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七册

合集下载

育灵童第七册国学教案

育灵童第七册国学教案
7、师说:同学们表现太好了,老师给你们讲讲《扬汤止沸》。
8、我们讲讲分清本末先后的道理?让学生说说。
9、自己借助书上提供的资料或与同学交流、问老师都成,试着理解课文
10、通过自己理解你知道了什么?师进行点拨
你们说得特别好,老师与你们一起欣赏诗歌。简介一下作者。
孩子们齐读课文。师送你们一个神奇汉字“止”。师先板书,让学生猜,师再说。
3、初步理解课文中提倡“以修身为本”的意义,知道课文用了顺推和逆推两种论证方法论述“八条目”的逻辑关系。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三、教学难点:
理解“八条目”与修身的关系和课文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周期我们学习了《本末终始》。今天学《大学》另外一篇文章。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三、教学难点:
对“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期我们学习了《论语》。本期学习《大学》、《中庸》的一些思想。
(二)新授
1、学生自由试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
可以左右同桌读,并帮帮同学真的读懂了吗?
2、同桌读得好吗?谁愿意读一读(师评价)。指多名学生读一读。
3、谁能把握好停顿和语气来?读后师指导停顿。
4、放课件范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5、全体自由试着读
(1)谁来试试,读后点评。
(2)全班齐读 读出音律美、节奏美
6、再次听课件范读,找出自己的不足。
师总结: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师重点讲解“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七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七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七〔一〕国学片段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旁启,甲帐对楹。

我是小助手1.都邑〔yì〕: 国都,京城。

2.邙〔mánɡ〕:山名,北邙山,在河南省。

3.洛、渭、泾:河名,分别是洛水、渭河、泾河。

4.浮:漂流,漂浮。

5.据:凭据,依靠。

6.盘:盘旋、逶迤。

7.郁:重叠、茂盛。

8.飞惊:像鸟飞翔令人心惊。

9.丙舍:偏殿。

10.旁启:侧面开启。

11.甲帐:汉武帝时所造的帐幕,非常豪华。

我是小翻译中华都城宏伟壮观,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

洛阳背靠北邙山,面对洛水;长安左依渭水,右靠泾河。

宫殿回环曲折,重重叠叠;楼台宫阙凌空欲飞,让人心惊。

宫殿里画着飞禽走兽,还有彩绘的天仙神灵。

正殿两边的偏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帐幕对着高高的楹柱。

考考你的智慧1. 作者描写古都洛阳、长安宏伟的建筑,是按照〔〕顺序来写的。

A. 从外到内B. 从内到外C. 从上到下2.这段话中,详细介绍古都洛阳、长安地理位置的是〔〕。

A. 背邙面洛B. 浮渭据泾C. 丙舍旁启3. 洛阳、长安名列中国“六大古都〞。

除了它们,以下城市中的〔〕也名列“六大古都〞。

A. 成都B. 开封C. 杭州D. 北京E. 南京4. 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华夏〞称呼中国。

除了“华夏〞,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称呼?弘扬传统文化九朝古都洛阳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600多年的定都史。

它像一颗辉灿烂的明珠,闪烁在世界的东方。

由于洛阳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九个王朝都先后在洛阳建都。

公元前771年,西周遭到当时的少数民族犬戎的进攻,都城镐京被抢劫一空,周幽王被杀,他的儿子周平王即位。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

