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山地回忆》教案 语文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山地回忆教学案语文版必修3
山地回忆◎ 第8课山地回忆◎ 第9课宝黛初会◎ 第10课巨翅老人第8课山地回忆本课话题——善良一、从课本中积累“光着脚打下去吗?”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我给你做。
”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儿,还够做一双袜子。
”女孩热爱八路军,又心眼好,聪明伶俐,热心细心,善表情意,主要表现在对战士艰苦条件的关注上。
女孩子毕竟是在关心一位陌生男战士的这么具体的生活问题,加上农村姑娘羞涩的一面,自然开头会不太好意思。
“光着脚打下去吗”这句似乎突然却合乎情理的发问,生硬地将话题从抗战胜利一下子转移到光脚上,表现了女孩热心善察,有心帮助又不好意思直言的心理特点,表现出农村姑娘淳朴善良的美好形象。
二、从自然中积累亚马孙热带雨林曾有一种名叫“树虎”的动物,伐木工人砍伐树木,飞禽走兽纷纷逃之夭夭,唯有树虎岿然不动。
人们好生奇怪,结果发现,有一只树虎被树胶黏在树干上,其他树虎围在旁边不离不弃,并喂吃喂喝。
树虎是群居动物,相互照顾的“善良”本性是它们生存的定律,也就是这定律,让它们遭到灭顶之灾。
树虎的皮毛珍贵,人们便利用树虎的这一本性,捕捉一只做诱饵,而捕获其他树虎。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也是与生俱来的近邻,不要为了满足私欲而去伤害善良的动物,善待动物就是善待自己,不要做“善良”的终极杀手!三、从历史中积累1814年的一个夜晚,一个酷爱音乐的年轻人走过维也纳街头。
因为家境贫穷,买不起钢琴,他只好每天到一所小学去练钢琴。
他喜欢作曲,可是有时拮据得连作曲的纸都没钱买。
此刻,他正在回家的路上为生计犯愁,忽然看见一家旧货店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手中拿着一本书和一件旧衣在叫卖。
年轻人认出这个小孩曾在他教学的唱诗班当过歌童,他顿时鼻子发酸,巨大的同情心驱使他不由自主地在单薄的衣衫里摸出了仅有的一点古尔盾,买下了那本旧书。
《山地回忆》教学设计
《山地回忆》教学设计设计:福鼎市第二中学夏鸣点评:寿宁县南阳高中吕冬林一、概述·语文版高中二年级散文单元·语文出版社高二年级必修模块3,所需课时为2课时·孙犁《山地回忆》这篇小说写的虽是家常闲话、纺纺织织,却表现了我们军民关系的团结融洽和根据地人民淳朴、愉快的生活气氛。
文章刻划了妞儿形象,她爽快、率直、泼辣、质朴、善良、勤劳能干,这是“很多山地女孩子的化身”。
作者很好地刻划了这一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
在他笔下,中国劳动妇女一个个都是那样坚贞美丽,活泼可爱;她们对待自己的亲人是那样温柔多情,细致体贴,对待敌人则是那样英勇顽强。
学习这篇文章,要体会文章的主题和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战争影片境头枪林弹雨、炮火硝烟和流血,这是战争留给我们的记忆,是血腥、残酷、悲痛。
然而战争是否总给人们留下的都是痛苦呢?孙犁先生的小说《山地回忆》用独特视角描写了战争,以它们清香、美丽的花实和新鲜、活脱的气息吸引着读者,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艺术经验和写作借鉴。
点评:孙犁小说的语言很有特色,构思也很精巧,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他的风格,执教者准确把握课文教学目标,从人物形象、语言特色两方面入手,这样处理文本,学生易于理解课文。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概括主要情节,把握主人公妞儿这一人物形象;(2)能归纳文章的主题;(3)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1)能联系课文,加强朗读,感悟文本的魅力,了解作者的创作倾向;(2)能通过个人思考与小组交流,体验探究与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感受孙犁小说的语言艺术魅力;(2)能通过对主人公妞儿性格特征的把握,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点评:教学三维目标明确,方法比较科学,能引导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本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些男生有较强的表现欲,而女生相对较腼腆,但自尊心都较强,有一定的合作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上的优点,建立若干个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2.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浏览和使用常用的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的方法,课文和作者的背景知识可以先让学生上网查询,了解相关材料;3.通过平时的观察,学生对小说有兴趣,有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山地回忆》教案2语文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山地回忆》教案2语文版必修3教学目标:一、认真诵读作品,把握人物形象。
二、体会小说的语言特点。
三、了解作者的创作倾向。
教学重点:一、分析人物形象。
二、体会小说的语言特点。
三、分析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阅读指导、讨论分析。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及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战争影片境头枪林弹雨、炮火硝烟、流血、尸体。
这是战争留给我们的记忆,是血腥、残酷、悲痛。
然而战争是否总给人们留下的都是痛苦呢?当然不是。
今天我们就接识一位用独特视角描写战争的作家,学习孙犁先生的小说《山地回忆》。
二、关于孙犁及他的作品[幻灯播放]孙犁原名孙树勋,1913年生,河北省安平县人,中学毕业后无力升学,流浪北平(今北京),曾用“芸夫”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
1936年,到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书,初步了解了白洋淀人民群众的生活。
1937年冬参加抗日,主要在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39年,调阜平晋察冀通讯社工作。
1944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并在这里发表了他的名作《荷花淀》等到短篇。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仍回冀中乡下从事写作。
解放后,作者一直在天津,长期从事编辑工作。
解放后写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
1958年出版了作者的小说和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
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合集。
其中的大多数篇目,并没有紧张的戏剧性冲突和曲折的故事情节,象是白洋淀里的茶花和冀中平原上的庄稼那样,以它们清香、美丽的花实和新鲜、活脱的气息吸引着读者,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艺术经验。
