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对联心得体会
搜集春联活动感想作文
搜集春联活动感想作文这次搜集春联活动是由我们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地点设在社区活动中心。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倨,我就感到非常兴奋,因为我一直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我也很喜欢参加社区的活动。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就在家自己写了一些春联,希望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天,我准时到达了活动中心,看到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聚集,有老人,有小孩,还有一些年轻人,大家都带着笑容,显然都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待。
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很热情地招呼我们,告诉我们活动的具体流程和规则。
他们提供了纸笔和墨水,让我们现场写春联,也欢迎我们带来自己事先写好的春联。
我非常高兴地拿出我之前写好的春联,贴在了提前准备好的春联墙上。
而后,我也买了一些材料,就地写了几副春联。
活动的氛围非常热烈,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动手写春联,或者在热烈的讨论着春联的创作技巧和内涵。
我发现,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写的春联风格迥异,老人家的春联中富含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而小孩的春联则天真可爱,富有童趣。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评选环节,工作人员会对大家贴在墙上的春联进行评选,选出最具创意的几幅春联,并有小礼品奖励。
在评选环节中,我看到了许多非常有趣和富有创意的春联,有的用汉字游戏的方式写出了吉祥话,有的在春联中加入了画作,让春联更加生动有趣。
整个活动持续了大约两个小时,最后工作人员进行了总结和颁奖。
我没有获得什么奖励,但是我对参与这次活动也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
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春联的知识,还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样的社区活动不仅可以增进社区居民的友谊,也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通过这次搜集春联的活动,我对春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明白春联这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春联不仅仅是一种民俗风情,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
搜集春联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贴在门上,更是为了传递一种美好的寓意,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充满希望和勇气。
我希望社区可以继续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收集对联的活动感想
收集对联的活动感想我从小就对对联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当过年或者节日,我都会特意准备一些对联来贴在门上,给家里增添一份喜庆。
而且我也喜欢在诗词比赛或者书法展上,写一些对联来展现自己的才艺。
因此,当得知有一次对联收集的活动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
这次对联收集活动举办得异常火热,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爱好者纷纷报名参加。
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弘扬对联艺术”为主题,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对联文化,参与到对联的创作和收集当中。
对联收集活动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进行线上投稿,决赛则是在现场进行对联展览和评选。
在初赛的时候,我特意翻阅了很多对联的资料,了解了对联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的题材,然后开始着手撰写自己的对联。
在我看来,对联的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功底。
我首先是选择了一些家喻户晓的成语或者诗句作为对联的句子,然后开始构思上联和下联的内容,力求情理通达、寓意深远。
经过反复修改和润色,终于完成了一批我认为还算满意的对联作品。
在初赛投稿的截止日那天,我激动地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了对联收集的官方网站上,并且还邀请了一些朋友和亲戚来帮我投票。
我也花了不少时间翻看其他人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对联佳作,让我非常受益。
经过一个星期的线上评选,我的作品顺利入围了决赛,并且成功获得了一等奖的资格,我更是开心不已。
当天的决赛现场格外热闹,各地的对联爱好者纷纷携带自己的作品前来参展。
我看了很多的对联作品,有的人题材新颖,有的人的语言优美,还有的人的对联意境深远,让我深感自己的对联水平还有待提高。
在决赛的评选环节,我着实感到了一些紧张,因为我希望我的对联作品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最终,在评委们的一致推崇下,我的对联作品获得了冠军,并且还有奖金奖品相赠。
我无比激动,因为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还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通过这次参加对联收集活动的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联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国粹。
最新春节对联经典 春节对联心得体会(通用11篇)
最新春节对联经典春节对联心得体会(通用1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春节对联经典春节对联心得体会(通用11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对联的心得体会
对联的心得体会收集春联的心得体会50字我们将深刻体会到,春联的意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旧的一年,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新的一年,我们即将放飞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春联能告诉我们的还有很多。
春联贴上了,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我们以这种方式来鼓励自己要有所成就。
春联不仅仅是摆设,它不是装饰,而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它是家家团圆,奋发向上的标志。
对 -结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 -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
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
对联感悟心得300字
对联感悟心得300字
对联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源于唐代,流传至今。
