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植物病害的定义

合集下载

植物病理学课后习题

植物病理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单元习题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病害是在生物因子或非生物因子持续刺激下,植物的正常生理和生物化学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生长发育异常,从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症状的现象。

2、病因: 引起植物生病的原因很多,既有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包括各种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又有生物因素,包括外来生物的因素和植物自身的因素;还有环境与生物相互配合的因素,包括病原生物与环境条件的配合,环境因素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配合,以及环境、病原物和植物三者的相互作用等。

3、症状: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4、病状:是植物受病原物侵害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外表所出现的不正常状态;5、病征: 指在病状表面,尤其是病斑部分的表面着生或出现的病原生物的子实体。

例如真菌的菌核、菌丝体、细菌的菌脓、线虫的虫体、寄生性植物等。

6、非侵染性病害: 没有病原生物参与,只是由于植物自身的原因或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病害,这类病害在植株间不会传染,因此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

7、侵染性病害: 由病原生物因素造成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因为病原生物能够在植株间传染,因而又称为传染性病害;8、综合症:一种病害同一植株上可先后或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

9、并发症: 同一植物在受到两种或几种病原物复合侵染时,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的症状,甚至出现不同于原有两种病菌单独引起的另一种症状。

10、隐症现象: 隐症现象:病原物侵染寄主后,病植物的症状在特定条件下(通常是高温),可以逐渐减退直至暂时消失而“复原”的现象。

二、填空题1、植物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侵染引起,非侵性病害由由外界不良环境因子引起。

2、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寄生植物、线虫、原生动物、。

3、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变色、坏死、腐烂、和畸形。

4、植物病害的病征类型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和脓状物。

植物病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病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病理学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的持继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这种植物偏离了正常状态的现象称植物病害。

2.单主寄生:在同一种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史的病原菌称单主寄生。

3.垂直抗性: 即小种特异性抗病性,它对病原物的某一个或多个小种是抵抗或免疫的,而对另一些小种是感病的或高度感病的,即对病原物的某些小种具有抗病性。

4. 症状: 是寄主内部发生一系列复杂病变的一种表现,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

5. 稀释终点:将感病寄主的汁液(含有病毒)榨出来,加水稀释,超过一定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度为稀释限点。

6. 生物防治: 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产品来进行防治病害的方法称生物防治。

7. 异宗配合:单个菌体不能完成其有性生殖,必须与另一个有亲和力的菌体交配后才能完成其有性生殖的称异宗配合。

8. 失毒温度:把病组织的榨出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在10分钟内使病毒失去传染的处理温度称为该病毒的失毒温度。

9. 拮抗作用:一种微生物产生某种特殊的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从而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为拮抗作用。

10.多型性:指真菌在一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多种类型孢子的现象称多型性。

11.体外保毒期:病株组织的榨出液在室温(20-22℃)下能保存其传染力的最长时间称为病毒的体外保毒期。

12.交互保护作用:在寄主上接种弱毒株系而能低抗强毒株系侵染的作用称交互保护作用。

13. 因对基因学说:(gene for gene theory)对应于寄主群体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反之,应于病原物群体的每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寄主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

14. 生理小种:(race):同种、变种、专化型内的病原物的不同群体在形态无差别,在生理特性、培养性状、生化特性、致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及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后习题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业题植物病理学部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 )()()()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 )()()()()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 )()五种类型。

5、()( )()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 )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 引起.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 )和().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 )( )等.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

