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评价共20页文档

合集下载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㊀㊀㊀㊀㊀基于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基于 教 学 评 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Һ王积兵㊀(甘肃省武威第十二中学,甘肃㊀武威㊀733000)㊀㊀ʌ摘要ɔ 教 学 评 一致性是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基础设计要素.基于此,文章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目标,以 教 学 评 一致性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浅谈了 教 学 评 一致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并探究了其分别应用于教学目标设计㊁教学过程㊁学后总结时段的策略,旨在调整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侧重,唤醒学生 以评促学 的学习意识,助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进阶.ʌ关键词ɔ 教 学 评 一致性;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教 学 评 一致性将数学课程设计要素中的教㊁学㊁评三要素联系起来,强调三者在实际教学中相互促进㊁相互影响㊁共同驱动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升的意义.要使 教 学 评 一致性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优势,教师就要在教学设计中重视 教 学 评 一致性的植入和应用,以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如此设计,才能在课堂中搭建微型评价系统,以评价为锚点,引发学生对课程结构㊁学习效率的关注.一㊁初中数学 教 学 评 一致性概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 新课标 )要求: 注重实现教 学 评一致性 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 .从字面表征视角来解读, 教 学 评 一致性即教与学㊁学与评㊁教与评的一致性.三个教学要素存在相互作用㊁相互促进的本质关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无论是将 教 学 评 一致性的侧重放在教学目标㊁过程还是评价上,都是为了让三者达到协调一致,为教学的最终结果服务,应用 教 学 评 一致性指导数学课堂,旨在让学生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关注自身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改进学习方式,重视学习策略,落实 四基 四能 ,深度落实数学教育目标.二㊁ 教 学 评 一致性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一)搭建微观评价系统,提升课程品质对于独立课时的设计来说, 教 学 评 一致性的引进,能将评价的作用充分渗透㊁融合到教学前期预习㊁导学㊁课堂探究㊁实践㊁总结等环节中去.这一设计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中搭建微观的㊁系统的㊁相对独立的评价系统,促使课程建设向更高品质㊁逻辑更严谨的方向发展.课程品质的优化能加速课程改革,使数学教学更符合时代育人需求.(二)强化师生自我监督,提高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中,评价最为显著的作用在于 自我检测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真实表现生成的评价,能为师生带来双向自我提示.教师能从课堂过程性评价中时刻验收教学成果,及时干预学生思路,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的最终结果无限贴合预期.学生则能在课堂的多次评价节点中获得自我警示,及时调整自身学习状态,改变学习策略或思路,使课时学习趋向高效.三㊁初中数学 教 学 评 一致性教学策略(一)课前教为先驱,确保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在课前时段,教师可以将教学设计作为一致性教学的主导,让教先行,带动学㊁评的产生与发展.教师首先要制订教学目标,生成教学计划,再以教之设计为依托,指导学之行为,衡量评之标准.课前的一致性设计能为高效教学打好基础,为课程建设搭建立体框架.1.教学一体,以学促教,提升教学效果在课前时段,教师可以先制订教学目标,再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预习活动,让教和学同步,调动学生参与课前活动的兴趣,深化学生对课时知识重点的认知.教师应先依托课时内容和新课标指导意见,创设课时教学目标清单.而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预习作业清单,请学生在课前完成.学生的课前预习能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便于课堂教学计划更好地实施.通过课前准备,教师能初步构建教学一体的课前格局,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为例,本课时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㊀㊀㊀㊀㊀问题中的条件,列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未知数,掌握未知数求解的正确思路.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初步设立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清单如下:(抽象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理解未知数 x 在数学问题中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从具象化数学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运算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具备正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推理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列式㊁解题过程中,推导正确的方程求解思路;(应用意识培养目标)建立课时知识与生活问题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引导学生将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结合上述教学目标,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如下预习作业:视频作业:布置微课程视频观看作业‘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时重点内容.实践作业:让学生深入生活,寻找生活中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案例.试题作业:请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x60-x70=1,尝试提炼解题思路.上述教与学的统一,能构建教学一体化教学格局,提升课堂教学效果.2.教评一体,以评促教,创设评价机制在课堂教学前期,教师可以通过搭建教评一致性教学结构,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这一时段,教与评的同步可以依托教学设计创设评价机制来实现.这里的教学设计包含教学模式的选择㊁教学环节的安排等;评价机制则包含评价类型(过程性㊁总结性㊁诊断性评价)㊁评价角色(师评㊁自评㊁互评)㊁评价项目(课堂表现㊁小测成绩等)㊁评价植入时段(探究环节㊁小测环节㊁总结环节等).根据教学主题㊁内容的不同,教与评的排列设计也应有所不同.以评促教,能在课前阶段搭建课时评价体系,优化数学课程建设.以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为例,在本课时教学前期,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教评一致性教学格局.首先,本课时重点在于训练学生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本课时内容,选择探究式教学模式,并预设课时教学环节包括 导学环节 探究环节 习题环节 讲学环节 小测环节 总结环节 .然后,教师可以结合上述教学环节,为学生设计评价机制如下:探究环节:(过程性评价)教师口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习题环节:(诊断性评价)教师口头评价.讲学环节:(过程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测环节:(诊断性评价)教师书面评价.总结环节:(总结性评价)自评㊁互评㊁师评,表格评价.上述评价机制与教学设计相契合,能全程追踪学生课堂学习表现,达到教学增效的目的.(二)课中学为侧重,追踪教学过程与评价的一致性在课堂教学中,学应占据课堂学习活动的主导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作为教学侧重,维持教学过程与评价活动的同步性与一致性.1.学教一体,在学中教,发挥指导优势构建学教一致性教学格局,可以先学后教㊁在学中教.