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教案.doc
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范本(通用13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范本(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7bab1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7.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优秀教案范本(通用13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优秀范本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三、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四、课前准备:挂图,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1)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①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②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③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④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⑤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b5442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a.png)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史》教材第七章第四节《丝绸之路》。
详细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其在我国古代对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了解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促进作用。
3. 引导学生认识丝绸之路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培养他们的国家战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其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条路线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2. 讲解:讲解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方面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拟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分组讨论如何进行贸易往来,体会丝绸之路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丝绸之路的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并标注重要城市。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2. 内容:(1)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2)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文化交流、经济贸易(3)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及其在我国古代对外交流中的地位。
(2)举例说明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谈谈你对丝绸之路对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的理解。
2. 答案:(1)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2)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如佛教传入我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传播到西方。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677c4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c.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1.1 设计依据1.1.1 课程标准要求1.1.2 学生实际情况1.1.3 教学目标设定二、知识点讲解2.1 文章背景介绍2.1.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2.1.2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2.1.3 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文本分析3.1.1 文本内容概述3.1.2 文本结构分析3.1.3 文本语言特点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4.1.2 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结构4.1.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5.1.2 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5.1.3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5.2 教学难点5.2.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5.2.2 文中难理解的语言表达5.2.3 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由于篇幅限制,后五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未详细展开,您可以根据以上格式和结构进行后续章节的编写。
或者您可以告诉我具体需要哪些内容,我将为您提供详细的教学设计。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课件或幻灯片6.1.2 历史地图或图片6.1.3 参考资料或书籍6.2 学具准备6.2.1 笔记本或学习记录本6.2.2 彩色笔或标记工具6.2.3 阅读理解练习题或 worksheet七、教学过程7.1 导入环节7.1.1 利用图片或地图引起兴趣7.1.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7.1.3 简短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7.2 文本讲解环节7.2.1 分段阅读文本7.2.2 解读关键词语和句子7.2.3 分析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7.3 互动环节7.3.1 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7.3.2 分享学习心得或感悟7.3.3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八、板书设计8.1 板书设计概述8.1.1 设计关键信息或重点内容8.1.2 设计结构清晰或逻辑性强的板书8.1.3 使用简洁明了的图表或图片8.2 板书设计细节8.2.1 使用不同颜色或标记突出重点8.2.2 合理安排板书空间,保持整洁有序8.2.3 在板书上加入适当的注释或解释九、作业设计9.1 作业类型9.1.1 阅读理解练习9.1.2 写作或研究报告9.1.3 研究性学习或小组合作9.2 作业要求9.2.1 明确作业目标和标准9.2.2 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或指导9.2.3 设定合理完成时间和提交方式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课后反思10.1.1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10.1.2 教学方法改进与调整10.1.3 学生反馈意见收集与分析10.2 拓展延伸10.2.1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或书籍10.2.2 组织相关活动或参观学习10.2.3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或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环节:一、知识点讲解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文章背景的介绍。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a5871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17.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丝绸之路》。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和地理位置。
(3)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培养学生的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丝绸之路》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释和理解。
3.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的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丝绸之路》的朗读和背诵,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释和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的介绍。
2. 教学难点: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的深入理解和阐述。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丝绸之路》的文本和朗读录音。
2. 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和地图。
3. 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和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朗读课文《丝绸之路》,并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 词语解释与句子理解: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4. 历史背景与意义介绍: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不同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6. 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展示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反思自己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态度。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f6a3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f.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
2. 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地图或视频等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风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探索欲望。
2. 新课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背景知识,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学习活动一:阅读理解(20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阅读课文《丝绸之路》,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教师辅导和巡回指导学生的学习。
