是由于机器的震动、高速旋转部件的摩擦、喷气声等引起的。
2.3 建筑工地噪音建筑工地的噪音是由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重型机械等产生的。
这些噪音通常是持续性的,并且常常在决定项目地点时被忽视。
2.4 社会娱乐活动噪音社会娱乐活动噪音包括音乐会、运动比赛、酒吧和夜总会等场所产生的噪音,这些场所往往会产生较高的音量。
2.5 家庭和邻里噪音家庭和邻里噪音是指来自于家庭、邻居和社区的声音,如儿童的嬉戏、家庭电器的使用声音、清晨垃圾车的噪音等。
3. 噪音污染的危害噪音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噪音污染危害:3.1 听力损失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会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听力下降或失聪。
3.2 心血管疾病噪音可以导致心率的增加和血压的升高,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3 睡眠障碍噪音会干扰睡眠,导致失眠和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3.4 产生焦虑和抑郁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人们感到紧张、焦虑和抑郁不安。
4. 防护措施为了减少噪音污染所带来的危害,人们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4.1 个人防护个人在暴露于高噪音环境时,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个人防护措施。
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ba3619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4.png)
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噪声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噪声或声音,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
噪声污染源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等。
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会导致听力损伤、心理压力、睡眠问题等健康问题。
为了改善噪声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和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 环境规划和管理充分的环境规划和管理是减少噪声污染的关键。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阶段,应将噪声污染纳入考虑。
例如,在居住区域周围设立合理的隔音屏障、缓冲地带,将噪音源与居民区隔离开。
此外,还可以规定噪声限制标准,控制交通和工业活动的噪声输出,确保噪声达到可接受水平。
2. 节制交通噪声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中最主要的噪声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交通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足够的交通设施,减少交通拥堵,避免车辆长时间怠速产生噪音;•在主要交通干道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声传播;•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减少机动车产生的噪音。
3. 控制工业噪声工业噪声是另一个重要的噪声污染来源。
为了减少工业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工业区域内合理布局,将产生噪声的设备与居民区分开;•安装隔音设备或使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噪声输出;•建立噪声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超标噪声问题。
4. 加强建筑噪声控制建筑噪声是由建筑施工、装修等活动产生的噪声。
为了控制建筑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建筑施工噪声管理规定,限制施工时间和噪声水平;•使用隔音材料和隔音设计,减少噪声传播;•加强对施工方和装修公司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符合噪声控制要求。
5. 引入噪声减震技术除了通过规划和管理措施来减少噪声污染外,还可以采用噪声减震技术来消除或减少噪声的影响。
这些技术包括:•在建筑物或车辆上使用隔音材料和隔音设备,减少噪声的传播;•使用降噪耳机或耳塞,阻隔环境中的噪声;•在居民区域或公共场所中设置绿化带和噪声防护墙,减少噪声的传播。
6.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公众宣传和教育是减少噪声污染的重要手段。
城市噪音污染防治措施
![城市噪音污染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b3c7b6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9.png)
城市噪音污染防治措施城市噪音污染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城市噪音污染防治措施,并探讨其效果和可行性。
一、加强源头管理稳健有效的源头管理是减少噪音污染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工业企业、交通工具和市政设施等产生噪音的源头进行管理和监管。
例如,对于工业企业,可以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要求企业进行噪音减排技术改造。
对于交通工具,可以推广使用低噪音技术,如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辆。
此外,对于施工工地和市政设施的建设,也要加强噪音控制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二、改善城市规划与设计合理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是减少噪音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城市的绿色规划,避免噪音源与居住区域的直接接触。
例如,将工业区、交通要道和居住区相隔离,通过绿化带等自然屏障来减少噪音传播。
此外,建筑设计中也应该考虑噪音控制,采用隔音材料和技术,减少室内外噪音的传递。
三、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监测和评估是有效防治城市噪音污染的基础。
政府应加强对噪音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了解噪音污染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同时,要加大对噪音污染的评估力度,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此外,要加强对环境噪音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噪音治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公众教育宣传公众教育宣传是降低城市噪音污染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噪音污染知识和防治措施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通过在媒体、学校和社区等渠道广泛宣传,使公众了解噪音对健康的危害和如何有效避免噪音污染。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与社区居民和相关利益群体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治共建的良好局面。
