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运动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运动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运动心理学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运动员的生理机能B.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C. 运动技能的训练方法D. 运动器械的使用方法答案:B2. 运动员在比赛前感到紧张,这种情绪属于以下哪种类型?A. 积极情绪B. 消极情绪C. 稳定情绪D. 混合情绪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运动员的动机B. 运动员的焦虑C. 运动员的注意力D. 运动场地的设计答案:D4. 运动员在训练中使用心理技能训练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肌肉力量B. 提高心肺功能C. 提高心理韧性D. 提高运动技巧5. 运动员在比赛前进行放松训练,主要是为了减少哪种心理状态?A. 兴奋B. 焦虑C. 抑郁D. 愤怒答案:B6. 运动员在比赛后进行反思,主要是为了提高哪种能力?A. 认知能力B. 情绪调节能力C. 社交能力D. 运动技能答案:B7. 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自我暗示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自信心B. 降低焦虑感C. 增强肌肉力量D. 改善心肺功能答案:A8. 运动员在训练中使用心理技能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哪种能力?A. 认知能力B. 情绪调节能力C. 社交能力D. 运动技能答案:B9. 运动员在比赛前进行放松训练,主要是为了减少哪种心理状态?B. 焦虑C. 抑郁D. 愤怒答案:B10. 运动员在比赛后进行反思,主要是为了提高哪种能力?A. 认知能力认知能力B. 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调节能力C. 社交能力社交能力D. 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运动心理学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包括哪些方面?A. 情绪状态B. 认知状态C. 动机水平D. 生理状态答案:A、B、C2. 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心理技能训练包括哪些内容?A. 放松训练B. 自我暗示C. 目标设定D. 社交技能训练答案:A、B、C3. 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心理问题?A. 焦虑B. 抑郁C. 自信心不足D. 注意力分散答案:A、C、D4. 运动员在比赛后的心理恢复包括哪些方面?A. 情绪调节B. 认知重构C. 社交互动D. 生理恢复答案:A、B、C5. 运动员在训练中使用心理技能训练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自信心B. 降低焦虑感C. 增强肌肉力量D. 改善心肺功能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运动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一、选择,判断1、影响动机的强度和方向的因素:源于人的内部的需要,源于人的外部的条件。

2、社会积极支持就是最重要的应付症候群的外部资源。

3、应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包括应激刺激,对威胁的知觉评价,应激反映三种主要成分。

4、焦虑状态不含三种主要成分,分别就是生理唤起、情绪体验以及威胁、不确定性和忧虑的心智表观。

5、倒u形假说预测,个体处于较低的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较低;处于中等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处于较高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下降。

倒u形假说还预测,对于需要精细肌肉协调性的复杂运动而言,最适宜的唤醒水平可能较低一些。

6、赫尔的内驱力理论推断,操作方式成绩(p)就是内驱力状态(d)与习惯强度(h)的乘积,即p=d*h。

内驱力的进一步增强(唤起水平提升)将并使又就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减小。

如果优势反应就是恰当的,唤起水平的升高可以引发操作方式成绩的提升。

如果优势反应就是错误的,唤起水平的升高可以引发操作方式成绩的上升。

7、汉宁的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强调个体差异,认为每个运动员有自己独特的理想机能区段。

焦虑水平的增高会引起操作成绩的下降。

8、维纳指出,人们对顺利和失利的表述存有以下几个方面:能力多寡、任务深浅、不懈努力大小和幸运地是否。

这四个方面形成两个维度:内外Gendrey稳定性,这就是最初的归因模型,。

他的研究说明,人们把顺利或失利归为何种因素,对情绪体验和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存有关键影响。

9、人们对成功与失败进行的归因,可以分为4个主要方面:内外控、可控性、稳定性和整体性,他们在体育运动领域具有实际意义。

10、奈德弗的特别注意方式理论将特别注意能力水解为两个维度:范围(窄小至宽广)和方向(内部至外部),并以此分成宽广--外部、宽广--内部、窄小--外部、窄小--内部四种特别注意类型。

11、运动技巧是运动技能的高级阶段,它的特点是对动作的清晰知觉和精确表象,以及执行动作时的高度自动化。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1章绪论1. 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侧重点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运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体育心理学强调研究体育教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锻炼心理学集中研究体育锻炼对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的作用2. 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任务和影响其研究方向的因素(p15-17)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的任务:1) 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2) 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3) 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4) 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影响其研究方向的因素:1) 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2) 运动项目的性质3) 进行实验控制的难易程度3. 运动心理学之父:1923年,格里菲斯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

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4. 社会促进效应:特里普利特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学问题的人,于1897年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关于社会促进效应的论文。

第2章运动活动的动机1. 动机的概念和分类概念: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作用、指向作用好强化作用。

分类:①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②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③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④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主观内部的动机外部动机:指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客观外部的动机2. 动机的三个理论:1) 成就需要理论:由默里提出的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指一种内化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在个人目标和工作志向方面的差异。