从此,洛阳开场了九朝古都的历史。

各年级《国学经典选编》需要背诵的篇目或内容

各年级《国学经典选编》需要背诵的篇目或内容

实验小学各年级《国学经典选编》需要背诵的篇目或内容一年级一、《千字文》、《百孝经》二、《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前20首1. 《江南》(汉乐府)2. 《长歌行》(汉乐府)3. 《敕(chì)勒(lè)歌》(北朝民歌)4. 《咏鹅》(唐)骆宾王5. 《风》(唐)李峤(qiáo)6. 《咏柳》(唐)贺知章7.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8. 《凉州词》(唐)王之焕(huàn)9. 《登鹳(guàn)雀楼》(唐)王之焕10. 《春晓》(唐)孟浩(hào)然11. 《凉州词》(唐)王翰(hàn)12. 《出塞(sài) 》(唐)王昌龄13. 《芙(fú)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14. 《鹿柴(zhài) 》(唐)王维15.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1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17. 《静夜思(唐)》李白18. 《古朗月行》(唐)李白19.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20. 《赠汪伦》(唐)李白二年级:一、《弟子规》、《孝经》节选二、《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前45首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2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23.《望天门山》(唐)李白24.《别董大》(唐)高适(shì)25.《绝句》(唐)杜甫26.《春夜喜雨》(唐)杜甫27.《绝句》(唐)杜甫28.《江畔(pàn)独步寻花》(唐)杜甫29.《枫桥夜泊》(唐)张继30.《滁chú州西涧》(唐)韦应物31.《游子吟(yín) 》(唐)孟郊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33.《渔歌子》(唐)张志和34.《塞下曲》(唐)卢纶35.《望洞庭》(唐)刘禹(yǔ)锡(xī)36.《浪淘沙》(唐)刘禹锡37.《赋(fù)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38.《池上》(唐)白居易39.《忆江南》(唐)白居易40.《小儿垂钓》(唐)胡令能41.《悯(mǐn)农》(唐)李绅(shēn) 42.《悯农》(唐)李绅43.《江雪》(唐)柳宗元44.《寻隐者不遇》(唐)贾岛45.《山行》(唐)杜牧三年级:一、《三字经》、《百家姓》二、《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全部背完46.《清明》(唐)杜牧47.《江南春》(唐)杜牧48.《蜂》(唐)罗隐49.《江上渔者》(宋)范仲淹50.《元日》(宋)王安石5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52.《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54.《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55.《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shì) 56.《题西林壁》(宋)苏轼57.《夏日绝句》(宋)李清照58.《三衢(qú)道中》(宋)曾几59.《示儿》(宋)陆游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61.《四时田园杂兴xìng》(宋)范成大62.《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63.《小池》(宋)杨万里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65.《春日》(宋)朱熹(xī)66.《观书有感(宋)朱熹(xī)67.《题临安邸(dǐ) 》(宋)林升68.《游园不值》(宋)叶绍(shào)翁69.《乡村四月》(宋)翁卷juǎn70.《墨梅》(元)王冕(miǎn)71.《石灰吟》(明)于谦(qiān)72.《竹石》(清)郑燮(xiè)73.《所见》(清)袁枚74.《村居》(清)高鼎(dǐng)75.《己(yǐ)亥(hài)杂诗》(清)龚(gōng)自珍四年级:一、《声律启蒙》、《千家诗》节选二、《新古文观止》节选1.《曹刿论战》2.《邹忌讽齐王纳谏》3.《陈情表》4.《谏太宗十思疏》5.《滕王阁序》6.《兰亭集序》7.《陋室铭》8.《师说》9.《醉翁亭记》10.《前赤壁赋》11.《爱莲说》三、《初中必背古诗》10首1.《泊秦淮》杜牧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3.《登飞来峰》王安石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5.《游游山西村》陆游6.《破阵子》辛弃疾7.《夜雨寄北》李商隐8.《春望》杜甫9.《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五年级:一、《中庸》节选、《大学》节选、《诗经》节选、《礼记》节选。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七册ppt课件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七册ppt课件

