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哪个国家
无锡市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
B.完全抛弃法家学说
C.部分推行了分封制
D.大杀汉朝开国功臣
30.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掌管监察事务。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太尉B.廷尉C.丞相D.御史大夫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稻秆、稻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故选D。
无锡市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历史学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2.在岷江某处,有一座中国的古代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0多年历史的风雨,至今仍造福当地人民。它是( )
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故A符合题意。赵州桥在河北,隋朝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灵渠连通了湘江和珠江,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A.神话传说B.历史记载C.考古发掘D.学者推断
16.下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A.奖励军功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历史上的第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华东军区海军
第一个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苏联
中国迄今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1号”(1970年)
解放战争中歼敌人数最多的战役
淮海战役
我国第一部国产电影
《定军山》
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渔光曲》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商务印书馆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淞沪铁路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京张铁路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美国
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者
拿破仑
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华盛顿
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英国
第一辆火车机车的制造者
史蒂芬孙
最早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国家
西班牙和葡萄牙
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人
葡萄牙人
18世纪中期,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英国
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
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开放于
元朝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
元朝(行省制)
中国古代抗击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戚继光抗倭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突破讲练复习(部编版)期末测试(1)(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卷(1)一.选择题(共30小题)1.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发现于()A.云南省B.浙江省C.北京市D.陕西省【分析】本题考查元谋人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故选:A。
2.“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流行于网络上的诗歌,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浪漫的面纱。
其中,“我”()①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②已会制作工具③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④已经懂得用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元谋人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我来自元谋”。
【解答】由材料“我来自元谋”可知,“我”指的是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已会制作工具,懂得用火。
故选:C。
3.在云南省,发现过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远古人类,它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谋人的知识点,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生活于云南省元谋县,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远古人类。
故选:A。
4.观察如图,掌握了图中所示技术的最早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黄帝部落【分析】本题考查山顶洞人,知道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技术和钻孔技术,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解答】图片是山顶洞人制造的骨针和装饰品,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技术和钻孔技术,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故选:C。
5.如图所示的遗址位于()A.北京市B.云南省C.陕西省D.浙江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北京人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人教版(2021)七年级上册历史 1.2原始农耕生活 同步测试
部编版〔2021〕七年级上册历史 1.2原始农耕生活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吃水不忘打井人,最早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半坡原始居民D. 河姆渡原始居民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在以下哪一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和稻壳〔〕A. 半坡遗址B. 河姆渡遗址C. 元谋人遗址D. 山顶洞人遗址3.假如半坡居民用“祭天祀地〞的方式庆贺粮食丰收,你知道他们祭祀所用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吗〔〕A. 水稻B. 玉米C. 小麦D. 粟4.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象牙雕刻,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以及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都是在什么遗址出土的〔〕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5.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展探究性学习,将搜集的以下图片构成一组。
它们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消费生活情况〔〕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6.原始农业兴起和开展的重要标志有〔〕①农作物的种植②家畜饲养③聚落④城市的出现⑤磨制工具的开展⑥出现金属货币。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⑥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⑤7.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A. 自然环境的优劣B. 原始农业的开展C. 氏族公社的形成D. 学会建造房屋技术8.最早会挖掘和使用水井的早期人类是〔〕A. 元谋人B. 半坡居民C. 全国人D. 河姆渡居民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最早种植粟的居民吗?请选出〔〕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居民D. 河姆渡居民10.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农具,开场种植粟和白菜,说明半坡人的生活方式是〔〕A. 近似现代人的生活B. 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C. 以狩猎为主的游牧生活D. 几十人在一起的群居生活11.电视片里有描绘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四个镜头,晓明他们认出了其中的哪个镜头是错误的〔〕A. 用火把肉烤熟吃B. 使用陶制器皿C. 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 使用铁制农具1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展探究性学习,将搜集的以下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人的消费生活情况属于〔〕A.北京人B.山顶洞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13.暑假期间,邵胜同学参观了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如图是他用手机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2023年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
