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伯格 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
格林伯格 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
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完全相同得文明同时产生两种如此不同得事物,如一首艾略特得诗与一首丁•潘•阿伦得歌,或一幅勃拉克得画与一张《星期六晚邮报》得封面。
从表面上瞧,四者都就是在文化得秩序中,都就是同一文化得各个部分与同一社会得产物。
不过,它们得联系也就到此为止。
一首艾略特得诗与一首埃迪•古斯特得诗——什么规模得文化景观大得使我们足以把它们置于一种相互照亮得关系中呢?类似这种在一个单独得文化传统框架之内得差异,现在与过去都被认为就是理所当然得事实——这种事实说明了差异就是事物得自然秩序得一部分吗?或者它就是某种全新得事物,特别就是对我们得时代而言?仅仅限于对美学得研究还不能得出全部答案。
在我瞧来,必须更精确地与比过去更具有创造性地来考察由特定得——不就是—般得——个体所体验得审美经验与产生那种经验得社会历史环境之间得关系。
经过考察所阐明得事实将回答上面提到得问题,以及其她可能更重要得问题。
一一个在发展过程中得社会,当它变得越来越不能正确评价其特有形式得必然性,不能打破艺术家与作家为了与观众与读者进行交流而不得不主要依赖观念得时候,它也日益难于接受任何新得东西。
包括宗教、权威、传统、风格在内得各种事物都陷入疑惑之中,作家或艺术家对其接受者对她用于创作得象征与符号作出得反应也不能做出估计。
在过去,这样一种形势总就是成为一种停滞不前得亚历山大主义(指后期希腊化风格——译注)与学院主义,在这种学院主义中,真正重要得课题因矛盾重重而无人问津,创造性得行为蜕变为精湛得雕虫小技,一切较为重大得问题都已在前代大师得先例中探讨过了。
同样得主题在一百件不同作品中机械地变动:斯太夏斯(Staticcs,古罗马诗人——译注)、风格雅致得散文、罗马雕塑、“美术”得绘画与新共与主义建筑,没有诞生一样新得东西。
在我们当前社会得堕落中一个有希望得信号就是我们——我们中得一部分——已经不愿接受我们自身文化中得这个末期。
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
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易英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理论并非出自对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研究与总结,而是出自美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现实需求,出自30年代在欧美形成的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在这儿,之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前面加上“独特的”一词,是因为当时美国的左翼知识分子都笼罩在托洛茨基主义的阴影之下。
美国30年代的现代艺术面临着双重的困境,这个现代艺术的潮流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是背道而驰的。
当时美国主流的艺术风格是在经济大萧条所引发的资本主义危机的背景下形成的现实主义思潮──地方主义,这种思潮作为左翼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接受了苏联的社会现实主义的影响。
地方主义虽然产生了一些优秀艺术家,如我们熟悉的霍珀、本顿和怀斯等人,但它很快就失去了活力,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地方主义绘画在语言形态上是保守的、封闭的,它所承袭的仍然是欧洲学院派的传统。
地方主义以美国景观为题材,虽然对20年代追随欧洲立体主义的美国前卫艺术是一种反拨,但其题材本身是一种通俗文化的样式,加上学院主义的语言,使地方主义沦为一种低级艺术的形式,格林伯格认为一切学院主义都是庸俗文化即包含了对这种风格的批判。
其次,地方主义在意识形态上对社会现实主义的内在关系受到托洛茨基主义的冲击,托洛茨基被驱逐出苏联之后,直接参与了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与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布雷顿和墨西哥壁画运动的大画家里维拉共同发表了《创造自由的革命艺术宣言》,实际上是由托洛茨基起草的这篇文章对专制主义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其矛头当然是直指斯大林在苏联实行的文化政策。
托洛茨基认为艺术创造是自由的,“没有权威,没有命令,没有一点来自上头的指示!”但艺术又必须介入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批判与文化批判,为确立一种真正自由的艺术上的无政府主义而斗争。
格林伯格的两篇重要论文《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和《走向更新的拉奥孔》先后发表在左翼知识分子的托洛茨基主义刊物《党派评论》上,正是在美国30年代左翼文化运动的现实背景下,使他重新清理了西方前卫艺术理论,在托洛茨基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从文化批判的角度为形式主义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浅析格林伯格形式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浅析格林伯格形式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也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辩护人。
标签:格林伯格;形式主义;文化一、格林伯格形式主义理论的产生(一)美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现实需求;30年代的美国是写实艺术占上风的时代,现代派艺术被冷落。
这种普遍用写实手法画美国的创作趋势被批评家称为“美国潮”。
造成这个历史现象有两个明显的因素:1. 30年代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艺术家社会地位发生了改变,从而影响到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态度;(1)经济危机导致经济的萎缩,艺术市场也迅速萎缩,艺术家无法靠卖画为生了,他们的作品失去了卖主。
(2)大多艺术家在艺术之外另有谋生的职业,经济大萧条也使他们纷纷失业,他们面临的不是艺术家应该怎么画的问题,而是如何生存下去的问题。
由于生存的需要,艺术家和人民群众在需求上有了情感沟通,他们的艺术不再是单纯的个人情感体验和个人情感表达,他们的作品开始反映普遍的社会现实问题和社会现实事件。