吉林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心理学重点内容概述

吉林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心理学重点内容概述

吉林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心理学重点内容概述近年来,运动心理学在体育领域逐渐受到重视,成为体育学考研复习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吉林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中的运动心理学重点内容进行概述,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该领域的知识。

一、运动心理学的定义和作用运动心理学是指研究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现象的学科。

它研究运动员在体育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及其培养、运动技能的心理机制等。

在体育竞技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发展和成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二、运动心理学的重点内容1. 运动心理素质运动心理素质包括情绪稳定性、自信心、集中力和应激能力等。

情绪稳定性指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的情绪状态,自信心指运动员对自身能力的信心,集中力指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保持注意力的能力,应激能力指面对压力和困难时的适应能力。

了解和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其竞技水平的重要手段。

2. 竞技状态与焦虑竞技状态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包括松弛、兴奋、焦虑等。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竞技状态,过高或过低的焦虑水平都会对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焦虑的特点和产生原因,采用适当的调控策略,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比赛压力。

3. 自我概念与自尊心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特点和价值的认识和评价,自尊心是个体对自己价值的情感态度。

运动中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心对运动员的表现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培养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心对于运动员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4. 动机与目标设定动机是指个体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驱动力,目标设定是指个体为了实现某种愿望或满足某种需要而设定的预期结果。

了解运动员的动机和合理设定目标,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并提高他们的训练积极性和竞技能力。

5. 团队合作与领导体育竞技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团队的协作能力和领导力对于团队的战绩至关重要。

运动心理学研究了团队合作的心理机制,以及领导对团队成员的影响。

对于专业考试来说,了解团队合作和领导的运动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考生在领导学习小组或团队讨论时更好地引导和管理成员。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1.表象训练: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场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控制情绪能力的方法。

2.错觉: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具有固有倾向的歪曲直觉,是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直觉。

3.心境: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漫性。

4.运动焦虑: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担忧倾向。

5.运动技能:指人利用一定的知识经验练习而获得的,借助身体运动实现的某种特定目标的操作方式。

6.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不同属性,各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放映。

7.应激:是人遇到干扰自己平衡状态或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刺激事件时,表现出的特定或非特定的反应过程。

8.焦虑: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心理和身体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的一种恐惧、担忧和紧张的情绪状态。

9.气质: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10.动机: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二、简答题1.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有哪些?①机能主义;②行为主义;③格式塔学派;④精神分析学派;⑤人本主义学派;⑥认知心理学派;⑦神经心理学;⑧结构主义。

2.心理技能训练的阶段?A,要向运动员介绍每一种心理技能训练原理,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些技能的使用;了解技能如何影响他们的运动技术表现及了解如何掌握这些技能;B,以可能得到的有关资料帮助运动员通过循序渐进地训练掌握这些技能;C,熟练掌握这些技能,以使运动员能够将其应用到竞赛中。

3.知觉的特点?①,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脑反应的结果;②,对事物整体的反应或个别属性的综合反应。

4.情绪和情感的关系?区别: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具有情景性、暂时性、机动性的特点;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联系:①历史上统称为感情;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1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1

四: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斯佩里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大脑左半球。
五:大脑皮层言语及其功能
人类的言语中枢具有非常复杂的脑机制,大多数言语活动都需要不同的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研究表明,与言语活动相关联的大脑皮层中枢有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和角回。布洛卡区是言语运动中枢;威尔尼克区是言语听觉中枢,角回是言语视觉中枢。题目中的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其病变主要是发生在布洛卡区受到损伤而引起的“布洛卡失语症”,它主要表现为吐字困难,说话勉强,语句不清,即“电报句”。
八: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等)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它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和进行生理活动的关键部位。
九:睡眠
人的睡眠可分为快速眼动(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两大部分。快速眼动睡眠又称快波睡眠或同步睡眠,快速眼动睡眠与非快速眼动睡眠相比,存在本质上差异,尤其在脑活动方面极不相同。位于大脑根部的脑桥网状结构,在快速眼动睡眠中起到积极作用,向脊柱神经发出信号,使身体固定不动,并使眼球产生快速运动,快速眼动睡眠可直接转化为觉醒状态,但觉醒状态却不能直接进入快速眼动睡眠。
二:心理学发展的渊源
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生理学。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心理学的主要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 、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个体经验是由感觉、意象和激情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感情的元素,所有复杂心理活动都由这些元素构成,故可以通过内省法,即个体对自己体验的反思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解释。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客观研究的意识。格式塔心理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而不能人为肢解。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心理学应该以正常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涵着无限的潜力。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强调无意识和潜意识的研究领域。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第1章绪论1. 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侧重点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运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体育心理学强调研究体育教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锻炼心理学集中研究体育锻炼对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的作用2. 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任务和影响其研究方向的因素(p15-17)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的任务:1) 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2) 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3) 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4) 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影响其研究方向的因素:1) 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2) 运动项目的性质3) 进行实验控制的难易程度3. 运动心理学之父:1923年,格里菲斯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

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4. 社会促进效应:特里普利特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学问题的人,于1897年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关于社会促进效应的论文。