选择题考古挖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半坡遗址的考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哪种农作物的国家()A.粟B.水稻C.白菜D.芥菜【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今天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属于长江流域。
使用磨制石器。
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住干栏式的房屋,开挖水井,过着定居生活。
所以答案选A,BCD选项排除。
选择题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下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分别是()A. 元谋人和半坡人B. 元谋人和北京人C. 河姆渡人和北京人D.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答案】D【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今天陕西西安半坡村。
属于黄河流域。
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会纺线、织布和制衣。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答案选D。
选择题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
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A. 盘古开天B. 炎黄传说C. 禅让传说D. 大禹治水【答案】B【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炎黄传说。
炎黄二帝是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远古两大部落集团的领袖、其活动区域主要是黄河中游,即中原地区。
黄帝时期发明了衣服、舟车、文字、指南针、音律等。
炎帝时期发明了农业、养殖、农历、医药等。
“炎黄二帝”是中华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力量的象征,开拓和创新的化身,是中华文明渊源流长的标志,它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情思。
因此,可以说,龙的精神,也就是炎黄的精神;炎黄的精神,也就是龙的精神。
故答案选B。
选择题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A【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夏朝到东周时期政权更替的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各知识点测试题第1课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XXX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了。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3.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
代表文化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生活社会组织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2.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是。
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耕地。
原始居民河姆渡半坡距今时间地区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大汶口原氏族村落第3课华夏之祖1.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和。
2.XXX和XXX结成联盟大战XXX,为日后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3.“人文初祖”指的是。
4.通过部落联盟民主会议推举首领的办法叫。
5.约公元前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结束,开始。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从夏朝开始代替了禅让制,变成了。
2.夏朝的首都在阳城,夏朝的国家机构是。
3.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汗青上著名的暴君。
约公元前年,战胜XXX,夏朝沦亡建立。
4.商朝国王XXX把都城迁到,史称。
5.公元前年,XXX伐纣灭商的著名战役叫,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定都。
6.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产生了诸侯王。
7.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感化?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我国青铜器文化的灿烂时期开始于。
2.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器是;造型奇特、做工精美的青铜器是。
3.与商朝同一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的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是。
4.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5.夏、商、西周社会经济主要以为主,主要劳动力是。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1.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于。
2.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等。
3.XXX任用为相,实施改革,发展出产,改革军制,成为第一个霸主。
4.决意XXX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此战中的著名成语是5.战国七雄指。
6.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有、和,其中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是。
《学习强国》考试题库100题CAN【含答案】
《学习强国》测试题库100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秦自商演变法以来,推行军功爵制,当时的军功爵位共有多少级?【D20】2.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是【中国】3.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D终生】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4.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A400】元定额扣除5.党的力量来自【组织】。
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
6.苏州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7.194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兼副政委栗裕8.纳税人赡养一位以及被赡养的赡养支出,纳税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标准扣除9.全球温度上升会产生以下哪些不利影响全部都是(D)10.股票市场上常常被提到的“IPO”的意思是()。
A.首次公开发行,即公司第一次公募股票B.公司第一次私募股票C.已有股票的公司再次公募股票D.已有股票的公司再次私募股票A11.王安石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2.路遥是著名作家,把文学创作融入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用心用情抒写改革开放故事,主要作品有《》《》《》,被称为“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A.人数B.在困难的日子里C.平凡的世界ABC13.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14.燃烧是一种发热发光的【A化学反应】15.1938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宁乡的商代晚期青铜礼器(四羊方尊)16.苏州历史悠久,风景秀美。
下列诗句与苏州有关的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7.星座的划分和命名完全是由人决定的。
