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雨点儿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8《雨点儿》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雨点儿》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3.帮助学生理解雨水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雨点儿》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意思。
2.掌握诗歌中的重要用语和词语。
3.感知雨水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的影响与意义。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意义和比喻的语言。
2.引导学生认识雨水对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意义与作用。
四、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文本2.课文结合的图片或图片展示设备3.板书、彩色粉笔4.各种与雨水相关的道具或实物5.适合学生阅读的相关故事或图书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首简短的和诗相关的歌曲或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雨水”。
2. 预习课文(1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雨点儿》诗歌的背景及主题,在提前准备的图片或实物展示下,引导学生猜想诗意。
3. 集体朗读(10分钟)教师带领全班集体朗读《雨点儿》诗歌,注重语调、节奏的把握,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感受。
4. 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诗歌中的生词、比喻以及诗歌的意义,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
5. 合作学习(15分钟)小组间分享讨论成果,比较不同解读的差异和共同点,梳理出每个小组对《雨点儿》的理解。
6. 诗歌背诵(10分钟)选择一名学生或小组进行《雨点儿》诗歌的背诵,注重朗读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7. 诗歌赏析(15分钟)教师对《雨点儿》的意义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思考雨水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
8. 拓展活动(10分钟)根据《雨点儿》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加深对诗歌意义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阅读《雨点儿》,并写下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拓展阅读与雨水相关的故事或图书,并做简短读书感想。
七、板书设计•《雨点儿》•雨点的形状•雨水的作用•雨水的价值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诗歌《雨点儿》的学习,引导学生感知雨水的美好与意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8《雨点儿》优质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8《雨点儿》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雨点儿》。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朗读技巧,体会课文意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情景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课本、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雨天的画面,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雨天的感受,进而引出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理解生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讲解生字的结构、读音和书写方法。
(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的作用。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描述雨点儿的特点和作用。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雨点儿》2. 生字词:雨、点、飘、落、洒、滴、滋润、生长3. 课文脉络:雨天→雨点儿的作用→大自然的神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本课学到的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雨天的景象。
答案示例:雨天,天空飘着雨丝,雨点儿洒在大地上,滋润着万物,让大地更加生机勃勃。
2.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雨点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课后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雨点儿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雨点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春雨润物,景物万物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2.让学生通过绘画、想象、语言表述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并记忆故事内容。
3.让学生通过认真聆听和思考,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并记忆故事内容。
2.让学生通过绘画和语言表述来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并思考问题来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集学习的内容,如第一课《小白兔和萝卜》等,使学生对今天的课程产生兴趣。
2.阅读故事教师朗读《雨点儿》这个短篇故事,鼓励学生认真听故事、体会故事、想象故事中的人物情境。
教师在朗读过程中适时解释生字词或生动地形容山和雨,使学生感受到雨天的气氛。
3.学生绘画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让学生用画的方式表达故事中的主要情境、人物特征等,在绘画完成后让学生交换画作,互相猜测对方画的是哪一个情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语言表述能力。
4.小组讨论教师组成小组,让学生就故事中导致小蚂蚁溺水的原因,以及自己如何应对雨天等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在思考和吸收众多意见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5.总结通过集体总结的方式回顾学生在故事阅读、绘画和讨论等环节中的收获和不足,同时让学生再次回顾和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加深学生的记忆并在思想上更加深刻地领悟。
四、教学评价1.学生完成了绘画,并从绘画中表达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学生能够在小组内讨论,并且就故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表述。
3.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了回忆和总结,并真正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和内涵。
五、教学延伸1.课后布置大家都喜欢的歌曲或书籍,鼓励学生完成绘画等赋有自己想象的作品,并尝试向同学展示,并在展示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借鉴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雨天的气氛和景象,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雨点儿∣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雨点儿∣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雨点儿》的内容和情节。