总之,城市噪音污染防治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有效的源头管理、合理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科学的环境监测与评估以及广泛的公众教育宣传是实施防治措施的关键。
扬尘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方案
![扬尘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c953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c.png)
扬尘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方案扬尘和噪音污染是城市建设和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环境问题。
为了减少这些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针对扬尘和噪音污染的施工方案。
一、扬尘污染控制措施:1.湿法施工:在施工现场使用水进行喷雾,能够有效地抑制扬尘。
可以在施工地点和物料堆放区等需要抑制扬尘的地方设置喷淋装置,确保现场的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2.覆盖材料:对待爆微扬尘物料使用防尘覆盖材料进行覆盖,比如使用塑料膜、固定覆盖等方式,阻止扬尘物料散落。
3.减少物料堆放量和时间:合理控制施工现场的物料堆放量和时间,减少堆放物料的散扬尘机会。
4.清洁路面:在施工道路和周边区域经常进行清扫,保持道路面干净,减少扬尘污染。
5.装置洒水车:在需要频繁扬尘的施工地点使用洒水车进行湿化,及时控制扬尘。
二、噪音污染控制措施:1.噪音源控制:采用隔音材料或设备对噪音源进行包围,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噪音辐射。
2.噪音隔离:对施工场地进行隔音设计,例如设置噪音隔离墙等设施,降低噪音传播范围。
3.噪音防护设备:为施工人员配备防噪耳塞、头戴式防噪耳机等个人防护装备,保护其听力。
4.控制施工时间和频率:减少施工时间和频率,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或夜间施工,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5.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施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异常噪音。
三、监控和管理:1.监测和测量:设置噪音和扬尘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和扬尘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现场管理:通过设置监控人员或使用监控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对施工人员的操作和行为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和扬尘污染得到控制。
3.教育和培训: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施工人员对噪音和扬尘污染的意识,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扬尘和噪音污染控制需要从施工技术、管理和监测等多个方面进行,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方法,才能有效减少其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确保工程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噪声污染防治方案
![噪声污染防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838d4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4.png)
噪声污染防治方案第1篇噪声污染防治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噪声污染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原则1. 目标:到2025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 原则:坚持绿色发展、综合治理、社会共治、科技创新和法治保障,强化源头防控,严格监管执法,提升治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声环境权益。
三、防治措施1. 源头防控(1)加强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声环境因素,合理布局产业、交通、居住等功能区,防止噪声污染产生。
(2)优化产业结构。
严格限制高噪声产业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减少噪声污染源。
(3)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道路、轨道交通、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采用低噪声技术和材料,降低噪声污染。
2. 综合治理(1)强化噪声污染源监管。
加强对工业、建筑、交通、社会生活等噪声污染源的监管,确保噪声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开展噪声污染治理。
针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开展噪声污染治理,实施噪声污染源综合治理。
(3)提升声环境监测能力。
建立健全声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质量,为噪声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 社会共治(1)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噪声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参与噪声污染防治。
(2)鼓励公众参与。
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治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举报噪声污染行为。
(3)强化企业责任。
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减少噪声污染排放。
4. 科技创新(1)支持科研攻关。
加大对噪声污染防治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
(2)推广低噪声技术和产品。
鼓励企业研发、生产低噪声技术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3)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总结工作方案
![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总结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7f7de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5.png)
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总结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根据2024年的发展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保噪声污染控制达标,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二、具体措施1. 加强噪声监测能力建设- 建立完善的噪声监测网络,覆盖城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等重点区域。
