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校长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8e0b680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9.png)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
李希贵校长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对教育有着独特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教育界的发展。
以下是我个人对李希贵校长教育思想的一些品味:
首先,李希贵校长注重教育的本质,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生命体验和思想交流,应该让学生在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同时,不断探索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他倡导的“人文精神与学科知识相统一”的教育理念,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发展自己的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能力。
其次,李希贵校长强调“以人为本”,他认为教育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他提出的“三个全面”教育观,即“全面成长、全面参与、全面发展”,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再次,李希贵校长注重教育的实效性,他认为教育应该是有用的,能够直接服务于社会。
他提出的“实践教育、职业教育、创新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旨在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会理论知识,更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和经验,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人才。
最后,李希贵校长注重教育的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应该让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
他提出的“国际化、多元化、开放化”的教育理念,旨在让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总的来说,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是非常深刻和宏观的,他不仅重视教育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更注重教育的人性化和个性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成为有用、有情、有智的人才。
校长应有的教育理想教育情怀与教育理念
![校长应有的教育理想教育情怀与教育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76890b3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e.png)
校长应有的教育理想教育情怀与教育理念
校长应有的教育理想教育情怀与教育理念临沂二中王殿才第一阶段的培训学习,可谓是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收获颇丰、启示良多.现就主要体会择要如下: 一、校长应有一个远大的教育理想有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理想,决定了教育理念的先进与否,决定了办学目标的科学与否,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下,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奠基,为社会的明天育人,就必须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总括起来讲就是邓小平讲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具体说来,就是教育要有世界眼光,为天下育英才,培养胸怀世界、能引领世界的杰出人才,培养善于学习、善于创新,具有领导力、创造力的人才,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人才,培养具有团队精神和团结意识的人才.为了升学率的教育是短视的、短命的,为了学生自我的教育是狭隘的、短命的. 二、校长应有一种关爱天下、”普渡众生”的教育情怀校长应该有仁爱的思想、博爱的情怀,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有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作为一校之长,还应该尊重教师、爱生如子.尊重每一位教师,关心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关心与诉求.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校长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所谓先进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基于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的,是基于对未来的
科学研判的,是建立在对社会人才需求有全面、正确认知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前沿知识的系统把握上的. 先进的教育理念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成长,面向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舍弃,不放弃;不片面,不抹杀;不拔苗助长,不把脏水和孩子都倒掉.。
校长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总结
![校长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65aae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0.png)
校长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学校的校长,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
的一段时间里,我始终致力于推动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以培养学生的正确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
在此,我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首先,我深入理解并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将其贯穿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
学工作中。
我认为政治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只有在正确的政治思想引领下,学生才能够健康成长。
因此,我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我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在学校的日常
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关注学生的政治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政治思想偏差和问题。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国情怀。
最后,我注重师生之间的政治思想交流和沟通。
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
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政治思想交流,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同时,我也注重与家长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总的来说,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作为校
长的责任和使命。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长的教育思想论坛发言稿
![校长的教育思想论坛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36c603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7.png)
