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景德镇陶瓷学院攻读读专门史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景德镇陶瓷学院攻读读专门史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景德镇陶瓷学院攻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本学科专业简介景德镇陶瓷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下设陶瓷考古、古陶瓷鉴定和文物与博物馆学三个研究方向。

陶瓷考古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院依托于景德镇陶瓷考古的雄厚人文资源和陶瓷文理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致力于景德镇陶瓷考古实践和理论研究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在陶瓷考古方向上,我院目前已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具有一定数量博士和硕士学位的研究队伍,在景德镇陶瓷考古领域已具有较大的影响。

文物鉴定是研究和揭示历史文物的特征,掌握其发展规律,达到正确断代目的的科学。

对中国古代陶瓷文物的鉴定、保护和研究是文物博物馆学的重要内容。

我院具有陶瓷多学科的优势,在古陶瓷研究上可以把工艺学、材料学与历史学、考古学、鉴定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同时我院建在景德镇,得以充分利用景德镇得天独厚的古陶瓷历史遗迹和大量仿古瓷作坊的资源优势,使我院古陶瓷鉴定与研究学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条件和鲜明的特色。

近年来我院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欧阳世彬、罗学正、吴水存、熊寥、曹建文、周思中等教授在古陶瓷鉴定与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1、总体目标具有广博的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的陶瓷考古知识及较高的古陶瓷研究、鉴定的技能,能够胜任高校、文博、科研等单位的专业技术工作。

2、具体要求(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博物馆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3)掌握古陶瓷考古与鉴定知识和方法,具有从事陶瓷考古实践和古陶瓷鉴定的能力。

(4)具有独立的工作和创新能力,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

(5)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够进行国际交流。

(6)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三、学习年限脱产硕士生学习3年,在职硕士生学习3-5年,其中课程学习1.5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毕业实习不少于半个学期。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历史系)
一、专业简介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审批,我校获得了考古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后,考古学改称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在全国民族院校中,我校是唯一具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相比较,我校的专业特色在于更注重通过田野考古材料与民族志的类比研究,以达到深入探讨和了解古代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其成因之目的。同时还侧重于对与古代中国文明起源及发展联系极为密切的陶器、玉器、青铜器等文物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考古学研究。
二、培养目标
政治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专业学习要求:坚持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具有扎实的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艺术修养,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进行考古学和文化遗产方面的深入研究。除此之外,着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九、必读书目

号 书 名 作 者 出 版 社 出版日期 01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年 02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文物出版社 1984年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1949-1999)》 宿白主编 文物出版社 1999年 04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文物出版社编 文物出版社 1999年 05 《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 文物出版社编 文物出版社 1984年 06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苏秉琦 三联书店 1999年 07 《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 苏秉琦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4年 08 《仰韶文化研究》 严文明 文物出版社 1989年 09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考古学》 严文明 三秦出版社 1997年 10 《史前考古论集》 严文明 科学出版社 1998年 11 《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 严文明 科学出版社 2000年 12 《夏鼐文集》(上、中、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 13 《考古学是什么》 俞伟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 14 《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 俞伟超 文物出版社 1985年 15 《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 俞伟超主编 文物出版社 1989年 16 《古史的考古学探索》 俞伟超 文物出版社 2002年 17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二版) 邹衡 科学出版社 2001年 18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 邹衡 科学出版社 1998年 19 《中国考古学:实践 理论 方法》 张忠培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年 20 《中国北方考古文集》 张忠培 文物出版社 1990年 21 《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 李伯谦 科学出版社 1998年 22 《林云学术文集》 林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年 23 《民族考古学论集》 汪宁生 文物出版社 1989年 24 《民族考古学论文集》 李仰松 科学出版社 1998年 25 《中国西南民族考古论文集》 童恩正 文物出版社 1990年 26 《民族文物通论》 宋兆麟 紫禁城出版社 2000年 27 《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 凌纯声 (台湾)联经出版社 1979年 28 《考古人类学随笔》 张光直 三联书店 1999年 29 《中国考古学论文集》 张光直 三联书店 1999年 30 《中国青铜时代》 张光直 三联书店 1999年 31 《考古学专题六讲》 张光直 文物出版社 1986年 32 《李济考古学论文集》 张光直、 李光谟 编 文物出版社 1990年 33 《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 宿白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1年 34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 宋豫秦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02年 35 《考古工作手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研究所 文物出版社 1982年 36 《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编 三秦出版社 1991年 37 《考古学的历史 理论 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研究所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年 38 《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 栾丰实等 文物出版社 2002年 39 《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 陈淳 学林出版社 2003年 40 Archaeology: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 Colin Renfrew & Paul Bahn Thames and Hudson Ltd, London 1996 Second Edition 41 Archaeology: A Brief Introduction Brian M. Faga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New York 1991 Fourth Edition 42 Regional Approaches to Mortuary Analysis Edited by Lane Anderson Beck Plenum Press, New York 1995 43 Patterns in Prehistory Robert J. Wenk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Oxford 1999 fourth Edition 44 《文物鉴赏丛录-玉器》(一)、(二) 刘东瑞等编 文物出版社 1997、1998年 45 《文物鉴赏丛录-青铜器》(一)、(二) 刘东瑞等编 文物出版社 1997、1998年 46 《中国古代陶瓷史》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 文物出版社 1982年 47 《秦汉考古》 赵化成、高崇文 文物出版社 2002年 48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 文物出版社 2004年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文物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学、博物馆学与文化创意等方向,掌握一定实践技能和具有现代文博理念的应用型、创新型蒙汉两种语言表达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具体措施与培养原则:为实现基本培养目标,专门制定以“三个结合”与“两个强化”为导向的研究生教育指导原则。