它被誉为“诗中的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我学习对联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对联的魅力和精髓。
对联需要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一副好的对联应该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能够表达出独特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在练习对联的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对仗的基本技巧,如平仄、押韵、字数相等等。
这些技巧使我在写作中更加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对联需要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一副好的对联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和润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修改对联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细节的重要性。
只有精益求精,才能使对联更加完美,发挥出最大的艺术价值。
对联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对联,我不仅掌握了对仗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对联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对联,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对联是一种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
通过练习和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对联的魅力和精髓。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对联将继续陪伴我成长,为我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启示。
写对联感悟
写对联感悟对联,这一古老而有趣的文学形式,就像一颗文化瑰宝,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我与对联的缘分,就像是一场奇妙的邂逅。
一、初识对联记得第一次真正接触对联,是在老家过年的时候。
看着大门上贴的红红火火的对联,那对仗工整、充满韵味的文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当时就觉得,这小小的两句话怎么能这么有魔力呢?从那时候起,我就对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开始去了解对联的基本规则,像上联和下联的平仄相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等等。
刚开始的时候,真的觉得好难啊,就像在走迷宫,到处都是规则的限制。
但是,这也正是对联的魅力所在,就像游戏有规则才好玩一样。
二、尝试创作在了解了基本规则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自己创作对联了。
那过程真的是又痛苦又快乐。
痛苦的是,要想找到合适的字词来满足对联的规则可不容易。
有时候为了一个字,能想半天。
比如说,上联写了个“春风入户”,下联我想了好久才想出“喜气盈门”。
快乐的是,当一副对联终于创作出来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言表。
我创作对联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情感、对生活的感悟都融入进去。
比如有一次,我写了“苦读诗书寻妙意”,下联“勤修品德觅真心”。
这就是我当时对学习和品德修养的一种感悟。
三、对联与生活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它还和生活紧密相连。
在节日里,对联增添了喜庆的氛围;在一些传统的建筑上,对联又能体现出文化底蕴。
我发现,对联就像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能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且,通过写对联,我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它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对世界的认知和价值观。
四、对联中的乐趣写对联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和朋友一起玩对联接龙,一个人出上联,另一个人对下联。
这既考验了我们的对联功底,又充满了乐趣。
有时候还会互相打趣,因为对出的下联很搞笑或者很巧妙。
我记得有一次,朋友出了个上联“花猫戏蝶花中乐”,我对了个“绿柳招莺柳下欢”,然后我们就开始讨论这个对联里的画面,笑得前仰后合。
对联就像是我的一个好朋友,陪伴我在文化的海洋里遨游,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搜集春联活动感想
搜集春联活动感想我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来临的时候,我便会和家人一起共同购买或者搜集春联。
我们会到集市上或者书店里选购自己喜欢的春联,或者自己动手写制春联,然后挂在家中的门框上,以示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样的传统已经持续了数千年,它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祈求美好、幸福和祥和的表达。
在搜集春联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会选择自己动手制作春联。
有时候,我会在一张红色的纸上用毛笔写上美好的祝福,有时候我会用剪纸的方式制作出漂亮的春联。
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都会充满着乐趣和惊喜。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够感受到家人和亲人的关爱与和谐。
在搜集春联的过程中,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春联的文化内涵。
春联是一种祝福的表达,它是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许和祈愿。
每一句春联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或者是对祥和、健康、安康之类的祝愿,或者是对家庭幸福、事业顺利之类的美好期许。
这些短短的文字背后,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它包含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愿景。
搜集春联也是一种和家人共同参与的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家人会一起选择春联、一起动手制作春联,一起将春联挂在家中的门框上。
这是一种共同品味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种拉近家人感情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团结和和睦,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搜集春联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家庭和谐的象征。
在搜集春联的过程中,我也越发感受到春联的美好和神奇。
春联不仅仅是美好祝愿的表达,更是一种艺术的展示。
无论是书法春联,还是剪纸春联,都能够展现出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底蕴。
在春节期间,随处可见的春联更是为整个城市增添了喜庆的氛围,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好的愿景。
在春联的世界里,我仿佛置身于一片美丽的诗画之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远的内涵。