第2章运动活动的动机1. 动机的概念和分类概念: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作用、指向作用好强化作用。

分类:①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②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③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④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主观内部的动机外部动机:指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客观外部的动机2. 动机的三个理论:1) 成就需要理论:由默里提出的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指一种内化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在个人目标和工作志向方面的差异。

运动心理学考试复习大纲

运动心理学考试复习大纲

运动心理学考试复习大纲一、知识点1.1897年,美国的特里普里特研究了观众效应这一问题,被称为是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科学研究。

2.在研究领域上,运动心理学集中在竞技运动领域、体育教育领域、大众健身领域。

3.运动动机对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始动功能、导向功能、强化功能,并对运动活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4.体育运动中的团队凝聚力可分为任务凝聚力和社交凝聚力。

5.体育运动中的攻击行为可以分为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6.维纳的归因理论具有三个维度,即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7.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还可将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8.根据奈德弗注意方式理论,注意结构包括注意范围和注意方向两个维度9.在注意分配能力的测量经常采用双重任务技术10.兴奋剂的类别表现增强性药物和娱乐性药物11.艾森克提出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即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12.根据奈德弗注意方式理论,注意方式具有广阔——外部注意、狭窄——外部注意、广阔——内部注意、狭窄——内部注意四种类型13.勒温将领导分为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放任型领导14.连续技能是指组织方式上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运动技能,通常指那些具有重复或韵律性质,持续若干分钟以上的运动技能,如跑步、游泳、竞走、滑冰和骑自行车等。

15.分立技能是指组织方式上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动作技能,通常持续时间非常短暂,如投掷、踢球和排球中的扣球等。

16.运动员受伤后的认知反应有(1)自信心下降(2)丧失自我认同感17.目标设置训练中,一般设立最理想目标、最现实目标、最低目标三级目标。

18.遗忘曲线:是通过统计方法,表示停止练习后遗忘速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特点是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但记忆的内容不会全部遗忘。

19.1923年,被称为美国心理学之父的格里菲斯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课程,两年后,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的建立在运动心理学史上堪比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可以被视为运动心理学作为学科建立的标志。

运动心理学 考试资料

运动心理学 考试资料

运动心理学资料一、名词解释:1.成就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一种内心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反映了人在个人目标和工作志向方面的差异,受早期父母教育培养的影响2.运动心里学:是阐明体育运功的心理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活动特点及规律的科学。

3.唤醒: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4.归因: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5.动觉:也称运动觉或本体感觉,他负责将身体运动的信息传入大脑,使个体对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和运动有所知觉。

6.自信:指个人相信自己,对自己所知的事情能做的事情或已做的事情确信不疑。

7.热身损耗: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在间歇后不能立即恢复到原有表现水平的现象。

8.焦虑: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9.操作思维:是反映肌肉动作和操作对象的相关关系及其规律的思维活动。

10.运动知觉:是对外界物体运动和机体自身运动的反映,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协同活动而实现。

运动直觉:直觉的一种,指在复杂的运动情境中,根据有限信息,对问题作直接和迅速求解的思维。

11.比赛方案:教练员和运动员根据比赛目标而为比赛进程制订的详细计划。

12.表象训练: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的控制能力的过程二、简答1.评价最佳状态焦虑的主要方法有哪两种?①系统的测量每个赛前的操作活动焦虑水平和赛中实际发挥水平②如果比赛发挥了水平,则在赛后测量运动员赛前或赛中体验的焦虑,这叫回顾式测量应用这两种方法时,要指导运动员评价在最成功的比赛之前的感受,或者评价最充分最自然地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时的感受。

2.为激发运动员的动机应满足其哪方面需要?①满足运动员的追求乐趣的需要②归属集体的需要③展示自我的需要3.如何培养运动员自信?①注意可控因素;②想象成功场景;③积极语言暗示;④发现尺短寸长;⑤夸大外部动作;⑥创设原有环境;⑦集体相互鼓励;⑧演示水杯实验。

运动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大全

运动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大全

运动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大全运动心理学是研究运动员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以及心理训练的科学,它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增强心理素质和促进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运动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的示例:一、选择题1.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运动技能B. 运动器材C.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D. 运动场地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动机B. 焦虑C. 运动损伤D. 比赛策略答案:C3. 运动心理学中的“心理技能训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目标设定B. 放松训练C. 认知重建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判断题1. 运动心理学只关注运动员的心理问题,而不涉及他们的身体健康。

(错误)2. 运动心理学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比赛成绩,但对非运动员没有帮助。

(错误)3. 心理技能训练是运动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中的作用。

答案: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中的作用包括帮助运动员建立正确的动机,提高自我效能感,进行有效的目标设定,学习放松技巧以缓解比赛压力,以及通过认知重建来改善比赛表现等。

2. 描述什么是“心理弹性”以及它对运动员的重要性。

答案: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挑战或逆境时,能够迅速恢复并适应的能力。

对运动员而言,心理弹性有助于他们在面对比赛失利、伤病或其他压力时保持积极态度,快速调整状态,继续前进。

四、论述题1. 论述运动心理学中的心理技能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影响。

答案:心理技能训练是运动心理学中用于提高运动员竞技表现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目标设定、注意力集中、情绪调节、自我谈话、放松技巧等。