30年代美国的艺术观众从画廊经济人、艺术收藏家变成了布衣百姓。
艺术家要让平头百姓懂得他们画的东西就必须用写实的手法画人民大众所熟悉的人和事。
(3)30年代经济对艺术的影响更重要的在于艺术家社会地位的改变,这一改变是30年代美国的国家经济政策直接造成的。
在经济萧条时期,罗斯福为了挽救经济形势推行了“新政”,新政的推行帮助美国走出了大萧条的困境。
当时贫困的美国艺术家,也得到了新政的帮助。
美国政府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艺术赞助人。
艺术家从政府那里获得工作机会来养活自己,艺术家成了受雇于政府的雇员,在地位上成了劳动阶级。
2.美国在民族意识的支配下寻求美国自己的文化面貌的结果。
(1)从美国文化的发展上来说,自有美国以来,美国和欧洲的联系无一日不在,但同时美国人想摆脱欧洲影响的念头也无一日不在。
(2)就美国民众当时的心态来说,社会飞快地变化,普通的美国人在生活上所习惯的农业文明和农业的生存形式正受到工业进程全面的威胁,他们饱受转型期的困苦,带着失去的哀愁看现实,他们不往前看而是往后看,甚至感觉到代表工业文明的现代艺术对美国原本文化的伤害。
格林伯格及其艺术批评评述
格林伯格及其艺术批评评述作者:吴斌来源:《大观》2015年第04期摘要:作为20世纪下半叶西方影响最大的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一直被认为是对现代主义美术理论贡献最大的批评家,他为当代艺术批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极其珍贵的遗产。
关键词:格林伯格;艺术批评;抽象主义一、格林伯格批评理论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是当代美国最杰出的的艺术批评家。
他的艺术批评的主要观点在《前卫艺术与庸俗艺术》、《走向更新的拉奥孔》、《现代主义绘画》等文章和专著中得到充分阐释,对美国当时的美术思潮及美术家都进行了颇有见地地分析,从而奠定了他作为抽象表现主义批评家的权威地位。
《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宣言和纲领,在文章中,格林伯格指出,前卫艺术产生于衰朽的资产阶级社会中,同时它又反对资产阶级社会,并使自己超然于社会层面。
格林伯格说过,“前卫艺术真正和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实验’,而是要发现一条途径,沿着这条途径前卫艺术就可以让文化在意识形态的混乱和动荡中运行。
”前卫诗人或艺术家为了保持作品的高层次水准,将艺术简化和提升到一个纯粹的境界,“为艺术而艺术”和“纯诗”的观念因此出现,而主题和内容则成了人们为之惶恐的瘟疫般的东西。
既然有前卫,那么就有后卫,格林伯格称之为“庸俗文化”。
它是与前卫艺术同时出现的、流行的、商业性的的艺术或文学。
格林伯格认为,庸俗文化是工业革命的直接产物。
工业革命使西欧和北美的小市民都市化,并建立了所谓通用的文化准则。
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没有赢得享有城市的传统文化所必备的悠闲与安逸,他们渴求的不过是唯有某种文化才能提供的转变。
因此,庸俗文化便以大量的生产来满足这种需求,它是廉价的、大打折扣的高级文化的翻版,是重复的,学院主义的艺术。
发表于1940年的《走向更新的拉奥孔》一文,确立了格林伯格美术批评的原则,即为当代美术或前卫艺术设立一个标准。
格林伯格正是按照这样一个标准为抽象表现主义辩护,并推出了极少主义。
前卫艺术的革命与坚守
前卫艺术的革命与坚守前卫艺术的概念一般来说是相对于传统美学(艺术)而言的,其并不特指某一个艺术门类或者派别,在每个时代都有当时的前卫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前卫性也逐渐被削弱。
我们时不时在前卫艺术家口中听到宣扬“先锋”,“先锋”的涵义就是直面它的敌人,任何逃避,虚张声势的行为都不是先锋所为。
这也是分辨前卫艺术与非前卫艺术的途径,你不知道它在反对什么,批判什么,甚至连谁是敌人也搞不清,是无法称其为前卫艺术的。
在文化精英的眼中,前卫艺术家常常是离经叛道格格不入的;在大众的眼中,也与自古以来温文尔雅的宫廷画家的形象相去甚远,前卫艺术品也常常披着对传统审美的挑衅与破坏的外衣出现。
对此,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说:“前卫艺术的成员都是一些个体的艺术家,他们通过创新来保护自己的艺术免受市场的污染,而这使得那些受过教育的人们起初很难理解和接受它――更不要说那些没受过教育的人们了。
”如果说文艺复兴是发掘了西方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土壤,那么19世纪初由前卫艺术带来的艺术革命,可以说是对整个西方传统艺术的彻底割裂。
在当时,艺术的最高标准由于市场的日益侵蚀,已不再受制于主流文化精英们的趣味,给前卫艺术的出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讨好市场、在舆论中获得好名声成为艺术家关心的问题。
而挑战则来自于一个更明显的现实――主流的艺术如果不能再像文艺复兴时期以来那样进行持久而激进的创新(或者改进)就很难再维持下去。
20世纪上半叶前期陆续出现的构成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国际风格等构成了现代主义艺术体系。
到后期,现代主义艺术越来越趋于程式化、形式化,其结果则是走到了抽象主义的极致――极简主义,把形式演绎得山穷水尽、无路可走,再从形式上着手则无法有新的创造。
于是,很快就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其中的两大主力派别――达达主义(彻底的反形式)和波普艺术(彻底的反精英)――都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
达达主义的反讽、消解并不是创造形式而是否定形式,反形式(解构)本身就是它的形式,而其视觉表象就是反形式的表象。
前卫艺术的双重悖论:纯粹还是激进——以格林伯格的《前卫与庸俗
前卫艺术的双重悖论:纯粹还是激进——以格林伯格的《前卫与庸俗》为中心作者:林娇梦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第5期摘要: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艺术评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在他的《前卫与庸俗》中,谈及了现代前卫艺术(Avant-garde)所具有的纯粹性特征与革命的政治化倾向,同时谈及了庸俗艺术(Kitsch)被政治的利用。
而在此存在着关于前卫艺术的双重悖论:其一,具有独立性的前卫艺术是关于艺术的艺术,具有艺术本身的独立性特征,然而却企图僭越其本有的界限,想要对政治产生影响,那么前卫艺术究竟是纯艺术还是激进的带有政治上左派倾向的艺术?其二,格林伯格认为前卫艺术的纯粹性使当时的法西斯主义与斯大林主义无法注入煽动性内容,而庸俗艺术却擅长此道,那么究竟是前卫艺术还是庸俗艺术带有政治上的革命性特征?本文企图通过对前卫艺术双重悖论的分析,回答前卫艺术的革命是否可能的问题。
