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典型习题解答

化工原理典型习题解答
化工原理典型习题解答

化工原理典型习题解答

王国庆陈兰英

广东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

2003

上 册

一、选择题

1、 某液体在一等径直管中稳态流动,若体积流量不变,管内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假定管内的相对粗糙度不变,则

(1) 层流时,流动阻力变为原来的 C 。

A .4倍

B .8倍

C .16倍

D .32倍

(2) 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时,流动阻力变为原来的 D 。

A .4倍

B .8倍

C .16倍

D .32倍

解:(1) 由222322642d lu

u d l du u d l h f ρμμ

ρλ=??=??=得 1624

4

212212

2122

121212==???

? ??=???? ??????? ??==d d d d d d d u d u h h f f (2) 由 222

2u d l d f u d l h f ????? ??=??=ελ得 322 5

5

21214

2122112212==???

? ??=????? ??==d d d d d d d u d u h h f f 2. 水由高位槽流入贮水池,若水管总长(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在内)缩短25%,而高位槽水面与贮水池水

面的位差保持不变,假定流体完全湍流流动(即流动在阻力平方区)不变,则水的流量变为原来的 A 。

A .倍

B .倍

C .倍

D .倍

解:由 f h u p gz u p gz ∑+++=++2

22

222211

1ρρ得 21f f h h ∑=∑ 所以 ()()2

222222

11

1u d l l u d l l e e ?+?=?+?

λλ 又由完全湍流流动,得 ??

?

??=d f ελ 所以 ()()2

22211u l l u l l e e ?+=?+,而 24

d u uA V π

?

==

所以

()()1547.175

.01

2

11

2

12==

++==e e l l l l u u V V 3. 两颗直径不同的玻璃球分别在水中和空气中以相同的速度自由沉降。已知玻璃球的密度为2500kg/m 3

,水

的密度为m 3,水的粘度为10-3Pa s ,空气的密度为m 3,空气的粘度为10-5

Pa s 。 (1)若在层流区重力沉降,则水中颗粒直径与空气中颗粒直径之比为 B 。

A .

B .

C .

D .

(2)若在层流区离心沉降,已知旋风分离因数与旋液分离因数之比为2,则水中颗粒直径与空气中颗粒

直径之比为 D 。

A .

B .

C .

D .

解:(1) 由 ()μ

ρρ182g

d u s t -=,得 ()g

u d s t

ρρμ-=

18

所以 ()()()()612.91081.12.998250010005.1205.125005

3=??-??-=

--=

--a

w s w a s a

w d d

μρρμρρ

(2) 由 ()R u d u T s r 2218?-=μρρ,gR u K T

c 2

=,得 ()c s r gK d u ?-=

μ

ρρ182,()c

s r

gK u d ρρμ-=18

所以 ()()()()593.131

1081.12.9982500210005.1205.1250053=???-???-=

--=

--cw

a w s ca w a s a

w K K d d μρρμρρ

4. 某一球形颗粒在空气中自由重力沉降。已知该颗粒的密度为5000kg/m 3

,空气的密度为m 3

,空气的粘度为

10-5

Pa s 。则

(1) 在层流区沉降的最大颗粒直径为 B 10-5

m 。

A .

B .

C .

D .

(2) 在湍流区沉降的最小颗粒直径为 C 10-3

m 。

A .

B .

C .

D . 解:(1) 由 μ

ρ

t du =

Re ,得 ρ

μd u t Re

=

而:()μρρ182g d u s t -=,所以 ()()

()m g d s 532

5

3

210639.4807

.9205.15000205.11

1081.118Re 18--?=?-????=-=ρρρμ (2) 由:()ρ

ρρg

d u s t -=74

.1,得:()ρμρ

ρρd g

d s Re

74

.1=-; ()2

222274.1Re ρμρρρd g d s =- 所以: ()()()m g d d s 332

2

2

53

22210224.1807

.9205.15000205.174.11000

1081.174.1Re --?=?-????=-?=ρρρμ 5. 对不可压缩滤饼先进行恒速过滤后进行恒压过滤。

(1)恒速过滤时,已知过滤时间为100s 时,过滤压力差为3104

Pa ;过滤时间为500s 时,过滤压力差为

9104

Pa 。则过滤时间为300s 时,过滤压力差为 C 。

A .4104Pa

B .5104Pa

C .6104Pa

D .7104

Pa

(2)若恒速过滤300s 后改为恒压过滤,且已知恒速过滤结束时所得滤液体积为,过滤面积为1m 2

,恒压过滤

常数为K=510-3m 2/s ,q e =0m 3/m 2

(过滤介质的阻力可以忽略)。则再恒压过滤300s 后,又得滤液体积为 D 。

A .

B .

C .

D .

解:(1) 由 b a p +=?θ,得

b

a b a +=?+=?5001091001034

4

两式相减,得 a 4001064

=?,150400

1064

=?=

a 所以 150001*********

=?-?=b

所以 Pa p 4

1066000015000300150?==+?=?

(2) 由 ()()()R R e R K q q q q q θθ-=-+-222,得 ()

()R R K q q θθ-=-2

2

()()R R R R

K A V K q q θθθθ-+??

?

??=-+=2

2()4361.10625.230010575.032==

??+=

-

23/6861.075.04361.1m m q =-=?

6. 对某悬浮液进行恒压过滤。已知过滤时间为300s 时,所得滤液体积为,且过滤面积为1m 2

,恒压过滤常数

K=510-3m 2

/s 。若要再得滤液体积,则又需过滤时间为 C 。

A .505s

B .515s

C .525s

D .535s

解:由 θK q q q e =+22,得 2

2q K q q e -=θ

所以 625.075

.0275.030010522

32=?-??=+=

-q q K q e θ 82510

55

.1625.025.123

22=???+=+=-K q q q e θ s 525300825=-=?θ

7. 水蒸汽在一外径为25mm 、长为的水平管外冷凝。

(1)若管外径增大一倍,则冷凝传热系数为原来的 C 。

A .倍

B .倍

C .倍

D .倍

(2)若将原水平管竖直放置,且假定冷凝液层流流动,则冷凝传热系数为原来的 A 。

A .倍

B .倍

C .倍

D .倍 解:(1) 由 ()413

2725.0????

??-=w s o t t d g r μλρα,得 841.0214

14

12112=??? ??=???

? ??=o o d d αα (2) 由 ()4

1

3

2

13.1?

???

??-=w s t t L g r μλρα,得 493.05.210

25725.013.1725.013.14

13

4

1=???

?

????=??? ???=-L d o H V αα 8. 冷热水通过间壁换热器换热,热水进口温度为90C ,出口温度为50C ,冷水进口温度为15C ,出口

温度为53C ,冷热水的流量相同,且假定冷热水的物性为相同,则热损失占传热量的 C 。

A .5%

B .6%

C .7%

D .8%

解:由 ()21T T c W Q ph h h -=,()21t t c W Q pc c c -=

()()()()05.040

38

40509015535090211221=-=----=----=-T T t t T T Q Q Q h c h 二、 计算题

1. 如图所示,常温的水在管道中流过,两个串联的U 形管压差计中的指示液均为水银,密度为Hg ,测压连接管内充满常温的水,密度为w ,两U 形管的连通管内充满空气。若测压前两U 形管压差计内的水银液面均为同一高度,测压后两U 形管压差计的读数分别为R 1、R 2,试求a 、b 两点间的压力差b a p p -。

解: 11gh p p w a ρ+=,11gh p p w a ρ-=

21p p =,132gR p p Hg ρ+=,43p p =,254gR p p Hg ρ+=

1

R 2R 空气

a b Hg

ρw

ρw

ρHg

ρ1

2

3

4

5

h

55gh p p w b ρ+=

52455gh gR p gh p p w Hg w b ρρρ--=-=

()524113gh gR p gh gR p p p w Hg w Hg b a ρρρρ----+=-

()5121gh gh R R g w w Hg ρρρ+-+=

而 211R h h +

=,2

25R h h -= 所以 ()??

?

??-+???

??--+=

-222121R g gh R g gh R R g p p w w w w Hg b a ρρρρρ ()()()g R R R R g R R g w Hg w Hg 2121212121+??

?