这些技能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专注,控制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从而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结束语运动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它通过研究和应用心理学原理来帮助运动员在心理层面上取得成功。

通过理解运动员的心理需求和挑战,运动心理学为提高运动员的整体表现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策略。

第10章 《运动心理学》考点

第10章 《运动心理学》考点

第九章运动心理学知识点一、名词知识点1.目标定向:指一个人能否积极参加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倾向。

它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数量标准,而是内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

如有些学生上体育课以掌握动作、提高能力为目标,意在发展个人能力;有些学生则视他能否显示自己高人一筹的能力,认为有炫耀机会就积极,可能显示“低能”时就逃避,甚至投机取巧。

前者的目标定向称为任务参与型,后者的定向称为自我参与型。

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前者而非后者,不要过分强调成绩的名次。

2.人格:指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行为表现形式,包括智慧、道德、意志三要素。

3.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动力。

4.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5.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只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6..表象:是一种不需要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人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7.运动表象: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大脑中重现出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境。

8.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领域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被视为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

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过程。

9.技能迁移:是指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掌握另一种运动技能的影响。

10.焦虑:是个体字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11.逆反心理:它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情绪体验的较稳定的行为倾向。

12.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13.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体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体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体育⼼理学复习重点第⼀章运动⼼理学的性质与任务1、⼼理学(psychology):以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为为⽬的,通过分析⼈的意识和⾏为,揭⽰⼈的⼼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理学是研究⼼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理现象。

2、⼼理学的研究内容(详见PPT架构图)3、教育⼼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理现象及其规律,揭⽰教育同⼼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4、⼼理测量(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以了解和评价个别差异为⽬的、采⽤标准化⼼理测验作为测量⼯具的测量,可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率量表4种量化⽔平上进⾏。

最典型的⼼理测量是智⼒测验和⼈格测验。

4、⼼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种通过辅导达到教育⽬的和学习⽬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通过⾯对⾯的交谈,咨询员根据受辅者的背景和需要,帮助受辅者了解⾃⼰,认识环境,解除困惑,完善⼈格,体现潜能。

5、运动⼼理学(sport psychology)是研究⼈在体育运动中的⼼理活动特点及规律的科学。

6、艾滨浩斯对⼼理学的发展有⼀句⼴为流传的评语:“⼼理学有⼀长期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波林,1982)。

7、⼼理学作为⼀门科学从哲学中脱胎出来,不过才有⼀百多年的历史,其标志⼀般认为是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莱⽐锡建⽴了世界上第⼀个⼼理学实验室。

这⼀事件可被看作⼼理学发展史的重要⾥程碑。

8、第⼀个被明确视为属于运动⼼理学领域的研究美国印第安纳⼤学的诺曼·特⾥普⾥特于1897年进⾏的社会促进效应实验研究,即开社会⼼理学研究之路,也创运动⼼理学研究之先。

9、运动⼼理学进⼊科学⾏列的标志在1913年的洛桑会议上,现代奥运会创始⼈顾拜旦明确提出了运动⼼理学的研究问题,推动了⼼理学与体育运动相互结合的科学历程。

10、运动⼼理学学科诞⽣标志1923年美国运动⼼理学之⽗格⾥菲斯(Coleman Roberts Griffith,1893-1966)在美国伊利诺斯⼤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个运动⼼理学课程,1925年,他建⽴了世界上第⼀个运动⼼理实验室,这⼀事件可被视为运动⼼理学学科建⽴的标志。

山东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梳理

山东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梳理

山东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梳理山东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梳理体育学考研是许多对体育事业有浓厚兴趣的学子所追求的方向之一,而在体育学的复习中,运动心理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梳理山东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中的运动心理学的重点知识点,旨在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复习运动心理学相关内容,从而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一、运动心理学简介运动心理学是研究运动参与者的内心体验、思维方式以及情绪反应等心理特征的学科。

它关注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运动表现和竞技结果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和方法。

在体育学考研中,对运动心理学的了解是不可或缺的。

二、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运动心理学的范畴运动心理学涉及诸多方面,包括运动员的动机、自信心、注意力控制、情绪管理、团队合作等等。

它旨在帮助运动员在各种运动场景下取得最佳的体育表现。

2. 运动心理学的重要性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指导,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专注力、调整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缓解焦虑情绪,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 动机理论动机是指推动个体实施行动的内部或外部因素。

动机理论探讨了运动员参与运动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以及如何激发和维持运动员的动机。

常见的动机理论包括自我决定论、成就动机理论等。

2. 自信心理学自信心是运动员在竞技中发挥出色的关键要素。

自信心理学研究了自信心的形成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训练和干预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

相关理论有自我效能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

3. 注意力理论注意力是运动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运动员的注意力分配决定了他们对关键信息的感知和处理能力。

