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信息化体系建设

合集下载

测绘信息化体系的建立

测绘信息化体系的建立

浅析测绘信息化体系的建立【摘要】当前,随着测绘的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数字化测图的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通信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测绘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代了原有的模拟测绘。

本文从测绘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入手,阐述了该技术对的特征和内容,并且提出了测绘信息化体系的建立目标。

【关键词】测绘;信息化体系;体系建设测绘信息化体系经过最近几年的普及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测绘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进一步提高测绘的信息化水平,及时的解决相关的问题,才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测绘产业的层次,从而不断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拓宽业务的领域,将技术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一、测绘信息化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测绘技术经历了由模拟测绘往数字测绘过渡的时期。

在20世纪80年代,城市的勘测企业依据测绘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并且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及时地更新了设备,购置了自动化的测绘仪器,比如gps、数字水准仪以及全站仪等。

与此同时,他们还引进和开发了数字测绘所需要的软件和系统,积极地开展以3s为代表的新的测绘技术,对新的方法进行推广、应用,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流程和生产管理进行全面研究与总结。

到了20世纪90年年代的后期,数字化测绘取代了模拟测绘产品,并且建立起了以3s为核心的数字化测绘体系,完成了由传统模拟测绘想现代化数字测绘的转变。

随着数字城市和数字区域的建设的深化与提高,信息化测绘体系逐渐产生。

当代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测绘产品的内容、形式和服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往的数字测绘的技术与产品都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

与此同时,测绘仪器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地提高。

快速发展的测绘技术,为数字测绘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与保障,使得数字测绘往信息化测绘体系靠拢。

这是数字测绘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必然的结果。

这是我国的测绘产业实现从模拟测绘发展到数字测绘的之后的一个崭新的阶段。

山东省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

山东省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

山东省测绘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
赵君;陈宝行
【期刊名称】《中国档案》
【年(卷),期】2017(0)6
【摘要】测绘档案是国家的重要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但长期以来对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经费投入不到位、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与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现代化建设要求、与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力度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赵君;陈宝行
【作者单位】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2.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3.山东省测绘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简介
4.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食药监发[2017]58号
5.新时期测绘档案标准体系建设的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信息化测绘下的质量体系建立方法的探讨

基于信息化测绘下的质量体系建立方法的探讨

质量管理是贯穿于项 目生产始末 的重要业务活动 。以往 息和指令可在各项 目承担单位之间能够双 向传递 ,各单位 内 通过 网络化 的逐级逐 序 在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 中,都是采用手工记录 的方式这些零 部的任务流和数据流能够顺畅流转 ;
散的质量 数据无法 为质量管理 和控制提供有 效的数据 支撑。 质量控制模式 ,建立质量数据库 ,夯实生产过程 中的质量控 通过建立质量数据库 ,实现面 向生产过程逐级逐序 的质量控 制 ,减少返工 次数 ,提升作业质量和成果质量 。 2 . 2 技术培训方 面 制。
不能保证完全正确。通过将不 同层次 的质量数据收集入库后 , 可 以基于质量数据库提供质 量评 定信息和质量错漏信息的查
询 、统计 与分 析生 成质 量报 表 ,为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 正质量问题提供支撑。
查软件要支持检 查结 果的一致性 ; 支持 过程数据 和最终 成果
数据 的质量检查 ; 支持 以质检方案 为驱 动的 自动和人 工交互
技 术 指 标 检查 ,质检方 案可根 据不同 比例尺 、不同生产任务要 求进 行 2 . 1 质量管理方面 灵活修 改 ; 支持 质检 软件 检查结果 与作业 软件之 间的交互操 2
作 ,实 现一 键快 速错 误定位 。便于作业员修改和检查员的复
通过信 息化手段 ,将项 目、合同 、人员 、设备和数据等
新技 术 、新 设备 、新工艺 的特点 ,需要建立新 的 、能适应基 础地理信 息数据采集 、建 库与应用服务 的质量控 制体 系。不 仅局 限于传 统意 义上 的数 据 “ 二级 检查一 级验 收” ,而要 向

生 产 管 理 数 据 席
信 息 化 测 绘 业 务 运 行 管理 平 台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技术测试与评价大纲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技术测试与评价大纲

四、《测评大纲》有关术语概念
1.信息化

四、《测评大纲算机为核心的智能化工具, 形成以此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生产工具,具有网络化互联的特 征,代表了信息化生产力。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 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信息管理等功能。
四、《测评大纲》有关术语概念
(2)示例
★宇宙体系(自然系统)由众多星系(银河系、河外星 系…)组成。
★人体由八大系统构成: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 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又由口、食管、胃、肠及各种消化腺等要素 (部件)组成。 ★探月工程(人工系统)由5大系统构成:卫星系统、火 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
2.信息化测绘
信息化测绘是以GNSS、RS、GIS等为代表的 测绘技术为基础,融入现代通信、网络、计算机、 数据库等技术,形成信息化测绘生产工具,将地理 空间信息通过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加工汇集至数据库, 为各级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规划决策、社会大众生 活、工作、学习等提供各种导航定位、地理空间信息、 位置服务的新一代测绘业态。
内容宣介
一、《测评大纲》编写背景
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中 提出要“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促进地理信息 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 化。”(第一次提出四化)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测绘地理信息发展“ 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中提出“ 到2015年,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和信息化 测绘体系”。
一、《测评大纲》编写背景
2013年,国家局李朋德副局长在信息化测绘建设座 谈会上提出了“加强能力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 建设”的发展思路,阐述了信息化测绘体系八个方面的能 力建设内容,并归纳了“三步曲”推动方案:

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

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

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摘要:基础测绘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地理信息产生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我国战略目标发生转型,国家经济和安全以及自然资源管理方面,都对基础测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新型测绘体系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轮的科技竞争已经正式开始,而基础测绘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基础测绘体系中融入更多的高科技因素,以满足时代的需求,从而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概述新型基础测绘是对传统基础测绘的继承和发扬,与传统基础测绘相比,具备“全球覆盖、海陆兼顾、联动更新、按需服务、开放共享”等特征。