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03植物病害概念

03植物病害概念

环境
植物病害的概念
二、植物病害的分类 (1)侵染性病害 1、根据致病因 素的性质分: 素的性质分: (2)非侵染性病害
(1)真菌病害 (2)细菌病害 2、根据病原生 物的种类分: 物的种类分: (3)病毒病害 (4)线虫病害 (5)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 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
植物病害的概念
二、植物病害的分类 (1)气传病害 (2)土传病害 (3)种传病害 (4)虫传病害 (1)花叶病 (2)斑点病 4、根据表现 的症状类型分: 的症状类型分: (3)溃疡病 (4)腐烂病 (5)枯萎病、疫病、癌肿病等。 枯萎病、疫病、癌肿病等。
石斛兰花斑病
植物病害的概念
三、植物病害的病状的类型 1.变色( Discoloration): 变色( Discoloration):
植物病害的概念
三、植物病害的病状的类型 1.变色( Discoloration): 变色( Discoloration) 发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 发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 , 本质是叶绿素受到破 细胞并未死亡。 坏,细胞并未死亡。 (1)花叶(mosaic):叶绿素减少,不均匀变色。 花叶(mosaic) 叶绿素减少,不均匀变色。 (mosaic): 褪色(fading):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浅。 (2)褪色(fading):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浅。 黄化(yellowing) 叶绿素减少,均匀变黄。 (yellowing): (3)黄化(yellowing):叶绿素减少,均匀变黄。 (mottle):变色部分的轮廓不清。 (4)斑驳 (mottle):变色部分的轮廓不清。 条纹(strip) 条斑、条点:单子叶植物的花叶。 (strip)、 ( 5 ) 条纹 (strip) 、 条斑 、 条点 : 单子叶植物的花叶 。 白化苗( seedling):不形成叶绿素, ( 6 ) 白化苗 (whiten seedling) : 不形成叶绿素 , 遗 传病害。 传病害。

植保第二章复习资料qs

植保第二章复习资料qs

植保第二章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病理程序: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结构的变化,最后发病植物外观变现出病态.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3.症状: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4.病状:植物本身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为病状。

5.病症:病部表现出病原物的特征称为病症。

6.病原: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

7.病原物:指能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

8.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能传染的一类病害。

9.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侵染性病害。

10.真菌的生活史: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11.多型现象:有的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以上类型的孢子,称为多型现象。

12.单主寄生:多数植物病原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全部生活史,称为单主寄生。

13.转主寄生:有的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

14.病原物的寄生性:指病原物从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养分而生存的能力。

15.专性寄生:这类寄生物的寄生能力强,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中获得养分才能生存.当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之后,寄生物也停止生长和发育.16.非专性寄生:这类寄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因此都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这类寄生物包括大多数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

17.寄生专化性:寄生物对寄主种和品种的寄生选择性,称为寄生专化性.18.生理小种:指病原物的种内形态相同、对寄主植物的品种致病力不同的专化类群。

19.病原物的致病性: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的能力。

20.植物的抗病性: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的一种遗传特性.21.免疫:寄主植物完全不发病。

一、植物病害的定义

一、植物病害的定义
病原物越冬越夏场所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病株残体土壤和粪肥昆虫及其他传病介体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的传播主动传播主动传播被动传播被动传播气流传播水流传播人为传播昆虫等介体传播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越冬或越夏后在植物新的生长季节首次引起植物发病的过程称为初侵染
第二章
园艺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概念
3.子囊菌亚门 Ascomycotina
除酵母菌为单细胞外,其它子囊菌的 营养体都是分枝繁茂的有隔菌丝体,无 性繁殖在孢子梗上产生分生孢子。产生 分生孢子的子实体有分生孢子器、分生 孢子盘等。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 子,大多数子囊产生在子囊果内,少数 裸生。
1.白粉菌属(1)闭囊壳和附属丝(2)子囊和子囊孢子 2.核盘菌属(1)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2)子囊盘 (3)子囊、子囊孢子和侧丝
※白锈属
Albugo
孢囊梗不分枝,短棍棒状,密集在寄主表皮下成栅栏 状,孢囊梗顶端串生孢子囊。如油菜白锈病菌。
2.接合菌亚门 Zygomycotina
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在孢子囊内产生 不游动的孢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接合 菌绝大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弱寄生菌。接合亚
门真菌主要是根霉属Rhizopus 无隔菌丝分 化出假根和匍匐丝,假根相对处向上长出孢 囊梗。孢囊梗单生或丛生,分枝或不分枝, 顶端着生孢子囊。孢子囊球形,囊轴明显, 成熟后囊壁消解或破裂,散出许多孢囊孢子。 接合孢子表面有瘤状突起。如甘薯软腐病菌。
※疫霉属
Phytophthora
孢囊梗开始分化而与菌丝不同,孢子囊球形、卵形或 梨形,成熟时脱落或不脱落,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 产生芽管。如马铃薯晚疫病菌。
※霜霉属
Peronospora
孢囊梗主轴较明显,粗壮,顶部有2~10次对称的二叉 状分支,分支的顶端尖锐。孢子囊近卵形,有色或无色, 无乳突,成熟时易脱落,萌发时直接产生芽管,偶尔释放 游动孢子。如油菜霜霉病菌。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2.在维管束组织内扩展
细菌从水孔或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组织,引 起莠蔫症状。
常见的细菌病害