??-=+-

+=ρρρρ 2. 在如图所示的测压差装置中,U 形管压差计中的指示液为水银,其密度为Hg

,其他管内均充满水,其密

度为

w

,U 形管压差计的读数为R ,两测压点间的位差为h ,试求a 、b 两测压点间的压力差b a p p -。

解:由 11gh p p w a ρ+= 321p p p == gR p p Hg ρ+=43 54p p =

25gh gR p p w w b ρρ++=

所以:151413gh gR p gh gR p gh p p w Hg w Hg w a ρρρρρ++=++=+=

所以:21gh gR gh gR p p w w w Hg b a ρρρρ--+=-()21h h g gR gR w w Hg -+-=ρρρ

gh gR gR w w Hg ρρρ--=()h R g gR w Hg +-=ρρ()gh gR w w Hg ρρρ--=

3. 某流体在水平串联的两直管1、2中稳定流动,已知2/21d d =,m l 1001=,1800Re 1=。今测得该流体流径管道1的压力降为液柱,流径管道2的压力降为液柱,试计算管道2的长度2l 。

解:由 221d d =,得 41212

2

2112=??? ??=???? ??=d d u u ,所以 21412Re Re 12121

12212=?=?==u u d d u d u d μ

ρμρ

R

h

b

a

Hg

ρw

ρw

ρ1

2

3

4

5

1

h 2

h

所以 900Re 2

1

Re 12== 所以 0356.0180064Re 6411===

λ,071.0900

64

Re 6422===λ 又 22u d l h p

f ??==?λρ,g

u d l H g p f 22??==?λρ 所以 1221

1112

2

22222f f H H g

u

d l g u d l =????λλ,12

212

12

21212f f H H d d u u l l =???λλ 所以 m H H d d u u l l f f 16064

.0064

.024211002121222212112=????=????=λλ

4. 密度为1000kg/m 3

,粘度为1cP 的水,以10m 3

/h 的流量在内径为45mm 的水平光滑管内流动,在管路某处

流体的静压力为105

Pa(表压),若管路的局部阻力可忽略不计,则距该处100m 下游处流体的静压力为多少Pa(绝对压力)

解: ()s m d V u /75.1045.0360010

4422=??

==

ππ, 78750101100075.1045.03

=???==-μρdu R 0189.078750

3164

.0Re 3164.025

.025.0===

λ 由:f h u p gz u p gz ∑+++=++222222211

1ρρ,得 2

2112u d l p h p p f ρλρ??-=∑-= 275

.11000045.01000189.0105.12

5

??

??

? ???-?=()()绝压表压2524/10870125.1/1056875.8m N m N ?=?=

5. 用一离心泵将冷却水由贮水池送至高位槽。已知高位槽液面比贮水池液面高出10m ,管路总长(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在内)为400m ,管内径为75mm ,摩擦系数为。该泵的特性曲线为2

6

106.018Q H ?-=,试求:(1)管路特性曲线;(2)泵工作时的流量和扬程

知:m h 10=;m l l e 400=+;m d 075.0=;03.0=λ;2

6106.018Q H ?-=。

求:(1) ()e e Q f H =; (2) Q 、H

解:(1) 由 242212

2121282e e e Q gd

d l l g u u g p p z z H ?????

??++-+-+-=πλρ

得 2524

2101795.410075

.08075.040003.010e e e Q Q g H ?+=??????

???+=π

(2) 而 26106.018Q H ?-=,所以 2

625106.018101795.410Q Q ?-=?+

解之: s m Q /108034.210

1795.108

335

-?

=?=

所以 ()

m H 2846.13108034.2101795.4102

3

5=???+=-

6. 现有一台离心泵,允许吸上真空度m H s

6=', 用来输送20C 的清水,已知流量为20m 3

/h ,吸入管内径为50 mm ,吸入管的全部阻力损失为O mH H f 25.1=∑,当地大气压为10 mH 2O 。试计算此泵的允许安装高度g H 为多少米

解:()s m d V u /831.205.0360020

442

21=??

==ππ, f s g H g u H H ∑--'=221m 091.45.1409.065.1807

.92831.262=--=-?-=

7. 远距离液位测量

欲知某地下油品贮槽的液位H ,采用图示装置在地面上进行测量。测量时控制氮气的流量使观察瓶内产

生少许气泡。已知油品的密度为850 kg /m 3

。并铡得水银压强计的读数R 为150mm ,同贮槽内的液位 H 等于多少

解:因观察瓶内只有少许气泡产生,这表明在管道内氮气的流速极小,可近似认为处于静止状态。在静止流体内部各点的单位总势能相等,故:B A p p =,22()0B A N B A N p p g z z gz ρρ-=-=≈ (因2N ρ很小), 贮槽内液位为

136000.15

2.4850

Hg A gR p H m g g ρρρ?=

===

8. 管道两点之间压的测量

A 、

B 两断面分别位于直管段内,在此两断面间装有单U 形管和复式U 形管压强计(如附图所示)。单U 形管内指示液的密度为1ρ,复式U 形管的中间流体和直管内流体相同,密度均为ρ,试证明R 1=R 2十R 3。 解:在直管内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横断面上,

流体压强服从静压分布规律,其虚拟压强p 是常数。连接于管路A 、B 两点间压差计的读数直接反映两测压点

所在断面的虚拟压强差。

对于单U 形管压强计:g R p p B A )(11ρρ-=- (1) 对于复式U 形管的左、右两U 形管可分别写出:

g R p p A )(12ρρ-=- ; g R p p B )(13ρρ-=-

两式相加得:g R R p p B A ))((132ρρ-+=- (2) 由式1、式2可得 321R R R += 。

9. 虹吸管顶部的最大安装高度

利用虹吸管将池中温度为90℃热水引出,两容器水面的垂直距离为2m ,管段AB 长5m ,管段BC 长10m(皆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管路直径为20mm ,直管阻力系数为。若要保证管路不发生汽化现象,管路顶点

的最大安装高度为多少 (已知90℃热水的饱和蒸汽压为7.01×104

Pa) 解: 在断面1—1和2—2之间列机械能衡算式,可求得管内流速:229.812

1.62/15

0.02

0.02

gH m s l d μλ??=

==? 设顶点压强V B p p =,在断面1—1和断面B —B 之间列机械能街算式,可求出B 点最大安装高度为:

242

max

7.01105 1.62(1)10.33(10.02) 2.3829.8110000.0219.6

a V AB p p l u h m g g d g λρρ?=--+=---??=?

10. 喷嘴的尺寸与喷出速度

附图所示管路由φ57×3.5钢管组成,管长18m ,有标准直角弯头两个,闸阀一个,直管阻力系数为,高位槽内水面距管路出口的垂直距离为9m 。 当阀门全开口,试求:

(1) 管路出口流速及流量;

(2) 若在管路出口装一直径为25mm 的喷嘴,喷嘴的局部阻力系数E ξ=,管路的出口流速和流量有何变化

(3) 改变喷嘴尺寸,可能获得最大喷出速度为多少(假设喷嘴的局部阻力系数E ξ=0.5不变)。

(4) 若将流体视为理想流体,安装咳嘴前后流量的变化如何

解: (1) 管路中各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分别是:

17.0 ,75.0 ,5.0====C D B A ξξξξ。由断面1—1和2—2之间的机械能衡算式,得

3.6/u m s =

==

管内流量:2

330.05 3.67.0710/4

V m s π-?=

?=?

(2)若管路出口安装一喷嘴(如虚线所示),则断面1-4-1和2-2间的机械能衡算式为:

'2'2'2

22222

2()[(1)()()]

2222A B C D E E A B C D E u u u l u l d H g d g g d d g

λξξξξξξλξξξξ=++++++=+++++

+'

28.3/u m s =

=

流量为:'

2330.0258.3 4.0710/4

V m s π

-=

??=?