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是运用目前现有的科学技术,比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模式,遵照国家规定的相关准则进行测绘的一种方式。

在获取信息时具有立体化、自动化、实时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也让基础测绘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同时构建测绘体系新格局,也是当前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特点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体现着当代社会的新标准和新气息,在该体系当中,有五大特点是需要值得关注的,同时也是未来发展需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个特点是新定位。

自从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测绘工作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明确了“两服务、两支撑”的规定,而基础测绘不仅要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同时,它也要承担起管理职责,服务于文明新体系。

第二个特点是新技术。

国家在创新发展的趋势下,基础测绘要加快升级的脚步,从传统的测绘模式转向新型测绘模式,在其中加入人工智能、无人机测图、倾斜摄影测绘等相关技术。

第三个特点是新问题。

在新时期,新型基础测绘也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应用与需求不匹配、重复测绘和重复生产等问题,因此,新型测绘要按照自然资源管理的新要求去发展,探索转型之路,才能解决新问题。

第四个特点是新期待。

新型测绘体系的加入,让人们对测绘结果有了更多的新期待,比如测绘图像的清晰度、准确度以及多样性。

构建信息化测绘体系 服务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

构建信息化测绘体系 服务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

城 市作 为一 个地区 的政治经 济文 化 中心 ,在 区域经 济发展全局 中起着至 关重要 的作用 ,研 究解决好城市的人 口、资源 、
环 境、灾害等城市可 持续发展 的重 大社会 问题 ,对于推动 区域经济健康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地 理信息既提供 了这些社
会 问题 的重要信息 ,也是解决有关 土地利用规 划、城市 发展 和社区管 理、灾害预报与 处理等推动 国 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 民 生活质量的基本资料 ,据统计 ,社会经济建 设、 日常生产生活等所涉及 信息的 8 %以上 与城市地理信 息密切相关 ,因此, 0 城市地理信息产业 的发展 ,必将越 来越受 到政府和社会 各界的重视 。在漳 州, 由于受 体制、财政投 入等各方面条件制约 ,
1 测绘行 业 正经 历一 场 历史 性交 革
进 入新世纪 以来 , 测绘行业 正面 临着一次 新
的产业升级改造 , 即数字化测绘 正在 向信息化测 绘转变,其结果是数据 的更 新更 加快速化 、 时 实 化 ;数据 的管理将 更加一体化 、网络化 ;测绘 服
务 的处理将更加智能化 ; 工程测 量的过程将更 加
测量共约 2 0 m 8 ;三等水准测量约 3 k k 8 m,为我市的经济发展 以及政府的宏观决策 , 到了强有力的测绘保障作用。但是 , 起
由于基础测绘投入与 同一时期经济发展 的速度 、规模之 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基础测绘成果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迫切
需求,基础测绘还存在多项 问题 ,主要有 :测绘基准体系还未完整建立 ,控制点损毁严重 ;基础测 绘更 新机制还未建立; 市 县基础测绘投入严重 不足 ,空 间地理信 息的发展严重滞后;等等,表 明了基础测绘有 巨大 的提升空间 。 2 0 年 6月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主办的“ 国城市规划信息建设・ 07 全 武汉论坛” 在分析总结我国城市勘测 行业 的发展现状的 基础上 ,指出我国城市勘测行业 随着信息技术 的发展, 已完成对传统模拟勘测 的升级改造 ,以 3 s技术、4 成果为标志的 D 数字化勘测体系 已经形成 。城市信息化建设 的快速发展 ,催化 了对地理信息需求 的迅猛增长 ,构建 信息化城市勘测体系已 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城市规划管理 的要求和城市勘测行业 自身发展的必然 。构建信息化城市勘测体系是新世纪我 国城市勘测行业的总体发展方 向,其本质是实现实时 、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 ,从这一本质来看 ,信息化测绘体系具有 数字化测绘体系所 没有 的一些优势 ,主要有 : 21可 以大大加快城市地理信息 的采集与更新 。 . 信息化测绘体 系的一个重要信息源就是遥感数据,通过系统软件可 以对遥 感 数据进行处理,产生数字化图像,如‘ 州市数码城 市基础地理信 息数据 的采集研 究方 案” ‘ 广 就是对源数据进行快速、高效的 采集和更新,在数字摄 影测 量系统平 台上用全数字化和 自动化方 法快速生 成数字高程模 型( M) DE 和数字正射 影像( OM) D ,

“面向信息化测绘的摄影测量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及“示范基地”的建设

“面向信息化测绘的摄影测量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及“示范基地”的建设

化 生产技 术 体系 到信 息 化 生产 技术 体系 的快 速 转变 院级 管理 、部 级 管理 以及 生 产作 业和 成 果管 理等 信 和产 业升 级 ,为实现 地 理信 息快 速 更新 和 高效保 障 息化 管 理 , 以及 实现 了 自动化 或 半 自动化 的航测 生
服务提 供测绘 行业 发展 的参考 目标 。
产管 理 、质量 控制 等方面 的研 究、改造 和流程 重组 , 动 化 水平 的提 升 改造 ,并针 对项 目研 究 内容 如 图 1 力求 在基 础 测绘 生产 数 据处 理 的每 个环 节达 到 或基 所 示和 信 息化 体 系示 范 工程 基地 的需求 ,进 行 了大
本 达 到 自动 化 的 目标 。在对 数字 化 测绘 生产 线进 行 量 的新 的软件 系统 的研发 。 整 合 、再 造 和更 新 的研 究和 “ 范基 地 ”建 设 中 , 示
设计 和管 理 、作业 任 务 的动态 分 派和 项 目进 度 的实 台建 设 。 时监控 ;实现 生产 过 程 的质量 监 控和 成 果检 查 自动 化等。
平 台 围绕 生 产 作业 和信 息 管理 对 现有 数据 资源 进 行 整 合 ,将 数 据 资料 改 造 、整 合为 结构 合理 的三
同时 ,通过 “ 范基地 ”信 息化航 测 生产 体 系 个数 据库 :原始 资料 数 据库 、生产 数 据库 和质 量数 示
的初 步建 立 ,在甘 肃 省地 图 院初 步 实现 了信 息化 测 据 库 。三 大 数据 库支 持 网络 自动化 调 配 ,充分 发挥 绘 数据 生产 流 水线 和数 据 加工 厂 ,期 望 能够 带动 甘 网络 环境 下 的生 产 数据 的 资源 共享 、有序 调用 。在 肃 省测 绘 局乃 至测 绘 行业 的生 产 1作观 念 、技 术 流 网管 中心 部 署 了数据 库 ,在 全 院各 级 生产 管理 和生 航测 生产 信 息 化管 理 系统 ”和 相关 程 、质 量 意识 的转 变 ,推动 生 产技 术 与人 员素 质 的 产 作 业部 署 了 “ 同步提 升 。期望 促 进测 绘行 业 基础 测绘 生产 从 数字 生 产作业 流程 软件系 统 ,实现 了原始资 料数据 管理 、