搜集春联是一种充满文化气息和乐趣的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够与家人共同参与,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楹联文化心得
楹联文化心得楹联文化心得(优秀5篇)楹联文化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楹联文化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楹联文化心得篇1楹联,又称对联或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其特点在于对仗工整、平仄相协,通过精炼的文字和丰富的内涵表达出一种意境和情感。
我深受楹联文化的吸引,并在此分享我的一些心得。
首先,楹联的构造讲究对仗和工整。
一副好的楹联,上下联需要做到词性相对、结构相应、意义相衬,这既体现了楹联的对称美,又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彼此种豆弦。
”,这一联不仅在词性上对应得当,而且在含义上也富有诗情画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楹联的表达形式丰富多样。
它可以用来抒发情感、寄托希望,也可以描绘风景、赞美人物。
例如,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用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壮丽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又如毛泽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则抒发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充满了豪迈的气概。
最后,楹联的文化内涵深厚。
它既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乡之情”和“家园情怀”。
总之,楹联文化是一种深具魅力和内涵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精炼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对仗美和内涵美。
我深感其艺术价值之高,并愿意继续学习和探索楹联文化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楹联文化心得篇2楹联,又称对联或对子,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
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练、寓意深远的特点,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我对楹联文化的几点心得:一、注重形式美感楹联的形式美感是其最鲜明的特点。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同,平仄相对,让人感受到一种音乐般的韵律。
对联的心得体会
对联的心得体会对联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作为一种写作形式,对联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范,因此在平时练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在我学习和创作对联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对联的创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
对联是通过对语言的驾驭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来达到情感表达的目的,因此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
平时可以多听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借鉴其中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艺术感觉,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和感受情绪来进行创作。
只有在文学修养和艺术感觉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创作出优秀的对联作品。
其次,对联的创作还要注重用词和句式的选择。
对联的用词要求准确、简洁、有力,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切忌使用模糊的词汇和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
同时要注重句式的多样性,避免重复和单调。
可以尝试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格,如比喻、拟人、倒装等,来增加对联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另外,还应该注意对联的整体结构和韵律的安排,力求整体的美感和和谐感。
再次,对联的创作还需要注重词义的深思熟虑。
对联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因此在选择词语时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和表达的意思。
要注意避免使用常见的词语和俗套的表达方式,力求独特和新颖。
可以通过扩大联想、寻找词语的内涵和谐音来进行创作。
同时要注重对联的内涵和意义的把握,力求表达出深远的思想和哲理。
最后,对联的创作需要勤于练习和不断的积累。
对联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在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耐心。
可以通过每天练习写对联,观察他人的优秀作品,参加对联比赛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同时要注重积累,多读书、多看报,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素材,为对联的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素材。
总之,对联是一种能够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它能够通过短短的几个字传递出深远的意义。
在学习和创作对联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选择准确的词语和句式,深思熟虑词义的选择,勤于练习和积累。
写对联的心得体会
写对联的心得体会
写对联的心得体会,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说,它不仅可以展现一个人的才华,同时也可以让创作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
首先,写对联可以展现一个人的才华。
写对联不仅需要文字上的技巧,还需要对语言的敏感度,以及有效把握语言真正的节奏和内涵。
写对联时,需要文字上和多重叙事的完美结合,从而使文字的表达更加流畅,意境更加凝练。
写出来的对联,可以彰显出一分文采,颇有别致的文字组合,所以,写对联的人可以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也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才华。
其次,写对联可以带给创作者精神上的满足感。
在写对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释放文字上的艺术,同时也可以释放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
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文字的组合,可以把情感投射到文字上,来做一个呈现自己情感的宣泄,从而把一些深深的情感全部释放出来,消除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从而获得一个满足的精神境界。
写对联既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才华,也可以给创作者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