在管路出口安装喷嘴,缩小了出口流通面积并引入一个局部阻力,使管内流量减少,管内流量的降低使

沿程阻力损失大为减少,而且减少量远远超过喷嘴产生的局部阻力损失,因此,就整个管路而言,阻力损失不是增加而是减小了。喷嘴出口的流速之所以能够加快,其原因就在于此。在本例中,安装喷嘴后,出口的流通面积缩小了3/4,流量减少了:

'33

3

7.0710 4.071042%7.0710

V V V ----?-?==? (3)由(2)可知,喷嘴直径越小,管路沿程阻力损失亦越小,喷出速度越大。当喷嘴直径足够小时,管内流

体可看成是静止的,沿程阻力损失为零。在此条件下可求得喷嘴的最大喷出速度为:

max 10.08/u m s =

==

(4) 对于理想流体,安装喷嘴前后的出口流速皆为 gH u 2=

,故安装喷嘴前后的流量之比为:

2

'2

20.025()0.250.05

g d V V d === 11. 从水塔管道输送水,水塔水面距出水管口的垂育距离为10m ,新管道全长500m ,管件的局部阻力可近似

地等于水管全长的50%,水温为20℃,输水量为10m 3

/h 试求水管的最小直径。

[解] 取水塔水面为1—1截面,水管出水口为2—2截面,基准水平面通过出水管的水平中心线,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22

11221222f u p u p z z H g g g g

ρρ++=+++

已知:z 1=10m ,z 2=0;u 1≈0;p 1=p 2=0(表压);u 2=u ,则上式可简化为:gz 1=u 2/2+∑h f 。如果忽略静压头转化

为动压头的能量,则得:2

()102

e f l l u h d λ+==∑

已知:l =500m ,le =500×50%=250m ,代入上式得:2

500250()102

u d λ+=

222/10/(36000.785)75010

(

)()21036000.785S u V A d d d

λ==??∴=???

即:252

75010)()2036000.785d d

λ?=?? 0.250.25

2

0.252

0.31640.3164

Re (/)0.316475010

()()201036000.785()36000.785du d d d d λρμρμ=

=

∴=????? 解得:=2×10-7

,即d =。

12. 在如图所示的平板导热系数测定装置中,试样直径mm d 120=,且由于试样厚度b 远小于直径d ,可以忽略试样径向的热损失。由于安装不好,试样与冷、热表面之间均存在着一层厚度为的空气隙。设热表面温度C t ?=1801,冷表面温度C t ?=302。测试时测得的传热速率W Q 2.58=。空气隙在1t 下的导热系数

)/(10780.321K m W ??=-λ,在2t 下的导热系数)/(10675.222K m W ??=-λ。试计算空气隙的存在给导

热系数的测定带来的误差。(提示:不考虑空气隙计算得到的导热系数λ'为表观值,考虑空气隙计算得到的导热系数λ为真实值,即要计算

λ

λλ'

-) 解:由 b

t t S Q 2

1-?'=λ 得 ()()

()()

b b

d t t Qb

S

t t Qb

?=??-?=-=

-=

'3067.3412.0785.0301802.584

2

2

2121π

λ

又由 ()22112122112

1λλλλλλb b b S t t S b S b S b t t Q ++-=

++-=

,得 ()Q S t t b b b 212211-=++λλλ 所以:

()2

2

1

1

21λλλ

b b Q

S

t t b

-

--=

()()022765.010675.2101.010780.3101.02

.5812.0785.0301802

3

232

=??-??-??-=

---- b ?=9271.43λ

所以 %90.212190.09271

.433067

.349271.43==-='-λλλ

13. 外径为50mm 的不锈钢管,外包6mm 厚的玻璃纤维保温层,其外再包20mm 厚的石棉保温层,管外壁温为300C ,保温层外壁温为35C ,已知玻璃纤维和石棉的导热系数分别为(m K)和 W/(m K),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

b

mm

b 1.02=mm

b 1.0=d =120m m

1

t 2

t Q

玻璃纤维层和石棉层之间的界面温度。 解:

()()m W r r r r t t L

Q /9.35162102ln 3.015062ln 07.01353002ln 1ln 1223

212131=+-=+-=πλλπ

()m W r r t t L

Q /9.351ln 121

2121=-=λπ

所以 C t ?=?

-=128207

.39.3513002π

14. 某液体在一直管内(忽略进口段的影响)稳定强制湍流流动,该管内径为20mm ,测得其对流传热系数为,现将管内径改为27mm ,并忽略出口温度变化对物性所产生的影响。

(1) 若液体的流速保持不变,试问管内对流传热系数有何变化 (2) 若液体的质量流量保持不变,试问管内对流传热系数有何变化 知: mm m d 20020.0==,mm d 27= 求:

1

2

αα 解:(1) 由 12u u =,n

p c du d ???

? ??????

?

????=λμμρλα8

.0023.0 得:9417.020*******

.08

.012

2

1

1

8.0128

.02

12=??

? ???=???

? ???=

=d d d d d d d d αα

(2) 由 12W W =,uA V W ρρ==,得:1122A u A u =,2

2112???

? ??=d d u u

所以

()()8

.02

2

18

.0122

18

.01

1222

1

1

8.01128

.02212???

????????

?

?????

? ???=

???

? ???==d d

d d d d u d u d d d d u d d u d αα

5826.027208

.18

.1216

.1218

.0122

1

=??

? ??=???

? ??=???? ?????

? ???=d d d d d d d d

15. 饱和温度为100C 的水蒸汽,在外径为40mm 、长度为2m 的单根竖管 外表面上冷凝。管外壁温为94C 。试求每小时的蒸汽冷凝量。

100C 下水的汽化潜热r = 2258103

J/kg ,97C 下水的物性数据为:

= W/(m K), = 10-4 Pa s , = 958 kg/m 3

解:由 ()4

13

213.1??

?

?

??-=w s o t t L g r μλρα

得 ()()

K m W o ?=??

????-??????=-2

4

14

3

2

3

/4659.74659410021082.2682.0807.995810225813.1α 又由 ()()Wr t t L d t t S Q w s o o w s o =-??=-=παα 得 ()

()3

10225894100204.04659.7465?-????=

-=

ππαr

t t L d W w s o o

h kg s kg /9484.17/109857.43

=?=-

16. 在管长为1m 的冷却器中,用水冷却油。已知两流体作并流流动,油由420K 冷却到370K ,冷却水由285K 加热到310K 。欲用加长冷却管的办法,使油出口温度降至350K 。若在两种情况下油、水的流量、物性、进口温度均不变,冷却器除管长外,其他尺寸也不变。试求加长后的管长。

知: m l 11=,K T 4201=;K T 3702=,K T 3502=';K t 2851=,K t 3102= 求: 2l

解:由 ()()1221t t c W T T c W pc c ph h -=-, 得 ()()285310370420-=-pc c ph h c W c W

()()2853504202

-'=-t c W c W pc c ph h 所以

2852853103504203704202-'-=--t ,2852570502-'=t K t 32050

70

252852=?+='

又由 ()()2

2112211ln t T t T t T t T t m -----=

?,得

K t m 49.9260

135

ln

60

1351

=-=?,()K t t t m 81.6930135ln 30135350135ln 350135222=-='-'--=?

又由 m m t l d n K t KS Q ????=?=π,得

1

21212m m t t l l Q Q ???= 所以

8548.181

.6949.925070211212=?=???=m m t t Q Q l l

17. 在一内钢管为18010mm 的套管换热器中,将流量为 3500kg/h 的某液态烃从100C 冷却到60C ,其平均比热为2380J/(kg K)。环隙逆流走冷却水,其进出口温度分别为40C 和50C ,平均比热为4174 J/(kg K)。

内管内外侧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2000W/(m 2

K)和3000W/(m

2

K),钢的导热系数可取为45 W/(m K)。假定热损失

和污垢热阻可以忽略。试求: (1) 冷却水用量;

(2) 基于内管外侧面积的总传热系数; (3) 对数平均温差; (4) 内管外侧传热面积。

解:(1) 由 ()()1221t t c W T T c W pc c ph h -=- 得 ()()

()()

h kg t t c T T c W W pc ph h c /79824050417460100238035001221=-?-??=

--=

(2) mm d d d d d i

o i o m 80.169160180

ln 160

180ln

=-=-=

o

m o i o i o d d b d d K αλα1

11+?+?= 3101314.13000

18.1691804501.016018020001-?=+?+?=

所以 )/(8571.8832

K m W K o ?=

(3) C t t t t t m ?=-=???-?=

?75.322050

ln 20

50ln

1

212逆 (4)由 ()21T T c W t S K Q ph h m o -=?=逆 得

()()3211975.375

.32857.88336006010023803500m t K T T c W S m o ph h =??-??=

?-=

18. 在列管换热器中,用120

C 的饱和蒸汽将存放在常压贮槽中的

温度为20C 、比热为)/(C kg kJ ??、质量为2

104

kg 的重油进行

加热。采用输油能力为6000kg/h 的油泵,将油从贮槽送往换热器,经加热后再返回贮槽中,油循环流动。若要求经4h 后油温升高至80C ,试计算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设加热过程中K 可取为350)/(2

C m W ??,且在任何时刻槽内温度总是均匀一致的。

知: C T ?=120,C t ?='201

,C t ?=''801,)/(2090C kg J c p ??=,kg m 4102?=,s kg h kg W /3600

6000

/6000=

=,s 36004?=τ,)/(3502C m W K ??= 求:S

T

T

2

t 1

t 1

t

解:在 时刻, ()()2

112122112121212ln ln ln ln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m ---=---=-----=???-?=

? 又 ()2

11

212ln

t T t T t t KS

t KS t t Wc m p ---=?=-

所以 2

1ln t T t T KS Wc p --=,p

Wc KS t T t T =

--21ln p Wc

KS

e t T t T =--21,p

Wc KS e t T t T 12-=- p

Wc KS e

t T T t 12--

=

在d 内, ττd t T t T t t KS d t KS dt mc m p ?---?

