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合集下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科目主要有:中文、外文、基础数学、相关科目考试。

中文考试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国家法律法规》、《名人名言影视文化》等。

外文考试内容主要为考查英语语言水平,涵盖听力、阅读理解、翻译、写作等方面内容,既考察考生语言能力,又考察考生一定的社会知识。

基础数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旨在考察考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关科目考试主要包含必修考试和选修考试两大部分,其中必修考试主要考查考生掌握的学术知识和专业能力,包括农林保护学、草原学等;选修考试主要考查考生掌握的其它学科知识以及文化素养,例如: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地理学等。

总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十分广泛,考生在备考时要根据自身情况与所选专业选择相关考试科目,以达到最佳备考效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科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科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科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WAFU)是一所以农学、林学、生物学为主
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西农近年来考研录取分数线以及录取难度一直都在上升,被誉为“中国农业第
一高校”,也很受报考者的青睐。

西农考研科目主要分为研究生入学
考试科目和考核性科目,这些科目均由学校考研委员会指定。

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中国近
现代史简编、数据库原理、编程语言C/C++、高等数学、法律、农业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与防治学等。

考核性科目,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有农业机械、农业经济学、
农业建筑设施设计、农田水土工程、农业机械技术、农学等具体专业
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报考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并具有丰富的
行业实践经验。

西农考研科目涉及面广,既有理论性也有实践性,要求考生较高。

同时,考研复习准备需要考生具备详尽的知识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握前沿的技术和学术理念,熟悉专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做到集理
论性、实践性和知识结构性于一体,从而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突破
考研关。

总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科目科目广泛,既有理论性科目,也有
实践性科目,考试难度较高,考生需要具备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
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在考研中胜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发展专硕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发展专硕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2020版)《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代码:342)包含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和农村政策学三部分考核内容。

本考试大纲分别对三部分的考核内容予以说明。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Ⅰ. 考查目标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和农村政策学的相关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

具体包括:1.考生应全面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管理学的有关方法,并能够运用管理学理论及方法,分析和解决组织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能够结合组织管理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说明生活中的社会现象。

3.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农村政策的实质、基本特征、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农村政策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作用。

