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与当代艺术潮流的走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与当代艺术潮流的走向
应四川茂鑫红色文化书书院应聘之语,邀与我们在校应届毕业生来谈论中国当代绘画与当代艺术走向。

若论作者资格,与其资深老画家和艺术界各位学者,那必是不够格的。

其一,文化知识底蕴不够。

其二,对于本专业知识的了解也没有过多的研习。

因此,凡绘画史论之言只能听他人,不能自叙。

今厚脸论侃,不觉不能服及读者,然言语自由,写作无罪,仍见笑与大家。

观今中国画的发展,如果单从绘画史论来说中国传统绘画,莫过于太繁琐,显然一大堆陈芝麻之事件,大家几乎都知晓。

然而走进今天的传统绘画界来看,不免难发现,传统绘画在大时代下在衍变,已成为当今绘画史上一大焦点。

作为一个从旁观到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来说,对其发展应当是要辩上几句的,为此,观者若有异议,我自是无法共鸣。

众所周知,国画发展至今,已逐渐进入变革的过渡时期。

自中国本体绘画与西方绘画碰撞、摩擦、与融合之际。

“变”则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所谓的“东西阴阳”之分,早已成为20世纪初期话题。

而这一批改革画家徐悲鸿、陈师曾、林风眠、高剑父等都已成改革画家里开创性画家之一,为中国美术史画上了重要的一笔。

然而在当下,中国画的过渡,作为一名当代的国画本科艺术生,面对艺术大千世界的发展,依然存在着许多疑问与观点。

比如说:其一:中国画与外来绘画的嫁接,在传统与创新之间该如何走?当然,创造成多元化趋势的发展是必然的。

然而,在选择画种嫁接时,是否可以移植与适合中国绘画发展或与名族文化较易融合的呢?或是取其精华,而不是”拿来主义“?
西画的引进。

东西绘画阴阳之说。

所说的不过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的区别,虽有大相庭径之处,却也能相互融合。

西方注重写实、明暗、光影。

而国画却着注重于写意、趣味、身临其境。

不论“重形轻意”还是“重”意轻形,或是光影、透视、明暗。

两者之间却存在于东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

而我认为传统绘画之根本在于“道儒家哲学”因而国画写意却为首要,其次为形体。

就如顾长康所说的“传神论”或白石先生所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作为精髓,该为保留,以传后世。

至于全盘抛弃之说,那便是太过之鲁莽。

东方绘画着力于写意,出自中国道家精髓,而西方绘画讲究以科学性的实用。

两者之间其实是在文化上存在着“东方哲学”与“西方科学”之间的矛盾;唯心与唯物主义之间的矛盾。

因此,东西绘画融合取其重点十分重要,这就在于画者致力于东西之分。

如近当代许多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关山月、傅抱石、黎雄才等,取其西方绘画色彩、结构、素描关系等来融合当代山水画,开创了当代山水画的新的面貌。

当然,日本岩画的引进。

在当代中国画嫁接外来文化之中也是影响颇大的。

从文化差异上来说,日本古代到明治维新时期,与中国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壁画形式作为中国画传入到日本,在从日本绘画中分化出来,可想而知,岩画与中国画是大同小异。

在融合之际,并没有多大的冲突与摩擦。

当代许多画家在吸取日本岩画的精髓下,也得到充分的肯定,由此可见,东西之间的融合,本体绘画嫁接外来绘画是可以行的,在当代只不过尚未成熟,也许在未来的几年,当代国画即将走上融合成熟的正轨。

其二,中国画在当代面对创作时,似乎已形成一种搬抄形式。

然这种形式已迫在眉睫的需要解决了。

自大学期间,读美术史、看画展,在各种艺术场合里都能看见古人与大师的影子。

是的,国画是需要上法古人、集百家之长。

然而也需要在创作中走出来,而不是“闭门修炼”“固步自封”。

在这点上,近当代的大师潘天寿、张大千确实最好的创作列子。

集百家之长之后,走出画室,去体会自然、感受自然,至此,最终成为一代名家。

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这句话已成为艺术界脍炙入口的标语,但在当代真正做起来的艺术家寥寥可数。

由于当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画家走到哪就是一款相机拍到哪,随后,拍完就找地方喝茶,赏景,之后,却无话题。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促使人的惰性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趋势,旅游景点、度假山庄,只要想得到的地方就会有消费性质的形成。

画家往往会被这种奢靡的生活所迷惑。

所以把置身于写生之中的情感倾注到消费里面而去。

拿着所谓的照片回去埋头苦画,仅局限于照片的实物,而忽视情感与灵感之间的交错,何来创作,于是不成,这里抄一笔,那里仿一划。

一幅伟大的抄袭之作而成,岂不可笑?
从六朝的谢赫的“应物像形”到张璪的“外师造化”再到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

此类在当代被标为国画写生的标语,用在当今,只能耍在嘴皮子里。

然而,用近代大师徐悲鸿的观点来说那便准确了。

徐悲鸿是这样认为的:写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艺术家如不在写生这一重要环节上打下坚强的基础,必然造成自身能力的先天不足而乞灵于抄袭模仿。

在当代学院里面绘画学习,无论国画还是油画,每年外出写生的时候,这种类似游玩的事情也不在少数,因此,大学期间,学生如想独立完成一张创作,有如矮子想坐高櫈一般,注定是够不着的。