校长的教育思想论坛发言稿尊敬的校长、教育专家、各位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教育思想论坛上发言。
首先,我要感谢校长这次邀请我来分享我的教育思想和经验。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校长是最核心的领导者,也是学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因此,校长的教育思想对于整个学校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这次发言中,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的教育思想和观点。
首先,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校长应该拥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
只有热爱教育,才能带动整个教育团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使命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在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校长应该以身作则,积极投入到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做到言传身教,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其次,作为校长,我深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能和需求。
因此,我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优势。
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同时,我也强调教育的多元化,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让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发挥自己的特长。
此外,我还认为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现在的社会已经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作为一所学校,我们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
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各种活动和项目,让学生学以致用,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我希望学校能够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教育是一个共同的事业,学校和家庭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培养孩子。
学校应该与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学校也应该主动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他们的疑虑和问题,促进学校和家庭的良性互动。
总而言之,作为校长,我相信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未来。
做一个有教育思想的校长
![做一个有教育思想的校长](https://img.taocdn.com/s3/m/bb7c712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4.png)
做⼀个有教育思想的校长2019-10-11最近重读吴⾮先⽣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笔者很欣赏书中⼏句话:“想要学⽣成为站直了的⼈,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我们教师不⼀定⾮得成为教育家、特级教师才会有思想,也不⼀定⾮得要拿出⼏本教育专著才能彰显你的思想。
但是我们教师必须有思想,学会思考,由此我们教师才“有资格”站在学⽣⾯前。
也只有会思考的有思想的⽼师才不会“跪着教书”,也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独⽴⼈格的、⾃信的、有思想的学⽣。
同样。
校长是教师成长的磐者,如t望者都没有了思想,教师岂不迷失了成长的⽅向?那么我们校长如何让⾃⼰教育思想更富有呢?通读吴⾮先⽣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它给我们以下⼏点启⽰。
1 校长的思想从反思中来校长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是从哪⾥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来的,更不是他们头脑中固有的,⽽是从他们鲜活的教育管理⽣活中来,从教育实践中来,从教育反思管理与研究中来,从教育良知与教育责任中来,从教育梦想与教育追求中来的!因此校长应将教育反思看作⼯作习惯,因为管理前,反思使教育管理成为⼀种⾃觉的实践,管理中,能使教育管理⾼质⾼效地进⾏;管理后,即有批判地在⾏动结束后进⾏反思,能使教育管理经验理论化。
在复杂⽽鲜活的教学实践中,⼀些微观的,看似⽆意义却真实⽽具体的⽇常教育教学⽣活,才是校长管理反思研究的真正视点。
2 校长的思想从合作中来英国戏剧作家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个苹果,我也有⼀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个苹果。
但是,倘若你有⼀种思想,我也有⼀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将各有两种思想。
”因此校长要培养合作、探究的共享意识,积极参加各种合作学习交流的实践活动:⼀是研讨型的学习场,⼆是沙龙型的学习场;三是实习型的学习场,四是展⽰型学习场。
由此把⾃⼰的成功教育教学经验及管理成果主动拿给别⼈分享,也要积极地分享别⼈的教育思想。
3 校长的思想从批判中来⼀个真正的思想者,应该拥有这把⾦钥匙,做到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敢于发问、敢于怀疑、敢于批判。
做有思想、懂教育的校长
![做有思想、懂教育的校长](https://img.taocdn.com/s3/m/9258223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9.png)
做有思想、懂教育的校长三、加强学习,做一个懂教育的校长我们究竟该教给孩子们什么东西?是否要对孩子们学习的课程、方法做些改变?我们又能为教师做些什么?挑战会把他们带到哪里去?这些都是我们作为校长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句话,校长要懂教育。
懂教育,就要想方设法为了学校的改进,重视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怎样把人的潜能激发出来,创造一种自由民主的空气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懂教育,就是要引领学校的办学特色,倡导“人云亦云不云,亦步亦趋不趋”。
懂教育,就是要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校长要能上得了课,听得懂课,评得出课……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自己的办学理念要超前,校长的工作对学校全局起着指导、组织、协调、发展的作用。
作为一名校长,要提高自己的认识,领会树立“全人”教育理念。
不仅让学生学习各种知识,还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能够学以致用,接受来自社会的各种考验,拥有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标,让我们的下一代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校长应该做校长的事,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要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教师、深入家长、深入社区;要树立教育教学为中心的理念,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台,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因此我们的校长一定要懂教育教学规律,要高瞻远嘱的规划学校的未来,要有明确的发展远景;要不断思考和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有效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向高品位发展;要不断反思学校的文化方式,改革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氛围;要不断谋求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品质;要不断地开展有效的活动,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陶冶学生的身心;要不断地拓宽家校沟通的渠道,增进家校的理解和支持,想方设法使家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要不断地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增强学校发展的厚度,开放办学。
