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信息化体系建设

测绘信息化体系建设
测绘信息化体系建设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纲要

一、基本概念与重要意义

(一)基本概念

(二)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三)指导思想

(四)总体目标

三、建设内容

(五)集成化的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建设

(六)实时化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体系建设

(七)自动化的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体系建设

(八)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九)社会化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建设

四、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

(十一)健全法规标准

(十二)着力自主创新

(十三)强化队伍建设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纲要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生需求对测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测绘功能形态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也对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测绘事业科学发展,制定本建设纲要。

一、基本概念与重要意义

(一)基本概念。信息化测绘是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等测绘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具体体现,其本质是在网络化运行环境下,实现测绘对经济社会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信息化测绘的基本特征是,信息数据的集成化、信息获取实时化、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应用社会化。信息化测绘体系主要包括:集成化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实时化数据获取体系、自动化数据处理体系、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和社会化地理信息应用体系。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测绘功能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测绘实现了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化和跨越之后进入的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重要意义。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将为加快国家信息化,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有利于测绘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测绘向现代化迈进,对于加快建设服务型测绘、开放型测绘、创新型测绘,由测绘大国向测绘强国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保障服务的需求为宗旨,以测绘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管理、服务的技术和装备建设

为重点,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充分依托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参与,全面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

(四)总体目标。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全国统一、高精度、动态的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现势性好、品种丰富、集成化的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基于航天、航空、地面、海上、水下多平台、多传感器的实时分布式多源地理信息数据动态获取体系,基于一体化、自动化、集群式地理信息处理体系和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的网络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和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体系,信息化测绘体系全面建成,充分发挥测绘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

三、建设内容

(五)集成化的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建设

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实现空间定位数据、正射影像数据、高程模型数据、地形要素数据、数字地形图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全面覆盖或必要覆盖。改变地形要素数据模式,制作以面向地理实体、分层细化、时效性高为特征的地理信息数据。

完善大地测量控制数据库、影像数据库、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形要素数据库、地表覆盖数据库和地名地址数据库等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海岛(礁)地理信息数据库,推进省、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逐步实现多种类、多尺度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一致性与同步更新。加强基于地理信息共享的分布式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实现各级基础类与专题类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集成。

积极推进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使用,建立新一代测绘基准体系,包括高精度、三维、动态、实时、陆海一体化的地心坐标系统;加快建设国家级、省级、城市级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网站网(CORS),完善并维护国家一、二等水准控制网;不断提高国家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实现平面、高程以及重力属性的有机结合。开展深空大地测量,为国家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实验、星球探测等提供测绘保障。

(六)实时化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体系建设

建立实时或准实时的多平台、多传感器、全天候、全天时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的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系统,形成多类型、多分辨率、高精度的地理信息快速获

取能力。

研制国产测绘系列卫星,加快导航定位卫星、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及其地面数据接收处理分发系统的建设,同时利用国家对地观测计划、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以及国际对地观测卫星等基础设施,建立我国从1:5万到1:1万立体测图卫星、干涉雷达卫星(InSAR)、激光测高卫星以及重力卫星等测绘卫星数据获取技术体系,形成全球化的航天遥感影像获取能力。

建立高空、中空、低空相结合的航空摄影测量体系,发展数码航空摄影,开发应用机载激光雷达、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等新型传感器,发展低空无人机和轻型飞机等机动灵活、高效能的航空器平台,形成航空遥感、遥测数据快速获取能力。

发展车载三维可量测实景影像(DMI)数据获取系统、手持移动式数据采集系统以及船载水深测量系统、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等装备,形成基于地面、水面、水下的移动数据快速获取能力。

(七)自动化的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体系建设

建设基于集群计算机、大型服务器、高速存储传输网络的地理信息自动处理系统,包括航空航天影像自动化处理系统,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处理系统,激光雷达数据综合处理系统、多种卫星定位系统数据联合处理系统和地球重力场、大地水准面精化数据处理系统等,具备支持无控制点或稀少控制点数据处理、多源数据综合处理、海量数据处理等能力,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测绘生产工艺流程,构建网格环境下的新一代地理信息处理与管理平台。

建立地理信息变化监测网络和地理信息实时更新和快速定期更新机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数据现势性的需求。

(八)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地理信息服务模式从传统人工向网络化服务方式的转变。建设广域网络接入、服务器集群、数据存储备份与安全保密的软硬件环境,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内、外网物理链路,搭建完善全国测绘成果网络化目录服务系统,加快建立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建设纵向联动、横向协同、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在线电子地图与地理信息服务,全方位地面向政府和专业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涉密与非涉密的地理信息、数据

和地图公共服务。

(九)社会化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作用,积极构建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体系。包括:加快建设网络化GNSS综合应用服务系统,为各行各业提供高精度、实时有效的空间位置信息服务;建设应急测绘服务系统,为应对特发事件处理、抗灾救灾、灾后重建等提供测绘保障服务。开发现势性强、信息量丰富、可量测的三维立体影像数据和基于空间信息、网格的多级地理信息产品,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应用;繁荣地图品种,开发网上电子地图,发展手机定位、车载机载船载导航地理信息服务,促进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满足人民大众衣食住行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四、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