关键词:前卫庸俗政治乌托邦■19世纪中叶的巴黎,以波德莱尔为代表的现代诗人逐渐兴起,他们既是游荡在街头的闲逛者,又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敏锐艺术家。
艺术通过福楼拜的承上启下,从现实主义的写实描写自然地过渡到了现代唯美主义的范畴之中,从而使艺术场域得以确定。
而在此之前的康德的三大批判,秉持着澄清前提、划清界限的理念,也为包括艺术在内的领域的自律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艺术领域的独立性使得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先锋艺术具有纯粹性的特征,即主张“纯诗”“为艺术而艺术”等理念。
而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兴起,一大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如本雅明等,利用美学所具有的先锋性特征,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产生出了具有激进的左派特征的美学思想。
企图将革命的探求与精神的救赎寄托于艺术审美之中,利用审美艺术进行激进革命。
于是便产生了艺术与政治的联姻——这一20世纪独有的现象。
这不同于先前的“文以载道”的文化为政治服务的特征,而是艺术本身具有了一种革命性的特征,一种类似于犹太教中救赎的理念由此兴起。
读《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感想
读《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感想【《前卫与庸俗》】在篇论文里,格林伯格首先提及当时艺术的状况——受后期希腊化风格和学院主义主导的艺术形式僵化、机械、重复、停滞不前,创造性不断萎缩,艺术家专注于琐屑的细节技艺,没有新东西诞生。
格林伯格说这是我们文化的末期。
这种时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革命思想的突飞猛进,提供了资本、理论和道义,欧洲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头列举的)最好的诗人中的诗人、最好的艺术家中的艺术家,社会精英、有思想的人、“波西米亚开拓者”促成了前卫艺术的产生。
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发展,庸俗艺术也应运而生(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垮掉的一代,摇滚、涂鸦、朋克、嬉皮士、浪迹天涯、社会崩坏、刷存在感;19世纪末美国的“黄色新闻潮”,社会极度混乱、不负责任;失去民间文化无法触碰高雅艺术)。
【浅层解释:以上,深层解释,不能浸润心灵】值得一提的是格林伯格在文章中运用了几个对子“法西斯和斯大林”、“列宾和毕加索”,来阐述公众的评判依附于统治阶级(李普曼的《幻影公众》,公众的摧毁力),调动公众的是统治者,前卫艺术一直以来依附的统治阶级,但逐渐被统治阶级抛弃,文化不可能在没有社会基础,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发展。
举例一个俄罗斯农民站在一副毕加索的画和列宾的画面前的反应。
毕加索的画更多的是褪去造型的直接印象生成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思(比如格尔尼卡,对战争的情绪),列宾的画,更多在坦白的告诉观众某个事件、某个道理,不需要观众深层思考。
同样是战争题材,毕加索画的是原因,而列宾画的是结果。
这就揭示了前卫艺术模仿的是艺术的过程,体现自己思考的过程,而庸俗艺术模仿的是结果,更像是政治宣传。
所以,在动乱的年代,在资产阶级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需要前卫艺术来唤醒人们麻木的神经,一旦政权稳定或独裁出现,政治上、正统上更趋向于庸俗艺术,它有利于独裁者的政权巩固。
●【问题】【前卫艺术的走向_抽象艺术】格林伯格关于前卫艺术的发展问题他前期后期观点还产生了矛盾,他认为前卫艺术是纯粹的、自律的,强调的媒介性、平面性,应该走向抽象,但他无法接受60S后的波普艺术,他的观点与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观念艺术有着冲突?●【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是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艺术批评家,持有现代主义艺术理论。
西方现代艺术论文
现代绘画艺术的平面性与抽象性研究从《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1939)发表以来,格林伯格就坚定不移地将平面性看作是现代绘画最基本的特质。
但是,在格氏看来,不管是古典主义的大师,还是现代艺术家,他们都并没有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保持画面的完整性,古典大师通过营造一个三维的幻觉空间让绘画保持在一种恒久的状态中。
因此,在欣赏古典大师的作品时,首先看到的是画的内容,然后才是一幅画。
但是,在欣赏现代主义的绘画时,观众首先看到的是一幅画。
尽管后一种方式是欣赏任何一幅绘画作品——不管是古典大师的还是现代艺术家的都是如此,但格林伯格认为,只有当现代艺术家把这种方式当作是唯一的欣赏方式时,现代主义绘画的“自我批判”才算取得了成功。
那么,现代主义绘画怎样才能维护画面的平面性呢?首先是艺术家要放弃具象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实存感。
如果绘画要描述三维空间,那么任何微不足道的暗示,如人体或茶杯的侧影,都足以引起人们对三维空间的联想。
于是,现代主义绘画不得不放弃对阴影的描绘,放弃明暗对比。
但是,格林伯格并不认为现代主义绘画就不可以表现具象的物体。
这是一个悖论。
既然可以表现具象的物体,但又不能将其放在三维的幻觉空间中,由于艺术家要强调绘画的平面性,其中的一种办法就是他们需要将注意力转化到具象物体的形式表达上。
正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现代绘画才能以形式主义的原则向抽象艺术发展。
另一种解决办法是探索平面的界限。
从表面的形态上看,不管是古典大师的作品还是现代主义的绘画,它们都具有自身的二维平面性。
也就是说,所有的绘画都有自身的平面特征。
只不过,古典大师用三维的幻觉空间掩盖或隐匿了这种平面性。
既然现代主义绘画放弃了对三维幻觉空间的表现,那么二维平面的界限就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
格林伯格谈到了两个处理这个问题的例子:一个是塞尚,一个是蒙德里安。
为了使画面的构图能与画布的长方形形状统一起来,塞尚不得不放弃透视,以及对具象物体的描绘,相反将注意力放在作品内部的形式结构与边框的协调性上。
如何理解前卫艺术?先搞懂“后卫”是什么
如何理解前卫艺术?先搞懂“后卫”是什么作者简介:格林伯格在1939年那篇著名的《前卫与刻奇》中,格林伯格提出,每个文化都会产生两种艺术,一种是为富人和文化精英的前卫,一种是为文化大众的“刻奇”。
