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阅读答案及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夏日南亭怀辛大》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
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
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
作品原文:夏日南亭怀辛大⑴山光忽西落⑵,池月渐东上⑶。
散发乘夕凉⑷,开轩卧闲敞⑸。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⑹。
欲取鸣琴弹⑺,恨无知音赏⑻。
感此怀故人⑼,中宵劳梦想⑽。
词句注释:⑴辛大:孟浩然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详,疑即辛谔。
⑵山光:傍山的日光。
落:一作“发”。
⑶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升起。
⑷散发:古人男子平时束发戴帽,这里表现的是作者放浪不羁的惬意。
⑸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⑹清响:极微细的声响。
⑺鸣琴:琴。
用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诗意。
⑻恨:遗憾。
⑼感此:有感于此。
⑽中宵:中夜,半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白话译文:山上夕阳慢慢向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渐渐东升。
我披散着头发尽享清凉,推开窗户我悠闲地躺着。
微风吹拂荷花清香怡人,筑业滴落露水声音清脆。
想要取出鸣琴弹奏一曲,可惜没有知音前来欣赏。
如此美景更加思念老友,日夜都在梦中想念着他。
创作背景:南亭,似应在涧南园,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
辛大疑即辛谔,为作者同乡友人,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与孟浩然约为琴酒之会。
作品鉴赏: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
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
《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诗鉴赏及译文注释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诗鉴赏及译文注释《夏日南亭怀辛大》是由孟浩然所创作的,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
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许多惆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夏日南亭怀辛大》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中一作:终)《夏日南亭怀辛大》译文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夏日南亭怀辛大》韵译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夏日南亭怀辛大》注释山光:傍山的日影。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升起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中宵:整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夏日南亭怀辛大》赏析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
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
《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山光:山上的日光。
池月:即池边月色。
开篇两句是说,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
“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他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的实际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对此表现出一种纳凉时的满足的心理快感。
《夏日南亭怀辛大》古诗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古诗赏析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赏析本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
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感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只是不觉中生出了没有知音的感慨,以至梦中都会苦苦想念。
诗人描写感受细腻,语言流畅自然,寄情于景,韵味十足。
[3]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
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
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
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与子俨等疏》)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
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
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
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
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
琴,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
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
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
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
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
象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
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洋洋兮若流水。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唐诗赏析答案