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为契机,研究出台落实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纲要的指导性文件。加强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顶层设计,做好政策、规划、标准、设计、组织和投入等工作,统筹测绘电子政务建设、测绘公共服务平台、新一轮测绘技术装备更新和重大测绘工程建设,推动信息化测绘体系发展。各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将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的“十二五”规划中,把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作为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完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配套措施。同时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十一)健全法规标准

围绕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要求,加强与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相关政策研究和法规建设,重点是研究制订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政策以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相配套的法规,着力解决数据汇交、数据交换与共享、知识产权保护等核心问题,为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法规保障。

进一步完善测绘和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加强基础性、通用性标准的研究,加快制订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服务等方面的标准规范,提高标准的系统性、时效性和适用性,满足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服务与应用的需求。完善地理信息标准形成与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地理信息标准管理、一致性测试与评价体

系,加大标准宣传贯彻力度。跟踪研究相关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转化、采用一批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

(十二)着力自主创新

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测绘科技创新环境。健全测绘科技创新组织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测绘部门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高新技术企业共建有特色的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遴选建立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示范基地。瞄准国际测绘科学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围绕地理信息获取、处理、服务、网络通信、空间定位等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核心技术,开展重大关键和前沿技术攻关,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讯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提升测绘生产力水平。

(十三)强化队伍装备

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大量培养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所需人才,建立健全项目工程实践中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完善人才的培训制度,加大人才培训的投入力度,全面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形成由科技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新秀和后备人才构成的人才梯队结构,建立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使用机制,造就一支规模和结构能够适应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人才队伍。根据测绘技术集成化、生产集群化、内外业一体化、多专业协同化的特点,按照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应用服务的业务流程,调整测绘生产组织结构。

强化信息化测绘技术装备,对现有测绘生产基地和地理信息中心开展技术改造,推动新一轮的测绘装备更新换代,为现代化测绘基准、实时化数据获取和自动化数据处理、集成化地理信息资源管理、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等系统建设做好技术装备保障,加强对测绘技术装备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集成,形成符合信息化测绘要求、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现代化技术装备体系,为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供先进的物质条件。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我们测绘系统、行业始终如一、艰苦卓绝的努力,更需要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

加强规划协调,认真组织实施。要经过不懈努力,到2020年实现我国测绘事业发展新的跨越,全面建成信息化测绘体系,提高测绘对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博为贵” 一、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尤其是飞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地域和空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将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的信息化建设,尽管起步有早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但都在享受着信息化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成果,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 要标志。信息化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在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下获得的.在我们的身边,计算机、网络、电视、移动电话等音视频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通信技 术(ICT)及其应用已成为构筑全球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 标准是人们为某种目的和需要而提出的统一性要求,是对一定范 围内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它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要求。标准对促进ICT产业发展及ICT的推广应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如果没有标准,互联网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

规模.人们很难说清楚生产一台电脑需要遵循多少标准,但是每个生产商一定会考虑采用标准统一的磁盘驱动器、打印机接口和网卡等。 标准化则是制定标准并使其在社会一定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的 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实施及修改标准等过程。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标准化工作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 工作。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标准是规范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工程管理等行为的技术法规。统一标准是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只有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才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程及相关环节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二、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将涉及 大量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必须对这些标准和规范按照内在联系进行有序地整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2。1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三维空间 为了更为直观地反映信息化标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这里以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项目管理及应用领域为对象,建立起信息化标准的三维空间,如图1所示。

(完整版)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编写参考模板

XX系统建设方案 哈尔滨市XX局 二○XX年X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简介 (1) 1.1 项目名称 (1) 1.2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 1.3 建设依据 (1) 1.4 定义、缩写词 (1) 1.5 参考资料 (1) 第二章需求分析 (2) 2.1 基本现状 (2) 2.2 建设目标 (2) 2.3 建设内容 (3) 2.4 网络系统功能需求 (3) 2.5 应用软件系统需求 (3) 2.6 信息量估算 (4) 2.7 系统设计原则 (4) 2.8 体系结构 (5) 第三章系统设计 (5) 3.1 网络系统设计 (5) 3.1.1 网络结构 (5) 3.1.2设备选型 (6) 3.1.3传输设计 (6) 3.1.4 IP地址分配 (7) 3.2 系统软件设计 (7) 3.3网站设计 (7) 3.3.1栏目设置 (7) 3.3.2网站功能模块 (8) 3.3.3网上应用系统 (8) 3.3.4网站管理系统 (8) 3.4 应用系统设计 (8) 3.4.1XX子系统 (9) 3.4.2XX子系统 (9) 3.5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9) 3.5.1系统总体设计 (9)