“三个结合”,即学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趋势相结合,产学研政用相结合;“两个强化”,即强化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培养环节,强化实践性创新能力培养。

3.培养途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途径,拟采取与事业或行业单位联合培养的基本途径。

4.培养方向:文物修复与保护、考古技术与应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博物馆与文化创意。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在职工作、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二年以上文物、博物馆工作经历的人员。

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

三培养方式1.实行专业教育指导教师与专业技能指导教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

专业教育指导教师为理论与专业课程学习、项目研究或实验项目操作的责任指导教师,专业技能导师为实践课程学习、专业技能培训的责任指导教师。

专业教育指导教师与专业技能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修业期间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或策划、设计)开题、撰写与答辩等具体事宜。

2.实行“夯实基础,灵活方向”相结合的专业(职业)设置模式。

即为打造学员厚实的基础;为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与从业要求,设置了不同方向的拓展性任选课。

3.为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创新型”的特点,加强学术训练、研发训练与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必须有效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术实践活动”。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参与至少不低于6个月的专业实习实践环节,并及时完成与之对应的实习实践报告,达到提升专业应用与操作能力的根本目的。

4.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主要采用研讨式、互动式、启发式或因材施教式以及直观式等教育教学方法,在努力培养研究生业务素质与应用技能前提下,积极发挥研究生自主学习或科研的主动性、自觉性与创新性。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060102)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060102)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060102)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遵守法纪,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德,具有严谨科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考古专业人才。

硕士学位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应系统掌握考古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本技能,了解考古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论文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要与硕士生相适应。

二、研究方向考古学是研究人类古代文化遗存及社会发展的一门学科。

本专业的研究生除要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在考古学科领域深入研究一、二个专业分支。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1)史前考古(2)商周考古(3)秦汉考古(4)六朝考古(5)隋唐考古(6)宋元明考古(7)田野考古学(7)建筑考古学(8)文化遗址保护(9)古文字学(10)美术考古与艺术史(11)科技考古(12)早期中西交流考古研究。

三、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本科同等学力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及格,并经复试合格者。

2.硕一博连读:硕士研究生入学两年内完成基础课及学位课程,政治素质优良。

外语成绩良好,专业课成绩优秀,中期考核优秀,并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者,本人申请经校研究生院批准,可直接转为博士研究生,享受同等待遇。

3.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具有高级职称者、应届硕士毕业生,经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与复试均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基本学制为二年半。

