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练习

合集下载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范围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易错辨析1】东北地区就是指东北三省吗?提示不是。

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地区仅指行政区划上的辽、吉、黑三省,而这里所讲的东北地区,其范围除了东北三省外,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3.自然条件(1)气候(2)地形:E高原、F平原、G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易错辨析2】东北平原的农业熟制都是一年一熟吗?提示不是。

东北平原中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辽河平原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可以种植冬小麦,农作物可两年三熟。

4.社会、经济条件(1)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

(2)交通发达,利于外向型农业发展。

(3)开发晚,人口密度较低。

(4)广阔的国内市场。

二、农业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划分的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突出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1.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易错辨析3】三江平原素有“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该地区大力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而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这是为什么?提示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一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例1】(2019·石家庄高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茶树具有喜温畏寒、喜湿恶水、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特征,有“高山有好茶,平地有好花”之说。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编号: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编号:9(1)该省是我国煤炭第一大省,但目前外运能力仍显不足,除修建有关铁路外,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建坑口电站B .大力发展钢铁工业C .加强水运D .全面推广煤炭液化技术 (2)该省环境污染严重的根源是( )A .煤炭的露天开采B .矿区道路的铺设排弃大量土石C .开矿井巷道的建设D .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3)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 )A .说明能源输出中煤炭的比重逐渐下降,提高了经济效益B .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C .减轻当地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D .减少水资源用量,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探究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生态环境建设:在煤田的露天开采区、居民点、主要交通现建设区实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土地复垦等工作,简历集约经营的搞笑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3、调整产业结构 4、治理“三废”【典型例题2】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是( )A.原料工业B.加工工业C.采煤业D.冶金业 (2)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班级: 姓名: 考号:高二地理教学案 编号:9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编写人:郭竹青 审核人:高强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使用时间:10月6日【课前预习案】【预习目标】1、看课本找到以下问题,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概况2、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状况和面临问题与解决措施【回顾知识】1、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对农业的影响:(1)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差异、雨热配合)—决定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生产季节地形、土壤、水源—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类型 (2)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科技 2、商品粮基地基本条件:(1)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商品率高;(2)地形平坦,集中连片利于大规模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生产3、农业专业化生产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有效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并可集中利用现代科技,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农业商品率。

北大附中学校2018-2019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4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习题课)

北大附中学校2018-2019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4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习题课)

)
右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双选)( ) A.热量更丰富B.地形更平坦 C.土壤更肥沃D.水源更充足 11.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双选)( ) A.扩大播种面积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 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 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1999~2011 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4.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黑龙江省局部地区图。
黑龙江 人均耕地(面积hm2) 0.31 单位面 积谷物产量 ( kg/hm2 ) 4916
上海 0.02 7044
江苏 0.07 6207
浙江 0.05 6175
全国 0.10 4885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黑龙江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位 面积产量的比较表。 (1)从耕地类型、作物熟制和主要粮食作物三个方面,列表比较 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黑龙江省种植业发展的差异。(6分) (2)从单位面积谷物产量看,黑龙江省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 _(高或低),试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3分) (3)从人均谷物产量看,黑龙江省比江苏省________(高或低), 试分析黑龙江省人均谷物产量更高或更低的主要原因。(3分) (4)试说明黑龙江省三条大河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林业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畜牧业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活动:2
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 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
活动:3
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 ①克服天然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食物来源季节不均的问题,栏棚可以使牲畜免受到寒冻 ②养畜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 ③还能防止环境污染。 人工播种优质,改良畜种 ②将草场划片进行管理,执行轮流放牧的生产方式,但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 ③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地区专业化生产
阅读“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
活动
(1)大型国有农场集中,专业化水平高,粮食总量及人均高。 (2)有,因为耕地资源逐渐减少,商品粮供给仍很紧张。 (3)东北地区提高粮食总量是依靠扩大耕地面积,耕作粗放,加上低温等自然灾害。 (4)参考“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相关内容。
热量
水分
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
农业布局特点
林业和特产区 四大优势: 全国最大的林区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宜林地区广泛 森林树种丰富
农业布局特点
畜牧业区 农牧条件好,品种优良
活动:1
耕作业
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
联系了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 利用了塘泥、蚕沙、蔗叶等副产品;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 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2013.10.12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最好