3.5.2监控中心设计 (10) 3.5.3前端监控点布设 (10) 3.6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10) 3.6.1系统总体设计 (10) 3.6.2系统功能设计 (10) 3.6.3数据库详细设计 (10) 3.6.4应用模型和方法设计分析 (11) 3.6.5输入输出设计 (11) 3.7综合布线设计 (11) 3.7.1工作区子系统 (11) 3.7.2水平布线子系统 (12) 3.7.3管理区子系统 (12) 3.7.4设备间子系统 (12) 3.8 机房系统设计 (13) 3.8.1 装修工程系统 (13) 3.8.2电气工程系统 (13) 3.8.3空调新风系统 (14) 3.8.4安保监控系统 (14) 3.8.5漏水检测系统 (14) 3.8.6场地监控系统 (14) 3.8.7消防灭火系统 (15) 3.9 XX设计 (15) 第四章安全保密设计 (15) 第五章工程概算及设备清单 (16) 第六章组织实施 (16) 6.1 组织机构、职责、人员 (16)

信息化管理制度体

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规范公司信息化管理,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信息化硬件、软件、耗材、系统、数据和安全等管理工作,指导公司的网络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规范设备和耗材采购配置引进流程,为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健全完善和数据安全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案。 第三条公司信息化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项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职能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工作,生产技术系统信息化管理参照执行。 第二章管理分工及职责

第五条公司成立信息化管理小组(以下简称信息小组),负责建立健全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组织制定和实施公司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审查《信息化工程方案》,审核《信息化设备的配置计划》,监督、检查、指导公司各部门信息化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 第六条办公室是公司信息化管理常设机构。负责组织拟定公司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承办公司信息化设备的采购、调配与回收,组织信息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技术支持,负责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0a系统)建设、运营、维护和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统筹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公司信息化管理的知识培训。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分别负责权限内信息化设备设施的日常使用、维护管理和软件系统维护及信息收集、汇总、整理、申报及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公司各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三章软硬件管理

第九条公司因工作需添置计算机及其他设备,应先根据项目情况和公司计划管理规定编写《信息化配置需求计划》,计划应详细说明使用目的、使用软件情况、配置计算机及外设数量、设备设施配置标准。提交到办公室审核后,履行公司及中煤龙化公司采购计划审批程序。 第十条需求计划经批准后,公司权限内采购依据公司管理分工和采购规定,硬件设施采购由办公室负责办理,软件由申请部门会同办公室办理,所有信息化设备设施的型号、性能数据、厂商、供货商、购买日期等详细数据及软件信息,各使用部门均应以书面的形式提供给办公室备案。 第十一条各使用部门应加强信息化设备设施(含软件)的管理,落实专责制,严禁私自处置。 第十二条公司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计算机及辅助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在使用期内正常使用。 第十三条计算机及辅助设施在使用中由于人为原因造成损坏,损失由当事人所在的科室进行赔偿或由当事人赔偿。

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一、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 1、根据公司信息化管理办法,公司信息化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各业务部门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公司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领导小组是公司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与决策机构, 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公司有关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 (2)从战略层面统一组织、指导、决策,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 工作; (3)研究解决公司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事项; (4)审议公司信息化规划和年度项目、资金计划; (5)审议公司信息化工作制度及相关标准; (6)审查公司信息化重大项目的建设方案和工作计划; (7)在规划安排、资源集成、监督检查、队伍组织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8)决策信息化建设中的其他重大事项和问题。 2、技术部是信息化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信息化规划和计划管理; (2)负责信息化项目和费用管理; (3)负责信息化工作的监督、检查与考核; (4)负责对外协单位的管理。 3、信息专业是公司实施信息化的专业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公司信息化技术体系建设: (2)负责信息化项目实施管理; (3)负责信息系统运维的管理工作; (4)负责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5)负责公司信息相关设备资产管理; 4、信息运维隶属于信息专业下属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公司信息系统运维工作; (2)负责公司基础网络运维工作; (3)负责公司服务器系统运维工作; (4)负责公司所有办公计算机、打印机维护工作; (5)负责与集团公司会议联调工作; 5、公司各业务部门、办公室、车间,依据信息化规划和技术要求,配合信息专业做好业务应用的实施工作。业务部门与技术部信息协同配合,共同推进信息化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提出业务应用的信息化需求和建设目标; (2)负责确定业务流程和数据标准; (3)推进涉及本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4)促进本部门相关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 6、业务部门应设置专职或兼职信息化专员,负责本部门有关信息化工作的协调联络。 二、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 1、在信息化的建设中,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是保障。信息化不能一蹴而就,一“化”就灵。信息化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便捷、智能化