4. 学习活动二:文化交流(1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进行相关的讨论和交流,展示课文中提到的各国文化的特点,学生可以参考课文并进行思考,教师做总结和点拨。
5. 学习活动三:写作(25分钟)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和素材,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文章。
教师提供写作指南和写作框架,辅导学生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进行相关的回答疑惑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预习下一课文或巩固课外阅读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四、教学过程设计的理由和意义1. 导入部分:通过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风貌,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整体概念形成。
2. 新课呈现部分:通过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背景知识,可以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整体概念形成。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a38b2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a.png)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11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
文化。
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1.自主识字写字。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教学准备]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中国地图。
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板书课题。
2.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汇报交流:①检查字音。
②疏通难字。
③扩词比赛。
3.巩固识字。
1.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
开火车游戏。
2.交流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3.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认一认。
2.记一记。
3.说一说。
4.看一看。
5.写一写。
1.认读会写字8个。
2.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4.观察教师范写难字。
评议。
5.独立练习书写。
共同评议。
四、分层作业: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充实“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交流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
2.板书课题。
1.畅所欲言。
2.读题。
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
①出示自读提纲,自读交流。
②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
③想象说话——朗读指导。
3.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推荐影片。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3.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4.练读;范读;互读;评读。
张骞受到哪些屈辱?逃出来遇到哪些困难?5.欣赏感受。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3992b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d.png)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精选8篇)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1篇知识与能力:通过动手绘制丝绸之路的示意图,了解丝绸之路的概貌。
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2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开辟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丝绸之路》(板书)请看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XX你先读。
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师: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生练读。
师:时间到,谁敢来读?要求: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
2、指名读。
3、生评议(是否流利上去评)(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5分钟后,比谁写得好!)1、生自学,师巡视。
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的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b3776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3.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其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精神。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路线、历史背景和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2.教学难点: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具体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展示一张丝绸之路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谁知道这张地图上的路线代表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概念。
2.学习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老师对重点句子进行解释和解析。
3.小组讨论a.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b.丝绸之路上有哪些重要的城市?c.丝绸之路对东西方交流有哪些影响?老师在各小组之间巡视,指导学生讨论。
4.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5.拓展活动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使者、工匠等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老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学生谈谈自己对丝绸之路的认识,表达对历史文化的好奇和探究欲望。
7.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查阅资料,了解丝绸之路上的著名人物和故事。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地图、讨论、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在拓展活动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丝绸之路的历史场景,增强了表达能力。
4.不足之处是,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在课后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认识程度。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讨论、表演等。
3.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如短文质量、查阅资料等。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17646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7.png)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 导入新课:(1)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调查家庭中对丝绸之路的了解,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2. 参观博物馆或丝绸之路遗址,加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评价。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丝绸之路》。
2. 丝绸之路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九、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第1课时):导入新课、学习课文、理解课文、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五年级下册第二课《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二课《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00ab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4.png)
五年级下册第二课《丝绸之路》教案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优秀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提出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且学会与同学共同交流解决。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让学生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
2、有关丝绸之路的地图(示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我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路。
说说你们知道的路都有哪些?2、在这么多路之中,有一条有名的丝绸之路。
对丝绸之路,你们了解多少?3、学生交流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同桌或小组交流,个别介绍。
(点评: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4、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丝绸之路。
板书课题:丝绸之路二、质疑课题,自主阅读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丝绸之路是从哪里到哪里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张骞是怎么开辟丝绸之路的?(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
)2、学生提问后,同位轻声读课文,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引导他们从刚才的提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3、同座位、小组交流筛选后的问题。
(不要求完全统一,确保学生个性化地阅读。
)4、带着问题学生自读自悟,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自己的体会做批注。
(点评:疑是思考的开始,问题是产生学习的起点。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5、小组内交流。