•掌握《雨点儿》的基本表达方式和风格。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雨点儿》的内容。
•能够区分不同的表达方式和风格。
•能够口头描述自己的感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自然界的习惯。
•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雨点儿》的情节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能力,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
2.教学难点•在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真正爱好文学和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内容雨点儿《雨点儿》是一篇写雨的文章,具有浓郁的季节气息,写的是一个小女孩看雨的心情。
1.导入新课通过问学生们是否看过雨,看过后觉得如何等方式,带入本次课的主题,《雨点儿》。
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2.观察图片通过图片让学生猜想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什么。
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雨”字,让学生联想并发表自己理解的意见。
3.集体朗读分段让学生跟读《雨点儿》,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并引导他们用读书的方式去欣赏文学作品。
4.合作探究让学生组成小组,互相交流阅读体验,分析自己读文章时的感受和体验。
学生可以互相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思考。
5.课文理解首先让学生自由阅读文章,然后进行集体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是怎样看雨的?•雨是怎么来的?•雨为什么会滴到人身上?•作者最后想告诉我们什么?6.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雨,透过雨水看世界的不同。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听雨声,看雨后的景色变化,感受雨水打在身上的感觉等,让孩子目睹神奇的大自然。
7.书写练习请学生完成《雨点儿》一文中的一小段内容书写,让学生发扬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词语,回忆自己所看到的雨。
老师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讨论、写作的检测和评价来对本次课的效果进行总结。
课后作业1、复述《雨点儿》的故事情节。
2、阅读下雨天的诗歌,自己也写一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8《雨点儿》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8《雨点儿》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诗歌《雨点儿》的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2.难点:将诗歌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诗歌内容,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提前阅读《雨点儿》诗歌,准备朗读。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下雨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雨声,引入诗歌主题。
2.学习(15分钟):–家长与学生帮助学生朗读《雨点儿》,学生跟读。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感悟(10分钟):–学生交流对雨的感受,写下自己的感悟。
–学生讲述周围的小动物对雨的反应,加深对自然的观察。
4.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与雨相关的图片或物品,讲述与诗歌的联系。
–教师介绍相关的雨水保护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保护环境。
5.温故(5分钟):–学生再次朗读《雨点儿》,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课后作业1.思考:今天的讨论中,你学到了什么?你对雨有什么新的认识?2.朗读:背诵《雨点儿》,并和家人朗读分享。
3.补充:收集更多关于雨的信息,写下你的见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
同时,要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通用6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裡飘落下来的,有瞭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
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的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课时目标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瞭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演示动画《雨》。
2、请学生看动画简单地说一说雨。
3、板书课题《雨点儿》。
(通过观看动画说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瞭解学生对雨的认识水平,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关于雨的信息。
在说话中注意引导学生将雨点儿这个词读正确,化解儿化音的读音难点)(二)整体感知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
2、请学生说说读瞭课文知道瞭些什麽。
(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结合平时的生活实践感知识文内容。
但是,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设计中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知道什麽说什麽,瞭解多少说多少。
这样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变到质变。
设计还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识字读文1、认读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雨点儿》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选材简短易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这篇课文主要通过描写雨后的一些景象,展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教学此篇课文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雨点儿》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其中所描绘的情景。
–掌握课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提高词汇积累量。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每一次与自然接触的机会。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 重点讲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情景描写。
- 分析课文中的易错、不熟悉的词语,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含义。
教学难点: - 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自然描写不易理解,需通过具体实物或图像辅助理解。
- 有些生僻的词语可能会造成学生辨认上的困难,需要通过情景造句等方式加深印象。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导入: - 通过简短的故事或图片导入,引发学生对雨水的兴趣。
学习活动: 1. 朗读课文《雨点儿》,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语言节奏。
