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件 第一章 概论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课件 第1章 绪论

分析化学课件 第1章 绪论

1.8 滴定分析法中的c C + d D
n A ∶n B = a ∶b
a a n A nB cBVB b b
试样为液体,求浓度:
cA
a cBVB b VA
试样为固体,求其质量分数:
a cBVB 10 3 M A A% b 100 ms
6、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1.3 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
测定要求,待测组分含量和性质; 考察共存组分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分离富集方法,以提高 分析方法的选择性; 测定准确度、灵敏度的要求与对策; 现有的条件、测定成本及完成测定的时间要求等
1.4 分析化学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
分析化学发展经历3次重大变革 第一个重要阶段:
nNa2S 2O 3 6nKBrO3
例如: KMnO4用法滴定Ca2+。
Ca CaC 2 O 4 HC 2O 4 2CO 2
C 2O 4

2
2
H
MnO 4

2 MnO42- + 5 H2C2O4+ 6 H+= Mn2+ + 10 CO2 + 8 H2O 2 KMnO4 ~5 H2C2O4~ 5 Ca
如Ca2+沉淀为CaC2O4,再用硫酸溶解,用KMnO4滴定 C2O42-, 间接测定Ca2+
1.7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溶液准确浓度的物质。 要求: (1) 纯度高。易制备和提纯。 (2) 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有结晶水的物质,如H2C2O42H2O等, 结晶水的含量也应与化学式相符。 (3) 性质稳定。不与O2、CO2、H2O等作用;不吸湿, 也不风化。 (4) 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小称量的相对误差。 (5)滴定反应时,反应定量进行,无副反应。 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配制方法:直接法和标定法

《分析化学》第1章 绪论ppt课件

《分析化学》第1章 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的定义:
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
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结构和测量有关组分的含量。
作用: 研究物质及其变化 在工农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任务分: 定性分析 :鉴定组成 定量分析:测定含量 结构分析:结构研究
• 例行分析:例行分析是指一般化验 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

• 仲裁分析:是指不同单位对分析结 果有争议时请权威单位进行裁判的 分析
• 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历史
• 第一次变革:20-30年代溶液四大 平衡理论的建立 技术 → 科学
• 第二次变革:40-60年代经典分析 化学(化学分析)→ 现代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为主)
• 第三次变革:由70年代末至今提供 组成、结构、含量、分布、形态等 全面信息, 成为当代最富活力的学科 之一
按对象分: 无机分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组成和测定含量 有机分析:官能团的分析和 结构鉴定
按测定原理分:
化学分析:重量分析,滴定分析等 仪器分析:光学分析,电分析,色谱 分析,NMR,MS,电子显微镜,x-射线分 析
按试样用量和操作规模分:
常量分析 :S > 0.1g , V > 10mL 半微量分析:S 0.01~0.1g , V 1~10mL 微量分析:S 0.1~10mg , V 0.01~1mL 超微量分析:S < 0.1mg , V < 0.01mL

01 《分析化学》课件

01 《分析化学》课件
随着电子工业和真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技术渗透到分析化学中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测试方法和分析仪器, 它们具有高度灵敏和快速等特点。
尽管分析化学正向着高灵敏度、高速度和仪器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但化学分析仍然是分析化学的基础,因 此分析化学仍然要从化学分析学起,进而扩展到仪器分析。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
如上例中的相对误差为
RE1

0.0001 1.2301
100%

0.008%
RE2

0.0001 100% 0.0123

0.8%
这说明,绝对误差相同时,测量值越大,相对误差越小,因而在分析测定中,取样量应该大一些,如试样的质量、滴定
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等。
14 第二节 定量分析的误差
在进行物质分析时,首先要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然后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来测定各组分的含量。本书的主要内容 是讨论定量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对于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以及与化学有关的各学科领域都起着重 要的作用。分析化学与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矿物学、地质学、生理学、医学及农业等都有密切 的联系,且相互交叉和渗透,因此,人们常将分析化学称为生产科研的“眼睛”。
1 分析化学概述
2 定量分析的误差
3 有效数字及 其运算规则
7 第一节 分析化学概述
第一章
一、 分析化学的任务及其作用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及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它可 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部分。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由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组成;定量分析的任务是 测定物质中有关成分的含量。
1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分析化学-第1章 概论PPT