6、文中的哪一段既写了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又写了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这两部分?找出来,读一读。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294a4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0.png)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理解丝绸之路的影响和意义;
3.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运用组合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2.引导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丝绸之路既是商业贸易路线,更是文化交流平台;
2.帮助学生体会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和沿途的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猜测丝绸之路是什么。
二、教学
1.通过课文讲解,向学生介绍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2.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各国的影响;
3.统一复习关键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展示他们的独立见解。
三、活动
1.让学生分组表演丝绸之路的故事,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2.举行模拟贸易活动,让学生体验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
四、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概括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历史文化。
【课后作业】
1.以自己的话总结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2.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读后感。
【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思考能力等;
2.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意义,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9bd56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丝绸之路》。
(2)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3)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丰富自己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丝绸之路》。
2. 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
2. 运用想象力,感受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
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丝绸之路》文本。
2. 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学生分享自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3)教师简介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丝绸之路》。
(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所描述的丝绸之路景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教师总结,强调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4. 朗读背诵:(1)学生跟着教师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3)学生背诵课文。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六、教学拓展: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丝绸之路相关的主题,如丝绸、瓷器、香料等。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深入了解所选主题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和意义。
3. 各组制作PPT,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收获。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丝绸之路是连接____和____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教案
![《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b1bf0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5.png)
教案:《丝绸之路》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重要性。
2. 认识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2. 难点: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的重要性以及对现代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3.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地图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丝绸之路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展示一些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或物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背景介绍
- 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3. 路线讲解
- 通过地图展示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
4. 文化交流的影响
- 学生讨论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如宗教传播、艺术交流等。
5. 重要性讨论
- 组织学生讨论丝绸之路在古代的重要性以及对现代的影响。
6. 总结
-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7. 布置作业
- 要求学生回家后查阅更多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讨论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四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f27c8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18.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教学时数 1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侯、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 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你们知道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
2 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预测:﹙1﹚什么是丝绸之路?﹙2﹚那是一条怎样的路?﹙3﹚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课外与课内结合,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提出问题。
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感性的认识。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自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后遐想不同两国互赠礼品的友好场面)。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f7868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07.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学习文中生词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学会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和重要城市。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了解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丝绸之路》课文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的起源、经过和影响。
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丝绸”、“贸易”、“文化交流”等。
2.2 教学辅助材料:丝绸之路地图和图片,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和重要城市。
与丝绸之路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丝绸之路吗?它有什么重要性?3.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3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练习使用。
学生分组讨论,用生词和短语造句。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合作等。
4.2 生词和短语掌握情况:通过问答和造句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4.3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小组项目:学生分组,选择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城市,进行研究和介绍。
5.2 写作练习:学生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短文,可以是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或者自己的感悟。
5.3 家长作业: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了解丝绸之路,共同完成一项相关活动,如观看相关视频、阅读相关书籍等。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第六章:教学目标6.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其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文中涉及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五年级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92240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7.png)
五年级丝绸之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时间、路线和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古代中国与世界交流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丝绸之路的路线和重要的贸易商品。