- 提高噪声监测设备的精度和覆盖范围,实时监测噪声水平。
- 加强对噪声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 严格噪声排放标准- 制定更严格的噪声排放标准,推动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改造,减少噪声排放。
- 加强对噪声源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企事业单位严格履行噪声排放标准。
- 加强对工地、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严禁夜间施工和噪声污染行为。
3. 鼓励科技创新- 支持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开展噪声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开发。
- 鼓励引进噪声控制技术和设备,推动噪声污染防治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4. 加强宣传教育- 加大对公众的噪声污染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自觉性。
- 组织开展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噪声污染的重视程度。
- 加强与媒体合作,利用各种宣传渠道传达噪声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效果。
5.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完善有关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处罚措施。
- 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三、工作计划1. 第一季度:制定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完善噪声监测网络建设计划。
2. 第二季度:加强对噪声排放标准的落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第三季度:鼓励科技创新,开展噪声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开发。
4. 第四季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公众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四、工作效果评估建立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工作效果评估,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以上是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总结工作方案的内容,旨在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与方法,以实现噪声污染的有效控制和防治,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噪音污染治理方案
![噪音污染治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13c45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8.png)
(3)加强噪声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噪声污染问题。
5.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
(1)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
(2)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噪声污染防治培训,提高防治意识。
(3)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减少噪声污染的产生。
五、总结
本治理方案旨在全面加强我国城市噪音污染治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升城市声环境质量。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切实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2篇
噪音污染治理方案
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噪音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噪音污染治理方案。
二、治理目标
1.实现城市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的舒适度。
2.严格执行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提升噪声污染治的良好氛围。
三、治理措施
1.加强噪音源监管
(1)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确保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噪声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噪声污染防治,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五、总结
本治理方案旨在全面提高我国城市噪音污染治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营造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切实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2.严格执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范各类噪声源的管理,提高噪声污染治理水平。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3篇)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d5103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0.png)
第1篇第一条为了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
本规定所称噪声,是指人为产生的,对人类生活、工作和休息造成干扰的声音。
第三条噪声污染防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谁污染、谁负责;(三)公众参与、共同治理;(四)科技进步、持续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第二章噪声污染防治要求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即在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第七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八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排放,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九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降低噪声排放;(二)设置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对噪声进行有效控制;(三)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四)采取必要的减噪措施,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十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
