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绪论
昆虫的研究法第1讲绪论

家畜的体内寄生虫:马胃蝇幼虫、牛瘤蝇幼虫、眼 蝇、鼻蝇。
昆虫传播人畜的传染病,有资料统计人的传染病的 2/3以昆虫为媒介。
Ⅲ. 昆虫与人
二. 昆虫对人的有益方面 1. 昆虫为人类生产大量工业原料。蚕丝、白蜡、五倍
子、紫胶、洋红(从胭脂虫中提取的染料) 2.蜂蜜、蜂胶、蜂蜡等蜂产品。 3.蜂、蝇、蛾、蝶为植物授粉,使人类受益巨大。 4.捕食性、寄生性天敌昆虫为人类防治害虫功勋卓著。 5.腐食性、尸食性昆虫是地球上最大的“清洁工”,
单眼; 胸部是运动中心,有2对翅、3对足; 腹部是生殖中心,包含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 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的内部外部变化
Hale Waihona Puke 而生长发育完成。 身体分为头胸腹,二对翅膀三对足, 头顶一对触角须,变化一生种类富。
Ⅰ.什么动物是昆虫
三.昆虫与节肢动物门中其它主要纲动物的比较
1.珠形纲(Arachnoidea):
一.节肢动物:
体躯分节,身体由一系列体节组成,有些 体节上有成对的附肢;
体表为含几丁质的外骨骼; 体腔即血腔,心脏在消化道背面; 神经系统——头部的脑和在消化道腹面的
由成对神经节组成的神经索组成。
Ⅰ.什么动物是昆虫
二.昆虫:
具有节肢动物的共有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征。
身体由头、胸、腹三体段组成。 头部是感觉、取食中心,有口器、1对触角、复眼、
北美君主斑蝶一次迁徙4000千米,由加拿大至墨西可越冬。 飞蝗轻而易举一次飞行160千米。 粘虫迁飞每次可不着陆飞行7~8小时,时速20~24千米。 昆虫迁飞大多借风力和气流。 昆虫飞行是以翅的振动为驱动。蝗虫18次/秒,苍蝇1.47百万
第1讲(绪论)

第一讲
W1
W2
F0=5000kg/h 蒸发器1 F1
x0=0.12
x1
蒸发器2
F2 x2=0.3
为求蒸发器1送出的 溶液浓度怎么办?
对盐作物料衡算:
对总物料作衡算: 解得:
F0 x0 F1x1
F0 W1 F1
F0=5000, x0=0.12,W1=0.3 两个方程, 两个未知
第二讲
本章小结
1.了解化工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单元操作的分类。 2. 熟练掌握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方法。 3. 熟练掌握单位换算方法。
重点: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方法及单位换算 作业:P9:4
东北石油大学
化工原理
衡算的步骤:
画流程示意图
确定衡算范围
确定衡算基准
列衡算式
衡算的范围
衡算的对象
整个生产过程或其中的一部分
某一设备 系统中的所有物料
原则:包括未知数 已知量最多
某一个组分
Company Logo
第一讲
画流程示意图
确定衡算范围
确定衡算基准
列衡算式
例:在两个蒸发器中,每小时将5000kg的无机盐水溶液从12 %(质量%)浓缩到30%。第二蒸发器比第一蒸发器多蒸出 5%的水分。试求:
化工原理来源于实践,又面向实践,应用于实践; 是化工技术工作者的看家本领。
为什么要学 ?
第一讲
§1.1 化工过程
例:聚氯乙烯塑料的生产过程
乙炔
吸收 提纯
氯化氢 提纯
加成反应 反应器
单体合成
聚合反应 聚合釜
单体精制 聚合
脱水
传热 传质
干燥
反应热 传热
《土木工程概论》课件-第1讲 绪论