作为前卫艺术的抽象表现主义,主张彻底摆脱传统的美学观和社会意义,强调任意、自发的个人表现。
而“刻奇”却象征着那个大量制造文化的时代,它是“我们时代所有那些赝品的缩影”。
在形式上,格林伯格反对写实和具象,他甚至认为,在抽象与“刻奇”之外,没有第三条路。
这种观点的提出,反映了在摄影与电影等借助于科技手段的新艺术出现后,对写实主义为核心的传统艺术的挑战。
什么是刻奇?Kitsch,刻奇,在辞典中的定义,指“投大众所好的无美学价值的艺术或文学,拙劣的作品”(《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艺术、设计等)矫饰的,肤浅的,炫耀的”(《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迎合低级趣味的伤感文学(或艺术)作品”(商务印书馆《德汉词典》)。
中文通常译作“媚俗”。
kitsch 刻奇格林伯格对“刻奇”的定义具有很大的影响,从那以后,“刻奇”就成为流行的中产阶级大众文化的同义词。
它不但指具象画,而且指通俗小说,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招贴美术等等。
这些东西被认为有着明显的商业目的,它装作是原创的、真实的、唯一的,其实却是投大众所好,并使人们的情感变得廉价。
譬如,画着蒙娜丽莎的烟灰缸,发着荧光的圣母玛丽亚雕像,印在机场出售的信封上的非洲艺术等,就常被西方艺术批评家们作为“刻奇”的例证。
在这些批评家们看来,与大众艺术相对立的,是已经成为高雅艺术的前卫,如文学上的庞德、艾略特,音乐上的斯特拉文斯基,绘画上的毕加索、高更,他们都追求真诚的表达,反对大众文艺的平庸和陈腐。
自从“刻奇”这个词出现以后,已成为西方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并在艺术批评中广泛地运用。
相对于传统的艺术观念,它被称作“坏品位”,“不充分的美”或“美的谎言”,是中产文化的平庸品位的结果。
前卫,还是庸俗?——诮费社会与抽象艺术
产 生的视觉 效应 而引起观赏 者对声音 的联 想。 石鲁 画 《 转战 陕北》
近景 中的黄 土高原以大面积 的红色渲染 ,加 以方折 的笔 墨,给人 以
张洪山:天津机 电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神 危 机 的预 警 。
世俗性 ,在 根本上与抽 象艺 术的精 神终极相悖 。在 二十世 纪九十年 代 以来当代 中国的消费语境 中,抽象艺术也曾经有过与西方类似 的 末路。然而近时,我们 分明又真切 地感 受到抽 象艺 术的回潮 ,那 么 这究竟是一种庸俗艺术的消费美学,还 是后消费艺术对精神重生 的
论 意 多于 象 , 卷 便 可令人 作 妙 诗 。 所 谓 “ 卷 便 可令人 作 妙 诗 ” 展 ” 展 ,
强大 的视 觉冲击效果从而产生对音 乐的想象。实 际上 ,如果绘 画不 能引导观赏者对声音产 生联想 ,这件作品也是一件 失败的作品。 由 此可见在绘 画上传达 声音是靠形色来完成 的。近代 山水画大 9黄 宾 币 虹 的山水画世人称之为 “ ” 黑 ,这里 “ 黑”是一种对葱 郁浓密的表现 , 用黄宾虹 自己话来说就是 “ 浑厚华滋 ” 。黄 宾虹是以一位 诗人的角度 从 宏观上把握 山川草木 内美 的含 蓄 的诗 意。“ 浑厚华滋 ”之美也体 现 了对诗 意的追求。 我认 为,诗 与画是人类认识 自然 、抒 写感 情 的两 种表现 形式 , 然而 诗不能代替画 ,画也不能替代 诗。如 果一个 画家仅仅从诗人诗 幅画中寻找诗情 ,他的诗也仅仅是 画的说 明。诗人和 画家的活水
作画前的立意首先是源于 自然景 物的触 发。画史称展画 “ 触物留情 , 备 皆妙绝 ” ,一个 “ ”字道 出了《 情 游春 图》内含诗 意的品质。李成 的山水画 ,画史称 : 淡墨如 梦雾中,石如云动 ” “ “ , 气象萧疏、烟 林清 日、毫锋 颖脱、墨法精微 ” 厂 。 传 其所作 的 《乔木平远 图》 ,古木突 兀贯通于 画面一侧 ,山脉 平远体现 了一种高古 旷远 的诗 意境界。这种表 现方式首先是气象上 的 ,而不是 概念化 、符 号化 的表达 。在画面上表现 出如此的境界 , 堪称 为诗境 的至高视觉传达 。传 为范 宽所作 的 《 雪景寒林 图》表现 了“ 万径人踪 灭”的诗意 境界, 给人 以崇高、 神秘、 雄浑 的诗意 向往 。
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美术创作中的构思活动)1.美术创作是创作主体为着美的目的而进行的审美创造,美术家的审美意识不断对生活中的个别进行分析、综合、概括、集中,进行典型化,最后创作出一个充分体现着一般的个别。
这个再创造的个别,已经不是原来实际生活中的那个个别现象的个别。
这个再创作的个别,已经不是原来实际生活中的那个个别现象的再现,而是一个典型化了的个别,是经过两次否定的表象的复归,基本上是郑板桥所说的“胸中之竹”,这就是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的形成,标志着构思活动的完成,但它究竟是意中之象,还需要美术家运用表现手段把它传达出来。
(美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形象思维与审美意象的创造)2142.“形象的概念”或“内心视象”形成后,还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概念运动过程,最后在意识中创造出一个充分表现着美的视觉形象——审美意象。
美术创作中形象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表象(视觉印象)—形象的概念(内心视象)—审美意象。
形象思维的概括作用偏重于集中化,经过概括作用得到普遍性,同时集中起来,形成一个丰满的美的形象,即审美意象。
美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是以视觉形式语言为思维工具的形象思维活动,思维的成果是审美意象的创造。
(美术接受与美术作品——美术作品召唤结构的实现)2633.康德的“审美意象”概念具有从接受角度谈典型意象召唤性的特点。
他说:“我所说的审美的意象是指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它能引人想到很多的东西,却又不可能由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表达出来,因此也没有语言能完全适合它,把它变成可以理解的。
”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1.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是美术发展中社会制约性因素的表现,又直接关系到美术发展自身,是各民族美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如马奈:既有法国绘画的传统,又有浮世绘对他的影响。
)2.贡布里希:“东西方两种传统在各自的道路上,无疑都创造了我们不能不为之永怀谢意的价值。
”但民族虚无主义态度却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来:这是在落后状况下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现。
驳格林伯格