校长需要干的事情很多,没有必要把自己当成什么官,更不必去费尽心思去谋求什么级别。
校长教育思想管理总结
![校长教育思想管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f37ea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8.png)
校长教育思想管理总结校长教育思想管理总结教育思想是学校治理与发展的灵魂,而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具有教育思想管理的核心责任。
校长的教育思想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发展方向,因此,提高校长教育思想管理水平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育思想管理的重要性、校长教育思想管理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提高校长教育思想管理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教育思想管理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思想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轨迹和办学质量。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高度的教育思想管理能力,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以引领学校持续发展。
同时,校长教育思想管理还能够增强学校师生的价值观认同和行动力,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和育人目标的实现。
其次,校长教育思想管理应包括学校发展的宏观规划和微观落地两个层面。
宏观角度上,校长需要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方向,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为学校提供长远的发展蓝图。
同时,校长还需要关注学校的外部环境变化和教育政策动向,及时调整和优化学校的教育思想管理策略。
微观角度上,校长需要深入到教育教学一线,与教师、学生保持密切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学校的发展。
最后,提高校长教育思想管理水平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校长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思想素养,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不断丰富教育思想库,提高教育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其次,校长需要加强自身的领导力和团队建设能力,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团队合作机制,形成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形成高效的工作机制。
此外,校长还应注重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激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和声誉。
综上所述,校长的教育思想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成长,对于提高学校的整体素质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校长应具备较高的教育思想管理水平,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策略,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校长教育思想
![校长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514e58608762caaedc33d4a8.png)
校长教育思想在学校发展中,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一个好校长,常常能够造就一所好的学校。
做好校长首要的是校长要有一个正确的、开放的、创新的教育思想。
走上校长岗位以来,我不断的加强自身学习,用全新的理论武装自己,不段的针对学校的劣势优势、思考学校的发展。
明确了作为校长应引领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和谐、健康、持续、科学发展。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队伍重成效作为校长首要的是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从而创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一个百人的学校如果没有一个从教员中、职员中、学生中按照实际形成的(不是勉强凑集的)最积极最正派最机敏的几个人乃至十几个人的领导骨干,这个学校就一定办不好。
”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就调整科研和教育部门领导机构问题时更是明确地指出,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必须选好三把手:一是一名好书记;二是一名懂行的能直接领导科研和教学的人;三是一名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甘当无名英雄的后勤管理人员。
所以应努力构建“团结合作、精明能干、高效务实、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
学校教育质量要不断提升,我认为首要因素应得力于好的领导团队。
实践中,要求各室领导各尽其责的同时要加强合作,将“团结才有战斗力”、“家和万事兴”的理念深深的种在每个班子成员脑海中。
通过理论学习、实例反思、各类培训、思想交流等方法提升班子成员的素质,明确领导的重要角色,树立主人翁意识,提高领导工作的艺术性、主动性、责任性。
知道茫茫人海中聚到一起工作是缘分,一定要珍惜工作情缘,用自己的付出品味工作的幸福。
工作中将权利下放,使领导有独立自主权,才能极大的调动领导的积极性,使各室负责人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工作水平,并且工作心情愉快,这时才能创造工作的最大效益。
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校长首要的是要构建和谐,还要从业务和师德两个方面引领教师的发展,尽可能给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创造成功的条件,让教师成为自己成长和学校发展的主人。
校长育人方面的演讲稿范文
![校长育人方面的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4dab4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1.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校长育人方面的相关问题。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校长作为学校的灵魂人物,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在此,我想就校长育人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校长育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我们要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德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 德育为先。
校长要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人。
2. 全面发展。
校长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和特长。
我们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绽放光彩。
3. 社会责任感。
校长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校长育人,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育人的主力军,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因此,校长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1. 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校长要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2.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