(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和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2)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古代丝绸的图片和一段关于丝绸之路的简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丝绸是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丝绸之路。
(二)新课讲授1、丝绸之路的开辟(1)讲解丝绸之路开辟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138 年和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逐渐开辟了丝绸之路。
(2)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和经历,让学生了解他所面临的困难和取得的成就。
2、丝绸之路的路线(1)结合地图,向学生展示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
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2)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丝绸之路经过的主要城市和国家,加深对路线的印象。
3、丝绸之路的贸易商品(1)列举丝绸之路上主要的贸易商品,如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珠宝等。
(2)通过图片和故事,介绍这些商品的特点和在贸易中的重要性。
4、丝绸之路的意义(1)从经济方面,讲述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繁荣。
(2)从文化方面,强调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佛教、艺术、科技等的传播。
(3)从政治方面,说明丝绸之路加强了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和政治联系。
(三)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丝绸之路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有什么启示?2、如何保护和传承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丝绸之路的开辟、路线、贸易商品和意义,强调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三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c8d55daf45b307e9719718.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⑴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拓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热情。
⑵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⑶通过理解,领会过渡段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拓意义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老师:课件、相关资料;学生:搜集资料一、谈话导入⑴ 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什么路?在2000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就为我们开拓了一条千古不朽、享誉世界的路——丝绸之路。
(板书课习题)⑵ 释习题,读“金钥匙”,用金钥匙的方法说说你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问习题?(教师板书:什么叫丝绸之路?为什么要开拓丝绸之路?是怎样开拓的?有什么意义?)⑶阅读课文,看看这些内容都在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在讲。
二、学习课文⑴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告诉我们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默读。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⑵你对丝绸了解多少?学生谈搜集的资料。
(可结合学生带来的丝绸直观感受)课件展示(看到这么富丽的丝绸,你想说些什么?,瞧,罗马帝王身着丝绸的高贵)⑶丝绸不仅在中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阅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在写丝绸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⑷默读⑴2自然段,找出能体现中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的词语和句子。
(交流:“目瞪口呆”“赞不绝口”……“最时髦”“最考究”“最名贵”“和黄金等价”……)⑸此时,作为丝绸发源地的中国子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这种自豪的语气。
(二)学习第3自然段。
⑴欧洲的罗马帝国在我们国家的什么位置?(课件展示地图)⑵去罗马帝国的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讲?(女生读,男同学思考: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路的特点,你是如何领会到的?课件展示地图,段落,理解这条路环境恶劣,充满艰苦与危险。
)⑶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那这样一条危险的、远隔万里的道路是谁开拓的呢?(板书:张骞)哪句话在写?哪些段落又在具体写?⑷再读第四自然段,看看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与前后的内容有何联络?是如何联接的?(像这样把前后的自然段连贯起来的段落叫做过渡段,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三)学习5---7自然段⑴张骞开拓这条道路的过程容易吗?同学们在品德课上对这个故事已有所了解,谁能说一说?⑵课文中都是怎么介绍的?默读5----7自然段,思考:张骞在开拓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艰难?他是如何面对的?你是如何领会到的?用——勾画出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丝绸之路》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丝绸之路》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9468a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9.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丝绸之路》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意义。
1.2学习课文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词语。
1.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体会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2通过讲述、展示、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2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友好交往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意义。
1.2学习课文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词语。
2.教学难点2.1把握课文结构,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张丝绸之路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谁知道这张地图上的路线代表什么?2.学习课文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2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重点词语进行讲解。
a.课文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哪些内容?b.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课堂讨论3.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丝绸之路对当时的社会有哪些影响?3.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发言。
4.活动环节4.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古代丝绸路上的商人、使者等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4.2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6.作业布置6.1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城市和景点。
6.2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短文,介绍其历史背景、路线及意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课堂讨论、活动环节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意义。
在教学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教案
![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b6252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5.png)
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重要作用。
1.2学会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2通过课堂讨论、分享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2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重要作用。
1.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2.1掌握丝绸之路的相关历史知识。
2.2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丝绸之路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合作探究3.1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3.2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3.3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对丝绸之路的赞美之情?4.课堂讨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5.课堂小结6.写作训练让学生以“丝绸之路”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表达流畅。
7.课后作业7.1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相关历史知识,为下节课的讨论做准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及重要作用。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参与度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历史知识掌握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
《丝绸之路》课文原文:丝绸之路,古代文明的桥梁。
她起源于我国西汉时期,横跨亚欧大陆,连接东西方文明。
丝绸之路,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道路,见证了东西方的交流与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丝绸之路》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一起来看看我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教案”吧,更多事迹请关注。