“治人”两个方面。
10
经典诵读
第三课 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恶(wù)恶 (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谦(qiè)。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 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传第十章》)
23
日积月累
符命
西汉末年,王莽礼贤下士,常常用俸(fèng)禄(lù) 救济穷人。有一次,皇帝病重,王莽举行祭祀(sì),并 祷(dǎo)告说,愿意用自己的性命为皇帝祈(qí)福。王 莽因此赢得了仁德的美名。据说,当时共有四十八万 多人上书为他请求封赏。
王莽看起来忠心耿耿,勤于职守,暗地里却一 心想夺取汉朝的江山。在他的授意下,各地纷纷上奏 祥瑞之事。有人说发现一头石牛,白日安静地卧着, 夜里却到处走动;有人说一口新井突然冒出五颜六色的 井水;有人说从井里挖出一块白色的石头,刻有“告 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红色文字;还有人说挖出一块奇 怪的石头,夜间能说人话:“天下当归王氏。”······
刘宗周前往祖墓,祭(jì)奠(diàn)回到家里,便开 始绝食。他起初还每天喝点茶,后来连茶也不喝了。 二十三天之后,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人们钦(qīn) 慕(mù)他的道德、文章,称他为“一代完人”。 21
日积月累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高启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济岂无人。 鸟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 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 虽不中(zhòng),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七册_图文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七册_图文
(《大学·传第十章》)
日积月累
刘宗周殉(xùn)国
刘宗周是明朝著名的学者,他精通儒家经典,尤 其重视“慎独”,并以此构建了自己的学问体系。
终其一生,刘宗周忠于自己的学问,曾因犯颜 直谏,三次被削为民。晚年居家期间,清军攻陷杭 州。消息传下来,他痛不欲生,叹息说:“北京、南 京失守,我都可以期待国家中兴。现在杭州也陷落 了,我还有什么期待的呢?”于是,决定以身殉国。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七册_图文.ppt
目录
• 第一单元《大学》纲目 • 第1课 本末终始 • 第2课 修身为本 • 第二单元 修齐治平 • 第3课 诚意 • 第4课 正心 • 第5课 齐家 • 第6课 治国 • 第7课 仁人君子
• 第三单元 性与天道 • 第8课 率性修道 • 第9课 子强问路 • 第10课 君子之道 • 第11课 素位而行 • 第12课 达道与达德 • 第四单元 诚心体道 • 第13课 择善固执 • 第14课 至诚能化 • 第15课 至德凝道 • 第16课 至圣配天
存勖做了皇帝以后,志得意满。他认为天下已定,从此 便不理政事,疏远了功臣名将。每天只做些打猎、看戏 等追求享乐的事情。他不仅重用乐工,给他们封官进爵 (jué),而且自己也经常粉墨登场,表演歌舞剧。可受他 宠信得乐工们却发动兵变,杀死了他。
李存勖沉迷于音乐和歌舞,招致亡国之祸,给后人 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对此,宋朝的欧阳修感慨地说:“忧 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真是令人警醒啊!
第三单元
性与天道
太阳东升西落,月亮阴晴圆缺,四季 寒来暑往,都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人 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则被称为天性,顺着 天性活动就符合道的原则,通往道的实践 过程就是教化。水往低处流,教化却不能 自然而然地实现。只有通过内在的修持反 省以及外在的强制引导,才能达到使天地 万物既各归其位,又自然生长发育的“中和” 境界,这个修养与教化过程就是“致中和”。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共57页文档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共57页文档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第七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

第七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

第七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第一单元:走进千山万水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

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

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

)2、东临碣jie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dan澹,山岛竦song峙zhi。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xiao瑟se,洪波涌起。

《观沧海》(jié碣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何:多么。

dàn澹澹:水波摇荡。

sǒng zhì竦峙:峙:挺立。

高高耸挺立。

竦通“耸”,高。

竦:高。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眺望苍茫的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在缓缓的流淌,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水草丰富茂盛。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天的风萧瑟的吹起,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第二单元:以诚待人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dan(害怕)改。

”《论语》(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论语》(做人不具备信德,就不知道他有什么可取之处了。

好比牛车缺乏輗、小车缺乏軏的结构一样,这样的车靠什么行路呢?”)第三单元:童话的魅力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小学生国学经典书籍

小学生国学经典书籍

小学生国学经典书籍小学生国学经典书籍1.有故事的汉字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美在其婉转曲折的笔画。

邱昭瑜编著的《有故事的汉字》是一套帮助儿童认识汉字、学习汉字的优秀读物。

《有故事的汉字》通过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引领孩子探寻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的演变,让孩子彻底弄清汉字的前世今生,轻轻松松学好汉字。

2.中国成语故事央视的中国成语大会的举办,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成语学习的热潮。

成语,可谓是汉语语言的精华。

每一次交流、每一篇文章中拈来便用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它自身来源的故事。

这些故事闪耀在历史的波光中,照亮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大人们已经熟悉了这些,孩子们则踮着脚要听故事。

那么,这本《中国成语故事》便成了最适合的选择。

180多个成语,简单有趣的文字,会让孩子领略成语的真谛,增加古文化的见闻。

3.增广贤文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儿童的启蒙读物。

它由大量的民间谚语和历代诗歌中的经典句子汇编而成。

朗朗上口,流传至今。

4.儿童中华文化导读之老子庄子选“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

“经典”不仅构成民族之传统,而且提供给全人类以无限之启发。

十三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儿童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从小教导儿童读诵经典,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而且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奠定一生优雅人格的基础。