驳格林伯格2010年09月15日16:09:59 作者:李秋实来源:东方艺术-大家字号:【大中小】杰克逊-波洛克,淡紫的雾,布面油彩,1950年正如笔者在拙文《风雨飘摇之舟》[1]的结尾处谈到的那样:19世纪的艺术呈现出两种力量之间的斗争。
一方面是即将逝去的传统,庄严的历史画,编造轶闻趣事的人,画家诗人,以及画家新闻记者;而相反的一面,是进步的先锋,视觉现实主义,对画面结构和颜色的实验。
从历史事实来看,前者即将走向衰落,后者则代表了新艺术。
如果以一幅作品为例,自然会想起特纳1839年在皇家美院展出的《1838年被拖往最后停泊地解体的铁梅雷尔号战舰》。
整幅作品陷入到一种由新旧势力之矛盾所构成的对抗之中,同时因为悲悯的温情介入又并不突兀而显得浑然一体(当然这种悲悯的温情是属于旧时代的)。
蓝色与红黄色,冷暖颜色的对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暖色的夕阳正在海平线上隐退,退役的铁梅雷尔号极不情愿地被拖拽着退出历史舞台,幽灵般灰白色船体象征着由此与帆船时代相伴相生的(同时也是与优雅主桅杆给予诗人艺术家以源源不断的灵感相伴相生的)西方近代史的隐退,这也是所有文学诗意的温暖意向的隐退;同时,寒冷的蓝紫色随着夜幕的降临开始覆盖在大面积的天空上,如同那只看起来似乎不怀好意地喷吐着烟雾的黑色金属拖船一样,预示着蒸汽时代的登场,同时前途未卜地向着前方水面上危险的深色不明物体靠近,也象征着刻板、理性、速度,以及更具侵略性和革命性的现代社会与现代艺术的登场。
现代艺术首先是一种视觉形式,在格林伯格看来,它是沿着乔托、提埃坡罗、马奈、印象派、塞尚、毕加索、马蒂斯、康定斯基、布朗库西、克利,以及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序列向前迈进的。
但众所周知,对于“形式”的关注最早源于英国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与克莱夫·贝尔,他们所开创的形式主义美学正是后印象派乃至整个现代派绘画艺术在美学上最早、最集中的理论总结,同时也为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合理性作了有力的辩护。
重新认识前卫概念
重新认识前卫概念语言的混乱意味着我们的思考方式出现了问题,也意味着我们面对的问题发生了变化。
例如,当代艺术在使用中被用烂了之后,我们该如何准确地表达中国当下语境中的那些富有实验与意义的艺术呢……语言的混乱意味着我们的思考方式出现了问题,也意味着我们面对的问题发生了变化。
例如,当代艺术在使用中被用烂了之后,我们该如何准确地表达中国当下语境中的那些富有实验与意义的艺术呢?这一定是在立场的作用下的产物,而不是因为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都具有相同的当代艺术。
既然它被用烂了,我们就应该放弃它,重新去我们的批评语库里寻找那些能够涅槃重生的术语。
其中一个就是“前卫”一词。
事实上,这个词汇在中国的语境里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有时候不等发挥就被遏制住了,特别是当每一支艺术势力都想借用“当代艺术”这个富有神光的词汇时,我们要明确地警惕:并非所有的当下艺术都是有意义的。
那些真正的当代艺术实际上是“前卫”艺术、是那些看起来不是艺术的东西。
不具备前卫精神与立场的艺术,不必勉强叫做当代艺术,叫一个“挺好的艺术”就可以了。
作为前卫精神的当代艺术是在美术史意义上的当代艺术,这一点在今天廓清我们的思维很重要。
为什么说前卫这个概念术语在中国还有效呢,是因为不是所有的当下都乐于、或敢于称自己为前卫艺术,也不是所有的艺术家有勇气、有气魄、有观念能够做到前卫。
前卫是什么?它是一种反思精神、挑战勇气、怀疑现有陈规的智慧、发现问题的表达能力、敢于超越社会禁忌的革新者、能够打破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压抑的思考者、敏感的颠覆者(不仅颠覆社会陈规,也能够、敢于颠覆自我)。
在前卫概念的照耀下,如果是伪当代,就自然马上露出尾巴,不是真正的当代艺术,不过是“大灰狼”而已。
什么样的做法才是“前卫”,这只能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因为面对的对象不同,所谓的前卫姿态和精神也不同,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点是确知的:即前卫精神是针对某一类、某一个、某一点的陈规陋习所做的反证,它最大的冲击力是打破了习惯,使视觉与观念陌生化,自身甚至处在社会的边缘之中。
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格林伯格
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完全相同的文明同时产生两种如此不同的事物,如一首艾略特的诗和一首丁•潘•阿伦的歌,或一幅勃拉克的画和一张《星期六晚邮报》的封面。
从表面上看,四者都是在文化的秩序中,都是同一文化的各个部分和同一社会的产物。
不过,它们的联系也就到此为止。
一首艾略特的诗和一首埃迪•古斯特的诗——什么规模的文化景观大得使我们足以把它们置于一种相互照亮的关系中呢?类似这种在一个单独的文化传统框架之内的差异,现在和过去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实——这种事实说明了差异是事物的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吗?或者它是某种全新的事物,特别是对我们的时代而言?仅仅限于对美学的研究还不能得出全部答案。
在我看来,必须更精确地和比过去更具有创造性地来考察由特定的——不是-般的——个体所体验的审美经验和产生那种经验的社会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
经过考察所阐明的事实将回答上面提到的问题,以及其他可能更重要的问题。
一一个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当它变得越来越不能正确评价其特有形式的必然性,不能打破艺术家和作家为了与观众和读者进行交流而不得不主要依赖观念的时候,它也日益难于接受任何新的东西。
包括宗教、权威、传统、风格在内的各种事物都陷入疑惑之中,作家或艺术家对其接受者对他用于创作的象征与符号作出的反应也不能做出估计。
在过去,这样一种形势总是成为一种停滞不前的亚历山大主义(指后期希腊化风格——译注)和学院主义,在这种学院主义中,真正重要的课题因矛盾重重而无人问津,创造性的行为蜕变为精湛的雕虫小技,一切较为重大的问题都已在前代大师的先例中探讨过了。
同样的主题在一百件不同作品中机械地变动:斯太夏斯(Staticcs,古罗马诗人——译注)、风格雅致的散文、罗马雕塑、“美术”的绘画和新共和主义建筑,没有诞生一样新的东西。
在我们当前社会的堕落中一个有希望的信号是我们——我们中的一部分——已经不愿接受我们自身文化中的这个末期。
在力求摆脱亚历山大主义的过程中,西方资产阶级社会的一部分已经产生了某种前所未闻的事物:前卫文化。
关于写实绘画的价值和意义
2018-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关于写实绘画的价值和意义赵岩(辽宁省本溪市群众艺术馆,辽宁本溪117000)摘要:本文从写实绘画的实质出发,深入发掘当前写实绘画的价值和意义,批判了当前一些艺术评论家对写实绘画的价值和意义的错误认识,并对探索当前写实绘画的价值和意义,提出有效途径。
