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曼昆_微观经济学_原理_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

曼昆_微观经济学_原理_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6.下表描述了Baseballia国两个城市的生产可能性: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红补袜子量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白袜子量A.没有贸易,波士顿一双白袜子价格(用红袜子表示)是多少芝加哥11双白袜子价格是多少答:没有贸易时,波士顿1 双白袜子价格是1 双红袜子,芝加哥1 双白袜子价格是2 双红袜子。

B.在每种颜色的袜子生产上,哪个城市有绝对优势哪个城市有比较优势答:波士顿在生产红、白袜子上都有绝对优势。

波士顿在生产白袜子上有比较优势,芝加哥在生产红袜子上有比较优势。

C.如果这两个城市相互交易,两个城市将分别出口哪种颜色的袜子答:如果它们相互交易,波士顿将出口白袜子,而芝加哥出口红袜子。

D.可以进行交易的价格范围是多少答:白袜子的最高价格是2 双红袜子,最低价格是1 双红袜子。

红袜子的最高价格是1 双白袜子,最低价格是1/2 双白袜子。

7.假定一个美国工人每年能生产100件衬衣或20台电脑,而一个中国工人每年能生产100件衬衣或10台电脑。

A.画出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假定没有贸易,每个国家的工人各用一半的时间生产两种物品,在你的图上标出这一点。

答: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3 一4 所示。

如果没有贸易,一个美国工人把一半的时间用于生产每种物品,则能生产50 件衬衣、10 台电脑;同样,一个中国工人则能生产50 件衬衣、5 台电脑。

图3 一4 生产可能性边界B.如果这两个国家进行贸易,哪个国家将出口衬衣举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例子,并在你的图上标出。

哪一个国家将从贸易中获益解释原因。

答:中国将出口衬衣。

对美国而言,生产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5 件衬衣,而生产一件衬衣的机会成本为1/5 台电脑。

对中国而言,生产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10 件衬衣,而生产一件衬衣的机会成本为1/10 台电脑。

因此,美国在生产电脑上有比较优势,中国在生产衬衣上有比较优势,所以中国将出口衬衣。

衬衣的价格在1/5 到1/10 台电脑之间。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class=txt>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曼昆_微观经济学_原理_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

曼昆_微观经济学_原理_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

问题与应用1.描写下列每种情况所面临的权衡取舍:A.一个家庭决定是否买一辆新车。

答:如果买新车就要减少家庭其他方面的开支,如:外出旅行,购置新家具;如果不买新车就享受不到驾驶新车外出的方便和舒适。

B.国会议员决定对国家公园支出多少。

答:对国家公园的支出数额大,国家公园的条件可以得到改善,环境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但同时,政府可用于交通、邮电等其他公共事业的支出就会减少。

C.一个公司总裁决定是否新开一家工厂。

答:开一家新厂可以扩大企业规模,生产更多的产品。

但可能用于企业研发的资金就少了。

这样,企业开发新产品、利用新技术的进度可能会减慢。

D.一个教授决定用多少时间备课。

答:教授若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自己研究,可能会出更多成果,但备课时间减少影响学生授课质量。

E.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决定是否去读研究生。

答:毕业后参加工作,可即刻获取工资收入;但继续读研究生,能接受更多知识和未来更高收益。

2.你正想决定是否去度假。

度假的大部分成本((机票、旅馆、放弃的工资))都用美元来衡量,但度假的收益是心理的。

你将如何比较收益与成本呢??答:这种心理上的收益可以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来衡量。

对于这个行动前就会作出的既定目标,我们一定有一个为实现目标而愿意承担的成本范围。

在这个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度假如果满足了既定目标,如:放松身心、恢复体力等等,那么,就可以说这次度假的收益至少不小于它的成本。

3.你正计划用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滑雪。

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什么?现在假设你已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这种情况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么?请解释之。

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

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4.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

你可以选择现在花掉它或在利率为55%的银行中存一年。

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答:现在花掉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 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本金)。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doc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P92-P94.doc

第二篇市场如何运作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复习题1.什么是竞争市场?简单描述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的市场类型。

答: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还有垄断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他决定价格。