注意力理论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注意力、注意力控制的方法以及注意力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4. 情绪管理理论情绪是运动表现中的重要心理因素,运动员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竞技表现。

情绪管理理论研究了运动员管理情绪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情绪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运动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运动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运动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运动技能的掌握B. 运动损伤的预防C.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D. 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答案:C2. 运动员在比赛前出现紧张情绪,下列哪项不是有效的缓解方法?A. 深呼吸B. 正念冥想C. 过度饮食D. 放松训练答案:C3. 以下哪项是运动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的体现?A. 运动员对自己能力的自信B. 运动员对比赛结果的预测C. 运动员对训练计划的执行D. 运动员对比赛环境的适应答案:A4. 运动员在训练中遇到挫折时,以下哪项不是积极的应对策略?A. 寻求教练的帮助B. 与队友交流经验C. 逃避训练D. 反思并调整训练计划答案:C5. 运动心理学中,动机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社会动机D. 情感动机答案:D6. 运动员在比赛前进行心理训练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运动技能B. 增强自信心C. 减少焦虑情绪D. 以上都是答案:D7. 运动员在比赛期间,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注意力集中方法?A. 专注于当前动作B. 想象成功的画面C. 频繁查看比分板D. 保持呼吸平稳答案:C8. 运动员在团队中,以下哪项不是团队凝聚力的体现?A. 互相支持B. 共同目标C. 个人主义D. 有效沟通答案:C9. 运动员在比赛后进行反思,以下哪项不是反思的内容?A. 比赛中的表现B. 训练中的不足C. 观众的反应D. 情绪管理答案:C10. 运动员在面对失败时,以下哪项不是积极的应对方式?A. 接受失败B. 分析原因C. 逃避现实D. 制定改进计划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 运动心理学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包括哪些方面?A. 情绪管理B. 注意力控制C. 动机激发D. 技能提升答案:ABC2. 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心理状态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个人技能水平B. 比赛环境C. 观众反应D. 队友表现答案:ABCD3. 运动员在训练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包括哪些?A. 焦虑B. 疲劳C. 自信心不足D. 动机缺失答案:ACD4. 运动员在团队中,以下哪些因素有助于提高团队凝聚力?A. 明确的角色分配B. 共同的目标C. 有效的沟通D. 个人主义答案:ABC5. 运动员在面对失败时,以下哪些因素有助于其恢复?A. 社会支持B. 积极的心态C. 逃避现实D. 反思与学习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满分20分)1. 简述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作用。

山东省考研体育学专业运动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山东省考研体育学专业运动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山东省考研体育学专业运动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运动心理学是体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运动员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过程和心理行为。

随着体育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心理学在培养优秀运动员、提高竞技成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山东省考研体育学专业运动心理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运动心理学概述运动心理学是研究运动员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心理因素对运动行为和运动成绩的影响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运动心理训练、运动心理咨询和运动心理调节等内容。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以及这些心理因素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两种。

二、注意力与专注力注意力是指专心或聚焦于某一事物或活动上的心理过程。

注意力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专注力是指在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不受外界干扰的能力。

要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可以通过训练来达到目的,比如注意力集中的训练和分心不散的训练等。

三、自信心与自我效能感运动员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对于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起着重要作用。

自信心是指运动员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信任和确定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下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心。

要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鼓励和正面反馈来增强他们的信心。

四、焦虑与压力管理运动员的焦虑和压力是影响他们在比赛中发挥水平的重要因素。

焦虑是指紧张和不安的情绪状态,而压力是指在竞技活动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要提高运动员的焦虑和压力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和心理疏导等技巧来减轻焦虑和压力。

五、动机与目标设定运动员的动机和目标设定对于他们的训练和竞技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动机是指个体对于实现某种目标而产生的内在或外在的驱动力量。

目标设定是指将个体的努力和行为导向某种预期结果的过程。

要提高运动员的动机和目标设定水平,可以通过激励和设定明确可行的目标来达到目的。

六、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在集体项目的比赛中,团队合作和领导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运动心理学考试大纲

运动心理学考试大纲

运动心理学考试大纲运动心理学考试大纲是指在学习运动心理学这门课程时,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概要总结。

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介绍运动心理学的概述和重要概念、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运动心理学中的关键主题、运动员的心理层面需求以及心理干预措施。

一、运动心理学的概述和重要概念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运动心理学的定义和特点,并介绍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动机、注意力、情绪和自信心等。

运动心理学是研究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运动员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学习和应用运动心理学知识非常重要。

本部分将介绍实验研究、问卷调查和观察法等常用的研究方法,并探讨它们在运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运动心理学中的关键主题运动心理学中有一些关键主题是学习者需要重点掌握的。

本部分将介绍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和动机水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运动员的注意力调控以及情绪管理等重要主题。

了解这些主题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水平。

四、运动员的心理层面需求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需求,例如运动员的自信心、集中力、决策能力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等。

这些心理层面需求对运动员的表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习者需了解并能够应对这些需求。