那么,要想写出令人震撼的好对联,就需要在文字上有技巧,有独特的想象力,同时也要有一颗饱满的情感,有心灵迸发出来的火花,这样才能够写出真正抹不去的经典对联。
总之,写对联的心得体会有着很丰富的内容,它可以彰显创作者的才华,也可以给予创作者一个满足的心灵情感,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文字上,都有着很多可以挖掘的内容,所以,能够把对联这种形式发挥到极致,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
关于对联活动的心得体会
关于对联活动的心得体会关于对联活动的心得体会篇一:写对联总结“弘扬传统文化春联大赛”春联作为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合体。
不仅在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里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殿堂里也放射着奇异的光彩。
春联是由“桃符”演化而来,时至今日,对联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仍然焕发艺术的青春,受到人们的喜爱,对联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主要原因是它既有使用价值,又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性。
为陶冶学生传统文化情操,我们六中队寒假前布置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春联大赛”。
假期期间队员们仿写对联,收集对联。
二月八日上午开学的第二天我们中队进行了展示评比活动。
此次活动主要在于宏扬传统文化,学生对春联有了一定的了解,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篇二:“写对联”活动小结“写对联”小结我校是一所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以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宗旨的学校,学校学习氛围浓厚,老师责任心强,学生团结友爱,综合素质高。
X年X月是我校建校30周年,为了更好开发学生潜能,校文艺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写对联”就活动之一。
讲到写对联就勾起了儿时的记忆,那时我还不到六岁,刚读小学一年级,由于没有什么学习任务,又不用补课,妈妈怕我沉迷玩电脑、看电视等,给我选择了几项业余活动,写笔毛字就是其中之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练字,到了五、六年级的时候我已能在过年时候为亲友们写对联了,每次把写好的对联送给他们时都能得到一个个大红包的奖励,看着他们把对联贴在各自的大门上,还一致称赞写得好的时候(当然更多的是鼓励),心里美滋滋的。
上了中学后,远离家乡,学习任务又重,很少有时间写毛笔字,更别侈望写对联了。
现在终于有了给我发挥爱好的理由了,为了写好对联我认真的查阅了相关资料,按要求写好内容,练习了几次后,信心满满的,拿出心爱的毛笔,铺好对联纸,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拿着写好的对联,虽然比原来退步了不少,心里还是特别高兴。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认为不管对联写得好与否,都能激发同学们学习、创作热情,感谢学校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今后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会在人生中遇各种各样的舞台,那时的我们就能在舞台上充分自如的展示自我、实现自我。
楹联文化心得(通用5篇)
楹联文化心得(通用5篇)楹联文化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楹联文化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楹联文化心得(通用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楹联文化心得篇1楹联,又称对联或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对此深感兴趣,希望能够分享我的一些心得。
首先,楹联的创作有其独特的规则和技巧。
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讲究平仄对称,意境相融。
这需要创作者对语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需要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我学习楹联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深入理解生活和传统文化的过程。
其次,楹联的魅力在于它的形式美和意境美。
形式上,楹联以短小精悍的文字,表达出深刻的含义;意境上,楹联常常借景抒情,以物喻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我曾经写过一副关于春天的楹联:“柳丝舞风,春色醉人;桃花笑靥,岁月如歌。
”这副楹联将春天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最后,楹联文化也是我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楹联,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魅力,体验古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也能够从中汲取到更多的智慧和启示。
总的来说,学习楹联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升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期待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通过楹联创作,更好地表达自我,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楹联文化心得篇2楹联,又称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文学、艺术等领域。
它通过字数相等、语义对称、节奏和谐、结构严谨的形式,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以下是我对楹联文化的几点心得。
1.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内涵。
通过对楹联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更加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艺术形式的独特性:楹联在字数、结构、节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同时满足对称和平衡的审美标准。
收集对联时候的感受
收集对联时候的感受
最近几天,我迷上了收集对联,才知道对联真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一块知识瑰宝,它蕴藏着那么多的文学,短短几个字常常可以涵盖洋洋千言的意蕴。
对联上下如果对仗工整,平仄合律读起来会朗朗上口,如山泉琤淙,给人一种美妙的乐感,一种心灵的享受。
最快意的是那些文字里的意境,真是只能与雅客进不能与俗人说。
那是需要用心来体会的,让感觉去模拟,深入,触摸,享受......那样的气氛,那样的景致,仙境也不过:
折荷作盏盛新月甩柳为杆钓旧星
这不是一个童话吗?一个荷叶做灯盏,里面盛这清露,露里有一弯新月闪闪烁烁!
谁会去钓星星,还是用垂柳枝?很豪迈的一甩,这是垂钓的人吗?不,这是真正诗人,就像李白一样的,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但这里的诗人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星,钓诗,钓梦,钓一种意境,多美呀!
江山不墨千年画流水无弦万古筝
这两句诗里充满了哲理,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在诗人的笔下变生机了许多,凸现了它的魅力,赫然丰碑似的真理耸立在眼前,叫人惊惧,又叫人叹服!
