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核心问题的设计及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摘要:2016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一词正式进入教育系统,成为广大教师口中的热门词汇,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又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提炼出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要求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着力于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和责任几大素养培养,这是物理课程的核心价值,也是当下物理教学的课程目标所要达到的独特的育人价值。
要想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采取相应策略,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物理观念,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科学态度与责任。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原则(一)循序渐进原则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首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方面源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在朝夕之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另一方面源于初中学生初次接触物理课程,学习这样一门充满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性的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但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现状与课程要求思维能力存在差距,以学生目前的具象思维难以快速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快速把握知识本质,掌握物理规律,操作物理实验。
所以,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也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物理课标要求,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知识基础、能力现状,科学设计教学过程,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的方式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建立科学思维,增长探究能力,树立科学态度。
(二)体验性原则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应遵循体验性原则,这不仅源于核心素养内涵需要,也源于新课改要求。
体验能够加深学生理解,丰富学生感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加强学生思维活动。
只有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核心素养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工作任务时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在这一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针对核心素养提出相应的策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物理作为学科之一,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学生通过初中物理学习,可以培养其科学思维、观察实验的能力等,这些都与核心素养息息相关。
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时代的需要。
策略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可以通过设计启发性问题、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物理现象,主动探索规律。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行设计实验,如小车运动的实验、光的折射实验等,来让学生自主发现物理规律,从而培养其观察实验的能力。
策略二: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物理教学往往被学生认为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学科,因此教师应该借助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的原理、宇宙的奥秘等,从而拉近学生与物理学科的距离,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策略三:开展跨学科融合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物理教学也应该开展跨学科融合,将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可以将物理知识与数学、化学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跨学科思考,培养其综合能力。
也可以引入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如“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艺术”等,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
策略四: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核心素养下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物理知识。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改革,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核心素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设计性实验教学成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意义出发,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的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关键因素和策略。
一、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更强的适应社会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核心素养教育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性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运用已学的知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力。
设计性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实验,学生需要深入思考实验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从中掌握科学方法和思维模式,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设计性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合作完成实验操作、互相交流和讨论实验结果,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设计性实验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初中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特点初中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是指以科学探究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验为手段,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发现、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策略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策略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理念,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在这种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策略探究备受关注。
初中物理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深度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已成为教育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策略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核心素养理念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素养。
它包括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涵盖了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思维品质和学习策略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而不只是单一的知识传授。
在教育实践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初中物理课程的目标,正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核心素养,使他们具备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促进初中物理学生的深度学习,必须紧密结合核心素养理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策略的内涵和特点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学生不仅仅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知识的本质,掌握知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策略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理解和思考。
初中物理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 提倡实践和探究。
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现象观察来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培养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注重应用和拓展。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之后,要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拓展思维。