青枯病、软腐病、角斑病、溃疡病、辣椒疮痂病、桃穿孔病、水稻白 叶枯病、水稻细菌条斑病、姜瘟病等


白叶枯病(水稻)
细菌性角斑病(豆角) 细菌性缘枯病(黄瓜)
细菌性腐烂病(香蕉)
黑腐病(甘蓝) 青枯病(瓜类、西红柿、豆类)
水流传播
人为传播
昆虫等 介体传播
一、植物病原真菌
是一类大多数能形成丝状分枝的营养体, 有细胞壁和细胞核, 不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产生孢子的生物群。
真菌与细菌的异同

真菌:有完整细胞结构,有真正的细胞核。 细菌:有完整细胞结构,只有核区(胶体状),核酸 游离在核区。

根据腐烂的部位有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等
白菜软腐病
番茄脐腐病
4、病状的类型--萎蔫
萎蔫: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
而发生的缺水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 组织完好。
分为:枯萎、黄萎、青枯。
黄瓜枯萎病
5、病状的类型--畸形
畸形:植物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 而表现的异常生长现象。
(1)增生型: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局部组织出 现肿瘤或癌肿、丛枝、发根等。 (2)增大型:病组织的局部细胞体积增大(巨型细胞),但细胞数量 并不增多。如根结、徒长恶苗等。
病症。
黄瓜霜霉病
豇豆白粉病
豇豆锈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三、 症状的变化
1.典型症状
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 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成为该病害的典型症状。 2.综合症 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 这种情况称谓综合症。例如稻瘟病在芽苗期发生引起烂芽,在株期侵染叶片则表现 枯斑,侵染穗部导致穗茎枯死引起白穗。

植物病理名词解释

植物病理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植物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病理变化,阻碍了正常生长、发育的进程,从而影响人类经济效益的现象。

病状:指植物受病原物或非生物因子影响后,局部或整株出现的不正常的表现,如在叶部形成的坏死斑点、植株萎蔫等病征(sign):是指在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

寄生性:寄生物克服寄主植物的组织屏障和生理抵抗,从其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其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致病性: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诱发病害的特性非侵染性病: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非生物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植物病害。

侵染性病害:植物受病原物寄生引起有传染能力的病害,也可称寄生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

整体产果; 鞭毛菌繁殖时,有的整个营养体全部转变为繁殖体,称为整体产果分体产果:绝大多数真菌仅是部分营养体转变为繁殖体,其余部分仍在进行营养生长子实体: 为真菌的产生孢子的生殖体,异宗配合;多数食用菌的单核菌丝有性别(、异宗配合:“-”与“+”菌丝)之分,同性别的菌丝间永不亲和,只有经过异性菌丝结合才能生育后代者,称异宗配合同宗配合:由一个担孢子萌发的两条单核菌丝能进行结合而生育后代者,称为同宗结合或自交亲、同宗配合准性生殖:是指真菌不通过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过程,包括异核体的形成、二倍体的形成和体细胞的重组。

真菌的生活史指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个体发育过程。

生理小种:同种、变种、专化型内的病原物的不同群体在形态无差别,在生理特性、培养性状、生化特性、致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两游现象(diplanetism)从孢子囊中释放出来的游动孢子经游动休止后,再次萌发释放游动孢子继续游动的现象称为两游现象。

9+2鞭毛;指鞭毛的微观细胞生物结构,由外圈9组二联微管,内包有一对中央微管的结构,所以叫做9+2鞭毛子囊果;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里,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叫子囊果担子果(basidiocarp):是高等担子菌的一种产生子实层的高度组织化的结构。