关键词:写实绘画;价值和意义;有效途径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185-01格林伯格在《前卫与庸俗》中指出,“前卫”和“庸俗”在整个20世纪的绘画艺术中是一对矛盾范畴。
并指出,“前卫”和“庸俗”存在一定的相对性,他们可能并存于一种艺术当中,但是他们是矛盾并且对立的。
对于写实绘画格林伯格是持“嘲笑”态度的,他认为写实绘画是“庸俗”的,现在社会中写实绘画的价值几乎是毫无任何意义可言。
在他的眼中,写实绘画是“前卫”艺术发展的重大阻碍,必须将这块“腐烂的肉”割掉。
20世纪中期,格林伯格的这种观点几乎是盛行一时,并影响到现在。
但是在近半个世纪的写实绘画发展中,格林伯格观点的片面性显而易见。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写实绘画不仅没有像格林伯格所说的那样被绘画界所抛弃,反而在当前的艺术界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所以,探索和发掘写实绘画在当前艺术领域中的价值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从现代艺术发展的趋势来看,艺术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让人琢磨不透,这也正是格林伯格庸医对抗“庸俗”重要“武器”。
卡斯比特在《艺术的终结》中指出,艺术正通过自我抽象和难懂显得更加“前卫”,所谓的“前卫”正是在艺术的圈子中得到认同即可,少数人的认同就是真正的“前卫”。
因此,一些所谓的艺术家们开始走向神秘抽象事物,将艺术逐出大众的视野。
当代一些画家盲目崇拜“前卫”,尤其是对艰涩和抽象的追求,让他们走向了写实绘画的对立面。
也可以说,他们是在有意的避开显而易懂写实绘画。
虽然发现未知的美和追求未知的艺术也是当代绘画的重要职能,但一味的追求神秘,只会将绘画带向歧路。
格林伯格的生平及学术思想著作评述
格林伯格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文/沈语冰(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 1909-1994)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也许是该时期整个西方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之一。
他被说成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发言人,正是他,使得波洛克(Pollock)、罗斯科(Rothko)等美国本土或移民画家的名声登上了世界舞台。
由于他的主要观点代表了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法典化,他便成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水岭。
几乎所有同情或支持现代主义的人都为他辩护,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后现代主义者都首先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他。
著有《艺术与文化》、《朴素的美学》、《格林伯格艺术批评文集》(1-4卷)等。
格林伯格1909年1月16日生于纽约城的布隆克斯(the Bronx),是家里三弟兄中的老大,父亲是一个杂货店老板。
1914年他们移居弗吉尼亚州的诺弗克(Norfolk)。
6年后,格林伯格一家又回到纽约,这一次定居于布鲁克林区,他父亲则成为一名制造商。
格林伯格毕业于公立中学,并于1930年从萨拉库斯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
他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于是自学了德语、意大利语、法语及拉丁语。
1933年起,他与父亲一起干起了纺织品批发业务,但克莱门特1935年就辞职不干了。
翌年,格林伯格开始供职于联邦政府,起初是在民政委员会(the Civil Service Commission),1937年转至纽约港的海关检查部门(the Appraiser’s Division of the Customs Service)。
后面这个职位使他有空闲成为一个散文作家。
1939年,格林伯格发表了第一篇评论文章,是对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Brecht)的话剧《穷人的一便士》(A Penny for the Poor)的评论。
从此以后,他开始了长达50年的文艺评论生涯。
40年代是格林伯格最活跃的时期。
《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读书摘记
《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读书摘记《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摘记1.现实问题:同一文明产生的不同事物,看似都是同一文化的同一社会产物,但其却有本质上的差别。
2.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停滞不前的亚历山大主义和学院主义,艺术上没有诞生新事物。
在这种末期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前卫文化。
3.前卫艺术:是一种新的社会批评和历史批评的现象,是根据历史的和前在事物的因果关系, 根据处于每个社会核心的形式的合理性与功能来作严肃的考察。
4.前卫文化遇到的困难:威胁在于,艺术的最高标准由于市场的日益侵蚀,已不再受制于有文化的精英们的趣味。
而挑战则来自于,精英艺术如果再不进行持久而激进的创新(或者改进)就难以维持下去。
艺术依赖于上流精英社会的资金援助,精英们真逐渐失去对前卫艺术的兴趣。
5.为了将自己的艺术保持在高水平,前卫艺术家开始追求绝对,这种绝对是审美的绝对价值,从而达到“抽象”和“非客观”的程度,他们通过创造某种具高度独立性的东西来模仿艺术和文字自身的规则和过程(“抽象”的起源)。
6.现实中,前卫艺术很大程度上是模仿的模仿,是亚历山大主义的极端类型,但二者又有区别,前卫艺术是运动的,后者则是停滞不前的。
7.前卫艺术虽然是当今唯一有活力的文化,但是正受到威胁,正被统治阶级抛弃,失去社会基础。
由此下文引出造成危机的重要因素。
8.一个重要因素:庸俗文化。
庸俗文化:工业革命的产物, 工业革命使西欧北美的小市民都市化, 并建立所谓通用的文化准则。
在新的社会压力下,为满足新市场的需求,作为被降格化的和学院化的伪真正文化的庸俗文化被生产出来,以满足社会对严肃文化的无感受性。
特点:依附于一个完全成熟的文化传统的效力,都是学院主义的。
它由机器来制造,是欺骗性的。
9.并非每一单项的庸俗文化都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它可能产生了某些具有一定可信的民间风味的价值,但这些偶然的和孤立的事件愚弄了众多应该享受严肃文化的人。
