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盆腔炎的诊疗方案
盆腔炎最佳治疗方法
盆腔炎最佳治疗方法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器官炎症。
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复杂,既有外源性感染,也有内源性感染,如性传播感染、产后感染、宫内节育器留置等。
盆腔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下腹部疼痛、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紊乱、性交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影响生育功能。
治疗盆腔炎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首先是药物治疗,对于急性盆腔炎,应及时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类、氟喹诺酮类等,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对于慢性盆腔炎,应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还可以辅助应用一些消炎镇痛药物和免疫调节药物,加速炎症的吸收和康复。
其次是物理治疗,包括中药熏蒸、盆腔理疗等,这些方法可以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排出,对于慢性盆腔炎的康复非常有益。
另外,还可以结合一些中药治疗,如逍遥散、四物汤等,可以调理气血,改善盆腔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对盆腔炎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最后是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顽固性盆腔炎或者有盆腔积脓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盆腔腔镜下的引流术、盆腔脓肿的清创引流术等,这些手术可以有效清除盆腔内的炎症灶和积脓,对于治疗盆腔炎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治疗方法,预防盆腔炎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不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
其次要避免宫内节育器的不当使用,避免盆腔手术的不当操作,避免盆腔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盆腔炎的治疗方法是多方面的,综合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避免盆腔炎的发生。
希望广大女性朋友能够重视盆腔炎的治疗和预防,保持身体健康。
盆腔炎治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及改进方案(2012)
盆腔炎治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及改进方案(2012)1. 背景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可能导致不孕和慢性疼痛等严重后果。
为了提高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治疗方案的分析、总结、评估及改进方案。
2. 治疗方案分析在分析治疗方案过程中,我们根据已有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整理了以下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案:2.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是目前盆腔炎的常规治疗方案之一。
通过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克林霉素等,可以有效抑制炎症感染并缓解症状。
2.2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盆腔炎症状,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采取腹腔镜手术或传统开放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2.3 综合治疗对于复杂的盆腔炎病例,综合治疗方案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综合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治疗等,旨在达到更好的疗效和预防复发。
3. 治疗方案总结根据对不同治疗方案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总结:- 抗生素治疗是盆腔炎的常规首选方案,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病情;-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病情,并可能需要在抗生素治疗后进行;- 综合治疗是应对复杂病例的综合选择。
4. 治疗方案评估为了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我们收集了大量的临床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治疗方案的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5. 改进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方案:-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盆腔炎预防和治疗的认识;- 推广并应用微创手术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和抗药性的产生。
结论通过对盆腔炎治疗方案的分析、总结、评估及改进方案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目前的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进一步改进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以上为盆腔炎治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及改进方案的文档。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盆腔炎治疗方案的研究. 医学杂志, 2012, 10(3): 123-135.[2] 王五, 赵六. 盆腔炎治疗方案改进的研究. 中国妇产科杂志, 2013, 20(2): 56-67.。
盆腔炎病历模板.doc
患者王英,女性,46岁,汉族,已婚,农民,主因:月经不规则伴白带增多半年,加重1周。
于2016/11/25 11:13 以" 盆腔炎" 收住入院。
一、病例特点:1. 病史:患者半年前出现月经周期不定,或长或短,经量时多时少,兼有经期腹痛,以“月经不调”治疗,口服“乌鸡白凤丸”对症治疗,疗效不佳,1周前出现白带增多现象,并伴有腰痛,下腹部隐痛,感觉全身乏力。
今日来我院就诊,入院时,精神状态欠佳,睡眠欠佳,饮食欠佳,大便干,小便正常。