植物病害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遭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的动物、植物病原体及其他非生物因素(如环境因子)的侵害,导致植物生理功能障碍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植物病害通常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及其他非传染性病害四大类。

真菌病害是指由真菌寄生或侵入植物体内引起的病害。

真菌病害主要通过孢子在空气、土壤、水源等传播,寄生于植物根、茎、叶、果实等部位,造成植物生理代谢异常,病变部位出现斑点、溃烂、褪色等症状。

细菌病害是由细菌侵入植物体内或寄生在植物表面引起的病害。

细菌病害主要通过水源、气溶胶、虫媒等传播,寄生在植物组织内或在植物表面形成病斑,破坏植物组织结构和代谢功能,导致植物生长受限,并出现黄化、萎缩、大量死亡等症状。

病毒病害是由病毒感染植物引起的病害。

病毒病害主要通过媒介昆虫、接种工具、种子等途径传播,寄生于植物细胞内,破坏植物细胞结构和代谢功能,导致植物生长迟缓,出现叶片变形、病斑、坏死和严重凋亡等症状。

除以上三类常见病害外,还包括由其他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病害,如物理因素如低温冻害、高温灼伤、光照不足等;化学因素如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等;机械性因素如刀伤、穿刺伤等。

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有严重影响,可导致植物失去光合作用能力,减少产量和质量。

因此,科学合理的病害预防和防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

这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合理施肥、定期清除病残体、保持生态平衡等措施,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及时发现和鉴定病害,采取相应的药剂防治措施来控制病害的扩散。

植物病理学知识总结

植物病理学知识总结

普通植物病理学知识总结1、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植物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其代谢过程受到影响和破坏,在生理上和组织结构上产生一系列病变,在形态上表现出病态,使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局部或整株死亡,并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称为植物病害。

马铃薯晚疫病(Irish famine),1845-1846 真菌法国葡萄霜霉病,1880水稻胡麻斑病(Bengal famine),1942-1943中国小麦条锈病,1950美国玉米小斑病,19702、植物病理学的概念:是关于植物病害的学问,是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生原因、发生发展规律、植物与病原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病害防治等领域的科学。

3、引起病害的原因:植物自身的遗传因子异常(白化苗,先天不孕)不良的物理化学环境条件(温度,湿度,肥料,农药)---------非传染(侵染)病害或生理性病害或非寄生性病害有病原生物参与的“病害三角”(人为)--------------传染(侵染)病害或非生理病害或寄生性病害4、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1)真菌2)原核生物(细菌,螺原体和植原体)3)病毒(类病毒)4)线虫5)寄生性种子植物等6)原生生物界(原生动物门的鞭毛虫)4、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寄生性(parasitism):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活体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专性寄生(obligate parasitism) :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营养方式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真菌中的白粉、锈菌、霜霉菌等,病毒、种子植物)非专性寄生:寄生物不仅可以从活的植物上获得营养,而且可以利用死的植物组织进行生活的寄生方式,又称作兼性寄生。

非专性寄生物(兼性寄生物)(大多数的病原真菌和细菌)腐生:只能利用死的植物组织或有机化合物的营养方式致病性:病原物具有的破坏寄主植物并诱发病害的能力是病原生物的另一特性某一种生物引起的症状相对较为固定同一种病原物不同小种、菌系、株系或群体两者关系:病原物必须有寄生性才会导致致病性致病性不能完全从寄生关系所造成的破坏来理解致病性的破坏作用多方面(病原菌的产物)并非所有的寄生物都是病原生物(许多植物的菌根真菌)寄生性强弱与致病性强弱没有一定的相关性5、植物病害的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致病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受到显著阻碍,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这种现象。

病态植物:指受病原物侵染但没有造成经济损失的植物。

症状:植物生病后,外表不正常的现象。

病状:生病后,本身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现象。

病征:受病部位的一些病原物特性。

病原:引起植物生病的因素,包括生物病原和非生物病原。

病原物: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的统称,现已知道的主要有真菌、细菌(类菌原体)、病毒(类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此外,少数放线菌和藻类植物也能侵染植物。