2013.10.12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最好

农业生 产区域
主要分布地 区
主要作物、树种、畜种等分布
畜牧业 区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 部及部分林 区草地
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市 三河地区 东北红牛——松嫩平原西部
畜 牧 业 区
呼伦贝尔草原
三 河 马 三 河 牛
东北红牛
1、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原因是( ) A 地形多种多样 B 气候条件的制约 C 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D 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 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启示: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完成P61思考题
2、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 (农闲时间长)。 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 有什么关系? 1、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 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 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 米优势。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农业
思考: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回顾必修二的基本知识) 市场
自 然 条 件
气候 气候 土壤
地形
水源
农 业 区 位
生产技术 交通 政策
劳动力
利用、改造 发展、变化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干旱区
湿润区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垂直温度带
地区 温度带 北部 寒温带
中部 中温带
≥10℃的 积温 1000℃
1000~3600℃
农作物 春小麦、大豆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 水稻、甜菜、亚麻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

第1讲区域农业进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最新考纲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进展的方法与途径。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进展的方法和途径。

微专题一东北地区农业进展的条件分析1.地理条件(1)范围: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自然条件①气候②地形:E高原、F平原、G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深度思考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是如何影响气候的?答案对气候带来很大影响的地理位置主要指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东北地区的纬度位置较高,最北端就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较高纬度打算了该地区是气温较低;海陆位置上,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南侧接近海洋,打算了该地区是季风气候,距离海洋远近,打算了该地区降水量多少。

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可用下图表示:2.农业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①耕作农业区:A松嫩平原——玉米、大豆、春小麦、水稻、甜菜。

B三江平原——春小麦、大豆。

C辽河平原——水稻、冬小麦、棉花、苹果。

②林业和特产区: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区。

③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1.东北地区农业进展的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特征影响气候条件温带潮湿、半潮湿季风气候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水热条件基本可满足作物一年一熟;农作物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地形条件平原、山地、高原相对完整为农业多种经营供应条件;山地丰富的森林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东北平原面积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土壤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使东北地区粮食单产较高,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之一2.社会经济条件考向一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回答1~2题。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参考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参考1

5.关于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影响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 业基础对农业发展几乎没有影响
B.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 格局
C.地广人稀,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 产。
D.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 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黑 松嫩平原东部 有机质含量 我国北方

和北部,三江平 高,土层深厚, 重要的粮,
原西部
肥沃,生产力 油和经济
高,是世界三 作物生产
大肥沃黑土 基地

松嫩平原中
区之一

西部,辽河

平原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3、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良好
①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 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 化肥等生产资料。
丘陵—辽东,辽西丘 平原—东北平原 陵高原—内蒙古高原
4、河流: 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 辽河, 嫩江等
5、临海:
渤海,黄海,日本 海
精品课件
一、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 2地形、土壤条件 3社会经济条件
精品课件
1、气候条件
(1)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动力可以从事农村副业或其他服务业活动
等,活跃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
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地形、土壤条件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1)地形(图4.3)
地形类型
利用方式
西部 高原
优质草场
中部和 东北部 周围

4.1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4.1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林业
畜牧业
2、
(1)水稻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的地方 (2)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人类可以 最大限度地发掘自然资源的潜能。
3、(1)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①克服了牲畜食物来源季节不均的问题
②栏棚可使牲畜免受寒冻 ③养畜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 充分利用资源
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 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 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提 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 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 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 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 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林木、人参、养鹿、 林蛙、食用菌、中 草药材、水果及山 野菜等特色经济作 物,实现由原料型 生产向原料和产品 加工并举的转变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010·合肥一模)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苹果春华秋实,花期和生长期受气温影响显著。 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高产 和糖分积累。
(1)分析A地寒潮发生的年平均次数多于B地的主要原 因。 (2)简述C地苹果单产和质量优于A地的气候条件及其 成因。 (3)说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及类型的区域差 异。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 核心:森林资源保护
• 方法: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 目的: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
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⑶该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平原区 西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区 山区
农 业 发 展 方 向 重 点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 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 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