分析化学-第1章 概论PPT
nFe 6nK2Cr2O7 TFe / K2Cr2O7 M Fe 6 (1.00 cK2Cr2O7 ) 1000
2、滴定剂与被滴物质的计量关系
(1)酸碱反应
anA bnB
nA:指滴定时消耗的酸的摩尔数,a为 酸碱反应中酸给出的氢离子个数。 nB:指滴定时消耗的碱的摩尔数,b为 酸碱反应中碱接受的氢离子个数。 例:HCl+Na2CO3→NaCl+CO2+H2O
TFe / K 2Cr2O7 0.005000 g mL1
意义为:用重铬酸钾滴定亚铁离子时,每消耗 1.00ml标准溶液,就被滴定了0.005000g铁离子
滴定度T与物质的量浓度C之间的转换关 系示例: 0.1000mol· -1 HCl标准溶液,转换为 L 1.00mL标液相当于被滴物的质量m=T (1)NaOH: TNaOH/HCl=0.004000 g/ml
nNaOH nHCl mNaOH 1.00 0.1000 39.997 1000
(2)Na2CO3: TNa2CO3/HCl=0.006300 g/ml
2nNa2CO3 nHCl
1.00 0.1000 105.99 1000 2mNa2CO3
滴定度的应用:已知标准溶液(滴定剂)的浓 度和消耗体积,就可以按下式计算被滴物的质 量 wFe VK 2Cr2O7 TFe / K 2Cr2O7 ( g ) 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c的换算(上例):
传 感 器
化学图象
生物分析 环境分析
分析化学 主要发展 趋向
接口
联用技术
教 育 新 原 理 新 技 术 新 仪 器
过程分析 表面分析 单细胞分析
离 线 分 析 检 测
其它科技领域

1分析化学概论.

1分析化学概论.




22:02:58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18个课题)
课题01: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研究; 课题02: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课题03: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课题04:重要有机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 课题05:生物毒素和常见毒物检测技术;
课题06: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违禁化学品检测技术;

样品预处理的原则:
防止待测组分的损失;
避免引入干扰 样品预处理的依据: 干扰情况(是否需要分离等) 测定方法(是否需要富集等)
22:02:58
三 试样分解:溶解和熔融 (p372-378) 1 溶解:
水溶:NH4SO4中含氮量的测定; 酸溶 HCl: 氢以前金属,碱性氧化物及弱酸盐; HNO3:强氧化性,溶铁矿样时,破坏硫化物和碳化物;
如: Na2CO3常用于分解硅酸盐;
3)半熔法(烧结法) 低温熔融,对坩埚侵蚀小。
22:02:58
四 消除干扰:(p334-369)
氧化还原掩蔽法 沉淀分离
掩蔽
配合掩蔽
沉淀掩蔽 酸碱掩蔽
分离 萃取分离
色谱分离等
萃取富集
富集 吸附富集
共沉淀富集
22:02:58
五 测定 determination
物质 物质的性质 组分的含量 干扰情况 分析方法 准确度 灵敏度 选择性 适用范围 用户 用户对分 析结果的 要求和对 分析费用 的承受度 成本 时间 人力
设备
消耗品
分析方法
22:02:58
1.4 滴定分析概述

1.4.1 滴定分析法
(titrimetric determination) 用滴定管将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 物的溶液中,通过指示剂指示滴 定终点的到达,根据标准溶液的 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 组分的含量。 传统分析方法; 适用于常量分析; 特点:简单、准确、费用低

分析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分析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化学定量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中试样和试剂的用量, 测定物质各组分的含量
化学定性分析:根据分析化学反应的现象和特征鉴定 物质的化学成分
滴定分析(titrimetric analysis )
重量分析(gravimetric analysis)
第一章 绪 论
3. 按照分析方法的原理分类(2)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使用较特殊仪 器进行分析的方法 (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作为一门科学的分析化学的形成: 20 世纪初,以溶液四大平衡理论为基础。 化学分析法迅速发展成为系统理论和方 法。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20世 纪40~60年代,物理学与电子学的发展 促进分析化学的发展。光谱分析、极谱 分析及其理论体系。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动力
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的诞生 :18世纪,在氧化汞 形成实验中的定量测定,拉瓦锡(AL.
Lavoisier) --分析化学之父。
滴定分析的产生:直接动力是化学工业 的兴起。 18世纪时,硫酸、盐酸、苏 打和氯水是化学工业的中心产品。最早 的“滴定分析” ,法国人日夫鲁瓦测 定醋酸的浓度,将醋酸滴加入碳酸钾中。
微量组分分析 (0.01%~1%)
痕量(组分)分析 (<0.01%)
注意与试样用量分类法的区别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第四节
分析过程和步骤
第一章 绪 论
化学分析
明确分析任务和制订计划(包括标准操作程序,SOP)