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前准备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等方式,查询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或人物故事等相关信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却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
从此,东方的文明古国和西方的许多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
为什么称它是“对话之路”“开放之路”呢?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激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呢?2.学生寻读课文,回答老师的提问。
3.齐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4.进一步激疑: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启发学生多层面追问: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联系我们的仅仅是一条路吗?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呢”?伟大体现在哪里?5.小组合作讨论。
要求摆出观点,层次清晰地罗列事实以证明。
6.鼓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思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三、深入读文,把握主旨1.感受“友谊之路”。
(1)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2)交流、生发。
教师在对话中点拨:安息国(今伊朗)方面: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引史实以佐证:20000多人;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
大汉国方面: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罗马国和安息国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
教师同时注意鼓励学生不仅要理解正确,而且要读出人物当时的感情。
(3)小结: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
(1)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2)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3)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4)交流、生发。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为什么说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中国,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5)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文化之路。
(1)丝绸之路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
(2)齐读“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3)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说明了这种舞蹈在当时的风行。
已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向达先生曾撰有长篇论文《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我们可以从这篇史学名作中,一览唐代长安的种种胡化景象。
)(4)小结: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四、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1.教师有感情地激疑: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
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交流、生发。
(丝绸之路对古代经济、文明的巨大贡献;深情的民族自豪感;丝绸之路对现代西部人的一种感召力──西部大开发)3.激情朗读。
五、作业1.结合课文上所讲的内容,说说“为什么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2.有条件的,可以开一个“丝绸之路故事会”。
五年级语文《丝绸之路》教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授课过程导入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
(西游记视频展示)。
刚才的镜头大家都很熟悉,对,是《西游记》。
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把拍子打起来!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丝绸之路)。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丝绸之路,那么今天的丝绸之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领略一番丝路的风光。
在欣赏的同时,想想丝路风光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西域风情,荒漠......)是啊!到处是沙漠,戈壁,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
这么具有西域风情,沙漠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来开辟的呢?(一)丝绸之路的开辟【问题】如此具有西域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呢?(汉,张骞)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幻灯)。
他告别当时的汉武帝,一路西行,出使西域。
现在就让驼铃声带领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吧!(录像)正是有张骞这样的先行者,才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线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请看地图。
(二)丝绸之路的线路(幻灯)这是一张丝绸之路的线路图,请找到丝路的起点。
【问题一】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什么地方?(长安)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当时汉朝的都城,就像今天我们的首都北京。
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组成商队,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
之后分南北两路,北路从玉门关出发(春风不度玉门关),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南路从阳关出发(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样经过西域、中亚,到达罗马和阿拉伯国家,再到欧洲;南路的另一路则是到达印度。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走的就是南道中的这条道路。
【问题二】设想你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你会经过今天哪些国家和地区?南道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北道又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四人小组合作,小组作好记录。
(幻灯片:世界政区图)南道: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印度、孟加拉、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等;北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
可见路途非常的遥远。
【问题三】观察线路图,你认为在当时我国境内的丝路上有哪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区呢?(长安、楼兰、敦煌等)(幻灯)我们从这张图片中发现现在的敦煌非常的凄凉,而当时的敦煌却是非常的繁华。
敦煌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现在,请同学们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用集体的智慧来再现一下当时的繁荣景象,来当一回小演员。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幻灯) 提示: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2.选择好你的货物。
3.准备和对方商人交换什么货物?学生表演(繁荣背景,如何交易,筹备干粮,水等)从同学们的表演中,我们知道在当时的敦煌存在着物资的交流,而且交流的物资非常得广,有西方的毛皮、珠宝玉石、药材等,还有中原的丝绸、瓷器、陶器、铁器等。
事实上,在当时的敦煌,不仅存在着物资上的交流,还存在着文化的交流。
现在保留下来的敦煌的艺术宝库莫高窟就可以印证这一点。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
(幻灯:建筑,绘画,雕塑)敦煌莫高窟保存着最完好的佛教艺术,曾经有位著名的敦煌学者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学者的论说充分说明敦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则是丝绸之路带给它的。
(三)丝绸之路的交流作用【问题】敦煌的艺术来自于东西方的交流,来自于东西方的使者们的间接创造。
正是由于这些使者们的往来,使得丝绸之路异常的活跃,异常的繁荣。
那么,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实来印证这句话。
找到了吗?一起大声告诉我,好吗?(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书本和你已有的知识,举出实例来印证这句话呢?(可作适当补充)(幻灯)总结:丝绸之路的开辟丰富了东西方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增强了东西方人民的友谊。
所以说,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商道,而是一条友谊之道。
(四)丝绸之路的补充事实上,“丝绸之路”并不是只有这一条,广义上的丝绸之路是指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
除了张骞开通的官方通道“西北绿洲丝绸之路”外,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丝绸之路吗?(学生回答) (幻灯)总结:中国的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分为海陆两路了,此外,还有长城以北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因为这条丝绸之路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各个民族、部落纷纷想争夺控制权,因此充满了血腥和暴力。
四川云南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和风平浪静的“海上丝绸之路”由于主要以丝绸和香料贸易为主,又称“海上香丝之路”。
千余年过去了,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喜欢上了更为方便的海上运输,于是曾经辉煌的丝绸之路渐渐被人们放弃,敦煌也同样衰弱了,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但是随着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一条新兴的丝绸之路重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那就是亚欧大陆桥。
(幻灯:亚欧大陆桥的简介,线路图)亚欧大陆桥的简介: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经过了三十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