4.1区域农业发展

4.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中国气候类藏高原高寒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区
一、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气候: 2、地形: 3、土壤: 1、工业发达、基础好 (二)社会经济条件: 2、交通便利 3、开发较晚,地广人稀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
大规模、
专业化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平原 农业 2.草原 牧业 3.山区 林业
1.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 类型是( ) A • • •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水稻种植业 C 迁移农业 D 混合农业
(双选题)2.黑龙江能成为国内最 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原因包括 AC ( ) • • • • A耕地面积广阔 B粮食单产高 C土壤肥沃 D劳动力丰富
(一)自然地理条件:
二、农业布局特地 • 1.耕作农业区 • 2.林业和特产区
• 3.畜牧业区
练习巩固
1.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B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辽东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2022-2023高中地理 寒假作业4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2023高中地理 寒假作业4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含解析)新人教版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清朝,以捕捞野生资源为主的渔业生产空前发展,文献记载当时“有水之处,大半有鱼。

鱼之大小,视水之大小也”。

近年来,特色冷水渔业、休闲渔业、设施渔业、水库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等蓬勃发展,鲑鳟鱼类、河鲈、河蟹等名优品种产量达到水产品总量的35%,“绿色、品质渔业”的品牌形象逐步确立。

读清代渔业地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能体现清朝渔业生产分布特点的是A.产鱼地北疆较南疆多B.产鱼地集中在湖泊C.产鱼地多分布于盆地边缘D.产鱼地东多西少2.与现代相比,清朝渔业生产空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旺盛 B.冷藏保鲜技术先进C.渔业资源丰富 D.水网密布,水量充沛3.有利于渔业品牌形象确立的主要条件是A.水质好,品种优B.饵料充足,人工饲料投放少C.交通便利,市场广D.渔获量高,输出量大【解析】本题考查渔业资源开发。

1.从图中可以看出,清朝渔业生产分布特点的是产鱼地北疆较南疆少,产鱼地集中在河流,产鱼地多分布于盆地边缘,产鱼地西多东少,C正确。

2.从图文材料可知,河流众多,有水之处,大半有鱼,清朝渔业生产空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水网密布,水量充沛,现代更多的是人工渔业资源丰富,现代人口更多,市场需求旺盛,冷藏保鲜技术更先进。

D正确。

3.有利于渔业品牌形象确立的主要条件是位于偏远地区,受人类影响小,水质好,品种优,A。

相对东部地区来说饵料、交通、市场和渔获量及输出量都没有优势。

【答案】1.C2.D3.A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土地总面积10.9万平方千米,是东北地区新兴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配套试验区的核心区。

当前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以玉米和水稻等为主,2000-三江平原粮食产量由1197万吨增至3605万吨,其中玉米产量增幅1409万吨,水稻产量增幅1276万吨。

下图示意2000-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三江平原的粮食生产A.农作物单一化特征明显 B.玉米单产较水稻高C.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D.地区专业化程度降低2.驱动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变化 B.农业政策 C.机械化水平D.市场需求3.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解决我国粮食短缺问题 B.彻底改变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C.土壤肥力下降 D.导致气温和积温升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施的首要任务。

人教版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人教版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棉花 2.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_____生产基地
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积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 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3.海南岛成为我国____________生产基地 热带经济作物 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 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土壤肥沃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 耕作农业区
主要种植玉米、 大豆、小麦、 水稻等作物。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 研究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方法: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发展条件(自然、社会经济) ↓ ↓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发展特点、布局 ↓ 二、发展区域农业的目的 存在的问题 ↓ 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今后的发展方向
3、社会经济条件
阅读课文P62三段文字,思考东北工业条件、交 通条件和人口密度是如何促进东北农业发展的? • 重要工 业基地
1、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 和对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2、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 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交通发达、对 外联系方便
发展外向型农业
农牧兴 工、工 促农牧 的经济 发展格 局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垂直温度带
亚热带
请由这几幅图总结: ①、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②、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热带
降水的特点
看右图,找 出东北地区降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量和气温分 布有什么特点?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寒温带
请由上面几幅图总结: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2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讲义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2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讲义

课时2 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一、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思考 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能够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简述其主要区位条件。