第十一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报告。
第十二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b9b31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3.png)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法律法规管理:制定和严格执行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如噪声污染防治法等,规定噪声排放的标准和限制,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2. 建设规划控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合理规划和控制噪声源的布局和分布,
避免高噪声源与住宅、教育、医疗等敏感区域的接触。
3. 建筑设计和改善: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采用降低噪声传播的隔音材料和技术,减
少机械设备、交通等产生的噪声。
4. 交通管理:加强交通管理和规划,采取措施降低交通噪声,如设置隔音屏障、减速带、改善道路路面条件等。
5. 绿化与景观规划:增加城市绿地和景观带面积,通过植物的吸声、隔声作用减少噪
音的传播。
合理设置噪声屏障、绿化带等,提供噪声的阻隔和吸收。
6. 增加公共设施:建设相对集中的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分散噪声源,减少噪声对
居民生活的影响。
7. 宣传教育和意识提升: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增强公众的环
境保护意识与责任心,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城市噪声污染防治。
8. 技术手段应用: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噪声控制和监测,如使用低噪音技术和设备、提
升噪声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等。
这些措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并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噪声污染防治体系,综合治理城市噪声污染问题。
噪音整治措施
![噪音整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45b3e6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0.png)
噪音整治措施1. 前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噪音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噪音不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干扰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对噪音进行整治是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噪音整治措施。
2. 法律法规措施为了控制和减少噪音污染,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通常规定了噪音的限制标准和处罚措施。
例如,某些地区规定夜间噪音限制为30分贝,而白天噪音限制为55分贝。
对于超过限制的噪音源,相关部门会进行处罚。
这些法律法规起到了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使噪音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3. 建筑设计措施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影响。
例如,在规划和设计中考虑到噪音敏感区域的分布,尽量将噪音源与敏感区域隔开。
此外,建筑物本身的结构也可以采取吸音材料和隔音结构,减少噪音传播。
例如,在高层建筑中可以使用双层玻璃窗和密封门窗,减少外界噪音的进入。
建筑设计措施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噪音对人们的影响。
4. 环境管理措施噪音的源头通常来自于交通、工厂、建筑工地等。
为了减少这些噪音源的噪音排放量,可以采取一些环境管理措施。
例如,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可以设置噪音屏障和减速带,减少车辆的噪音和速度。
在工厂和建筑工地中,可以采取隔音措施、规范施工作业时间等,减少噪音的产生。
环境管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噪音的影响。
5. 公众教育宣传公众教育宣传是噪音整治的重要环节。
通过宣传教育,人们可以加深对噪音污染的了解,从而提高噪音环境意识。
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包括宣传册、媒体报道、宣传视频等。
通过公众教育宣传,人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减少噪音的行为习惯,如佩戴耳塞、选择低噪音产品等。
公众教育宣传的目的是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噪音规定,从而共同建设一个安静和谐的城市环境。
6. 科技创新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涌现出了一些科技创新措施来解决噪音问题。
例如,一些城市在公共场所采用了噪音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噪音水平,并及时采取措施。
噪声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全套
![噪声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4a030b5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7.png)
噪声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1、什么是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以致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的现象。
我国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规定:一般居住区和文教区的昼间噪声标准是50dB夜间为4OdB工业集中区昼间为65dB,夜间为55dB;交通干线两侧昼间为70dB,夜间为55dB;室内标准相应降低10dB0一般认为,40dB时正常的环境声音,是噪声的卫生标准。
2、物业区域的噪声来源。
物业区域内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车辆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1)车辆交通噪声。
车辆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
大量的城市车辆交通噪声进入物业区域之内,会造成间接污染。
当机动车辆驶入辖区时,也会发出行进、振动和喇叭声,而造成直接污染。
如载重汽车、公共汽车、摩托车等的行进噪声都可高达90dB,距离车辆5米测得电喇叭的噪声在90dB以上,汽喇叭在105dB以上。
(2建筑施工噪声。
在物业区域外如有建筑工地,会发出机械振动、摩擦、撞击、搅拌、喊声等建筑施工噪声,强度可达90~130dB之间,使物业区域环境受到间接污染。
物业区域内本身的维修、装修活动,也会产生各种施工噪声(如使用电锯、电刨等发出的刺耳噪声)。
(3)社会生活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是指物业区域内部或建筑物内部的各种生活设施发出的噪声和物业区域内人群活动所产生的噪声,主要包括商业设施噪声、教育设施噪声和生活噪声三类。
例如,户外农贸市场的嘈杂声、喧哗声、广告声;中小学校广播操喇叭声;居室中的儿童哭闹、嬉笑、打闹声;电视机和音响设备的播放声等。
社会生活噪声一般在80dB以下。
3、噪声污染的防治。