其三,当代社会的发展,商业化的艺术已成为一种潮流。

当然,存之常理也是理所当然。

国画亦是如此。

画家在面对生存问题时,不得不面对一种商业化的洗礼。

画家所需要更多的钱来维持生活与创作,因而就需要通过市场来衡量自己的艺术价值,从而来获取名利双收。

为此,他们追求艺术个性,个人风格强化,还要面对市场需求。

殊不知,在这种情况之下,许多艺术家都忘记了艺术的本源。

只有走出来的大家才能独自绘画出自己最本质的画面。

当今中国,国画的前景是好的,但是社会性质的形成却在一定局势上在改变和扼杀最初的艺术。

或许在千百年以后,人们来研究当代的国粹,却又是当代文化的一种写真了。

说到这里,我心里已经墨水殆尽。

而对当代人们对艺术本源的解读,却又不得多费嘴舌一张。

当人们沉浸在各种艺术思潮的时候,或许有没有想过,艺术的最初端,本源是什么?那便是美,人们觉得美或是可以安抚人类心灵的抑或是人类可以崇拜的某些东西才能成为艺术传承下来。

然而在当代,用美来形容艺术,却已经用之不及了。

近当代,艺术思潮的风靡,观念艺术的形成,已经把最本质的艺术给颠覆了。

艺术不再是大众的艺术,成为一种艺术家的艺术,成为一种宣扬,一种炒作,一种说谎。

如果说,撇去文化差异,我们用宽容眼光来容纳当代的一些流派艺术。

放宽艺术的视野,是否,类似于”干露露“事件的也可以标榜为一种行为艺术。

或许是人们对艺术的一种亵渎,又或许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对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追求之下,人类的道德底线是否是在下滑呢?当然,这只是说个列子。

我们来看当代的颠覆性艺术,比如说:杜桑的《泉》,在类似于我的当代艺术生,在刚进入艺术学院时,那必是云里雾里的,相信许多人都一样,包括国内的许多画家也是未能接受的。

一个空房子,能成为艺术,一只马桶,蒙娜丽莎长着胡须,如果不去接受西方哲学思想的洗礼,常人能否接受?因此,此类艺术不是”艺术家的艺术“吗?是的,杜桑本人就说,艺术本来就存在。

可存在并不代表去荒诞的做一些常人不能够接受的艺术,这只会让艺术与大众越来越远。

而我个人认为,这种艺术,不在于千锤百炼的技巧、画功,而是在于如何去编一个理由去”撒谎“,谎撒好了,那么就是一副作品,如果“撒谎”未成功。

即将而来的是笑柄。

我不得不说西方人是艺术天才,这是由心而发的赞美,真的,他们用哲学与勇气去包装荒诞的艺术,而且能包装出举世闻名作品,或许从百年以后的艺术研究史可以成为让人为考究的话题。

可话说回来,从艺术的本源来说,这早已脱离了艺术范畴,正是因为如此,这才叫做一种颠覆性艺术,可见当代文化爆炸性的魅力。

然而,在面对一切现实作品与技法时,却又不值一提,而是在为所谓的“艺术家”并未为艺术付出努力的人制造了一个入口。

至此,“冠冕”上“艺术家”之号的人疯狂的涌入艺术界之中,致使艺术界累杂乱无堪。

继而我们来说一种血腥、暴力的行为艺术。

比如说自残、变性等,在大学期间,刚接触这类艺术时,我是无法观摩其中的真意。

我不喜欢,也不喜欢看见,我觉得艺术的应该是美的,就算是一开始带有一丝恐惧,可回想起来还是令人回味。

如果说艺术脱离了美,还能算艺术吗?由上所说,那自然是可以的。

我可以自我评断:这是一种“畸形的艺术”,从艺术发展史来看,这只能在当代才能形成一种艺术。

美术史上所说:我们应该去容纳一些丑的艺术。

雨果说:美与丑就在近旁,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同在。

从这来看艺术是相对的,尽管我们不愿接受。

艺术的发展,已经扭曲化。

我很难想象在未来,在明天又会有什么样的新闻头条,新的艺术“砰”出现在我的面前。

就如中东地区的“殡念”,在人们看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而又现实存在。

艺术作为感化心灵与美化世界、崇尚美好的性质在当代已经改变。

艺术的本质在变味,变的已经面目全非。

如果说人类在发明摄影之后,当代艺术是在寻找出口所诞生的,从这个理由来说,固然可以理解,可大众会理解吗?是所有的艺术家所能接受的吗?其实不然,两种并非相同概念。

当代科技与手工业之间的矛盾,若论冲突,那也只不过是科学与传统之间的冲突,何来“变着花样”来搞艺术。

更何况手工绘画与摄影早已形成两种不同行业,如何还能把此类艺术蔓延?
也许,这就是文化差异的冲突。

当然我不太喜欢西方哲学,当代艺术大部分已脱离了科学进而用西方哲学掩盖和武装自己,从而达到流派之争与观念的播散。

在这里,我想说,哲学可以用精神去包装一个人,一幅艺术品,一个艺术流派。

当然也可以颠覆一个人,一幅艺术品、一个艺术流派,但我们不要忘了,哲学也可以奴隶一个人或一个艺术群体。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应届毕业生
戴清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