城市测绘行业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构建

城市测绘行业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构建

城市测绘行业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构建摘要:城市测绘行业随着社会服务需求的增加成为了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行业,而在其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时仍有不同程度的滞后,因此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才能提高行业的发展水平、服务水平、规范化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体系行业发展产品服务体系构建1 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的概述1.1 信息化测绘体系具备的特征在信息化测绘体系实现的特征有:首先数据的实时化是其主要的特征之一,即在卫星遥感、GPS技术等支持下,具有对地观测的动态化、快速响应、实施获取信息的能力,形成的数据也是具有多种类分辨率、多时相、多光谱的空间数据体系;其次,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程度较高,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体系构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生产面向数字城市的空间化信息化数据,不需要经过二次处理和加工;第三,在计算机网络支持下,形成了一个网络化的服务体系,在网络上完成地理信息的交互和处理,实现了地理信息的查询、共享、检索、下载、更新等,这些都可在网络中完成;第四,所形成的信息越来越社会化,地理信息服务的领域不断增加,地理信息的使用领域的拓展导致了服务产品的多元化,社会需要也逐步升级。

1.2 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的作用城市信息化车号体系的服务主要是对于数字城市的需求进行业务拓展,并建立区域性的信息化测绘体系,主要的目标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服务于数字化城市的建立,如:3S技术、城市空间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动态管理等等。

其主要的任务有:(1)研究和规范城市空间数据的标准,并使之符合信息化的原则和操作方式,并对已经存在的数据进行维护和升级;(2)完成原有数据资源的整合信息化改造,建立以空间数据库为核心的服务体系;(3)通过各种信息化处理手段,达到测绘信息的产业化目标;(4)促进信息化测绘产业的市场化,即建新的服务模式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测绘服务。

1.3 信息化测绘的构成信息化测绘体系是一个多结构的复杂体系,构成体系的每个单元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作用,具体划分如下:(1)数字标准,即信息化空间信息数据必须具备统一而规范的标准;(2)对对象和无缝连接提供数据的海量的空间信息数据库;(3)基站网络,即建立可以提供高精度、实时性、动态化定位服务的基站网络系统;(4)内外业联动作业的数据信息生产和维护、更新系统;(5)在映射机制上建立起来的数据提取和分发服务系统;(6)网络支持系统,可以完成信息传递和发布的网络平台。

信息化测绘体系讲义

信息化测绘体系讲义

国土处培训讲义一、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一)、背景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生需求对测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测绘功能形态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发展路径:模拟测绘数字化测绘信息化测绘。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新型测绘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测绘技术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条件,是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家领导人多次从战略高度对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协同创新,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高测绘保障和地理信息服务能力。

《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年)》等文件也对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作了明确要求。

当前,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步入快速实施阶段。

、十年的经验积累(思路、模式、技术等已比较成熟) 、新技术的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应用需求的变化(生产型测绘服务型测绘)(二)、定义信息化测绘体系:利用信息化测绘技术建立的现代化测绘业务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主要强调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服务、应用等过程和手段的信息化。

是以高精度、实时获取地理信息数据为支撑,以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处理及信息融合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多层次、网格化为信息存储和管理形式,能够形成丰富的地理信息产品,并通过网络设施为社会各部门、各领域提供多元化地理信息服务的体系。

主要特征(个):测绘基准现代化:现代测绘基准是由全球分布的一系列地面基准站、导航卫星和其他辅助设施构成的一个综合服务系统。

在全球大地测量参考框架下,可快速精确获取地球及近地空间中任意点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确保大范围甚至全球地理信息产品具有统一的空间参照。

数据获取实时化:通过陆海空天一体化的导航定位和遥测遥感等空间数据获取手段,动态、快速甚至实时地获取所需要的各类数据,提升对全球、全国、区域、地方的自主、全天时、全天候、多种观测、多源数据获取能力。

数据处理自动化:通过高性能计算及高效处理技术、可视化流程定制技术、一体化遥感数据处理功能链技术,实现多源遥感数据的快速处理,提升多源、异构、海量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水平。

测绘信息化体系建设

测绘信息化体系建设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纲要一、基本概念与重要意义(一)基本概念(二)重要意义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三)指导思想(四)总体目标三、建设内容(五) 集成化的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六) 实时化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体系建设(七) 自动化的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体系建设(八) 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九) 社会化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建设四、保障措施(十)加强组织领导(十一)健全法规标准(十二)着力自主创新(十三)强化队伍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纲要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生需求对测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测绘功能形态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也对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测绘事业科学发展,制定本建设纲要。

一、基本概念与重要意义(一)基本概念。

信息化测绘是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等测绘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具体体现,其本质是在网络化运行环境下,实现测绘对经济社会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

信息化测绘的基本特征是,信息数据的集成化、信息获取实时化、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应用社会化。

信息化测绘体系主要包括:集成化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实时化数据获取体系、自动化数据处理体系、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和社会化地理信息应用体系。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测绘功能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测绘实现了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化和跨越之后进入的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重要意义。