2. 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生词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情景描写。
3. 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描述自己对雨水的认识和感受。
拓展活动: - 观察课堂窗外的雨景,让学生描述并比较与课文中的情景。
第二课时学习活动: 1. 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 讨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扩展活动: - 给学生出示自然中的其他景象图片,让他们描述并与课文中的情景联系起来。
五、教学评价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讨论、个人表述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重点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词汇掌握情况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
同时,也可以结合听写、朗读等方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估,在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说、读、写好课文中的生字词;2.能正确朗读课文;3.能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其中的语言风格和情感;4.培养学生对雨天的情感认知;5.能够模仿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包括:“雨点儿”,“呼噜呼噜”等;2.课文故事的理解和表达;3.表达情感的训练。
三、教学难点1.能准确表达自己对雨天的情感;2.能够模仿声音表达情感。
四、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2.多媒体设备;3.学生课堂用书;4.卡片、图片、PPT等辅助教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拿出一个透明玻璃杯,模拟下雨的声音)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到下雨的声音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下雨的。
”2.(展示大图或PPT上的雨天图片) “大家看,这是下雨的场景,我们一起来感受下雨吧。
”第二步:学习课文1.齐读课文,教师带读。
2.分段教学,解释生字词,学生跟读。
3.学生自读课文,表达理解。
第三步:情感认知1.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雨天会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2.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全班分享雨天的情感。
第四步:语言表达1.学生模仿小车、公鸡发出声音,加深情感表达。
2.学生自由表达雨天的情感,使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子。
第五步:总结反思1.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课文内容及培养情感认知的重要性。
2.学生展示自由表达的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作业1.写一篇关于自己心情的小短文,描述下雨天的感受;2.背诵本课课文,准备下节课朗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雨天的认识将更加深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希望每一位同学在雨天也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雨点儿》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雨点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雨点儿》的基本意思;2.掌握字词:“雨”,“风”,“飘”,“湿润”;3.能辨认并朗读生字;4.能按照音节习惯读句子。
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感知天气变化的能力;2.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3.发展学生简单句子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让学生了解雨对自然的重要性,培养保护自然的意识;2.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语文的兴趣;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促进班级团结。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雨对自然的作用;2.熟练朗读课文,掌握生字;3.进行简单的问答和听写练习。
难点1.理解课文中比喻和借代的意义;2.分辨课文中一些生僻字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的教材与课件;2.黑板、粉笔、图片或实物等教具;3.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教学大纲;4.学生课前预习作业。
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教师以问答或图片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今天课文的主题“雨”。
2.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朗读全文,学生跟读;–解释生字、生词,并板书;–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雨点儿》歌曲(10分钟)–播放《雨点儿》歌曲,让学生跟着音乐学唱。
4.语文活动(1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描述和讨论图中雨的作用。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1.复习(5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对生字进行巩固。
2.巩固课文(15分钟)–分组朗读课文,练习语音语调;–讨论雨对人类和自然界的作用。
3.学习填词(10分钟)–教师出示填词练习,让学生填空。
4.课文仿写(15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关键词,仿写几句类似的描述。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课文《雨点儿》为中心,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增加对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精品】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案+教学反思
《雨点儿》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8课【教学目标】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的字音,读准儿化音“雨点儿”、轻声词“地方”和后鼻音“更绿”。
通过创设情境、做动作等方法在语境中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正确书写“你、从”2个字。
2.画出文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说的话,在情境中分角色读好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
3.拓展延伸,感知雨点儿的作用。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问句的语调上扬。
【教学设计】任务一:揭示课题,引出雨点儿的奥秘活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布置单元项目任务由单元任务引入:小朋友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坐着“探索号”神奇校车发现了影子变化的奥秘,动物世界中的奥秘,这节课我们继续坐上神奇校车去自然界探索奥秘。
2.出示天气晴雨表,玩“猜天气”游戏活动2:揭示课题,读好“雨点儿”1.出示课题,认读“雨点儿”,读好儿化音2.板书“雨点儿”,齐读课题任务二:多元识字,激活雨点儿的奥秘活动1:范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
2.交流故事中出现的角色。