(1)禁止在住宅区、文教区和其他特殊地区设立产生噪声污染的生产经营项目。
(2)禁止在街道、公园、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使用引起噪声污染的大功率扬声器和广播宣传车。
(3)禁止在夜间规定不得作业的时间(一般指晚10:00〜早6:00)内从事施工作业,以免影响业户的休息,但抢修、抢险和必须连续作业的,经市或者区、县环保局批准的除外。
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
![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a081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e.png)
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按照《“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省贯彻落实〈“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及部门分工》的工作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新要求新期待,进一步提升噪声污染防治水平,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行动目标通过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基本掌握全市重点噪声源污染现状,逐步完善声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有效落实各部门污染防治责任,稳步提高噪声治理水平,有力推动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逐步形成宁静和谐的文明意识和社会氛围,共同缔造“宁静”。
到2025年,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力争达到85%o二、完善声环境管理,夯实噪声污染防治基础(一)科学调整声环境功能区1 .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区划调整工作。
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国上空间规划以及用地现状及时调整声环境功能区,2025年12月底前组织启动调整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2 .开展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工作。
2024年启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研究工作,依据《噪声法》并结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规划、噪声敏感建筑物布局等,推动市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工作。
1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其他负有制定相关规划职责的所有部门、各区政府(管委会)按职责分工配合)(二)细化声环境管理措施3 .发布噪声污染防治信息。
定期发布全市声环境质量状况信息,2025年起,按照省的统一部署,编制年度市噪声污染防治报告。
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向市生态环境局提交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报告。
(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其他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职责分工配合)4 .开展噪声应用试点工作。
以香洲区为重点,鼓励各区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噪声地图应用试点研究,探索综合服务型噪声智慧平台建设。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方案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a209c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1.png)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方案清晨,我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都市,车辆穿梭,人潮涌动。
这个城市充满了生机,但同时也伴随着噪声污染的问题。
作为一个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决定为这个城市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制定一套方案。
一、噪声污染现状分析1.交通噪声: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多,交通噪声已成为主要污染源。
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
2.生活噪声:城市人口密集,生活噪声也日益严重。
广场舞、夜市、建筑施工等产生的噪声,让很多居民感到困扰。
3.工业噪声:工厂、企业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二、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交通噪声污染防治(1)优化交通布局: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车辆鸣笛频率。
(2)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燃油车辆排放的噪声。
(3)设置隔音屏:在道路两侧设置隔音屏,减少交通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生活噪声污染防治(1)加强广场舞管理:限制广场舞活动的时间、地点和音量,确保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2)规范夜市管理:对夜市进行规范管理,限制摊位数量和经营时间,减少夜市噪声。
(3)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监管:对建筑施工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噪声符合国家标准。
3.工业噪声污染防治(1)企业噪声治理:加强对企业噪声排放的监管,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2)推广低噪声设备:鼓励企业使用低噪声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噪声。
(3)加强隔音措施:对产生噪声的企业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噪声污染防治宣传与教育1.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宣传: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社区活动等途径,普及噪声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3.建立噪声污染防治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参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噪声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1.完善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制定和完善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规,为噪声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依据。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与管理措施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与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e4645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2.png)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与管理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环境噪声污染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忽视的问题。