三、小说情节及结构情节:一次工业展览会看到故友穿的“阜平蓝”粗布短褂,引起了“我”的回忆,写“我”在阜平和妞儿一家的交往和深厚情谊及“我”对山地生活的纪念和妞儿一家现在的生活状态。
结构:课文自然分成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的缘起及我与女孩子妞儿在河边相遇、相识。
【名师推荐资料】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熟悉的陌生人 第8课 山地回忆学案 语文版必修3(精品)
第8课 山地回忆 学习重点 把握小说的形象,理解形象对小说主题的作用及作者创设形象的方法。
关于品格的名言名句1.美好的品格自身便是一种幸福。
愉快而喜悦的人是幸福的,而他之所以如此,只因其个人的品性就是愉快而喜悦的。
——叔本华2.品行是一种复杂的成果,不仅是意识的成果,而且也是知识、力量、习惯、技能、适应、胆量、健康以及最重要的社会经验的成果。
——马卡连柯3.一个人的品格不应由他的特殊行动来衡量,而应由他的日常行为来衡量。
——爱迪生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土靛.( ) (2)玉黍.( ) (3)搓.线( ) (4)浸.湿( ) (5)水沤.( ) (6)袄襟..( ) (7)刨.抓( ) (8)赚.钱( ) 2.辨形组词(1)⎩⎪⎨⎪⎧ 防 妨 (2)⎩⎪⎨⎪⎧ 碇 绽(3)⎩⎪⎨⎪⎧ 碛 啧债(4)⎩⎪⎨⎪⎧ 躁 燥 澡3.理解词义 (1)油然而生:(2)心平气和:4.选词填空(1)度过·渡过①我们________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②请您把我们________河去。
(2)齐备·齐全①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________了。
②这家杂货店里商品________,应有尽有。
1.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请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2.小说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1.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意,分析概括妞儿的形象特点。
(1)“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答:(2)“你又装假了,”女孩子烧着火抬起头来,“你有钱吗?”答:(3)“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答:2.除了语言描写之外,文中还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妞儿的形象?答:3.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概括文中“我”(八路军)具有怎样的特点?答:4.文章的写作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但是我们读了之后没有看到硝烟弥漫,没有听到炮火轰鸣,也没有看到血腥的屠杀,反而感受到一种温情,一种诗意。
山地回忆电子教案
《山地回忆》教学设计育才中学孙晓凡【课前准备】1、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字词、作者。
2、学生做好预习,利用工具书认识生字词,查阅有关作者的介绍。
3、完成《助学》积累部分2、学习测评1。
【相关课程标准】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意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家孙犁及其作品。
2、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3、理解小说主题、把握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1、结合写作背景,品味人物语言。
2、归纳人物性格特点。
3、学习用比较的思维方法进行理解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悟亲密无间的军民关系、美好温馨的军民鱼水情。
2、体会小说中对这种军民鱼水情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讨女孩取笑、任性的话语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难点:探讨袜子问题这部分对话中女孩的行为特点、心理特点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评价任务】1、能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能结合小说的三要素分析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用满含深情的语言导入:在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密码箱”。
里面收藏的东西不是珍珠,却比珍珠还纯洁,不是金银,却比金银还珍贵,这些宝贝叫做“回忆”。
大作家孙犁用清新质朴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朴实而又感人的“山地回忆”。
(教师板书课题)二、预习检测1、了解作者作品生介绍: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
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
代表作:《荷花淀》、《嘱咐》。
《山地回忆》是孙犁写于1949年12月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在他的《村歌》。
2、出示卡片,解决生字词土靛.阜.平蓝玉黍.水沤.袄襟.刨.抓憋.着嘴贩.卖盈.余破绽.(师出示后,指导学生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识记字形。
)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1、师指导学生速读课文,归纳各部分的大意。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8《山地回忆》精品教案
《山地回忆》精品教案一、学习目标1.认真诵读作品,把握人物形象。
2.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二、课程导入炮火纷飞、硝烟弥漫、流血、尸体……这是战争留给我们的记忆,是血腥、残酷、悲痛。
然而战争是否总给人们留下的都是痛苦呢?当然不是。
今天我们就结识一位用独特视角描写战争的作家,学习孙犁先生的小说《山地回忆》。
三、作者简介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作家。
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
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
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
孙犁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荷花淀》《芦花荡》《采蒲台的苇》《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的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