土木工程概论邵阳学院杨宗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施工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首批国家级注册监理工程师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第1讲绪论第8讲机场、港口及隧道工程第2讲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第9讲桥梁工程(1)与学习方法第10讲桥梁工程(2)第3讲土木工程材料第11讲土木工程中的力学第4讲基础工程与结构概念第5讲建筑工程(1)第12讲土木工程建设与施工第6讲建筑工程(2)第13讲土木工程建设与施工第7讲公路、铁路工程第14讲土木工程灾害与抗灾第一讲绪论1土木工程的概念2土木工程发展历史简述【教学要求】理解土木工程的定义、范围及基本属性;了解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土木工程的定义、需解决的问题及四个基本属性;土木工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本讲无难点。
1土木工程的概念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
木结构法国凯旋门纽约帝国大厦江阴长江大桥香港中银大厦既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等各类工程设施;建筑工程道路工程娄底体育馆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机场建筑隧道建筑港口建筑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也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地质勘探1土木工程的概念GPS 测绘全站仪测量土木工程概论设计施工爆破吊装土木工程概论1.1土木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⑴形成人类活动需要的、功能良好和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
武汉长江隧道透视图港珠澳大桥示意图1土木工程的概念这是土木工程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⑵能够抵御自然灾害或人为作用力。
雷暴惊魂暴雨洪水袭击烟台国际机场前者如地震、风灾、水灾等作用;后者如工程振动、人为破坏等;佛山九江大桥被撞百米桥面坠入江中房屋倒塌桥梁断裂四川大地震映秀镇⑶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
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因为材料问题是建造土木工程的根本条件;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m)央视新址大楼即将竣工⑷通过有效的技术途径和组织手段,利用各个时期社会能够提供的物质设备条件,“好、快、省”地组织人、财、物,把社会所需要的工程设施建造成功,付诸使用。
第1讲(绪论)

二、中考化学考什么
1.中考化学命题的基本思路: 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
2.近年化学中考主要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化学 计算)
近年化学中考的考查方向:
1、注重对化学核心概念的考查,重点考查身边的化 学物质; 2、注重考查生活及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考查同 学们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及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在 实际情景中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注重考查同学们的信息处理、分析和加工能力;
我国人民的贡献
1、公元前1700年(商代)开始冶炼青铜 2、春秋战国时期懂得冶铁炼钢 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与化学有关 (火药、造纸术)
蜡 染 屏 风 酿 酒 拓 片 彩 陶 盆
青铜剑
(三)现代化学:合成新分子阶段 从20世纪下半叶起,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再是 发现新元素,而是合成新分子。在本世纪人们已 不满足于合成新分子,而是把分子扩展组装成分 子材料、分子器件、分子机器,例如分子开关、 分子磁体、分子电路,分子计算机等。
(三)教材在整体设计上,内容呈现顺序由浅 入深阶梯式上升,难点相对弱化且合理分散。教材 编写认真研究了同学们的心理,利用一些可视性强 的材料、插图和实验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以降解难 点,突出重点。新教材中插图很多,如每一单元首 页都有一幅彩图,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但也有 一些插图给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水污染、空 气污染等;还有些插图能直观的反映出一些抽象的 反应过程或微粒的运动,如上册“过氧化氢分解” 示意图、“品红在水中的扩散”、“钠与氯气反应 形成氯化钠”、“干冰升华”等等。
第一讲:揭开初三化学
的神迷面纱
一、化学教材的特征 (一)人教版初三化学,分上下两册,共12单 元,单元内与单元间都彼此融合,相互关联。科 学探究精神贯穿其中,全书图文并茂,创设了多 种学习情景,许多素材取自日常生活,通过学习 相信能让同学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体会 到化学是门应用学科。 比如:为什么火炉用扇子越扇会越旺,而蜡烛用 扇子一扇就会熄灭? 晚上,在煤炉上放一壶水真的就可以防止煤气 中毒吗?
第1讲(绪论)

五、控制测量的研究内容
研究建立和维护高精度水平的国家和工程水平控制网和 高程控制网的技术和方法 研究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精密仪器使用方法 研究地球表面测量成果向椭球及平面的数学投影变换及 有关问题的测量计算 研究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 研究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联合网的数 学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北极 P
P
自转轴 赤道
自转轴 赤道
南极 P1
陆地
海 洋
洋 海
P1
铅垂线
线 铅垂
铅垂 线
3.参考椭球 3.参考椭球 大地体: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 。
经过长期测量实践表明,大地体与一个以椭圆的短轴为旋转轴的 旋转椭球的形状十分近似,所以测绘工作便取大小与大地体很接近的 旋转椭球作为地球的参考形状和大小,成为参考椭球。
1.1 控制测量学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一、控制测量的概念 在一定测量区域内,按任务所要求的精度等级, 在一定测量区域内,按任务所要求的精度等级,布设 控制点,构建控制网,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控制点,构建控制网,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这 一测量工作过程称为控制测量。 一测量工作过程称为控制测量。 案例: 案例:某公路施工控制测量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控制测量学的基本任务和作用 2.掌握铅垂线与大地水准面的概念 3.了解参考椭球与总椭球的概念与定义 4.掌握建立控制网的主要方法与布网形式 技能目标: 技能目标: 1.能够描述控制测量学的基本任务和作用 2.能够描述铅垂线与大地水准面的概念与定义 3.能够描述参考椭球与总椭球的概念与定义 4.能够描述建立控制网的主要方法与布网形式
N
b
W
a a O
E
S
第一讲-绪论-美学