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相关的法规和管理措施得以制定和实施。
本文将介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一、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1.《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环境保护法律,对环境噪声污染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该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不得制造、放射噪声污染。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相关的处罚措施,对环境噪声污染行为实施了惩罚性的处罚。
2.《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是对《环境保护法》中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内容的具体细化和规范。
该条例从管理机构的职责、环境噪声的测量与评估、噪声污染源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了法规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二、环境噪声污染管理措施1.建立噪声监测系统要有效管理环境噪声污染,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噪声监测系统。
该系统需要包括噪声监测设备、监测网络和数据处理平台。
通过监测系统的运行,可以及时地获取噪声水平和污染源的相关信息,为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噪声污染源的治理噪声污染源的治理是环境噪声污染管理的核心。
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比如对于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升级设备、加强隔音措施来减少噪声的产生;对于交通噪声,可以采用声屏障或者改善公路路面材料等方式来减少噪声的传播。
此外,还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经济手段等手段来规范和引导环境噪声污染源的管理。
3.加强公众教育与参与公众教育与参与是环境噪声污染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环境噪声污染的认知和理解,增加对环境噪声污染的抵抗力和应对能力。
此外,可以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噪声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4.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管环境噪声污染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管。
城市噪音污染与防治措施
![城市噪音污染与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65f274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4.png)
城市噪音污染与防治措施噪音是城市环境中常见的污染源之一,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减轻城市噪音污染,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噪音污染的原因以及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城市噪音污染的原因城市噪音污染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交通噪音:道路交通是城市噪音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汽车、摩托车和公交车等交通工具的发动机噪声、车辆行驶时的刹车声以及喇叭声,都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噪音干扰。
2. 建筑施工噪音:城市中经常会有建筑工地进行施工作业,机器设备的噪声、工人的锤击声等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很大的噪音干扰。
3. 商业娱乐活动噪音:商场、餐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的音乐、喇叭声以及人流嘈杂的噪音都会给附近的居民带来噪音困扰。
4. 生活设施噪音:例如电器设备、电视、空调等家用电器的使用会产生一定的噪音。
二、城市噪音污染的危害城市噪音污染带来了以下危害:1. 健康问题: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健康问题,如心脏病、高血压、失眠等。
2. 心理问题:噪音的干扰会引发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3. 学习和工作的影响:城市噪音会干扰人们的学习和工作,造成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4. 社会问题:噪音干扰会引发邻里纠纷,影响社区居民和谐共处。
三、城市噪音污染的防治措施针对城市噪音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1. 交通管理:建立交通管制系统,采取交通限行、交通分流等措施来减少交通噪音的产生。
2. 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噪音的影响,采用隔音材料和技术,减少建筑施工噪音和周围环境噪音的传播。
3. 规范娱乐场所:对商业娱乐场所的音量进行限制,加强管理,避免过高的噪音干扰周围居民。
4. 加强环境监控:建立城市噪音监测系统,对可能产生过高噪音的重点区域进行监测和控制。
5.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噪音污染问题的认识,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城市的安宁与宜居环境。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四篇)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0f003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8.png)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城市环境噪声的控制是我国现阶段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不仅要有良好的治理技术和措施,也需要各个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参与配合。