=??=2

11

21ln

所以 τd Wc KS t e t T T KS dt mc p

Wc KS p p

?---

?

=1

11τd e

t e

t T T e

KS

Wc KS p

p

p

Wc KS Wc KS Wc KS p ?-+-??

=1

1

τd e

t e T e Wc p

p p Wc KS Wc KS Wc KS p ????? ??--???? ??-?=1

11()τd t T e

e Wc p

p Wc KS

Wc

KS

p ?-?-?=11 所以

ττd e

e m

W t T dt p

p

Wc KS Wc KS t t ?-?=-??

'''1

011

1

1

????

? ??

-?=?-?=''-'-p

p p

Wc

KS

Wc KS Wc KS

e m W e e m W t T t T 111ln

2

1

ττ 12

11ln p

KS Wc T t m W T t e

τ'--=

?

''-12

11ln p

KS

Wc T t m

W T t e

τ'-=-

?''-2

1ln

11t T t T W m

e

p

Wc KS ''-'--=

τ

2

1ln

11ln t T t T W m

Wc KS

p

''-'--=τ

所以 21

ln 11ln t T t T W m K Wc S p ''-'--=τ243526.1480

12020120ln

360043600

600010211ln 350209036006000

m =--???-?=

下 册

1. 吸收剂用量对气体极限残余浓度的影响

用纯水逆流吸收气体混合物中的SO 2(其余组分可视为惰性成分),混合物中SO 2的初始浓度为5%(体积百分数),在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关系x y 0.5=,试分别计算液气比为4与6时气体的极限出口浓度。 解:当填料塔为无限高,气休出口浓度 达极限值,此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对于 逆流操作,操作线与平衡线交点位置取决于液 气比与相平衡常数m 的相对大小。 当L /G =4,(L /G <m =时,操作线ab 与平衡线交于塔底(见附图点b),由相平衡关系可以计算液体出口的最大浓度为:

由物料衡算关系可求得气体的极限出口浓度 为:

当L /G =6时(L /G >m),操作线a 'b '与平衡线交于塔顶(见附图中点a ’),由平衡关系可以计算气体极限出口浓度为:

由物料衡算关系可求得液体出口浓度为: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当L/G <m 时,气体的极限残余浓度随L /G 增大而减小;当L/G >m 时,气体的极限浓度只取决于吸收剂初始浓度,而与吸收剂的用量无关。

2. 逆流与并流操作最小吸收剂用量

在总压为3.039×105

Pa(绝对)、温度为20℃下用纯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SO 2,SO 2的初始浓度为(摩尔分率),要求在处理后的气体中SO 2含量不超过1%(体积百分数)。已

知在常压下20℃时的平衡关系为y =13.9x ,试求逆流与并流操作时的最小液气比(L /G) 各为多少

解:由常压下20℃时的相平衡关系y =13.9x ,可求得p =3.039×105

Pa 、t=20℃时的相平衡常数为:

(1)逆流操作时,气体出口与吸收剂入口皆位于塔顶,故操作线的一个端点(y 2,x 2)的位置已经确定(附图b 中点b)。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小时,操作线将在塔底与平衡线相交于点d ,即m y x /1max 1=。于是,由物料衡算式可求得最小液气比为:

附图(a ) 附图(b )

(2) 并流操作时,气体与液体进口皆位于塔顶,故操作线一端点(1y 、2x )的位置已确定(附图b 中点c )。

当吸收列用量最小时,气液两相同样在塔底达到平衡,操作线与平衡线交于d 点,此时m

y x 2

max

1

=

'。由物料衡算式可得最小液气比为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完成同样的分离任务,逆流操作所需要的最小液气比远小于井流。因此,从平衡观点看,逆流操作优于并流操作。

3. 吸收塔高的计算

某生产过程产生两股含有HCl 的混和气体,一股流量1G ''

=/s ,HCI 浓度1.01=G y (摩尔分率)

,另一股流量1

G '=0.015kmo1/s ,HCl 浓度04.02=G y (摩尔分率)。今拟用一个吸收塔回收二股气体中的HCl ,总回收率不低于85%,历用吸收剂为20℃纯水,亨利系数E =2.786×105

P a ,操作压强为常压,试求:

(1) 将两股物料混和后由塔底入塔(附图a 中点a ),最小吸收剂用量为多少若将第 二股气流在适当高度单独加入塔内(附图a 中点b),最小吸收刘用量有何变化

(2) 若空塔速度取0.5m /s ,并已测得在此气速下3

108-?=a K y kmo1/(s .m 2

),实际液气比取最小

液气比的1.2倍,混合进料所需塔高为多少

(3) 若塔径与实际液气比与(2)相同,第二股气流在最佳位置进料,所需塔高为多少中间加料位于何处

解:(1) 在操作条件下,系统的相平衡常数为:

两股气体混和后的浓度为:

气体出口浓度为

两股气体混合后进塔的最小液气比(参见附图b )为:

附图(b ) 附图(c )

当两股气体分别进塔时,塔下半部的液气比大于上半部,操作线将首先在中间加料处与平衡线相交(参见附图c),对中间加料口至塔顶这一段作物料衡算,可求出为达到分离要求所需要的最小液气比为 ”

吸收塔下半部的液气比056.4/1min

=''G L ,对下半部作物料杨算可得液体最大出口浓度为

连接 (2y ,0)、(2G y ,

m y G 2)和(1G y ,m

y

G 1)三点即得分段进料的操作线。

4. 吸收剂再循环对所需塔高的影响

用纯水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体中的氨,氨的初始浓度为(摩尔分率),要求氨回收率不低于95%,塔底得到的氨水浓度不低于。已知在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x y e 95.0 ,试计算:

化工原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化工原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低浓度难溶气体吸收,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入塔气量增加,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H OG 、出塔气体浓度2y 、出塔液体浓度1x 将会有__A______变化。 A OG H ↑, 2y ↑, 1x ↑ B OG H ↑, 2y ↑, 1x ↓ C OG H ↑, 2y ↓, 1x ↓ D OG H ↓, 2y ↑, 1x ↓ 2.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 数k y =2kmol/m2h , 气相总传质系数Ky=1.5kmol/ m2h ,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 浓度y i 应为__B______。平衡关系y=0.5X 。 A .0.02 B.0.01 C.0.015 D.0.005 3.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B____。 A.气膜控制时有:*p p i ≈,L G Hk k 11<< B 气膜控制时有:*p p i ≈,L G Hk k 11>> C 液膜控制时有:i c c ≈*,G L k H k <<1 D 液膜控制时有:i c c ≈,G L k H k >>1 4.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溶质的分配系数___D_____1。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都可以。 5.按饱和液体设计的精馏塔,操作时D/F 、R 等其它参数不变,仅将料液改为冷 液进料,则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浓度____A____,残液中易挥发组分浓度______。 A 提高,降低; B 降低,提高; C 提高,提高; D 降低,降低 6.某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17块(包括塔釜),全塔效率为0.5,则实际塔板数为 ____C__块。 A. 30 B.31 C. 32 D. 34 7.在馏出率相同条件下,简单蒸馏所得馏出液浓度____A____平衡蒸馏。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或高于或低于 8.指出“相对湿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中,哪一个参量与空 气的温度无关_____B___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及答案.