4. 鼓励合作和交流。
物理学习需要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和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有效练习的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有效练习的策略核心素养是综合性、运用性强的基本能力,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变革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练习策略。
1. 探究与实践策略探究与实践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观察,然后通过思考和分析实验结果,从中总结物理规律。
2. 问题解决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案例,让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和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观察、分析、实验、推理等一系列科学方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又能巩固和拓宽学生的物理知识。
3. 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集体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共同讨论问题、交流观点、分享思考,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想象与创新策略想象与创新是发展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创意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勇于提出新颖的思考和观点。
在想象与创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对物理现象的重新解释和理解,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5. 表达与交流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是物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描述和解释物理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取他人观点、理解并回应他人观点的能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有效练习的策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精神、创新能力以及表达和交流能力。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问题设计策略探讨
堂 中 的积 极性 ;有 时 是 为 了帮助 学 生巩 固所 学 过 的知识 等 。 总 之, 教 师要 做 到 心 中有 数 , 抓住主要因素, 清 楚 自己设 计 问题 的 原 因 以及 如何 使 这种 提 问达 到 预期 的效 果 ,同时帮 助学 生 进 入
到 有 条不 紊 的学 习状 态 中 。 3 初 中物 理 教学 中核 心 问题 的 设计 应具 有 探究 性 新课 程标 准 中 提 出的 另一 个新 的教 学 目标 就是 探究 性 。 与 传 统 课堂 教学 相 比 ,探 究性 提 问可 以更 好 地培 养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但 是 , 在物 理 教 学 中 , 很 多概 念 都 是 学生 刚接 触 到 的 , 稍微 具 有 难度 的问题 学 生可 能 会很 难理 解 .所 以教 师 要 注意 做好 引 导 工 作 。例 如 , 教 师提 出这 样一 个 问题 , 花 露水 擦 在 身上 是不 是 会 有 清 凉 的感觉 ? 答 案 很 明显 是肯 定 的 。 这时, 教 师可 以抓住 学
学 习情 况 。此 处 不再 进行 举 例说 明。
当然 ,如果 教师 想要 有 效 的利用 核 心 提问 让 不 同层 次 的学 生都 能 参 与到学 习 中 , 我 们不 仅要 在 教 材和课 堂设 计 上下 功 夫 , 还要 积 极引 导进 行 思 考 , 在一 定程 度 上 给予 学生 鼓 励 , 调 动其 参
5 把握 提 问 时 间 在 适合 的 时 间提 问
课 堂 上核 心 问题 的提 出还要 具 有适 时性 。 然而 , 如 何确 定课 堂 问题 提 出 的最 佳 时机 呢 ?这要 根 据课 堂 进度 、教 师 的教 学 计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案案例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案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欧姆定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关系,引导学生总结欧姆定律的内容。
3. 理解欧姆定律:通过示例,解释欧姆定律的应用,让学生明白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4. 实践应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欧姆定律。
2. 利用实验、讨论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4.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 学生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电阻测量等问题。
3. 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对物理学有浓厚的兴趣,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开关等。
2. 教学课件:欧姆定律的图片、动画、实例等。
3. 参考资料:关于欧姆定律的论文、教材、网络资源等。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策略及建议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策略及建议摘要:“双减”工作要求教师提升作业设计水平,提高作业质量,从而实现提质增效。
教师要对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最大限度发挥作业的效能,使作业不仅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基于此,下文将对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作业设计1 作业优化设计的背景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对学习活动过程有重要的巩固和强化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融合多元作业设计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书读千遍,不如手写一遍”等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作业设置中呈现出形式单一化、内容单调化等特点,使得作业也呈现出“一刀切”“一锅煮”的僵硬化、死板性等特点,不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呼吁多元化的作业形式。
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化压力为动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媒介,设计富有情境性、体验性和实践性的作业样式,使学生在具体的、生动的、活泼的作业实践过程中,形成对物质、运动、力等基础知识的科学认识与理解,从而促进科学的物理概念的有效建构。
具体地讲,在教学中,一方面,在对丰富的物理现象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对特定问题分析模式进行有效建构,促使学生结合具体材料与有效的理论依据展开对问题的具体分析和讨论,从而在科学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中有效地建构科学推理、论证、创新等意识。
另一方面,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应该结合实际知识经验,对学习活动中的疑惑、问题等进行大胆猜想。
接着,教师再按照猜想的思路设计问题方案、搜集整理信息、进行科学论证推理等。
这样,在针对性的科学分析、研究、交流、讨论、反思等过程中,学生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能够得以培养,探索自然、发现自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社会担当的责任意识亦能够实现有效培养与发展。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策略探讨
185中学教育一、“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具体指学生的个人素养、家国情怀以及社会关爱,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能够具备相应的品格及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和自身终身发展,它的重点在于发展、合作与创新。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某已具体问题时展现出的综合性品格和能力。
二、学科核心素养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根据课堂反应,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热情和兴趣,因此实验教学有利于完成初中物理学科目标,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但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课堂上往往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实验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掌握情况,教师传授知识大多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选拔。
但是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们要明白中学物理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
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物理实验的成功离不开严谨收集来的实验数据信息,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相互合作配合,所以要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明确的责任分工意识。
这些能力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中有能力解决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价值的教学理念。
三、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的优化策略探讨3.1将实验生活化 简易理解名词概念与规律为了让学生体会物理生活化的特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景主题,结合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比如八年级上册所学质量问题。