完善城市环境噪声防治的立法目前城市环境噪声评价主要是以噪声的分贝数为评价标准, 反映的是人耳朵对于噪声的主观感受, 以及对听觉的影响, 却不能准确地反映噪声对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危害程度。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作用, 使我国人民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天高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立法。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对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从城市人口的控制、城市区域的划分、城市道路的规划等各个方面来防治城市环境噪声。
控制城市人口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密度的增长, 采取在大城市远郊地区建立卫星城市的办法。
按噪声对城市进行分区使住宅区、文教区等远离工厂、车站、机场等高噪声源的区域, 安静区和高噪声区域之间绿化带或缓冲带隔开来阻断或降低噪声的传播。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各种交通枢纽, 例如如车站、机场等, 使它们远离城市安静区域, 规划专用道路将车站和城市相连; 交通流量大的城市应规划若干条环城道路, 减少穿过城市中心的车辆严格区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流。
利用地形或屏障降低噪声, 利用沿街建筑遮蔽形成“声影区”, 降低噪声利用绿化带减噪能用于减噪的绿化带有两种, 一种是茂密的树林带, 它能够作为一种遮音的屏障, 使一部分的声音被反射, 一部分的声音则被树林吸收;另一种则是地面松软的植被覆盖, 如花圃、草地等, 它能够吸收经地面反射的噪声。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二)1.1 生活噪声生活噪声主要是指商业、娱乐业、服务业、宣传活动和家用电器等产生的各种噪声,生活噪声具有声源密度大、噪声声级高和污染面宽的特点。
随着旧城改造进程的加快,居民楼底多变成各种服务的网点,餐馆、游戏厅、超市以及KTV等呈现出雨后春笋的趋势,居民区到处都是噪声。
噪声防治施工方案(3篇)
![噪声防治施工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90812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1.png)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噪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本项目针对某区域噪声污染问题,制定以下噪声防治施工方案。
二、项目目标1. 通过噪声防治施工,降低区域内噪声污染,使噪声水平达到国家标准;2. 保障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环境舒适度;3.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
三、项目范围1. 区域内所有噪声源,包括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2. 噪声敏感区域,如住宅区、学校、医院等。
四、噪声防治措施1. 噪声源控制(1)工业噪声控制1.1 对工业噪声源进行改造,采用低噪声设备,降低噪声产生;1.2 对产生噪声的设备进行隔音、降噪处理,如安装隔音罩、隔音屏等;1.3 对噪声较大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噪声排放。
(2)交通噪声控制2.1 优化交通组织,合理规划道路,减少交通噪声;2.2 在主要交通干道设置隔音屏障,降低噪声传播;2.3 对噪声较大的车辆进行限行、限速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
(3)建筑施工噪声控制3.1 施工现场设置围挡,降低施工噪声对外界的影响;3.2 施工过程中,尽量选择低噪声作业方式,如使用低噪声设备、减少锤击等;3.3 施工现场设置噪声监测点,实时监测噪声水平,确保噪声达标。
2. 噪声传播控制4.1 对噪声敏感区域周边进行绿化,利用植被吸收噪声;4.2 在噪声敏感区域设置隔音墙、隔音窗等隔音设施;4.3 对建筑物进行隔声处理,降低室内噪声。
3. 噪声受体保护5.1 对噪声敏感区域内的居民进行噪声影响评估,了解噪声受体需求;5.2 制定噪声受体保护措施,如安装隔音窗、调整作息时间等;5.3 加强噪声受体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五、施工组织与实施1. 成立噪声防治施工项目组,负责项目实施;2. 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任务和时间节点;3.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噪声防治措施,确保噪声达标;4.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5. 施工完成后,进行噪声验收,确保噪声达标。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与管理措施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与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1f02d9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8.png)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与管理措施环境噪声污染是指超过了人们正常听觉范围,对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妨碍的噪声。
为了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管理措施来控制和预防环境噪声污染。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与管理措施。
一、法律法规1.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此法规定了城市环境噪声的排放限制、测量标准以及公共场所和居住区的噪声限制。
根据该法规,各地政府需要建立噪声监测网络,定期监测环境噪声水平,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轻噪声污染。
2.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法:该法规定了工业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应当采取的噪声控制措施,并规定了工业噪声排放的标准。
企业需要配备噪声监测设备,定期监测和评估噪声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工业噪声的影响。
3. 建筑施工噪声管理规定:此规定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进行了详细规定。
施工单位需要制定噪声控制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建筑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并定期进行噪声监测和评估。
二、管理措施1. 噪声源控制:对于不同的噪声源,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噪声的产生。
例如,在交通噪声方面,可以采取降低车速、修建隔音屏障、控制发动机噪声等措施;在工业噪声方面,可以采取隔音设备、减少机器运转时间等措施。
2. 噪声封堵:居民区或公共场所如果受到噪声污染,可以采取封堵措施来减少噪声的传播。
例如,在居民区建立隔音围墙,阻挡噪声传播;在公共场所设置隔音窗、门等设施,保持室内的安静环境。
3. 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环境噪声污染的认识和意识,促使大家自觉遵守相关法规,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可以通过举办噪声污染防治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4. 法律制裁:对于那些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规的单位或个人,应当依法进行处罚。