五、心理干预措施心理干预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表现。

本部分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技能训练以及放松技巧等。

学习者需要了解这些干预措施的原理和应用,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法。

总结运动心理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其考试大纲对于学习和掌握运动心理学知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运动心理学的大纲内容,包括概述和重要概念、研究方法、关键主题、运动员的心理层面需求以及心理干预措施。

希望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提高学习者在运动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运动心理学考试大纲

运动心理学考试大纲

运动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运动心理学概述1. 运动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2. 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3. 运动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二、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 动机理论在运动中的应用2. 认知理论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3. 情绪理论对运动员表现的影响4. 人格理论在运动员个性塑造中的重要性三、运动技能学习与心理训练1. 运动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2. 心理训练方法与技巧3. 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4. 运动员心理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四、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调节1.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分类2. 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评估方法3. 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节策略4. 运动员心理状态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五、运动竞技中的心理因素1. 竞技状态与心理状态的关系2. 压力管理与应对策略3. 竞技焦虑的识别与处理4. 运动员的自信心培养与提升六、运动损伤与心理康复1. 运动损伤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2. 心理因素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作用3. 心理康复的方法与技巧4. 心理康复在运动损伤预防中的应用七、团队运动中的心理问题1. 团队凝聚力的形成与维护2. 团队沟通与协作的心理机制3. 团队领导的心理特质与作用4. 团队冲突的心理分析与解决策略八、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方法在运动心理学中的应用2. 定量研究方法在运动心理学中的应用3.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4.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九、运动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 运动员选拔与训练2. 运动竞赛心理辅导3. 运动健康与心理促进4. 运动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十、案例分析1. 运动员心理问题的实际案例分析2. 心理训练方法在运动员中的应用案例3. 运动心理学理论在实际运动中的应用案例4. 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案例分析本考试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机会。

通过学习本大纲,学生将能够掌握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一、选择,判断1、影响动机的强度和方向的因素:源于人的内部的需要,源于人的外部的条件。

2、社会支持是最重要的应对应激的外部资源。

3、应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包括应激刺激,对威胁的知觉评价,应激反映三种主要成分。

4、焦虑状态含三种主要成分,分别是生理唤醒、情绪体验以及威胁、不确定性和担忧的认知表征。

5、倒U形假说预测,个体处于较低的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较低;处于中等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处于较高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下降。

倒U 形假说还预测,对于需要精细肌肉协调性的复杂运动而言,最适宜的唤醒水平可能较低一些。

6、赫尔的内驱力理论推测,操作成绩(P)是内驱力状态(D)与习惯强度(H)的乘积,即P=D*H。

内驱力的增强(唤醒水平提高)将使又是反应出现的可能性增大。

如果优势反应是正确的,唤醒水平的增高会引起操作成绩的提高。

如果优势反应是错误的,唤醒水平的增高会引起操作成绩的下降。

7、汉宁的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强调个体差异,认为每个运动员有自己独特的理想机能区段。

焦虑水平的增高会引起操作成绩的下降。

8、维纳认为,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有以下几个方面:能力高低、任务难易、努力大小和幸运与否。

这四个方面构成两个维度:内外控和稳定性,这就是最初的归因模型,。

他的研究表明,人们把成功或失败归于何种因素,对情绪体验和今后工作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

9、人们对成功与失败进行的归因,可以分为4个主要方面:内外控、可控性、稳定性和整体性,他们在体育运动领域具有实际意义。

10、奈德弗的注意方式理论将注意能力分解为两个维度:范围(狭窄到广阔)和方向(内部到外部),并以此分为广阔--外部、广阔--内部、狭窄--外部、狭窄--内部四种注意类型。

11、运动技巧是运动技能的高级阶段,它的特点是对动作的清晰知觉和精确表象,以及执行动作时的高度自动化。

运动心理学期末重点

运动心理学期末重点

1.运动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应用科学。

2.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①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②研究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影响③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④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3.运动心理学三大研究领域:竞技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心理学大众锻炼心理学4.运动心理学学科建立的标志:1925年,格里菲斯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5.运动动机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必要的条件:①机体内部的因素,即需要②机体外部的因素,即诱因6.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或者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

7.自我效能主要的四个影响因素:成功的表现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醒8.培养和激发运动员的动机主要的方法:满足运动员各种需要合理运用强化手段训练方式和环境的多样性营造适当的动机气氛给予自主权和培养责任9.应激:指有机体在遇到干扰自己平衡状态或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刺激事件时,表现出来的特定或非特定性的反应过程,包括应激刺激,对威胁的知觉评价和应激反应三种主要成分。

10.运动员的焦虑是从主观体验(认知)生理变化行为反应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唤醒和焦虑的测量主要三种方法:认知的生理的行为的11.倒u型假说由耶克斯和多德森提出。

有两个理论假设:一是认为个体的唤醒水平与工作效率呈倒u型的关系,即当个体处于较低的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较低,处于中等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当唤醒水平超过中等水平的临界点后继续发展时,运动表现将会逐渐恶化。