答案 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能够满足水稻生长的基本需求。

另外,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等,使水稻分布地区进一步向高纬度扩展。

二、农业发展方向 1.出现的问题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具体表现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

3.发展原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4.发展方向(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

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2)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3)山区农业发展方向: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探究点一商品粮基地建设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读“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探究以下问题。

1.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地区。

2.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水稻、玉米、小麦。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以春小麦为主;玉米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Word版含答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进展第一节区域农业进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其次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进展方向教材第66页活动1.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缘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东北地区的大型国有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东北地区耕地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2.有道理。

从农业生产条件看,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比较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

同时,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连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

因此,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商品粮供应仍是一个比较紧急的格局。

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3.这一部分可以参考“农业进展方向”中的“平原区农业进展方向”中相关内容。

教材第68~69页活动1.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降水丰沛,在低洼易涝地适宜挖地成塘、堆泥成基进展立体经营。

甘蔗生长期长,需水量大,喜高温,由于北回归线从珠江三角洲北部穿过,该地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热量充分,加之降水丰沛,格外适宜甘蔗生长。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之一,丝织业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

该地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

2.基塘生产将农业、林业、渔业和工业联系起来。

副产品中蚕沙、蔗叶、糖厂滤泥、蚕蛹缫丝废水、塘泥等被充分利用起来。

对农村经济进展的作用是形成了一个农、林、副、渔业全面进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各业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提高了农夫收入,又活跃了市场,促进了农村经济进展。

3.利用桑叶养蚕,利用蔗叶、蚕沙及蚕蛹缫丝废水养鱼,鱼塘的塘泥是农田、果园的好肥料,构成基塘互养的养分循环体系。

该系统的生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在该系统的生产过程中糖厂滤泥、蚕蛹缫丝废水及蚕沙、蔗叶等送至鱼塘,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而塘泥还田还转变了农田施肥结构(削减化肥,增加有机肥),有效地爱护了土地资源。

高二地理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试题

高二地理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试题

高二地理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试题1.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C.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南北差异不大D.东北地区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分布差异也不大【答案】B【解析】东北地区还包括内蒙古东部,A项错误。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降水呈减少趋势,南北差异大,故C、D项错误。

东北地区西有大兴安岭、北有小兴安岭和黑龙江、东有长白山地和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具有山环水绕的特征,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黑土分布广,具有沃野千里的特征。

故B项正确。

【考点】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认知能力。

2.沼泽是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经大面积开发,以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但近年出现诸如气候变干、旱灾增多等环境恶化现象,于是国家决定不再垦荒,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三江平原分布的沼泽属于()A.由赤道到两极的赤道分异规律B.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C.山地垂直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答案】D【解析】三江平原地区地带性植被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属于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该区域沼泽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冷湿、地形低洼,地表长期积水有关,这与局部特殊的地形有关。

冷湿的气候、冻土的分布为地表水长期存留提供了一定条件。

【考点】三江平原沼泽的地域分布规律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东北三江平原沼泽的地域分布规律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2】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河流,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和()A.嫩江B.松花江C.鸭绿江D.图们江【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三江平原地处黑龙江东北部,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

嫩江是松花江的支流,鸭绿江、图们江均不流经三江平原地区。

故A、C、D三项错误,B为正确选项。

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内容导航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方法指导 练出高分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优化整合
有序识记
考点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考点剖析
(1)自然条件
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 特征 温带湿润、半湿润 季风气候 影响 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 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水热条件基本可满 足作物一年一熟;农作物易受到低温冷 害的影响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山地丰富的 森林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东北平原面 积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西部高原地势 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使东北地 区粮食单产较高,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 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沼泽与沼泽化土地 面积约2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广阔低平的地貌,降 水集中夏秋的冷湿气候,径流缓慢、洪峰突发的河流,以及季节性冻融的黏 重土质,促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 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土、沼 泽土等;而以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最广。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 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动 物繁多。开垦后建有许多大型农场,如今“北大荒”已变成了“北大仓”, 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黑土广布,在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2)根据材料分析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自 然条件。 (3)停止围垦后,采取哪些措施调整三江平原农业经 济结构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本地区农业可 持续发展?
基础梳理
考点再现
方法指导
练出高分
夯实基础· 整合体系
优化整合
有序识记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为例)第一课时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为例)第一课时