读诵经典同时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5.漫画儒家思想首次整体展现了蔡志忠漫画古籍经典作品的全貌;力求设计出蔡氏作品新高度——适合大众阅读、有辨识度、有质感、可以收藏的蔡志忠漫画古籍经典作品。

加入古籍原文,辅助阅读;同时将蔡志忠作品的艺术感、想象力通过包装设计的创新、印刷工艺的考究全面展现出来。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严选荟萃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严选荟萃
目录
• 第一单元 孝敬 • 第一课 孝为根本 • 第二课 无违为孝 • 第二单元 • 第三课 克已复礼 • 第四课 仁以为已任 • 第五课 推已及人 • 第六课 不违仁 • 第三单元 • 第七课 课忠 • 第八课 课信 • 第九课 课宽 • 第十课 课恕
高级教育
第四单元 君子 第十一课 安贫乐道 第十二课 坚贞刚毅 第十三课 君子风范 第十四课 君子与小人 第五单元 交友 第十五课 四海之内皆兄弟 第十六课 乐多贤友
高级教育
26
日积月累
鸡黍之约 东汉的范式是山阳人,张劭是汝南人。他们年轻时同 在太学读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毕业时,范式对张劭说: “两年后的今天,我到汝南去探望你。” 过了两年,相会的日子快要到了,张劭杀鸡煮黍,准 备接待范式。邻居见了,对张劭说:“山阳离我们汝南有 上千里地呢,他怎么会赶来呢?况且是两年前的一句话, 你又怎么可以当真呢?”张劭说:“范式是个守信用的君 子,他一定不会失约的!”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信守承诺,风尘仆仆前 来拜访,让张家人感慨不已。
高级教育
33
诗歌赏读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高级教育
34
第四单元
子君 几千年来,历史上有许多品格高尚的人。 他们生活清贫,却怡然自乐;身处逆境, 却不改节操。他们重义守信、心胸坦荡, 他们谦逊自省、谨言慎行……他们是传统 道德的践行者,是传统文化的守护人。这 些人,我们称之为“君子”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 静;知者乐,仁者寿。”
曾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高级教育
13

小学生必读的十本国学经典书籍推荐

小学生必读的十本国学经典书籍推荐

小学生必读的十本国学经典书籍推荐国学启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孩子进入小学,开始正式学习汉字,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之后,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就显得愈加有益。

在这一阶段的传统文化学习中,孩子可以不只局限于类似百家姓、唐诗宋词等幼儿的内容,而是接触更大范围的国学,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中华汉字的诞生与创新,成语的积累等。

今天的书单,就是专门推荐给宝贝初入小学的爸爸妈妈们,对于国学进一步学习的启蒙。

1.有故事的汉字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美在其婉转曲折的笔画。

邱昭瑜编著的《有故事的.汉字》是一套帮助儿童认识汉字、学习汉字的优秀读物。

《有故事的汉字》通过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引领孩子探寻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的演变,让孩子彻底弄清汉字的前世今生,轻轻松松学好汉字。

2.千秋好诗词根据幼儿成长的理解力与记忆力,以及生活接触的事物,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套《千秋好诗词》将诗歌阅读幼儿阅读化,按年限分类法分3~6岁,每长一年读不同诗歌,基本上包含了从三国的曹操到清朝的龚自珍之间适合孩子诵读的好诗。

3.增广贤文从古至今,都是我国儿童的启蒙读物。

由广泛的民间俗语和历代诗文中的经典语句选编而成。

读来朗朗上口,流传至今。

4.最好的方法读唐诗《最好的方法读唐诗》从盛唐诗人李白的人生和诗入手,巧妙地将唐朝诗人以不同角度切入,用生动、通俗、有趣的语言带孩子和家长们重返唐诗的世界。

作者将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故事以最符合孩子心理的方式轻松讲述;善于将妈妈们在家庭教育中尤其是唐诗学习中苦恼的问题以十余种方法巧妙化解;将枯燥乏味的唐诗、了然无趣的释义、相隔久远的历史、晕头转向的地理神奇串烧,变成孩子们身体里生长出来的知识底蕴,为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唐朝这出精彩的戏。