测绘信息化体系建设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纲要 一、基本概念与重要意义 (一)基本概念 (二)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三)指导思想 (四)总体目标 三、建设内容 (五)集成化的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建设 (六)实时化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体系建设 (七)自动化的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体系建设 (八)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九)社会化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建设 四、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 (十一)健全法规标准 (十二)着力自主创新 (十三)强化队伍建设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纲要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生需求对测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测绘功能形态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也对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测绘事业科学发展,制定本建设纲要。 一、基本概念与重要意义 (一)基本概念。信息化测绘是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等测绘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具体体现,其本质是在网络化运行环境下,实现测绘对经济社会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信息化测绘的基本特征是,信息数据的集成化、信息获取实时化、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应用社会化。信息化测绘体系主要包括:集成化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实时化数据获取体系、自动化数据处理体系、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和社会化地理信息应用体系。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测绘功能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测绘实现了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化和跨越之后进入的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重要意义。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将为加快国家信息化,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有利于测绘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测绘向现代化迈进,对于加快建设服务型测绘、开放型测绘、创新型测绘,由测绘大国向测绘强国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保障服务的需求为宗旨,以测绘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管理、服务的技术和装备建设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规划 公司信息化建设需要涉及整个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它包括公司的的经营、计划、合约、技术、质量、安全、施工、材料、设备、人力资源以及成本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几乎涉及公司所有人员。因此,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达到“一个中心、两级管控、三个集中、四控三管一协调”的目的。为此,需要建立以项 目管理系统为核心,结合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 材料管理、采购管理、设备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 管理、财务管理、行政办公管理、文档管理等功能的统一的 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这样一个涉及公司方方面面的系统,工作量将十分巨大,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为了有效地完成公司的信息化工作,建议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方式。一次性进行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完成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整体涉及;实施过程则按照业务 的重要程度和对信息化要求的紧迫程度和准备完善程度排序,逐步进行实施,保证实施一块成功一块。一方面可以保证信 息化实施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大,从而 尽可能减少信息化建设对资金的压力。 根据目前公司的现有系统情况:财务部已采用了网络版的用友财务系统,实施了部门级的信息化;合同部则采用广联达造价软件作为业务应用,但均为桌面系统,尚未做到联

网,数据、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其他部门均没有任何针对性 的应用。因此,公司的信息化可初步分为几大部分: ( 一) 企业级办公自动化系统(OA) 建设覆盖全公司(含子分公司和各项目部)的办公自动 化管理系统。以此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先行纳入系统,并建 立各级领导与员工使用网络和电脑进行事务管理的习惯。将 各种日常工作的流程进行科学的梳理和合理的规划,通过系 统的建立和使用的过程,逐步改善工作流程、规范管理、提 高效率。 OA系统是处理公司内部的事务性工作,辅助管理,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手段的系统。公司需要建立的协同办公(OA)系统就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以“工作流”为引擎、以“知 识文档”为容器、以“信息门户”为窗口,使公司内部人 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 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 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公司的OA 应包括一些基本的功能模块:管理工作流程、知识目录架构、 信息门户框架,以更便捷、更简单、更灵活、更开放的满足 日常 OA办公需求 公司应用协同OA系统,总体具备以下几大价值点: (1)落实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自动化 这牵涉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解决多岗位、多 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目前的企业 和单位都存在着大量的工作流程,例如公文的处理、收发文、

信息化标准建设整理稿

庆阳市信息化标准建设“十二五”规划 根据网络化信息系统基本模型,按照科学的方法对信息化标准进行分类,提出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该体系框架由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应用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组成。 1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包括术语、识别卡、存储媒体、软件与软件工程、设备、字符编码标准等。 (1)术语标准:术语标准用于统一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名词、术语和技术词汇,包括基础术语(信息技术、数据处理词汇及标准化相关活动的术语)和专业术语(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领域术语及网络和空间信息资源方面的术语)标准两部分。 (2)识别卡标准:包括条码卡、磁卡、(接触式和非接触式)IC 卡和光卡标准。 (3)存储媒体标准:包括光盘、磁盘和磁带标准。 (4)软件与软件工程标准:分为软件工程标准、操作系统与语言标准两部分。软件工程标准包括编制指南、生存周期过程与管理、产品评价、能力评估、可靠性与可维护性标准。操作系统与语言标准

包括操作系统标准和程序设计语言标准,用于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 (5)设备标准:包括计算机设备、外设专用终端、办公设备与消耗品、信息家电、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标准(后两种归类在“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中),适用于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设计、生产制造和互连。 (6)字符集编码标准:包括字符代码结构、字符编码标准等。 2 信息资源标准体系 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按照特定目的和规则采集、加工和创造的存储在特定载体上的数字化信息的集合。信息资源标准体系从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目录、存储和服务等环节入手,包括数据元、元数据、信息分类及编码、业务文档/媒体格式、数据库、目录服务和Web标准等,适用于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测评、运行与维护。 (1)数据元标准:数据元是通过定义、标识、表示以及允许值等属性描述的数据单元,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这部分包括数据元分类、定义、标识和属性标准等。 (2)元数据标准:元数据(metadata)是描述数据元属性(即语义内容)的数据,用于数据资源的定位、评估和选择等,并存储在数据字典(数据元注册系统)中。数据注册系统通过对数据元及元数据的管理实现跨系统、跨环境的数据共享。这部分主要包括资源标识、标引语言(分类语言、主题词语言、XML语言)、元数据和元数据注册标准等。 (3)信息分类及编码标准:信息分类及编码实现对信息的分类

