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急救常识.doc

合集下载

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的急救措施

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的急救措施

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的急救措施引言: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许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突发发病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

本文将详细分析并说明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的几种常见情况及相应的急救措施。

一、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心肌梗死是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部分心肌坏死。

当出现心肌梗死的症状,如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保持患者平静,让其卧床休息。

2.询问是否有服用硝酸甘油的习惯,如果有,可让患者咀嚼或含服硝酸甘油。

3.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到达。

4.如果患者心脏停跳,可采取心肺复苏术进行紧急抢救。

二、中风的急救措施中风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功能障碍会导致脑组织损伤。

当出现中风症状,如面部肌肉无力、言语障碍、偏瘫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保持患者头部正中位,避免头部摇动。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到达。

3.检查患者呼吸和脉搏,如果心跳停止,可进行心肺复苏术。

4.尽量不要移动患者,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

三、心律失常的急救措施心律失常是心脏的节律异常,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当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如心悸、胸痛、晕厥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帮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度紧张。

2.询问是否有使用心脏起搏器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习惯,寻找相关信息。

3.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救护车到达期间,观察患者的意识和脉搏。

4.如果患者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结论: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的急救措施是关键,及时正确的处理能够有效避免并减轻患者的病情,甚至挽救生命。

关键是在突发疾病时保持冷静,尽快采取相应的紧急应对措施,并随时与急救人员保持联系,等待专业医疗救援的到来。

此外,我们也应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这些努力将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精选全文完整版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常识一、120的正确拨打:1.老年人突然发病,情况紧急,应立即拨打120。

说清楚病人姓名、家庭住址、最突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过去的病史(如心梗、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等)2.说清楚地址,留下联系人手机号码,方便联系,必要时到明显的路口去迎接救护车。

3.做好入院准备。

带好医保卡、现金、信用卡、必要的衣物4.联系亲人、子女。

电话:5.救护车来了以后,根据病情选择去哪家医院。

根据病情的急重,考虑去哪家医院,就近还是大医院,告诉1206.在救护车上对病情应有个考虑,包括是积极的疗法还是保守的疗法,医生一旦征询应有思想准备。

1二、胸痛和心肌梗死的处理1.症状:多数病人都有心绞痛的病史,近期加重或频繁发作。

起病急骤,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持续时间长,且大汗淋漓。

有时疼痛可放射到左肩和左上肢。

亦可表现有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疼痛严重,用硝酸甘油不能使其缓解。

发生心梗后,部分患者会发生猝死(心脏骤停)。

2.后果:心肌梗死(心脏没有骤停)几分钟之内就会有心肌坏死。

在第1个小时里,肌肉组织的死亡速度比较缓慢,起病后1小时内为抢救心肌的黄金时段,最迟不宜超过12小时。

时间就是心肌!而一旦发生猝死(心脏骤停),供您抢救的时间只有4分钟。

心脏骤停3秒钟之后,因脑缺氧会感到头晕;10至20秒钟后,人就会意识丧失;30至45秒钟后,瞳孔就会散大;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由于心脏骤停,患者立刻失去知觉,已处于临床死亡阶段。

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

因此对于心脏猝死的病人,应就地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的病人中约50%在发病后1小时内于院外猝死。

3.提示:心梗及时救治效果很好,治疗成功率可以达到95%以上,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心脑血管的急救方法

心脑血管的急救方法

心脑血管的急救方法
一、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血管壁变得脆弱,容易发生破裂或堵塞,从而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原因排名第一的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方法
1.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方法
如果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如剧烈胸痛、呼吸急促等,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并及时呼叫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等药物,以缓解症状。

2. 脑卒中的急救方法
如果出现脑卒中的症状,如突然昏迷、口角流涎、肢体瘫痪等,应立即将患者平躺,头部略低,以便呕吐物排出,并及时呼叫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给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减轻症状。

3. 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方法
如果出现高血压危象的症状,如头痛、视觉障碍等,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并及时呼叫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口服降压药等药物,以缓解症状。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1. 合理膳食,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饮食,多吃蔬菜、水
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

2. 增加体育锻炼,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尽量戒烟限酒。

4. 控制体重,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锻炼等方式控制体重。

心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

心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

心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心脑血管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损害,还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应急预案,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心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以帮助患者和其家人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一、认识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中风、心律失常等。