孟浩然《夏⽇南亭怀⾟⼤》唐诗赏析答案 《夏⽇南亭怀⾟⼤》由孟浩然创作,被选⼊《唐诗三百⾸》。
这⾸诗描写夏夜⽔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的怀念。
全诗感情细腻,语⾔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
接下来就让我们⼀起来学习⼀下吧。
《夏⽇南亭怀⾟⼤》 作者:孟浩然 ⼭光忽西落,池⽉渐东上。
散发乘⼣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知⾳赏。
感此怀故⼈,中宵劳梦想。
《夏⽇南亭怀⾟⼤》【注解】 ①⼭光:傍⼭的⽇影。
②池⽉:池边的⽉⾊。
③东上:从东⾯升起。
④开轩:开窗。
⑤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
⑥恨:遗憾。
⑦感此:有感于此。
⑧中宵:整夜。
⑨劳:苦于。
⑩梦想:想念。
《夏⽇南亭怀⾟⼤》【韵译】 ⼣阳忽然间落下了西⼭,东边池⾓明⽉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想取来鸣琴轻弹⼀曲,只恨眼前没有知⾳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梦想⼀场。
《夏⽇南亭怀⾟⼤》【评析】 孟浩然是长于写景的诗⼈,他的诗多是吟风诵⽉的隐逸之作,⼀向备受历代诗论家赞誉。
本诗“夏⽇南亭怀⾟⼤”以景⼊情,表达怀念友⼈的情思。
⾟⼤即⾟谬,是诗⼈的同乡好友,两⼈常在夏⽇来南亭纳凉饮酒。
孟浩然诗的特⾊是“遇景⼊咏,不拘奇抉异”(⽪⽇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渐⼊佳境。
《夏⽇南亭怀⾟⼤》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即写夏夜⽔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表达对友⼈的怀念。
“⼭光忽西落,池⽉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咏,细味却不⽌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的主观感受。
“忽”、“渐”⼆字运⽤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阳西下与素⽉东升给⼈实际的感觉(⼀快⼀慢);⽽且,“夏⽇”可畏⽽“忽”落,明⽉可爱⽽“渐”起,只表现出⼀种⼼理的快感。
“池”字表明“南亭”傍⽔,亦⾮虚设。
近⽔亭台,不仅“先得⽉”,⽽且是先退凉的。
夏日南亭怀辛大诗词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阅读答案
夏日南亭怀辛大诗词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阅读答案《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
【注释】①辛大:作者友人,疑即辛谔。
孟集中还有《送辛大不及》、《西山寻辛谔》等诗。
②山光:山边的太阳。
③散发:古人束发于头顶,暇时或浴后,常将发散开,以示闲适。
轩:指有窗的长廊,也可指窗。
闲敞:安静、开敞的地方。
④清响:竹露下滴脆声响。
⑤“欲取”二句:据《吕氏春秋·本味》载: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俞伯牙鼓琴时,他能品味出乐曲中的高山、流水之志。
二人遂结为知交。
子期死,伯牙不再弹琴。
后来就用“知音”表示特别了解自己的人,意与“知己”相似。
⑥中宵:午夜,深夜。
【译文】山边的太阳忽然从西方落下,池旁的月亮缓慢地从东方升上,沐浴完毕,我披散头发,好在晚间乘凉;打开窗户,闲适地卧在空敞的地方。
风吹荷花,送来清幽的香气;竹滴露水,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想在夏夜中取琴弹奏,但又恼恨没有象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欣赏。
想到这里不禁思念起你这老朋友,直到深夜进入沉沉的梦乡。
【题解】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的闲情逸致,很自然的引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作者平常自然的娓娓道来,蕴含着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赏析】孟浩然是长于写景的诗人,尽管他的诗多是吟风咏月的隐逸之作,或许没有更多的思想内容,然而却一向受到诗论家的赞誉。
明李东阳说:“唐诗李杜之外,孟浩然、王摩诘足称大家,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瘠之病,由此言之,则孟为尤胜。
”(《怀麓堂诗话》)清翁方纲说:“读孟公诗,且毋论怀抱,毋论格调,只其清空幽冷,如月中闻磬,石上听泉,……”( 《石洲诗话》)。
这些称赞当然是就孟诗的境界及声韵而言的。
孟诗的这些特点,不仅在他的山水诗作中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是怀人之作,孟公也极善以景入情,来表达怀念友人的情思。
《夏日南亭怀辛大》则是这类诗中具有代表性的名篇。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原文及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原文及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原文及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耐苦矜。
海晏沙暑退,天涯共此同。
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一首描写夏日山水的田园诗。
整首诗以湖光山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愁怀之情。
首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以景入诗,描绘了夏日湖水的平静和清澈。
八月的湖水如镜面般平稳,湖水清澈透明,融入了虚幻之境,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以自然景观作为情感的映衬,通过气候炎热、湖波涟漪的描写,表达了作诗者内心的烦躁和激荡不安。
另一方面,岳阳城的存在,则给人一种历史的底蕴和壮丽的景观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耐苦矜。
”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渴望去寻求新的契机和前进的激情,但却又无法实现。
作诗者即使处在困苦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坚持和执着的态度,耐力十足。
最后两句“海晏沙暑退,天涯共此同。
”以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暑退时日的沙滩上,作诗者凝望着远方,不禁想起了与朋友一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感慨万分。
同时,也表达了天涯海角,友情依然长存,即使分散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依然心心相印。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展现了孟浩然对友情、自然和历史的思考和感受。