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

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将为加快国家信息化,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有利于测绘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测绘向现代化迈进,对于加快建设服务型测绘、开放型测绘、创新型测绘,由测绘大国向测绘强国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推进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事业也在逐步的实现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通过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可以使测绘事业的运作效率不断提升,各项数据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提高整个测绘事业的水平和质量。

首先,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可以使测绘事业的信息管理更加规范化。

传统的测绘事业,数据管理普遍存在数据错乱、丢失、修改等问题,系统跨部门管理不完善,数据分散、信息瓶颈等问题。

因此,建立完善的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数据归档、管理、调用、分析,并且可以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其次,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可以提高测绘项目管理效率。

项目管理是测绘事务的核心,如何对测绘事务进行有效管理,成为测绘部门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效益的关键。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信息化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整合,建立项目管理流程规范,对测绘项目的各种流程进行有效的实时监管、预警和控制。

在项目开展的各个环节,数据和信息都可以实现数字化处理和高效传递,便于监管、管理和决策。

再次,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可以提高测绘数据质量。

对于测绘事业而言,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是十分重要的。

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可以实现对数据源头的质量控制,及时对数据错误进行纠正和整理,提高数据质量,进而提高测绘事业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最后,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

长期以来,测绘管理普遍存在人员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以数据为核心,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人员效率,降低了测绘事业的管理成本。

总之,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是测绘事业提高测绘工作效率、优化管理模式、提高数据质量的必由之路。

未来,随着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测绘事业将在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不断得到优化和提升,实现新时代下测绘事业的蓬勃发展。

基于EPS的城市勘测院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EPS的城市勘测院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 EPS的城市勘测院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研究摘要:在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测绘行业的广泛应用背景下,中国测绘科学与技术已经从传统测绘向数字测绘的转变,逐渐走向信息化和测绘3s技术所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正推动着地理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自动处理、集成管理和网络服务的发展,以促进数据测绘的构建过程。

与传统的类比与对应、数位与对应相比,资料与对应强调服务的共用、网路与智慧,而现有的数位测量与对应产品生产系统已无法满足不断成长的测量与对应需求新的测量和制图技术的不断诞生也对生产设计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EPS;信息化测绘;信息化建设;引言地理信息测绘与国防安全息息相关,是国家的基础和战略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关系国家机密,关系国家主权和国防安全。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地理信息测绘安全,加强了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和测绘监管,严厉抑制了地理信息的非法获取和处理。

1测绘技术的应用价值1.1EPS的应用特征传统作业模式使用CAD成图软件针对按基本比例尺分幅的数字线化图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DLG文件通过从数据库中提取的库数据文件加工而来,作业员对数字线划图进行编辑加工,处理完成后再将DLG文件转成库数据,由专人对库数据进行编辑整理后进行入库提交,作业过程分工明确,数据间相互转换工作量大,整体性相对一般,容易造成重复劳动。

通过技术革新,使用新软件EPS操作平台处理后,在原有的“点、线、注记”的基础上引入了“面”层要素以及数据的属性信息编译,拓宽了传统DLG数据的应用维度,更好的适应了时代发展需求;将更接近于库数据形式的EDB格式文件交到作业员手中进行编辑整理,虽然增加了作业员的工作量,在循序渐进中减少繁多的处理流程及分工,以更趋向于一体化作业的方式将源头和支流相结合,数据的完整性更好的得到了保障,数据间转换也相对便捷。

1.2测绘自动化程度高现阶段,测绘新技术的使用,能够对测绘技术进行详细的记录,可以记录到很久以前的数据,并且进行安全的存储。

对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思考

对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思考

建立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信息化测绘体系 是测绘 信息化建设 的基本要求和重 要途径 , 也 是一项 重大 的系统工 程 , 需要政府 、 企业 、 业 务 。 事 单位等各方面共同推进 ,测 绘及相关 行业 共同 参与 , 尤其要注重发挥测绘相关企业的作 用。 要 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 ,不断提高测绘科技 自主 创新能力 ,提升信息化钡绘 基础设施 自主保障 4 能力 , 全面推进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 、 高分 辨 率立体测 图卫星 以及测 绘卫星应 用系统建设 , 增强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和更新能力 ,充实完 善数字化测绘技术装备 ,促进测绘生产技术及 管理手段的优化升级 , 提高地理信息采集 、 处理 和提供服务的整体实力。信息化测绘体 系建设 的重点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3 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建 设 . 1 现代化测绘基 准体系是地理信 息获取 、 处 理和开发利用 的基础条件和基本保 障。要利用 现代测绘理论和高新技术手段 , 建立 与维护覆 盖全国、 陆海统一的新一代高精 度、 三维 、 动态 、 多功能测绘基准体系 ,形 成较为完善的现代测 绘基准体 系基础设施。重点是建设覆盖全 国的 卫 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和国家空间大地控 制网 , 全面提高高程控制网和重力基本 网的密 度 与精度 。 3 实时化地理信息获取体系建设 . 2 实时化和空间化地理信息获取体系是地理 信 息数据获取手段的重大进 步。 要着 力建设陆 、 海、 、 空 天一体化 的先进 测绘基础设施 , 不断完 善自 主卫星导航定位 系统 , 研制发射满足测绘 要求 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 ,发展地理信息数据 的快速获取技术手段 。 主要包括 : 高精度卫星导 航定位系统、 高分辨率卫 星遥感系统 、 数字航空 遥感系统 、重力卫星 系统和航空重力系统以及 地面移动快速测量系统等 。 3 . 3自动化地理信息处理体系建设 自动化和智能化地理信息处理体系是地理 信息数据处理手段 的重大变革。要充分利用信 息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 ,研制 自动 化、 智能化的地 理信息数据处理平台 . 发展海量 地理信息数据快速 、精确处理和集成管理的技 术手段 , 包括 : 自动化智能 化的卫星导航定位 、 卫星遥感、 航空遥感等对地观测数据处 理系统 , 地面测量数据快速处理系统 以及地理信 息数据 管理 、 密处理 、 品制作等技术系统。 保 产 34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 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是信息化测绘体 系最 重要和最突出的特征 。网络化地理信息 服务体 系建设 的主要任务 包括 : 建立 和完善 国家 、 、 省 市级之间互联互通 的地理信息网络交换 中心和 共享服务平台,向社会发布基础地理信 息产品 目录 、元数据 以及设定权限内可浏览和使 用的 基础地理信息 ,提供 网络化的地理信息 快速访 问、 检索 、 浏览 、 下载等服务 , 推进地理信息 资源 的社会化共享 。建立卫星导航定 位综合 服务体 系 , 车载导航 、 提供 手机定位等移动终端位置服