我痴迷了,尽管我说的有些不太准,没有那么奇丽的诗句,但是为了汉字的魅力,为了解读汉文化的源远流长,博
大精深,我愿徜徉其间,痴心不改,无怨无悔,我爱你,中华瑰宝——对联。
学习对联心得体会
学习对联心得体会
学习对联是一门古老而精妙的艺术,通过学习对联,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学习对联
可以培养我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对联是汉字的艺术,它要求对词语的选择和运用
有深厚的功底,通过学习对联,我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汉字,提高我的写作水平。
其次,学习对联可以锻炼我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联要求两句话之间要有对仗
和呼应,这需要我运用逻辑思维将两句话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注重字数和字音的统一。
最后,学习对联还可以培养我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对联要求创作新颖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学习对联,我可以锻炼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突破传统的框架,创作出引人
入胜的对联作品。
总体来说,学习对联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通过不断
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贴对联心得体会
贴对联心得体会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以其简洁、韵律的特点,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的抒发。
每当我看到一幅对联,都会产生许多思考和感悟,下面是我对对联的心得和体会。
对联的特点之一是言简意赅。
对联通过简洁而有力的用语,把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笔锋乱曳繁香簇,扇面轻摇碧玉舞”这副对联,以十二个字勾勒出了春天的繁花盛景和清凉的风情。
这种简洁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深深的印象,使人感受到对联的魅力。
对联的特点之二是韵律和谐。
对联的上下两句往往要求押韵或押对,使得整副对联有一种和谐的韵律感。
这种和谐韵律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使人感受到对联的美感。
例如,“蝶翼轻羽,花笺云点”这副对联,通过押韵的方式,使得整体对联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有一种流动的美感。
对联的特点之三是具有象征意义。
对联往往通过一种隐喻或象征的手法,把人们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和理解转化为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通过对联,人们可以从中找到对于某种问题的启示和思考的方向。
例如,“烟霞漫卷,云海悠悠”这副对联,借助于烟雾和云彩的形象,把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表达出人们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渴望。
对联还可以用来表达对事物的理解和态度。
通过对联,人们可以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观点和看法。
例如,“雨露滋润春苗,阳光滋养秧苗”这副对联,通过对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的概括,表达出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支持。
通过对联,人们还可以锻炼思维和创造力。
对联要求很高的语言功底和创造力,通过长期的对联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
对联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和联想能力,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简洁、韵律和象征的方式,把人们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和情感表达出来。
它既是独立的艺术形式,又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桥梁。
通过对联的欣赏和创作,在欣赏美的同时,我们可以得到思考的启示和创造力的锻炼。
对联实践报告心得体会
一、引言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联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艺术形式,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对联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对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下是我对对联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二、对联的历史渊源对联起源于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联经历了从民间到宫廷、从诗词到书法、从口头到书写的演变过程。
对联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咏物、抒情、赞颂、讽喻等,其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三、对联的实践过程1. 学习对联的基本知识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对联的基本知识,包括对联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等。
通过对对联历史的了解,我们认识到对联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2. 创作对联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我们开始尝试创作对联。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对联的基本原则,如平仄协调、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等。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文学素养,还提高了审美能力。