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农村政策,能够运用政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农村发展中的具体政策问题。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Ⅲ. 考查内容第一部分管理学一、管理与管理学1.人类的管理活动2.管理的职能与性质3.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4.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二、管理思想的发展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4.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三、管理的基本原理1.管理原理的特征2.系统原理3.人本原理4.责任原理5.适度原理四、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1.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2.几种相关的道德观3.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4.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5.企业的社会责任五、管理的基本方法1.管理的方法论2.管理的法律方法3.管理的行政方法4.管理的经济方法5.管理的教育方法6.管理的技术方法六、决策1.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2.决策的类型与特点3.决策的理论4.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5.决策的方法七、计划与计划工作1.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2.计划的类型3.计划编制过程八、计划的实施1.目标管理2.滚动计划法3.网络计划技术4.业务流程再造九、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概述2.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3.部门化4.集权与分权十、人员配备1.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2.管理人员的选聘3.管理人员的考评4.管理人员的培训十一、组织力量的整合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2.直线与参谋3.委员会十二、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1.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2.管理组织变革3.组织文化及其发展十三、领导与领导者1.领导的性质和作用2.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3.领导方式及其理论4.领导艺术十四、激励1.激励的性质2.激励理论3.激励实务十五、沟通1.组织中的沟通2.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3.冲突与谈判十六、控制与控制过程1.控制及其分类2.控制的要求3.控制过程4.危机与管理控制十七、控制方法1.预算控制2.非预算控制3.成本控制4.其他控制方法十八.管理的创新职能1.创新及其作用2.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3.创新的过程和组织十九、企业技术创新1.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2.技术创新的源泉3.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二十、企业组织创新1.企业制度创新2.企业层级结构创新3.企业文化创新二十一、展望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学1.科学技术革命与管理学2.互联网对管理学的挑战3.未来的管理第二部分农村社会学一、绪论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3.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二、农村社会学的简要发展史1.国外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2.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农村社会学3.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的中国农村社会学三、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民1.农民的内涵及其特征2.农民的社会化3.农民的历史地位与中国农民问题四、农村人地关系1.人地关系界定及相关理论2.中国农村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人地关系五、农村社会关系1.农村社会关系概述2.农村社会网络3.农村社会资本六、农村的婚姻、家庭与家族1.农村婚姻2.农村家庭3.农村家族七、农村社会组织1.农村社会组织概述2.村民自治组织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八、农村社区1.农村社区的起源及特点2.村落3.农村社区权力结构4.农村社区建设九、农村社会分层1.农村社会分层概述2.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结构的历史变迁3.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分层十、农村社会流动1.农村社会流动概述2.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演变3.当今世界的农村社会流动4.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流动十一、农村社会问题1.农村社会问题概述2.农村人口问题3.农村教育问题4.失地农民问题十二、农村社会控制1.社会控制概述2.中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历史演变3.加速转型时期农村社会控制体系的完善十三、农村社会保障1.农村社会保障概述2.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演进3.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4.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趋势与对策十四、农村社会现代化1.农村社会变迁2.农村城市化和农村社会现代化3.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与模式4.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十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第三部分农村政策学一、中国农村发展概述1.中国农村发展的基本历程和特征2.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环境3.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任务二、中国农村政策体系1.农村政策体系的历史回顾2.当前农村政策的基本取向3.当前农村政策体系框架三、农业基本经营制度1.当前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形成和演变2.当前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主要内容四、农地制度与政策1.我国农地制度的基本演变2.农地流转政策3.农地征用政策4.农地整理政策五、农产品供给保障政策1.农产品供给保障的政策背景2.农产品供给保障政策的内容3.农产品供给保障政策的实施现状六、粮食政策1.国家粮食安全2.粮食直补政策3.粮食风险基金4.针对重点地区实施的粮食政策七、农产品风险控制政策1.农产品风险控制政策的背景2.农产品风险控制基金3.最低收购价政策4.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八、农业技术应用补贴与培训政策1.农业技术应用补贴的政策背景2.良种补贴3.农机补贴4.测土配方施肥补贴5.农民科技培训九、农民收入政策1.农民收入政策背景2.农民增收政策3.农业补贴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背景2.农民转业培训3.城市吸纳与管理农民工政策4.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5.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十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政策1.农民合作组织的政策背景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政策3.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十二、农村人口政策1.农村人口政策背景2.农村计划生育政策3.农村人口质量政策4.其他农村人口政策十三、农村扶贫政策1.农村扶贫政策背景2.农村扶贫政策的主要内容3.农村扶贫政策的执行成效十四、农村金融政策1.农村金融政策背景2.1979-2006年的农村金融政策3.2006年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新政4.其他农村金融政策十五、农村教育政策1.农村教育政策背景2.免费义务教育3.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十六、农村医疗政策1.农村医疗政策背景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3.农村医疗机构队伍建设十七、农村交通政策1.农村公路政策2.农村客运政策3.农村货运政策4.农村交通工具政策十八、农村水利政策1.农村水利政策体系的历史回顾2.小型农田水利政策3.农业水资源价格政策4.农村饮水安全政策十九、农村电力政策1.农村电力政策体系的历史回顾2.扩大农电覆盖范围政策3.农村用电价格政策4.地方电力项目政策二十、农村文化事业政策1.农村文化事业政策背景2.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政策3.农村信息化工程4.农村电影放映工程5.乡镇综合文化站6."农家书"与村镇图书室7.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二十一、农村新能源政策1.农村新能源政策背景2.农村生物质能源政策3.农村太阳能政策4.农村其他能源的开发利用二十二、农村民政政策1.农村民政政策的背景2.烈军属政策3.农村五保制度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农村养老制度6.殡葬政策。

食品微生物学838大纲

食品微生物学838大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食品微生物学》考试大纲(2022版)食品微生物学(科目代码:838)包含食品微生物学基本理论、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操作基本原理与技能、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及安全防控等三部分考核内容。

本考试大纲分别对上述三部分考核内容予以说明。

《食品微生物学》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考察考生对食品微生物学相关理论、实践和应用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能力。

具体包括:1.食品微生物学基本理论2.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操作的步骤、原理与方法,操作要点3.食品微生物学理论与食品生产及安全控制有机结合的创新能力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1. 名词解释,共20-30分。

2. 选择题(含不定项选择),15-20分3. 辨析及改正题,共10-15分。

4. 简答题,共25-30分。

5. 英译汉,10-20分6. 论述题,共20-30分。

7. 试验设计题,共10-20分。

Ⅲ.考查内容第一部分食品微生物学理论知识1.微生物发展的特点,研究内容,发展历史,主要事件,食品微生物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2.细菌、放线菌的形态特征、结构及其组成和功能,细菌和放线菌的繁殖及菌落特征。

3.酵母菌、霉菌的个体形态,结构及其组成和功能,繁殖方式及菌落特征,酵母、霉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4.病毒的基本形态、病毒的基本结构、病毒的复制过程、烈性噬菌体、原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温和噬菌体。