摘要:就初中物理学科而言,首先需要老师对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详细的学理分析,其次教师要结合物理实验的独特性以及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核心素养视角下建立促进物理教学进步的方案和框架,进而探讨出初中物理教学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优化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围绕“初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展开,旨在通过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面向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物理现象充满好奇。
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发展其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针对初中生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特点,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力、能量、电、磁等,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
(2)学会使用基本的物理实验仪器和工具,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提高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5)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总结物理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科学热情。
(2)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与生活、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严谨、客观、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自然、科学的敬畏之心。
(5)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如诚信、合作、尊重他人等,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作者:吕传生来源:《天津教育·中》2024年第01期当前,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强化大单元教学,明晰教学目标,解决现阶段教学模式创新不足、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展开研究,结合现存问题提出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以及策略,以此为相关认识提供参考。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分析根据2022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来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关键的内容,是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理念,要求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展课程教学。
对初中物理学科而言,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培育、科学思维意识、创新探究思想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内容,要求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以物理的思维和角度正确认知物质、运动以及相互作用等知识,并掌握物质的本质以及内在关联,通过实验活动解决物理问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进行物理验证。
大单元教学是核心素养理念下重要的教学方式,其中“大”是指借助知识统筹规划将教学内容按照“大任务”加以呈现。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大单元设计过程中,物理教学会更加全面,帮助教师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认知理念的教学方式。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展开学习引导,使学生能够构建物理知识架构,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当前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存在的不足第一,教学目标不清晰。
物理学科需要深度学习才能掌握内部知识,然而就目前物理学科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过于浅薄,没有深刻理解这种模式的教育重点,在教学目标设定方面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难以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思维方面存在偏差,难以保障教学水准。
第二,大单元教学在形式上缺乏创新,过于单一。
大单元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大”的特点,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情况加以科学运用,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却没有重视其灵活多变的特点,仅单一地进行知识整合,导致形式创新度不足的问题,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概念界定】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缺失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被公认的较为重要的素养特征。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或缺的素养,对人来说如此,对学科来说亦是如此。
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
物理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物理学科或物理领域的具体化,是物理学习者在学习物理或学习物理某一领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物理学科基本特征的思维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物理知识、技能、思想、经验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是物理课程目标在不同阶段的集中体现,是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一、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英国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教育,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英国是一个具有法治传统的国家,目前还没有成文的宪法,但是其法制很完善。
自 2002 年 9 月起公民权利与义务成为初中生国家教学大纲基础课程,从此以后公民教育作为英国一种特色教育在全国实施。
英国 2009 年颁布的《道德教育大纲》中道德价值观的教育成为英国各个学校必备的课程内容。
近年来,英国青少年司法局向伦敦多所学校派遣全日制驻校警察负责青少年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校治安。
美国一直是优质教育的领先国家之一。
他们的中小学核心素养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75年,《美国宪法》《独立宣言》等正式纳入社会科学课程。
20世纪70年代,针对初中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各种计划,旨在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和法治公民。
在21世纪,尼尔·诺丁斯作为精神关怀和道德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倡导关心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治理公民。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了核心素养的研究。
2014年3月30 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初中物理课程设计思路(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课程设计思路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课程设计思路一、课程设计理念1.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核心,关注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2.知识与技能并重:在确保学生掌握物理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过程与方法并行: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实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科学方法的应用。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课程设计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具备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提高观察和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安排1.力学: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量、压强和浮力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物体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
2.热学:包括温度、热量、比热容等内容,使学生了解热现象的本质,掌握热传递规律。
3.电学: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内容,使学生了解电现象的基本原理,具备基本的电路分析能力。
4.光学: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光现象的基本规律。
5.声学: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声现象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实验教学:注重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评价与反馈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观察、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初中物理: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物理: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并对教学进行反思。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对于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关键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