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为“荷花淀派”。
四、背景简介1936年,孙犁在河北保定同口的小学做教员。
同口镇就在白洋淀边,风光明丽,人情淳朴,孙犁在这里教了一年书,留下了相当美好的回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原先介绍孙犁去教书的中学同学公开了中共党员的身份,在冀中平原组建敌后抗战队伍,在他们的引导下,孙犁走上了革命道路。
他先是在冀中根据地的抗战学院任教,后来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晋察冀边区文联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在这期间,他转徙于阜平山区。
这里与平原相比,有天壤之别,生活艰苦,衣食住行都很困难,但孙犁对这一方水土有很深的感情,他说:“但是阜平,在我们这一一代,该是不能忘记的了,把它作为摇篮,我们在那里成长。
那里的农民、砂石、流水、红枣,哺育了我们。
”1949年12月,孙犁的《山地回忆》发表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上,这是一篇历久弥新的作品,在新时期逐渐获得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孙犁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可在这个作品里得到印证,其中关于乡村景象的记忆、战争年代的日常生活的真切表现以及自然流露的诗意,都给读者以绵长的回味。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第三单元 8 山地回忆
fánɡ(妨)碍 fǎnɡ(仿)佛 qì(碛)石 污zì(渍)
三、词语辨析 1.参观 游览
参观:实地观察(工作成绩、事业、设施、名胜古迹等)。 游览:从容地到各处参观、欣赏名胜、风景等;专程为消 遣或观光去参观。
2.度过 渡过 度过: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难点、危机、困难时期。
四、词义辨误 1.心平气和:指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2.费尽心思:指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 算。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妞儿的性格特点。 [我的理解] 妞儿不仅爽快、率直、泼辣,而且质朴善良、 勤劳能干。
2.《山地回忆》中的人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这样 的环境描写有何用意?
[我的理解] 女孩子雪中送炭式的真诚关心温暖了“我”, 令“我”无法推脱,难以忘却。在这片土地上所遭遇的一切会永 远存留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离”。
3.如何理解“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挂起来”这段话的 含意?
[我的理解] 小说中妞儿从送袜子到做国旗,反映了时代 的伟大进步,表现了革命群众对战斗的胜利和新中国诞生的无 比欢欣和热爱,也从中体现出了孙犁的小说以小见大,让“细 枝末节”放射出时代光芒的特点。小说显得情浓意深,耐人寻 味,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韵,具有诗的意境。
◎语林撷英 A
成长,是一种抽丝剥茧;成功,是一场破茧成蝶。没有苦 难的生命是幸运的,但它更是单调的、苍白的、空虚的、脆弱 的;经历了苦难的生命,才是丰富的、多彩的、充实的、坚强 的。就像冬天里的松树、柏树、梅花一样,它们的生命是充实 的、旺盛的,同时也是异彩的、绚烂的,因为苦难不仅是苦难, 它还孕育着希望和崛起,孕育着创造和升华,孕育着快乐和幸 福。
【赏析】 诗人被流放到“天长地阔”的岭南,友人不知“人 何处”,岭南京城相隔“万余里”,内心无限愁苦,但未见诗人 表现得痛苦不堪,绝望怨恨,而是以“何时重谒圣明君”一句收 尾,表达了思念君王的赤诚,节制了悲伤的情感。在颔联中诗 人回忆洛阳美丽的风光,想象南方崇山峻岭可怕的湿热之气, 两相对比,倍觉凄苦,淋漓尽致地抒发思国怀乡的感情。
语文版语文高一3.10《山地回忆》教案语文版必修3
山地回忆我夯基我达标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A.细腻.(nì)硝.烟(xiāo)凫.水(niǎo)B.撅.着嘴(juē)打点.(diǎn)脱缰.(jiāng)C.菱.角虾(líng)竹篓.(lǒu)苇.杆(wéi)D.吮.吸(sǔn)嘱.咐(zhǔ)白洋淀.(diàn)解析:A项“凫”应读“fú”;C项“苇”应读“wěi”;D项,“吮”应读“shǔn”。
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博大精深侃侃而谈孤军奋战B.数不胜数无穷无尽志得义满C.深不可恻蜿蜒曲折一无所知D.俯视皆是失之交避揭尽全力解析:D项“俯视皆是”应为“俯拾皆是”,“失之交避”应为“失之交臂”,“揭尽全力”应为“竭尽全力”;A项没有错别字;B项“志得义满”应为“志得意满”;C项“深不可恻”应为“深不可测”。
答案:D3.下列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只有..拯救整个人类,才能拯救我们自己。
B.无论..是“已知”,还是“未知”,都属于不同程度的“知”。
C.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是有限,但.它们也许是一条无限链条上的几个环节。
D.以上只是已知物理现象的一部分,但是..还会有更多尚未被发现的影响因素。
解析:D项非转折关系,而是递进关系,所以应该用“而且”。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自然深不可测,奥秘无穷....,不是人类所能研究透彻的。
B.面对二十年的辉煌,回顾千年往事,一个肝胆照人....的难忘教训就是,过去耽搁的时间太多了。
C.这次竞选,他作了充分的准备,演讲那天,他一粉墨登场....,就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D.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解析:B项“肝胆照人”是比喻朋友真诚相待。
C项“粉墨登场”是指化妆上台演戏,也可引申为登上政治舞台,用于讥讽。
D项“危言危行”指说正直话、做公正事。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8《山地回忆》教案6
《山地回忆》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作家孙犁及其作品,理清故事情节。
技能目标: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妞儿身上蕴含的人性美,以及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导入新课:用大家所熟悉的战争电影导入.二、了解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东辽村人。
孙犁到安新县同口镇小学任教,他在这里初步了解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创作题材和思想感情上都有所积累,白洋淀成为他以后最优秀的作品中人物故事的背景。
1937年冬,他参加党领导的抗日运动,在冀中地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39年,孙犁到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冀西山区的阜平城,在刚成立的晋察冀通讯社做通讯指导工作。
1944年,孙犁到延安,在鲁迅文艺学院学习和工作。