5.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功用、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异同点。

物质运输的方式和机理。

培养基的配制与应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概念,化能异样微生物产能的几种途径,发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作用的异同点及应用。

6.纯培养的意义,知道纯培养装置的要求,微生物的常规分离方法和纯培养技术,实验室培养的常用方法和器皿。

细菌纯培养的群体生长规律,生长曲线各期的特点及其对实际生产和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历年真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历年真题

需要购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历年考研真题和相关内部资料的同学可以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生 QQ:150321452 TEL:1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生QQ:150321452
TEL:130********
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业复试笔试科目中任选一门
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
化学(农)④804土壤学与环境监测或
836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或837土壤学
与地理信息系统
语种者须征得导师同意
俄语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816微观
种者须征得导师同意
俄语或203日语③616社会学理论④825会学、文化社会学、发展社会学)。


数学一④810工程水文学
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数学二④829有机化学(含波谱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分析》考试大纲(2020版)数学分析(科目代码:602)包含极限理论、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级数、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七部分考核内容。

本考试大纲分别对七部分的考核内容予以说明。

Ⅰ.考查目标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1. 解答题2. 证明题Ⅲ.考查内容一、极限理论1.数列的极限2.函数的极限二、连续函数1.连续与一致连续2.连续函数的性质三、一元函数微分学1.导数与微分2.微分中值定理3.导数的应用四、一元函数积分学1.原函数和不定积分2.定积分的定义和函数的可积性3.定积分的性质4.反常积分5.含参变量积分五、级数1.数项级数2.函数项级数3.幂级数4.傅里叶级数六、多元函数微分学1.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2.偏导数与全微分3.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4.中值定理和泰勒公式5.隐函数6.偏导数在几何中的应用7.无条件极值七、多元函数积分学1.重积分的性质与计算2.重积分的变量代换3.反常重积分4.三重积分5.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IV.参考书目1. 陈纪修,於崇华,金路. 数学分析(上册)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 陈纪修,於崇华,金路. 数学分析(下册)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历年考研真题及参考书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历年考研真题及参考书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历年考研真题及参考书目及硕士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此参考书目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目科目科目名称参加书目代码888西农研究生西农研究生Q:150321452TEL:187********221德语二外《大学德语》张书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22俄语二外《新大学俄语简明教程》蒋财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23法语二外《新大学法语》李志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人民教224日语二外育出版社2005年601基础英语水平测试,无指定参考书《法理学》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3.11《民法602法学综合学》彭万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2.1《行政法学》罗豪才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6.1《数学分析简明教程》邓东皋、尹小玲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分析(60%)与代数603三版)《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0%)三版《高等代数》张禾瑞、郝炳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604马克思主义原理社2004年《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吴树青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605中国通史《中国通史讲稿》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606社会学理论版)2003年《西方社会学理论》侯均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再版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607原理社第五版药学综合(有机化《有机化学》傅建熙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中药药理608学、中药药理学、学》侯家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基础生物化学》郭蔼光高基础生物化学)等教育出版社609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傅建熙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610植物学A《植物学》贺学礼世界图书出版社61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导论》常庆瑞科学出版社《语言学教程》(修订版)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01综合英语《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版)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语言教学流派》JackC.RichardTheodorS.Rodger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语言学习机制》PATSYM.LIGHTBOWNANDNINASPADA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802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孙训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毛泽东思想概论》教育部社科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当代中国马克思803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吴树青高等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出版社2003年土壤学与环境监《土壤学》黄昌勇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5《环境监测》奚旦804测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05电工电子学《电工电子学》秦曾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806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陶文达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概率(40%)与统《概率论及数理统计》梁之舜、邓集贤、杨伟权等高等教育807计(60%)出版社第二版808工程力学A《理论力学》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范钦珊等高等教育出版社809工程力学B1989.11(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工程水文学》武水、河海大学主编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810工程水文学年管理学原理与财《管理学原理》李录堂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财务管理》811务管理师萍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管理学原理与技《管理学原理》李录堂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农业技术812术经济学经济学》侯军岐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管理学原理与土《管理学原理》李录堂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土地经济813地经济学学》毕宝德中国人民出版社(四版)《管理学原理》李录堂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微观经济管理学原理与西814学》陆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宏观经济学》方经济学姜志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管理学原理与运《管理学原理》李录堂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运筹学》815筹学暂无指定参考书微观经济学与宏《微观经济学》陆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宏816观经济学观经济学》姜志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817环境法学《环境法》周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5.9818基础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郭蔼光高等教育出版社《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花卉组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园林树819园林植物木学》陈有民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王士舫董自励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820科学技术史版821木材学《木材学》申宗圻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年822农田水利学《农田水利学》郭元裕主编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年823普通微生物学《微生物学》韦革宏王卫卫科学出版社2022年824热工基础《热工基础》傅秦生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再版826食品化学《食品化学》刘邻渭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土壤学B与水土《土壤学》(上册)朱祖祥农业出版社1983年《土壤侵蚀》827保持原理刘秉正吴发启陕西科技出版社1997年《水力学》成都科技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年《水828水力学力学》吕宏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有机化学(含波谱《有机化学》胡宏纹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波谱原理及829分析)解析》常建华科学出版社第二版《中国农业科技史稿》梁家勉农业出版社第一版1989年出830农业科技史版831有机化学A《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傅建熙832生态学《生态学概论》曹凑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33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蒋展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834环境学概论《环境学》左玉辉高等教育出版社835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刘耀林农业出版社土壤学与植物营《土壤学》黄昌勇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5《农业化学总论》836养学彭克明等中国农业出版社土壤学与地理信《土壤学》黄昌勇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5《地理信息系统》837息系统刘耀林农业出版社825社会学研究方法。