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探讨

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探讨

地理信 息系 统 (I ) G S 是在计 算机 技术支 持下 , 描述 客体 的空 间 ( 理) 把 地 数 据 输 入 计 算机 、存 贮 更 新 、 查询 检 索 、运 算 、 分 析 处 理 、 综 合 应用 、 输 出图件与 表式 , 实现 开发利 用 和改 造客 体 的某种 目标 的一种 技 术系 统 。完整 的地 理信 息系 统如 图 1 示 。 目前 设计 的地理 信息 系统 , 所 仅局 限于 图 1的 () 4 () 还未 达到 图 1的循 环程 度 。尽管 如此 , 7, 现在 的地 理信 息系 统 已在许 多 领域 中 得到使 用 , 显示 出它 的经 济 价值和 社 会效 益 。按现 在 的地 理信 息 系 并 统建 立 的特 点来 看 , 是根据 各 部门 的使用 要求进 行 设计, 都 因而 出现 了利 用通 用空 间 数据所 建 立 的系统 重复 性 工作 较多 的 问题 。为此 , 文提 出了建 立测 本 绘地 理信 息系 统 的研 究, 而避 免 了这 种重 复工 作 。该系 统把 图 l 1 一 ( ) 从 () 4 中 的测 绘工 作 与 目前 的 地理 信 息 系统 有 机地 结 合起 来 。 1系 统定 义 G S 以地 理空 间数据 库 为基础 , I是 采用 地理 模 型分析 方法 , 时提供 多种 适 空问 的和 动态 的地理 信息 , 为地理 研究 和地 理决策 服 务的 计算机 技术 系统 , 具 有 以下 三 个方 面 的特 征 : ~ 、 具有 采 集 、管 理 、 分析 和 输 出 多种 地 理 空 第 间信 息 的 能力 ,具有 空 间 性和 动 态 性 。第 二 、 以地 理研 究和 地 理 决策 为 目 的, 以地 理模 型方 法为 手段 , 具有 区域 空间分 析 、多要 素 综合分 析和 动态 预测 能力 , 生 高层次 的地 理信 息 : 产 第三 、 由计 算机 系统 支持 进行 空间 地理数 据 管 理, 并由计算 机程序 模拟 常规 的或专 门的地理 分析方 法, 用于 空间数 据, 作 产生 有用信 息 , 成人类 难 以完成 的任 务 。地 理信 息系 统从 外部 来看 , 完 它表现 为 计 算机 软硬 件系统 : 内涵是 由计算 机程序和 地 理数据组 织而 成的地 理空 间信 而其 息模 型 , 一个 逻 辑 缩 小 的 、高 度 信 息化 的地 理 系统 。 是 其 中 G S 由硬 件 、软件 和方 法组 成 的地 理信 息系 统, I是 能支 持地 理空 间 数据 的 获取 、 管 理 、操 作 、分 析 、模 型 化和 显 示 ,以解 决 复杂 的规 划和 管 理问题 。以 G I S为平 台, 现代 计 算机 软硬 件 技术 、电子 技 术 、网络 技 术、 将 数据 库技 术等 引入 到测 绘数 据管 理之 中, 对各种 数据 实施 强有 力 的管理 , 包括 输 入 、存 储 、 分析 、 更新 等 操 作 ,为 决 策 提 供 准 确 、直 观 的 信 息 。 2测 绘地 理 信息 系统 的 框架 地理 信 息系统 运行 过 程 中的第 一环 节 , 是获 取描 述 客体 的空 间 数据 。一 个 具体 的地理 信息 系统 , 是根据 使用 单位 的 目标 和解 决 的专题 而建 立 的, 由此 产 生 了共 同使 用 的空 间数据 库在 建立 过程 中的 重复性 工 作。而 且空 间数据 库 的建 立 , 化 费大 量 的人 力 、物 力 。如果 利 用测 绘技 术 与航 空 遥 感技 术, 要 可 以很 顺利 地完 成地 理信 息系 统中 的通 用空 间数据 库 的建立 任务 。例 如建 立测

智慧测绘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测绘系统建设方案
建设意义
智慧测绘系统的建设对于提升测绘行 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 义,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相关行业的创 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市场需求分析
行业需求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地理空间 数据的需求不断增长,如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 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支持。
技术需求
智慧测绘系统需要具备高精度、高效率、高智能化的技术 特点,以满足复杂场景下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需求。
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基准测试
通过设定标准测试条件,对智慧 测绘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定 量评估,包括处理速度、数据精 度、稳定性等。
压力测试
模拟多用户同时操作、大数据量 处理等极端情况,测试系统的负 载能力和稳定性。
功能测试
针对智慧测绘系统的各项功能进 行详细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运行且符合设计要求。
软件优化
通过对软件算法的优化、代码的重构 等手段,提高软件运行效率,减少资 源消耗。
网络优化
优化网络传输协议、增加网络带宽等 措施,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实施计划
制定详细的优化实施计划,包括时间 表、资源需求、风险评估等,确保优 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06
项目实施计划与管理
项目实施流程安排
需求调研
利用高精度地图采集车、无人机等设备进行地图数据采集,包括 道路、建筑物、交通标志等要素。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将多种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 性。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采用RTK、PPP等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实时动态定位,提高地 图数据的精度和时效性。
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
多源数据整合
服务需求
用户需要智慧测绘系统提供全面、便捷的数据服务,包括 数据查询、数据下载、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等功能。