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噪声治理机制,加强巡查执法,及时处理违法行为,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总结:环境噪声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进行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对生态环境实施保护措施,我国始终坚持着以人为本的
执政理念,为了人民拥有安静祥和的生活环境,政府积极的处理污染问题、制定
防治措施。
随着国家城市化的大幅发展,既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了
危害。
城市噪声污染给人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威胁到健康。
治理城市噪
声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城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引言:经济高速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有了
更高的需求,安静和谐的家园是人人所向往的。
然而在建筑林立的城市中,充满
了诸多的噪声污染,噪声污染违背了人民对家园的期许和要求。
建筑工地如火如
荼地大兴土木建筑、汽笛声轰鸣、夜晚的城市喧嚣一片、广场舞声音如雷贯耳等
都给人民正常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本文将简单分析主要的噪声污染来源和相应
的防护措施,希望为相关工作者提供适当的帮助。
1城市噪声污染分类
1.1生活噪声污染
为了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城市中建立了许多的大型卖场、修建了许多的广场、运动基地等以供居民的生活所需。
在方便了人民生活的同时
也带来了生活噪声污染。
随着城市常住人口的增加,生活噪声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凌晨一两点的夜里,本应是静悄悄的,然而仍有商贩经营着小吃摊,这些小吃摊
大都集中在密集的居住区,深夜中喧嚣声刺耳,客人高谈阔论,碰杯喊叫声不断;八九点钟的广场上音响声震耳欲聋,热爱跳舞的大妈大姐们饶有兴味的扭动着曼
妙的身姿,好不热闹;夜晚的KTV生意不断,人们尽情的吐露着自己的压力和快乐,但劳累一天的居民需要宁静的夜晚休养生息,这样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的投
入到工作中去。
如此的生活噪声污染如不合理遏制必定会激化社会矛盾。
白天高
峰期交通拥堵,司机气愤的按动着喇叭,市场小贩叫卖声不断,声色各异的多媒
体宣传设备乱成一片,民众耳中充斥着广告声,一些商家为了“声名远播”,不惜
将喇叭声音开到最大,整条街都是各种广告的声音,你也分不清到底在讲什么,
就是嗡嗡声一片,如此的嘈杂使人耳晕目眩。
各种家居装修冲锋钻的嚎鸣声一定
惊醒了无数沉浸在梦乡中的居民,被迫起床搅扰了许多人的好心情,降低工作效
率和工作质量。
1.2城市建设噪声污染
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噪声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每天都有无数的建筑工人和建筑
辅助机械在为城市的楼盘建筑、道路修建等工程发力。
钢筋碰撞声,机器运转声、指挥作业声相互交杂,这些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噪声污染。
有
些建筑工地为了提前完成任务,早开工晚下工,如此的不规律作业影响了居民正
常的生活秩序,市民深受其扰但无解决办法。
城市工程建设大多属于民生工程,
建设城市精神面貌,促进城市的发展,实现经济体系运转,是城市发展的主体,
受政府所支持。
人民群众的反馈需要层层的受理,最终也难得到有效的治理措施。
1.3工业噪声污染
工业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我国进出口贸易磅礴
发展,作为原料粗加工国家,在一些工业发达城市,工厂园区遍地皆是,它虽然
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为许多人提供工作岗位,但它给城市增添的噪声污染也颇为
严重,工业噪声污染是影响人民生活的另一大污染来源。
工业生产中大都使用功
率较大的生产机械,它所产生的噪声也和它的体积成正比。
虽然政府采取措施尽
可能地使住宅区与工业区分隔,但随着住宅区的不断扩大,两者之间越来越近,
工业噪声污染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
虽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政策,但也
是见效甚微,工业噪声污染还是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2.1采取防治噪声三大措施
在声源处降低噪声污染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在声源处降低噪声谈何容易,在政府出面下许多措施都收效甚微,我们不可能禁止供百姓娱乐生活的第三
产业发展,如此会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但是政府和社区可以规定生活区声音分贝
的大小,对那些将音响音量调至高分贝状态下的宣传和广告进行禁止,呼吁商家
在不产生噪声污染的情况下合理发展个人经济,售卖产品。
对KTV等娱乐场所严
格要求室内外的隔音效果,提倡文明歌唱,声音处理达到规定标准的店铺才可营业,否则不予批准。
我们要打造宜居城市就要做好费时费力的打算,不能因为眼
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毁了民生,这是对人民和谐生活最基本的保障。
在传播过程
中降低噪声污染,近年来高铁、地铁是我国的又一张名片,中国速度令世界称赞。
列车高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修建的隔离带、防护栏有效的阻隔了这
些噪声,为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
这就是噪声防治的典范,国家和政府可
以采取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一些嘈杂喧闹的商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设立噪声隔离带。
在人耳处降低噪声,这种方式显然有些不太合适,我们在这里就不推荐了,
如果有兴趣的话读者也可以了解一下。
2.2健全噪声污染治理法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设定法律法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污染者起到威慑作用,也是处理噪声污染问题的一些标准。
我国已经将一些噪声污染问题纳入到法
律条文中,防治噪声污染在行动中,然而一些民众不太了解相关的法律条文规定,因此可能会在无意中触犯,因此相关部门工作者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向民众传
播法律条文,加大法律实施力度,不姑息任何噪声产生者。
完善举报机制,让民
众监督监管,遇到噪声污染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对一些视而不见的执法者也可
予以举报,手中的权力只能为人民谋取幸福,而不可谋私利,执法者应该认识到
这一点。
这些措施可以使民众参与进来,共同维护和谐安静家园。
3结束语
城市噪声污染如过街老鼠一般,提及它人人反感。
因为它给人民的日常生活
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防治噪
声污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城市居民,应当积极的配合政府工作,为自己
的生活环境保驾护航。
同时,政府也需履行责任,为人民幸福生活谋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荣源.治理城市噪声污染的合理建议与细节问题之研究[J].科技展
望,2017,(09).
[2]孟倩玲.探究城市噪声污染的危害及其控制[J].环境与可持续发
展,2016,(06):103-104.
[3]陈丽娟.浅论城市环境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J].法制建设,2013,(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