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章程

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章程

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章程目前对于研究生招生简章想必大家都非常关注,为方便大家及时了解全国各省市院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章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章程2020年我校拟招收各类学术型研究生1510名(含推荐免试、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大学生士兵计划、援藏计划、对口支援等),热忱欢迎全国各地考生报考我校。

一、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违纪违规不良记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和我校特殊专业的基本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考生,复试前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专业基础课。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报到前,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同等学力考生不能跨专业报考,且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由高校教务部门开具的补修报考专业本科八门主干课程成绩单(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免);②在所报考专业领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有学术研究论文。

同等学力考生达到初试分数线基本要求后,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专业基础课。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二、报名1.网上报名2019年10月10—31日,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招办、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农学院339大纲

农学院339大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2023版)农业知识综合一(科目代码:339)包含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植物育种学三部分考核内容。

本考试大纲分别对三部分的考核内容予以说明。

《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植物育种学的相关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

具体包括:1. 系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2. 能够灵活运用植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3. 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解决相关的植物学问题;4.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认识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主要方法;5. 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6. 了解国内外植物育种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以及最新的育种技术;7. 熟悉植物育种学课程的基本原理及育种基本流程和基本操作技能;8. 能够综合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植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

Ⅰ.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1. 名词解释2. 简答题3. 论述题Ⅰ.考查内容第一部分植物学一、绪论1. 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2. 植物的多样性3. 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4. 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二、植物细胞1. 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2. 原生质的性质3. 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4.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5. 植物细胞后含物6. 植物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和死亡三、植物组织1. 植物组织的概念和形成2. 植物组织的类型3. 维管组织和组织系统四、种子和幼苗1. 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型2. 种子的休眠和萌发3. 幼苗的形成4. 人工种子五、根1. 根的形态和生理功能2. 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3. 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4. 根瘤与菌根六、茎1. 茎的形态与生理功能2. 茎端分生组织与器官形成3. 茎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4. 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七、叶1. 叶的形态与生理功能2. 叶的发生及生长3. 叶的结构4. 叶的衰老和脱落八、营养器官的联系及其变态1. 营养器官间的联系2. 营养器官的变态3. 植物的异常结构九、花1. 植物繁殖的类型2. 花的形成与发育3.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4.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5. 开花、传粉和受精十、果实1. 种子2. 果实3. 植物个体发育与被子植物生活史十一、植物分类基础知识1. 植物分类的方法2.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十二、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 低等植物的特征、分类、发生和演化2. 高等植物的特征、分类、发生和演化十三、被子植物分类1. 被子植物分类原则2. 被子植物分科及主要科的特征十四、植物生态1. 植物的环境2. 生态因子作用分析3. 几种主要生态因子与植物的关系4.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5. 植物种群与环境6. 植物群落与环境十五、国内外研究进展1. 了解植物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2. 了解植物学领域最新研究方法3. 了解植物学领域最新科研及理论成果第二部分植物生理学一、绪论1. 植物生理学定义与研究内容2. 植物生理学的任务与展望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2. 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三、植物的水分代谢1. 水在植物体内的状态以及水分的生理作用2.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3. 植物的蒸腾作用4.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5.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四、植物的矿质营养1. 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2.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转运3. 植物体内的氮同化4. 