寄主:被寄生的生物。

变色:是一种植物病害症状,有褪绿、黄花、花叶、着色、红花等。

坏死:寄生组织受病原物侵染后,细胞组织受损,出现各种各样的斑斑点点。

腐烂:植株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

萎蔫:茎基的坏死和腐烂、根的腐烂或根的生理活性受到破坏,水分不能及时输送到顶梢,细胞失去膨压,地上部枝叶萎垂。

畸形:由于寄主细胞或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因为病原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而受到抑制或促进所表现出的发育不足或过度生长。

霉状物:指植物的发病部位出现的霉层。

脓状物:是植物发病部位出现的一种病症,并且是细菌所特有的。

粒状物:是植物发病部位出现的一种病症,实为真菌繁殖体。

生理性病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理化因素造成的生理障碍,称为生理性病害。

传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理障碍,称为传染性病害。

隐症现象:病毒病的症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能暂时消失,一旦恢复适宜发病的条件时,症状又可以重新出现称为隐症现象。

菌丝体: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地营养体类型叫菌丝体。

吸器:真菌或高等植物细胞或组织中的可穿入相邻组织,吸收营养的一种突起。

其胞壁常内突生长,具有传递细胞的特征。

菌核:是由许多菌丝紧密交结而成的坚硬休眠体。

厚垣孢子:各类真菌均可形成的无性孢子,由断裂方式产生,壁厚,寿命长,能抗御不良外界环境。

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病害的定义

变色
斑点
病状 腐烂
萎蔫 畸形
(一)、病状的类型
1、变色 指植物生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
称为变色。变色的症状有两种形式。 A、褪绿或黄化
整个植株、整张叶片或者叶片的一部分均匀 地变色 ,这种变色有时局限于叶片的一定部位 ,如单子叶植物的叶尖或双子叶植物的叶缘。 B、花叶或斑驳
花叶指叶片黄绿相间,不同部分之间轮廓明 显的变色;斑驳是指各部分轮廓不清的变色 。
• 以黄瓜为例,冬季霜霉病大多发生在植株长势弱, 叶片薄而黄的部分。由于操作不当、浇水过大、 追肥过多等原因造成的根系受伤,则极易导致根 系受到病原菌侵染,造成植物死棵,这些情况发 生较为普遍。这样就是说生理性病害也是引起侵 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之一。
作业
1.下列现象中,属于植物病害的是( )。 A、感染病毒的郁金香呈现鲜艳杂色花瓣 B、感染黑粉菌的茭白茎基组织肥大 C、豆科植物由于根瘤菌的侵入而出现根瘤 D、蔬菜根部由于根结线虫的侵染而出现根结
病 原
生物因素
细菌 真菌 病毒 线虫 寄生性种子
非传染性病害 (生理病害):由非生物因素所
引起的,且不能传染的病害,称之为非传染性病害。
传染性病害: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能相互传染
的,有侵染过程的,称之为传染性病害。
病原物:能够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
传染性病害与非传染性病害的联系。
• 生理性病害降低了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和对 环境的适应性,就犹如为病原菌侵染打开了门 户。
水稻纹枯病
大白菜的菌核病
4、线状物 指病部产生的白色或紫红色的棉线
状物。如茄科作物白娟病的白色丝状 物、甘薯紫纹病的紫红色线状物。
5、脓状物 这是细菌性病害特有的病征。在病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概念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概念

猝倒
立枯
(3)草本植物茎的顶部坏死----顶尖坏死。
(4)木本植物顶梢的坏死----梢枯(die back)。 (5)果树和树木的枝干上有大片的组织坏死----溃疡
(canker) 。
溃疡
茎维管束变褐
叶斑
穿孔
叶枯
疮痂
溃疡
蔓枯
3.腐烂(rot)
• 植物的组织细胞受病原物的破坏和分解 • 分干腐、湿腐和软腐。
(4)变态:病株的花器变态成叶片状。
花变叶(phyllody) 、叶变花、扁枝和蕨叶 (fernleaf) 。
畸形
蕨叶
畸形
畸形
畸形
丛枝
叶片皱缩
卷叶
叶片扭曲
厥叶
根瘤 根肿
整株丛生
整株矮化
<二>、常见的病征类型——霉状物
1、霉状物 霜霉
绵霉 黑霉
灰霉
青霉
2、粉状物
锈粉
3、粒状物 黑粒点
花叶
斑驳