5.漫画儒家思想首次整体展现了蔡志忠漫画古籍经典作品的全貌;力求设计出蔡氏作品新高度——适合大众阅读、有辨识度、有质感、可以收藏的蔡志忠漫画古籍经典作品。

一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七_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七_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七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一)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经典国学再现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我是小助手1.生:生长。

2.遍:到处。

我是小翻译在地球上生长着花草树木。

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虫、鱼、鸟、兽属于动物。

这些动物有的可以在天上飞,有的可以在陆地上走,有的可以在水里游。

考考你的智慧1.陆地上到处都生长着。

2.选择填空。

虫鸟兽鱼可以在地上爬的是,可以在陆地上跑或者走的是,可以在水中游的是,可以在空中飞的是。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国学:第7册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国学:第7册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国学:第7册
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称,代表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它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佛教伦理和法家文化等,蕴含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在第七册国学教材中,穿越历史长河,细读先秦思想家及著名思想流派的智慧精华,如孔子著名的“九章经”,子提出的“道”,到后学者如韩非子和老庄著作,学者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个代表性思想流派,扩展了对中国古代思想的认识,为熟悉中国文化的重要素养奠定了基础。

此外,教材中还结合历史真实事件,以书面记载和图示形式,阐述了思想家们在古代政治、政教分离、专制统治等问题上的思考和行动,使学生们更能把握国学精神深底下的社会意义。

此外,第七册国学教材还重点介绍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经典,并用一些典型的历史人物的实际行动,以及文献中载述的历史事实,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熟悉这些经典,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增强对国学的理解与认识。

同时,第七册国学教材还探究了孝道、文明古风、品行端庄、九思具备等重要素养,以及尊师重道、养生知行等传统价值观念,进一步指引学生追求良好品行、建立美好人生。

通过学习《小学国学经典教材国学:第7册》,学生能够在智力上获得提升,在心态上也能够体会到传统中华文化的灵魂,把握国学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影响。

这是祖国传统文化传承继续发扬的重
要平台,也是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3-4年级适用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3-4年级适用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材料校本教材二(中年级)编者的话为了进一步扩大国学经典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我乡师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根据冠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冠教发【2011】44号文件精神,我们编写这套教材,以供学生使用。

本教材根据以下特点编排:1.分年级推进。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划分三个推进梯队,分阶段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实验。

1—2年级为第一推进梯队,诵唱《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以国学发蒙,立身养性;3—4年级为第二推进梯队,诵唱《弟子规》《千家诗》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论中外古今、扬中华精神,立命养志;5—6年级为第三推进梯队,诵唱《诗经》《论语》《孟子》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知行结合,塑造儒雅风度。

2.分三个层面进行。

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技艺层面,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三个方面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实验。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光大华夏传统美德,秉承中华“礼仪之邦”之古风,习礼、厚德、雅行;树凛然之正气,养浩然之气节;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宽广包容的民族精神。

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诵读中外传统诗文经典,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积淀智慧财富,生发创新胚芽。

开发师生学习传统技艺的课堂,对词吟诗作文、书法绘画搏弈,习得国学技艺,提高师生素质。

德育处、团队组织具体组织实施“讲规范、促养成、树精魂”的育人工程,塑造“为人求真、为学求实”的校风,特别是在建设班级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中,让国学经典诵读行动始终在其中,并重在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

3.课内外结合。

以国学活动课为主,各学科有机结合、点滴交叉为辅,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站等阵地,通过课内外等途径,采取诵唱练习等形式,形成国学经典诵读推进体系。

4.师生共同成长。

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始终树立一个理念,即“教师与学生同为发展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发展”。

国学经典读本,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电子版

国学经典读本,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电子版

国学经典读本,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电子版1-5年级(75篇)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6.《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12.《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

16.《悯农(其一)》(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1-2年级适用)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1-2年级适用)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材料校本教材一(低年级)编者的话为了进一步扩大国学经典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我乡师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根据冠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冠教发【2011】44号文件精神,我们编写这套教材,以供学生使用。

本教材根据以下特点编排:1.分年级推进。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划分三个推进梯队,分阶段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实验。