……,应该摒弃。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18.朱德同志《赠诸友》诗写到“志士恨无穷,孤身走西东。
广东省历史初三上学期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
广东省历史初三上学期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下列遗址中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 北京人遗址B. 半坡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山顶洞人遗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相关知识。
选项A,北京人遗址主要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特别是他们使用打制石器、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提及水稻和粟的种植,故A错误。
选项B,半坡遗址是距今约6000年的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遗址,这里主要种植的是粟,而非水稻,故B错误。
选项C,河姆渡遗址是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遗址,这里出土了成堆的稻谷和稻壳,说明这里已经种植水稻,故C正确。
选项D,山顶洞人遗址主要反映了远古人类的进化历程,特别是他们的体质特征和脑容量的变化,与水稻和粟的种植无关,故D错误。
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其中,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请问,司母戊鼎的用途是A. 祭祀B. 盛酒C. 炊具D. 乐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朝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选项A,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因此,司母戊鼎的用途是祭祀,故A正确。
选项B,盛酒的青铜器通常是尊、壶等器型,而司母戊鼎体型巨大,显然不是用来盛酒的,故B错误。
选项C,虽然青铜器在商周时期也用作炊具,但司母戊鼎因其巨大的体型和特殊的用途,显然不是普通的炊具,故C错误。
选项D,乐器类的青铜器主要是钟、鼓等,与司母戊鼎的器型和用途不符,故D错误。
综上所述,司母戊鼎的用途是祭祀,正确答案是A。
3、在《史记》中不可能查阅到的历史资料是( )A. 商汤灭夏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张骞出使西域D. 蔡伦改进造纸术答案:D解析:《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突破 专题12 农业(解析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专题12 农业知识讲解一、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1、广义的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2、我国农业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又是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
3、我国农业的发展: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子、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4、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南方——水稻(农作物)——大米(主食);北方——小麦(农作物)——面食(主食)5、商品粮基地:①三江平原(春小麦);②松嫩平原(春小麦);③洞庭湖平原(水稻);④鄱阳湖平原(水稻);⑤成都(水稻、冬小麦);⑥珠江三角洲(水稻);⑦江淮地区(水稻);⑧江汉平原(水稻)6、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纤维作物: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油料作物:油菜子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花生分布较为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
糖料作物: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最大产区为广西;甜菜主要分布黑、吉、内蒙古和新。
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区有福建、浙江、云南等。
热带经济作物:椰子、可可、咖啡、天然橡胶等,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7、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新型农业:外向型农业(以出口创汇为主)、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精确农业、大棚农业等。
8、畜牧业:我国西部、北部的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主要畜种:三河牛、三河马、细毛羊、牦牛、藏绵羊等。
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四川、湖南、河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读表,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我国某地土地资源构成表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分析】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初一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试题
初一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试题1.在一次烹饪课上,一位同学把大米和小米做成的粥命名为“炎黄子孙”,表达了对我国古代的原始农耕成就的崇敬之情。
“大米和小米”与下列哪两个原始居民有关系()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人④河姆渡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相关史实。
此题考查的是我国与大米、小米两种农作物相关的两个原始居民。
学生首先要知道“大米”这种粮食是水稻的产物,“小米”是粟这种农作物的产物。
所以我们根据课本所学知识,知道水稻和粟与哪两个原始居民有关就可以了。
所以词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2.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答案】C【解析】此题是基础题,是对半坡居民生活史实的考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原始农耕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元谋人是我境内最早的人类,还不会劳动;北京人刚学会劳动,但是还不会种植农作物;半坡原始居民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3.从右图中得到的信息是()A.河姆渡居民已经学会了挖掘水井,饮水方便了B.它反映了山顶人的氏族生活C.半坡居民已经学会了建造房屋,开始集体生活D.大汶口居民的手工业比以前有了更大的进步【答案】A【解析】半坡聚落距今6000年,位于陕西半坡,最早种植粟,生产彩陶,住半地穴式的房屋。
河姆渡聚落距今7000年,位于浙江余姚,最早种植水稻,生产黑陶,住干栏式房屋,已经学会挖掘水井。
河姆渡和半坡聚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4.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稻谷、底部有许多小孔的陶盆、陶釜或陶鼎等文物,这说明河姆渡人在生活方面的一大进步是()A.用陶釜盛水煮稻米B.使用陶器种植水稻C.用陶釜或陶鼎储存稻米D.懂得用蒸的方法制作米饭【解析】陶釜古代陶制炊器。
学史必读∶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 中考高考历史精华超全篇
学史必读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超全篇一、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出现的“世界之最”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第1课P4)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培育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对野生稻进行培育、种植的国家。
(第2课P7、P11)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和种植蔬菜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
(第2课P8-9)4.我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出现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第2课P9第5课P27)5.商朝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第5课P26)6.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下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
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第8课P42)7.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