校长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要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校长要关注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确保教师队伍的合理配置。
同时,要关心教师的生活,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
校长要重视教育思想的领导
![校长要重视教育思想的领导](https://img.taocdn.com/s3/m/c272167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e.png)
校长要重视教育思想的领导教育思想是教育工作重要的指导原则和方向,是确立教育方针、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领导教育和教学工作,校长的思想观念和领导能力对学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校长必须重视教育思想的领导,使教育思想的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培养自己的教育思想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和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实践中,校长要学会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
只有具备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能更好地引领学校的教育发展。
二、指导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力量,在教师角色的思想认知方面,校长要引导教师形成合理的教育思想观念。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研讨会、会议和课程研究,增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思想。
三、组织教育思想的培训和研讨教育是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思想的变化日新月异。
校长要主动组织教育思想的研讨和教育思想观念提高的培训活动,加强学校的教育知识储备,与时俱进地引领教育的新方向。
四、加强教育思想的贯彻和执行在教育工作中,校长要坚持以教育思想为主线,统筹规划和安排学校各项工作,并注重教育思想的贯彻和执行,按照教育思想的要求推动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
五、关注学生的教育思想学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与学校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校长要关注学生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六、积极创造教育思想的环境校长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思想氛围,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分享,建立起一个相互支持和促进的教育思想交流平台,让教育思想的理念在学校内得到广泛传播和深入贯彻。
综上所述,校长要重视教育思想的领导,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也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成果。
因此,校长要具备一个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指导方向;同时,要完善教育思想培训和研讨的活动,提高教育思想领导的水平和能力。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8c3fa56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2.png)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注重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特长。
他主张学校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充足的空间,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擅长和兴趣,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李校长鼓励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细心观察他们的表现,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方向。
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强调全面发展。
他认为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该是个人素质的提升。
他提倡学校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要关注他们的品德修养、情感态度和身心健康。
李校长倡导学校要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在学习、体育、艺术等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他还提倡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追求卓越。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学校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不断追求卓越,勇于挑战自我,开拓创新。
李校长提倡学校要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勇于创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长,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他还号召学校要注重科学教育,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
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弘扬人文关怀。
他认为教育是一项温情的事业,教育者要以爱心和耐心对待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幸福。
李校长主张学校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关心学生的成长需求,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他还提倡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都得到关爱和教育,实现全面发展。
李校长坚信只有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校长的教育思想观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
![校长的教育思想观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1a15a741b7360b4c2f3f643b.png)
校长的教育思想观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系统论的观点看,一个学校应该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即当环境发生不确定的变化时,它能通过自动的调整形成新的有序组织结构和行为模式,从而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但是,任何自组织系统从无序向新的有序状态发展,必须有一个基本条件:系统内部存在或生存一个有序的基质作为核心,就像处于混沌状态的饱和盐水,一旦加入一颗小小的盐粒,就会以它为核心逐渐生成很规则的盐的结晶。
在学校中,这个“基质”就是学校的校长及其统帅下的领导集体。
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所学校要获得成功,都离不开一名智慧、干练的校长。
一、有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
只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才能孕育出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学生。