2. 查体:T:36.4 ℃P :8 0次/ 分R :20次/ 分BP :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意识清楚,痛苦病容,表情痛苦,扶入病房,主动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苍白、出血斑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头颅形状正常,无畸形,头发分布均匀,头部活动自如。
五官端正,双眼结膜无充血、水肿、出血及黄染,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双耳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听力正常。
鼻外观正常,鼻腔通畅,无异常分泌物,鼻窦区无压痛。
口唇红润,无紫绀、疱疹、皲裂、溃疡及色素沉着,牙龈无红肿、溢脓、出血、溃疡,咽部充血水肿,无异常分泌物,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舌型未见明显异常,舌面无异常,舌运动无震颤、偏斜。
未见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软,无抵抗,气管位置居中,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对称无畸形,两肺呼吸运动如常,触觉语颤两侧对称,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范围正常,心尖区无抬举样搏动,无压痛,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 分,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形,外周血管无异常。
腹部形态正常,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胆囊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及肿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腹水征阴性,双肾区及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叩击痛。
全腹肠鸣音正常,3-4 次/ 分,未闻及气过水声。
肛门直肠未查,外生殖器未查。
2016年带下病的诊疗方案
2016年带下病(宫颈炎、阴道炎)诊疗方案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的异常,或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者,称为“带下病”、“下白物”、“流秽物”。
西医病名为宫颈炎,为妇科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
老年人也有随阴道炎而发病的。
一、诊断中医诊断:症状诊断:本病患者可有经期、产后余血未净之际,忽视卫生,不禁房事,或妇科手术后感染邪毒病史;或年老妇女、幼女体虚,易感邪毒。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白或淡黄,或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或混浊如米泔;其质或粘稠如脓,或清晰如水,或如豆渣凝乳,或如泡沫;其气味或无臭,或腥臭,或恶臭腐败难闻。
可伴有外阴、阴道灼热、瘙痒、坠胀、疼痛等,也可见小腹痛、腰骶痛、发热等症。
症候诊断:脾阳虚型: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神疲倦怠,四肢不温,纳少便溏,两足跗肿,面色觥白,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肾阳虚型:带下量多,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断,头晕耳鸣,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润,苔薄白,脉沉细而迟。
阴虚挟湿型:带下量不甚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或有臭气,阴部干涩不适,或有灼热感,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
湿热下注型:带下量多,色黄,粘稠,有臭气,或伴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食较差,小腹或少腹作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湿毒蕴结型: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状如米泔,臭秽难闻,小腹疼痛,腰骶酸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检查可见各类阴道炎及宫颈炎、盆腔炎体征,也可发现肿瘤。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阴道分泌物清洁度三度,镜检可见滴虫、真菌及其他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病原体。
此外可做局部病灶活检,以明确有无恶性病变。
B超检查对盆腔炎症及盆腔肿瘤有意义。
二、治疗1.饮食治疗建议患者忌食辛辣,宜清淡饮食。
盆腔炎病历书写范文
盆腔炎病历书写范文患者姓名:李四,性别:男,年龄:35岁,职业:司机,家庭住址:深圳市福田区。
病史:2019年1月20日,李四到深圳市第一医院就诊,主诉腹部剧痛1星期,伴有发热,并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服用普通抗生素无缓解,情况较严重。
体格检查:T:37.2℃,P:82次/分,R:20次/分,BP:130/98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心率110次/分,腹部无压痛,双侧肋下有轻度肿块状上膨出,全腹静脉曲张,腹部触诊有双下腹忽隆压痛,双侧股骨外上段有叩击痛。
诊断:《2017》版中华医学会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盆腔炎(蜂窝组织炎)。
治疗方案:(1)观察病情:观察病人的体征,观察血水成分的变化,对病情变化定期进行评估;(2)药物治疗:给予抗生素、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3)手术治疗:留置引流管,动态监测引流液,清除炎性而病灶,有效缓解病痛;(4)营养支持:采用完全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调节患者的营养和水分,确保其营养水平;(5)理疗治疗:通过体位改变、淋巴循环、脊柱矫正、热疗等方法,缓解患者疼痛,预防引起的组织损伤,有利于痊愈。
随访:2019年1月29日,患者腹部疼痛、发热症状明显减轻,肿块消失。
给予抗生素、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继续给药,每周复查一次,若体温正常,可出院,持续用药三个月。
结论:本次治疗的结果表明,采用观察病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及理疗治疗的方式有效控制了病情,但患者仍需持续的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确保病情稳定。
李四患者病情经诊断、治疗、随访,痊愈出院,预后良好。
整个盆腔炎病历书写呈现了患者李四在深圳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情况,患者以腹部轻度剧痛为主诉,发热、头晕、恶心等症状伴随。
体格检查发现双下腹忽隆压痛及叩击痛;根据《2017》版中华医学会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盆腔炎(蜂窝组织炎)。