(大雨点儿、小雨点儿、小花、小草)活动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出示学习提示,布置学习任务活动3:多元识字,疏通字词读第一自然段。
▲借助图片理解“数不清”。
仔细观察图片,数一数来了多少雨点儿朋友?认读“数不清”。
学习多音字“数”。
(课件依次出示下雨图片、雨点儿、教室的图片)▲“加一加”认识云彩。
认识新偏旁“彡”。
回顾旧识——影。
那你们还有别的方法来记记这个生字吗?通过加偏旁想意思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一串的字呢!我们继续猜:菜、踩、睬。
将云彩放回句子再读。
▲“做动作”认识飘落。
为什么读那么轻。
“飘落”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做做“飘落”这个动作?(课件出示“飘落”)任务三:朗读感悟,品味雨点儿的奥秘活动1:绘本导入,聚焦对话1.出示课文,区分角色请你们边听边找,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分别都说了什么?活动2:识记“半”“空”理解半空的意思。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课文《雨点儿》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12课,它是一篇科学童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课文用了拟人的方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让学生感悟到雨点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雨,孩子们大多不喜欢,因为它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可能是无法到户外去活动的烦恼,但相信学完了这篇课文,小朋友对雨的喜爱会多一层。
[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学会写"方、半、巴"。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雨水同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感情地读好对话。
[学习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2、教学难点:①弄清雨水同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②解释词语:飘落、雨点、云彩[教学理念]1、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在反复练习和教师指导的朗读过程中认识生字,并有效地解决低年级学生唱读的问题。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雨水对植物的生长有帮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雨点图、羽毛[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不同的雨声。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啊?(学生自由说)。
2、课件展示不同的雨景,让学生“耳闻目睹”雨声和雨景。
3、揭示课题:下雨的时候,小雨点和大雨点也会说话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题目是《雨点儿》4、指导学生读一读课题,强调儿化音的读法。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组织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会的认的字用笔先圈出来,然后想办法认识他。
②大雨点和小雨点说了些什么?2、组织各小组认读生字,摆生字卡,同桌交流:(出示课件)师:同学们刚才都读得很好,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引导学生进行生字识记游戏,教师适时给予奖励。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8、雨点儿部编人教版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8、雨点儿部编人教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益处。
2.发展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雨点儿的作用。
2.进行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
三、教学难点1.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益处。
2.让学生能够自主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
2.课堂教具:图片、小黑板等。
3.学生课前预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播放下雨的声音,让学生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通过图片、词语引导学生猜测今天要学的课文主题。
第二步:学习课文1.师生共同朗读课文《雨点儿》。
2.分段解释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每一个段落的意思。
3.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第三步:学习笔记1.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下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益处。
2.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做简单的插图笔记。
第四步:课文赏析1.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课文中感人的地方。
2.引导学生表达对雨点儿的感慨和理解。
第五步:课文串讲1.学生围绕雨点儿的作用进行串讲,让学生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鼓励学生展示他们自己绘制的插图,并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第六步:课堂小结1.老师进行课文内容的小结,强调雨点儿的作用,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文阅读。
2.自己编写一段关于雨点儿的小故事。
3.简单描述一下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慨。
七、板书设计•《雨点儿》•大地的朋友•我们的责任以上是关于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课《雨点儿》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雨点儿》这篇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引导学生感受雨的神奇和美好。
2.帮助学生掌握《雨点儿》中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自然和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雨点儿》中生字生词的意思。
2.让学生感受到雨的美好和神奇。
三、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教材2.黑板、彩色粉笔3.图片或动画展示关于雨的素材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动画展示雨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雨的神奇和美好。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雨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步:学习课文1.呈现课文《雨点儿》,让学生跟读并找出生词生词。
2.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整个课文内容。
3.分组讨论雨对于各种事物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步:分角色朗读1.将课文分成若干部分,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文学的魅力。
2.让学生尝试表演其中的情节,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
第四步:语文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再述《雨点儿》中的内容。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就“雨水对生活的重要性”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