二是认为不同性质的工作任务需要不同的唤醒水平。

每种行为都有一个最适宜的唤醒水平,在这个水平之上之下都有可能使得成绩不理想。

倒u型假说存在的问题:①现实中无法准确地唤醒测量水平②该理论没有考虑运动员的个体差异③影响运动表现因素很多,只简单地考虑唤醒水平是远远不够的、12.奈德弗的注意方式理论将注意分解为两个维度:注意范围(狭窄到广阔)注意方向(内部到外部)4种注意类型:广阔—外部广阔—内部狭窄—外部狭窄—内部13.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一心二用14.运动自信:是运动员对通过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获取胜利的信念及确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一、选择,判断1、影响动机的强度和方向的因素:源于人的内部的需要,源于人的外部的条件。

2、社会支持是最重要的应对应激的外部资源。

3、应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包括应激刺激,对威胁的知觉评价,应激反映三种主要成分。

4、焦虑状态含三种主要成分,分别是生理唤醒、情绪体验以及威胁、不确定性和担忧的认知表征。

5、倒U形假说预测,个体处于较低的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较低;处于中等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处于较高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下降。

倒U形假说还预测,对于需要精细肌肉协调性的复杂运动而言,最适宜的唤醒水平可能较低一些。

6、赫尔的内驱力理论推测,操作成绩(P)是内驱力状态(D)与习惯强度(H)的乘积,即P=D*H。

内驱力的增强(唤醒水平提高)将使又是反应出现的可能性增大。

如果优势反应是正确的,唤醒水平的增高会引起操作成绩的提高。

如果优势反应是错误的,唤醒水平的增高会引起操作成绩的下降。

7、汉宁的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强调个体差异,认为每个运动员有自己独特的理想机能区段。

焦虑水平的增高会引起操作成绩的下降。

8、维纳认为,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有以下几个方面:能力高低、任务难易、努力大小和幸运与否。

这四个方面构成两个维度:内外控和稳定性,这就是最初的归因模型,。

他的研究表明,人们把成功或失败归于何种因素,对情绪体验和今后工作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

9、人们对成功与失败进行的归因,可以分为4个主要方面:内外控、可控性、稳定性和整体性,他们在体育运动领域具有实际意义。

10、奈德弗的注意方式理论将注意能力分解为两个维度:范围(狭窄到广阔)和方向(内部到外部),并以此分为广阔--外部、广阔--内部、狭窄--外部、狭窄--内部四种注意类型。

11、运动技巧是运动技能的高级阶段,它的特点是对动作的清晰知觉和精确表象,以及执行动作时的高度自动化。

12、根据运动神经系统分化的程度、注意范围的宽窄、知觉的清晰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视觉和动觉的相对重要性、意识参与的程度等方面的情况,可将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分为动作的认知阶段、联系阶段和完善阶段三个互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阶段。

13、概括化理论认为,迁移是由于人对各任务间具有的一般性因素进行了概括。

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由于各任务中各种成分具有共同要素,这种成分一般包括相似刺激或相同反应。

格式塔理论认为,如果在两种学习情境中发现了一种动态模式或关系,就可发生迁移。

双因素理论认为迁移是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不仅仅可以“学习如何进行学习”,迁移一般的工作方式,还可以通过掌握刺激与反应的模式来学习各项特殊任务。

14、目标设置训练是根据有效推动行为的原则设置合理目标的过程。

在目标设置过程中,应将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先后结合,尤其应当重视短期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15、比赛的情绪调节方法:生理调节方法;认知调节方法、环境调节方法。

16、美国学者艾赞1985年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却决于行为意向;行为是由个人对行为的态度、主管规范和个人所体验到的主管控制感共同决定的;主观控制感不仅决定行为意向,而且对行为的产生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17、健康信念模式:HBM假设,人是否产生预防性的健康行为(如参加身体锻炼),取决于其对自身潜在疾病的严重性的知觉,及其对采取的代价与所获利益的评估,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的模式。

18、勒温将领导方式分为:民主型领导、专制型领导和放任性领导三种类型,并认为民主型领导造成的团体的时期最高,工作效率也最高。

李克特将领导方式分为剥削式的的集权领导、慈善式的集权领导、协商式的民主领导和参与式的民主领导四类,他认为参与式的民主领导其效果最好。

三隅二不二将领导方式分为工作取向与人情取向均高、工作取向高而人情取向低、工作取向低而人情取向高和工作取向和人情取向都低四种,并认为第一种领导方式下,下属成员的成产效率和劳动积极性最高。

二、名词解释1、动机: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

2、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

对效能信息(行为成就、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效能期望、行为及思维模式三类因素之间的关系做了概括。

3、目标定向理论:目标定向是影响内部动机的重要因素。

指向活动本身并以自身进步为参照的任务定向可以激发对任务的直接兴趣,而指向将自己同他人进行能力比较的自我定向则会导致内部动机的下降。

4、应激:指当有机体遇到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刺激或扰乱自己平衡状态的事件时表现出的特定的或非特定的反应形态。