浅谈高校信息化建设

1.2 服务粗糙,缺乏深层次的增值服务 毫无疑问,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基于高质量的校园网络,但仅依靠传统的WWW、FTP、E-mail、BBS、电子教室等服务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短信平台、消息中心、招生就业数据仓库、知识库、评估系统等增值服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却没有充分实现。 1.3 重设备购置,轻软件投入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种趋势表现得非常明显,硬件投资大,软件投资小,网络利用率低,教师、学生、管理方面的许多资源没有及时整合,信息服务粒度大。 1.4 缺少有力的组织机构,信息化建设方向不明确 虽然各高校均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但往往对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规模估计不足,当把1000M校园网建立起来后,接下来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虚拟大学、无纸化办公、管理决策智能化等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成熟的方案,致使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所适从,甚至停滞不前。 2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结构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硬件环境(包括设备、教室、办公 室)、教学资源(如图书杂志库、教案讲义库、软件课件库、试题成绩信息等)、到教学活动(包括上课、学习、辅导、答疑、作业)、最后到管理(检查、督促、考核、评比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它经历的是由硬到软、由下而上、螺旋上升的建设过程。 2.1 校园网络架构 校园网络是高校信息化平台最底层的基础的设施,由校园网各种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通信线路、防火墙、专用服务器等组成,具备连入Internet的环境,没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不能 浅谈高校信息化建设 张永利 哈尔滨工程大学网络信息中心数据中心 150001 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信息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服务水平。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实现信息化增值服务,是信息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 1 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所有高校都接入了Internet,绝大部分高校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主干网络达到100M甚至1000M或万兆,高校信息化体系初现规模;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人、财、物各方面的投入很大;制定了中长期规划,信息化的内容建设逐渐丰富。但经过十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后,下一步的投入方向、整体目标不明,暴露出不少隐患,阻碍了高校信息化向深层次发展。 1.1 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缺乏统一接口和标准 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得不到统一的规划,各院、系、职能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自为战。教务、办公、财务、图书、后勤、保卫、科研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所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在全校范围内人为地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不但导致了校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还给教学、科研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流动,就不可能形成信息空间。 2. 2 共享数据库 整个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基础,由学生信息库、教师信息库、文件档案库、教学资源库、管理资源库组合而成,不同的数据库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之上,可以进行更高级的应用扩展。 2.3 基础信息服务 基础信息服务是信息流动的软件基础,包括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E-mail、FTP、WWW、BBS站、DNS、图书馆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目录服务、安全服务、计费管理等信息化应用系统。 2.4 增值与拓展服务 是在基础信息服务基础之上对数据仓库的应用挖掘,生成的各个应用系统直接管理各种信息资源,并提供接口方便用户使用和继续开发。高级应用服务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即对校园内部综合管理部分,如无纸化办公系统、数字图书馆、学籍管理系统、教务信息系统、后勤服务系统、信息查询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统计分析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与课件制作系统、教学管理系统、专家评估系统等; 第二部分,即学校对社会以及校园外部的服务管理部分,如招生管理系统、就业服务管理系统、网上社区管理系统、毕业生跟踪反馈系统。 2.5 数字化虚拟校园 是校园信息化系统建立后,大学功能的自然扩展,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围墙的电子化校园。 3 校园信息化规划 通过校园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用层次化、整体的观点来实施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将校园网上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让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的环境,让管理人员科学地、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很方便地发布出去,能够对学校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并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给

信息化系统建设规范

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化系统建设规范 第一章数字化校园总体设计规范 第一条学校建设的所有信息化系统必须符合《教育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中对一类高校(985、211高校)主要 信息系统建议等级要求,并通过相应级别的等级保护测试。第二条性能指标:门户网站类系统支持5000人以上并发访问,管理类系统支持2000人以上并发访问,访问平均延时小于3 秒,最大延时不超过30秒;系统安全、稳定,保证每周7 ×24小时运行;存储系统:满足需求,运行稳定,易于扩 充;支持负载均衡、可扩展;支持远程管理。 第三条信息标准: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产生、存放、使用,使数据真正实现共享。信息编码采用《华南理工大学数字化校 园基础平台信息分类编码规格》,提供满足《华南理工大学 管理信息共享数据模型》的数据访问接口。集成规范采用 J2EE应用标准,建立用户管理规范,易于各信息系统之间 的数据共享和应用集成。 第四条系统架构:采用WEB服务器/认证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四层结构。 第五条网络安全: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必须进行信息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安全隔离,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采取 不同强度的安全保密方式,包括数据加密存储/传输、数字