1945年重返冀中参加土改。
1949年后,到天津日报社工作。
从1939年起,先后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后又创作了《风云初记》《铁木前传》等长、中篇小说。
关于孙犁作品。
“五四”以来的小说创作中存在一条乡土文学的脉络。
鲁迅先生最早即被称为乡土艺术家,他本人也曾从乡土文学的角度评述过文学研究会的一些青年小说家的作品,之后有更多人写出这类小说。
他们主要写的是农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风土人情。
例如鲁迅等人之写浙江,沈从文之写湘西,萧红萧军等人之写东北,以及蹇先艾之写贵州,废名之写湖北等等,留下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
从这个意义上看,赵树理之写山西,孙犁之写河北,各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物风情,继承了乡土文学的特点,进入这重要的传统。
但他们又有较大的差别。
上述乡土文学作家,当他们写作时,都已离开故乡,寓居各地,鲁迅先生曾将这种作品与“侨寓文学”相比。
他们的作品也因之较多流露对故土的离愁别绪,怀念中还时感失落,鲁迅先生曾评述到蹇先艾“心曲的哀愁”,许钦文“无可奈何的悲愤”,还评述到萧军“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面前展开”的“作者的心理”。
《山地回忆》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山地回忆》教案[教学目的]一、认真诵读作品,把握人物形象。
二、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三、初步了解作家的创作倾向和艺术特色。
四、进行小说阅读的比较总结,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学设想]一、重视文本诵读。
本文篇幅不长,可以花不多的时间,通过诵读,领会作品。
二、关于背景,可以在诵读作品后由学生提炼总结,借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学生在阅读或诵读作品后,只须概括出,故事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而且是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即可,因为这两点是这篇小说人物形象产生的依据。
三、布置学生阅读孙犁的一些短篇小说和同时期其他作家创作的同一题材的作品,以“战争小说”和“抗战小说”为话题,进行比较鉴赏,从而总结孙犁作品的创作特色,也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四、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介绍作者和乡土文学。
二、分析妞儿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孙犁的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山地回忆》。
料想大家经过预习后,会对这一定性表示惊奇,为什么呢?我想大家可能会觉得战争题材似乎不是这样写的。
请大家一起来回忆,我们读过哪些战争题材的作品,这种题材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可能的答案有小说,电视,电影等等。
特点无非是场面宏阔,炮火硝烟,残酷凄惨之类。
)在众多的作家中,孙犁描写战争有他独到的视角,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作家的基本情况。
二、介绍孙犁及其作品关于孙犁其人。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东辽村人。
孙犁到安新县同口镇小学任教,他在这里初步了解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创作题材和思想感情上都有所积累,白洋淀成为他以后最优秀的作品中人物故事的背景。
1937年冬,他参加党领导的抗日运动,在冀中地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39年,孙犁到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冀西山区的阜平城,在刚成立的晋察冀通讯社做通讯指导工作。
1944年,孙犁到延安,在鲁迅文艺学院学习和工作。
1945年重返冀中参加土改。
1949年后,到天津日报社工作。
《山地回忆》教学设计
品话里有话感鱼水情深——《山地回忆》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山地回忆》是九上第六单元“话里有话”的比较探究课,文章表现深厚的军民鱼水情,但表现感情却是从矛盾冲突开始的,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本单元话里有话的主题和编者的意图,本课设计:迅速感知感知文意主旨的基础上,深挖人物语言内涵,重点品味探讨袜子问题这部分对话,揣摩人物心理,领悟潜台词,理解人物性格与主题的关系,鉴赏语言,并把她与《红楼梦》中贾芸、《李逵见宋江》中的李逵进行对比探究,提高分析鉴赏人物的能力,鼓励学生创意表达,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课前预习】1.学生在课外认真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识记理解生字词。
2.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
教师查阅有关作家孙犁作品的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1.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主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评价任务】1.通过各种形式的演、读,能品味出“话里有话”。
2.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能归纳出人物性格。
3.通过对比阅读,创意表达训练,能深入理解本文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1.感悟亲密无间的军民关系、美好温馨的军民鱼水情。
2.探讨女孩子任性、调侃的话语,品味“话里有话”。
【教学重点】探讨“袜子”问题这部分经典对话的艺术。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作者,积累字词屏示:关于孙犁:孙犁(1913-2002),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
《荷花淀》、《嘱咐》是其代表作。
孙犁的小说秀雅、隽永,富有诗意,有“诗人型和音乐型的小说家”的美称。
1977年开始,致力于散文创作,间有评论和小说发表。
新时期,孙犁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境界的超然、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和炉火纯青,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从20世纪40年代起,孙犁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等。
高中语文山地回忆教案 语文版必修3
《山地回忆》教案教案设计[教学目的]一、认真诵读作品,把握人物形象。
二、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三、初步了解作家的创作倾向和艺术特色。