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自主探究类学习任务,或提供材料类帮助,让学生小组尝试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在学中教,予以学生思路点拨,使学生摆脱思维困局;在学生获得自主探究答案后,教师则可以先学后教,为学生展开讲学活动,直观㊁清晰地渗透知识重点难点,分析学生答案的正误.学生能在这一过程中建立牢固㊁标准的知识印象,高效获取学习成果.构建学教相一致的教学活动,能充分发挥 教 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增效.以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为例,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自主推导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为使学生自主对问题产生好奇并完成推导,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求五边形的内角和?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通常会回答可以通过量角器来测量.而后,教师可以依次叠加多边形的边数,直到使学生认识到可能存在比测量更简便的办法.教师将 探究多边形内角和规律 作为课堂探究任务,请学生小组在5分钟内自主讨论探究方法,并加以实践.在学生探究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巡回倾听,对于个别缺乏探究思路或探究思路有误的小组,可以予以及时的提醒,促使学生探究思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小组完成探究后要在班级汇报.教师则可以在这一时段渗透正确的公式推导思路并给予学生标准化公式.如此设计课堂活动能使学教一致,切实发挥 教 的优势,为学生保留学习空间.2.学评一体,在学中评,追踪学习动态构建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在学中评㊁在学后评,及时追踪学生的学习动态,使学生保持高度配合与注意力集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㊀㊀㊀㊀㊀程中予以学生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及时拨乱反正,修正学习思路,调整学习状态.过程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可以以即兴评价㊁口头评价的形式出现.学生学习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课堂的阶段表现予以短促评价,持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与评相结合能提升师生互动㊁配合的效率,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 勾股定理 为例,本课时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公式,熟记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关系的共性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环节,教师可以深入学生群体,倾听学生的解题思路,并结合学生个体在小组中的表现随机给予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思路的正误进行判定,给予诊断性评价.在学生完成独立探究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予以评价.在课堂评价的持续性追踪作用下,学生的注意力能保持高度集中,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自主学习效果.(三)课后评为主导,维护教学总结与评价的一致性在课后教学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评为主导的教学活动,以评为驱动和纽带,让师生共评教学设计质量和课堂学情.1.评教一体,评教学设计,提供课程优化启示在课后教学时段,教师可以将评价作为活动主体,将教学设计作为评价的具体项目,通过师生互动评价采集学生对课时学习体验的感受和建议,进而获得提升课程质量㊁优化教学效果的启示,逐步提升课堂把控力与设计水平.在评价反思时段,教师可以选择轻松的话题,以对话交流的方式获取学生的评价信息,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看法.真实而有效的评价反馈能提升评价的有效性,为课程品质的优化注入内驱力.以 弧长和扇形面积 为例,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l=nπR180ʎ,能正确运用公式求弧长.在评教一致性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尾声向学生提出评价类话题:你认为这节课的收获怎么样?你喜欢这节课的知识吗?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材料,你认为有帮助吗?对于本课时的设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给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注意倾听,采集教学反馈信息,从学生的交流中提炼有益的教学建议,从而提升教学水平,总结教学经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营造开放活跃的讨论氛围,让学生勇于表达.2.评学一体,评学习情况,明确自我提升方向在课后教学时段,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评价的项目,组织评价活动.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借助表格类工具,指导学生自评与互评;也可以将教学目标作为课时评价项目,并为每个评价项目提供三级评价标准.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学生话题,观察学生自评与互评情况.学生评价完成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师评价,客观点评学生的学习表现.如此才能构建评学一致性教学格局,为学生提供明确的自我提升方向.以 相似三角形 为例,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在课时总结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发放‘本课时小组学习自评表“,请学生结合实际情况逐一选择评价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评价项目包含学生课堂学习表现㊁知识点掌握情况㊁小测分数㊁小组学习效率等.以 知识点掌握情况 为例,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评价标准如下:A级评价:听讲认真,讨论积极,小组活动参与度高,合作能力较强,能有计划㊁有创造性地参与实践探究过程.B级评价:听讲认真,小组活动参与度一般,合作能力一般,能全程参与实践探究过程.C级评价:小组活动参与度低,合作能力较弱,能参与完整的实践探究过程.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评与互评后,充分交流了意见.之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建议类问题: 你在本课时学习中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策略可以提升学习质量? 让学生从提问中发散思维,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自我提升的方向.结㊀语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将 教 学 评 一致性拆解细化为教学一致㊁学评一致㊁教评一致,并将其一致性思想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各阶段,搭建完整而连贯的 教 学 评 一致性框架.在此背景下,教㊁学㊁评能各自发挥其教学优势,依托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平衡侧重,优化课程结构,达到均衡应用㊁关联发展的作用. 教 学 评 一致性设计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检自测习惯,助力学生全面发展.ʌ参考文献ɔ[1]李波.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㊁学㊁评一致性的实施[J].中学数学,2022(18):70-71.[2]吴淑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实践研究[J].学苑教育,2022(24):39-41.[3]赵青.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73-74.。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以“甲烷”教学为例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以“甲烷”教学为例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以“甲烷”教学为例一、概述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推动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中化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学科,其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并以“甲烷”教学为例,具体分析该模型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与意义。