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突发且容易引发严重后果。

因此,及时识别疾病症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1. 症状识别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短、突然昏倒或晕厥、头痛、言语不清等。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警惕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引起。

2. 急救措施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应立即进行急救。

首先,拨打急救电话(例如120)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给患者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安慰。

尽量保持环境安静,确保患者有足够的空气。

避免患者过度运动,最好保持平卧位。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医护人员到达为止。

二、为了更好地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情况,制定一份个人心脑血管疾病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建议和指导,供参考:1. 知识普及在家庭中,宣传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识非常必要。

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家人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应急处理方法和急救电话等。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掌握这些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2. 定期体检每年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通过早期发现和控制风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 日常生活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合理饮食,控制摄入盐分和脂肪,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定期锻炼,保持适度的体重。

戒烟限酒,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4. 常备急救药物和设备针对自身的心脑血管疾病情况,及时准备好所需的急救药物和设备。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

THANKS.
现场急救措施
03
心肺复苏(CPR)
判断意识
呼叫患者,观察其是否有反应。
02
打开气道
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 物。
01
03
人工呼吸
用口对口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每次 吹气持续1秒以上,避免过度通气。
除颤
如果条件允许,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进行除颤。
05
04
胸外按压
将双手掌重叠放置于患者胸骨下半部 ,垂直向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 率每分钟100次左右。
急救原则与流程
• 原则:快速、准确、有效,即刻评估病情、救治生命、缓 解症状。
急救原则与流程
流程 1. 即刻评估:询问病史、检查生命体征,判断是否为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2. 建立静脉通道: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输送。
急救原则与流程
01
02
03
3. 心电监测
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心 脏电活动情况。
况。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
素。
借助仪器
利用血压计、听诊器等简单的医 疗设备,辅助判断病情。
急救呼叫与求助方法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如120、999等,描述病情及所在地址,等待救援 。
避免搬动患者
避免搬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保持患者安静并 平卧。
吸氧
如条件允许,可为患者吸氧,保持呼吸通畅。
心理疏导
患者及家属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情 绪。
告知病情
在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时,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和语言,避免因语言不当导致的不 良影响。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心脑血管急救常识

心脑血管急救常识

2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降糖和调脂药物 ,控制病情进展。
3
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压力状态,有助于预防心脑 血管疾病的发生。
戒烟限酒
戒烟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戒烟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 风险。
限酒
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工作。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焦虑。
注意事项二
让病人平卧,避免随意搬 动。
注意事项三
观察病人面色,注意呼吸 频率和心跳情况。
如何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控制体重,适当运动。
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
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
THANKS
感谢观看
阿司匹林
如有可能,给予患者阿司匹林以抗 血小板凝集,但注意不要在未经医 生指导的情况下自行服用。
拨打120
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请求专业 医护人员救援。
脑中风的现场急救
安静
头位
保持患者平静,避免情绪激动。
将患者的头部轻轻抬起约15度,并转向一 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不要随意搬动
不要随意移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05
心脑血管急救的常见误区和注意事项
常见误区
误区一
心脏病发作时,用力咳嗽可以 救命。
误区二
已故亲人或朋友的拥抱和呼唤 可以唤醒突发心脏病的人。
误区三
在等待急救车到来之前,可自 行送病人前往医院。
注意事项
01
02
03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知识讲稿

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知识讲稿
严重并发症。
02
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原则
快速识别与评估
快速识别
观察患者是否有胸痛、胸闷、呼吸困 难等症状,以及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 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评估病情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病 情的严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急救 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01
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 鼻分泌物和呕吐物。
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
定期体检与筛查
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压、血脂 等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心脑 血管疾病风险。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心脏超声、 颈动脉超声等特殊检查,了解 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有家族史、高血压、糖尿 病等疾病的人群,应加强筛查 频率和项目。
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学习心肺复苏(CPR)技能,掌握正 确的急救步骤和操作方法。
详细描述
脑卒中的急救措施包括让患者平卧休息,保持安静,不要让患者走动或情绪激动;若患 者有呕吐症状,应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若患者意识不清,应立即
拨打120急救电话。
心脏骤停的急救
总结词
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状况,需要立即 采取急救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
详细描述
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包括让患者平卧 休息,保持安静;若患者心跳呼吸骤 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立即 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救援人 员到来。
成功救治案例二
一位70岁的女性患者在家庭成员的急救处理下,保持了呼吸道通畅并及时送往医院,经过紧急手术治疗后康复出 院。
失败教训案例
失败教训案例一
一位58岁的男性患者发病后未得到及时救治,由于送往医院时间过长,医生无法进行有效治疗,患者 不幸离世。
失败教训案例二