治疗方案包括观察病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及理疗治疗,给予抗生素、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留置引流管清除炎性病灶,完全肠内营养支持调节营养水平,体位改变、淋巴循环、脊柱矫正、热疗等控制疼痛。
47. 急性盆腔炎(非手术)
急性盆腔炎(非手术)临床路径一、急性盆腔炎(非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盆腔炎(ICD-10:N73.0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三项必备条件:下腹压痛、附件压痛和宫颈举痛或摇摆痛。
2.附加诊断:发热(>或=38.5°C);阴道或子宫颈有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盐水湿片镜检发现白细胞;盆腔器官压痛;血沉增快;C -反应蛋白升高;特异性病原体, 如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阳性。
3.最特异的诊断标准:子宫内膜活检发现子宫内膜炎的组织学证据;经阴道超声检查或核磁共振显像显示输卵管壁增厚、管腔积液、并发或不并发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脓肿。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患者外科急症表现, 例如阑尾炎和异位妊娠不能排除者;患者为孕妇;经门诊口服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不能遵循或不能耐受门诊口服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病情严重, 恶心、呕吐或高热;盆腔脓肿一般情况差,病情重,诊断不清均应住院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半卧位,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补充水分,高热采用物理降温,腹胀需行胃肠减压。
2.控制感染:根据经验选择抗感染药物,覆盖需氧菌、厌氧菌及衣原体。
治疗2-3日后,如疗效不显或病情加重,可根据药敏改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
3.对抗感染控制不满意的盆腔脓肿和输卵管卵巢脓肿,尤其是脓肿破裂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73.002急性盆腔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病原学检查及药敏;(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5)子宫双附件超声。
治疗盆腔炎中药方
治疗盆腔炎中药方治疗盆腔炎中药方 1.处方:土茯苓、芡实、金樱子、石菖蒲,猪瘦肉,用法:加水,慢火煲汤,加盐调味,饮汤食肉。
每日一次。
功效:具有健脾补肾,解毒祛湿的功效,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2.处方:山药、白芍、车前子各15克,党参、苍术、炒白术、陈皮各10克,柴胡、荆芥穗、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健脾,渗湿止带。
适用于脾虚湿盛型慢性盆腔炎。
3.处方:当归9克、芍药18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川芎9克。
用法:每服6克,每日3次。
功效: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的作用,适用于盆腔炎。
4.处方: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穹、牛膝。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调气活血,消症散结,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盆腔炎。
5.处方:大黄、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盆腔炎急性发作,腹痛发热,便秘者。
盆腔炎中药茶饮 1.当归9克,香附9克,益母草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
2.桃仁10克,败酱草15克,黑木耳10克。
水煎服,每日2次。
3.小茴香30克,栀子30克,甘草10克。
共研末,每服2-3克,每日2-3次。
4.黄芪50克,当归15克,大枣10枚,红糖适量。
水煎服,每日2次。
盆腔炎西药西医多用抗生素类药物来抵抗炎症,用药请遵医嘱,宜联合用药,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
1.青霉素g:每日240万-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减至每日80万-160万单位,分次肌肉注射。
2.红霉素:每日1-1.5g,静脉滴注,加用卡那霉素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
3.庆大霉素:每日16万一32万单位,静脉滴注或分2-3次肌肉注射。
4.林可霉素:每次0.3-0.6g,一日3次,肌肉注射。
5.克林霉素:每次0.6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体温降至正常后改为口服,每次0.3g,每6小时1次。
治疗盆腔炎的偏方 1.苦菜莱菔汤治疗盆腔炎组成:凄菜10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5克,青萝卜200克(切片)。
盆腔炎临床路径
盆腔炎临床路径盆腔炎诊治流程图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或妇科检查妇科启 炎性包块或盆腔积液 宫颈举痛或子宫压无包块破裂、中毒有包块破裂或中毒 支持治疗对症处理,必要 药物治疗(疗中药治疗: 服、灌盆腔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10编码为:N73. 901)(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⑵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 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1)湿热瘀结证:主证:低热起伏,小腹隐痛或刺痛,或腹胀痛,拒按,腰骶酸痛,经期或过劳后加重,胸闷纳少,口干不欲饮,带多色黄或黄白相间,质粘稠,有异味,大便秘结或溏稀,小便色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弦数。
(2)热毒壅盛证:主证:高热恶寒,无汗,下腹剧痛拒按,口干溲赤,大便秘结或溏稀,带多色黄,如脓样,臭秽,胸闷烦燥,泛恶纳呆,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数。
(3)气滞血瘀证:主证: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经血量多夹块,瘀块排出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经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紫黯,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4)寒湿瘀滞证:主证: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减,经血量少,色黯,带下淋沥,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舌暗红,苔白腻、脉沉迟。