这些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设计之一。
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和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解“浮力”这一内容时,可以引入船只、气球等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和作用,进而引导他们探究浮力的原理和应用。
2、引导探究,培养能力探究式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解“电路”这一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电路的组装和连接,让他们通过实践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并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合作交流,提升素养合作交流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之一。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光的折射和反射”这一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让他们在合作中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原理和应用,并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反思1、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忽视的。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与策略
教育新探■成涛摘要:伴随教育体制的改革,核心素养应运而生,这就对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便于学生在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
同时,核心素养的提出也需要初中物理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通过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
因此,本文研究分析了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前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目前教学领域的终极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师在对学生上课的时候,应同自身学科的特点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便于初中生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能力和关键品质等。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物理属于一门培养初中生科学素养的学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其主要宗旨,同时还应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依据初中物理这一学科的特征,物理核心素养包含下面几个方面:1.物理观念,指引初中生从物理学的角度上对物质进行认识,并有效地分析问题,之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所谓的物理观念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高度提炼升华,具体来讲,物理观念包含相互作用观念、运动观念、能量观念以及物质观念等。
2.实验探究,初中物理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所以物理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应高度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同时,指引学生对实验进行积极的探究,便于有效提升学生实验的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科学思维,让初中生从物理学的角度上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有效认知,出发点为事物的本质,通过推理、论证以及分析等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
科学思维包含推理论证、模型结构以及创新质疑等。
4.科学态度与责任,指引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并承担一定的物理学科态度与责任情感,科学本质、伦理以及本质等均属于科学的态度与责任的范畴。
二、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为了更好地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下面结合《浮力》一课进行分析。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以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为主题,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物理知识基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任务包括: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面向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物理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就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初中物理核心概念,如力、热、光、电、磁等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学会使用基本的物理实验仪器和设备,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物理实验;(3)掌握物理公式、定律和定理,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定律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物理计算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5)了解物理学史,了解科学家们为探索物理规律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实验、演示、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4)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软件等,辅助物理学习,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5)注重学法指导,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其热爱科学的情感;(2)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科技发展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其在面对未知和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4)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5)注重德育教育,将物理学史、科学家故事等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初中物理“核心问题”提问策略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物
理
教
学
探
讨
第2 6卷 总 第 3 7期 2 20 0 8年 第 1 1期 ( 半 月) 上
J u n l o Phy is Te c i g o r a f sc ahn
3济 宁 学 院 附属 中学 , . 山东 省 济 宁 市 2 20 72 0
摘 要 : 文 针 对初 中物 理 教 学 , 出 了“ 心 问题 ” 堂提 问策 略 的教 学设 计 要 求 以及 设 计 方 法 . 结 合 案 例 进 行 本 提 核 课 并
讨论和分析。
关 键 词 : 问策 略 ; 心 问题 ; 学设 计 ; 例 分 析 提 核 教 案 中图 分 类 号 : 6 3 7 G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6 4 (08 l ( ) 0 1 — 3 10 — 18 2 0 )1S 一 0 6
( 目编 辑 栏
赵保钢 )
零 )而作惯性 运动 的方 向 , 它与 该点 处 的瞬 时速
第2 6卷 总 第 3 7期 2 20 0 8年 第 1 1期 ( 半 月) 上
物
理
教
学
探
讨
Vo12 N o 3 7 .6 .2
J u n l of Ph sc Te c ig o r a y is a hn
题 提 问策 略的教 学设 计要 求 , 精心 设计 核心 问题
和加工 性 问题 。 1 1 核 心 问题提 问策略 的设计 要 求 .
答 的 问题 , 过 师 生 的共 同关注 解 决 问题 ; 新 通 重
聚焦 类 问题 是 当学 生答 非 所 问 、 离 主题 时 , 偏 教 师要 及时提 出问题加 以引 导 , 以获得更 加 合理 的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实验、演示等内容,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探索和实践。
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些小组活动、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分组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多种学习资源,如参考书籍、互联网等,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物理学习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小型实验或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4. 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物理学习需要运用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运算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将一些物理概念和现象与相关的数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物理量的计算、图表的绘制、曲线拟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物理学习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是多样的,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
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立足于教学重难点所设计出的问题称为“核心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核心问题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的探究和思考,从而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升.核心问题与实际教学的无缝对接需要教师策略化的操作.本文从问题设计和问答过程的教师行为这两个层面对相关策略进行了探讨.