3. 交流与分享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还与其他同学进行了对联的交流与分享。
通过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我们的创作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对联实践的心得体会1. 提升了文学素养通过对对联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诗词、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创作对联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诗词的修辞手法,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增强了审美能力对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实践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欣赏对联的美,如何从对联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 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不仅了解了对联的历史,还学会了如何创作对联。
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对联的创作。
收集对联活动感想
收集对联活动感想今年春节期间,我参加了一场对联活动。
这场活动是由当地文化馆举办的,吸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参与。
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对联创作比赛,第二环节是现场对联交流。
在对联创作比赛中,参赛者可以自由创作对联,而在现场对联交流中,参与者则可以与他人交流对联作品并相互学习。
活动最后还评选出了优秀对联,并为优秀对联作品颁发了奖金和奖品。
参加对联活动给我的感触非常深刻。
首先,我对对联这种传统文化形式有了更深的了解。
通过参与对联创作比赛和现场对联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了对联这种文化形式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更是一种艺术表达和情感交流。
在创作对联的过程中,我不仅要注意文字的对仗和谐,还要更多地注重对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这让我对对联这种文化形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参加对联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和忽视,对联活动的举办和参与,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参与对联活动的人群不仅有老一辈的文学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还有许多年轻人和孩子们,他们对对联这种传统文化形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这让我感到传统文化是有着广泛的传承群体和广泛的受众群体,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最后,参与对联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文化交流和学习的重要性。
在对联活动中,我与他人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在现场对联交流环节,我和其他参与者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对联作品,互相借鉴创作思路,这让我收获颇丰。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对联这种文化形式的理解,还扩展了自己的文化视野和文学视野,让我更加热爱和珍惜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参与对联活动让我获益良多。
我不仅更深入地了解了对联这种传统文化形式,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同时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让自己得到了提升和成长。
希望未来还有更多类似的文化活动,让我们共同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对联写作鉴赏讲座心得体会
对联写作鉴赏讲座心得体会对联写作鉴赏讲座心得体会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对联写作鉴赏的讲座,这是一次非常精彩和有益的学习经历。
在讲座中,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对联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让我对对联的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对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古代的“联千古意,饮一河山”到现代的“改革开放,万象更新”,对联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传递文化精神的重要方式。
在讲座中,我们学习了对联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了对联的特点和韵律。
对联不仅要求上下联意义相对,还要求字数相等,并且在音律和韵律上要符合一定的规则。
这些特点使得对联成为了一门独具艺术性的写作形式。
其次,对联的写作技巧需要我们熟练掌握。
在讲座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对联的常用技巧和方法。
比如使用对仗、借典、仿古等手法,以及运用形象化、象征性等修辞手段,都能有效地增强对联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同时,老师还强调了对联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对写作的重要性。