Richard Shusterman “Art and Social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Yearbook of Aesthetics, vol. 13 (2009)
美学的研究对象
1,关于美的学科
回答“美是什么”(美的本质问题)
2,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或感性学
鲍姆嘉通为代表
蔡仪 (1906—1992)
——《新美学》
美学热潮之 美学大讨论
高尔泰:主观派
美是主观的,美在心不在物。 美是自由的象征。
“有没有客观的美呢?我的回 答是否定的,客观的美并不存在。”
“美,只要人感受到它,它就 存在,不被人感到,它就不存在。”
《论美》
——
高尔泰 (1935—)
《寻找家园》
美学热潮之 美学大讨论
——
Hegel (1770-1831)
美学的对象 我们的看法
象)
客观方面:美(审美对
审美关系 主观方面:美感
式):艺术
主客观的结合(最高形
审美活动: 欣赏美、创造美
美学的学科定位
1、从关于美的科学的角度来讲,美学是同 研究真的狭义哲学(认识论、本体论)、 研究善的伦理学并列的广义哲学分支学科。
柏拉图(Plato):
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专门研究美 的著作:《大希庇阿斯篇》
书中柏拉图本人始终没有出场, 担任主角的大部分是苏格拉底。他 通过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说 明自己的观点。
《大希庇阿斯篇》-- 对美的本质的思考
Socrates
P.K.
Hippias
S
H:美是漂亮的小姐、母马、竖琴、汤罐
如‘卡力斯惕克’。但是这个名称也还不妥,因 为所指的科学所讨论的并非一般的美,而只是艺 术的美。因此,我们姑且用‘伊斯特惕克’这个 名称,因为名称本身对我们并无关宏旨,而且这
第一讲 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居住区内居住建筑平面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就建筑风格 及构造方式而言,又可分为半穴居式和地面木架建筑。
西安半坡遗址1号方形大房子
西安半坡遗址2号圆形大房子
营造技术
■仰韶文化遗址多半为半 地穴式,但后期建筑已经 河南郑州大河村多室型房屋遗址 ,此建筑表 从半穴居进展到地面建筑, 明地面建筑已从单间型向多间型演进,反映出 并且已有分割成几间房间 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 的建筑。
此外《考工记》还有数学、地理学、力学、 声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结。
《考工记》是我国古代科学手工艺技术的巨 著,是集中国先秦物理知识在工艺技术上应用之大 成,可称为“百工之事”。它对后世的手工艺制作、 简单机械、度量衡、建筑等有很大的影响并起到了 很大的推动作用。
.
《 周 礼 考 工 记 》 中 的 王 城 图 解
3)、土坯出现,尺度适宜,错缝搭接;
4)、出现夯土的室内地面。
红山文化--辽河流域
真人头大小的女神 残头像面敷红彩, 眼嵌青色玉片
辽宁牛河梁祭祀遗址
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
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巢居
地势低洼、气候潮湿,多虫 蛇的地区采 用过的一种居住方式。
1. 文献
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 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5、重要实例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干阑式建筑代表,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的实例 山西临潼姜寨遗址(仰韶时期)——以大房子为中心的布局方式 郑州大河村F1-4遗址(仰韶时期)——木骨泥墙的典型 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仰韶晚期)——出现白灰抹面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址——“吕”字形,前堂后室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最早的神庙遗址
第六,环绕向心、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等建筑布局原则及若干基本几何形体的 应用,已大量应用于或体现在聚落、祭坛和居住建筑之中。
中国历史文选第一讲绪论详解