3、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较 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 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 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事业,增加农业收 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思考
4、东北地区地形与农业: (1)、东北地区的主 要地形单元有哪些? (2)、这些地形 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 影响?
影响因素


对农业的影响
工业
工业基础好
农牧兴工,工促农牧
交通
交通发达,对 外联系方便
依托农业技术优势 ,发展外向型农业 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 化大规模生产;生态 破坏小,发展绿色农业 和大农业
人口与 历史
人口密度较低 ,开发较晚
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任选一到两 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新疆南部(南疆)已建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
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课时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区位、 自然、社会经济等 各种因素
确定区域农业 发展的大方向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 因地制宜布局小区 域农业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 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 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的 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农事活动:春播、 夏管、秋收
气候
农作物品种: 喜凉作物 农作物生长季 节:4—10月
?思考
2、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 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 些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主要在种植农作物的品种有限;
一年只能一熟,春种秋收; 春秋两季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漫长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_高考通关-《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_高考通关-《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高考通关一、选择题1.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B.气温C.降水D.土壤2.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利用率气候潜力利用率64.2 24.1 34.7 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76.4 28.7 41.4 A.气温B.降水C.土壤D.社会经济因素3.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评价类别农作物A 农作物B农作物C满足程度热量满足率22 22 16 水分满足率79 84 84 土壤养分满足率84 84 84 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76 29 42资源利用率光合潜力利用率11.3 4.4 4.5 光温潜力利用率51.0 20.2 29.0 气候潜力利用率64.2 24.1 34.7 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76.4 28.7 41.4A.农作物AB.农作物BC.农作物CD.农作物B和C4.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A.玉米和小麦B.甘蔗和甜菜C.高粱和谷子D.油菜和花生5.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A区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 )A.玉米和小麦B.大豆和甜菜C.水稻和小麦D.高粱和小麦6.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B区域与A区域相比( )A.土壤肥沃B.水源充足C.机械化程度高D.作物熟制高7.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398元/千克。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东北稻米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A.光、热、水充足B.生长期长,病虫害少C.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8.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398元/千克。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几,其主要原因是( )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地价上升②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③水稻种植用水量大,灌溉水源明显不足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珠江三角洲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⑤珠三角地区由于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第一节区域农业的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生)

第一节区域农业的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生)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的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考纲导航】1、学会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布局特点的基本方法。

2、了解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和途径的能力。

5、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知识梳理】(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二)、地理条件1、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理条件分析⑴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⑵地形、土壤条件——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⑶社会、经济条件(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目前在全国的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商品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⑴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五)、农业发展方向1、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发展方向:⑴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典型例题】【例题1】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17:4.1.2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17:4.1.2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2 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虎林”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

虎林市总面积约9 330平方千米,人口约31万。

根据材料和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有关虎林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B.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较短C.河流封冻期长,有春汛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2.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生产出来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

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A.气温的日较差小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下图为我国某地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第3~4题。

3.甲、乙、丙图例代表的土地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湿地B.林地、耕地、湿地C.林地、湿地、耕地D.湿地、耕地、林地4.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最可能导致( )A.干旱、洪涝频率增加B.土地石漠化加剧C.年降水量逐年增加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农业水土匹配系数是反映特定区域农业生产可供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时空适宜匹配的量比关系,全国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1.441。

下图为某年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5~6题。

5.图示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的总体特点是( )A.东部优于西部B.耕作区优于林区C.南部优于北部D.水土资源匹配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能使图示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程度减轻的是( )A.水稻的播种面积增加B.使用陈旧的大型农田水利设施C.农田灌溉面积增加D.发展节水农业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第7~8题。

7.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8.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C.反映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下图表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总分:90分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河南省洛阳市质检)“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
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

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
质积累丰富。

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

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
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

”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
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

据此回答1~2题。

1. 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C)
①热量充足②生长期长,有机质丰富③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④土壤肥沃,
使用的化肥少⑤宣传力度大⑥劳动力充足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⑤⑥
2. 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B)
A.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 优良品种
C. 交通运输条件不断完善
D. 农田水利
(2018·广西柳州模拟)下图所示区域“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所产大米,清
朝居贡米之列……”图中的沙湖集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是著名旅游景点。