5、唤醒:指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6、焦虑:指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7、竞赛焦虑指对当前的或预计到的具有潜在威胁的竞赛情景产生的担忧。

它包含情绪体验、认知表征和生理变化三种成分。

8、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体育运动领域的归因是指人们如何解释训练水平提高的快慢以及比赛的失败和成功。

9、基本归因偏差:观察者的一种归因倾向,即往往把行为者本身看作是其行为的原因,而忽视外在因素。

10、自我服务偏差:人们往往把成功归于自己的内在因素,如能力、努力或品格等,而把失败归于外在因素的一种归因倾向。

11、习得性无助:指由于无法控制某事件的出现或消除而感到无能为力,是后天形成的。

它给运动员(特别是技能水平较低的或较为年轻的运动员)带来心理创伤往往是很严重的。

12、遗忘:指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记忆内容时产生困难。

13、遗忘曲线:通过统计办法,表示停止练习之后遗忘速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特点是遗忘的过程先快后慢,但识记的内容不会全部忘光。

14、热身损耗:指经过较长时间间隔再重新练习一种已经学过的机能时,技能成绩明显下降的现象,但仅需少数几次练习,即可恢复原来水平。

其原因可能同遗忘有关,更可能同心理定势有关。

15、连续技能:指组织方式上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动作机能。

通常指那些具有重复或韵律性质,持续若干分钟以上的动作技能,如跑步、游泳、竞走、滑冰和骑自行车等。

16、分立技能:指组织方式上具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动作技能。

通常持续时间短暂,如投掷、踢球和排球中的扣球等。

17、运动表象:是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在大脑中重现出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景,反映动作时间在时间、空间和力量方面的特点。

包括身体的位置以及动作的幅度、方向和速度。

18、组块:是指短时记忆的短暂时间中,个体对彼此分离的刺激(如数字、单词、棋子等),通过知觉组织加以迅速处理,将原本零散的个别信息单元,组合成一个包括多个单元(或者具有意义)的、便于记忆的整体。

19、警觉:指在相对较短的时限内在一定环境中觉察特定的、不能预期出现的事件的准备状态。

20、警戒: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限内在一定环境中察觉特定的、不能预期出现的事件的准备状态。

(警觉和警戒决定着在一段时间里能否对不频繁而又无规律的刺激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

21、心里不应期:在相继给予两个刺激并对两个刺激分别产生反应时,如果两个刺激间隔时间短,第二个反应的时间就延长,这种推迟的时间就是心里不应期。

(假动作效应)22、技能:是人们在活动中运用知识经验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

23、技巧:技巧是技能的高级阶段。

当动作的完成达到了自动化阶段以后,当人对动作的各组成成分以及时间、空间、力量特点产生了清晰的运动知觉和动作表象以后,这种技能就变成了技巧。

24、技能动作自动化:是由于大脑皮层建立了巩固的动力定性。

25、动力定型: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大脑皮层经常受到按一定顺序出现的刺激物作用,因而形成某种与之相适应的暂时联系系统,即动力定型。

26、运动技能:指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行为操作,主要是借助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实现的。

27、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操作方式。

28、心理技能训练:广义上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训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

狭义上讲是采用特殊手段使受训者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

29、任务定向:指学习的目标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个人成绩,强调同自己的过去比较而建立成绩标准并注重个人的努力过程。

30、自我定向:指学习的目标是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能力,在同他人比较的基础上建立成绩标准。

(目标定向理论提出,人物定向的目标更有助于人的学习活动和个人发展)31、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过程。

32、暗示训练:是利用语言等刺激物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

通过语言,人能接受暗示和进行自我暗示,通过代表外部环境和体内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语言来调节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

33、角色定位:是指运动员比赛前和比赛中对自己、队友和队友之间关系的认识倾向。

(运动员赛前应建立合理的角色定位,其原则是无论对手是谁,每次参赛都应进行重新定位;应自始至终定位于“拼”,而不是“保”;应自始至终集中于比赛过程;赛后应及时进行重新定位。

)34、比赛方案:是指教练员和运动员根据比赛目标而为比赛进程制定的详细计划。

(比赛方案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自行,提高团队凝聚力,提高应付突发状况的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比赛方案的内容应当是全方位的,重点是技术战略准备,同时,也应包括新闻采访和衣食住行等其他准备。

)35、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其含义至少应包含认知、情绪和社会适应三个维度。

心理健康的具体目标目前尚不统一,但都是围绕这这三个维度定义的。

36、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

这个动态过程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所处环境三种因素组成。

37、观众效应:指有他人在场时,操作成绩产生的变化。

关于观众效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多以社会促进效应为题。

社会促进:指在有他人的情况下,优势反应得到加强的现象。

(特里普利特在1897年进行的有关于社会促进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采恩斯的社会促进理论认为,观众在场可以提高操作者的唤醒水平,唤醒水平的提高会加强操作者的优势反应。

如果优势反应是正确的,则使操作成绩提高;相反,则成绩降低。

38、主场效应:是比赛地点和比赛胜负相关的一种统计现象,指主场取胜的比例大于客场取胜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