1—2年级为第一推进梯队,诵唱《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以国学发蒙,立身养性;3—4年级为第二推进梯队,诵唱《弟子规》《千家诗》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论中外古今、扬中华精神,立命养志;5—6年级为第三推进梯队,诵唱《诗经》《论语》《孟子》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知行结合,塑造儒雅风度。

2.分三个层面进行。

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技艺层面,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三个方面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实验。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光大华夏传统美德,秉承中华“礼仪之邦”之古风,习礼、厚德、雅行;树凛然之正气,养浩然之气节;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宽广包容的民族精神。

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诵读中外传统诗文经典,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积淀智慧财富,生发创新胚芽。

开发师生学习传统技艺的课堂,对词吟诗作文、书法绘画搏弈,习得国学技艺,提高师生素质。

德育处、团队组织具体组织实施“讲规范、促养成、树精魂”的育人工程,塑造“为人求真、为学求实”的校风,特别是在建设班级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中,让国学经典诵读行动始终在其中,并重在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

3.课内外结合。

以国学活动课为主,各学科有机结合、点滴交叉为辅,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站等阵地,通过课内外等途径,采取诵唱练习等形式,形成国学经典诵读推进体系。

4.师生共同成长。

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始终树立一个理念,即“教师与学生同为发展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发展”。

各年级本学期课前三分钟经典诵读内容

各年级本学期课前三分钟经典诵读内容

小学语文第九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第一单元亲近自然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唐王勃《滕王阁序》2、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音坟)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音真)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国风·周南》第二单元爱国情怀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3、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大学》第三单元语言艺术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荀况《荀子荣辱》2、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学记》3、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第四单元走进名著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2、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

3、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避。

——《水浒传》第五单元信息技术1、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汉乐府》第六单元领袖风采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第七单元异域风情1、关关雎(jū)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PDF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PDF