“教、学、评一致性”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评价的开展应当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共同服务于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与问题,指出传统评价体系的不足以及“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在化学教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评价实施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本文以“甲烷”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该评价模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通过对比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本文分析了该模型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教师教学能力、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验证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而且为其他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与挑战高中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关键学科。

在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基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想法

浅谈基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想法

浅谈基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想法摘要:教学评是在新课标背景之下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就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后续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字: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性是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它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质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及教学评价必须要达到高度一致,通过师生的共同能力,才能更好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质量,为学生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好基础。

一、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也是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有序开展的基础。

在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时,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使教学目标能够适应各个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避免教学目标的设定流于表面,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起不到任何作用。

例如,在进行《藤野先生》这一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为同学们布置难度不同的课后作业。

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教将作业的答案停留在课本内容当中,学生只要稍微细心寻找,便能够找到正确答案。

如“藤野先生的人物特点和人物形象是怎样的呢”而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其问题的答案就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课本上,必须要融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

如“作者通过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思想呢,这些思想可以从哪些内容体现出来呢?”。

通过设置有差异的问题,可以使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充分尊重,从而有效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优化分配学生的学习任务在明确好教学目标之后,下一步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分配学习的任务。

在任务分配过程当中,教师也要注意适度原则,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及发展需求,展开不同难度任务的布置,从而使每位学生在任务完成后都能够得到能力的提升。

使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由被动的完成转变为主动的参与,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语文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语文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语文教学作者:吴瑞云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4年第04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学-评”互相融合,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针对教师心中高度认可课程标准而在教学实践中忽视课程标准、“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实际,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一棵小桃树》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策略。

一、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定是语文教学的起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研读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确定适切的学习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阅读与鉴赏”板块要求第四学段学生能以流利、富有情感的普通话朗读,能够理顺文章思路,理解和分析主要内容,感受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一棵小桃树》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是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事物、传达写作者的情感。