高效课堂倡导良性的师生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会提问,更要学会倾听.学生在对自我认知进行表达时,教师要注意倾听的技巧,并用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回应学生.在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时,教师首先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对应的学生身上,表达对其见解的充分关注,以及对他个人的充分尊重.学生通过教师的举止获得正面的情感反馈,因此会信心倍增,其对解决方案表达的完整性和流畅性都会有所提升.但是如果教师在学生进行答案表达时,时而目光游离,时而不耐烦地紧锁眉头,这些会对学生的情绪带来干扰,使其感到紧张或压抑,进而导致表达质量下滑.此外,教师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阐述,应该在学生讲述之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价.教师在进行倾听时,不仅要把握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更要推断学生答案的思维过程.因为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识记,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自我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和完善,所以教师要借助学生的答案描述来对其思维方式进行诊断,发掘学生已经知道哪些内容,明确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缺陷,这会成为教师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
作者:顾海燕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实验初中
初中物理进行概念教学的有关设计时,除了要考虑核心问题的设计之外,还需设计围绕探究内容展开的有内在关联的系列化问题.系列问题和核心问题一起搭建了课堂教学的提问体系,他们环环相扣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着物理规律的探究和认知,恰当的系列问题设计是对核心问题的必要补充.案例2《密度》教学过程中系列问题的设计首先通过情景创设,并对学生提出系列问题之一:请问你刚才看到什么现象?在总结学生答案的基础上,提出本积将可能有着怎样的联系?结合学生对核心问题的有关猜想,教师继续以追问的形式提出系列问题.系列问题之二:联系到刚才所观察的现象,你能发现或提出哪些问题呢?为什么你会认为物质的质量应该与其体积成正比呢?系列问题之三:如果要定量研究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你怎样进行实验?系列问题之四:实验过程中要对哪些物理量进行测量?需要哪些仪器?具体操作如何?系列问题之五: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时,你对质量和体积关系的猜想获得证实了吗?……
基于意义建构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必须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让学生得到充分思考和自主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的原有基础和经验成为新授认知构建活动的先行者,成为新思维、新知识的固着点.当下的初中物理课堂,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核心问题”是初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支架,有效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有序化,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条理,更为深入.优化核心问题的设计,并在课堂上教师策略化地对其进行应用与理答,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教材结构特点、学生认知特点、核心问题的自身特点是教师进行核心问题设计的三个重要立足点.首先,教师要从整体上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把握,明确学生的认知目标,以及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哪些体验以及进行哪些操作;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分析,并对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进行界定,并从中筛选出学生有必要着重探究的内容,进而明确核心问题的对应范围.那么,怎样的核心问题才是有效的呢?1.1有效的核心问题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扣紧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教师要认识到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恰当地运用才能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简单、重复、目的缺失的提问,不但无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更会给分散学生的精力,降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核心问题设计时要围绕教学主旨,以推动学生的认知构建.1.2有效的核心问题应该具备启发性和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是对学生的一种刺激,课堂教学中良性刺激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能启发学生的深度思维.信息化生活环境,导致学生的视线也日益开阔,他们有着丰富经验和信息的积累,教师提出恰当的核心问题启发他们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推动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从而有助于他们认知的顺应和同化.1.3有效的核心问题应该具备开放性问题的开放性特质能拓展学生的眼界,激起学生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此外,问题的开放性往往因为条件的缺失或冗余,直接导致分析角度和处理思路的不唯一,这必然会激起学生在相关问题上的讨论,通过彼此讨论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案例1《密度》教学设计中核心问题有效性和无效性的对比核心问题的有效设计:物质的质量与体积这两个物理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如果有,则可能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无效设计1: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理由:上述提问明显限定了关系的必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无效设计2:同一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这两个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理由:“同一种”一词缩小了学生的视线范围,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逐步认识到密度也正是用来区分物质的一个关键量,因此“同一种”一词冲淡了密度学习的重要性.
当学生的答案表达出现错误或者是因陷入僵局而卡壳时,教师不能直接放弃这次提问,因为这会进一步打击了学生的自信.教师应该灵活应对,采用各种手段来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纠正或是对处理方法进行调整.相关的启发性策略有:提示问题解决的关键点;说明问题提出的目的;更换提问的角度再次对问题进行陈述;对学生答案中的不足之处进行直接点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等等.此外,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或是再次复述问题,也能起到较好的启发效果.案例3《密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策略教师创设实验情境:分别将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放在天平的两端,学生会观察到体积大的一侧发生下降.教师提出问题:上述现象给你怎样一些认识?学生可能答: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教师继续问:你凭什么会认为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呢?学生可能答:因为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对于这样的错误答案,教师可以这样来进行启发,例如进一步提出问题: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就一定成正比吗?从教学的角度来讲,两个量之间要构建正比例关系要满足怎样的条件?请进一步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论断是否正确?以此引导学生由定性认知到定量分析,在纠正自己认识的同时,也在实验中逐渐得到铁与铝这两种材质的密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