浅议城市测绘过程中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

浅议城市测绘过程中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
科 技 论 坛
浅议城市测 绘过程 中信 息化测 绘体 系建设
杨 柳 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拜泉县城 乡规划委员会 办公 室 , 黑龙江 拜泉 1 6 4 7 0 0 )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 , 我 国的社会 经济建设也不断在 发展 , 各行各业逐渐向着现代化 的方向前进。 目前计算机信息技 术 已经广泛 的应 用到 了各个行业当 中, 这有 效的促进 了各个行业的发展 。在城市测绘 工作 中, A- 4 f l 为 了提 高测 绘工作的效 率, 减 少工作 中资源的浪 费, 人 们就将 其与计算机信 息技术相结合 , 从 而建 立起一个信息化测绘 系统。通过对测绘体 系创建工作 的 内容进行 了简要 的介绍 , 讨论 了 具体 的信 息化测绘体 系, 以供相 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 城市测绘 ; 信息化测绘 ; 体系 1 对 城 市 测 绘 的 定 位 在数据库管理平 台建设 的基础上 , 不断研究开发城 市综合空 间 城市测绘活动和其他的测绘方法有着许多不 同点 , 其中最大 的 信息基础服务平 台。作 为单位发 展信 息服务的基本 G I S 平台 , 大力 不 同就是来源于建筑测绘活动 的内容 , 城 市测绘主要是城市建设活 发展 G I S产业 。 基础平 台建设 的 目的主要是为各种专业 服务平 台研 动当作其 主要 的内容 , 为城 市规 划建设 提供多种类别数据 的综合性 发奠定基础 , 同时也满足 自身对基础地理信息 系统工程发展 的支持 活动。这就需要更准确 的测绘技术 , 从而又有效的提高测绘 的精确 需求 。 基 础平 台的建设水平 , 直接关 系到单位在 G I S 产业 中的服务 度, 在测 绘工作 中可以依靠 G I S应用系统 , 这一 系统 目前 在实际应 能力 、 经营能 力及 生产效率 , 与数据库建设 同等重要 。 在G I S 应用中 用中仍 具有 一定 的优 势。我们 可以将城 市测 绘定 位为 : 城市测绘 是 应注重地 图制 图专业应用 , 更好 的实现测绘 产品的有效 表现与多样 以测绘所处区域特征为前提 , 将其测绘基础和测绘 活动作 为测绘 工 化 服 务 。 作 的主要 内容 , 对其测绘信息进行 确定并且合理 的控制管 理 , 以确 2 . 3信息化测绘管理体系的建设 保测绘信息的精确性 , 从而为测绘工作提供大量 的信息 内容 。 管控体系是总的体系发展的保证性要素 , 是一项关 联面非常广 在城市测 绘工作 中 , 想要获得精确 的测绘信 息 , 就需要通 过积 的活动。各个领域 和企业 自身 的状态不一样 , 所 以呈现 出的特征也 极 的方式 , 来 带动测绘工作 的发展 , 从而对其活动进行有效 的管控 。 是不一样的。接下来具体的阐述体 系创建 时期 的一些重要 内容 。 对 而我们在这里所说 的积极则是指对测绘 的信息进行详细 的分 析 , 从 于该项创建活动来讲 , 单位 自身 的定位 以及发展意义 和各 阶段具体 而完善测绘工作的相关信息内容, 提高产品的质量。 除此之外, 我们 工作 目标的确定是决定 各项管理工作 的方 向与基本依据。 基本定位 在 完善和获取城市测绘信息 的时候 ,还要有着一定 的适 应能力 , 在 依据 自身 的自身实力 、 基本业务 、 政府支持与社会需求 ; 发展 目标 依 测绘 过程 中 , 不断的适应新型的地质 活动规律 。 据行业动态与社会潜在的需求 ;各阶段的具体 目标依据基本定位 、 2关于测绘体 系的创建工作 发展 目标 与当前 的实际情况 , 依据对社会 的服务 承诺 与具体业务确 2 . 1信 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建设 定。管理体 系的建设首先要确定正确 的方 向, 研 究发展定位与方 向 信息化测绘生产体 系作 为测 绘工 作整体体系的前提 , 是测绘 工 是管理工作 的核 心 , 如今 , 该体 系的创建要 明确 为测绘行 业的关键 作 中常见 的一种依托体。它主要是通过测绘过程 中获得 的信息 , 来 前进方向。在后续 的时 间之 中, 领域的各个机构要 以有序 的体 系和 对其测绘工作体系 中的各个 机构进行分析 , 从 而使其达到预期的 目 方式来带动体 系创建工作 的开展 。因为体 系创 建活动很 是繁琐 , 在 标。 在 当前 的测绘工作 中, 测绘生产体 系建立主要分为两个时期 : 一 建设 的时候要切实的明确测试 的 目的 , 并且要论述清楚各个 时期的 个 是以数字化测绘 技术为基础 ,按 照信 息化测绘 工作 的要 求和标 具体活动 , 对 于建设 活动开展有 序的调节 , 经由对组织模 式 以及管 准, 对其各个部分进行建立和完 善 , 从而提高产 品的技术特征 。 在对 控体系等等的调节 , 切实 的实现对资源 和装置 以及技术等要 素的使 于初级的测绘产 品生产 而言 , 我们只需要安装文件模式 的形式对其 用 。 为了实现管控 的力度 , 要设置有许多管控步骤和它对应 , 要设置 进行储存 , 然后再通过信息变化将测绘信息转入到数据库 当中。我 有序 的组织体系 , 而且要 给与其适 当的权限。建立起相关的各项管 们就把这个时期 的工作 内容称之 为地 图信息的制作模 式。 而这个测 理制度等工作 , 从而推进信息化测绘体 系建设的 目标 顺利实现 。 绘活动最为关键的一定 就是 以信 息化测绘建设 为主要 目标 , 将 科学 依 据相关要 求结合行业 各单位 实际业务及 管理模 式建立 的质 技术作为 当前城市测绘工作 的主要 内容 , 然后通 过先 进的科学技术 量保证体 系 , 它是被具 体情况论证 的有 序的管控体 系 , 是 获取资格 建立并完善城市测绘体系 , 这样不 断可 以提高测 绘工作的质量和效 的基础规定 。该项体 系的创建 , 必然会带来运作和生产等体 系的变 率, 还能大 幅度的提升生 产者 的专业技术水平 , 从 而推动城市 信息 化 。切实的探索 和完善 目前 的品质管控 系统 , 以此来合乎 当前 的测 化测绘工作 的发展 。 另一个则是在后续时期 对前期测绘工作 的延续 绘 活 动 的 规 定 。 和继承 , 从 而将前期信 息的 内容进行进一 步的完善 , 并且通 过现有 结 束 语 的现象 内容测绘 活动进行创新 和改进 , 从 而获取不 同的成功 , 因此 目前 , 在 城市测绘 发展过程 中 , 信息化测绘 技术 已经被人 们广 我们 就将 这个 时期称之 为地质信息制作过程。 泛 的使用 , 在城 市规划建设方 面有 着十分 重要 的意义。它不但推动 2 . 2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建设 了城市测绘行业 的发展 ,还对城市基本信息进行 了有效 的管理 , 给 信息化测绘 服务体 系是 城市信息化测绘工作的发展 , 是社 会对 人们 的生活带来 了便利 。不过 , 由于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还不够成 测绘工作的基本要求 , 在测绘工作发展 的过程 中有 着十分重要的意 熟 , 在 应用过程 中存在 着一些的 问题 , 因此我们 就需要在 实践 中对 义, 它也是 实现城市测绘工作稳定发展的主要内容。目前 , 在城市测 其进行 一定的完善 和改进 , 相信在未来城市信息化测绘技术会得 到 绘工作 中, 信息化服务体 系建立 的主要 目的就是建立和发展不 同的 更好的发展。 基础地理数据信息系统 ,从而建设 出一定城市测绘信 息管 理平 台 , 参考 文献 在 城市 开 发建 设和 发展 地理 信 息产业 方 面都有 着 十分 重要 的意 【 1 ] 范 江. 城 市信 息化测绘 体 系及 其关键技 术研 究『 J 1 . 福 建建 筑, 2 0 1 0 义。