在前面《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教师应该将“如何阅读托物言志类文章”作为学习目标之一。

《一棵小桃树》叙写了黄昏时分作者坐在窗前,看着风雨中飘摇的小桃树,触动了对小桃树生长过程和自己人生经历的回忆。

因小桃树和作者存在某些意义上的相同点,作者对小桃树附加了不一样的情感。

作者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传达了自己对生命、生活深刻的感悟与哲思。

基于此分析,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文字的精妙,让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深厚情感。

为了保证绝大多数七年级学生能够达到设定的学习目标,笔者在制订学习目标时还通盘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层次、学习起点、学习难点等,如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过散文,基本能理清本文小桃树的成长历程,但是七年级学生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和认知所限,很难独立分析文章的深层意义。

基于课程标准和学情实际,笔者确定了《一棵小桃树》的学习目标: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圈画相关语段,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②圈点批注自己喜欢的语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概括小桃树的形象特点;③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结合小桃树和作者经历上的相似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理解;④对比阅读《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从构思、手法等方面找出它们的异同之处。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实践研究摘要:在新高考政策的推动下,高中物理教材也发生了变化。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必须对物理课堂进行优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结合新高考政策的改革方向和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高中物理课堂,构建和谐、稳定、健康的课堂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物理抽象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学科的应用性较强,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教学评一致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最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评;一致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高中物理课堂要顺应高考改革的趋势,物理教师要在物理课堂中高效利用时间,积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教授学生物理知识的教学任务,还要做到对课堂教学进行管理的工作,也就是需要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课堂管理的教学活动能够保证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围绕着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评价方案,并选择相对应的教学方式,最终保证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1]。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意义在高中物理教学推进的过程中,采用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同时也能够更加适应素质教育背景之下提出的各项要求。

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准确把握课程设计环节,并且将课堂评价作为重要的导向,更加密切的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最终保证教学与学生发展两者间的一致性,最终使得师生都能够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2]。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一)注重师生互动新高考政策的改革给高中物理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并且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和业务水平,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3]。

区域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路径——以重庆市南川区实施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为例

区域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路径——以重庆市南川区实施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为例

2017年6月,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合作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区”。

在教学改革方面,深入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聚焦课堂,全面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立德树人教学体系,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是“基于标准的教学”的具体行动策略,指的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2019年12月,区级国培学员用“问题串+探究”的路径执教《分数的意义》目标、设计评价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活动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

确切地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就是要求老师要像专家一样去整体性、一致性思考课程的四要素,即目标、内容、实施、评价,明确回答四个问题:我要带学生到哪里去,基本的素材有哪些,怎么带他们去,怎么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也就是要求必须围绕目标,保持“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课堂的评”的一致性。

笔者先后作为南川区课程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区政府教育督导责任督学、区兼职小学数学教研员以及学校副校长,全程参与了相关工作的筹备、实施以及建设工作,同时还带领一个责任区教研团队以及学校骨干教师开展了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各项工作。

笔者认为,南川区小学数学探索出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多种有效实施路径,对这些路径进行全面总结、不断完善和积极推广,会对整个区域的课堂教学深度变革起到推进作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区域的立德树人工作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对应备课+框架”路径“对应备课+框架”路径主要是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内容标准转化为质量标准,运用技术将课标分解成为学习目标,再在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团队研究的“课程纲要—单元设计—课时设计”栏目的基础上优化,进行层级对应备课,同时结合“教学环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设计意图”这样的对应式框架设计与实施。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教学

方法探微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文|陈惠霞如何改善小学数学教育现状,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效,是基础教育领域面临的一次挑战。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推进了基础教育领域一系列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并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全新要求。

文章通过综合梳理文献,分析了“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意义,围绕人教版小学数学并结合案例展开探讨,介绍“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教,特指传授某种知识或技能;学,是接受教育、建构知识、学习技能的过程;评,指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进行评判以及分析后得到的结论。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教学,促成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提升,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契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探索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方案,有助于巩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依托教学情境,整合“教、学、评”目标依托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整合“教、学、评”目标,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要,明确教学方向,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学习与探索活动。

谭长存指出:教师只有创新教学手段,才能改革固化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其学习潜能。

