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彗星(Comet),是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分为、、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质构成,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物质升华,在周围形成朦胧的和一条稀薄构成的彗尾。由于的压力,彗尾总是指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形成一条很长的彗尾。彗尾一般长几千万千米,最长可达几亿千米。彗星的形状像扫帚,所以俗称。彗星的运行轨道多为抛物线或双曲线,少数为椭圆。目前人们已发现绕太阳运行的彗星有1600 多颗。着名的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 76 年。

2014 年 2 月 21 日,日本产业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彗星上有氨的存在。根据最新报道称:科学家们近日在追踪“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的罗塞塔号飞行器上发现了属于该彗星的一些化学残留物。科学家使用探测器对这些化学物质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主要成份为氨、甲烷、硫化氢、氰化氢和甲醛。由此,科学家得出结论称,彗星的气味闻起来像是臭鸡蛋、马尿、和苦杏仁的气味综合?。

彗星的轨道有、、三种。

椭圆轨道的彗星又叫,另两种轨道的又叫。周期彗星又分为和。一般彗星由和组成。彗头包括和两部分,有的还有。并不是所有的彗星都有彗核、彗发、彗尾等结构。我国古代对于彗星的形态已很有研究,在长沙西汉古墓出土的帛书上就画有 29 幅。在晋书“天文志”上清楚地说明彗星不会发光,系因反射而为我们所见,且彗尾的方向背向太阳。彗星的体形庞大,但其质量却小得可怜,就连的质量也不到地球的万分之一。由于彗星是由冰冻的各种杂质、组成的,在远离,它只是个状的小斑点;而在靠近太阳时,因凝固体的蒸发、气化、膨胀、喷发,它就产生了彗尾。彗尾体积极大,可长达上亿千米。它形状各异,?

有的还不止一条,一般都是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延伸,且越靠近太阳彗尾就越长。宇宙中彗星的数量极大,但观测到的仅约有 1600 颗。彗星的轨道与行星的轨道很不相同,它是极扁的椭圆,有些甚至是抛物线或双曲线轨道。轨道为椭圆的彗星能定期回到太阳身边,称为;轨道为抛物线或双曲线的彗星,终生只能接近太阳一次,而一旦离去,就会永不复返,称为,这类彗星或许原本就不是太阳系成员,它们只是来自太阳系之外的过客,无意中闯进了太阳系,而后又义无反顾地回到茫茫的宇宙深处。周期彗星又分为短周期(绕太阳公转周期短于 200 年)和长周期(绕太阳公转周期超过 200 年)彗星。

彗星的起源是个未解之谜。有人提出,在太阳系外围有一个特大彗星区,那里约有 1000 亿颗彗星,叫,由于受到其它引力的影响,一部分彗星进入太阳系内部,又由于的影响,一部分彗星逃出太阳系,另一些被“捕获”成为短周期彗星;也有人认为彗星是在木星或其它行星附近形成的;还有人认为彗星是在太阳系的边远地区形成的;甚至有人认为彗星是太阳系外的来客。因为周期彗星一直在瓦解着,必然有某种产生新彗星以代替老彗星的方式。可能发生的一种方式是在离太阳 105 天文单位的半径上储藏有几十亿颗以各种可能方向绕太阳作轨道运动的。这个概念得到观测的支持,观测到非周期彗星以随机的方向沿着非常长的椭圆形轨道接近太阳。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过路的恒星给予的轻微引力,可以扰乱遥远彗星的轨道,直至它的近日点的距离变成小于几个天文单位。当彗星随后进入太阳系时,太阳系内的各行星的万有引力的吸力能把这个非周期彗星转变成新的周期彗星(它瓦解前将存在几千年)。另一方面,这些力可将它完全从彗星云里抛出。如果这说法正确,过去几个世纪以来一千颗左右的彗星记录只不过是巨大彗星云中很少一部分样本,这种云迄今尚未直接观察到。与个别恒星相联系的这种彗星云有可能遍及我们所处的内。迄今还

没有找到一种方法来探测可能与太阳结成一套的大量彗星,更不用说那些与其他恒星结成一套的彗星云了。彗星云的总质量还不清楚,不只是彗星总数很难确定,即使单个彗星的质量也很不确定。

流星和彗星没有必然联系,但大都是彗星尾迹产生的。是的尘粒和固体块()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若它们在大气中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星”或“陨石”。流星体原是围绕的,在经过地球附近时,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变轨道,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圈。许多流星从星空中某一点()向外辐射散开,这就是。

陨石是太阳系中较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后未完全燃烧尽的剩余部分,它给我们带来丰富的太阳系天体形成演化的信息,是受人欢迎的不速之客。每天都约有数十亿、上百亿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它们总质量可达20吨。

陨石:地球会经常遭遇外来小天体。这些小天体进入地球后会和地球大气剧烈摩擦并燃烧。这就是流星。如果流星还没有燃烧完就落到了地面上,那就是陨石。陨石按照其主要化学成分分为石陨石、和石铁陨石三种。

它们的半径和质量彼此相差很大,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撞击地球的小天体直径在10公里以上,那么其造成的破坏将和当年恐龙那次一样。

流星的本体主要是一些漫游在太空中的灰尘微粒,体积非常的小,有些甚至小到连肉眼都看不见,它们因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而掉落到地球上,通常以秒速11~71公里的速度进入地球的大气层,和大气摩擦产生的高热便足以将它们本身汽化消失,并因为电子遭到激发而散发光芒,发光的高度约在

80~120公里左右,且只要几公厘的大小就可以很明亮了;而质量较大的流星体,或亮度在-2等以上的大流星我们通常称为“火球”或“火流星”,其中有些会在中途因爆炸而大量增光,有时甚至还能听到声音,有些明亮的流星在划过后

会留下淡淡的流星痕,规模较大的还可以持续数分钟之久,而后将随着高空的

强风而慢慢的散开消失.

平常的夜晚我们常常能看到几颗散落的流星飞过孤寂的夜晚,但除了这些随机出现的流星外,有时候在短时间之内会出现大量的流星(每小时数十颗以上),并且都自同一个辐射点向外飞出,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流星雨”;流星雨是在地球穿过一群彗星经过后而遗留下来的微尘时所发生的,

能造成流星雨的彗星必须轨道和地球相交,因此我们常说彗星就是流星的母亲;每年地球都会定期的穿过某些流星群而形成流星雨(Meteor Shower), 其中较为着名的有象限仪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和双子座流星...等,流星雨的命名方式通常以辐射点的位置而定,其每小时的流

星数(ZHR)通常在几颗到上百颗不等,有时候还会出现罕见的“流星暴”现象,每小时的流星数可以到达1000颗甚至数十万颗以上,非常壮观;而其中最为着名的狮子座流星雨每隔33年就会有一次持续几年的极大期,在极大时就很有

可能出现流星暴的盛况.

彗星的本体主要是由冰冻的气体和微尘所组成,也因此有脏雪球的称号,它的

直径通常只有数公里左右,10公里以上的就算非常巨大了,而它的轨道多为扁

长的椭圆形或是抛物线,前者绕行太阳一圈的时间从几年到几万年以上都有,

后者则在造访太阳1次之后就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平时的彗星因为距离太阳较远,因此都处于冰冻的状态,且光度极为黯淡,但只要一进入到地球的轨道附近,与太阳的距离缩短之后,就会开始活泼起来,同时释出许多的微尘形成彗发和

彗尾,体积非常巨大,最大的甚至可以和太阳相较,但其密度却稀薄的比地球上所能制造的「真空」还要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