四、进行小说阅读的比较总结,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学设想]一、重视文本诵读。
本文篇幅不长,可以花不多的时间,通过诵读,领会作品。
二、关于背景,可以在诵读作品后由学生提炼总结,借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学生在阅读或诵读作品后,只须概括出,故事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而且是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即可,因为这两点是这篇小说人物形象产生的依据。
三、布置学生阅读孙犁的一些短篇小说和同时期其他作家创作的同一题材的作品,以“战争小说”和“抗战小说”为话题,进行比较鉴赏,从而总结孙犁作品的创作特色,也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四、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介绍作者和乡土文学。
二、分析妞儿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孙犁的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山地回忆》。
料想大家经过预习后,会对这一定性表示惊奇,为什么呢?我想大家可能会觉得战争题材似乎不是这样写的。
请大家一起来回忆,我们读过哪些战争题材的作品,这种题材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可能的答案有小说,电视,电影等等。
特点无非是场面宏阔,炮火硝烟,残酷凄惨之类。
)在众多的作家中,孙犁描写战争有他独到的视角,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作家的基本情况。
二、介绍孙犁及其作品关于孙犁其人。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东辽村人。
孙犁到安新县同口镇小学任教,他在这里初步了解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创作题材和思想感情上都有所积累,白洋淀成为他以后最优秀的作品中人物故事的背景。
1937年冬,他参加党领导的抗日运动,在冀中地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39年,孙犁到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冀西山区的阜平城,在刚成立的晋察冀通讯社做通讯指导工作。
1944年,孙犁到延安,在鲁迅文艺学院学习和工作。
1945年重返冀中参加土改。
1949年后,到天津日报社工作。
山地回忆 教学设计
布置课后作业
课下认真完成
培养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并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课题:《山地回忆》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高一(6)班
课时:一课时
提供者:
单位名称: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位于课本必修五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一共有三课:一课是文言小说《宝黛初会》,一课是外国小说《巨翅老人》然后就是这篇现代小说《山地回忆》。因此,这课主要是让大家学习鉴赏现代小说,这也和考纲要求的“培养学生学习鉴赏小说的能力”这一要求相一致。
一、概括小说主要情节。
二、鉴赏主要人物形象。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歌曲《小芳》导入新课
学生静听体会歌词中的语文魅力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展示教学目标
齐读教学目标
让学生目标遇到的问题
培养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的习惯
师生交流、教师点拨
交流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
二、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作家及其作品。
二、认真诵读作品,把握故事大意。
三、赏析作品的人物形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对考纲不熟悉,不能熟练地完成高考常考小说题型。多数同学对语文缺乏学习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师创造情景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诵读、探究、思索、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高中语文8山地回忆课件语文必修3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2)度过 渡过 辨析:两者均为动词,读音相同。“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 情况。“渡过”,指从此岸到彼岸,也引申为“渡过难关”等。 例句:①维修人员须加大对所辖各变电站内设备的巡查力度,确 保电网安全度过雷雨期。 ②他在此次考察中重申,银行要进一步合并收费项目,切实降低 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他们爬坡过坎,渡过难关。 (3)费尽心思 费尽心机 辨析:“费尽心思”,指用尽心思,想尽办法;“费尽心机”,形容千方百 计地谋算。前者是中性词,后者是贬义词。 例句:①中国父母很热衷于为孩子设计“人生蓝图”,但最终很多人 会问自己,当初为孩子费尽心思的设计有意义吗? ②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有些人甘愿铤而走险费尽心机从事违法 走私活动。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4.辨近义 (1)齐备 齐全 辨析:两者都是形容词,都含有“应有尽有”的意思。“齐备”,指齐 全完备。“齐全”,指应该具有的样样都有。 例句:①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 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②《意见》中提出以“四证齐全”(土地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工 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为项目整改到位的基本标准。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 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它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 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有重要作用。小说中对环境的描写及其作用 多种多样,学会分析鉴赏环境描写,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作品的 内容,从而更好地感受和领悟艺术之美,不断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8 山地回忆