教师在情境创设中立足实际学情,创设含有生活问题的教学情境,依托情境整合“教、学、评”目标,运用驱动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思考,能合理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长久保持学习热情,避免出现精神疲劳。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表内除法(一)”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乘法口诀、平均分概念、划分案例,创设有益于学生的教育情境,整合“教、学、评”目标,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渗透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根据乘法口诀学习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法,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除法问题。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2021年第22期教育教学4SCIENCE FANS “教学评一致性”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核心原理,即强调从整体的角度思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水平”。

在实践中,教师要做到“教、学、评”都指向学习目标,围绕具体目标开展教学,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小学生会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出现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主动性不强的情况,教师通过“教学评一致性”策略,可以指引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 小学数学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及自信心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特别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教师的评价,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自豪感。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自觉性。

“教、学、评”的良好结合能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要确保“教学评一致性”,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评”不会与课堂活动脱节,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促进高效课堂的建设[1]。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做到“教学评一致性”,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难度,制约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教学活动应是教师、学生围绕知识点组织的相应活动,课堂上并不是简单的“教”知识,或者是“学”知识,而应该是“教、学、评”的综合体。

“教、学、评”应该是一个整体,单独地看某一个部分,都会变成教师单方面的灌输知识或者是学生没有目的的探索,课堂互动性也会随之消失。

“教、学、评”不一致会影响课堂有序教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弱,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很有可能打击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所以在教学中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十分重要。

新课标背景下: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策略“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个因素的协调配合。

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在于建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之间的紧密联系,确保三者相互呼应、相互支持,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该理念强调以课程标准规定的核心素养来发展目标、以“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来确定目标,使老师能够在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目标展开教学。

并通过情境与信息、任务与活动、展示交流与评价等形式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的评价融为一体,真正实现大问题、大情景下的教学设计。

1.目标设计教学评一体化目标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些目标展开教学活动,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学评一体化目标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进阶性原则:教学目标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在真实情境下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进阶式目标可以设立低阶目标和高阶目标,低阶目标指向知识与技能,高阶目标指向素养目标。

成果性原则: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能够通过教学成果的展示来衡量学生的掌握程度,如考试成绩、作品展示、实践操作等。

可测评原则: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测评性,能够在教学结束后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教师和学生了解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可操作性原则: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如阅读、写作、实验等。

目标设计比如:三年级《认识小数》一课,课标的“内容要求”是: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感悟计数单位。

“学业要求”是能直观描述小数,能比较简单的小数点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加减运算。

形成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

“教学提示”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单位,进一步感悟十进制计数法。

基于课程标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初中是学生第一次投入到生物学科的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标准的生物科目的学习目标要求,从而培养学生的生的物学科素养。

本文通过对生物课堂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研究,提出了生物学科实用的教学策略。

关键字:课程标准,初中生物教学,教学评一致性引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策略可以很好地将初中生物学科的学科目标完成,还对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起到很好地培养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对生物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确立适合自己的更好的教学方式。

一、通过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生物的学科目标生物教材对生物课程有相关的课程标准要求,这些要求就是生物学科的目标。

教师通过确定生物的学科目标,可以更好地掌握生物课程的重心,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生物的教学工作。

学生通过确定生物的学科目标,可以更侧重于课程重点的学习,在学习的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学习方向。

命题专家通过确定生物的学科目标,可以更切合生物的知识重点命题,确立正确的命题方向。

如果这三者都对生物的学科目标进行了确定,那么就标志着生物学科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确立。

教-学-评一致性的确立是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建立了新的教学模式[1],可以很好地反映生物学科的重点知识的教学情况,对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进一步的要求。

初中的生物教学如果可以融入这种教学模式,那么就会给生物的教育打下坚实的教学基础。

例如,在哺乳动物的教学当中,如果明确了哺乳动物的特点的生物学科重点,那么教师,学生,命题专家的侧重点就会归于一点,从而对生物学科的学习进行精确教学,把教学的效率提高到最大程度。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是根据生物课程的标准确立教学的重点的教学模式,一旦确立了准确的教学目标,就会给生物教学工作带来明确的指引作用,更有利于生物学科的教学。

尤其是对初中的生物教学来说,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模式的确立还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对生物学科的重点知识进行侧重学习的学习习惯。