而这一切,最终取决于学校是否拥有一位好校长。
校长的重要作用是由学校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
在现代学校,校长处于学生的领导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也就是说,校长在学校内部是最高行政长官,处于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学校各项工作。
正因为如此,党的教育方针是否得到真正的全面的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效益的好坏,关键取决校长。
毛泽东同志说“要办好学校,最主要的是选择校长和教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教员的领袖,学生的领袖”,“要评论一个学校,要先评论他的校长”。
(《陶行知论乡村教育改革》)。
因此,校长应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爱岗敬业的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实现党和人民之重托。
实践证明,一个学校,校长爱岗敬业,教师敬业乐业;校长开拓进取,师生开拓创新;校长素质高,师生能力强;校长作风正,学校校风好;校长思想正,学校方向明;校长观念新,学校办学兴。
二、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是校长必备的素养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又是目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理想的校长富有个性化的教育思想
![理想的校长富有个性化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06c0ada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d.png)
理想的校长富有个性化的教育思想理想的校长应该具备很多素质和能力,比如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等等。
但是,如果不具备个性化的教育思想,那么这些素质和能力也只是表面功夫,对于教育事业的贡献并不大。
因此,在本文中,我希望重点强调理想的校长应该富有个性化的教育思想。
首先,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校长更好地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
而理想的校长应该能够理解并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案。
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其次,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可以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
在个性化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和课程,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愿意探索和创造的领域。
这种自由和灵活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让他们更好地探索和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潜力。
第三,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中,往往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这样很容易忽略学生的非学术方面的表现。
而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包括其他技能和兴趣爱好的培养。
这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外,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方式来发掘自己的潜力。
最后,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
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氛围,更加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对于理想的校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探索和发现自己的潜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也将更加高效和稳定。
因此,我们应该为理想的校长提供更多的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和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体验和成长机会。
15位校长的教育精华思想
![15位校长的教育精华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106208f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b.png)
15位校长的教育精华思想教育一直是每一位校长重要的责任,不论是什么学校,在每一位校长任期内,都会有一些精华的思想指导学校的发展。
下面介绍的这15位校长的教育精华思想,也许可以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是莎士比亚亚当斯校长(Shakespeare Adams)。
他提倡“学习和探索”,相信学习是培养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关键因素,要抓住每一次机会来探索,才能激发学习的活力和创新的余热。
其次是弗洛伊德威尔森校长(Froid Wilson)。
他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校应该以学生为最重要的对象,应建立基于双赢的教育关系,并以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再次是布鲁斯诺伊尔(Bruce Nail)校长。
他提倡“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他认为,强大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柱,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才能使学校取得更大的发展。
第四是威廉歌德(William God)校长。
他提倡“全面发展”,把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社会实践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使学生童真童趣,活力四射。
第五是艾斯特哈斯比特校长(Esther Hasbitt)。
她提倡“实现互助共赢”,强调要给学生一个温暖,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打造支持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校园文化。
第六是莫里斯坎贝尔校长(Morris Campbell)。
他倡导“培养树立榜样的领导力”,他认为学校要关注教师的伦理道德建设,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勇于面对挑战,培养责任感,塑造树立榜样的领导力。
第七是乔尔史密斯(Joel Smith)校长。
他提倡“实施多元化教育”,认为教育要学会向多元社会的需求去靠拢,通过更全面的培养,赋予学生更全面的能力,从而实现多元教育的理想。
第八是亚历山德拉帕布罗(Alejandra Papel)校长。
她提倡“实施绿色教育”,认为学校要培养学生绿色生活理念,以社会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宗旨,以促进环境保护为目的,实施绿色教育。
谈谈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文化治校
![谈谈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文化治校](https://img.taocdn.com/s3/m/ec8c22e6f90f76c661371a6b.png)
谈谈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文化治校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一种认识和见解。
一般而言,教育思想的类型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学说、教育思潮、教育经验、教育信念、教育信条、教育建议、教育主张、教育言论、教育理想等。
作为学校的实际管理工作者,校长的教育思想一般是指校长的办学思想。
1.校长为什么要有教育思想校长要有教育思想,是教育这个行业属性决定的。
教育思考,作为一种事理性研究,它同时包括了人文性的质化探讨和工具性的量化分析。
例如医疗的性质和目的很明了,就是救死扶伤,它基本不需要再进行什么人文性的、质化的探讨。
