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各地高考模拟优秀作文选编(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高考:各地高考模拟优秀作文选编(3)

写作佳苑

2009-05-25 1231

13.知音难逢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边吟边行,期待着那么一位友人,听着我们的歌声,与我们携手同行。然而,站在现实的山顶,回头望,望见的大都是在历史的浩瀚中独自起舞的寂寞身影,在自己的世界里寻觅。我们不禁感叹道:“知音难逢。”

尼采的生命是精彩的,他是一个时代的鸣钟者,带给世界思考与震撼。然而,尼采是孤独的。他对天空歌唱,对海洋流泪,他对着世人喊出内心真实的情感。可惜,那时,他的身旁,无人倾听。“我的灵魂平静且明亮,像清晨湖泊旁的群山。可是,他们认为,我是一个疯子,满嘴愤怒的诅咒话语。”听着尼采曾经痛苦的自白,想起那个智慧的伟人最终承受不了无人理解而精神崩溃,冲上大街抱住了一匹脱缰的野马哭泣,我潸然泪下。知音难逢,伟大的生命找不到扶持,伟大的感情找不到排洪的闸门,亦无法将它开启。

俞伯牙与钟子期那段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传奇早已被世人歌唱千万遍,但那蕴含着的一抹寂寞与凄凉,向往与期待,又有多少人真正知晓?琴声清脆,奏起的是知音难逢却相逢的喜悦。我想,琴声响起的山谷一定分外青盛,那久飞的鸟儿一定相依栖于枝头,为两人的相遇相知而陶醉。琴声破碎,摔碎的是知音难逢终不逢的失望。看着时光的那头,一个老人看着裂开的琴身眼中充满哀怨与愤恨的神情,我抬头叹息。一截不再完整的琴,告诉看人们:“知音难逢。”

是啊,在生命的旅途中,也许曾经有人轻轻闯入你的世界,携起你的手,听懂了你的心声,欲与你同行。可是,分岔路口那么多,一个不小心,过身,不见了你的知音。我们心碎,我们遗憾,我们感叹“知音难逢”,我们继续前行。有一座不知名的山头栽满了三万株松树,它们在无人倾听的夜晚沙沙地唱,唱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是苏轼红颜知己王弗所种下的思念,是对那“知音难逢”的慨叹。有一座不知名的阁楼,一个翩翩书生倚着阑杆(栏杆),吟道:“凄凉宝剑篇,羁泊与穷年。”在玉豀生的笔下,荒野仍风雨,青楼自管弦。那是多大的寂寞,多大的哀伤。经历了妻子的逝世,原本愤世疾(嫉)俗的诗人失去了力量,独自徘徊在午夜的街头,慨叹丢失了知音的感伤。

人生苦短,知音难逢。在生命的旅途中,要深深地疼爱,要诚挚地珍惜。

永远不变的,是盼望一个知心人的身影,携一壶酒,来到你的身边,以你一同前行的心情。

点评:写议论文,做到观点明确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难就难在如何把人们都熟悉的材料通过具有个性魅力的语言生动地表达出来,本文在这点上就值得称道。通读文章,尼采、钟子期与俞伯牙、苏轼的知音难遇的人生遭逢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再次在历史的长河中缅怀并扼腕。这就是好文章的魅

力,这就是优美的个性化语言的力量。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自然会在考场中拨得头筹。文章在突出主旨,安排结构,组织材料等方面都颇具匠心,值得借鉴。所以本文作为一篇抒情性的议论文确实是佳作。

14.生命不可忍

有人说,忍让出英雄。

可我说,生命,不可忍。(开宗明义,针锋相对,自有一种凛然之气。)忍,从来都被作为一种极可贵的品质,它是抑制呼啸而下的愤怒之水的大坝,是勒紧拔蹄欲奔的怨气之马的缰绳,是支撑分崩离析的理志之天的巨柱。(语言形象,以退为进。)

诚然,忍铸就了古往今来无数风流人物。可是,忍也无情地摧毁了许多豪杰,这其中,原委为何?

答曰:成之人,忍的是一时挫败,而败的人,忍的却是对整个生命的屈辱!生命不可忍。

面对别人侵犯利益,忍一时并无大碍,可是,面对别人侵害自己的生命,威胁至爱之人的性命,乃至威胁整个民族的生命时,可以忍吗?(孰可忍,孰不可忍,一针见血。)

不可以。忍了这次,便再无完整的生命可言。(不让毫厘,更见气魄。)

失败的英雄们,有多少是被这“忍”扼杀啊!

林冲,作为《水浒传》中最能忍的人,一直是被钦佩景仰的,可是,他却也是“忍”最大的受害者。

高太尉垂涎妻子美色,他忍了,结果家破人亡;狱卒百般折磨,他忍了,差点命丧野猪林;最后朝廷招安,他又忍了,一代英雄就此逝。

每读水浒,总为林冲扼腕叹息,十万禁军教头,拼一下也能保得全家性命阿,为什么要如此隐忍?

