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 学生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C 考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唯物史观的主要方法
(一)整体观点及纵横分析法 (二)历史观点及历史主义方法 (时空观念) (三)实践观点及实践标准方法 (四)生产观点及生产力标准方法 (五)群众观点及人民利益标准方法 (六)阶级观点及阶级分析方法
(一)整体观点及纵横分析法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 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 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 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 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 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
五种社会形态说的真正由来
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 提出:“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 主义制的,社会主义的这样五种基本生产关系更迭的 历史”。1938年,苏联发表了以《论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 程》,在该书中,五种社会形态成为绝对的历史理论, 被认为“是一百年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的综 合和总结,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典型”,成为理论界 阐述世界历史(包括中国史在内)演进规律的基本法则。
毛泽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 的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 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 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 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 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 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 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 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 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 希望过的事物。 ——1890年9月,恩格斯就唯物史观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由低级阶 段到高级阶段发展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 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 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 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 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就组成为社 会的经济结构。
——1859年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 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 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1859年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唯物史观是不是经济决定论?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 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 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 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 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 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 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 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
认识历史必须超越对局部社会时空的理解,既要 从个别的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获得历史认识,又要超 越具体和个别,用联系的视角整体认识历史。没有 对局部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没有对整体的理 解,局部就无法认识。
以整体观把握历史,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历 史发展的不同时间进程中探究历史规律,以规律性 认识整体性;二是从具体的、局部的、分散的历史 中发现历史的关联性,以关联性认识整体性。——
社会形态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发展
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 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亚细亚生产方式有以下几个特征:
1.没有土地私有制; 2.全国分成许多孤立的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农村公社; 3.中央集权政府的存在; 4.长期停滞,没有内在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1877年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 恩格斯 1848年《共产党宣言》
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1848年
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2018年全国Ⅰ卷32 题).罗马共和国时期, 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 成就主要体现为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 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 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历史主义方法的要求
李剑鸣先生说, “理解过去世界 的最大困难,在 于今人没有在那 个世界生活的直 接经验,不免会 根据自己的经验 和见识来揣度, 而揣度又很容易 沦为臆测,造成 误解乃至歪曲。”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物质生 活条件不同,阶级状况、思想 意识、社会制度不同,历史的 任务和课题也不同。所以分析 任何社会历史问题,都要从具 体的历史环境出发考察问题,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 移,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 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 要求前人。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成了马列主义的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百科全书和垄断性教材,而一切违背《教程》内容的 其它论述均被认为是非马列主义的,包括马克思、列 宁自己的著作。
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否适用于所有民族?
他(米海洛夫斯基)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 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 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 但是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 会给我过多的侮辱。……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 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 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 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使用一般历 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 这种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
马维林:《我们赖以认识历史的“时空观念”阐释》,《历史教学》(上半月 刊)2017年第5期,第41页。
唯物史观的整体关联意识
整体关联意识












图:影响历史演变的因素示意图
经济: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 政治:历史发展的关键 文化: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 社会:历史发展的内部环境。 国际:历史发展的外部环境,往往 提供的是借鉴或挑战。 地理:历史发展的自然环境。 个人: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 者。
答案:C
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史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 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 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它们构成了一个 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序列。不是所有 民族、国家的历史都完整地经历了这 五个阶段,但是这个发展总趋势具有 普遍性、规律性的意义。——[2017版 课程标准]
——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1890年
(2017·全国Ⅰ卷·27题)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 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 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 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1848 年,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 宣言》中曾指出:“资产阶级, 由于开 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 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 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 状态, 被各民族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 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 此, 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封面 (1848年2月)
历史主义是不是相对主义?
(三)实践观点及实践标准方法
马克思指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 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 一个实践的问题。” 恩格斯说:对“一 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 践,即实验和工业”。列宁强调: “生 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 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进一步阐明,实 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 会的实践。这些论述表达了实践标准的思 想:第一,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勇于探 索;第二,用实践特别是其结果来检验认 识的真理性;第三,认识要为实践服务。
问题给约·布洛赫的信
(2018全国Ⅰ卷 24题) 《墨子》中有关“圆”“直 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 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 )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生力标准,也就是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 价其他一切社会现象好坏优劣的主要标准、根本标准。
长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用唯物史观研究历 史时,容易过分夸大经济的作用,而忽略了 对人主体能动性、思维相对独立性和文化多 样性的研究。曹大为先生举例说:史书中的 “文化”板块,往往只关注哲学、宗教、科 学、文学艺术等成果层面。“文化”只是历 史发展的“果”,被排除在影响历史发展的 “因”之外。这一下就抽走了历史的大部分 灵气,将历史主体变成了演示规律的躯壳和 工具。“
——1895年恩格斯反思巴黎公社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 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 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以此 为理论依据,对巴黎公社最合理的评价是( ) A.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B.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C.它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 D.它建立的国家机器具有代议制的色彩
“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 发展进行科学阐释,并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 判中”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唯物史观 专题讲座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二、唯物史观的主要方法 三、唯物史观的高考观察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 徐 光 2019年9月
2017年新课标对唯物史观的界定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四)生产观点及生产力标准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物质生产出发来把握社会,进而将 社会形态的基本结构区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上层建筑三个层次。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 用。但是,说到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力 基础上产生、受生产力制约并且归根到底是为生产力服务 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历史的一个基本理论框架。
答案:B 考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 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 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 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 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 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 现的。” ——马克思《政治
经济学批判<序言>》
两个绝不会的 含义
“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 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 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 当时欧洲大陆经济的状况还 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作为奴隶社会,贵 族仍享有特权,只是不能在随意解释法律。排除A。查士丁尼 时期整理《民法大全》,罗马法形成体系,B错。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 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 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 的运动”。
(二)历史观点及历史主义方法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 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 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 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马克思
列宁认为:“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都必须把问 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ຫໍສະໝຸດ Baidu对要求。” 列宁指出: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 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 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