作物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五、植物的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2. 叶绿体及光合色素3. 原初反应4.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5. 光合碳同化6.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7.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六、植物的呼吸作用1. 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2. 呼吸代谢途径3.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4. 植物呼吸作用的调节5.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6. 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七、同化物的运输、分配1. 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2. 韧皮部运输机理3. 同化物的互相转化4. 同化物的分配及其控制5.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八、植物生长物质1.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种类2. 植物激素的代谢和运输3. 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4. 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5. 植物生长调节剂6. 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九、植物的生长生理1. 植物的组织培养2. 种子的萌发3. 植物的生长4.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5. 环境因子对生长的影响6. 植物生长的调控7. 植物的运动十、植物的成花生理1. 成花诱导生理2. 春化作用3. 植物激素及营养物质对植物成花的影响4. 花器官的形成十一、植物的生殖和成熟1. 受精生理2. 种子的发育3. 果实发育和成熟十二、植物的衰老、脱落与休眠1. 植物的衰老及其进程2. 植物衰老的机理与调节3. 器官脱落4. 植物的休眠十三、植物的逆境生理1. 植物抗性的生理生化基础2. 植物的抗寒性和抗热性3. 植物的抗旱性和抗涝性4. 植物的抗盐性十四、国内外研究进展1. 了解植物生理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2. 了解植物生理学领域最新研究方法3. 了解植物生理学领域最新科研及理论成果第三部分植物育种学一、绪论1. 育种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任务2. 品种的概念及属性3. 良种的作用二、育种目标1. 育种目标的类型2. 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依据和原则三、植物繁殖方式与育种1. 植物授粉受精2. 植物繁殖方式的分类3. 不同繁殖方式植物的遗传特点及其与育种的关系四、种质资源1. 种质资源的作用与类别2. 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五、引种与驯化1. 引种的概念及意义2. 引种的理论基础3. 引种的原则与方法六、选择育种1. 选择的原理与作用2. 选择的方法3.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4. 缩短选种周期的措施5. 实生选种6. 芽变选种七、杂交育种1. 杂交育种的概念及意义2.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选配3. 有性杂交的方式与技术4. 有性杂交后代的培育与选择八、回交育种1.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回交的遗传效应2. 回交育种的方法及应用九、杂种优势育种1. 杂种优势的概念、特点及利用价值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3. 杂种优势育种的一般程序4. 杂交种子的生产5. 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6. 杂交不亲和性的选育与利用十、远缘杂交育种1. 远缘杂交的概念及作用2. 远缘杂交的特点3. 远缘杂交的障碍及克服方法十一、诱变育种1. 诱变育种的意义及特点2. 辐射育种3. 化学诱变育种4. 诱变育种的程序十二、倍性育种1. 多倍体育种2. 单倍体育种十三、品种的审定与良种繁育1. 品种审定(登记)2. 良种繁育3. 品种推广十四、国内外研究进展1. 了解植物育种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2. 了解植物育种学领域最新研究方法3. 了解植物育种学领域最新科研及理论成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管理实施细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管理实施细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管理实施
细则
一、考生报名
1.本科生可以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以下简称“自命题”)。

2.考生报名时,必须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报考
学科和报考类型(学术/职业)。

3.考生报名截止日期由学校公布,应根据学校的要求提前提交申请。

4.考生须参加自命题,才有资格参加本科学科和专业的统一考试(如
果应考)。

二、自命题试卷规格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试卷总分为150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60分),第二部分是专业理论知
识(60分),第三部分是实用性知识(30分)。

2.试题类型主要为选择题,每题有4个备选答案,只有1个正确答案。

3.第一部分的基础理论知识试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史、科学与技术
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第二部分的专业理论知识试题主要考查本学科的
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知识,第三部分实用性知识试题主要考查实用应用材
料和实验技能,包括实验室基本安全操作,教学实验室实验管理,研究实
验室实验管理,仪器仪表使用,课程开发等。

三、自命题成绩评定
1.成绩发布日期将于考试结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试大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试大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硕士考试大纲园林规划设计一、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考试内容: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城市园林绿地指标,园林绿地系统布局,城市园林绿地树种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程序等。

考试要求:1、了解城市园林绿地三大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文教和游憩功能、城市绿地的景观功能;2、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分类、各类绿地特征及用地选择;3、掌握城市园林指标的计算方法,理解指标的作用、影响因素及指标的确定;4、理解园林绿地的系统布局目的、要求、原则和形式;5、理解城市园林绿地的树种选择原则和方法;6、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程序及有关的基础资料。

二、工厂企业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考试内容:工厂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工厂企业园林绿化的意义和特征,工厂企业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工厂企业特殊树种选择。