这个卖者被称为垄断者。

还有寡头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竞争的卖者,他们提供相似或相同的产品。

通常情况下,寡头们会尽力联合起来,避免激烈的竞争,收取较高的市场价格。

还有垄断竞争市场,这是一个有许多提供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由于各自提供的产品不同,每个企业对产品的价格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2.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它们如何相关联?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需求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需求曲线将需求表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需求表是需求曲线上若干个点的坐标的数字表格排列。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上升,需求量会减少。

3.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答: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4.Popeye的收入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菠菜。

菠菜是低档物品,还是正常物品? Popeye菠菜的需求曲线是什么样的?答:菠菜对波匹来说是低档物品。

因为Popeye的收入减少了,他对菠菜的需求量反而增大。

波匹菠菜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5.什么是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它们如何关联?为什么供给曲线向石上方倾斜?答:供给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供给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供给曲线是供给表的图形表示,供给表是供给曲线上点的坐标的数字排列。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所以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efficiency)答: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

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或投入,提高收益或产出。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五版答案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五版答案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五版答案【篇一:曼昆_微观经济学_原理_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修改)】/p> 4.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

你可以选择现在花掉它或在利率为55%的银行中存一年。

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答:现在花掉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 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本金)。

7.社会保障制度为65岁以上的人提供收入。

如果一个社会保障的领取者决定去工作并赚一些钱,他(或她)所领到的社会保障津贴通常会减少。

a.提供社会保障如何影响人们在工作时的储蓄激励?答:社会保障的提供使人们退休以后仍可以获得收入,以保证生活。

因此,人们不用为不能工作时的生活费而发愁,人们在工作时期的储蓄就会减少。

b.收入提高时津贴减少的政策如何影响65岁以上的人的工作激励??答:这会使65 岁以上的人在工作中不再积极进取。

因为努力工作获得高收入反而会使得到的津贴减少,所以对65 岁以上的人的努力工作的激励减少了。

11.解释下列每一项政府活动的动机是关注平等还是关注效率。

在关注效率的情况下,讨论所涉及的市场失灵的类型。

a.对有线电视频道的价格进行管制。

答:这是关注效率,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市场势力的存在。

可能某地只有一家有线电视台,由于没有竞争者,有线电视台会向有线频道的消费者收取高出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这是垄断。

垄断市场不能使稀缺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规定有线电视频道的价格会提高市场效率。

b.向一些穷人提供可用来购买食物的消费券。

答:这是出于关注平等的动机,政府这样做是想把经济蛋糕更公平地分给每一个人。

c.在公共场所禁止抽烟。

答:这是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

因为公共场所中的吸烟行为会污染空气,影响周围不吸烟者的身体健康,对社会产生了有害的外部性,而外部性正是市场失灵的一种情况,而这也正是政府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原因。

d.把美孚石油公司(它曾拥90%的炼油厂)分拆为几个较小的公司。

答: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势力。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答案1. 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包括:- 私有产权:个人或企业拥有并控制资源和生产要素。

- 自由交易:由供求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进行交换。

- 自由进入与退出:个人或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 价格机制:通过供求关系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来指导资源配置和决策。

- 竞争机制:个人或企业在竞争中追求自身利益,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 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和决策。

2. 边际效用是什么?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是什么?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或产出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是指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或产出量逐渐增加时,其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换句话说,随着消费或产出的增加,每单位增加的效用越来越少。

3. 需求曲线的斜率代表什么?需求曲线的斜率代表商品价格相对于商品数量的变化速率。

通常来说,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数,表示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的幅度。

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越高,即消费者对价格变化更为敏感。

4. 供给曲线的斜率代表什么?供给曲线的斜率代表商品价格相对于供给数量的变化速率。

通常来说,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数,表示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的幅度。

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供给的价格弹性越高,即生产者对价格变化更为敏感。

5. 市场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的状态。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商品的需求与供给量相等,不存在过剩或短缺。

市场均衡的形成是通过价格的调节和供需双方的互动实现的。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量会超过需求量,导致过剩;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会超过供给量,导致短缺。

通过价格的自由调整,市场上需求和供给逐渐趋于平衡,最终形成市场均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复习题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

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

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当一个人不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

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9.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由此产生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