花叶
2.坏死(necrosis)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受到破坏而死亡。
(1)在叶片上坏死。叶斑(spot)、轮斑或环斑(ringspot)、蚀纹、 叶枯、叶烧(leafscad) 、疮痂 。
梭形斑
星状斑
叶斑
不规则形斑
轮纹形斑
云纹形斑
条纹
环斑 脉枯
叶烧 疮痂
(2)植物根茎上坏死。猝倒(damping off)和立枯。
• 症状是植物发生某种病害以后在内部和外部显示的表 现型。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人们认识 病害首先是从病害症状的描述开始,描述症状的发生 和发展过程,选择最典型的症状来命名病害,如烟草 花叶病、大白菜软腐病等。从这些病害名称就可以知 道它的症状类型。当掌握了大量的病害症状表现,尤 其是综合症和并发症的变化以后,就比较容易对某些 病害样本做出初步的诊断,如同医生为病人看病诊断 并开处方一样,很快就能确定它属哪一类病害,它的 主要特征在哪里,以及病因是什么等等。

植物病理名词解释

植物病理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植物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病理变化,阻碍了正常生长、发育的进程,从而影响人类经济效益的现象。

病状:指植物受病原物或非生物因子影响后,局部或整株出现的不正常的表现,如在叶部形成的坏死斑点、植株萎蔫等病征(sign):是指在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

寄生性:寄生物克服寄主植物的组织屏障和生理抵抗,从其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其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致病性: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诱发病害的特性非侵染性病: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非生物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植物病害。

侵染性病害:植物受病原物寄生引起有传染能力的病害,也可称寄生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

整体产果; 鞭毛菌繁殖时,有的整个营养体全部转变为繁殖体,称为整体产果分体产果:绝大多数真菌仅是部分营养体转变为繁殖体,其余部分仍在进行营养生长子实体: 为真菌的产生孢子的生殖体,异宗配合;多数食用菌的单核菌丝有性别(、异宗配合:“-”与“+”菌丝)之分,同性别的菌丝间永不亲和,只有经过异性菌丝结合才能生育后代者,称异宗配合同宗配合:由一个担孢子萌发的两条单核菌丝能进行结合而生育后代者,称为同宗结合或自交亲、同宗配合准性生殖:是指真菌不通过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过程,包括异核体的形成、二倍体的形成和体细胞的重组。

真菌的生活史指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个体发育过程。

生理小种:同种、变种、专化型内的病原物的不同群体在形态无差别,在生理特性、培养性状、生化特性、致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两游现象(diplanetism)从孢子囊中释放出来的游动孢子经游动休止后,再次萌发释放游动孢子继续游动的现象称为两游现象。

9+2鞭毛;指鞭毛的微观细胞生物结构,由外圈9组二联微管,内包有一对中央微管的结构,所以叫做9+2鞭毛子囊果;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里,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叫子囊果担子果(basidiocarp):是高等担子菌的一种产生子实层的高度组织化的结构。

植物病害的定义、类型和危害

植物病害的定义、类型和危害

植物病害的定义、类型和危害一、植物病害的含义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

二、植物病害的特点1、植物病害是根据植物外观的异常与正常相对而言的。

健康-正常,病态-异常。

2、植物病害与机械创伤不同。

植物病害有一个生理病变过程,而机械创伤是往往是瞬间发生的。

3、植物病害必须具有经济损失观点。

韭黄是遮光栽培所致,韭黄就是颜色黄黄白白的韭菜,它跟绿色韭菜是同一种植物,是在韭菜撒种之后,在苗床上铺满了稻杆,韭菜发芽之后,因为照不到阳光,无法刺激叶绿素的形成,因此就不会变成绿色了! 其营养价值要逊于韭菜。