测评大纲评审汇报

测评大纲评审汇报

四、《测评大纲》有关术语 概念
3. 体系 与 系统
四、《测评大纲》有关术语 概念
3. 体系的系统而构成的一个有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
② 系统 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 (要素、元素、部件)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一个有机整体(集合)。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测绘地理信息发展 “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中提出 “到2015年,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和信息 化测绘体系”。
一、《测评大纲》编写背景
2013年,国家局李朋德副局长在信息化测绘建设座 谈会上提出了“加强能力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 建设”的发展思路,阐述了信息化测绘体系八个方面的能 力建设内容,并归纳了“三步曲”推动方案:
消化系统 又由口、食管、胃、肠及各种消化腺等要素 (部件)组成。
★ 探月工程(人工系统)由5大系统 构成:卫星系统、火 箭系统、发射场系统、 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 。
四、《测评大纲》有关术语 概念
(3) 基本特性
体系与系统的概念相近,具有如下基本特性: ① 体系与系统都是由若干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可以是一个 系统(子系统)或一些部件、个体、零件。 ② 体系与系统都是结构有序的有机整体。所构成的要素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譬如钟表是由齿轮、发条 、指针等零部件组成,但只有按一定方式装配才能真正运行。 ③ 体系与系统都有确定功能(目的性)。例如信息系统的 功能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辅 助决策者进行决策。
2. 指导原则
1) 以《技术大纲》为依据,使《技术大纲》 与 《测评大纲》配套,成为上下篇、姐妹篇。
2) 以标准范式要求,编写《测评大纲》。
三、《测评大纲》目录

当前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发展思考

当前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发展思考

当前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发展思考摘要: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基于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而形成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业务体系,其特点主要是以多源化和实时化的数据采集技术为支持,以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处理与数据融合为手段,开发丰富多样的地理空间信息产品,借助快速安全的网络设施,实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多元化和人性化地理空间信息保障服务的目标。

本文就我国测绘事业发展和繁荣地理信息产业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当前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测量;发展方向;信息化测绘;体系0前言在2003年3月9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这标志着我国信息化测绘时代的到来。

《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促进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

”“地方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测绘发展规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把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和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作为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

”由此可见,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已经作为各级政府和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被逐步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

加速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完善测绘体制机制、提高测绘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推进测绘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1 信息化测绘的任务与特征信息化测绘是目前测绘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等测绘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具体体现, 主要包括现代化的测绘基准体系、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和地理空间信息的实时化获取体系、自动化处理体系、网络化服务体系等。

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 加快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 大力推进测绘信息化进程, 是测绘事业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紧迫任务和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测绘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纲要一、基本概念与重要意义(一)基本概念(二)重要意义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三)指导思想(四)总体目标三、建设内容(五)集成化的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六)实时化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体系建设(七)自动化的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体系建设(八)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九)社会化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建设四、保障措施(十)加强组织领导(十一)健全法规标准(十二)着力自主创新(十三)强化队伍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纲要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生需求对测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测绘功能形态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也对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测绘事业科学发展,制定本建设纲要。

一、基本概念与重要意义(一)基本概念。

信息化测绘是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等测绘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具体体现,其本质是在网络化运行环境下,实现测绘对经济社会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

信息化测绘的基本特征是,信息数据的集成化、信息获取实时化、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应用社会化。

信息化测绘体系主要包括:集成化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实时化数据获取体系、自动化数据处理体系、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和社会化地理信息应用体系。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测绘功能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测绘实现了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化和跨越之后进入的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重要意义。

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

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将为加快国家信息化,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有利于测绘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测绘向现代化迈进,对于加快建设服务型测绘、开放型测绘、创新型测绘,由测绘大国向测绘强国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保障服务的需求为宗旨,以测绘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管理、服务的技术和装备建设为重点,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充分依托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参与,全面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