考试要求:1、了解工厂企业的总平面布置特点;2、了解工厂企业园林绿地的意义,掌握工厂企业园林绿化的特点;3、了解工厂企业园林绿地的设计原则,理解工厂企业绿地规划和工厂企业的各组成部分绿地规划设计;4.了解工厂企业园林绿地的植物选择有关原则,掌握工厂企业园林绿地的常用树种。

三、城市防护绿地规划设计考试内容:城市防护绿地的类型、特点,城市防护绿地的规划设计。

考试要求:1、了解城市防护绿地的类型,掌握城市防护绿地的特点;2、理解城市防护绿地布局形成;3、了解城市各类防护绿地的规划设计;四、城市道路、广场绿地规划设计考试内容:城市道路类型、城市道路绿地的作用、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城市广场绿地设计基本要求、城市广场和城市道路绿地种植设计以及树种选择。

考试要求;1、了解城市道路规划的一般知识、城市街道功能、道路系统的基本类型;了解城市街道绿化的作用;2、掌握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和绿化设计,掌握安全视距、交通岛等有关概念,理解街道游园绿化设计有关原理,了解市郊公路、铁路绿化种植设计;3、理解林荫道路的规划设计,了解城市广场类型、作用、绿化特点;4、掌握行道树选择有关原则,了解广场绿地及其它道路种植设计的树种选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水力学 复习题集及答案详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水力学 复习题集及答案详解
″时,产生 远离 式水跃;当ht = hc″时,产生 、__量水槽_ 临界 。 式水跃。 20、测量明槽流量的主要工具有_堰__
21、底流式消力池中产生的水跃,要求是__微淹没___形式的水跃消能率高且稳定。 22、水跃是水流从_急_流过渡到 缓 流的局部水力现象;当流量一定,跃前水深增大时,则 跃后水深是 减小 。 23、液体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 100kN/m2,则该点的相对压强为2 kN/m2,真空度为不存在 。 24、圆管半径 r 1m ,满管流动时的水力半径 R 为 0.5 米;如果正常水深h0 = 2m,则水力半 径 R 为 0.5 米。 25、水流在明渠中的流态为缓流时,其水深h h k ,弗汝德数Fr1。 26、一般情况下,给水管道中的流速不大于2.5~3.0m/s ,不小于 0.25m/s 。 27、只受重力作用,静止液体中的等压面是水平面。 28、只有途泄流量管道的水头损失是相同流量的管道的水头损失的 1/3 。 29、 在水击计算中阀门关闭的时间T s 水击相长T r 的水击, 称为直接 水击, 把T s T r 的水击称为间接水击。 30、a 2 型水面曲线是发生在陡坡 坡上的 缓流流(指急流或缓流)的水面线,这时弗 汝德数Fr沿程 减小(指增大、减小或不变) v 2 31、溢流堰的过堰流量与堰顶水头的 3/2 次方成正比。 32、能量方程中 2 g 项的能量含义为: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流速动能。 33、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的溢流坝水力模型,长度比尺λ L =25,当模型中某点的流速为v m = 0.8m/s,则原型中对应点的流速为v p =4m/s 。 34、从流体内部结构来看,流体的运动形态可以分成 层 流与 35、理想液体流动时,切应力τ= 0 。 36、水跃函数相等的两个不同水深称为_____共轭水深____。 37、若正常水深正好等于该流量下的_____临界水深______,相应的渠道底坡称为临界底坡。 38、当底坡、粗糙系数和断面面积一定时,使_流量最大__的断面形状,称为水力最优断面。 39、当堰顶厚度与堰上水头的比值介于 0.67 与 2.5 之间时,这种堰称为__实用堰___。 40、真实渗流的流速__大于___渗流模型的流速。 41、处于相对平衡的液体中,等压面与 质量 力正交。 42、紊流中粘性底层的厚度随雷诺数的增大而 减小 。 43、 均匀 流中只有沿程阻力系数。 流速分布 。 均匀 增加 流。 。 44、动能修正系数的大小取决于 紊 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2023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2023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2023版)口.考查目标《农业知识综合四》侧重于农业管理综合知识考查,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农业政策学三部分课程,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口.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农业经济学(50分)1.名词解释,共10分。