(5)气虚血瘀证:主证:下腹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舌体暗红,有瘀点,苔白,脉弦涩无力。
3.临床表现(1)症状:急性期病情严重者,起病较急,可有高热、寒战,下腹剧痛。
头痛,食欲不振。
中医妇科学-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附件1中医诊疗方案:慢性盆腔炎1.定义C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2.诊断2.1诊断依据:2.1.1病史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2.1.2 症状主症:小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带下量多、色黄、气臭;次症: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形寒肢冷,小便黄,大便干燥,或大便溏泄,舌象异常,如舌质红或暗红,边尖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或弦涩。
2.1.3 体征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成索状增粗或/和子宫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一侧或双侧宫骶韧带增粗、触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压痛。
上述体征至少同时具备下列三项: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件区(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
2.1.4 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增高;血沉增快;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B超检查:可探及直肠子宫凹陷积液、盆腔炎性包块或脓肿;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炎性渗出液或脓液;血清CA125可增高;C反应蛋白可增高;血清或腹水同种淀粉酶可降低;腹腔镜检查:可见子宫、输卵管表面充血水肿、脓性渗出,或粘连包裹病灶,或脓肿形成。
根据上述主要症状、必备体征,辅助检查(至少具备1~2项),结合病史即可诊断。
2.2鉴别诊断:2.2.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若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
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鉴别困难时应行腹腔镜检查。
2.2.2卵巢囊肿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鉴别。
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而卵巢囊肿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无粘连,活动自如。
2.2.3.卵巢癌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慢性炎性包块多为囊性;而卵巢癌包块多为实性,较硬,表面不规则,子宫直肠窝可扪及质硬的结节,常有腹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盆腔炎性疾病诊疗规范
盆腔炎性疾病诊疗规范
急性子宫内膜炎是指病原体侵入子宫内膜,扩散到整个内膜层,引起急性炎症。
【诊断标准】
(一)病史:流产或产后或经宫腔手术后史。
(二)临床表现
1.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
有时起病急,寒战、发热、高达40℃,全身乏力、出汗。
2.下腹部疼痛,下坠、腰酸。
3.阴道排液增多,水样混浊或脓性,有臭味。
4.严重者出现败血症症状,有时并发感染性休克。
5.妇科检查下腹部压痛,子宫颈口见大量脓性或血性臭味分泌物流出。
(三)辅助检查
1.血液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
2.宫腔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作宫腔培养应消毒外阴,用窥器暴露宫颈口,以无菌棉球擦净宫颈外口及阴道内的排液,用无菌吸管伸人宫腔,吸取分泌物置入无菌试管内送培养。
【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患者应取半卧位以利宫腔分泌物引流,并使炎症局限在盆腔内。
2.饮食以易消化、高热量半流质为宜,支持疗法,不能进食者应予静脉输液。
3.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
(二)抗炎治疗
1.根据宫腔分泌物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重症者不必等培养结果,先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静脉点滴。
2.宫腔内如有胎膜、胎盘残留或宫内节育器放置者应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去除残留组织或取出宫内节育器。
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2016版)【精选】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未溃期诊疗方案蝮蛇咬伤诊疗方案臁疮咬伤诊疗方案臁疮(下肢溃疡)诊疗方案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烧伤诊疗方案11.风湿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案骨痹(骨关节病)诊疗方案痛风诊疗方案尪痹(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燥痹(干燥综合征)诊疗方案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方案12.皮肤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湿疮(湿疹)诊疗方案13.肿瘤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肺癌诊疗方案14.血液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诊疗方案慢性髓劳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方案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方案紫癜风(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15.眼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方案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疗方案青盲(视神经萎缩)诊疗方案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方案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诊疗方案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方案16.