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第13课P74)8.汉代铁制兵器(钢材制作炒钢)是中国发明的。
(第13课P74)9.甘肃天水放马滩汉(西汉)墓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16课P87)10.东汉时成书的《九章算术》,许多数学重要成就在当时世界上都是最先进的。
(第16课P88)11.东汉末年科学家张衡发明的能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第16课P88)12.汉代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第16课P89)13.秦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第17课P95)14.南朝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也就是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第21课P118)15.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是算筹。
(第21课P121)二、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出现的“世界之最”16.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第1课P4)17.唐朝陆羽撰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初中历史九年级重难点集锦
九年级历史重难点集锦(一)【最早】【第一】【最多】类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云南人2、我国境内最早使用天然火的人类是:人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4、被后人尊称为“”的是:黄帝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6、春秋诸侯争霸中,最先称霸的是7、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变法8、战国时期修建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是由李冰父子主建的9、我国境内最早使用人工取火的人类是:人10世界上最长人工运河:隋朝1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12、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13、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开始于1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15、西汉王朝国势最强盛时期——帝统治时期16、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统辖:西汉设西藏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元设17、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18、纸最早发明于,东汉时期又改进了造纸技术。
19、最早发明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的人是20、记载东汉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学书籍是《》21、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的人是22、被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23、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贾思勰编的《》。
24、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25、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在;26、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大中国的人。
27、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的28、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29、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30、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3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四川地区的。
32、两宋时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33、描述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的名画是:作者是:3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是少数民族回族开始形成于35、我国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省级行政区开始于元朝;设管理西藏事务,使西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设管辖台湾,使台湾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36、世界上最早进行的远洋航行是,比欧洲早半个多世纪。
【中国古代史填空题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历史分层辅导(1)班级:姓名:座号: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1.河姆渡居民:(1)地点:长江下游;(2)时间:距今约七千年;(3)生产和生活状况: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半坡居民:(1)地点:黄河中游;(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3)生产和生活状况: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
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他们已会纺线、织布、制衣,能制造彩陶。
3.炎帝、黄帝的传说(1)时间:约四五千年;(2)地点:黄河流域(3)华夏族形成过程: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打败东方蚩尤部落,后经长期发展,形成华夏族。
(4)评价:黄帝被誉为“人文始祖”。
4.西周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2)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税;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
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5.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 年。
(2)目的:富国强兵。
(3)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①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奖励军功。
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作用:①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②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为秦灭六国打下了基础。
(5)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战国。
(6) 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选择题:1.孙中山先生常说“天下为公”,你知道“天下为公,选贤任德”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吗?( B )A.黄帝炎帝时期B.尧舜禹时期C.山顶洞人时期D.半坡氏族时期2.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D ) A.封建制的法规 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3.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会有 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应怎样看这一现象?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财产出现 贫富分化 原始社会即将解体,阶级社会即将到来
原始 距今 生活 居民 时间 地区
原始 原始家畜 原始 农耕 饲养业 手工业
河 姆 渡
约七千 年
长江流域 浙江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我国哪 个地区的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1)材料一代表了南方长江流域;材 料二代表了北方黄河流域。
(2)从上面两则材料中提取信息:半坡 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有哪些共同 特点?(2)共同特点是:普遍使用磨制
石器;出现原始农耕业;居住在房 子里,过着定居的生活;饲养家畜; 学会了制作陶器。
A.主食是粟,副食有鱼、肉、蔬菜
(1)材料一代表了南方长江流域;
A、建造房屋
B、原始农业的出现
根据P9第一段小字和本图:
你能推测半坡人的能吃到的食物吗?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
材料二代表了北方黄河流域。
饮食习惯 B.