不需要讨论什么是医疗的目的,为什么要救人,人的身体健康和社会政治经济有何关系,等等。
医疗的人文理论基础,就是人道主义。
但教育就不同。
我们要解决“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什么?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这是对教育人文性的质化探讨。
我们还要解决教育的有效性、教育效果质量的评价测量、教育方法的研究等,这是对教育工具性的量化分析。
所以柏拉图说:“教育和政治,是世界上最难的两门艺术。
”2.校长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所谓校长的教育思想,也就是校长自己对教育和办学的思考和独立见解。
人的思想,就是对事物的看法、观点、观念。
按梁漱溟先生的说法,有思想,就是从不人云亦云,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
学校的宗旨是教书育人。
但育成什么样的人就很有讲究。
不同的社会、社会的不同阶段、社会的不同行业,对人的思想、意志、品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都有不同的要求。
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大学,都有不同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
所以,不同的学校,就要有不同的办学思想,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
3.校长的办学理念理念,就是理想、思想、观念;办学理念,就是一种深层次的、哲学层面的办学思考。
理论研究工作者,有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我们实际工作者应该有我们的理解方式和工作方式。
谈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学校特色发展
![谈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学校特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84a21e565ce050876321380.png)
谈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学校特色发展学校是培养人的公共场所。
人成长过程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党的教育方针是这所学校的办学思想与行动纲领,而校长的办学思想则是这所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所以,不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对学校办学思想的探讨,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校长办学思想的特性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原我国教委副主任、著名教育学家柳斌同志在1995年给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成立五周年的提词中指出:“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一所学校要得到不断的发展,离不开校长正确的、创新的办学思想的指导。
校长的办学思想包含许多特性,但归纳起来应该有一下三个特性:其一、它是校长的办学灵魂。
校长的办学思想应该体现校长本人对教育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体现校长学识水平、个人修养以及人格魅力;其二、它是学校发展的特色反映。
校长的办学思想体现校长的办事风格和工作作风。
陈旧的办学理念,模糊的办学思想,被动消极的办学行为是办不好学校的;其三,它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方向、治校方略和培养目标等诸多要素的综合反映。
二、校长办学思想的确定校长办学思想的确立应该遵循一下三条原则。
一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必须与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相适应,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
当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是新时期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方向,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新课改、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
党的十九大确立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提出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
校长在确立学校特色方针的办学思想时不能偏离这个基础和精神,否则就会偏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的办学方向。
校长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校长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d320091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9.png)
SHANXI EDUCATION文陈茂林有人说:“校长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实质上是教育思想的引导。
”因此,校长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一)校长的教育思想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深刻理解。
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教育方针是非常明确的,精辟地指出了教育的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人的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人才的标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牢记教育方针,就有了主心骨,一切工作必然会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展开。
二是对教育规律的深刻理解。
教育规律说到底是人的成长规律。
因此,要理解和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认识他们的身体发育、认识事物、品德成长、心理变化的规律等等。
摸清了这些规律,再和老师共同决定具体的教育方案。
都按规律做事,工作就会少走弯路。
三是对学校实际情况的深刻理解。
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环境、师资、设备、生源等等。
如果不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盲目照搬别的学校的做法,多数是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的。
深刻理解本校实际,并不意味着可以降低标准,恰恰相反,是为了在深刻理解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统一认识,采取措施,缩小差距,激发信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自己的工作搞得更好。
(二)一所默默无闻的学校以体育活动为特色,通过体育比赛,引导师生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上进、竞争意识,逐渐引导教师把精力用到教学上,引导学生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几年后,学校面貌大变,师生精神状态大变。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考察全省第一批重点中学时,考察组成员一致同意认定这所学校为首批重点学校。
理由是师生的精神面貌好,有了上进竞争意识,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省教育厅同意了考察组的意见。
至今,这所学校依然生气勃勃,前些年又被评为全省示范高中。
一所默默无闻的小学,连学生都招不到,附校长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Thinking ·思考名家箴言近居民不愿意送孩子就近上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文化治校
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一种认识和见解。
一般而言,教育思想的类型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学说、教育思潮、教育经验、教育信念、教育信条、教育建议、教育主张、教育言论、教育理想等。