林冲啊林冲,你忍的是对自己生命的屈辱,你输的多么可怜啊!

(用笔不够犀利。林冲之“忍”,非一以贯之,不然,怒杀陆谦、火并王伦又作何解?所谓“忍”处,自矜其位,小富即安而已。)

一家生命,忍与不忍,一念之间,砰然断绝,一个民族的生命,亦是如此。(此处过渡,凝练自然。)

曾国藩,至今仍被称为“卖国”之人,就败在“忍”字上。

如果不是忍下屈辱千里迢迢跑去日本签约,如果不是一忍再忍“不准出兵,不得抵抗”,如果不是忍着千年之耻签订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此处有误。赴日签约另有其人,曾氏门人李鸿章是也。文正公“卖国”一事,当为“天津教案”),曾国藩在史上的地位会天翻地覆(“天翻地覆”,此言过矣。君不闻“曾剃头”“曾屠户”之名乎)。

一个长者,一个智者,一个孝顺又和蔼可亲待儿孙的老人,为什么会落得个“叛国贼”的下场?

只因他太会忍,忍下了日本对中华民族的屈辱,忍下了对民族生命的践踏,输掉了华夏的人格与尊严。(此例还须斟酌。清朝式微,列强辱之。签订条约之人,即使没有曾国藩、李鸿章,也有赵国藩、钱鸿章。落后只能挨打,此理颠扑不破。)

生命,不可忍。

君不见,陈胜吴广不愿忍于秦朝欺压生命,揭竿而起,终成“鸿鹄”之志;

君不见,唐太宗不满威胁家臣自身生命,弑兄夺位,终成一代明君;

君不见,毛泽东不忍蒋氏欺凌百姓生命,奋而崛起,终成千古伟人。

生命被践踏,岂能听之任之,忍而不发?

不能。

为捍卫生命而战,即使是死,也比忍着受苦更辉煌!(此语惊心动魄,悲壮慷慨。)

因为,生命,不可忍。

【总评】

中国忍文化源远流长,儒家谓之“小不忍则乱大谋”,道家谓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佛家,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忍”字头上一把刀,“忍”固然是意志坚定的表现。然而物极必反,本来是具有崇高精神的修养状态,会变成浑浑噩噩,逆来顺受,无可无不可;本是富有牺牲的精神状态,会变成充满心机的谋略。

很高兴看到这样旗帜鲜明、斥“忍”驳“忍”的文章。固然是少年心性,更难得是思想独立,剖析中肯。语言或形象,或犀利,或沉痛,或慷慨,势如贯虹,难能可贵。

此文“义理”、“辞章”均属上层,于“考据”略有不足。所举实例,有失真及牵强处。还应加强积累,小心求证。

15.忍的学问

忍——心字头上一把刀。古人为何如此造字?恐怕是为了给后人一个警示,要学会忍让,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开篇由“忍”字写起,扣题之笔!更为“忍的学问”作了铺垫。但是离“凤头”还是有差距。开头保守了、普通了。)看来,忍字包含着深深的学问。

学问一:小不忍则乱大谋。(简短明确地亮出分论点,在论述中显得很实用。比起先以材料开头,甚至大量笔墨纠缠在材料中,这里显得更明智!)

史学巨作《史记》的司马迁是一个仕途坎坷,饱受风霜的人。他由于和汉武帝持相反意见,而受到宫刑之罚。对于一名男子汉大丈夫而言,此是何其大的羞辱。但是他忍下来了,忍受世俗的眼光,忍受闲言闲语,忍受心中巨大的痛苦,为得只是心中那个坚定的信念——完成《史记》。最终,他完成了心中的心愿,也为中国辉煌的文学成就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按:除其中的一个排比有些气势外,本段语言组织绵软无力。诸如“史学巨作《史记》的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这里一时间显得很平凡。“仕途坎坷、饱经风霜的人”“由于和汉武帝持相反意见,而受到宫刑之罚”这些句子表达得似是而非。尤其是仅从一个“男子汉受宫刑的”的角度理解司马迁的耻辱还是肤浅了些。)

仔细想想,司马迁若没有忍下这一切,而是不堪羞辱投河自尽,那么《史记》能否诞生便要打上大大的问号。(从这里看出是一个很会写文章的学生:我的材料也许并不新颖,我的观点也许就是一句常用语,但是我知道分析,一个简单的假设关系句抛出来,道理明白了!下面的“所以”水道渠成。)

所以,在你得不到他人理解时,请忍让,心中坚定信念往前走,终有一天会到达心中的圣地。(个人认为,作文在43分以下的学生应该看过来!这样一种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