1、在完全湍流时(阻力平方区),粗糙管的摩擦系数 数值。 A.与光滑管一样 B.只取决于Re C.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D.与粗糙度无关 2、某离心泵运行一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应。 A.停泵,向泵内灌液 B.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C.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 D.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 3、液体在两截面间的管道内流动时, 其流动方向是。 A.从位能大的截面流向位能小的截面; B.从静压能大的截面流向静压能小的截面; C.从动能大的截面流向动能小的截面; D.从总能量大的截面流向总能量小的截面; 4、冷热两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相差较大时,提高总传热系数K值的措施是。 A.提高小的值; B.提高大的值; C.两个都同等程度提高; D.提高大的值,同时降低小的值。 5、在空气-蒸汽间壁换热过程中可采用方法来提高传热速率最合理。 A.提高蒸汽速度; B.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 C.提高空气流速; D.将蒸汽流速和空气流速都提高。 6、沉降室的生产能力与有关。 A.颗粒沉降速度和沉降室高度; B.沉降面积; C.沉降面积和颗粒沉降速度; D.沉降面积、沉降室高度和颗粒沉降速度。 7、离心泵的扬程是指泵给予()液体的有效能量。 A. 1kg B. 1N C. 1m 8、雷诺数的物理意义表示。 A.粘滞力与重力之比; B.重力与惯性力之比; C.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D.压力与粘滞力之比。 9、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的一层隔热材料的表面应该是。 A.表面光滑,色泽较浅 B.表面粗糙,色泽较深

C.表面粗糙,色泽较浅 10、蒸汽冷凝传热时不凝气体的存在,对冷凝给热系数α的影响是。 A.使α增加 B.使α降低 C.无影响 1、C 2、C 3、D 4、A 5、C 6、B 7、B 8、C 9、A 10、B 1、离心泵效率最高的点称为: A 工作点 B 操作点 C 设计点 D 计算点 2、某离心泵运行一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应。 A 停泵,向泵内灌液 B 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C 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 D 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 3、离心泵停车时要: A 先关出口阀后断电 B 先断电后关出口阀 C 先关出口阀先断电均可 D 单级式的先断电,多级式的先关出口阀 4、冷热两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相差较大时,提高总传热系数K值的措施 是。 A 提高小的值; B 提高大的值; C 两个都同等程度提高; D 提高大的值,同时降低小的值。 5、在空气-蒸汽间壁换热过程中可采用方法来提高传热速率最合理。 A 提高蒸汽速度; B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 C 提高空气流速; D 将蒸汽流速和空气流速都提高。 6、沉降室的生产能力与有关。 A 颗粒沉降速度和沉降室高度; B 沉降面积; C 沉降面积和颗粒沉降速度; D 沉降面积、沉降室高度和颗粒沉降速度。 7、在讨论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时,临界直径这一术语是指: A 旋风分离器效率最高时的旋风分离器的直径 B 旋风分离器允许的最小直径 C 旋风分离器能够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直径 D 能保持滞流流型时的最大颗粒直径 8、判断下面的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 在一定的温度下,辐射能力越大的物体,其黑度越大 B 在同一温度下,物体的吸收率A与黑度ε在数值上相等,因此A和ε的物理 意义相同 C 黑度越大的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越强 D 黑度反映了实际物体接近黑体的程度 9、真空蒸发时,冷凝器操作压强的最低极限取决于: A 冷凝水的温度 B 真空泵的能力 C 当地大气压力 D 蒸发器的蒸发水量 10、下述几条措施,哪一条不能提高加热蒸汽的济程度? A 采用多效蒸发流程 B 引出额外蒸汽 C 使用热泵蒸发器 D 增大传热面积 1、C 2、C 3、A 4、A 5、C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2013年版) 2

1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精馏操作的目的是 使混合物得到近乎完全的分离 ,某液体混合物可用精馏方法分离的必要条件是 混合液中各组分间挥发度的差异 。 2.进料热状态参数q 的物理意义是 代表精馏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交点的轨迹方程 ,对于饱和液体其值等于 0 ,饱和蒸汽q 等于 1 。 3.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是 简单蒸馏是非定态过程 。 4.吸收操作的目的是 分离气体混合物 ,依据是 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之差异 。 5.连续精馏正常操作时,增大再沸器热负荷,回流液流量和进料量和进料状态不变,则塔顶馏出液中易挥发组成的摩尔组成X D 将 增大 ,塔底采出液中易挥发组成的摩尔组成X W 将 减小 。(减小,增大,不变,变化不确定) 6.平衡蒸馏(闪蒸)的操作温度是在操作压力下混合物的泡点和露点温度之间。 (泡点温度,露点温度,泡点和露点温度之间) 7.液-液萃取操作中,操作温度 ,有利于分离。(降低,升高,保持恒定)。 8.多级逆流萃取操作,减少溶剂用量,完成规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级数 。(增 大、减小、不变) 9.实际生产中进行间歇精馏操作,一般将 和 两种操作方式结合起来。(恒定回流比,恒定产品组成) 10.请写出两种常用的解吸操作方法: 和 。升温,气提,降压(三写二) 11.在吸收塔的设计中,气体流量,气体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 减小 ,设备费用 增多 。(减小,增多) 12.当温度升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升高 ,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升高 。(升高,升高) 13.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 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之差异 ,精馏操作的基本依据是 各组分间挥发度的差异 。 14.蒸馏是分离 均相液体混合物 的一种方法,蒸馏分离的依据是 挥发度差异 。 15.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都需加入第三组分,目的分别是 使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增大 、 改变原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 。 16.如果板式塔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可能产生 严重漏液 、 严重泡沫夹带及 液泛 等不正常现象,使塔无法工作。 17.板式塔的类型有 泡罩塔 、 浮阀塔 、 筛板塔 (说出三种);板式塔从总体上看汽液两相呈 逆流 接触,在板上汽液两相呈 错流 接触。 18.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小 ,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大 ,只要组份在气相