黄黄白白的颜色是韭菜体内其它色素的颜色;茭白黑粉菌菌丝寄生在植物菰即茭草的叶、茎和根上,茎肿大,幼嫩,可供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纤维多,可预防和治疗肝脏和胃肠道溃疡等,并助消化和通便,防肠癌,江苏等地均有分布;郁金香受病毒侵染而出现杂色花型曾使其价格高于黄金,虽生病却非病害;上述不但没有经济损失,而且提高了经济价值,故不属病害范畴。

三、病原及类别四、植物病害的类型1、按植物病原类别分最客观最实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病因类型分类,它的优点是既可知道发病的原因,又可知道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对策。

根据这一原则,植物病害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侵染性病害,即由病原微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如真菌、细菌、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等侵染所引起的病害;第二类是非侵染性病害,也叫生理性病害。

是由于植物自身的原因或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所引起的病害,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过度或干旱、肥料过多或营养不足、大气或土壤污染等引起的病害。

如日灼病、缺素症、冻害、水涝等。

2、按被害植物类别分农作物病害、果树病害、蔬菜病害、花卉病害、林木病害等。

农作物病害又可以分为水稻病害、小麦病害、玉米病害、棉花病害等。

3、按植物的发病器官分根部病害、茎秆病害、叶部病害、花器病害和果实病害等。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或储藏、运输过程中,如果有害生物或不良的外界条件对其影响程度超过了植物所能忍耐的限度,使其不能正常地进行生理活动,局部或整体发育发生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病理程序:病害的表现有一个由内到外、由细胞到组织、由生理到形态上的病理变化过程。

体外保毒期:带毒植物汁液在20~22℃室温下,能够保持传染性的最长时间,数天到数月。

失毒温度:带毒植物汁液经恒温水浴处理10min,使病毒丧失活性的最低温度。

大多数55~70℃寄生性:病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大的特性,称为病原物的寄生性。

致病性:病原物在寄生过程中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称为病原物的致病性。

侵染程序:病原物和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

侵染循环: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

天敌:泛指害虫的所有生物性敌害,包括天敌昆虫、天敌微生物和捕食性鸟兽及其他有益动物。

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补充营养:多数昆虫刚羽化时,性器官不成熟,经过一个时期继续取食,达到个性成熟才生殖,这种成虫期称补充营养。

恢复营养:成虫期很长的昆虫,多次反复进行补充营养,每补充一次后有一批卵发育成熟,这种取食称恢复营养。

体壁:包在虫体外的一层硬化了的皮肤,又称外骨骼,具有支撑体型、着生肌肉、保护内部器官、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及微生物或有害物质侵入等作用。

体腔:昆虫体腔又叫血腔,内部器官都浸浴在血液中。

蛹:幼虫到成虫的过渡阶段,外观静止,内部却进行着激烈的生理变化,使幼虫期的旧器官逐步转化为成虫期的新器官,分为离蛹、被蛹和围蛹。

羽化:不完全变态的若虫或完全变态的蛹,脱去最后一次皮变为成虫的过程称为羽化。

习性:包括昆虫的活动和行为,是指种或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并非所有的昆虫都具有。

农业植物病理学生态调控名词解释

农业植物病理学生态调控名词解释

农业植物病理学生态调控名词解释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名词解释:植物病害是指植物的正常生理机制受到干扰所造成的后果。

病害三角名词解释:需要有病原、寄主植物、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共同作用引起病害的观点称为“病害三角”。

病状名词解释: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病症名词解释: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并发症名词解释: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混发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类型的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并发症。

潜伏侵染名词解释:病原物侵染植物后,由于条件不适于病害的扩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表现症状,条件适宜,表现症状菌丝名词解释:单根的丝状体吸器名词解释:有些菌物菌丝体形成吸收养分的特殊机构菌核名词解释: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休眠体,内部为疏丝组织,外部为拟薄壁组织。

子座名词解释:由菌丝在寄主表面或表皮下交织形成的一种垫状结构,有时与寄主组织结合而成。

菌索名词解释:由菌丝体平行交织构成的长条形绳索状结构,外形与植物的根有些相似,所以也称为根状菌索。

子实体名词解释:菌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营养生长阶段后,进入繁殖阶段,形成各种繁殖体即子实体。