10.庸俗文化具有巨大效益,对前卫艺术产生诱惑,导致某些前卫艺术的成员屈从,最后的结果是真正的文化受到损害。
古埃及绘画方式所谓汇总
古埃及绘画方式所谓“正面律”,就是指表现人物时,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处理,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黑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初,止于公元前5世纪。
它是利用其他颜色的点染,在烧成后陶土红赭色底子上显出黑色的图案。
其形象有如剪影,外部轮廓十分突出,细部稍用勾线表线,是强烈的大效果与微妙的细节处理有机结合代表作品:《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红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末,流行于公元前5至前四世纪的古风时期。
它恰好与黑绘风格相反,瓶身变成黑色,而图像则以红色呈现出来。
利用花瓶本身天然的红色来创作图像,这意味着可以用黑色线条来装饰和丰富他们,从此,侧面影像就能利用具有立体感的轮廓线而获得生气。
短缩法:用缩减所画对象尺寸的透视法手段来描绘与画面呈一定角度的对象的方法。
观者会自动地把该人体或物体复原成正确的比例。
意大利壁画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
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创作十分繁荣,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作品。
丹培拉,早期欧洲画家们经常使用的绘画方法:在木板上用蛋黄和水调和颜料粉绘画。
后泛指一切由水溶性、胶性颜料及结合剂组成的绘画,也常单用于鸡蛋等乳性胶结合剂组成的绘画。
湿壁画在保持潮湿的新鲜石灰泥墙面上用水调合矿物质色粉绘制而成的壁画被称为湿壁画。
是一种十分耐久的壁饰绘画。
湿画法是水彩画基本而重要的画法,指作画过程中纸上始终潮湿,如果部分地方干了,可以打湿了再画。
水色渗透、晕化、淋漓可以使色彩获得十分自然、柔和、滋润的效果,充分体现出透明、流畅、和轻快的水彩画特点。
烟雾法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物体距离越远,形象就描绘得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后物体偏蓝,越远越偏色越重。
突出特点是产生形的虚实变化、色调的深浅变化、形的繁简变化等艺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林伯格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完全相同的文明同时产生两种如此不同的事物,如一首艾略特的诗和一首丁•潘•阿伦的歌,或一幅勃拉克的画和一张《星期六晚邮报》的封面。
从表面上看,四者都是在文化的秩序中,都是同一文化的各个部分和同一社会的产物。
不过,它们的联系也就到此为止。
一首艾略特的诗和一首埃迪•古斯特的诗——什么规模的文化景观大得使我们足以把它们置于一种相互照亮的关系中呢,类似这种在一个单独的文化传统框架之内的差异,现在和过去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实——这种事实说明了差异是事物的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吗,或者它是某种全新的事物,特别是对我们的时代而言,仅仅限于对美学的研究还不能得出全部答案。
在我看来,必须更精确地和比过去更具有创造性地来考察由特定的——不是—般的——个体所体验的审美经验和产生那种经验的社会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
经过考察所阐明的事实将回答上面提到的问题,以及其他可能更重要的问题。
一一个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当它变得越来越不能正确评价其特有形式的必然性,不能打破艺术家和作家为了与观众和读者进行交流而不得不主要依赖观念的时候,它也日益难于接受任何新的东西。
包括宗教、权威、传统、风格在内的各种事物都陷入疑惑之中,作家或艺术家对其接受者对他用于创作的象征与符号作出的反应也不能做出估计。
在过去,这样一种形势总是成为一种停滞不前的亚历山大主义(指后期希腊化风格——译注)和学院主义,在这种学院主义中,真正重要的课题因矛盾重重而无人问津,创造性的行为蜕变为精湛的雕虫小技,一切较为重大的问题都已在前代大师的先例中探讨过了。
同样的主题在一百件不同作品中机械地变动:斯太夏斯(Staticcs,古罗马诗人——译注)、风格雅致的散文、罗马雕塑、“美术”的绘画和新共和主义建筑,没有诞生一样新的东西。
在我们当前社会的堕落中一个有希望的信号是我们——我们中的一部分——已经不愿接受我们自身文化中的这个末期。
在力求摆脱亚历山大主义的过程中,西方资产阶级社会的一部分已经产生了某种前所未闻的事物:前卫文化。
一种更先进的历史观念——较严格地说,是一种新的社会批评和历史批评的——带来这种可能性。
这种批评并不以永无尽头的乌托邦来面对我们现存的社会,而是根据历史的和前在事物的因果关系,根据处于每个社会核心的形式的合理性与功能来作严肃的考察。
这样,我们当今的资产阶级社会秩序被作为一种生命的“自然”条件显示出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过是在社会次序的系列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这种新的世界观成为19世纪50、60年代先进知识分子意识的一部分,不久也为艺术家和诗人所接受,尽管大部分是不自觉的。
因此,在年代的顺序上——也在地理位置上——前卫文化与欧洲科学革命思想的第一次突飞猛进同时发生,这并不是偶然的。
确实,第一批波希米亚开拓者(指前卫艺术家——译注)——他们当时也等于是前卫的——不久就证明他们有意不介入政治。
但是,如果在他们周围没有革命思想的传播,他们决不会为了确定他们不是某一事物而迫使自己摆脱“资产阶级”的概念。
没有革命的政治观点的道义帮助,他们也没有勇气像他们反对公认的社会准则那样敢作敢为地维护自己。
做到这一点确实需要勇气。
因为波希米亚人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前卫性利益也意味着对资本主义市场的离异,艺术家和作家正是被衰败的贵族赞助人抛弃在这个市场(至少,它在表面上意味着这一点——意味着在小阁楼上挨饿——尽管,这将在后面说明,前卫艺术仍依附于资产阶级社会,确切地说,因为它需要资产阶级的金钱)。
但确实,一旦前卫艺术成功地使自己“超然”于社会,它就会改变方向,对革命政治和资产阶级都拒绝接受。
革命被保留在社会之中,但当它陷入那些自古以来文化就必须依赖的“宝贵的”、公理式的信念中的时候,艺术和诗歌就极其不安地发现它是混乱不堪的意识形态斗争的一部分。
因此,结果必然是前卫艺术真正的和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实验”,而是发现一条途径,前卫艺术沿着这个途径就可能是文化在意识形态的混乱与动荡中“运行”。