化工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1. 某精馏塔的设计任务为:原料为F,x f,要求塔顶为x D,塔底为x w。设计时若选定的回流比R不变,加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蒸汽加料改为饱和液体加料,则所需理论板数N T减小,提馏段上升蒸汽量V' 增加,提馏段下降液体量L' 增加,精馏段上升蒸汽量V不变,精馏段下降液体量L不变。(增加,不变,减少) 2. 某二元理想溶液的连续精馏塔,馏出液组成为x A=0.96(摩尔分率)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4.该物系平均相对挥发度α=2.2,此时从塔顶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上升蒸气组成为y2=_______. 3. 某精馏塔操作时,F,x f,q,V保持不变,增加回流比R,则此时x D增加,x w减小,D减小,L/V增加。(增加,不变,减少) 6.静止、连续、_同种_的流体中,处在_同一水平面_上各点的压力均相等。 7.水在内径为φ105mm×2.5mm的直管内流动,已知水的黏度为1.005mPa·s,密度为1000kg·m3流速为1m/s,则R e=_______________,流动类型为_______湍流_______。 8. 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 的__4__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1/4___倍。 9. 两个系统的流体力学相似时,雷诺数必相等。所以雷诺数又称作相似准数。 10. 求取对流传热系数常常用_____量纲________分析法,将众多影响因素组合 成若干____无因次数群______数群,再通过实验确定各___无因次数群________之间的关系,即得到各种条件下的_____关联______式。 11. 化工生产中加热和冷却的换热方法有_____传导_____、 ___对流______和 ____辐射___。 12.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此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___饱和蒸 汽一侧_____流体的温度,总传热系数K接近___空气侧___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1当地大气压为 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 350mmHg 则真空度为395 mmH?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 强为1360 mmHg 则其绝对压强为 2105mmHg _____ 。 2、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 _0 _______,临近管壁处存在层流底层,若 Re 值越大,则该层厚度 越薄 3、 离心泵开始工作之前要先灌满输送液体,目的是为了防止 气缚 现象发生;而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也不能 够太高,目的是避免 汽蚀 现象发生。 4 、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则其抗气蚀性能 越强 。 5、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 K 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 6、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 傅立叶定律。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 (大、小)一侧的:?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 接近于:.值 大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 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 (大、小)。 7、 Z= (V/K v a. Q ) .(y 1 -丫2 )/ △ Y m 式中:△ Y m 称 气相传质平均推动力 ,单位是kmol 吸 收质/kmol 惰气;(Y i — Y 2) / △ Y m 称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8、 吸收总推动力用气相浓度差表示时,应等于 气相主体摩尔浓度 和同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浓度之 差。 9、 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非循环型两大类。 10、 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溶液蒸汽压下降、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管路阻力。 11、工业上精馏装置,由精馏^_塔、冷凝器、再沸器等构成。 12、分配系数k A 是指y A /X A ,其值愈大,萃取效果 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1、气体在直径不变的圆形管道内作等温定态流动,则各截面上的( 6、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 13、萃取过程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 溶解度的差异 而达到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操作。 14、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 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15、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分压 ;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 越好。 A. 速度不等 B.体积流量相等 C. 速度逐渐减小 D.质量流速相等 2、装在某设备进口处的真空表读数为 -50kPa ,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为 100kPa , 此设备进出口之间的绝对压强差为 A. 50 B . 150 C . 75 D .无法确定 3、离心泵的阀门开大时,则( B )。A ?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减小 .泵出口的压力减小 C .泵入口处真空度减小 .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 4、下列(A )不能实现对往复泵流量的调节。 A .调节泵出口阀的开度 ?旁路调节装置 C .改变活塞冲程 ?改变活塞往复频率 5、已知当温度为 T 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 )耐火砖的黑度。 A.大于 .等于 C .不能确定 D .小于 ,使空气温度由20 C 升至80 C,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20分)有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其规格如下:管数30根、管长 3 m、管径由25×2.5 mm,为单管程。今拟采用此换热器冷凝冷却CS2 饱和蒸汽,从饱和温度46℃冷却到10℃,CS2 走管外,其流量为250 kg/h,其冷凝潜热为356 kJ/kg,液体CS2的比热为 1.05 kJ /(kg·℃ );水走管内与CS2成总体逆流流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和30℃。已知CS2 冷凝和冷却时传热系数(以外表面积为基准)分别为K1= 232.6和K2= l16.8 W/(m2·℃),问此换热器是否适用? 1.解:CS2冷凝的热负荷:Q冷凝=250×356=89000kJ/h=24.72 KW CS2冷却的热负荷:Q 冷凝=250×1.05×(46-10)=9450kJ/h =2.6 KW 总热负荷Q 为:Q=24.7+2.63=27.3 KW 冷却水用量q m2 为:q m2=27.3 =0.261kg/s=940kg/h 4.187×(30-5) 设冷却水进入冷却段的温度为t k,则有:0.261×4.187×(t k- 5)=2.6KW 解之得:t k=7.38℃,则:(5 分) 冷凝段对数平均温差:Δ t m=(46-30)-(46-7.38) =25.67℃ ln46 -30 46-7.38 所需传热面积: A 冷凝=24.7/232.6×10-3×25.67= 4.14m2,(5 分) 冷却段对数平均温差:Δ tm=(46-7.38)-(10-5)= 16.45℃ ln 46-7.38 (5 分)10-5 所需传热面积: A 冷却= 2.6/116.8×10-3×16.45= 1.35m2, 冷凝、冷却共需传热面积:Σ A i=4.14+ 1.35=5.49m2, 换热器实际传热面积为:A0=30×3.14×0.025×3=7.065>ΣA i ,所以适宜使用。(5分) 2.(20 分)某列管换热器由多根Φ 25×2.5mm的钢管组成,将流量为15×103kg/h 由20℃加热到55℃, 苯在管中的流速为0.5m/s ,加热剂为130℃的饱和水蒸汽在管外冷凝,其汽化潜热为2178kJ/kg ,苯的比热容cp为1.76 kJ/kg ·K,密度ρ 为858kg/m3,粘度μ为0.52 ×10-3Pa·s,导热系数λ为0.148 W/m·K,热损失、管壁热阻及污垢热阻均忽略不计,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α 为10×104 W/m2·K。试求: (1)水蒸汽用量(kg/h );(4分) (2)总传热系数K(以管外表面积为准);(7 分) (3)换热器所需管子根数n及单根管子长度L。(9 分)

化工原理考研试题库

化工原理试题库 试题一 一:填空题(18分) 1、 某设备上,真空度的读数为80mmHg ,其绝压=________02mH =__________Pa. 该地区的大气压为 720mmHg 。 2、 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000 3m Kg ,粘度为1cp ,在mm d 100=内的管内以s m 3 速度流动,其流动类 型为 ______________。 3、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从中心到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_______。 5、 水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_______________s m ,低压气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s m 。 6、 离心泵与往复泵的启动与调节的不同之处是:离心泵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往复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非均相物糸中,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物质,处于 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8、 间竭过滤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传热的基本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工业上的换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α称为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管内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 提高管外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蒸汽冷凝有二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其中,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传热效果好。 二:问答题(36分) 1、 一定量的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层流流动,若将其管径增加一倍,问能量损 失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2、 何谓气缚现象?如何防止? 3、何谓沉降?沉降可分为哪几类?何谓重力沉降速度? 4、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问: (1) 传热管的壁温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温度? (2) 传热糸数K 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对流传热膜糸数? (3) 那一种流体走管程?那一种流体走管外?为什么? 5、换热器的设计中为何常常采用逆流操作? 6、单效减压蒸发操作有何优点? 三:计算题(46分) 1、 如图所示,水在管内作稳定流动,设管路中所有直管管路的阻力糸数为03.0=λ,现发现压力表上 的读数为052mH ,若管径为100mm,求流体的流量及阀的局部阻力糸数? 2、 在一 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冷却将C 0100的热水冷却到C 0 50,热水流量为h m 360,冷却水在管 内 流动,温度从C 020升到C 0 45。已 知传热糸数K 为C m w .20002, 换热管为mm 5.225?φ的钢管,长 为3m.。求冷却水量和换热管数 (逆流)。

化工原理选择题

1下列哪些因素可能是造成筛板塔严重漏液的原因(ADE) A气量过小B气量过大 C 板上液层厚度过小 D 液量过大E严重漏液 2 造成板式塔液泛,可能是因为(CDF) A 板上也留分布不均匀 B 板上气液分布不均匀C气量过大 D 液量过大E严重漏液F板间距过小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C) A板间距过小,雾沫夹带线下移B板间距过大,雾沫夹带线上移C降液管面积上升,液相上线右移D降液管面积下降,液相上线左移4以下湿空气中,_______参数是相互独立的。(B) A:H P W B:t t w C:H, t d D:l, t w 5某一定状态下的湿空气,以一定速度流过水盘液面,则平衡时水温等于_______。(A) A 湿球温度t w B干球温度t C露点温度t d D 绝热饱和温度t as 6某液体在一等径直管中稳态流动,若体积流量不变,管内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时,假定管内的相对粗糙度不变,则_______。(C) A 4倍 B 8倍 C 16倍 D 32倍 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时,流动阻力变为原来的_______。(D) A 4倍 B 8倍 C 16倍 D 32倍 7流体在管内作完全湍流流动,其他不变,当速度提高到原来的2倍时,阻力损失是原来的___C___倍;若为层流流动,其他不变,当速度提高到原来的2倍时,阻力损失是原来的___B___倍。 A 1倍 B 2倍 C 4倍 D 8倍 8 流体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hf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_______。(C) A动能 B 位能C静压能D总机械能 9层流与湍流的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B) A 湍流流速大于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积大的为湍流,截面积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小于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10 离心泵停车时要(A)。 A 先关出口阀后断电 B 先断电后关出口阀 C 先关出口阀先断电均可 D 单级式的先断电,多级式的先关出口阀 11 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B)。 A 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 B 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 C 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 D 车削离心泵的叶轮 12 流体通过离心泵所获得的能量主要表现为(B)。 A 动能增加 B 静压能增加C位能增加D流量增大 13离心泵工作时,通过改变出口阀的开度调节流量,其实质是(B) A 改变泵的工作特性曲线B改变管路的特性曲线 C 改变泵的扬程D调节泵的功率 14 离心沉降速度是_______。(B) A 颗粒运动的绝对速度B径向速度C切向速度D气流速度