货币量增长引起了通货膨胀。

10.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

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

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量。

问题与应用7.社会保障制度为65岁以上的人提供收入。

如果一个社会保障的领取者决定去工作并赚一些钱,他(或她)所领到的社会保障津贴通常会减少。

A.提供社会保障如何影响人们在工作时期储蓄的激励?答:社会保障的提供使人们退休以后仍可以获得收入,以保证生活。

因此,人们不用为不能工作时的生活费而发愁,人们在工作时期的储蓄就会减少。

D.与较高收入相关的津贴减少如何影响65岁以上的人的工作激励?答:与较高收入相关的津贴减少会使65岁以上的人在工作中不再积极进取。

因为努力工作获得高收入反而会使得到的津贴减少,所以对65岁以上的人的努力工作的激励减少了。

8.最近改革政府反贫困计划的法案限制许多福利领取者只领取两年的津贴。

A.这些变动如何影响对工作的激励?答:这项反贫困计划法案的改革会激励那些只能领取两年津贴的福利领取者努力寻找工作,如果在两年内不能使自己获得工作,两年之后,这些福利领取者就没有收入了。

B.这些变动如何反映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取舍?答:这些变动反映了法案改革者提高效率和适当降低公平性的意图。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复习题2.为什么经济学家要作出假设?答: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更为容易。

对不同的问题作出不同的假设,略去对问题的答案没有实质影响的因素,突出实质性的内容,使我们可以集中进行思考。

3.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吗?答:经济模型不需要准确地描述现实。

所有的模型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它们忽略掉了大量不会对研究结果有实质性影响的细节,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模型是为了增进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简化了现实。

4.画出并解释一个生产牛奶与点心的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如果一场瘟疫造成该经济一半奶牛死亡,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什么变动?答: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将可能得到的所有资源用于生产点心,可以生产300千克,如果全用于生产牛奶,可以生产1 000升。

L1表示正常情况下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如果一场疾病造成该经济一半的奶牛死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内移,即L2线。

因为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可用于生产点心和牛奶的经济资源减少了。

图2—1 生产可能性边界6.经济学分为哪两个分领域?解释每个分领域各研究什么?答: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分领域。

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中的个体现象,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总体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7.实证表述与规范表述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实证表述是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是描述性的。

规范表述是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是命令性的。

两者的主要差别是我们如何判断它们的正确性。

从原则上讲,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确认或否定实证描述。

而规范表述的判断不仅涉及事实数据,还涉及价值观的问题。

举例:实证表述:发放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规范表述:政府应该向企业发放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问题与应用6.把下列题目分别归人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A.家庭关于把多少收入用于储蓄的决策B.政府管制对汽车废气的影响C.高国民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企业关于雇佣多少工人的决策E.通货膨胀率和货币量变动之间的关系答:A、B、D属于微观经济学;C、E属于宏观经济学。

7.把下列每种表述归人实证表述或规范表述,并解释之。

A.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B.减少货币增长率将降低通货膨胀率。

C.美联储应该降低货币增长率。

D.社会应该要求福利领取者去找工作。

E.降低税率鼓励人们更多地工作和更多地储蓄。

答:A、B属于实证表述。

它们都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

C、D属于规范表述。

它们是命令式的,在告诉政府应该怎样做。

E属于模棱两可。

它既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又是在向政府提出应该怎样做。

11.谁是现任美联储主席?谁是现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谁是现任财政部长?答:现任美联储主席是格林斯潘;现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是赫巴德;现任财政部长是保罗·奥尼尔。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复习题1.解释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有什么不同。

答: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2.举例说明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人有比较优势。

答:拳王阿里无论是进行拳击比赛还是清理自家门前的垃圾都比邻居的小伙子迈克更有效率。

阿里进行半小时的比赛可获5万美元,他也可以在半小时内清理完垃圾。

而迈克清理阿里家的垃圾需要1小时,在同样的时间里,他可以出去打工并赚10美元。

可以看出,阿里在这两件事上都有绝对优势。

但迈克清理垃圾的机会成本是]0美元,阿里的机会成本是5万美元。

因此,迈克在清理垃圾上有比较优势。

3.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用你的第二题答案的例子来解释你的推理。

答:对贸易来说,比较优势重要。

从第二题的例子来看,每个人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事情,同时相互交换物品或劳务,可以使大家都达到经济上的更优状态。