只有丰富的词汇储备和广博的知识基础,才能使得对联作品更加丰富多彩、韵味悠长。
此外,对联的创作离不开灵感和思维的发散。
在讲座中,老师提到了一些激发创作灵感的方法。
比如观察生活、读书学习、旅行寻访等,都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题材和思想,使得对联作品更具生命力和创新性。
同时,老师还鼓励我们多思考、多联想,勇于突破传统,并尝试使用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从而在对联创作中实现个性和创意的发挥。
最后,对联的鉴赏需要我们用心品味。
在讲座中,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经典的对联作品,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通过参观欣赏,我深刻感受到了对联的美妙之处。
优秀的对联作品不仅在结构和韵律上完美契合,更重要的是能够直击人心,寓意深远。
在欣赏中,我学会了用心去感受对联作品所传递的意境和情感,并从中汲取营养,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通过这次对联写作鉴赏讲座,我对对联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收集对联心得体会范文
搜集对联心得体会范文各位老师,各位学友:我受五期班委之托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学联的体会。
说实话,比拟汗颜。
因为觉得自己学得不好,怕有负老师和各位学友的期望。
但是要说收获肯定是有的。
回忆学联这一路,我大致做了一下:分为心得篇和实战演练篇。
(因为时间关系,此处省略一千字。
)总体来说就是对东风老师提出的'四心三多'正确理解和灵敏运用。
这里有两点我觉得不能省略,一是关于'多练'的问题。
有的同学想,我对的不好,怕别人,因此索性只做个旁观者。
我想说,我们要勇于做那只'过河的小马',你不下水,永远不知水的深浅,不知下水后的精彩。
或许因为我是工科生,喜欢用数字来制定目的和考核目的完成。
从xx年十一月至今,我给自己定下一个规定,每天对句最少五个。
东风老师的对句三百已经完成一半,自己出句二百多个。
加上临屏对句早就超过了一千个,且不管好坏,多炼才能锻炼我的考虑才能和语言组织才能和学习才能,你对不出,你就会想方法去阅读,去学习别人的句子。
从而反思自己的句子,假设只是旁观,能收获到什么呢?我一直坚信两句话,也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学习的座右铭,那就是:'勤能补拙'和'天道酬勤'.东风老师在国粹搞的对句联赛中,我坚持参加对句,其中一个句子被有幸选入到优秀对句赏析里,这让我着实窃喜了一番呢。
二是练习方法问题。
偷偷告诉你们一个学习流水对的窍门哈,这个机密我可是第一次爆料哦。
那就是除了正常的课堂练习外,经常研读学习东风老师的对句三百、出句三百,并且尝试去对句,用心去领悟他的对句思路和意境流转。
三期清浅师姐三百句对完了,我曾经下过决心,五期毕业前要把三百句对完,因为懒散,目前我完成了对句一半。
七期学弟学妹们那么厉害,一定有超越的我们的,加油哦!1、分析出句:解析联意,是一切对联的开始。
分析出句包括判断出句的节奏、平仄、词性、构造等格律问题;分析出句的修辞手法、用典。
有关对对联的心得体会
有关对对联的心得体会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对联的心得体会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对联的心得体会篇一:对联研究心得关于对联写作方法的研究对联,俗称对子,就字面意思而言它讲究对仗。
所以对于对联创作最重要的就是对仗工整。
对联有格律,骈文有规矩。
就我组翻阅的书籍总结而言,一下有六项对仗格律要求:1. 字数相等。
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否则如果字数不相等就无法成对。
这也是对联的基本要求。
2. 句式一致。
这里的句式一致是指节奏形式一致,也可表示为音译的停顿。
如五言的节律就不止一种:“二三式”“二一二式”“二一一一式”“一四式”。
对于稍长的对联,半联不止一句,单上下联的句式也要相同。
3. 词性相当。
传统对仗习惯有更严格的要求,又有宽松的地方。
名词还分为若干小类,一般要求小类相同或相近。
而宽松的是不需要连词对连词,介词对介词。
4. 结构相应。
这也就是说上下联在语法结构上相互照应。
就算不能做到结构相同但也要做到结构相似,5. 平仄相对。
这也符合了中国具有抑扬顿挫之感的音乐感。
上下联相对应的字应该平仄声相对,这样才具有抑扬顿挫之感。
而上联必须是仄声而下联则一定要是平声。
这会让读者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也是多年积淀下的传统。
6. 内容相关。
内容相近,相互配合;内容相反,相互衬托。
如果上下内容不相连的话就只能是对偶句了。
以上就是对联的基本创作方法,也是本组同学通过研究而得到的。
篇二:综合实践案例:对联的文化研究走进对联,传承文明——关于对联的综合实践案例山东省泰安肥城市石横镇南大留小学张金兰一、活动背景及总体介绍: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对联以其独特的方式传承着中国文化,发展至今,更显其精妙与独到。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逢过年还保留着贴春联的习俗,在一些旅游地也经常能见到对联,但现在的孩子由于对这种文化了解甚少,所以显得莫不关心。
小学语文第七册有《春联》一课,学生通过学习已对春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些学生提出来,他们还发现有些人家墙壁上也挂着类似春联的句子,砌新房上梁时也要贴,那么这些是不是也叫春联呢?他们觉得了解的还不够深入,还想进一步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集对联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对联心得体会
学习对联心得体会
学习对联>心得体会
各位老师,各位学友:我受五期班委之托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学联的心得体会。
说实话,比较汗颜。
因为觉得自己学得不好,怕有负老师和各位学友的期望。
但是要说收获肯定是有的。
回顾学联这一路,我大致做了一下总结:分为心得篇和实战演练篇。
一、心得篇:我想简单说两点,一是学联如做人,一个端正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必须的。
二、学联如爬山,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才能到达希望的彼岸,不断积累,循序渐进才能厚积薄发。
(因为时间关系,此处省略一千字。
)总体来说就是对东风老师提出的'四心三多'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