分析化学课件第1章.ppt

分析化学课件第1章.ppt

体积百分数
VB 100 % VB
Vs
Vs
单 位:mL/mL或μL/mL(10-6)、nL/mL(10-9)等
2019/12/27
17
(3)气体试样——常以体积计量
体积百分数
VB 100 % VB
Vs
Vs
单位:mL/mL或 μL/mL(10-6)、nL/mL(10-9)
2019/12/27
碱溶
20%~30%NaOH—分解Al,Al合金及某些酸性氧化物(分解应在银或 聚四氟乙烯器皿中进行)
2019/12/27
7
(2)干 法
(熔融法)
酸熔法
K2S2O7或KHSO4 —— 碱性及中性氧化物(Al2O3,Cr2O3,Fe2O3,Zr2O3),钛铁 矿,铬铁矿及碱性或中性耐火材料
碱熔法
K2CO3,Na2CO3,NaOH,KOH,Na2O2或它们的混合物 ——酸性矿渣、 酸性炉渣及酸不熔试样
H3PO4(高温)(强络合性)—难溶解的高碳、高Cr、高W的合金或矿石
HClO4(最强酸,浓热时具强氧化性及脱水性)—含Cr合金及矿石(分 解能力极强)
HF+H2SO4(较弱酸性,强络合剂)—硅酸盐及含硅化合物
混酸溶 王水及逆王水(HCl的强络合性,HNO3的强氧化性)—Au,Pt及HgS
HNO3+HClO4—分解有机物
无水碳酸钠(钾) +
坩埚材料
Ni
Pt
Ag 石英