证书、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和存取控制;采用防火墙、入 侵监测和安全审计技术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防病毒、 防攻击的系统安全体系。建立系统、应用、存储三级备份 体系结构,可采用第三方软件提高备份和灾难恢复能力; 建立服务器群集,实现负载均衡,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 第二章基础设施规范 第六条基础设施定义:信息应用系统的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网络及其他设备等)、计算机软 件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应用平台等)和网络基础 设施。 第七条建设要求:安全、性能指标符合第一章数字化校园总体设计规范要求,功能满足管理业务的需要,扩充性强;符合 ISO标准,主流产品或者与主流产品兼容,产品的技术支 持和服务质量有保障。 第三章应用系统规范 第八条应用系统规范总则:应用系统软件是面向最终用户的,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管理效益、效率的提高。无论是购 买还是自行研制,应用软件应具有以下性能指标: 第九条数据设计符合信息标准及接口规范,易于和学校公共数据库系统集成,共享数据。 第十条功能齐全,满足需求;通用、扩展、易操作。

(完整版)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一、概述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性质:新建、扩建、升级改造。 (三)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包括项目建设单位简况、机构职责等概况。 (四)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包括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五)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周期。 (六)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七)总投资及来源。 (八)经济及社会效益。 二、现状、必要性和需求分析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包括项目承担单位现有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应用情况,以及各主要业务信息化情况。 本单位信息技术硬件与软件资源存量一览表,包括硬件品种数量、系统软件清单、应用系统列表、数据库列表等。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可行性分析,说明必要性、紧迫性和技术可行性分析,国内外或相关省市发展概况、水平、发展趋势等。 2、建设依据,提供和说明领导批示、文件要求、纪要规定等情况。

(三)需求分析。 1、说明需要解决的问题,项目的涉及范围和规模,项目的使用者和服务对象等。 2、阐述项目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主要任务、达到的效果等。 三、项目建设目标与任务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及分期目标。 2、项目建设思路。确定条块结合、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建设思路。 3、系统建设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明确本项目建设目标及与全区信息化总体规划以及本单位信息化总体目标的关系。 (二)项目建设主要任务。 1、项目建设任务、范围和规模。 2、项目本期的建设任务、范围和规模。 四、项目本期的建设原则和技术路线 (一)在“先进性、实用性、标准化、开放性、兼容性、整体性、共享性、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实时性、经济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十四个方面提出原则性要求。(二)整个项目的技术实现方法和路线。 1、说明已有的信息化状况,已有软、硬件系统及网络结构示意图(简图),涉及配置、规模、应用情况和效果等方面。 2、说明本期项目总体架构及软、硬件系统,涉及主要任务、关键技术、建设规模等情况,列明总体架构、网络拓扑图、系统软硬件配置等。

对标信息化软件系统建设

对标信息化软件系统建设体系 标杆管理又称“基准管理”,其本质是不断寻找最佳实践,以此为基准不断地“测量分析与持续改进”。标杆管理是创造模版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创造自身的管理模式或工作模版,是实现管理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工具。 标杆管理强调结合实践,以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去解决。标杆管理可以达到优化流程、量化管理、实现岗位创标建模、指标体系搭建、多部门协同作战、企业持续改进、实现创新落地等目的。其中核心的方法及工具包括:泓冰标杆四法及对标管理软件系统。 泓冰标杆四法: 泓冰标杆管理四法是陈泓冰老师在多年的学习、实践和思考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理论和方法,是标杆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被毕博、埃森哲等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采纳并服务于其咨询实践。泓冰标杆管理四法的价值正逐步被全球企业界、管理学术界及公共机构所认知、重视与推崇。关于更详细的案例及使用方法,可参考陈老师的《标杆兴国》一书。 第一法——剪刀思维法 剪刀思维法:是指将发散思维、逻辑思维、交叉思维汇合而成的思维方式,有着剪刀一样一张一合的工作路径。它可以把事物进行发散的创想,然后有逻辑性、目的性地交叉,不断地沿着一条主线去延展,进而把复杂的事物形成自身的逻辑结构,不断的提出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剪刀思维法的工作路径在对标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在于把任何复杂的管理工作及技术研发工作有效的梳理清楚,因此,也被称为对标管理第一思维法。 第二法——责任层级法