原始农耕:
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
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原始家畜饲养业:饲养家畜(猪、狗……)
原始手工业: 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
原始生活:
定居,住干栏式房屋
动动脑: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 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食物来源:不固定(采集与渔猎);固定(原始农业)
居住条件: 天然洞穴;定居 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具: 打制;磨制。耒耜、制陶、挖井、制 作简单的 玉器和原始乐器 社会分工:无明显分工;出现原始农业、
七上历史重点问答题(19题)
11.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 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 终是历史的主流。 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 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 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 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④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6.齐桓公为什么能第一个称霸? 答:①齐国地理位置好,盛产鱼盐,经 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 政,发展生产; ③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扩充疆 界;④政治上打出”尊王攘夷”的口 号.
7.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 鞅开始变法。 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我,可 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使秦国的经济发展,军 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 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10.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答:①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 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 的规范文字;以圆形方孔铜钱为全国统一货币; 并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③“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④派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还修筑长城予以抵 抗。 ⑤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南越各部,修筑灵渠,开 发南疆。
稻谷香,舂米忙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
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养活了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
我们中国是全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相传,是神农氏教会了先民种植和食用水稻。
而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的玉蟾岩遗址中发现的古栽培水稻标本证明,中国人早在1万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也就是说,无论你穿越回哪个朝代,总能遇到种植水稻的古代农人。
要是和他们不期而遇,该聊些什么呢?稻 香,舂 忙种植水稻,离不开水,甚至要用上“漫灌”的办法,也就是往田里灌入大量的水,直到淹至水稻腰部。
用漫灌法种水稻已经实行了几千年,但是,如果你去问古代的农民伯伯,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们多半会回答,因为水稻喜欢水。
这个答案,正确吗?不完全正确。
水稻虽然喜欢湿润的环境,但这样的漫灌对它们来说也是“压力山大”。
一次漫灌的时间如果超过48小时,水稻也会受不了。
那么,漫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答案是除草。
喜欢和水稻当邻居的杂草可不少,它们不但抢夺水稻的营养,还将自己的种子混进稻谷里,降低稻谷品质,影响稻谷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印象。
对付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漫灌,虽然这些和水稻为邻的杂草或多或少也对浅水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大多不能像水稻这样适应漫灌。
剩下那些跟水稻一样顽强的“水货”杂草,就只有靠手动拔除或者使用除草剂消灭了。
这个种植水稻的原理,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被一名荷兰植物学家破解。
谷米文/ 钱强文 图/ Lukaneas那么,水稻能在水中“超长待机”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因为水稻很“努力”。
漫灌之后,水稻的叶片表面会形成气体薄膜,留住一层空气,让叶片在水下也能完成气体交换。
然后,水稻会努力长个儿,尽力让叶片露出水面呼吸,美其名曰“泡苗助长”。
其次,因为水稻有“秘密武器”。
在水中,人可以通过伸出水面的呼吸管呼吸,水稻也有类似呼吸管的结构。
泡水后,水稻的根部会形成与叶片连通的通气组织,让根在水下也能呼吸。
最后,也是最有趣的,是因为水稻的“酒量”好。
在低氧环境中,植物能进行无氧呼吸,以产生能量维持暂时的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是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对野生稻进行培育、种植的国家,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发现了一万年前人工栽培的水稻,同世界上其它较早栽培水稻的国家相比,早了3000-5000多年。
水稻的种植划分
水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
影响水稻分布和分区的主要生态因子:
①热量资源一般≥10℃积温2000~4500℃的地方适于种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适于种两季稻,5300℃是双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
②水分影响水稻布局,体现在“以水定稻”的原则;
③日照时数影响水稻品种分布和生产能力;
④海拔高度的变化,通过气温变化影响水稻的分布;
⑤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酸碱度接近中性。
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
我国的分布范围
水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
一.华南双季稻稻作区位于南岭以南,中国最南部。
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
二.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是中国最大的稻作区。
三.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黔东湘西高原。
四.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
五.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及内蒙古东北部。
六.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