(四)总体目标。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全国统一、高精度、动态的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现势性好、品种丰富、集成化的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基于航天、航空、地面、海上、水下多平台、多传感器的实时分布式多源地理信息数据动态获取体系,基于一体化、自动化、集群式地理信息处理体系和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的网络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和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体系,信息化测绘体系全面建成,充分发挥测绘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

三、建设内容(五)集成化的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实现空间定位数据、正射影像数据、高程模型数据、地形要素数据、数字地形图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全面覆盖或必要覆盖。

改变地形要素数据模式,制作以面向地理实体、分层细化、时效性高为特征的地理信息数据。

完善大地测量控制数据库、影像数据库、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形要素数据库、地表覆盖数据库和地名地址数据库等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海岛(礁)地理信息数据库,推进省、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逐步实现多种类、多尺度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一致性与同步更新。

加强基于地理信息共享的分布式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实现各级基础类与专题类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集成。

积极推进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使用,建立新一代测绘基准体系,包括高精度、三维、动态、实时、陆海一体化的地心坐标系统;加快建设国家级、省级、城市级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网站网(CORS),完善并维护国家一、二等水准控制网;不断提高国家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实现平面、高程以及重力属性的有机结合。

开展深空大地测量,为国家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实验、星球探测等提供测绘保障。

(六)实时化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体系建设建立实时或准实时的多平台、多传感器、全天候、全天时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的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系统,形成多类型、多分辨率、高精度的地理信息快速获取能力。

研制国产测绘系列卫星,加快导航定位卫星、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及其地面数据接收处理分发系统的建设,同时利用国家对地观测计划、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以及国际对地观测卫星等基础设施,建立我国从1:5万到1:1万立体测图卫星、干涉雷达卫星(InSAR)、激光测高卫星以及重力卫星等测绘卫星数据获取技术体系,形成全球化的航天遥感影像获取能力。

建立高空、中空、低空相结合的航空摄影测量体系,发展数码航空摄影,开发应用机载激光雷达、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等新型传感器,发展低空无人机和轻型飞机等机动灵活、高效能的航空器平台,形成航空遥感、遥测数据快速获取能力。

发展车载三维可量测实景影像(DMI)数据获取系统、手持移动式数据采集系统以及船载水深测量系统、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等装备,形成基于地面、水面、水下的移动数据快速获取能力。

(七)自动化的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体系建设建设基于集群计算机、大型服务器、高速存储传输网络的地理信息自动处理系统,包括航空航天影像自动化处理系统,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处理系统,激光雷达数据综合处理系统、多种卫星定位系统数据联合处理系统和地球重力场、大地水准面精化数据处理系统等,具备支持无控制点或稀少控制点数据处理、多源数据综合处理、海量数据处理等能力,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测绘生产工艺流程,构建网格环境下的新一代地理信息处理与管理平台。

建立地理信息变化监测网络和地理信息实时更新和快速定期更新机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数据现势性的需求。

(八)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地理信息服务模式从传统人工向网络化服务方式的转变。

建设广域网络接入、服务器集群、数据存储备份与安全保密的软硬件环境,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内、外网物理链路,搭建完善全国测绘成果网络化目录服务系统,加快建立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建设纵向联动、横向协同、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在线电子地图与地理信息服务,全方位地面向政府和专业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涉密与非涉密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地图公共服务。

(九)社会化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作用,积极构建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体系。

包括:加快建设网络化GNSS综合应用服务系统,为各行各业提供高精度、实时有效的空间位置信息服务;建设应急测绘服务系统,为应对特发事件处理、抗灾救灾、灾后重建等提供测绘保障服务。

开发现势性强、信息量丰富、可量测的三维立体影像数据和基于空间信息、网格的多级地理信息产品,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应用;繁荣地图品种,开发网上电子地图,发展手机定位、车载机载船载导航地理信息服务,促进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满足人民大众衣食住行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四、保障措施(十)加强组织领导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为契机,研究出台落实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纲要的指导性文件。

加强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顶层设计,做好政策、规划、标准、设计、组织和投入等工作,统筹测绘电子政务建设、测绘公共服务平台、新一轮测绘技术装备更新和重大测绘工程建设,推动信息化测绘体系发展。

各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将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的“十二五”规划中,把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作为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完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配套措施。

同时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十一)健全法规标准围绕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要求,加强与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相关政策研究和法规建设,重点是研究制订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政策以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相配套的法规,着力解决数据汇交、数据交换与共享、知识产权保护等核心问题,为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法规保障。

进一步完善测绘和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加强基础性、通用性标准的研究,加快制订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服务等方面的标准规范,提高标准的系统性、时效性和适用性,满足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服务与应用的需求。

完善地理信息标准形成与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地理信息标准管理、一致性测试与评价体系,加大标准宣传贯彻力度。

跟踪研究相关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转化、采用一批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

(十二)着力自主创新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测绘科技创新环境。

健全测绘科技创新组织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测绘部门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高新技术企业共建有特色的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遴选建立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示范基地。

瞄准国际测绘科学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围绕地理信息获取、处理、服务、网络通信、空间定位等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核心技术,开展重大关键和前沿技术攻关,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讯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提升测绘生产力水平。

(十三)强化队伍装备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大量培养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所需人才,建立健全项目工程实践中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

完善人才的培训制度,加大人才培训的投入力度,全面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形成由科技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新秀和后备人才构成的人才梯队结构,建立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使用机制,造就一支规模和结构能够适应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人才队伍。

根据测绘技术集成化、生产集群化、内外业一体化、多专业协同化的特点,按照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应用服务的业务流程,调整测绘生产组织结构。

强化信息化测绘技术装备,对现有测绘生产基地和地理信息中心开展技术改造,推动新一轮的测绘装备更新换代,为现代化测绘基准、实时化数据获取和自动化数据处理、集成化地理信息资源管理、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等系统建设做好技术装备保障,加强对测绘技术装备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集成,形成符合信息化测绘要求、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现代化技术装备体系,为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供先进的物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