化工原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和答案

新乡学院2011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化工原理》期末试卷A卷 课程归属部门:化学与化工学院试卷适用范围:09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题号-一一-二二-三总分 得分 111 1 8.吸收过程中的总阻力可表示为恳仁臥,其中-表 示,当H 时(很大、很小),1 1可忽略,则该过程 Hk L 近似为控制。 9.在常压下,X A 0.2 (摩尔分数,下同)的溶液与y A0.15的气体接触,已知 得分—.评卷人一、填空(每题1分,共30 分) 1. 吸收操作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达到分离均相 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2. 干燥速率曲线包括:恒速干燥阶段和___________ 阶段。在恒速干燥阶段,物料 的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__________ 温度,所干燥的水分为___________ 水分。 3. 二元理想物系精馏塔设计,若q n,F、X F、X D、X W、一定,将饱和液体进料改为 饱和蒸汽进料,则最小回流比___________ ,若在相同回流比下,所需的理论板 数_______ ,塔釜热负荷________ ,塔顶冷凝器热负荷_________ 。 4. 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______________ y=0.75x+0.2,则操作回流比R ,馏出液组成 X D=_____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y 1.3x 0.021,则x w= . m 2,此时将发生_________ 。 10. 在分离乙醇和水恒沸物时,通常采用________ 精馏,加入的第三组分____ , 无水乙醇从塔 ____ (顶、底)引出。 11. 塔的负荷性能图中包括5条线,这5条线包围的区域表示________________ 。 12. 全回流操作时回流比R等于_________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__________ 。 1 13.板式塔漏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溢流堰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 14当空气相对湿度巾=98%寸.则空气的湿球温度t w、干球温度t、露点温度t d 之间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15.某两组份混合物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2.0,在全回流下,从塔顶往下数对第 得分评卷人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5. 若x*-x近似等于X i - X,则该过程为_____________ 控制。 6. 用纯溶剂逆流吸收,已知q n,i /q n,v =m,回收率为0.9,则传质单元数 N D=_______ 。 7. 蒸馏在化工生产中常用于分离均相_____________ 混合物,其分离的依据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将含水20%(干基,下同)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开始时 干燥速度恒定,当干燥至含水量为5%寸,干燥速度开始下降,再继续干燥至物料衡重,并设法测得此时物料含水量为0.05%,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平衡含水量()。 (A)5% (B)20% (C)0.05% (D)4.95%

《化工原理试题库》大全

化工原理试题库多套及答案 一:填空题(18分) 1、 某设备上,真空度的读数为80mmHg ,其绝压=___8.7m 02H , _____pa 41053.8?__. 该地区的大气压为720mmHg 。 2、 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0003m Kg ,粘度为1cp ,在mm d 100=内的管内以s m 3 速度 流动,其流动类型为 ______________。 3、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从中心到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_______。 5、 水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_______________s m ,低压气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s m 。 6、 离心泵与往复泵的启动与调节的不同之处是:离心泵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往复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非均相物糸中,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物质,处于 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8、 间竭过滤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传热的基本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工业上的换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α称为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管内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 提高管外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蒸汽冷凝有二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其中,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传热效果好。 二:问答题(36分) 1、 一定量的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层流流动,若将其管径增加一倍,问能量损 失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2、 何谓气缚现象?如何防止? 3、何谓沉降?沉降可分为哪几类?何谓重力沉降速度? 4、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问: (1) 传热管的壁温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温度? (2) 传热糸数K 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对流传热膜糸数? (3) 那一种流体走管程?那一种流体走管外?为什么? 5、换热器的设计中为何常常采用逆流操作? 6、单效减压蒸发操作有何优点? 三:计算题(46分) 1、 如图所示,水在管内作稳定流动,设管路中所有直管管路的阻力糸数 为03.0=λ,现发现压力表上的读数为052mH ,若管径为100mm,求流体 的流量及阀的局部阻力糸数? 2、 在一 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冷却 将C 0100的热水冷却到C 050,热水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填空题 1.(3分)球形粒子在介质中自由沉降时,匀速沉降的条件是_粒子所受合力的代数和为零_ 。滞流沉降时,其阻力系数=_24/ Rep_. 2.在静止的、连续的同种流体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力均相等。 3.水在内径为φ105mmX2.5mm的只管内流动,已知水的粘度为1.005mPa*s,密度为1000kg*m3,流速为1m/s,则Re=99502,流动类型为湍流。 4.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2 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而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1/4 倍. 5.求取对流传热系数常采用因次分析法,将众多影响因素组合成若干无因次数群,再通过实验确定各特征数数之间的关系,即得到各种条件下的关联式。 6.化工生产中加热和冷却的换热方法有_直接换热_, 间壁换热和蓄热换热. 7.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此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饱和蒸汽侧流体的温度,总传热系数K 接近空气侧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 8.气液两相平衡关系将取决于以下两种情况: (1) 若pe〉p 或C 〉Ce则属于解吸过程 (2) 若p 〉pe 或Ce〉C 则属于吸收过程 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平衡关系_,_物料衡算,_传质速率._. 10.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自由水分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非结合水分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平衡水分。 11.,当20℃的水(ρ=998.2kg/m3,μ=1.005厘泊)在内径为100mm的光滑管内

22.对于间壁式换热器:m1Cp1 (T1-T2 ) =m2Cp2 (t2-t1)=K.A.△tm 等式成立的条件是_稳定传热、_无热变化、_无相变化。 选择题 1.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 A ) A.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B.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 C.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2.为使U形压差计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指示液时,应使指示液和被测流体的密度 差(ρ指-ρ)的值(B )。 A. 偏大 B. 偏小 C. 越大越好 3. 若将20℃硫酸用φ48×3.5mm的无缝钢管输送,则硫酸达到湍流的最低流速 为(D )。已知20℃时,硫酸的密度为1831 kg/m3粘度为25.4cP。 A. 0.135m/s B. 1.5m/s C. 0.15m/s D. 1.35m/s 4.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5.离心泵的性能曲线中的H--Q线是在( C )情况下测定的。 A. 效率一定; B. 功率一定; C. 转速一定; D. 管路(l+∑l)一定。

化工原理上册选择填空判断题库包含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库(上册) 第一章流体流动 一、选择题 1. 连续操作时,物料衡算通式中的过程积累量GA为( A )。 A.零 B.正数 C.负数 D.任意值 2. 热量衡算中,物料的焓为相对值,通常规定( A )的焓为零。 A.0℃液体 B.0℃气体 C.100℃液体 D.100℃气体 3. 流体阻力的表现,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D )。 A.阻力越大,静压强下降就越大 B.流体的粘度越大,阻力越大 C.流体的流动状况是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 D.流体的内摩擦力在流体激烈流动时不存在 4. 压强的具有专门名称的国际单位是Pa,用基本单位表示是( C )。 A.atm B.mmHg C.Kg/m.s2 D.N/m2 5. 水在直管中流动,现保持流量不变,增大管径,则流速(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6. 对可压缩流体,满足( C )条件时,才能应用柏努力方程求解。 A. )%(20ppp121式中压强采用表压表示 B. )%(01ppp12 1式中压强采用表压表示 C. )%(20ppp121式中压强采用绝压表示 D. )%(01ppp1 2 1式中压强采用绝压表示 7. 判断流体的流动类型用( C )准数。 A.欧拉 B.施伍德 C.雷诺 D.努塞尔特 8. 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滞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曲线为( B )。 A.直线 B.抛物线 C.双曲线 D.椭圆线 9. 增大流体的流量,则在孔板流量计的孔板前后形成的压强差(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0.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系数与( B )有关。 A.雷诺准数和绝对粗糙度 B. 雷诺准数和相对粗糙度 C.欧拉准数和绝对粗糙度 D. 欧拉准数和相对粗糙度 11. 测速管测量得到的速度是流体( C )速度。 A.在管壁处 B.在管中心 C.瞬时 D.平均 12. 在层流流动中,若流体的总流率不变,则规格相同的两根管子串联时的压降为并联时的( C )倍。 A. 2; B. 6; C. 4; D. 1。 13. 流体在长为3m、高为2m的矩形管道内流动,则该矩形管道的当量直径为( C )。 A. 1.2m; B. 0.6m; C. 2.4m; D. 4.8m 2 14. 流体在长为2m、高为1m的矩形管道内流动,则该矩形管道的当量直径为( A )。 A. 1.33m; B. 2.66m; C. 0.33m; D. 0.66m。 15. 流体在内管外径为25mm,外管内径为70mm的环隙流道内流动,则该环隙流道的当量直径为( D )。 A. 25mm; B. 70mm; C. 95mm; D. 45mm。 16. 当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滞流时的平均速度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C ) A. u =3/2.umax B. u =0.8 umax C. u =1/2. umax D u =0.75 umax 17. 判断流体流动类型的准数为( A ) A . Re数 B. Nu 数 C . Pr数 D . Fr数 18.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其对流传热系数α与雷诺准数Re 的n 次方成正比,其中的n 值为( B ) A . 0.5 B. 0.8 C. 1 D. 0.2 19. 牛顿粘性定律适用于牛顿型流体,且流体应呈( A ) A.层流流动 B 湍流流动 C 过渡型流动 D 静止状态 20. 计算管路系统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时,速度值应取为( C ) A. 上游截面处流速 B 下游截面处流速 C 小管中流速 D 大管中流速 21. 用离心泵在两个敞口容器间输送液体。若维持两容器的液面高度不变,则当输送管道上的阀门关小后,管路总阻力将( A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 22. 流体的压强有多种表示方式,1标准大气压为 ( C ) A.780mm汞柱 B.1Kgf/cm2 D.10130Pa 23. 流体在圆管中层流流动,若只将管内流体流速提高一倍,管内流体流动型态仍为层流,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B )倍。 A.4 B.2 C.2 D.不能确定 24. 阻力系数法将局部阻力hf表示成局部阻力系数与动压头的乘积,管出口入容器的阻力系数为 ( A ) A.1.0 B.0.5 25. 在柏努利方程式中,P/ρg被称为 ( A ) A.静压头 B.动压头 C.位压头 D.无法确定 26. 流体的流动形式可用雷诺准数来判定,若为湍流则Re ( D ) A.<4000 B.<2000 C.>2000 D.>4000 27. 不可压缩性流在管道内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式为( A )可压缩性流体在管道内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式为( D ) 3 A.u1A1=u2A2 B.u1A2=u2A1