五、课程设置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3学分,方得毕业。

具体课程如下: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3学分)外语(4学分)B类:史学理论与方法(2学分)C类:中国考古学史(3学分)中国考古学综论(3学分)考古学理论与方法(3学分)D类:石器时代考古研究(2学分)夏商文化研究(2学分)环境考古研究(2学分)古文字专题(2学分)古建筑鉴定分析学(2学分)先秦两汉农业考古(2学分)商周金文研究(2学分)夏商周边疆地区青铜文化(2学分)战国秦汉考古专题(2学分)建筑遗产保护学(2学分)城市考古与城市文化(2学分)汉唐文物资料研究(2学分)中日考古学方法与理论(2学分)西方考古学理论(2学分)文物考古研究(2学分)中国古建筑营造学(2学分)中国古代建筑史专题研究(2学分)全校公共选课、专业选课微机应用(2学分)考古专题讲座(2学分)地学、物理学专题(2学分)六、教学方式硕士生入学后即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制订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

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

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一、培育目标及学习年限:本专业培育从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教学、科研和应用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材。

本专业要求学生酷爱祖国,遵纪遵法,操行良好,系统把握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式,至少熟悉一门外语,把握运算机的利用,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和文物行政部门的工作,而且能够从事新闻出版、旅行计划、城市计划、文物爱惜、文物鉴定、中外文化交流和海关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学制两年,在职不脱产研究生为两至三年。

至少修满30个学分。

二、研究方向:一、民族考古学二、专门考古:包括中外文化交流考古、艺术史与艺术考古、出土文献研究、南方考古3、断代考古:包括新石器时期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汉考古、隋唐考古。

4、文化遗产研究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必修课(≥19学分)(1)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4学分第一外国语(英语)5学分(2)基础理论课:考古学理论与方式 4学分(3)专业课中国考古学研究 3学分考前人类学研究 3学分2、选修课(≥11学分)民族考古学专题 3学分文化遗产研究专题 3学分古文字学 3学分史前考古研究专题 3学分历史考古研究专题 3学分南方考古 3学分宗教考古 3学分艺术史与艺术考古 3学分中国考古学史 3学分中外文化交流考古 3学分考古学文献导读 3学分社会考古学专题 3学分科技考古 3学分文化人类学理论 4学分四、培育必修环节要求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执行。

五、学位论文要求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执行。

六、必读和选念书目、期刊七、培育质量要求和保障方法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执行。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
考试
王秀伟
专业课:二旦学分
140K0425
文物创意与设计
2

选修
考查
李蒋
140K0426
数字博物馆专题
2
春选修Leabharlann 考查吴倩140K0427
博物馆实务
2

选修
考查
刘庆
140K0428
文物与文化交流
2

选修
考查
陈琳琳
140K0430
文物数字建模基础
3

选修
考查
齐永阳、李蒋
140K0431
田野调查方法
2

选修
适用年级
从2023级开始
修订时间
2023年4月
研究方向
基本修业年限
2年
学分
总学分2级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31学分,实践模块和培养环节学分
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简介(200字内)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是为了适应我国现代文物与博物馆事业发展对文物与博物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质量而特设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本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通过学历教育与文博行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方式,培养具有文博专业素养的实践型、创新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
学部、学院(中心)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培养类别
回硕士口博士
专业学位类别
(领域)名称
文物与博物馆
专业学位类别
(领域)代码
0651
专业学位类别
(领域)英文名称
MasterofCu1tura1HeritageandMuseo1ogy(MCHM)

科技考古交叉学科研究生培育方案

科技考古交叉学科研究生培育方案

科技考古交叉学科研究生培育方案
(2020版)
(学科名称1:科学技术史,学科代码:0712
学科名称2: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学科代码:060102)
一、培育目标
本学科属科学技术史和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交叉学科,可授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硕士学位,和科学技术史硕士与博士学位,培育德、智、体全面进展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其中,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掌握坚实的科技考古和文物爱惜大体理论、知识和方式,具有较强的实验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熟练把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胜任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把握坚实宽广的科技考古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切的专门知识,把握科学研究的大体技术和方式,具有很强的实验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进展动态,至少熟练把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技考古教学、研究和相关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做出制造性的功效。