真菌的有性繁殖名词解释:菌物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真菌的无性繁殖名词解释:指菌物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子囊果名词解释:子囊菌类菌物有性生殖阶段形成的子实体,其内或上产生子囊,子囊中包含子囊孢子;担子果名词解释:担子菌有性生殖阶段形成的子实体,由双核菌丝组成,其上产生担子和担孢子菌物的生活史名词解释:菌物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菌物的多型性名词解释:在菌物的生活史中,有的菌物可以形成几种不同类型孢子的现象。

单主寄生名词解释:大部分菌物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生活史。

转主寄生名词解释:有的菌物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生活史。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遭受其它生物的侵害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植物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破坏,组织形态发生改变,甚至导致死亡,并对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植物病理学: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病原因、病害发生发展规律,植物与有害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病害预测及防治的学科。

3、非侵染性病害:由于生长环境条件不合适或物理化学因素造成的不能侵染的,不能传染,这种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

4、侵染性病害:由于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有侵染性的,能传染,这种病害叫非传染性病害。

生物因素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

5、症状:植物受病原影响生病后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状态称为植物病害的症状。

包括病症(病原物)和病状(植物)。

(1)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变色、坏死(斑点)、腐烂、萎靡、畸形】(2)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病原体特征。

【霉状物、点粒状物、粉状物、菌核、脓状物(细菌特有)】6、寄生:一种植物与另一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从中吸取食物的现象。

(1)专性寄生:在自然界只能从寄生的活组织中获取营养,如锈菌、黑粉菌、白粉菌等。

(2)非专性寄生:一种是侵害活的组织,组织死亡后,仍能继续发育和繁殖,另一种是在侵入寄主之前先杀死寄主组织,然后在其内进行腐生。

(3)单主寄生:多数植物病原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能完成生活史。

(4)转主寄生:锈菌特有的,寄生阶段必须在两种亲缘关系不同的寄主植物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这种现象叫转主寄生。

7、致病性:是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变的能力。

但并非是单纯的对营养和水分的依赖关系.8、真菌的生活史:是指真菌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9、.稀释限点:病毒在病株粗汁液中,经过若干倍数的稀释后仍能保持病毒侵染力的最大稀释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病害的定义:揭示自然界与人类生产活动中植物受到的各种有害因素对植
物健康的影响。

引言:
植物是地球上重要的生物资源,它们为人类提供食物、药品、纤维和美丽的景观。

然而,植物也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袭,导致各种病害的发生。

为了保护和维护植物健康,了解和解释植物病害的定义至关重要。

一、病害的界定与特征
病害是指由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异常生长和功能障碍,表现为病斑、枯萎、落叶、畸形以及凋谢等症状。

病害可以分为真菌、细菌、病毒和真核生物等多种类型。

根据传播方式,病害可以分为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昆虫传播等。

在植物病害中,真菌病害是最常见的一类。

真菌通过寄生在植物的各个组织中,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严重时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而细菌病害则会通过侵入细胞,操控植物的物质代谢,引发病害的发生。

病毒则通过侵入植物细胞,利用植物的机制进行复制和传播,导致植物呈现出多种异常症状。

真核生物病害主要指植物寄生虫、真菌类寄生物等。

二、植物病害的发生机理
植物病害的发生与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首先,环境因素是病害的重要因素
之一。

环境的湿度、温度、光照和空气流通性等都会影响病害的发生。

其次,植物本身的特性也是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

不同种类的植物在抵抗病害上具有差异,一些植物具有较好的抗病性,而另一些植物则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

病原体是植物病害发生的直接因素之一。

各类病原体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直接接触或介体传播等方式感染植物,从而引发病害的发生。

植物病害的传播主要取决于病原体在环境中的存活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
为了控制和预防植物病害的发生,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策略。

首先,重视植物种类的选择是预防植物病害的基础。

在设计园林、农田等安排植物时,应选择抗病害性较强的品种,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加强植物生理健康的管理也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手段。

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增强植物自身的抵御病害的能力。

此外,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也是一种常见的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

但是,农药使用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避免乱用和滥用,以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伤害。

结语:
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了解和解释植物病害的定义,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植物病害的本质。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维护植物健康,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和生态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