前卫诗人和艺术家在公众面前消失了,他们使艺术狭隘化或提升为一种绝对的表现,一切关系和矛盾在这种表现中不是被解决就是彻底失败,他们力求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的艺术保持在高级水平。
“为艺术而艺术”和“纯诗”出现了,题材和内容成为像瘟疫一般的东西惟恐避之不及。
在寻求绝对的过程中,前卫艺术已经达到了“抽象”或“非客观”的程度——诗歌也是如此。
前卫诗人和艺术家实际上试图模仿上帝,在自然本身是有效的方式中,在一处风景——本身在审美上最有效的方式中,通过创造只是在艺术自身的语汇中有效的某种东西来模仿上帝;某种东西特定了非创造的意义、类比或原型的独立性。
内容被如此彻底地分解为形式,即艺术或文学作品在整体或局部上都不能缩减为不是其自身的任何事物的形式。
但绝对就是绝对,诗人和艺术家——他具有这种性质——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某种相对价值。
他在价值的名义下乞求的绝对是相对价值、审美的价值。
因此,他转向模仿,不是模仿上帝——我在这儿是在亚里士多德的意思上使用“模仿”一词——而是模仿艺术和文学自身的规则和过程。
这是“抽象”的起源。
【1】诗人和艺术家的注意力从题材或共同经验转移开来,并把它转变到自己职业的媒介上。
如果非再现的或“抽象的”艺术具有审美效力的话,就不会是武断地和偶然的,而必定出自对某种有价值的制约或原型的服从。
这种一度是日常生活中的制约,是已被遗忘了的经验显露出来的制约,只能在艺术和文学用来限制创造者的特定过程或原则中见到。
继续按照亚利斯多德的意思来说,如果所有的文学艺术都是模仿,那么我们所具有的已是模仿的模仿。
叶芝这样说:学校听不到歌声而是学习那不朽的业绩毕加索、勃拉克、蒙德里安、康定斯基、布朗库西,甚至克利、马蒂斯和塞尚,都主要从他们所采用的媒介中获得灵感。
【2】他们艺术的激动人心之处似乎主要在于纯粹关注对空间、表面、色彩等的创新和处理,在于排除无论何种不必包含在这些因素之中的东西,像兰波、马拉美、瓦雷利、艾吕雅、庞德、哈特•克雷恩、史蒂文斯,甚至里尔克和叶芝这类诗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创作诗的努力之中,集中在诗向“瞬间”的转向,而不是转入诗的经验。
当然,这并不排除他们在作品中关注其他的东西,因为诗必须与词语打交道,而词语必须交流。
某些诗人,如马拉美和瓦霍利,【3】在这方面比其他诗人更加激进——把那些只用纯粹的语言来写诗的人撇在一边。
但是,似乎很容易对诗作界定,现代诗歌更加“纯粹”和“抽象”。
……就文学的其他范围而言——超前的前卫美学的定义在这儿不是普罗克拉提斯之床。
我们大多数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已经在模仿前卫艺术,除了这一事实之外,意味深长的是吉德最负盛名的书,一本关于小说写作的小说,像一个法国批评家所说的那样,乔伊斯的《尤利乌斯》和《芬尼根们的觉醒》似乎首先是把经验简化成为表现而表现,关键在于表现,而不在于表现了什么。
那种前卫文化是模仿的模仿——事实如此——既不需要赞同也不需要反对。
这种文化确实把自己限制在它所力求克服的亚历山大主义内~前面所引的叶芝的诗句提到离亚历山大很近的拜占庭;在这个意义上说,模仿的模仿是亚历山大主义的极端类型。
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前卫艺术是运动的,而亚历山大主义是停滞不前的。
准确地说,这是正确评价前卫艺术的样式及为它们提供必要条件的区别。
必要性基于这种事实:在今天不可能有其他的方法来创造一种高级秩序的文学和艺术。
由于乱用诸如“形式主义”、“纯粹主义”、“象牙塔”之类的词而引起的关于必要性的争吵既笨拙也不诚实,但并不是说,问题在于前卫艺术的社会优势或前卫艺术是怎么回事。
恰恰相反。
前卫艺术本身的特殊性在于其最好的艺术家是艺术家中的艺术家,其最好的诗人是诗人中的诗人,这种特殊性已经疏远了大部分早先自能接受和欣赏崇高典雅的艺术和文学的人,而他们现在不愿意也未能获准了解其行业的奥秘。
普通民众对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多少是持冷淡的态度,但今天,这种文化正在被实际上从属于这种文化的那些人——我们的统治阶级所抛弃。
这是前卫艺术所依附的统治阶级。
文化不可能在没有社会基础,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发展。
就前卫艺术而言,这种文化是由社会统治阶级中的一个精英阶层所提供的,而前卫艺术则假定它自己被这个社会所背弃,而它又总是通过一条金钱的脐带依附于这个社会。
悖论是现实的事实。
现在这个精英阶层正在迅速地萎缩。
既然前卫艺术构成我们今天所具有的唯一有活力的文化,那么从整体上看,文化的幸存者在不远的将来则会受到威胁。
我们必须不被表面的现象和局部的成功所蒙骗。
毕加索的展览依旧门庭若市,大学里开设了艾略特的课程;现代主义艺术的经纪人仍旧忙得不可开交,出版商也仍旧在出版一些“读不懂”的诗集。
但是已经感到了危机的前卫艺术本身却越来越在时间的流逝中失去了自信。
学院主义和商业化正出现在最奇怪的地方。
这只可能意味着一件事:前卫艺术正在它所依赖的富有而有教养的阶层中失去信心。
只有前卫文化的实质本身对它在自身所发现的危机负责吗,或者那仅是一种危机的责任,还有其他的、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被包含在其中吗,二在有前卫艺术的地方,我们也总是发现一种后卫。
千真万确——在前卫艺术发生的同时,一种次要的新文化现象也出现在工业化的西方:德国人用一个精彩的字眼来称谓这种现象——kitsch(庸俗文化):五颜六色的通俗化和商业化的文学艺术、杂志封面、插图、广告、通俗杂志和黄色小说、卡通画、流行音乐、踢踏舞、好莱坞电影,等等。
因为某种原因这个巨大的幽灵总是被看做理所当然的现象。
现在是我们考察其缘由的时候了。
庸俗文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使西欧北美的小市民都市化,并建立所谓通用的文化准则。
在这以前,他们只拥有与民间文化相区别的正统的文化市场,他们除了能读能写之外,还享有一般与某种教养相关的悠闲与安逸。
直到那时,这种情况还不可摆脱地与文化水平连结地一起。
由于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读写能力变成像驾驶小汽车一样的初级技能,也就不再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文化水平的标准,因而也不再是优雅趣味的唯一条件。
移居到城市成为无产阶级的农民和小业主为了经济利益而学习读写,但他们并没有赢得为享受城市的传统文化而必备的悠闲与安逸。
他们反而失去了对那些以农村为背景的民间文化的兴趣,与此同时还要培养一种新的能力来对付烦恼,新的都市民众带来一种压力,要求社会为他们提供一种适合于他们消费的文化。
为了满足新市场的要求,一种新的商品被发明出来:合成的文化、庸俗文化,用于那些对真正文化的价值没有感受的人,他们渴求的不过是唯有某种文化才能提供的转变。
庸俗文化,作为被降格的和学院化的伪真正文化的原料,欢迎并抬举了这种对严肃文化的无感受性。
这是其利益的来源。
庸俗文化是机器制造的,并由程式来操作。
庸俗文化是代理人的经验和伪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