二、研究方向
一、生物考古;二、农业考古;3、冶金考古;4、陶瓷考古; 5、同位素考古;六、资源考古;7、史前考古;八、环境考古;九、文物爱惜。

三、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应届生或历届生,一样要求理、化、生、地、农、医等理科专业和考古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其他人文学科和理科的本科毕业生应具有较扎实的理科基础或丰硕的史学与文物考古学知识。

四、培育模式及要求。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汇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汇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系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遵守法纪,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德,具有严谨科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考古专业人才。

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应系统掌握考古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本技能,了解考古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其中包括能独立指导考古发掘工地,编写研究报告等。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论文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要与硕士生相适应。

二、研究方向考古学是研究人类古代文化遗存及社会发展的一门学科。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除要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在考古学科领域深入研究一、二个专业分支。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1)史前考古(2)环境考古(3)商周考古(4)古文字(5)古代建筑。

三、招生对象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收本科毕业、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或相当学历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核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学习年限为三年;已获学士学位在职人员,视具体情况可缩短到二年至二年半。

五、课程设置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3学分,方得毕业。

具体课程如下: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3学分)外语(4学分)B类:史学理论与方法(2学分)C类:中国考古学史(3学分)中国考古学综论(3学分)考古学理论与方法(3学分)D类:石器时代考古研究(2学分)夏商文化研究(2学分)环境考古研究(2学分)古文字专题(2学分)全校公共选课、专业选课微机应用(2学分)考古专题讲座(2学分)地学、物理学专题(2学分)六、教学方式硕士生入学后即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制订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文物与博物馆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文物与博物馆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文物与博物馆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领域代码:
一、学科简介
本院年开始招收“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方向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现有专职教师人,均为教授,其中人具有博士学位,分别从事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学、简帛文献和古代书院等多领域的研究。

另外,本院还从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聘请了余名专家任兼职教授承担专业课题的主讲,同时上述单位也作为本院教案实习的基地,免费为本院学生开放和服务。

岳麓书院历来重视有关古代书院及相关文物的收藏,拥有大量的古今图书和书院文物,即将建成开放的中国书院博物馆和最近收藏的秦简、古墓壁画等均将为本专业的教案、实践和科研提供便利条件。

二、培养目标
.系统学习和掌握考古学、博物馆和文物学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上述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及重大和前沿的课题。

.掌握从事本专业研究的技术手段、原理和研究方法,并通过实习,学习和掌握相关实际工作的能力。

.丰富文物鉴赏研究、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陈列展示及田野考古发掘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和素养,培养从事上述研究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学制,年,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学习。

.指导教师为双导师制。

个校内学术导师,个校外社会实践导师。

校内导师为责任导师,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1 / 2。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文物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学、博物馆学与文化创意等方向,掌握一定实践技能和具有现代文博理念的应用型、创新型蒙汉两种语言表达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具体措施与培养原则:为实现基本培养目标,专门制定以“三个结合”与“两个强化”为导向的研究生教育指导原则。

“三个结合”,即学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趋势相结合,产学研政用相结合;“两个强化”,即强化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培养环节,强化实践性创新能力培养。

3.培养途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途径,拟采取与事业或行业单位联合培养的基本途径。

4.培养方向:文物修复与保护、考古技术与应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博物馆与文化创意。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在职工作、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二年以上文物、博物馆工作经历的人员。

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

三培养方式1.实行专业教育指导教师与专业技能指导教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

专业教育指导教师为理论与专业课程学习、项目研究或实验项目操作的责任指导教师,专业技能导师为实践课程学习、专业技能培训的责任指导教师。

专业教育指导教师与专业技能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修业期间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或策划、设计)开题、撰写与答辩等具体事宜。

2.实行“夯实基础,灵活方向”相结合的专业(职业)设置模式。

即为打造学员厚实的基础;为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与从业要求,设置了不同方向的拓展性任选课。

3.为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创新型”的特点,加强学术训练、研发训练与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必须有效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术实践活动”。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参与至少不低于6个月的专业实习实践环节,并及时完成与之对应的实习实践报告,达到提升专业应用与操作能力的根本目的。