责任层级法:又叫“一域多层分析法”,在标杆管理中,它是一种按组织中各层级人员的职能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径。即:应用剪刀思维法把组织中所有相关的、类似的问题进行聚焦,聚焦成一个典型的“工作案例”,再把这个案例作为“交叉点”发散出去,分析案例中各层级的人员职能不足和应完善之处,寻找出系统的解决思路,使相关的、类似的问题从此得以解决。责任层级法在对标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有效地对标管理方法。 第三法——要素建模法 要素建模法:就是将管理中的各模块按层级分解,直至围绕各管理环节背后的关键要素来进行创标建模,使所有管理工作显性化,从而达到全面全环节管控到位。 要素建模法是标杆管理中的精髓,它的作用在于,不论战略问题和宏观问题,还是微观到执行环节的问题,用它都可以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将战略目标和理念不折不扣地落实完成。十几年来,陈泓冰对标操作实践和标杆管理辅导实践中,各类组织降本增效的佳绩,主要是通过要素建模法的运用而得以实现的,不但对企业的效益带来了好处,还为政府提高执政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 第四法——协同创标法 协同创标法:是指将管理体系和日常工作中所有的、非独立环节的问题创建数据化的标准,进行量化管理,尽可能把“协调”转化为“协同”,从而减少工作中的协调,保障协作效能,避免内耗并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法。 协同创标法在理论上讲是涉及面最广和最应该长期关注的。管理之所以是系统化的工作,是因为其中有人的因素、事的因素,有个体因素、整体因素,有显性内容,也有隐性内容。让所有问题真正产生有效的连接,把无序工作变成有序,除

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共8篇)

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共8篇) 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共8篇) 第1篇: 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xxxxxx信息系统于年10月12日正式上线进入试运行阶段。 自筹建xxxx信息系统以来,我中心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升级经办中心专线网络,改善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现将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总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1、由于经费紧张,信息化建设前期投入还存在资金缺口。 业务办公软、硬件设备配置相对落后,未达到使用标准。临时租用的ADSL+专线网络带宽不足,严重影响经办操作,并且此专线属于外网网络,业务数据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2、自xxxx系统上线试运行至今,我区本地化信息数据迁移工作仍未完成,截止目前已进入数据核对的 第二阶段,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料并不准确,还不能投入正常使用。 xx公司的配合工作不够及时有效,工作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回复、解决问题速度慢,并且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及时解决我

区信息系统中的问题,造成我区本地化信息数据迁移工作停滞不前。 3、信息系统业务操作培训力度不够,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各环节操作仍不熟练。前期我中心xxxx公司工作人员来我区进行信息系统培训,但培训时间短、讲解进程快,再加之没有结合真实数据进行实践演练,我中心工作人员以及镇、办事处社保所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的各环节操作仍不够熟练。 二、建议意见由于我单位经费困难,希望市局能给与信息系统建设的资金帮助,以及相关软硬件、专线网络的支持。尽快督促协调长天公司与我单位工作配合等相关问题,组织提供信息系统的培训工作。 第2篇: 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在市民政局和局有关科室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严格按照我市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扎实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我馆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实现局域网的全面升级。年7月,我馆正式启用xx业务管理软件,该软件采用网络化设计,有业务受理、业务洽谈、内勤管理、仓库管理、统计查询等业务模块,具有各种统计、分析、查询、打印数据和报表的管理功能。年,为全面实现骨灰楼信息化智能管理,我馆针对该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 集团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坚持需求与效益相结合,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促进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提高集团及下属企业的管理能力、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集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最终实现集团发展战略目标与可持续发展。 集团信息化建设遵循“统筹规划,集团主导;统一标准,分步实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从集团整体利益和长远战略目标出发,统筹规划,制定方针政策,引导信息化建设方向。坚持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企业业务系统建设方面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大力协同,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作用,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与信息隔离的形式。 1.1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范、集团主导” 集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系统发挥整体效益,必须在集团统一规划下,集团总部各部门及各级单位遵照统一规划、规范协同建

设,共同发展,确保信息化建设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二)坚持“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分步实施” 集团信息化管理部门统筹集团的信息化工作,负责有关规划、标准、规范的制定,基础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建立与集团信息化发展相配套的安全体系。集团各单位需配合集团完成信息化建设,并根据集团要求建立相应的业务信息系统。 (三)坚持“互通互联、资源共享” 集团信息化工程需要统一建设,集团总部及下属各单位共享使用,对各单位现有的基础网络资源加以整合,建成统一的信息网络,由集团统一管理公共资源,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进行调配,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高度重视对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升级,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实现集团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优势,实现信息共享。 (四)坚持“需求引导、适应发展、先进可靠” 集团信息化建设要围绕发展战略,从集团生产、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发展各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发,确保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基础前瞻性和高可扩展性,满足集团的业务发展需求。信息化建设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加强管理制度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认证认可信息化标准体系

认证认可信息化标准体系 建设方案 2011年09月

目录 1项目背景介绍 (2) 1.1认证认可行业介绍 (2) 1.1.1中国认证认可行业发展历程 (2) 1.1.2认证认可行业业务发展特点 (3) 1.1.3认证认可行业组织架构体系 (4) 1.2认证认可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5) 1.2.1认证认可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5) 1.2.2认证认可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5) 2项目工作重要意义分析 (7) 3项目目标与范围 (8) 3.1项目目标 (8) 3.2项目范围 (8) 3.3术语说明 (8) 3.3.1标准 (8) 3.3.2标准体系 (8) 3.3.3相关标准 (8) 3.3.4认证认可信息化标准体系 (9) 3.4认证认可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内容 (9) 4项目流程与方法 (10) 4.1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 (10) 4.2标准体系设计 (13) 4.3实施规划 (18) 4.4征求意见与改进 (22)