2.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关于雨的感想或创作相关的小故事。
六、课堂总结1.回顾课文内容和生字生词的学习。
2.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雨点儿》课文内容,更能够对雨水有着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培养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兴趣。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雨点儿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点儿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好。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字词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课文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雨点儿的特点以及雨点儿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3. 情感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雨点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意思,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 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4.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点儿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好。
5. 情感培养: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分享学习收获。
3. 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点儿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好。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环节,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 雨点儿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雨点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程主要是以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基础,以课文《雨点儿》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雨水的形成和雨的好处。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生之情,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认识雨水,了解雨滴的形成和落下;•认识雨水的好处;•理解《雨点儿》的意思,能准确地朗读课文。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关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知道要爱惜大自然,保护环境。
三、教学重点•理解《雨点儿》的意思;•朗读课文并感受其中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理解雨水对大自然的意义;•培养爱生之情。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听、说、读等多种教学方法。
六、课时安排本节课程为一个课时,共计50分钟。
时间内容5分钟1、引入,展示一张下雨的图片;2、给学生创设雨的情境。
10分钟1、教师讲解雨水的形成,带领学生进行探究;2、小组讨论雨水对大自然的好处。
15分钟1、教师讲解文本背景和课文的情境;2、引导学生跟读课文、美化语音。
10分钟教师逐句讲解生字、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10分钟学生针对课文进行分角色朗读,分析其中的情感。
5分钟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布置下节课预习作业。
七、教学重点解析1.引入部分引入是整个教学的重要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下雨的图片,展开一些想象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雨水的形成,让学生了解雨水的好处,从而引入后续的课文学习。
这种“情境+问题”引导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雨水对大自然的意义本节课程中,了解雨水的形成以及雨水对大自然的意义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雨水可以滋润大地,孕育万物。
教师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开展相应的探究和讨论,让学生意识到自然界的奥秘和生命的无限可能。
3.语文素养本节课程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雨点儿》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雨点儿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课文《雨点儿》的学习,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
2.学生能够正确通过绘画手段简单地表达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3.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雨的特点和作用,了解雨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雨的图片、雨滴的图片、课文《雨点儿》的电子版等。
2.教具:彩色笔、画笔、画纸等。
3.材料:包括复印版的课文、彩色笔、画笔、画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同学们,大家有没有看过雨?雨是什么?”学生:“雨是天上的水滴掉下来。
”教师:“非常好!那么,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学生:“雨可以浇灌庄稼、树木,让它们长得更好。
”教师:“非常棒!雨对我们的生活、对大自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 学习课文教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篇课文《雨点儿》。
同学们,请仔细听。
”(播放《雨点儿》课文的朗读)教师:“你们听懂了吗?”学生:“听懂了。
”教师:“那我们一起读一读。
”(全班齐读)3. 讲解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课文中描述的雨是怎样的?雨会有哪些变化?”学生:“雨会下得很大,雨声很响,还会变成雪。
”教师:“非常好!那么,雨为什么会下呢?”学生:“天空水蒸气多,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聚集起来就掉了下来。
”教师:“非常好!那么,同学们画出下雨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雨下得很大,有很多水滴从天上掉下来,地上的路都变成了小河。
”4. 模仿教师:“现在,让我们模仿雨滴声。
”教师模仿雨滴落在水面上的“滴答、滴答”的声响,引导学生模仿。
5. 画画表达教师:“让我们来画一下雨吧。
”教师拿出画纸、画笔,示范如何画雨。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画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要把雨画成很大的水滴,还要画出雨下得很大的情况。
”教师:“非常好!你们可以用画笔画出你们想象中的雨滴、雨点、雨滴落下的场景。
”6. 课堂总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雨点儿》,了解了雨的形成过程和作用,并学会了用画画的方式表达雨下的场景和情感。