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孟浩然对友情的怀念之情,也能够品味到他对自然山水的独特理解和崇敬之情。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翻译赏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翻译赏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翻译赏析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注释:山光:山上的阳光。
池月:池边的月色。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终宵:整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译文1:山中的日光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慢慢升起。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译文2: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译文3:西山的夕阳忽然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渐渐升起。
我散开头发独自纳凉,推开窗户,看着幽静而宽敞的厅堂。
夜风吹来阵阵荷香,翠竹上滴下的露水,发出清脆的声响。
本想取琴将心曲弹出,可惜眼前却没有知音来欣赏。
想到此处,怎能不令我怀念故友,通宵达旦梦中也在想你。
赏析: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
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
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
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
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
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
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句,纳凉消暑之佳句。
《夏日南亭怀辛大》诗词鉴赏
《夏日南亭怀辛大》诗词鉴赏【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出处】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意思】荷塘上的风送来阵阵香气,翠竹上的露珠滴落水面,发出清脆的音响。
【提示】微风吹过,送来清淡的荷花香气:竹上露珠滴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夏夜纳凉的真切感受,体物细微,遣词准确。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荷塘竹林等地和风送花香,绿叶滴露珠的清美景色。
[例]因赤水天气炎热,所以家家都有几张竹制凉床,夏日的傍晚,把凉床往河边一放,点上几支蚊香,睡在上面可真是凉快惬意。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倒也别有情趣。
(朱建国《赤水河畔话翠竹》) 【鉴赏】习习微风送来荷花的缕缕芳香,夜阑人静,听得见翠竹上的滴露声响。
这是一幅美丽、清爽的夏夜图。
荷花婀娜,翠竹晶莹,轻风传香,清露滴响。
“送”、“滴”两个动词的运用,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刻画细腻入微,收到了以动显静的艺术效果,突出了夜的静谧、怡人。
【全诗】《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全诗鉴赏】这首五言古诗当作于鹿门隐居处。
题中“辛大”即辛谔,行大,诗人同乡友人,当时在西山隐居。
据《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知辛大等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饮酒。
这首诗写的是夏夜水亭纳凉和对友人的怀念。
是一首淡而有致,自然浑成的名篇。
诗的开头六句叙夏晚南亭幽美闲静的风景及纳凉的闲适自得。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即以恬淡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月夜幽美寂静的山林景色,渲染了自然、恬淡的环境气氛。
这两句用字极费斟酌。
“忽”、“渐”二字有感情色彩,不但写出了诗人对山光西落、池月东上的实际感觉,也写出了诗人对暑退凉生心理上的快感。
“散发”二句,写自己的闲适自得。
散发不但为了乘凉,也表示对不羁的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诗人于沐浴之后,打开窗户,临窗而卧,散发乘凉,颇有陶潜“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味道。
唐诗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练习题阅读答案附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练习题阅读答案附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日南亭怀辛大相关资料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唐代: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⑴解释词语:轩:恨:⑵诗歌五、六两句从、的不同角度写夏日纳凉时的真切感受。
⑶选择一组“对偶”诗句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1)窗遗憾(2)嗅觉听觉(3)可选择的诗句有:“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等。
(可以从词性、情感、物态、声色等角度赏析)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
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
《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
“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
“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
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与子俨等疏》)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赏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诗名《夏日南亭怀辛大》,“南亭”,根据孟浩然的一些诗,我们判断这个“南亭”应该是在湖北襄阳“鹿门山”的“鹿门寺”旁边。
孟浩然在《晚春题远上人南亭》写道:“给园支遁隐,虚寂养身和。
”,也就是说,这个“南亭”是“鹿门寺”的“远上人”给孟浩然,支持他遁世隐居的。
“辛大”,可能就是“辛谔”,根据孟浩然写的《西山寻辛谔》,这个“辛大”应该是住在“西山”,那就是襄阳西面的“古隆中”,也就是三国“隆中对”的地方。