累月积日
。花护更 泥春作 化 �物情无 是不红 落 。涯天即指东鞭吟 �斜日白愁离荡浩
珍自龚.清
诗杂亥 己
读赏歌诗
》公 灵卫《‛。人于施勿�欲不所己�乎恕其‚�曰子 ‛�乎者之行身终以可而言一有‚�曰问贡子 》长冶 公《‛�也及所尔非�也赐‚�曰子‛。人诸加 无欲亦吾�也我诸加之人欲不我‚�曰贡子 》仁里《‛�矣已而恕忠�道之子夫‚ �曰子曾‛�也谓何‚�曰问人门�出子‛。唯‚ �曰子曾‛。之贯以一道吾�乎参‚�曰子 读诵典经
宽 课九第
。国赵卫保力协心同�交之颈刎为结人两�后以此从 ‛�量大宏宽 样这您到不想‚�说�罪请家如相蔺到来�条荆负背�身 上着光是于。愧羞分十到感他�里朵耳颇廉到传话这 ‛�呢失得人个较计能么怎我�时难危临面家 国在。在军将廉和我有为因是�国赵们我略侵敢不国秦‚ �说却如相蔺�是可。意得很也颇廉�颇廉惧畏他为以人 别。突冲生发免避�颇廉着躲意有就�后知得如相蔺 。他辱羞面当要言扬�气服不很颇廉。高还颇廉比位职 �卿上为封被而‛赵归璧完‚为因如相蔺�期时国战 罪请荆负
爱仁 元单二第
》路子《 ‛。仁近讷、木、毅、刚‚�曰子 》渊颜《‛。矣语斯 事请�敏不虽回‚�曰渊颜‛。动勿礼非 �言勿礼非�听勿礼非�视勿礼非‚�曰子 ‛。目其问请‚�曰渊颜‛�哉乎人由而 �己由仁为。焉仁归下天�礼复己克日一 。仁为礼复己克‚�曰子。仁问渊颜 》而学《‛。仁矣鲜�色令言巧‚�曰子 读诵典经 •
累月积日
�足亦死冻受破独庐吾 �屋此见兀突前眼时何�呼呜 。山如安动不雨风 �颜欢俱士寒下天庇大 �间万千厦广得安 甫杜�唐� �选节�歌破所风秋为屋茅
读赏歌诗
‚�乎远亦不�已后而死�乎重亦不�任己 为以仁。远道而重任�毅弘以可不士�曰子曾 ‛。寿者仁�乐者知�静 者仁�动者知�山乐者仁�水乐者知‚�曰子 ‛。仁利者知�仁安者仁。乐 处长以可不�约处久以可不�者仁不‚�曰子 ‛�何 乐如�仁不而人�何礼如�仁不而人‚�曰子 读诵典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赏读
驱车上东门(节选) 无名氏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经典诵读
第五课 齐家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 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 虽不中(zhòng),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 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贲(fèn)事,一人定国。尧舜率 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jié)纣(zhòu)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无题
(周)无名氏 唐棣(dì )之华(huā),偏其反而。 岂不 尔思 ,室是远而。
经典诵读
第四课 正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èn) 懥(zhì )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 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 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大学·传第
“扫一屋”与“扫天下”
汉朝末年,汝(rǔ)南郡(jùn)有个叫陈蕃的 人,字仲(zhòng)举。据记载:“陈仲举言为士则, 行为世范,登车揽(lǎn)辔(pèi),有澄(chéng)清天 下之志。” 陈蕃十几岁时,曾经独处庭院,刻苦攻读。 一天,父亲的老朋友薛(xuē)勤来访。薛勤看到院 子里垃圾满地,杂草丛生,就对陈蕃说:“你为 什么不把院子打扫干净后,接待宾客呢?”陈凡 当即回答:“大丈夫处世,应当扫除天下,怎么 能做打扫庭院这样的小事!”薛勤不禁打量起眼 前这位少年,知道他志向不凡,就语重心长地劝 说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听了, 陷入了深思。
诗歌赏读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shī)。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cuàn)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第三单元
性与天道 太阳东升西落,月亮阴晴圆缺,四季 寒来暑往,都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人 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则被称为天性,顺着 天性活动就符合道的原则,通往道的实践 过程就是教化。水往低处流,教化却不能 自然而然地实现。只有通过内在的修持反 省以及外在的强制引导,才能达到使天地 万物既各归其位,又自然生长发育的“中 和”境界,这个修养与教化过程就是“致 中和”。
(《大学·传第九பைடு நூலகம்》)
日积月累
天下与国家 战国时期,魏文侯的儿子击,在路上遇到名 士田子方,便下车行礼。可田子方故意不答应他。 击很不高兴地说:“是富贵的人可以无礼呢,还是 平穷的人可以无礼呢?” 田子方回答说:“贫贱的人。富贵的人岂敢 无礼!天子无礼就会失掉天下,国君无礼就会失掉 国,大夫无礼就会失掉家,可那写贫贱的士人,穿 上鞋子就可以离开,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击听 了田子方的一席话,茅塞顿开,赶紧道歉说:“承 蒙先生教诲,我再也不敢无礼了。” 那时,“国”和“家”的含义并不相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拥有整个“天下”; 诸侯是周王的臣,他们的领地称为“国”大夫是诸 侯的臣,他们的领地称为“家”;士是大夫的臣, 他们没有自己的领地
《大学·传第六章》)
日积月累
我心有主 许衡(héng)年轻时,社会动荡不安。一天, 他走在逃难的人群中,感到又饥又渴。突然,有人 惊喜的叫道:“梨树!梨树!”许衡循(xún)声望 去,前方果然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梨树,树上结满了 黄橙橙的梨子,样子十分诱人。 只见众人一窝蜂似地冲上前,争先恐后地爬到 树上摘梨子。许衡却纹丝不动,连看都没有多看一 眼。有人很奇怪,问到他:“你难道不渴吗?为什 么不摘梨呢?”许衡说:“我不是梨树的主人不可 以随便摘。”那个人大惑不解,说:“梨树的主人, 早就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不 会有人管。”许衡反问道:“就算梨树没有人管, 难懂我的心也无人主管吗?” 大家听了,看看手中的梨子,惭愧地低下了 头。
经典诵读
第三课 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恶(wù)恶 (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谦(qiè)。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 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pán),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学·传第十章》)
日积月累
符命 西汉末年,王莽礼贤下士,常常用俸(fèng)禄(lù) 救济穷人。有一次,皇帝病重,王莽举行祭祀(sì ),并 祷(dǎo)告说,愿意用自己的性命为皇帝祈(qí )福。王 莽因此赢得了仁德的美名。据说,当时共有四十八万 多人上书为他请求封赏。 王莽看起来忠心耿耿,勤于职守,暗地里却一 心想夺取汉朝的江山。在他的授意下,各地纷纷上奏 祥瑞之事。有人说发现一头石牛,白日安静地卧着, 夜里却到处走动;有人说一口新井突然冒出五颜六色的 井水;有人说从井里挖出一块白色的石头,刻有“告 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红色文字;还有人说挖出一块奇 怪的石头,夜间能说人话:“天下当归王氏。”· · · · · · 古代把天降祥瑞当做改朝换代的凭证,称为“命 符”。王莽就是凭借“命符”,以天命难违为借口, 废黜(chù)汉朝皇帝,建立了新朝。
国家985工程项目子项目 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总课程组审核通过