《雨点儿》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雨点”的书写和词汇运用仍存在困难。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此外,我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词汇积累与运用:本节课的核心词汇有“雨、点、落、下、飘、洒”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汇的发音、书写和意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举例: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运用“雨点飘洒下来”等句子描述雨点的样子。
(2)朗读与理解:学生需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点的美。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雨点在大自然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二、核心素养目标
《雨点儿》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语言理解与运用: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描述雨点的词汇和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积累;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观察雨点的形态和下落过程,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3.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美的欣赏;4.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激发创作灵感,尝试以画作或故事形式表现雨点之美。这些目标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符合新教材要求。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第【1】篇〗8 雨点儿【教材分析】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讲述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后,大地所发生的变化。
【课标描述】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部首)6.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7.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学习目标】1.通过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等多种识字方法,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沟1个笔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学习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难点: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有、从”。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我会读”“我会选”“我会写”,达成评价目标1。
2.通过“我会做”,达成评价目标2。
3.通过“我会连”“我会填”“我会仿”等,达成目标评价3。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
(雨)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导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预设: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8《雨点儿》教案(三维)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案(三维)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雨点儿》。
2.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3.能模仿课文中的语言风格进行表达。
4.能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雨点儿”场景。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熟练运用课文中的语言风格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三、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
2.课文相关图片或图书。
3.板书、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1. 热身(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大型动作,拉伸身体,放松肌肉,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做准备。
2.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雨滴的轻柔和美好,引入课文。
3. 学习课文(20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哪组朗读得更动感。
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学生观看相关图片,理解雨点与大自然的关系。
4. 语言表达(15分钟)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自由发挥想象,描述自己眼中的雨点儿。
学生可以用画笔绘制出自己心中的“雨点儿”场景。
5. 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雨点儿”场景。
五、教学延伸1.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观察下雨天的场景,写下自己对雨的感受。
2.学生可以将绘制的“雨点儿”场景制作成手工,展示在班级中。
六、板书设计•《雨点儿》教案1.课文内容2.朗读3.表达方式4.绘制“雨点儿”场景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
以上是本节课《雨点儿》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 雨点儿|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雨点儿|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雨点的形态和作用;2.理解“点”和“线”的区别,掌握构词规律;3.能正确拼读全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意思;4.能背诵全文。
教学内容课文简介《雨点儿》是一篇小诗,用简短的语言描绘了雨点的形态和作用。
教学重点1.阅读理解: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雨点的形态和作用。
2.词语掌握:认识并掌握全文中的生字词,尤其是“点”和“线”的区别。
3.语音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理解语音语调对文意的影响。
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对全文进行正确的理解。
考验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面对语言表达陌生的学生,考验教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能力。
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2.《雨点儿》课文,语文课本;3.知识卡片(标出生字词);4.教具(组词器)。
导入引导学生感受天空中的云朵和阳光的变化。
呈现新课介绍课文及其简介,讲究词语。
学习新知1. 阅读理解首先要求学生阅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2. 词语掌握1.通过标出生字词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字词,接着通过展示组词器的构成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根、词缀的意义和组词规律。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伞下面,小河面……”寻找带“点”字的单词,然后通过对比构词,找到带“线”字的词。
3. 语音语调教师对全文进行朗读,并指出把声调和韵律正确运用于读通全文的特别重要性。
课堂练习1. 阅读理解组织学生读课文,并准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2. 语音语调让学生逐句朗读全文,并指出应该注意的读音和发音技巧。