2.简答题,共20分。

3.论述题,共20分。

(二)发展经济学(50分)1.名词解释,共10分。

2.简答题,共20分。

3.论述题,共20分。

(三)农业政策学(50分)1.名词解释,共10分。

2.简答题,共20分。

3.论述题,共20分。

口.考查内容第一部分农业经济学一、概论1.西方著名农业经济学者的代表著作及代表思想2.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3.中国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二、农业的地位2.农业特征3.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4.“三农”问题的由来.实质及缓解措施三、农业自然资源1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2.农业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3.农业规模经营4.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5.绝对地租.极差地租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地租形式的变化7.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实现途径8.土地制度创新与土地流转四、农业劳动力资源1.人力资本的含义2.农业中人力资本的作用4.农业劳动力的需求5.刘易斯模型含义及经济学解释6.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含义及经济学解释7•托达罗模型的含义及经济学解释8.舒尔茨.夏斯达成本收益模型及经济学解释9.劳动力转移模型解释我国农业剩余劳动转移问题10.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及类型I1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主要途径五、农业资金1.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及其应用2.内生增长模型含义及其具体应用3.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含义4.农户在农业投资中的行为方式六、农业科学技术1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及特点2.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3.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4.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道路选择七、农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1.农产品需求2.农产品需求量的变动与农产品需求变动曲线3.影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因素4.农产品市场需求弹性及其计算5.农产品市场需求弹性的类型及曲线6.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及其计算7.农产品供给8.农产品供给弹性及其计算9.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类型及曲线10“谷贱伤农”经济现象的理论解释I1蛛网模型的类型及其经济含义八、农产品市场与贸易1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成要素2.农产品市场体系类型及特点3.农产品零售市场及特点4.农产品流通的意义及特点5.绿箱、蓝箱、黄箱政策含义及不同支持措施九、农业微观经济组织1中央历年涉及农业的1号文件,以近3年为主2.农业微观组织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3.统筹城乡发展问题4.新时期的农业结构优化与调整5.农业基本经营制度问题6.农业合作组织问题十、农业可持续发展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基本特征2.人口、人力资本积累、自然资源、环境、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农业现代化特征4.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5.农业供给侧改革问题6.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第二部分发展经济学一、导论1.发展中国家的概念.特征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两个概念的区分二、贫困、不平等和发展1.贫困的概念2.不平等和贫困的测度3.贫困群体的主要经济特征4.政府对减贫的努力和相应的政策5.政府可以选择哪些主要政策来改善和修正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三、资本形成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2.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3福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4.资本形成的来源四、人口增长.人力资源1.过快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有害影响2.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的重要性措施3.人力资本概念4.教育对人力资本的重要性5.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问题6.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发展战略与政策思路五、人口迁移.工业化和城市化1二元经济结构概念2.分析我国的农村人口流动特点.政策3.工业化.城市化概念4.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农业进步的关系六、技术1.技术进步的概念.动因.类型.过程2.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变革3•当前我国对技术进步采取的对策七、环境与发展1.可持续发展概念2.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3.发展中国家环境的政策选择第三部分农业政策学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1.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2.家庭承包经营的优势及成效3.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缺陷与阶段挑战4,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5.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二、农业土地政策1.农业土地与农业土地政策2.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政策3.农业土地流转政策4.耕地保护政策三、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1.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2.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目标及工具3.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沿革4.我国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评价四、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1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的内涵.目标与工具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的演进脉络3.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4.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五、农产品流通政策1.农产品流通及其政策的定义2.我国流通政策的历史沿革3.农产品流通政策的目标4.政策工具和基本研究方法5.政策的影响和效果6.政策的经验与教训六、农业对外开放政策1.农业对外开放的概念.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2.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与政策效果3.农业利用外资与“走出去”4.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七、农民合作社政策1农民合作社的内涵和政策背景2.农民合作社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研究方法3.农民合作社政策的沿革4.农民合作社政策的效果评价5.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和政策着力点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2.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的沿革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的效果和影响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的发展与完善九、粮食政策1.粮食.粮食安全与粮食政策2.政策工具和政策评估方法3.近十年我国粮食政策措施及其效果评价十、农村扶贫开发政策1.贫困的概念.政策工具和研究方法2.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的演变3,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的效果评价口.参考书目1.李秉龙、薛兴利主编《农业经济学(第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2.朱道华主编《农业经济学(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3.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托达罗.史密斯主编《发展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孔祥智主编《农业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6.钟甫宁主编《农业政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
(2020版)
Ⅰ.考查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四》侧重于农业管理综合知识考查,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农业政策学三部分课程,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Ⅰ.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一)农业经济学(50分)
1.名词解释,共10分。