GUO

XUE
第七册
制作人:姜颖
目录
• • • • • • • • • 第一单元《大学》纲目 第1课 本末终始 第2课 修身为本 第二单元 修齐治平 第3课 诚意 第4课 正心 第5课 齐家 第6课 治国 第7课 仁人君子 • • • • • • • • • • • 第三单元 性与天道 第8课 率性修道 第9课 子强问路 第10课 君子之道 第11课 素位而行 第12课 达道与达德 第四单元 诚心体道 第13课 择善固执 第14课 至诚能化 第15课 至德凝道 第16课 至圣配天
诗歌赏读
寓言 孟郊
谁言碧山曲,不废青松直。 谁言浊水泥,不污明月色。 我有松月心,俗骋(chěng)风霜力。 贞明既如此,摧(cuī)安可得。
经典诵读
第六课 治国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 长长而民兴弟,上恤(xù)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 挈(xié)矩(jǔ)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 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 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 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 · · · · ·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 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 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是故言悖(bèi)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 而出。
六章》)
日积月累
好乐(yuè)亡国 李存勖(xù)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儿子,李克用 临死前把三支箭交给他,郑重地说:“梁王是我的仇人, 燕王在我的帮助下登上了王位,那个契丹人曾经是我的 兄弟,如今他们都背叛了我。你一定要为我报仇!”李 存勖每次出征时,都要从宗庙里取出一支箭,以激励自 己。 经过多年的战争,他消灭了敌人,建立了后唐。 李存勖做了皇帝以后,志得意满。他认为天下已定,从 此便不理政事,疏远了功臣名将。每天只做些打猎、看 戏等追求享乐的事情。他不仅重用乐工,给他们封官进 爵(jué),而且自己也经常粉墨登场,表演歌舞剧。可受 他宠信得乐工们却发动兵变,杀死了他。 李存勖沉迷于音乐和歌舞,招致亡国之祸,给后人 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对此,宋朝的欧阳修感慨地说: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真是令人警醒啊!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查(zhā)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 吠犬鸣鸡村渐远,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万剪良苗出水齐 。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经典诵读
第二课 修身为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 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 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 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 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学·经第一章》)
日积月累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高启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济岂无人。 鸟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经典诵读
第七课 仁人君子
唯仁人放流之,迸(bǐng)诸四夷,不与 中国同。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 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 退,退而不能速,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 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 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 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guǎ),为之者疾, 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第一单元
《大学》纲目 常识告诉我们:自然万物和人类社 会组成了眼前的世界。从更深处说,人 类社会其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每个人 作为自然的产物,带有与生俱来的天赋; 作为社会的产物,需要担当一定的责任。 无论是道德品行的修养,还是社会责任 的担当,都只有达到“至善”的境界, 才能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大学·传第十章》)
日积月累
刘宗周殉(xùn)国 刘宗周是明朝著名的学者,他精通儒家经典,尤 其重视“慎独”,并以此构建了自己的学问体系。 终其一生,刘宗周忠于自己的学问,曾因犯颜 直谏,三次被削为民。晚年居家期间,清军攻陷杭 州。消息传下来,他痛不欲生,叹息说:“北京、 南京失守,我都可以期待国家中兴。现在杭州也陷 落了,我还有什么期待的呢?”于是,决定以身殉 国。 刘宗周前往祖墓,祭(jì )奠(diàn)回到家里,便开 始绝食。他起初还每天喝点茶,后来连茶也不喝了。 二十三天之后,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人们钦(qīn) 慕(mù)他的道德、文章,称他为“一代完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