那么孟浩然为什么会在夏日的南亭怀念起“辛大”呢?这里又有一首孟浩然写过的诗《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见寻”就是寻我,“张七”和“辛大”过来找我,我们在南亭喝醉时作的诗。
诗中写道:“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
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
纳凉风飒至,逃暑日将倾。
便就南亭里,馀尊惜解酲。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南亭”是孟浩然和他的朋友喝酒,弹琴,避暑纳凉的地方。
诗中的“山公”应该是指孟浩然自己,孟浩然的酒量很好,爱喝,“居士”应该是指“辛大”,他爱好弹筝(在《都下送辛大之鄂》有“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
至于“张七”,我们不禁想到前一首诗的“张五”。
当然,姓“张”的人很多,只是孟浩然最好的一个朋友叫“张子容”,排行老八,以至于有些人认为“张五”是孟浩然误写,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小。
据说“张家”与“孟家”是世交,孟浩然和张八张子容关系那么好,和他的兄弟关系好也很正常,像“白居易”晚年就经常和“刘禹锡”的堂兄“刘禹铜”约酒,所以这“张五”、“张七”都有可能是张子容的哥哥。
好,综上我们知道,孟浩然以前经常在“鹿门山”的“南亭”这里,和朋友们避暑纳凉,弹琴喝酒,而这些朋友中有一个“辛大”居士特别爱弹筝,应该也是弹得特别好,所以这会儿,又是某个夏日里的南亭,孟浩然坐在这里纳凉,思念起了“辛大”。
《夏日南亭怀辛大》古诗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古诗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古诗赏析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赏析本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
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感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只是不觉中生出了没有知音的感慨,以至梦中都会苦苦想念。
诗人描写感受细腻,语言流畅自然,寄情于景,韵味十足。
[3]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
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
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
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与子俨等疏》)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
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
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
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
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
琴,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
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
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
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
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
象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
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赏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首诗写在一个夏日明月清风的良夜难眠的时候,想念隐居万山的同道好友辛谔的情怀。
不过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经历与情感体验,但是孟浩然那看似率然挥洒、毫不经意的描写,却具有耐人咀嚼的味道,那清澈透明的心境与洁净清绝的大自然完美融合,达到了难以言说的诗歌化境。
首联描写夕阳西下明月东升的动态过程,颇能显示孟浩然闲适宁静的心境。
“山光”一词很有讲究,是长期山居生活并敏锐感受昼夜变化的细致体验,因为夕阳西下之后,天空并不是马上黑暗下来,而是有一个较长的霞光漫染天空、峰峦、树林、村落的过程,此时正是牛羊回圈、农人归家、炊烟袅袅的温馨时刻,孟浩然或许正在欣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的黄昏景致,忽然,周围的一切暗了下来,可见他忘情欣赏的时间之长;抬头看看东面的山顶,原来灰蓝的夜空中一轮明月正在冉冉升起,清泠泠的光辉覆盖在山谷溪涧竹叶树杪之上,并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水池中。
一时间,白天太阳带来的.炎热蒸腾暑气,仿佛被明月清风的凉意扫荡无遗,令人感到舒心惬意的夜晚已经来临。
次联就写沐浴之后纳凉的感受,为了迎接并享受这夜晚的凉爽,孟浩然散开头发,打开门窗,悠闲地卧在凉榻上,敞开衣襟,迎受清风的吹拂,品味明月清辉的诗意。
一个“闲”字就将此时此刻诗人的闲适心态展露出来,如果说陶渊明卧在北窗之下享受夏日凉风便觉得成了“羲皇上人”还是虚幻不实的话,那么孟浩然散发乘凉“开窗高卧”则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隐居乐趣,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如此安足,所以不需要神往遥远的上古,足见孟浩然的时代是一个多么宁静祥和的世界。
第三联“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孟浩然的名句。
夏天的夜晚,水池旁高轩闲敞,沐浴之后高卧凉榻之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映着月色的荷塘传来阵阵清香,四周是苍翠的凤尾竹,竹叶上的露珠滴落石级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及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及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及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
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句】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出处】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意思】山边的太阳忽然从西方落下,池旁的月亮缓慢地从东方升上,【全诗】《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全诗鉴赏】唐代诗人孟浩然作。