4.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主要采用研讨式、互动式、启发式或因材施教式以及直观式等教育教学方法,在努力培养研究生业务素质与应用技能前提下,积极发挥研究生自主学习或科研的主动性、自觉性与创新性。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民族学系)、专业简介本专业方向于1996年恢复招生。

博物馆学形成于西方,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学科, 有很强的应用性。

注重调查实践,人文色彩浓厚,在社会科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随着 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博物馆学将更加关注文化遗产文化的保护和博物馆社会功 能的完善。

博物馆学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培养目标政治目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关心集体,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能够积极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专业学习要求:勤奋踏实、刻苦钻研,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作风。

熟 悉并掌握博物馆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本 学科科学研究、教学及其它相关工作的能力。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身 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就业目标:培养从事博物馆学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并为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博物馆专家提供后备资源。

三、 授予学位:历史学硕士 四、 研究方向 1. 博物馆管理 3. 文物鉴定与保护 五、学制与学分标准学制为三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 3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 少于25学分(公共必修课7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 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2. 遗产保护 ________ 4. 原始艺术与岩画六、培养方式多数课程将采用研讨班形式进行教学,由主讲教师主持,学生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研究生参加本专业的学术活动及导师的课题研究,在研究实践中提高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培养计划

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培养计划

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培养计划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如下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考古学及博物馆专业各研究方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专业实践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研究方向:旧石器考古主要内容:研究更新世地层中出土的原始人类在生产生活当中所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以及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带头人:陈全家、陈胜前2、研究方向:新石器考古主要内容: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与谱系研究,区系类型理论及史前考古方法研究,文化起源与文明起源研究,农业起源与畜牧业起源研究,考古学文化研究,社会组织关系研究,原始宗教与艺术研究,聚落与城的研究,区域性史前考古专题研究。

带头人:赵宾福、陈国庆、李伊萍3、研究方向:商周考古主要内容:中原地区与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分区及发展过程与动因的研究;各地区重要遗迹和遗物的研究。

带头人:林沄、王立新4、研究方向:战国秦汉考古主要内容:中原地区东周秦汉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分区、源流、与其他地区古代文化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过程的研究。

带头人:滕铭予5、研究方向:魏晋-隋唐考古及高句丽考古主要内容:魏晋-隋唐时期考古及高句丽渤海考古的最新发现与研究;城址研究;墓葬研究;其他重要遗迹和遗物研究。

带头人:魏存成、王培新6、研究方向:宋元明考古主要内容:宋辽金元明时期城址研究、墓葬研究、瓷器研究、金属器研究、宗教遗迹遗物研究等。

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培养计划

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培养计划

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培养计划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如下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考古学及博物馆专业各研究方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专业实践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研究方向:旧石器考古主要内容:研究更新世地层中出土的原始人类在生产生活当中所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以及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带头人:陈全家、陈胜前2、研究方向:新石器考古主要内容: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与谱系研究,区系类型理论及史前考古方法研究,文化起源与文明起源研究,农业起源与畜牧业起源研究,考古学文化研究,社会组织关系研究,原始宗教与艺术研究,聚落与城的研究,区域性史前考古专题研究。

带头人:赵宾福、陈国庆、李伊萍3、研究方向:商周考古主要内容:中原地区与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分区及发展过程与动因的研究;各地区重要遗迹和遗物的研究。

带头人:林沄、王立新4、研究方向:战国秦汉考古主要内容:中原地区东周秦汉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分期、分区、源流、与其他地区古代文化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过程的研究。

带头人:滕铭予5、研究方向:魏晋-隋唐考古及高句丽考古主要内容:魏晋-隋唐时期考古及高句丽渤海考古的最新发现与研究;城址研究;墓葬研究;其他重要遗迹和遗物研究。

带头人:魏存成、王培新6、研究方向:宋元明考古主要内容:宋辽金元明时期城址研究、墓葬研究、瓷器研究、金属器研究、宗教遗迹遗物研究等。

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本专业方向于1996年恢复招生。

博物馆学形成于西方,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学科,有很强的应用性。

注重调查实践,人文色彩浓厚,在社会科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博物馆学将更加关注文化遗产文化的保护和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完善。

博物馆学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培养目标政治目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关心集体,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能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专业学习要求:勤奋踏实、刻苦钻研,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作风。