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

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

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解析“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解析威海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张涛威海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张涛zttt123@sinazttt123@sina 你的教学是否专业 ?你的教学是否专业 ?? 一堂课应回答的四个经典问题 : 从“期望学一堂课应回答的四个经典问题 : 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 ( 目标 ) 开始 , 经历“需要什么生学会什么” ( 目标 ) 开始 , 经历“需要什么样的素材或活动”、“如何组织这些素材或活样的素材或活动”、“如何组织这些素材或活动以教给特定的学生” ( 教学 ) , 最后确定“动以教给特定的学生” ( 教学 ) , 最后确定“学生真的学会了吗” ( 评价 ) 。

学生真的学会了吗” ( 评价 ) 。

反例 :反例 :不知道目标的公开课。

不知道目标的公开课。

只顾完成“教学任务”的常态课。

只顾完成“教学任务”的常态课。

原因 : 教学是基于教材而不是基于课标原因 : 教学是基于教材而不是基于课标? 何谓基于《课程标准》 ?何谓基于《课程标准》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 : ? 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 ? 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 ? 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 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简单对应? 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简单对应?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一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二是教学要围绕目标进行。

二是教学要围绕目标进行。

? 三是评价指向的是目标达成情况。

三是评价指向的是目标达成情况。

? 即目标? 教学? 评价具有一致性。

即目标? 教学? 评价具有一致性。

? 生命化课堂生命化课堂实验研究 :1/3 模式的建立与超越实验研究 :1/3 模式的建立与超越深化研究 : 重要标志是从理念的转变和学深化研究 : 重要标志是从理念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进入到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生学习方式变革进入到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 , 实现目标、评价、教学的《课程标准》 , 实现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视野下的小学语文习作课堂评价

“教—学—评”一致性视野下的小学语文习作课堂评价

“教—学—评”一致性视野下的小学语文习作课堂评价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背景介绍 (3)2. 研究意义 (4)二、教—学—评一致性视野下的小学语文习作课堂 (5)1. 教学理念 (6)1.1 以学生发展为本 (7)1.2 注重过程评价 (9)1.3 强化教学与评价的协同性 (1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11)2.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 (12)2.2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整合 (13)2.3 教学效果的监测与反馈 (14)三、小学语文习作课堂评价体系建设 (16)1. 评价目标 (16)1.1 知识与技能评价 (18)1.2 过程与方法评价 (19)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 (20)2. 评价原则 (21)2.1 科学性原则 (22)2.2 全面性原则 (23)2.3 个性化原则 (24)3. 评价内容与方法 (26)3.1 文本评价 (26)3.2 课堂表现评价 (27)3.3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29)四、小学语文习作课堂评价实施策略 (30)一、内容综述在“教—学—评”一致性视野下的小学语文习作课堂评价,我们首先要明确其核心理念:即教学、学习和评价三者之间应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一理念强调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之间的紧密联系,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在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中,评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有效的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评价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过程: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研究何为“教学评一致性”?什么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一、何为“教学评一致性”?(一)“教学评一致性”的三重含义一是“学教”一致性即所学即所教。

二是“教评”一致性即所教即所评。

三是“学评”一致性即所学即所评。

(二)“教学评一致性”与“教学评一体化”辨析清晰的目标下实现“教、学、评”的一致1.教是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2.学是为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3评是为了探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学校课程实施中,将三个中重要元素(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对教与学效果的评)通过科学的方法融为一个整体,合力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方式和教学模式。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真正含义1.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

没有清晰的目标,就无所谓教-学-评的活动;没有清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一致性,因为判断教-学-评是否一致的依据就是,教学、学习与评价是否都是围绕共享的目标展开的。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没有说“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而是称之为“教-学-评一致性”,以表明目标是教-学-评的灵魂。

2.“教-学-评一致性”涉及两种理解:一是针对教师而言,二是针对教师与命题专家而言。

前者是指教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后者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命题专家的命题应保持目标的一致性。

我们点讨论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一致性”。

3.“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的推论。

教学“有效”的唯一证据在于目标的达成,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于何以证明学生学会了什么。

4.“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

课程素养表现为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确定和叙写清晰的目标、选择和组织合适的素材或活动、采用与目标相匹配的方法、实施基于目标的评价。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设计(2)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设计(2)
1.教师备课流程
▲阅读教材和教师用书 ▲复制以前课件或教案 ▲寻找课外的备课资源 ▲打开电脑备教学流程 ▲布置外订的资料作业
2.课堂上的教和学脱节
学过了一定 考出来
教材上有 什么我就 教什么
教一教过 定材了 学上, 过有学 了生
真听懂了 吗?