提示:①女孩子妞儿 ②河边 ③深厚情谊 ④袜子 ⑤纪念 ⑥生活状态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2.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提示:《山地回忆》写了两件事,主要线索是布。两件事相隔八 年,一在农村一在城市,作者用布把它们串联起来了: 女孩子给“我”做袜子,用的是布,她这布是纺线换来的。后来“我” 帮她父亲贩枣子赚了钱,给她买了织布机,她学会了织布。 八年后,“我”见到她爸爸穿的还是土布,于是想起当年的许多事, 并打算买些“洋布”送给她家。而她爸爸又希望多买点红布和黄布, 做一面国旗。
2019-2020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3课件:8-山地回忆(共28张PPT)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目标一】梳理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1.小说的情节发展脉络是怎样的?请根据提示填空。
结构层次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
故事的缘起及“我”与① 识
在②
相遇、相
第二部分 “我”与妞儿一家的交往和培养起来的③
第三部分
抗战胜利,④ ⑤
遗失,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
第四部分 照应开头,交代妞儿一家现在的⑥
易错字 靛 淀 防 妨 冀 翼
词语 wà底 泡 mò 线 chuí tuò液 剪 cái 装 zài
易错字 袜 沫 锤 唾 裁 载
3.解词义 (1)穷山恶水:形容自然条件很差,物产不丰富的地方。 (2)盈余:收入中除去开支后剩余;收入中除去开支后剩余的财物。 (3)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4)破绽:衣物的裂口,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944年春季,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最为困难的时期,在经历了敌人三个 月的残酷扫荡之后,作者和华北联大的同学一起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在那可贵的艰苦岁月里,作者和人民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进 城以后“我已经感到:这种人物,这种生活,这种情感,越来越珍贵 了”“我的职责,就是如实而又高昂浓重地把这种感情渲染出来”。本 文就是作者对根据地生活的一段回忆,由故人重逢引起联想,引出抗 日战争时期人民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关心、拥护八路军的动人故事。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赏析]客人想走,主人挽留,这是生活中常见 的现象。不过要在四句短诗中把这一矛盾
解决得完满、生动、有趣,并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诗人没有回避客人提出的问题,也不 是用一般的客套话去挽留,而是针对客人的 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一步一 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他 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事虽寻常,诗亦 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 乳交融,浑然一体。其中虚实相间,跌宕自如, 显示出绝句的那种字显意深、语近情遥、 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山地回忆》教案
《山地回忆》教案《山地回忆》教案孙犁学习目标:1、把握小说结构,概括故事情节2、把握人物形象,品味作品语言 3、了解作者风格,理解小说主旨学习重点: 1、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把握小说中“妞儿”的形象特点2、把握小说作者质朴的语言却饱含深情的特点教学方法:“诱思教学法” 教学时数:计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要点: 1、了解作者及作品风格(课前作业检查)2、概括情节把握结构学习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在我们的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密码箱”,里边收藏的东西不是珍珠,却比珍珠还纯洁,不是金银,却比金银还珍贵,这些宝贝叫做“回忆”。
大作家孙犁,用清新质朴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朴实而又感人的“山地回忆”(板书题目)二、检查学生的课下预习与阅读情况(板书作者及关键词)①乡土小说②荷花淀派③散文化小说④真善美三、概括情节,把握结构㈠送故人山地蓝布——怨气(倒叙)㈡忆往事,河边冲突——故事开端㈢忆往事,深情厚谊——故事发展㈣见故人,谈及现状——故事尾声(照应)讨论:㈠倒叙手法和开始对山地生活环境的描写,对小说来说有什么作用?㈡叙事是讲究“节奏”的,小说情节“㈡忆往事,河边冲突”部分又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你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四、作业。
课下细致阅读小说,评价一下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学习要点: 1、评价小说中“妞儿”的形象特点2、评价小说的语言特点和小说主旨学习内容与步骤:一、根据小说内同,说说自己对“妞儿”的人物形象的理解:要点:①泼辣野性② 开朗外向③善良真诚④有主见热爱劳动不服输等等二、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文讨论小说的语言特点:要点:①质朴简洁——小说开始部分,对山地环境特点的`描述,用于简练准确朴实无华②一字传神——写“妞儿”在河边时候的表现时,重点突出了“喊”、“笑”和“低声说”,却使人物形象得以凸显。
③言语朴实却包含深意——“心疼我们八路军”一句;“女孩儿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8《山地回忆》精品教案
《山地回忆》精品教案一、学习目标1.认真诵读作品,把握人物形象。
2.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二、课程导入炮火纷飞、硝烟弥漫、流血、尸体……这是战争留给我们的记忆,是血腥、残酷、悲痛。
然而战争是否总给人们留下的都是痛苦呢?当然不是。
今天我们就结识一位用独特视角描写战争的作家,学习孙犁先生的小说《山地回忆》。
三、作者简介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作家。
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
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
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
孙犁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荷花淀》《芦花荡》《采蒲台的苇》《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的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
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为“荷花淀派”。