张大可,邓瑞全主编:《中国历史文 选》,商务印书馆,2011年。
第二页,共50页。
第三页,共50页。
第四页,共50页。
第五页,共50页。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性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2、任务:对中国重要的历史文献基本了解、具备一 定的阅读和使用中国历史文献的能力。
第六页,共50页。
二、历史与史料
第十六页,共50页。
(5)标点符号
标点 句读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古籍整理 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标点本
第十七页,共50页。
▪ 古时候,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 妁之言。当时,有个媒婆替大户人家 的少爷说亲,写了一行字:漆黑头发 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还说保证姑娘 的容貌就如纸条上所写的那样。大户 一看,心花怒放,允许了那门事。
第二十二页,共50页。
汉字的构形
(1)表意字(用意符造的字):字形本身跟 所代表的词的意义有联系,跟词的语音没 有联系的字。
▪ 表意字表达事物的意义、形状。“以形表意” ▪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象形、指事、会
意都是表意字。
第二十三页,共50页。
a、象形字
最早使用的造字方法 《说文》“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 是也”。是指画具体事物的形状。多独体字 一般的象形符号:日、月、人、牛、水、木、 车、身、雨、射、涉、步、走、见、立、采、 斗
,确立史学在中国学术中的独立而重要的地位:经、 史、子、集。
*纪传体产生并成为封建社会“正史”,体大思精。 *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前四史”的巨大史
学成就。
*别史、谱牒学、方志学的发达。
注:别史,区别于正史、杂史,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
第四十一页,共50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子学的本质
根本目的:为了更好地使用电能(节能) 根本手段:电力电子技术是使用功率半导体器件对电
能进行变换 具体方法: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和波形等方面的
交换 通过电能变换,以达到使电能更好地符合各种不同用
电设备的要求。它以实现“高效率用电和高品质用电” 为目标
电力电子技术对节省电能有重要意义。特别在大 型风机、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方面,在使用量十分 庞大的照明电源等方面,电力电子技术的节能效 果十分显著,因此它也被称为是节能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21
学习方法
注意多门专业课程的相互联系 以器件、电路、应用为主线,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实验练习 掌握学科前沿发展动向,反映本学科和相邻学科的新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是从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 力电子技术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技 术方向发展。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12
3. 电力电子技术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一般工业: 交直流电机、电化学工业、冶金工业
交通运输: 电气化铁道、电动汽车、航空、航海
电力系统: 高压直流输电、柔性交流输电、无功补偿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9
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发展
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硅整流管和晶闸管(SCR) 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 :电力晶体管(GTR)、可关断晶闸管
(GTO)、电力场控晶体管(功率MOSFET)、静电感应晶体管 (SIT)、MOS控制晶闸管(MC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等 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 :高频化、标准模块化、集成化和智 能化 。功率集成电路(PIC)分为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PIC)和 高压集成电路(HVIC)两类
电力电子技术广泛用于电气工程中 高压直流输电 静止无功补偿 电力机车牵引 交直流电力传动 电解、电镀、电加热、高性能交直流电源
国内外均把电力电子技术归为电气工程的一个分支 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学科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分支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6
与控制理论(自动化技术)的关系
控制理论广用于电力电子系统中 电力电子技术是弱电控制强电的技术, 是弱电和强电的接口控制理论是这种接口的有力纽带 电力电子装置是自动化技术的基础元件和重要支撑技术
与电子学(信息电子学)的关系
都分为器件和应用两大分支 器件的材料、工艺基本相同,都采用微电子
技术 应用的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分析软件也
基本相同 信息电子电路的器件可工作在开关状态,也可
工作在放大状态,电力电子电路的器件一般只工 作在开关状态 二者同根同源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5
与电力学(电气工程)的关系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8
2.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经历哪些阶段?
史前期 (黎明期)
晶闸管问世 (1957年)
全控型器件 迅速发展
晶体管诞生
1904
1930
1947 1957 1970 1980 1990 2000 t(年)
电子管 问世
水银(汞 弧)整流 器时代
晶闸管时代
IGBT出现 功率集成器件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
应用5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18 22
应用6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19 23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20
电力电子技术的小结
总之,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激发 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研究 电力电子技术并使其飞速发展。
电力电子装置提供给负载的是各种不同的直流电 源、恒频交流电源和变频交流电源,因此也可以 说,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也就是电源技术。
电子装置电源: 为信息电子装置提供动力
家用电器: “节能灯”、变频空调
其他: UPS、 航天飞行器、新能源、发电装置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13
应用1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14 18
应用2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15 19
应用3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16 20
应用4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17 21
成果、新进展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22
第1讲绪论
1. 什么是电力电子学?
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 :应用于电力领域的 电子技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 技术。 整流
电
力 变
换
逆变 直流斩波 交流变频、变相
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2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10
变流电路的发展
整流器时代 逆变器时代 变频器时代
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11
控制技术的发展
电力电子器件经历了工频、低频、中频到高频的发展历程, 与此相对应,电力电子电路的控制也从最初以相位控制为 手段的由分立元件组成的控制电路发展到集成控制器,再 到如今的旨在实现高频开关的计算机控制,并向着更高频 率、更低损耗和全数字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