2.简答题,共20分。

3.论述题,共20分。

(二)发展经济学(50分)
1.名词解释,共10分。

2.简答题,共20分。

3.论述题,共20分。

(三)农业政策学(50分)
1.名词解释,共10分。

2.简答题,共20分。

3.论述题,共20分。

Ⅰ.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农业经济学
一、概论
1.西方著名农业经济学者的代表著作及代表思想
2.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3.中国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二、农业的地位
1.农业类型与内涵
2.农业特征
3.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
4.“三农”问题的由来.实质及缓解措施
三、农业自然资源
1.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
2.农业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
3.农业规模经营
4.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
5.绝对地租.极差地租
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地租形式的变化
7.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实现途径
8.土地制度创新与土地流转
四、农业劳动力资源
1.人力资本的含义
2.农业中人力资本的作用
3.农业劳动力的供给
4.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5.刘易斯模型含义及经济学解释
6.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含义及经济学解释
7.托达罗模型的含义及经济学解释
8.舒尔茨.夏斯达成本收益模型及经济学解释
9.劳动力转移模型解释我国农业剩余劳动转移问题
10.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及类型
11.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主要途径
五、农业资金
1.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及其应用
2.内生增长模型含义及其具体应用
3.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含义
4.农户在农业投资中的行为方式
六、农业科学技术
1.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及特点
2.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
3.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
4.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道路选择
七、农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
1.农产品需求
2.农产品需求量的变动与农产品需求变动曲线
3.影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因素
4.农产品市场需求弹性及其计算
5.农产品市场需求弹性的类型及曲线
6.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及其计算
7.农产品供给
8.农产品供给弹性及其计算
9.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类型及曲线
10.“谷贱伤农”经济现象的理论解释
11.蛛网模型的类型及其经济含义
八、农产品市场与贸易
1.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成要素
2.农产品市场体系类型及特点
3.农产品零售市场及特点
4.农产品流通的意义及特点
5.绿箱、蓝箱、黄箱政策含义及不同支持措施
九、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1.中央历年涉及农业的1号文件,以近3年为主
2.农业微观组织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
3.统筹城乡发展问题
4.新时期的农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5.农业基本经营制度问题
6.农业合作组织问题
十、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2.人口、人力资本积累、自然资源、环境、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农业现代化特征
4.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
5.农业供给侧改革问题
6.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问题
第二部分发展经济学
一、导论
1.发展中国家的概念.特征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两个概念的区分
二、贫困、不平等和发展
1.贫困的概念
2.不平等和贫困的测度
3.贫困群体的主要经济特征
4.政府对减贫的努力和相应的政策
5.政府可以选择哪些主要政策来改善和修正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三、资本形成
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3.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4.资本形成的来源
四、人口增长.人力资源
1.过快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有害影响
2.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的重要性措施
3.人力资本概念
4.教育对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5.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问题
6.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发展战略与政策思路
五、人口迁移.工业化和城市化
1.二元经济结构概念
2.分析我国的农村人口流动特点.政策
3.工业化.城市化概念
4.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农业进步的关系
六、技术
1.技术进步的概念.动因.类型.过程
2.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变革
3.当前我国对技术进步采取的对策
七、环境与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
2.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3.发展中国家环境的政策选择
第三部分农业政策学
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1.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
2.家庭承包经营的优势及成效
3.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缺陷与阶段挑战
4.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5.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二、农业土地政策
1.农业土地与农业土地政策
2.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政策
3.农业土地流转政策
4.耕地保护政策
三、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
1.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2.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目标及工具
3.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沿革
4.我国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评价
四、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
1.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的内涵.目标与工具
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的演进脉络
3.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
4.政策执行效果评价
五、农产品流通政策
1.农产品流通及其政策的定义
2.我国流通政策的历史沿革
3.农产品流通政策的目标
4.政策工具和基本研究方法
5.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6.政策的经验与教训
六、农业对外开放政策
1.农业对外开放的概念.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
2.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与政策效果
3.农业利用外资与“走出去”
4.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
七、农民合作社政策
1.农民合作社的内涵和政策背景
2.农民合作社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研究方法
3.农民合作社政策的沿革
4.农民合作社政策的效果评价
5.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和政策着力点
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
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
2.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的沿革
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九、粮食政策
1.粮食.粮食安全与粮食政策
2.政策工具和政策评估方法
3.近十年我国粮食政策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十、农村扶贫开发政策
1.贫困的概念.政策工具和研究方法
2.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的演变
3.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的效果评价
Ⅰ.参考书目
1.李秉龙、薛兴利主编《农业经济学(第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朱道华主编《农业经济学(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3.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托达罗.史密斯主编《发展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孔祥智主编《农业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6.钟甫宁主编《农业政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