心脑血管疾病 急救

心脑血管疾病 急救
Fra bibliotekAED
•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是自 动体外除颤器的英文缩写。 • 了解AED • 除颤的定义:使用除颤器经胸壁对心脏释放电流 或进行电击。除颤可以中断紊乱的心室颤动波, 使心脏重新恢复正常节律。
AED概念
• •
脑血管疾病
• 急救的目的是保住病人生命,降低失语、 偏瘫等残疾率。当发现病人摔倒在地、昏 迷、呕吐、偏瘫、过去有高血压史,怀疑 脑血栓,应按下列急救方法:
脑血管疾病—步骤
• 1、病人去枕或低枕平卧,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将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造成窒息。切忌用毛巾等物 堵住口腔,妨碍呼吸。并且让其他人拨打120. • 2、摔倒在地的病人,可就近移至宽敞通风的地方便于急 救。上半身稍垫高一些,保持安静,检查有无外伤,出血 可给予包扎。 • 3、尽量不要移动病人的头部和上身,如须移动。应由一 人托住头部,与身体保持水平的位置。 • 4、吸氧,血压显著升高但神志清醒可口服降血压药物。 • 5、守候在病人身旁,一旦发现呕吐物阻塞呼吸道,采取 用手掏取等措施使呼吸道畅通,呼吸停止时进行口对口人 工呼吸。
心脏骤停
•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 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 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 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 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迫眶上、眶下 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 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 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可判定病 人已有心跳骤停。
心脑血管疾病
急救篇
目录
• 心血管疾病 • 1、呼吸困难 • 2、晕倒并心脏骤停时 • 脑血管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脑血管病急救常识
突发心脑血管急症,常因无法得到适当的救助而死亡。

所以,入院前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升高时,会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时应让病人卧床休息;家中如有血压计,应立即测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若血压较高,可给予硝苯地平(心痛定)或卡托普利(开博通)1~2片,口服或舌下含服,并在20~30分钟后复查血压。

心绞痛
这是冠心病患者最易发生的急症,多在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天气寒冷、吸烟过多时发生。

发病时心前区呈压迫性或窒息性疼痛,历时5~10分钟。

心绞痛一旦发作,应立即停止任何活动,就地安静休息,并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片或消心痛1~2片,在2~5分钟内即能见效。

急性心肌梗塞
疼痛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但持续时间较长,程度重,并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具有濒死感,这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松解领口,保持室内安静和空气流通。

有条件者可立即吸氧。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或消心痛1~2片,同时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切忌乘公共汽车或扶病人步行去医院,以防心肌梗塞的范围扩大。

心力衰竭
原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肺心病的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多提示心力衰竭,应让病人安静休息,半卧位,两足下垂,有条件者可立即吸氧,不可随意给药,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另外,打120急救电话时一般要讲清以下几点:①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②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神志不清、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呼吸困难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以及过去的病史中与本次发病有关的部分;③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点,最好是在有醒目标志处。

心脑血管病的预防
1.防止栓塞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高危患者进行有效的抗栓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

2.患者晨练应注意的问题
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

3.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与预后。

控制饮食总量,调整饮食结构;坚持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戒烟少酒,劳逸结合;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控制
在5g以内;增加钾盐摄入,每天钾盐4.7g。

4.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

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5.控制血压和血脂是关键
(1)血压控制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

资料表明,坚持长期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仅为不坚持治疗者的1/10,也就是说,只要长期坚持控制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可下降90%。

(2)血脂控制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常见的血脂控制是服用调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等。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脂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6.进补要适度
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分享: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来源:网友投稿|下载该文档到电脑(点击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