1项目背景介绍 1.1 认证认可行业介绍 1.1.1中国认证认可行业发展历程 2001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从积极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新形势出发,作出了改变我国认证认可工作分散管理的格局,成立国家认监委,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的重要决定。几年来,国家认监委在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完成了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等基本建设,认证认可开始进入规范工作、全面发展、发挥作用的新阶段。作为国际通行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的质量保证和管理手段,认证认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 在十五期间,认证认可事业实现了: (一)中国特色的国家认证认可体系基本建立, (二)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三)整顿规范认证市场秩序成效显著, (四)各有关方面对认证认可更加重视, (五)中国在国际认证认可界的影响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认证认可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形势对认证认可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认证认可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这些新的形势包括: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认证认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认证认可提供了大好机遇, (三)经济全球化为认证认可提供了广阔空间, (四)各项改革的深化为认证认可提供了发展动力。 面对这些新形势,“十一五”期间认证认可事业的工作目标为: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质量和管理要求需要的强制性产品认证与自愿性认证相结合的认证制度,完善的检验检测资质认定体系和科学的检验检测体系规划建设的论证咨询机制;建立具有较高国际声誉的统一、权威的国家认可制度;建立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严密、执法

信息化标准化体系探讨

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研究 (2006年3月7日~3月27日) 摘要本文从信息化与标准化入手,根据网络化信息系统基本模型的层次结构,描述了信息化标准化体系架构,并对信息化标准化体系中各子标准体系涵盖的标准范围进行了论述,对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标准,标准化,标准化体系 1 信息化标准化体系概述 1.1 信息化与标准化 (1) 标准与标准化 ●标准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GB/T 20000.1—2002 2.3.2)。 ●标准化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用标准来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GB/T 20000.1—2002 2.1.1)。 (2) 信息化与信息化之标准化 ●信息化信息化是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抽象和数字化的过程,它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等高科技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过程。

信息化之标准化标准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过程中保障 和促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信息安全以及网络互连互通。信息化标准化是围绕 信息技术开发、信息产品的研制和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与管理而开展的一系列活 动。 1.2 标准化体系组成 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应该涵盖标准以及标准制定、运行和管理的整个过程。因 此,标准化体系包括标准体系(标准本身)、标准运行机制和标准管理体制。 (1) 标准体系:由一定范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2) 管理体制:制订和贯彻标准应遵循的标准化管理方针、原则、组织制度 和标准体制。 (3) 运行机制:制订和贯彻标准过程中运用的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 标准体系是标准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标准体系是针对技术开发、 信息产品研制和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与管理而制订的标准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 供标准和技术依据,是指导信息化标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1.3 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1) 网络化信息系统基本模型 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 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涉 及信息化的国家和国际标准浩如烟海,内容非常庞杂,且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为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博为贵 一、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尤其是飞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地域和空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将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的信息化建设,尽管起步有早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但都在享受着信息化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成果,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化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在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下获得的。在我们的身边,计算机、网络、电视、移动电话等音视频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通信技术(ICT)及其应用已成为构筑全球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 标准是人们为某种目的和需要而提出的统一性要求,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它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要求。标准对促进ICT产业发展及ICT 的推广应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如果没有标准,互联网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

人们很难说清楚生产一台电脑需要遵循多少标准,但是每个生产商一定会考虑采用标准统一的磁盘驱动器、打印机接口和网卡等。 标准化则是制定标准并使其在社会一定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实施及修改标准等过程。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标准化工作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标准是规范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工程管理等行为的技术法规。统一标准是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只有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才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程及相关环节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二、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将涉及大量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必须对这些标准和规范按照内在联系进行有序地整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2.1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三维空间 为了更为直观地反映信息化标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这里以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项目管理及应用领域为对象,建立起信息化标准的三维空间,如图1所示。

卫生信息化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平台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节、项目概述 (3) 1.1 政策背景 (3) 第二节、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5) 2.1 建设目标 (5) 2.2 标准规范建设原则 (6) 2.3 总体建设要求 (6) 2.4 应用规范 (7) 2.5 信息基础设施规范 (10) 2.6 管理规范 (10) 2.7 安全规范 (11) 2.8 本期标准规范制定要求 (11) 2.9 标准规范体系管理 (13) 2.10 遵循和参考的标准与规范 (14) 2.11 标准规范的制定 (16) 2.12 动态标准管理系统 (22)

第一节、项目概述 1.1 政策背景 卫生信息化工作是医改整体工作的重要一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的通知》中,都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八大支撑之一,要求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信息化工作。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要求“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2010年2月11日由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 “十二五”期间是全面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实现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的关键时期。卫生信息化(含中医药,下同)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开展工作、服务民众、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