如上例,阿里不应该清理垃圾,而应该去参加拳击比赛。

他应该雇用迈克去清理垃圾。

只要他支付给迈克高于10美元低于5万美元的工钱,双方的状况都会更好。

4.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答:因为每个国家都会在不同的劳务或物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各国在生产上进行分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使世界经济的总产量增加,同时相互间进行贸易,每个国家的消费者都可以消费更多的物品和劳务,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实现更大的繁荣。

问题与应用2.玛利亚1小时可以读20页经济学书。

她还可以1小时读50页社会学著作。

她每天学习5小时。

A.画出玛利亚读经济学和社会学著作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图3—1 玛利亚读书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玛利亚阅读100页社会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答:玛利亚读100页社会学著作需要2小时,读20页经济学著作需要 1小时,所以她在2小时内可读40页经济学著作。

她读100页社会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读40页经济学著作。

3.美国和日本工人每人每年可以生产4辆汽车。

一个美国工人一年可以生产10吨粮食。

而一个日本工人一年可以生产5吨粮食。

为了使事情简单,假设每个国家有1亿工人。

A.根据这种情况,作出类似于教材表3—1的表。

答:B.画出美国和日本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b)日本的生产查可能性边界图3—2 生产可能性边界答:对美国来说,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2.5吨粮食;1吨粮食的机会成本是0.4辆汽车。

对日本来说,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1.25吨粮食;1吨粮食的机会成本是0.8辆汽车。

表3—2 汽车和粮食的机会成本答:美国在生产粮食中占有绝对优势。

美国和日本生产汽车的绝对能力是相同的。

E.哪个国家在生产汽车中有比较优势?生产粮食呢?答:美国在生产粮食上有比较优势,日本在生产汽车上有比较优势。

F.没有贸易时,每个国家有一半工人生产汽车,一半工人生产粮食。

每个国家能生产多少汽车和粮食呢?答:美国1年可以生产出5亿吨粮食和2亿辆汽车,日本1年可以生产出2.5亿吨粮食和2亿辆汽车。

G.从没有贸易的状况出发,举例说明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的状况更好。

答:如果没有贸易,美国和日本1年一共可以消费7.5亿吨粮食(5+ 2.5)和4亿辆汽车(2+2)。

如果美国和日本分工,各司其能。

美国专门生产它有比较优势的粮食,1年可产10亿吨;日本专门生产它有比较优势的汽车,1年可产4亿辆。

两者再进行贸易,互通有无,两国每年可以享受10亿吨粮食和4亿辆汽车,比没有分工和贸易时多出2.5亿吨粮食(10-7.5)。

所以,贸易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4.帕特和克里斯是室友。

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理所当然)但也剩下一些时间用于他们喜爱的活动:做比萨饼和制作清凉饮料。

帕特制作1加仑清凉饮料需要4小时,做1块比萨饼需要2小时。

克里斯制作1加仑清凉饮料需要6小时,做1块比萨饼需要4小时。

A.每个室友做1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什么?谁在做比萨饼上有比较优势?谁在做比萨饼上有绝对优势?答:帕特做1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1/2加仑清凉饮料。

克里斯制作1块比萨饼的机会成本是2/3加仑清凉饮料。

帕特在做比萨饼上既有绝对优势又有比较优势。

B.如果帕特和克里斯互相交换食物,谁将用比萨饼换取清凉饮料?答:帕特将用比萨饼换清凉饮料。

C.可以用若干加仑清凉饮料来表示比萨饼的价格。

能使两个室友状况都更好的比萨饼交易的最高价格是多少?最低价格是多少?并解释之。

答:1块比萨饼的最高价格是2/3加仑清凉饮料,最低价格是1/2加仑清凉饮料。

因为帕特在做比萨上有比较优势,并且机会成本是1/2加仑清凉饮料。

如果两个室友之间实行贸易,他会选择生产比萨饼,并与克里斯交换清凉饮料。

如果1块比萨交换不到1/2加仑清凉饮料,帕特就宁可少生产1块比萨饼,而自己去生产1/2加仑清凉饮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