四、背景简介1936年,孙犁在河北保定同口的小学做教员。
同口镇就在白洋淀边,风光明丽,人情淳朴,孙犁在这里教了一年书,留下了相当美好的回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原先介绍孙犁去教书的中学同学公开了中共党员的身份,在冀中平原组建敌后抗战队伍,在他们的引导下,孙犁走上了革命道路。
他先是在冀中根据地的抗战学院任教,后来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晋察冀边区文联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在这期间,他转徙于阜平山区。
这里与平原相比,有天壤之别,生活艰苦,衣食住行都很困难,但孙犁对这一方水土有很深的感情,他说:“但是阜平,在我们这一一代,该是不能忘记的了,把它作为摇篮,我们在那里成长。
那里的农民、砂石、流水、红枣,哺育了我们。
”1949年12月,孙犁的《山地回忆》发表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上,这是一篇历久弥新的作品,在新时期逐渐获得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孙犁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可在这个作品里得到印证,其中关于乡村景象的记忆、战争年代的日常生活的真切表现以及自然流露的诗意,都给读者以绵长的回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山地回忆》教案语文版必修3教案设计[教学目的]一、认真诵读作品,把握人物形象。
二、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三、初步了解作家的创作倾向和艺术特色。
四、进行小说阅读的比较总结,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学设想]一、重视文本诵读。
本文篇幅不长,可以花不多的时间,通过诵读,领会作品。
二、关于背景,可以在诵读作品后由学生提炼总结,借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学生在阅读或诵读作品后,只须概括出,故事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而且是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即可,因为这两点是这篇小说人物形象产生的依据。
三、布置学生阅读孙犁的一些短篇小说和同时期其他作家创作的同一题材的作品,以“战争小说”和“抗战小说”为话题,进行比较鉴赏,从而总结孙犁作品的创作特色,也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四、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介绍作者和乡土文学。
二、分析妞儿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孙犁的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山地回忆》。
料想大家经过预习后,会对这一定性表示惊奇,为什么呢?我想大家可能会觉得战争题材似乎不是这样写的。
请大家一起来回忆,我们读过哪些战争题材的作品,这种题材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可能的答案有小说,电视,电影等等。
特点无非是场面宏阔,炮火硝烟,残酷凄惨之类。
)在众多的作家中,孙犁描写战争有他独到的视角,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作家的基本情况。
二、介绍孙犁及其作品关于孙犁其人。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东辽村人。
孙犁到安新县同口镇小学任教,他在这里初步了解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创作题材和思想感情上都有所积累,白洋淀成为他以后最优秀的作品中人物故事的背景。
1937年冬,他参加党领导的抗日运动,在冀中地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39年,孙犁到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冀西山区的阜平城,在刚成立的晋察冀通讯社做通讯指导工作。
1944年,孙犁到延安,在鲁迅文艺学院学习和工作。
1945年重返冀中参加土改。
1949年后,到天津日报社工作。
从1939年起,先后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后又创作了《风云初记》《铁木前传》等长、中篇小说。
关于孙犁作品。
“五四”以来的小说创作中存在一条乡土文学的脉络。
鲁迅先生最早即被称为乡土艺术家,他本人也曾从乡土文学的角度评述过文学研究会的一些青年小说家的作品,之后有更多人写出这类小说。
他们主要写的是农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风土人情。
例如鲁迅等人之写浙江,沈从文之写湘西,萧红萧军等人之写东北,以及蹇先艾之写贵州,废名之写湖北等等,留下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
从这个意义上看,赵树理之写山西,孙犁之写河北,各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物风情,继承了乡土文学的特点,进入这重要的传统。
但他们又有较大的差别。
上述乡土文学作家,当他们写作时,都已离开故乡,寓居各地,鲁迅先生曾将这种作品与“侨寓文学”相比。
他们的作品也因之较多流露对故土的离愁别绪,怀念中还时感失落,鲁迅先生曾评述到蹇先艾“心曲的哀愁”,许钦文“无可奈何的悲愤”,还评述到萧军“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面前展开”的“作者的心理”。
赵树理、孙犁等人就不同了,他们都身处故乡,生于斯、长于斯、生活战斗于斯,作品中自然表现出与上述作家完全不同的心情和精神。
作为“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写作风格,对后来写作农村题材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孙犁的《山地回忆》这篇小说。
三、把握小说结构小说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是故事的缘起,由见到故人引起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第二部分(从“就是因为袜子”至“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写“我”与女孩子在河边相遇、相识。
第三部分(从“我洗过脸”至“纺,拐,浆,落,经,镶,织”),写“我”与女孩子一家的交往和培养起来的深厚情谊。
第四部分(从“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至结束),写“我”对山地生活的纪念和妞儿一家现在的生活状态。
(这篇小说不以情节曲折取胜,因而无须多加分析,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人物和语言。
)四、分析人物形象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那位女孩子,她没有姓名,她的父亲也只是称呼她“妞儿”,这是极为普通的称呼,几乎可以用在所有的女孩子身上,这是孙犁小说常用的手法,例如《荷花淀》里的几位可爱的女子也大多没有姓名,这说明这个或这些美丽动人的人物,只是冀中地区千百万美丽动人的人民的代表和缩影,但她或她们又绝不是一个“集合概念”,而是一个或一些有着丰满形象的人物。