这首诗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并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孟浩然很擅长运用白描手法,对幽居的情景作清描淡写,便能引人渐入佳境。
这首诗一下笔即遇景入咏:“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前两句写夕阳西下,池月东升,不但表现了日月的运动,还表现出主观的感受。
从“忽落”、“渐起”透露出诗人一种愉快的情绪。
后两句写自己沐浴之后,散发乘凉,开窗躺卧的姿态,更显出诗人的闲情适意,一个风神散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已跃然纸上。
五六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描绘晚风徐来,荷香轻漾; 竹叶垂露,滴滴作响。
诗人从嗅觉、听觉着笔,极真切地表现了夏夜给予自己的快感,创造了一个清幽、恬静、优美迷人的夏夜境界。
由竹露的'清响,使诗人想到音乐,于是“欲取鸣琴弹”; 由弹琴想到“知音”,而引起“恨无知音赏”的淡淡惆怅。
最后“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诗人带着怀念故人的情绪进入梦乡。
全诗便以对友人的深情梦想结束。
此诗由水亭纳凉写到怀念友人,由境及意,过渡自然,而达于浑然一体。
特别是表现自己对清幽景物的感受,细腻入微,诗味盎然,而所用的语言却是那样朴素、平淡。
这正是孟浩然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创作背景南亭,似应在涧南园,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
辛大疑即辛谔,为作者同乡友人,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与孟浩然约为琴酒之会。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阅读答案附赏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阅读答案附赏析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注释: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
②山光:山上的日光。
③池月:即池边月色。
山光:山上的阳光。
池月:池边的月色。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终宵:整夜。
劳:苦于。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为后世所传诵的佳句,“送”与“滴”字用得尤妙,请简要赏析。
(3分)(2)诗中诗人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3分)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5分)4. 孟浩然是长于写景的诗人,一向备受历代诗论家赞誉。
本诗在写景方面有那些技巧?参考答案(1)“送”字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地写出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1分);“滴”字既准确写出竹露滴在池面清脆的声响,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寥。
(1分)写荷气以“送”,写竹响以“滴”,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而不直写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1分)(2)诗人先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舒适(1分),由于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助兴,又由于身边知音寥落,无人共度良宵,顿生孤独之感,(1分)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故人思念的惆怅。
(1分)3、是一个无拘无束自由洒脱的隐士形象。
(1 分)夜幕早合,明月高悬,诗人敞开亭户,散发披垂,靠窗而卧,嗅荷香,听露滴,不由感念故人;(2 分)表达诗人闲适恬淡的情趣,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分)4、(1)白描:开头“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简笔勾勒出了一个恬静可人的月夜图。
夕阳一霎时间,就悄悄地西沉落山,东方的明月渐渐地升起来了,月光轻轻泻入了庭院荷塘。
(2)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竹露滴在池面清脆悦耳,营造出清静安谧之境。
作者以动写静,写出心中莫名的寂寞悲哀。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名浩,以字行,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曾隐居鹿门山。
开元十六年(728),至长安应试,落第回乡。
开元十七年至二十年,漫游吴越等地。
二十五年,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不久即辞归养病。
二十八年,友人王昌龄自岭南赦还,相见欢饮,食鲜疾发而卒,年五十二。
两《唐书》有传。
孟浩然可谓一生布衣,过的虽是隐居与漫游生活,但并未忘情仕进。
他和王维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并称“王孟”。
许《彦周诗话》云:“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
”他的诗风格冲淡清幽,但“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卷五引《吟谱》)。
尤工五言诗,谢榛云:“浩然五言古诗近体,清新高妙,不下李、杜。
”(《四溟诗话》卷二)现存诗二百六十余首,有《孟浩然集》传世。
【原文】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 [1]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2] ,开轩卧闲敞 [3]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4] 。
感此怀故人 [5] ,终宵劳梦想 [6] 。
【注释】[1]山光:指傍山而落的太阳。
[2]散发:古时男子束发戴冠,暇时常将头发散开,闲适自由,不受拘束。
[3]轩:长廊之有窗者,此指窗。
闲敞:清静宽敞。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云:“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二句写闲情逸致,与陶相似。
[4]鸣琴:《张七及辛大见访》诗云:“居士好弹筝。
”是辛亦知音,故取琴而思辛。
知音:用伯牙、钟子期故事,详见前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勿谓知音稀”注,此指辛大。
赏:赏识。
《淮南子•修务训》:“钟子期死,而伯牙绝弦破琴,知世莫赏也。
”[5]故人:指辛大。
[6]终宵:整夜。
终:一作“中”。