物化案例讲解教师通过图片或现实中的例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理解雨点和雨的作用。
课堂练习对生字词进行分类练习,并进行小组合作练习涉及各项知识点。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除了课文中所描绘的电线杆等场景外,还有哪些场景有“点”和“线”组成的?2.雨对生命有哪些贡献?课堂总结正确背诵全文。
课堂体会通过阅读、学习、讨论,学生对《雨点儿》故事的认识更加深入;新生字词的筛选、整理和分类,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起到了很大的帮助;通过案例和思考讨论,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5
《雨点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讲述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后,大地所发生的变化。
在对话中,小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说他想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他们的选择看似矛盾,但都给大地带来了美好的变化——小雨点儿让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让没有花没有草得地方,开出了红花,长出了绿草。
教学目标:
1.认识“才、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
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猜个谜语,好吗?“来到地上,来白天上.有长有短,带来希望。
”哪位同学猜出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雨)
2 / 5
2.大家都见过雨,雨有许多种,谁来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
谁来试着读读课题?(指导读准轻声,儿化,读出对而点儿的喜爱)。
【设计意图】从生活常识导入,本课学的是“雨点儿”,这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一定有话可说。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1)第一遍听读提示:雨点儿是从哪里来的,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分别到哪里去了?(2)第二遍听读时,让学生思考: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去了它们要去的地方后,那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圈出文中的生字词,难读的多读几遍,也可同桌互查。
(2)读课文,把每句话都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
(3)找出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数清楚课文每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3.检查反馈
(1)读准生字,第一次读有拼音的生字卡片,第二次去掉拼音,
可采用有趣的游戏,如:摘苹果游戏,雨点儿找朋友游戏等.
(2)课文朗读,可让学生选读自己喜欢读的句子,也可以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文的重点是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体会逗号和句号的停顿,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训练目的。
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形式,在互动式既能体会出文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对话的有趣设计,又增加了同学时间的配合默契。
三、认知事物
3 / 5
1.出示文中的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1)指名读. (2)理解“飘落”:怎样的落下来叫“飘落”?(“飘落”
指慢慢,轻轻地落下来。
)(3)你还知道什么东西也是飘落下来的? (4)再读,指导朗读,把“飘落”读轻些,慢些。
2.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雨点儿呢?(出示词语:云彩)
3.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点儿有很多很多,课文中用了哪个词说明多?出示“数不清”,说说还有那些东西数不清。
4.学习课文第2.3.4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2,3,4自然段,读正确,流利。
(2)理解“问”“回答”
(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
把有关句子画出来.“你要到哪里去?”可试着加不同的提示语,
让学生练读.如:“大雨点儿(悄悄地)问小雨点儿”3“大雨点儿(笑
着)问小雨点儿”;“大雨点儿(关心地)问小雨点儿”等等。
5.读课文并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
(1)“你呢?”这句话是不是小雨点儿在回答大雨点儿? (2)理解“回答”。
读课文,找出大雨点儿回答小雨点儿的句子,读一读. (3)分角色朗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
6.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有花有草的地方”.
小雨点儿去的是有花有草的地方,(出示图片一)小雨点儿看到这里的花儿怎么样,草儿怎么样?
4 / 5
(2)小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干了些什么事呢?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表达。
(如:小雨点儿给小草洗洗澡,帮花儿戴上漂亮的水晶项链等.) (3)现在,“有花有草的地方”有了什么变化呢?让学生对比观察。
(学生说后,教师出示“有花有草的地方”图片二在第一幅图的基础上,加深花和草颜色的深度),理解“更”.(4)“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大雨点儿去的是“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出示图片或课件,让学生感受那里的荒凉)现在,那里有了什么变化呢?说一说。
(5)模仿句子说说大雨点来到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大自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例:绿绿的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
红红的小花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
(6)“有花有草的地方”更美了,你想对雨点儿说什么?
【设计意图】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要去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可以对比着嘟嘟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说的话,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选择不同。
接下来创设问题: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到了自己要去的地方后,分别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引导学生去发现。
四、板书设计:
12.雨点儿
对话
小雨点儿大雨点儿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我首先用猜谜语的方法引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从课间活动转移到
5 / 5
课堂中来。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从而从整体上把握字形。
同时在课上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认识汉字,培养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整体感悟,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朗
读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对话训练,运用了分角色朗读,增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