我们从这篇小说的叙述和描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那位女孩子的形象。
(启发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对其形象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这个女孩子有这样一些性格特征:一是爽快率直,甚至还透着点泼辣。
她在河边洗菜,“我”在她的上水洗脸,她就不高兴了。
于是朝我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当她听到“我”的“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的辩解时,更加恼火了:“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不仅毫不让步,反而有些“得理不让人”了。
这就是“我”和她的初次见面的情景,初看起来,这个女孩子简直太过厉害,很不友好,很快我们就发现不是这样,这只不过是她坦率的性格的自然外露而已,正如她的姥姥说的“她不会说话”(意思是不懂得婉转,没有世故)。
这样写,也有点“欲扬先抑”的意思。
文中还多次写到女孩子的笑:“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说着就笑的弯下腰去”“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占了北平,我们就有洋布穿,就一切齐备!’女孩子接下去,笑了”等。
她的笑是那样的开朗、无遮无挡,就像开在深山石崖上的山花,灿烂、自然。
二是质朴善良。
这可以从她给“我”做袜子(使她的父亲没有袜子穿了),给“我”做好吃的(引起她父亲跟着“沾光”的议论)等情节中看出。
三是勤劳能干。
她不仅会干一般的家务活计,任劳任怨,而且要强好胜,什么都想学会。
她四天的功夫就用手工缝制出“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的袜子,有了织布机,她就很快地“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这最后几个动词,一字一顿,很有感染力,尽管中间有些工序我们难以确定其准确含义,但我们读后分明感受到她的勤劳和智慧,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啦,依旧“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总之,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我们可以知道,孙犁的小说,不论是写孩子、妇女,还是干部、战士,都始终洋溢着生活的深情,人的深情,主要表现为在浓厚时代气氛下人民大众与革命者之间的血肉情谊。
孙犁理解这些,热爱这些,歌颂这些,他总是在生活之中,在人物之间,与他的形象共度艰辛,共享胜利。
五、布置作业12的特色。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一、分析小说的语言特点。
二、总结孙犁的创作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简要的环境勾勒任何小说都离不开环境描写,《山地回忆》自然也不能例外。
但是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实在精彩。
说它精彩,就精彩在简要上。
“要”是不可或缺,“简”则是干净利落,仿佛稍多一点的描写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会损害小说的精练完美。
例如开头的部分有处描写:“阜平的农民没有见过大的地块,他们所有的,只是像炕台那样大,或是像锅台那样大的一块土地。
在这小小的、不规整的,有时是尖形的,有时是半圆形的,有时是梯形的小块土地上,他们费尽心思,全力经营。
他们用石块垒起,用泥土包住,在边沿栽上枣树,在中间种上玉黍。
”不多的几句话,既可见冀中人民的生活艰辛,也可见冀中人民的勤劳智慧,还可见冀中人民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支援抗战的牺牲精神和崇高品德,真是一箭数雕,言简而意无穷。
二、清新自然的语言孙犁的作品语言很有特色。
现代文学史上,仅凭语言习惯和风格就可以判断出自那位作家之手的作品并不多,屈指可数的几位如鲁迅、沈从文……孙犁无疑也是其中之一。
语言,尤其是对话,是孙犁创作中极为精心的方面。
他的语言文字总是清新、明快、流畅,能描尽乡土生活的诗情画意,含蓄的情感又常真挚得深沉、浓郁,能表现出独特的文体美。
缺少这些语言对话,便没有鲜明美好的人物形象,也没有这些动人的小说。
有些对话看似平淡,其实蕴涵深情(这一点要特别强调,或努力启发,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体会,否则马虎的学生就会失之交臂)。
例如下面这段对白:“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
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
”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我给你做。
”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这一组对话中,并无什么优雅的辞藻,可真是活灵活现,今天读来,只感到人物还栩栩如生,“我”的话,句句仿佛是被动的回答,但巧妙地交代了时代或生活背景,女孩子的话,一开始仿佛在试探,进行得很“慢”,等她知道了明确的答案,节奏突然变得很“快”。
“我”可以帮你做,“我”家在什么地方,“我”有布(也愿意给你使),尽管中间加入了不可或缺的动作,还是几乎没有余隙。
仿佛不容对方考虑,事情就这么定了。
可是等到“我”真的前往时,女孩子又说“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就来了”。
从这里,我们分明看到女孩子美好的心灵和矫羞的情态,真是回味无穷。
即使是交代性的语言,作家也不是随便苟且。
例如小说的最后说:“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当年的女孩子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可是美好的心灵和要强的性格没有变,由此可见,“我”怀念她,就是因为她的美好和进步,决没有什么个人的情愫。
寥寥数语,包含的内容很丰富。
三、小说的叙述方式——倒叙这篇小说,最重要的道具就是那双土气而又特别厚实耐用的袜子,做袜子要用布,所以小说就从布写起,不是写那块做袜子的布,而是写在解放后的天津买一块布带给乡下来的农民代表,作品由此写到过去生活和战斗过的阜平乡下以及乡下的值得怀念的人。
这种倒叙的写法,一方面给人特别真实亲切的感受,凸现出作品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也巧妙地烘托出当年的半块布头、一双袜子的深情。
四、孙犁小说的特点孙犁与他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有他自己独到的地方。
总的说来,孙犁的作品具有特殊的美感,他的作品,不仅有美的乡土、人物,美的思想感情,还有美的语言、文体,有人称他的小说为“散文化的小说”,甚至“诗化的小说”,都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使孙犁的小说建立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品位,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孙犁的成就,是他生活、思想、艺术长期积累凝聚的结果。
首先,孙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他长期生活在人民中间,与他们同呼吸,共患难。
他对生活的体验、分析和研究,就是感情积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