熟悉并掌握博物馆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及其它相关工作的能力。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就业目标:培养从事博物馆学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并为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博物馆专家提供后备资源。

三、授予学位:历史学硕士四、研究方向1.博物馆管理2.遗产保护3.文物鉴定与保护4.原始艺术与岩画五、学制与学分标准学制为三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5学分(公共必修课7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培养方式多数课程将采用研讨班形式进行教学,由主讲教师主持,学生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研究生参加本专业的学术活动及导师的课题研究,在研究实践中提高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学生应认真阅读导师组制定的各研究方向的书目,按时完成读书报告、资料翻译、学术评论、学年论文等作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阅读范围,建构良好的专业基础。

博物馆 专业 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

博物馆 专业 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案

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导言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博物馆管理、策展、保护与传播等方面知识与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而设计的。

暨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招)

暨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招)

暨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The Training Programme for Master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Museology(0651)(内招)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文博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文博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系统掌握文物与博物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并胜任文博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3.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直接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

4.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或掌握古代汉语以具备阅读古文献的能力。

(三)方向设置1.岭南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古(Lingnan Area Archaeology and Marine Silk Road Archaeology)2.文物鉴定与博物馆策展(Heritage Identification and Museum Exhibition)3.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二、学制及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2-3年。

已按教学计划完成基本课程学习,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后续学业者,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提出申请,经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本学科要求修满2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学位课9学分,非学位课程11学分。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指导方式采取“双导师制”,即由一名本单位专业学位指导老师,及一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综合业务素质高的文博行业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或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术型、应用型考古学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学风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2.掌握系统的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学及文化遗产等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同时应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毕业后能够独立、有创造性地在文物考古、博物馆、文化遗产领域的科研院所、教育和管理机构从事科学研究、管理、教学的工作;能够熟练运用考古学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1.中国考古学2.博物馆学3.文物学4.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三、学习年限基本学制为三年。

四、课程设置五、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1.社会实践重视实践教育在硕士生培养中的作用。

根据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的特点,本专业实习从第三学期开始安排。

研究生可根据研究选题和实际需要,参加导师或本专业其他导师以及协作单位的考古发掘、博物馆、文物单位实习和社会调查等。

在考古单位进行实习的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论文参加一次考古发掘与整理工作,并写出实习报告;在博物馆实习的学生,重点在博物馆展览的内容与形式、博物馆的教育领域实习,并写出实习报告;在文物单位进行实习的学生,重点在文物鉴定的实际运用,和文物市场方面运作方面做出实习报告。

学生的实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

研究生实习,应在导师或导师所委托副教授以上专家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共计2个学分。

2.参加学术活动(1)学习期间应参加不少于10次的前沿学术报告或学术沙龙。

(2)学习期间应参加一次学校学术月活动并提交论文。

(3)学习期间应在一定范围内做一次学术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民族学系)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方向于1996年恢复招生。

博物馆学形成于西方,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学科,有很强的应用性。

注重调查实践,人文色彩浓厚,在社会科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博物馆学将更加关注文化遗产文化的保护和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完善。

博物馆学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培养目标
政治目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关心集体,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能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专业学习要求:勤奋踏实、刻苦钻研,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作风。

熟悉并掌握博物馆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及其它相关工作的能力。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就业目标:培养从事博物馆学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并为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博物馆专家提供后备资源。

三、授予学位:历史学硕士
四、研究方向
1.博物馆管理
2. 遗产保护
3. 文物鉴定与保护
4. 原始艺术与岩画
五、学制与学分
标准学制为三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5学分(公共必修课7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
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培养方式
多数课程将采用研讨班形式进行教学,由主讲教师主持,学生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研究生参加本专业的学术活动及导师的课题研究,在研究实践中提高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学生应认真阅读导师组制定的各研究方向的书目,按时完成读书报告、资料翻译、学术评论、学年论文等作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阅读范围,建构良好的专业基础。

学生在选定的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实习地点进行调查实践,完成实习报告,学位论文必须有实习调查资料支持。

七、论文撰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期刊上至少公开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一般为3-5万字。

八、课程设置
九、必读书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