真学会了 吗?
不 一 致
学生的学习
3、课堂上评价随心所欲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 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 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 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教师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 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并在自己的专业能力范围内作出 正确的课程决定。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不是什么?是什么?
• (2)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与目标 脱节,不匹配;被教材“牵着鼻子 走”。
• (3)评价问题:无教学评价或缺 乏评价意识;有教学评价,但评价与 目标不匹配。
✓ 不利于目标达成、不利于提高学业 成绩
✓ 学生“假学习”、低效学习甚至无 效学习
学与教 不一致
教-学-评 与“目标”
不一致
教与评 不一致
学与评 不一致
✓ 它的起点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 ✓ 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首先考虑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标
志是什么,如何知道学生学会了。
逆向教学设计模式
• 逆向教学设计的过程: • 分为三步: • 第一步:确定预期的学习目标 • 开展教学设计首先思考学习目标什么?通过教学活动的
开展,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应该理解什么或者能够做什 么?学生良好的情感价值观是怎样的?在这一步骤中, 教师要对已有的课程标准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也要依 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界定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合当 前学生学习需要的学习目标。

基于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例谈及解读--以《玩镜子》一课为例

基于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例谈及解读--以《玩镜子》一课为例

基于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例谈及解读 --以《玩镜子》一课为例一、目标确定(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物质科学: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遇到不同的物质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会形成阴影。

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为“知道”,意为“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是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感受来探寻知识和规律的一种主动行为,对知识评价的要求在于“获取知识或规律”,要求学生会利用身边常见材料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通过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变化,寻找出共性的特点,总结出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要力图通过生活实例,展示相关情景,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特点不同,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为好处。

(二)教材分析。

1.本部分知识在本章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再来探究平面镜可以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了解不同镜子的成像现象。

为下一节《潜望镜的秘密》中对于平面镜反光性质的应用作了铺垫。

2.教材知识的呈现思路。

教科书首先呈现一段文字:“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镜子。

我们准备光亮的勺子、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等物品来研究镜子的秘密。

”同时,图示勺子、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等物品,提示学生课前准备各种类型的镜子,为课堂探究做好充足的准备。

教科书接着图示了以下内容:一是阳光通过窗户射进来,照到镜子上,一位小朋友在用镜子做反光游戏。

先显示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又说明了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镜子发生了反光现象,说明镜子能反射光。

另一幅图是一位小朋友在照镜子,边照边说“镜子中的我……”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照镜子,发现镜子中的像与镜外物体的关系。

此环节还应让学生知道我们平时梳妆用的镜子就是平面镜。

教村文字指出了平面镜反光及成像的特点。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行动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行动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行动研究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小学韩敏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教学评一致性”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关注。

它既反映了课程思维的本质要求,即整体一致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也为我们在推进有效教学中顺应课程视域的这种专业化诉求,建立以目标为灵魂的“三位一体”的关系,进而矫正种种偏差、建立专业自觉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教学评一致性”理论体系基本形成,那么具体行动问题就上升到了我们教育教学的议事日程:一、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研究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应考虑在以下五个维度上构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1.目标制定所谓目标制定就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和学生先前的知识、兴趣和经验共同选择学习目标。

通过对身边老师的观察,我们认为他们有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良好愿望。

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完美,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忽视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一意照搬教参的目标,一意照仿别人所上的目标来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目标,造成事倍功半,课堂效果差。

例如在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教学:(平行四边形纸片,给出了底和高的数据。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求的?生:我把平行四边形象这样剪开。

(拿着一平行四边形纸片,并演示)拼过来就是长方形了,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它的面积。

师:小组讨论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面积呢?生:(讨论、汇报略)师: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生:底乘以高。

2.教学策略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策略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合作来完成本堂课的教学。

整节课教学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又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鲜明的特点,教师和学生有机的结合,最终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发挥出教师和学生在这知识点教学上所应起到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