+
+
-
-
-
NaOH(KOH)
+
+
-
+
-
-
Na2O2 焦硫酸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
第三次
20世纪40-70年代:由于 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发展 的要求,在物理学和电子 学发展的推动下,发展了 仪器分析方法。 特点:快速、准确、灵敏 的微量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分析工 作者最大限度地利用计算机 和数学、物理学、化学、材 料科学和工艺学等学科的最 新知识,选择最优化的获得 原子、分子信息的方法。 特点:计算机化、信息化。
2. 滴定度 T被测物/滴定剂
指1ml某滴定剂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or mg).
例:用AgNO3 标准溶液滴定Cl- , 当 TCl-/AgNO3=0.003545g/mL时,若消耗AgNO3 溶液21.50mL。
则 mCl-=0.003545×21.50=0.07622(g)
C与T的换算:
化学分析 Chemical Analysis
定性分析 Qualitative Analysis
定量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
滴定分析法 Titrimetry
重量分析法 Gravimetry
电化学分析法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仪器分析 Instrumental Analysis
2. 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法
返滴定法(回滴法) 如:EDTA (Y6-) 滴定Al3+
Al3+ +Y6- ==AlY 3- + Y6-
Zn2+
置换滴定法 如:以K2Cr2O7测定Na2S2O3浓度
Cr2O72- + 6 I - +14H+ == 2Cr3+ + 3I2 +7H2O
I2 +2S2O32- == 2I- + S4O6 2 -
7 第十章 电位分析法
5 第十一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1 第十二章 极谱和伏安分析法
学时
5 5
3 3 3 4
合计
54
教学参考书及参考文献 p4-7
§1-2 定量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
Processes of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Its Expressing Results
含量低:g/g, ng/g, pg/g (ppm,ppb,ppt) 体积分数 vx/vs (气、液) 摩尔分数 nx/ns (液) (以上量纲均为1)
物质的量浓度 mol/L 质量摩尔浓度 mol/kg 质量浓度 mg/L, g/L , ng/L
§1-3 滴定分析法概述
Introduction of Titrimetry
从研究创新方面来说,要强调3点: 1)引入物理学新概念和新技术; 2)创建分析仪器装置; 3)瞄准国际公认的有影响的重大科学问题。
三. 分析化学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据分析任务不同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结构分析
据分析对象的化学性质不同
无机分析 有机分析
分析化学(一)
Analytical Chemistry(1)
第一章 概 论
General Topics
§1-1 绪 论 Introduction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Aim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Its Importance for Society
1.分析化学的定义
或过滤器(收集非挥发性)装置
四、生物试样 Biologic Sample
(植物试样、动物试样)
特点:组成随不同部位、不同生长阶段而不同 注意事项:前处理及保存方法
§1-6 试样的分解 Decompose
一. 溶解法 (Dissolve)
(1) 水溶: 可溶性盐类, 硝酸盐、 醋酸盐 、铵盐等 (2) 酸溶: 利用酸的酸性、氧化还原性和络合性能等
溶剂: 单一酸和混合酸 (3) 碱溶: 溶解酸性氧化物及两性金属
溶剂: NaOH, KOH
二. 熔融法 (fusion) (1) 酸熔法 (2) 碱熔法
三. 烧结法 (半熔法)
熔剂 (flux)
四. 干式灰化法 (1) 氧瓶燃烧法 (2) 定温灰化法
五. 湿式消化法
六. 微波辅助消解法
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定义:
Titrimetry ( Volumetry )
滴定
2HCl+Na2CO3=2NaCl+H2CO3 化学计量点(sp)
滴定剂
Stoichiometric point
滴定终点(ep)
End point
终点误差(Et ) End point error
被滴定溶液
一.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itrimetry
光学分析法 Photochemical Analysis
色谱分析法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其它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关系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
1
仪器分析是在化学分析基础上的发展
不少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涉及到有关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
2 不少仪器分析方法,还必须与试样处理、分离及掩蔽等 化学分析手段相结合,才能完成分析的全过程
(1:1关系) ( 1:n 关系)
T ×103 0.003545×103
CAgNO3 = M
=
Cl
35.45
= 0.1000mol / L
T ×103
CK2Cr2O7 = M Fe ×6
二. 计算
1. 基本关系式 2. 计算示例
例.称取红丹(Pb3O4)0.1000g,加HCl处理成溶液后, 加入K2CrO4使Pb2+沉淀为PbCrO4,将沉淀过滤洗 涤,然后再溶于酸,加过量KI,析出的I2以淀粉 为指示剂,用0.1000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 定,用了13.00ml。问Pb3O4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 标准溶液 (standard solution): 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溶液
配制方法
直接法
间接法
§1-4 滴定分析计算
Calculation of Titrimetry
一.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
1. 浓度(Concentration) 物质的量浓度 C mol/L (应注意基本单元的不同) 如: C (KMnO4)= 0.1mol/L ; C (1/5KMnO4)= 0.5mol/L 质量摩尔浓度 mol/kg 质量浓度 mg/L g/L ng/L
例. 采集到的原始试样为24kg,经破碎后 要求全部通过10号筛孔(d为2mm),问最后应保 留分析试样多少kg? 可连续缩分几次? (k=0.06)
解: Q≥0.06×22=0.24 kg
则 24×( 1/2)n≥ 0.24
n= 6 即 允许连续缩分6次 24×(1/2)6=0.375 kg
(若缩分7次则只有0.19kg)
二、液体试样 Liquids
(如:水样、饮料、体液、溶剂等)
特点:均匀程度高 注意事项:
1、据不同来源、要求在不同的采样点、时间进行采样 2、采样容器 3、试样的保存
三、气体试样 Gases
(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大气等)
特点:均匀、稳定
采样方法:用泵将气体冲入容器; 贮存方法:一般采用气体吸附剂(收集挥发性)
§1-5 分析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Sampling and Preparation
一、固体试样 Solid Sample
1. 组成均匀程度高的试样 (如:粉状物料) 采集方法:直接采用,不必制备
2. 组成不均匀的固体试样 (如:矿石,煤炭) (1) 原始试样的采集:
采集方法: 应根据试样堆放情况,颗粒大小 从不同的部位和深处选取多个取样点
分析化学是一门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 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物质的组成、含量、 结构、分布、形态及其它多种信息的科学.
分析化学的发展过程 三次变革
2. 分析化学的发展史
第一次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 析化学从技艺变成一门完 整的科学,以溶液中的四 大平衡理论为分析化学的 理论基础。 建立了重量 分析、容量分析(经典分 析时代)。 特点:简便、准确的常量 分析。
2.以元素形式的含量表示 如:金属: Fe, Al;有机物:C, H, O, N
3.以氧化物形式的含量表示 如:矿石 K2O, CaO, MgO, Fe2O3
4.以化合物形式的含量表示 如:化肥,无机、有机盐 KNO3, KCl, CH3CH2OH
(二) 被测组分含量的表示
质量分数 mx/ms (固、液)
扩展时空多维信息
在线分析
快速反应追踪分析及遥控
无损分析、活体分析
非破坏性检测
生物大分子及生物活性物 质的表征与测定
从分析化学的研究目标来说,要追求“3S+2A” 3S:即Sensitivity, Selectivity and Speediness
(灵敏度、选择性、高速度) 2A:即Accuracy, Automatics(准确度、自动化);
3 仪器分析有时还需要采用化学富集的方法提高灵敏度
内容
第一章 概论(书第1,2章) 第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
数据处理(书第3,4章)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
学时
内容
4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 5 第八章 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
离和富集方法
9 第九章 电分析化学导论 (仪器分析)
一. 定量分析过程
2
处理
1
取样
溶解
• 均匀 • 有代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