【译文】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最新-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及赏析 精品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及赏析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
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
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
下面是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译文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韵译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注释山光傍山的日影。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升起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中宵整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创作背景南亭,似应在涧南园,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
辛大疑即辛谔,为作者同乡友人,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与孟浩然约为琴酒之会。
文学赏析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
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
《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
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
《夏日南亭怀辛大》全诗赏析
【原文】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解】:
①山光:傍山的日影。
②池月:池边的月色。
③东上:从东面升起。
④开轩:开窗。
⑤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⑥恨:遗憾。
⑦感此:有感于此。
⑧中宵:整夜。
⑨劳:苦于。
⑩梦想:想念。
【韵译】: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评析】:
孟浩然是长于写景的诗人,他的诗多是吟风诵月的隐逸之作,一向备受历代诗论家赞誉。
本诗“夏日南亭怀辛大”以景入情,表达怀念友人的情思。
辛大即辛谬,是诗人的同乡好友,两人常在夏日来南亭纳凉饮酒。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
《夏日南亭怀辛大》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阅读答案及赏
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阅读答案及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注释:
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
②山光:山上的日光。
③池月:即池边月色。
山光:山上的阳光。
池月:池边的月色。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终宵:整夜。
劳:苦于。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为后世所传诵的佳句,“送”与“滴”字用得尤妙,请简要赏析。
(3分)
(2)诗中诗人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3分)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5分)
4. 孟浩然是长于写景的诗人,一向备受历代诗论家赞誉。
本诗在写景方面有那些技巧?
参考答案
(1)“送”字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地写出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1分);“滴”字既准确写出竹露滴在池面清脆的声响,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寥。
(1分)写荷气以”送”,写竹响以“滴”,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而不直写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1分)
(2)诗人先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舒适(1分),由于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助兴,又由于身边知音寥落,无人共度良宵,顿生孤独之感,(1分)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故人思念的惆怅。
(1分)
3、是一个无拘无束自由洒脱的隐士形象。
(1 分)夜幕早合,明月高悬,诗人敞开亭户,散发披垂,靠窗而卧,嗅荷香,听露滴,不由感念故人;(2 分)表达诗人闲适恬淡的情趣,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分)
4、
(1)白描:开头“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简笔勾勒出了一个恬静可人的月夜图。
夕阳一霎时间,就悄悄地西沉落山,东方的明月渐渐地升起来了,月光轻轻泻入了庭院荷塘。
(2)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竹露滴在池面清脆悦耳,营造出清静安谧之境。
作者以动写静,写出心中莫名的寂寞悲哀。
(3)炼字:忽”、“渐”二字运用巧妙,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
(4)拟人:“送”字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清风吹送荷香的情景。
(至少写出两种,写出一种得3 分。
)
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
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
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
本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
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感受,描
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只是不觉中生出了没有知音的感慨,以至梦中都会苦苦想念。
诗人描写感受细腻,语言流畅自然,寄情于景,韵味十足。
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阅读答案及赏析】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