这里有两点我觉得不能省略,一是关于'多练'的问题。
有的同学想,我对的句子不好,怕别人笑话,因此索性只做个旁观者。
我想说,我们要勇于做那只'过河的小马',你不下水,永远不知水的深浅,不知下水后的精彩。
或许因为我是工科生,喜欢用数字来制定目标和考核目标完成。
从20XX年十一月至今,我给自己定下一个规定,每天对句最少五个。
东风老师的对句三百已经完成一半,自己出句二百多个。
加上临屏对
句早就超过了一千个,且不论好坏,多炼才能锻炼我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你对不出,你就会想办法去阅读,去学习他人的句子。
从而反思自己的句子,如果只是旁观,能收获到什么呢?我一直坚信两句话,也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学习的座右铭,那就是:'勤能补拙'和'天道酬勤'.东风老师在国粹搞的对句联赛中,我坚持参加对句,其中一个句子被有幸选入到优秀对句赏析里,这让我着实窃喜了一番呢。
二是练习方法问题。
偷偷告诉你们一个学习流水对的诀窍哈,这个秘密我可是第一次爆料哦。
那就是除了正常的课堂练习外,经常研读学习东风老师的对句三百、出句三百,并且尝试去对句,用心去领悟他的对句思路和意境流转。
三期清浅师姐三百句对完了,我曾经下过决心,五期毕业前要把三百句对完,因为懒散,目前我完成了对句一半。
七期学弟学妹们那么厉害,一定有超越的我们的,加油哦!
二、实战篇(因为中高级要学习出句和成联,所以我在这两方面多费一些笔墨)
1、分析出句:解析联意,是一切对联的开始。
分析出句包括判断出句的节奏、平仄、词性、结构等格律问题;分析出句的修辞手法、用典。
分析出句句意、感情色调及其字外之意,找出出句的关联点即联眼;我们要通过文字感知出句要表达的是什么。
然后,我们再由出句给出的条件联想起某一个恰当的画面来呼应出句。
下面我以我非常喜欢的两个老师的经典对句为例说一下析联。
一棹撑开烟水阔==只身隐去姓名无【再嫁东风】
应景分析:看到此联,我脑海里立刻浮现一副山水闲淡,一个隐者悠然世外,或看花赏月,或夜舟垂纶,把酒青天的画面。
上联以景入情,'阔'是联眼,这里的'阔'不仅仅是看到的水面阔,更是内心放下后的一种'阔'.下联延伸和递进了上联的意,原来是卸下世俗的功名,云淡风轻,才使得视野更加开阔。
再如:旧事有时归纸篓==相思照样落眉弯【东风】
应景分析:满腹的心事向谁诉,知心的话语几人听?无人可听,无人可寄,只好写进纸里,丢进纸篓,散入风中——但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多读几遍东风对联,便可以发现流水对一般遵循这样的规律,这和诗词有很大的相似,就是,情景结合,以景带情,以情入景。
上联普通的叙事,下联以情致胜。
一个联,就是一副画面,一个>故事。
这正是流水对最出彩和最吸引人的地方。
笛外烟村花簌簌[东风]=堂前旧燕影双双[柒米]
析联:暮春时节,悠扬的笛声阵阵,放眼望去,远处的村舍在轻轻的薄烟缭绕下显得如梦如幻。
四周的绿树红花随着微风摆动,仿佛通了灵气一般,伴着音乐婆娑起舞,那成双成对的燕子依然细语呢哝……这是一副多么灵动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啊。
绕树炊烟迷倦鸟[东风]
骑牛稚子弄笛声(今)[柒米]
析联:出句给的物像,树,炊烟,倦鸟。
从这里可以看出,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副黄昏暮景。
村庄里炊烟袅袅,倦鸟归林。
牧童也牧牛归来,弄一曲柳笛,童真无限……
2、对句:
(一)造景与修辞:析完出句后,我们脑海里就会得到一个大致的色调和意境。
然后根据这个意境迅速在脑海里设置一个场景和画面,在这副画面里,利用出句给出的物像周围去找物像应对。
另外对句是离不开修辞的。
修辞又和造景造境密不可分的,它能将一句很平常的句子,凝炼成精,从而达到意境丰满,让句子更具诗意,更具可读性,欣赏性。
举例如下
分别用'月'和'雁'做为境像,出一七言上联,准确的表达你的某种意像。
我选用了两种不同的色调,一冷一暖(这里的暖或许不算暖,算中性吧,但是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法使句子呈现不同的色调,后一个句子运用了拟人手法,则使句子一下子充满了生动性和趣味性)。
月:冷色调:
出句1:凄清月下何堪恨【柒米】
对句1:寂寞杯边已忘年【柒米】
暖色调:
出句2:蛙跳莲台惊月醒【柒米】
对句2:风摇柳线逗鱼忙【柒米】
雁:冷色调:
出句1:云捎雁字秋声远【柒米】
对句1:酒慰离人月色陪【柒米】
暖色调:
出句2:雁阵排兵秋点将【柒米】
对句2:金风挂帅月登台【醉翁】
(二)对句的流转:流水对的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
但流水对拒绝平行并列关系的。
这就需要你把出句转化为你对句的铺垫,思维的流转,要顺势而为,回扣有力。
有例如下:
出句:虚名累我十年久【再嫁东风】
对句:何处忘机一棹闲【柒米】
先来说说这个'国粹论坛意境联流水对再嫁东风专题优秀对句赏析'里的句子。
出句讲'我'被虚名羁绊多年,名利缠身,利欲蒙心,有种厌倦和无奈的情感在里头,那么对句该如何流转呢?出句厌倦了繁华和喧嚣,对句是不是该从他的向往和梦想入手呢?向往什么?肯定是山水之乐,怡情怡性。
这里我还对了一个工对的句子。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出句:虚名累我十年久【再嫁东风】
对句:浊酒浇身镇日愁【柒米】
大家看看,是不是就没有流水对的那个灵动劲呢?
再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江风鼓浪催舟醒==[白衣]
羁客无眠对月思=柒米
出句是说江风很大,掀起的浪花把舟拍打醒了,对句就应该从醒了后怎么样呢?假想舟上的是一位羁旅的游子,睡不着望着天边的月亮会
思念家乡的亲人。
才过溪山春乍现==[白衣]
恰闻柳岸燕初啼=柒米
这个对句是从出句的后三延伸开来的,春乍现后,会有什么发现呢?展开联想,可能会有红花,有绿树,有莺燕,有农家。
我这里用了'燕'这个物像来展现春的勃勃生机。
再如:
出句:惟有青山不负我[如昔]
对句:再无名利可拘人【柒米】
出句:已是秋心宁似水【蘅芷】
对句:任由岁月淡如茶【柒米】
从上面的对句可以看出,对句都是对出句内容的补充、拓宽和丰盈,和出句形成一副生动和谐的画面。
而不是两条不相干的平行线。
3、出句和成联:
'辞能达意'是对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成联创作的主要步骤可以分为:立意、取象和章法。
所谓立意,就是确定主题思想,围绕主题思想构思。
没有立意在先,再好的文辞、再好的技巧,也只能是文字的堆砌。
在选取意象时特别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选取最能表现自己感情的意象;二是要选取蕴意丰富的意象:所以说选取意象必须精确。
更要注意某种现象的基本含义,避免牵强附会,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古诗词中一些常用物象的基本含义。
如月,山,云,松,竹,梅,寒鸦,落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