作为学校的实际管理工作者,校长的教育思想一般是指校长的办学思想。
1.校长为什么要有教育思想
校长要有教育思想,是教育这个行业属性决定的。
教育思考,作为一种事理性研究,它同时包括了人文性的质化探讨和工具性的量化分析。
例如医疗的性质和目的很明了,就是救死扶伤,它基本不需要再进行什么人文性的、质化的探讨。
不需要讨论什么是医疗的目的,为什么要救人,人的身体健康和社会政治经济有何关系,等等。
医疗的人文理论基础,就是人道主义。
但教育就不同。
我们要解决“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什么?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这是对教育人文性的质化探讨。
我们还要解决教育的有效性、教育效果质量的评价测量、教育方法的研究等,这是对教育工具性的量化分析。
所以柏拉图说:“教育和政治,是世界上最难的两门艺术。
”
2.校长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所谓校长的教育思想,也就是校长自己对教育和办学的思考和独立见解。
人的思想,就是对事物的看法、观点、观念。
按梁漱溟先生的说法,有思想,就是从不人云亦云,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
学校的宗旨是教书育人。
但育成什么样的人就很有讲究。
不同的
社会、社会的不同阶段、社会的不同行业,对人的思想、意志、品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都有不同的要求。
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大学,都有不同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
所以,不同的学校,就要有不同的办学思想,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
3.校长的办学理念
理念,就是理想、思想、观念;办学理念,就是一种深层次的、哲学层面的办学思考。
理论研究工作者,有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我们实际工作者应该有我们的理解方式和工作方式。
办学思路、办学策略、办学方法,大体是一回事;办学目标、办学目的、办学追求,大体是一回事;教育理论、教育哲学、教育思辨,大体是一回事;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理念,大体是一回事。
抽象地讲,办学思想就是校长办学的理想、主张、追求、目标。
它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办学思考,是办学的一些根本的想法。
具体地讲,办学思想就是两个追求:你想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是办学的定位思考,是每一位校长对自己职业的责任、义务和使命必须作出的回答。
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提出了他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他对北京大学的定位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地也。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镀金)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
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1917年,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中,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
”他要求学生从此以后,一定要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这就是蔡元培的办学思想:独立、自由、兼容、学问。
北京四中前任校长邱济隆,是一位比较成功的中学校长。
他概括
自己的办学思想为:首先是怎样办学校。
他认为,“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管理水平是办学的关键”。
其次是怎样对学生。
他提出,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校长、教师要对学生“三个负责”: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全面负责,对学生的一辈子负责。
邱济隆校长这“两个三”(三个办学主张,三个对学生负责)是我们当今中小学办学思想一个比较好的表达。
再如上海建平中学的冯恩洪校长。
冯校长在20世纪90年代有句名言“没有升学率不行,光有升学率不够”。
这句话现在听起来很平常,但在当时是很精彩的。
这几乎是高中校长解决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完美结合的一份宣言,他几乎取得了家长、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理论界的一致认可。
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冯校长说:“我琢磨了很久,直到看到英国人对丁俊晖的评价,才把这个问题想明白,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每个学生都要全面发展,而是指学生的整体,指的是一代人,在我们培养的这一代人中,应该既要培养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也要有优秀的运动员、艺术家、美容师和厨师。
如果要求人人全面发展,就不会有丁俊晖、郎朗和刘翔。
”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的表达。
且不论冯校长的这个观点对不对,他有思想,他有他的办学思路。
他总在思考,并不断地努力为他的办学思路解决思想理论上的困惑。
总之,办学思想,体现一个校长的教育理想、信仰、价值观,是校长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展示,是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思路。
它是校长在实践中体验和领悟的结果,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校长办学思想的个性化,则决定学校的办学特色。
因此,它应当是不可以拷贝的,必须是自己的。
4.关于文化治校
有了办学思想,接着就是办学思想的实施,就是如何治校。
也就
是选择怎样的手段达到目的,即选择怎样的方法实现目标,选择怎样的路径到达终点。
换句话说就是校长如何进行学校管理。
对中小学管理,有人将前60年划分了三个阶段,叫做从人治到法治继而文治。
人治(1950~1980年初)。
那个年代,办教育、办学校,靠什么来管理教育呢?靠为人民服务、靠忠诚和信仰;靠经验、热情和干劲;靠资历、威信和人格;靠计划管理,靠上级指示,靠从上到下的一级一级的工作布置。
法治(1980~1999年)。
这20年,学校管理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大批专家、学者、优秀教师走上了校长岗位,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校长培训,他们学习教育管理的理论、方法,学习教育的法律、政策,学习大教育观,学习新课程、新课程改革。
前所未有的大面积的校长培训,使校长的综合素质有了全面提高,形成了一支成熟的校长队伍。
第二,法制进入学校。
依法治校,法治代替人治。
随着制度体系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具体和细致入微,这时候我们突然发现,“法制”反而不好使了。
特别是出现了以量化和结果这两个要素来管理和评价一切的倾向以后,很多问题出来了。
制度管理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如思想品质、敬业精神、师德规范、爱心奉献、德育操行等,我们的制度和量化好像管理不了了。
毕竟,学校不比企业、教师不比工人、育人不比生产物资产品。
文治(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这时学校管理出现了一种新的思维,即文化管理。
文化治校的核心和本质,就是使全校的教职工形成一种共识,形成一种凝聚力,形成一种氛围,形成一种气场,最终形成一种学校的主人翁意识、主人翁的态度。
每一个教职工都把学校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校长的办学思想,成为了全体教职工的办学思想。
所以,文治的核心思想应该是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认同感。
我对文化治校认知有二。
一是制度管理是科学,但不是万能的;量化考核很精确,但不总是很正确。
制度管理一定要和人性管理相结合,定量管理一定要和定性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一定要和过程管理相结合,业务管理一定要和思想管理相结合。
二是校长治校,应该是德治、法治、文治的结合。
校长的人格、德行、品质、内涵、热情、事业心和进取心,是个前提;法治和制度,是现代民主、公平、法理的体现,是学校常规管理有效运行的基础;而形成学校共识、主人意识、高度和谐的局面,则是校长治校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