读图,回答3~4题。

3. 近年来,当地逐步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最有可能是因为(D)
A. 生态环境恶化,水稻品质下降
B. 市场环境变化,需求量减少
C. 次生盐碱化严重,不适宜种植
D. 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用水量加大
4. 沙湖能在一片沙漠广布区历经几十年仍没有消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C)
A. 降水丰沛,水源丰富
B. 常年受西北风影响,沙丘向南移动
C. 地壳缓慢沉降,地下水不断补给
D. 海拔高峻,冰碛物壅塞
(2018·山东省齐鲁名校协作体联考)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侧重于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是减少库存、降低运营成本、改善最薄弱的环节。

当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但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进口大豆增加导致大豆种植面积下降。

受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放缓、替代产品进口冲击等因素影响,当前玉米供大于求,库存大幅增加,种植效益降低。

“镰刀弯”地区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

据此回答5~7题。

5. 下列分布区与“镰刀弯”地区大体一致的是(B)
A. 荒漠化地区
B. 水土流失
C. 第二级阶梯
D. 黑土分布
6. 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居高不下,与其原因不符的是(D)
A. 大豆播种面积减少
B. 饲料加工
C. 政府玉米补贴政策
D. 玉米出口
7. 玉米供给侧改革方向正确的是(C)
A. 加大粮食储备
B. 提高收购
C. 调整产品结构
D. 增加出口
(2018·山西省大学附中质检)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
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

读图,回答8~9题。

8. 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
的地区是(B)
A. 西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华南地区
D. 西北地区
9. 图中甲区域的农业生产(B)
A. 旱涝频发,土壤盐碱化严重
B.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酸化现象严重
C. 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水稻种植面积增加
D. 由于过度种植,土地出现沙化现象
(2019·浙江模考卷四)我国和美国近期达成一项协议,中方允许美国大米合法
进入中国,下图为美国本土水稻种植业所在州的分布图。

据此回答10~11题。

10. 与中国南方地区相比,美国水稻产区的区位优势为()
①人均耕地面积广②夏季光热充足③生产技术先进④劳动力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1. 为了应对美国大米进口对本国水稻生产的冲击,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①增加农村劳动力,提高水稻总产量②增加其他国家进口,抵消压力③加强
良种研发,提高水稻单产④推进生态农业,提高水稻品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综合题(共46分)
【图型攻略专练】
12. (2019·江苏省扬州市模考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24分)
材料一2017年10月21日国家新闻中心提出:“党的十九大后农业绿色发展的
力度还会继续加大。

”绿色有机农业对土地肥力不足和病虫害防治采用“纯天然”
的技术,如用农作物秸秆、粪肥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轮作方式及生物技术抗击
病虫害。

材料二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
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东北地区“水绕山环、沃野千里”,这里病虫害少,农产品
优质,是我国重要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

材料三图1为我国新疆区域图,图2为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区分布图。

图1
图2
(1)新疆地区和东北地区都有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有哪些?(6分)
(2)新疆阿克苏苹果是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代表之一,出口量大。

根据图文材料分析阿克苏苹果出口量大的原因。

(6分)
(3)分析东北地区发展有机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
(4)“寒暖农分异,干湿林牧全,麦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是东北农业分布的显著特征。

据图推测东北地区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填甲、乙、丙、丁)地区,该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
13. (2018·广东省广州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最大的沙地,其位置如下图所示。

该地平均降水量可达300~500 mm,降水多集中于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

该地堆积了大约200米厚的沙质沉积物。

近年来,库伦旗北部沙区(图中斜线区域)的农牧民在沙漠里种上了水稻。

经过几年试种,目前该地水稻种植面积已达200亩,水稻还未收割便被订购一空,超高品质已获得市场认可。

农牧民增加收入的同时,沙地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1)与三江平原北部相比,说明库伦旗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

(6分)
(2)分析库伦旗种植水稻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6分)
(3)简述种植水稻对库伦旗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4分)
(4)请为库伦旗水稻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