化工原理下期末考试

第六章精馏习题 一、填空 1、在t-x-y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气液两相温度,但气相组成液相组成,而两相的量可根据来确定。 2、当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液相泡点温度。 3、双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α是溶液中的挥发度对 的挥发度之比,若α=1表示。物系的α值愈大,在x-y图中的平衡曲线愈对角线。 4、工业生产中在精馏塔内将过程和 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而实现操作的。 5、精馏塔的作用是。 6、在连续精馏塔内,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其作用是 ;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其作用是。 7:离开理论板时,气液两相达到状态,即两相相等,互成平衡。 8: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有(1) 和(2)。 9:精馏过程回流比R的定义式为;对于一定的分离任务来说,当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少,此种操作称为;而 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 10:精馏塔有进料热状况,其中以进料q值最大,进料温度泡点温度。 11: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回流比等于,馏出液流量等于,操作线方程为。 12:在操作的精馏塔中,第一板及第二板气液两相组成分别为y 1,x 1 及 y 2,x 2 ;则它们的大小顺序为最大,第二,第三,而最小。 13:对于不同的进料热状况,x q 、y q 与x F 的关系为 (1)冷液进料:x q x F ,y q x F ; (2)饱和液体进料:x q x F ,y q x F ; (3)气液混合物进料:x q x F ,y q x F f ; (4)饱和蒸汽进料:x q x F ,y q x F ; (5)过热蒸汽进料:x q x F ,y q x F ; 13.塔板上的异常操作现象包括、、 。 14.随着气速的提高,塔板上可能出现四种不同的气液接触状态,其中 和均是优良的塔板工作状态,从减少液膜夹 带考虑,大多数塔都控制在下工作。 二、选择 1: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R,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液气比 V L (),馏出液组成x D ( ),釜残液组成x W ( ). A 增加 B 不变 C 不确定 D减小 2:精馏塔的设计中,若进料热状况由原来的饱和蒸气进料改为饱和液体 进料,其他条件维持不变,则所需的理论塔板数N T (),提馏段下降液 体流量L/()。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加 D 不确定 3:对于饱和蒸汽进料,则有L'()L ,V'()V。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不确定 4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n+1层塔板,其气相组成关系为() A y n+1 >y n >y n-1 B y n+1 =y n =y n-1 C y n+1 t 1 D 不能判断 6:完成某分离任务需理论板数为N T =7(包括再沸器),若E T =50%,则塔内 需实际板数(不包括再沸器)为() A 14 层 B 10层 C 12层 D 无法确定 7:若进料量、进料组成、进料热状况都不变,要提高x D ,可采用() A、减小回流比 B、增加提馏段理论板数 C、增加精馏段理论板数 D、塔釜保温良好 .学习帮手.

化工原理试题下册

菏泽学院 2014-2015学年二学期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36题,95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判断题(15小题,共15分) 1. 在进行吸收操作时,在塔内任一截面上,吸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总是高于其接触的液相平衡分压,( )所以在y-x图上,吸收操作线的位置总是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 2. 吸收过程中,当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或相交时所用的吸收剂最少,此时推动力也最小。( ) 3. 计算填料吸收塔时,其N的含意是传质单元高度。( ) 4. 泛点气速是填料吸收塔空塔速度的上限。( ) 5. 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y=0.75x+0.3,这绝不可能。( ) 6. 对于二元理想溶液,轻组分含量越高,则泡点越低。( ) 7. 精馏塔各板的效率均为50%时,全塔效率必定也是50%。( ) 8. 回流比相同时,塔顶回流液体的温度越高,分离效果越好。( )

根据恒摩尔流假设,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摩尔流量一定相等。( ) 10. 在精馏塔内任意1块理论板,其气相露点大于液相的泡点。( ) 11. 在相同的外压及温度下,沸点越低的物质容易挥发。( ) 12. 气液两相在筛板塔的接触方式有鼓泡、泡沫和喷射三种接触状态,由于鼓泡状态气液接触面积小,所以工业上一般使用泡沫和喷射接触状态。( ) 13. 填料的等板高度HETP以大为好,HETP越大,分离越完善。( ) 14. 以最少量溶剂进行单级萃取计算,可以获得最大溶质浓度的萃取相和萃取液。( ) 15. 萃取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的密度差异来进行分离液体混合物的。( ) 二、填空题(7小题,共15分) 1. 填料塔的等板高度(HETP)是指________。 2. 精馏操作的依据是,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 括和。 3. 负荷性能图有条线,分别 是、、、和 。 4.

化工原理选择题题库—流体流动解析

流体流动 【当前章节】流体流动内部结构【当前难度】1 1、如下各物理量中,与压强有关的有几个(B )①压强不太高时气体的黏度; ②压强不太高时气体的运动黏度③压强不太高时气体的流速;④压强不太 高时气体的质量流速 A.1 B.2 C.3 D.4 2、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如下有几项会使层流内层增厚?(B )* ①流体黏度变小;②流体流速减小;③如为液体,升高其温度;④如为气体,升高其温度 A.1 B.2 C.3 D.4 3、如下关于定态流动和非定态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定态流动时,流体内各处的流动参数()均相同 B.定态流动时,流体内各处的流动参数()均不随时间而变化 C.非定态流动时,流体内各处的流动参数都不相同 D.非定态流动时,流体流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小 4、管内流体流动时,如下哪一项不利于形成湍流(B ) A.增大管径 B.减小流体密度 C.增加流体流量 D.减小流体粘度 5、 针对圆管内的流体流动,关于层流与湍流的区别,如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A.剪应力沿径向分布的数学规律不同 B.湍流时不存在由于分子热运动而造成的动量传递,而层流时存在 C.同种流体在同样的速度梯度下,湍流剪应力大于层流 D.湍流时流体所有的质点都在脉动,而层流时流体所有质点都不脉动 6、某黏度为50mPa.s的流体在内径为60mm的圆管内做定态流动,管截面上的速度分布服从u=20y-200y*y。式中y为管截面上某一点至管壁的距离,m;u为

该点处流速,m/s。则管内最大剪应力为(A)* A.1.0Pa B.0.4Pa C.0.021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7、某流体在内径为60mm的圆管内做定态流动,管截面上的速度分布服从u=20y-200y*y。式中y为管截面上某一点至管壁的距离,m;u为该点处流速,m/s。则管内最大速度为(C) A.0.5m/s B.0.48m/s C.0.42m/s D.1.0m/s 8、当圆管内流动充分发展时,其边界层的厚度(B ) A.等于管子的内直径 B.等于管子的内半径 C.大于管子的内半径 D.大于管子的内直径 9、 在研究流体流动问题时,最小的考察对象通常是( A) A.流体的质点 B.流体的分子 C.液滴或气泡 D.流体层 10、流体的连续介质假定是指(D ) A.流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液流之中没有气泡,气流之中没有液滴 C.流体层之间没有间隙 D.流体质点之间没有间隙 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的压强是指气体的(B ) A.表压强 B.绝对压强 C.真空度 D.以上压强都可用于气体状态方程 12、以下哪项为基准的压强称为真空度(A ) A.当地大气压 B.标准大气压 C.绝对0压强 D.其他三个都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