肝病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诊疗方案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积聚(肝硬化)诊疗方案急性病毒性肝炎诊疗方案17.传染病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手足口病(普通型)诊疗方案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诊疗方案18.肛肠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脱肛病(直肠脱垂)诊疗方案痔(混合痔)诊疗方案肛漏病(肛瘘)诊疗方案19.脾胃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方案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20.儿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4 11 201628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诊疗方案小儿肌性斜颈诊疗方案21.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耳鸣诊疗方案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慢喉瘖(慢性喉炎)诊疗方案22.妇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盆腔炎诊疗方案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联系人:张 洋 联系电话:************,131****7122征订方式:货到付款4学”要求员讲党课学系列 讲话,做合“学党印发〈关016〕2”学习教全面贯彻三严三实、创先争进一步坚以上率下“决胜全做合格尊《中医临床路径实用指南》—首批22个专业95个病种的中医临床治疗规范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科学技术出版社定价:68元▲为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和临床疗效,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制和发布了首批22个专业95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并于2011年2月启动和实施试点工作。
(妇产科)盆腔炎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3版(罗颂平、刘雁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相关内容。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相关内容。
(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
③白带常规、BV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并排除特异性阴道炎。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二)证候诊断(1)湿热瘀结证: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经期下腹痛加重,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口腻或纳呆,小便黄,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盆腔炎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方案(2012)
盆腔炎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方案(2012年)一、概述:盆腔炎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处发生的炎症。
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急性盆腔炎继续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
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盆腔炎。
中医的热入血室、带下症亦属于该病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2002年)。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2008年)。
(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
③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2002年)(1)湿热瘀结证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盆腔炎临床路径
盆腔炎诊治流程图1(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1)湿热瘀结证:主证:低热起伏,小腹隐痛或刺痛,或腹胀痛,拒按,腰骶酸痛,经期或过劳后加重,胸闷纳少,口干不欲饮,带多色黄或黄白相间,质粘稠,有异味,大便秘结或溏稀,小便色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弦数。
(2)(3)(4)(5)弦涩无力。
3.临床表现(1)症状:急性期病情严重者,起病较急,可有高热、寒战,下腹剧痛。
头痛,食欲不振。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或血性并有臭味。
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阴道不规则出血。
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及尿频尿急,里急后重等膀胱直肠刺激压迫症状。
慢性期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疲劳。
病程长者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症。
下腹坠胀疼痛或腰骶部胀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重。
白带增多,色黄或淡黄水样,或黄绿色可有臭味。
可出现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
慢性炎症可致不孕。
(2)体征:急性期可出现急性病容,体温升高,超过38度或持续低热。
心率增快,腹胀,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及紧张。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妇科检查:阴道粘膜充血,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
宫颈充血水肿,举痛明显,宫颈管可见脓性或脓血性4(1)(2)(3)(4)1.异位妊娠其输卵管妊娠流产、破裂者,腹腔内出血,临床表现为腹痛、阴道流血,甚至晕厥,与急性盆腔炎相似。
盆腔炎者高热,白细胞明显升高。
异位妊娠者,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阳性。
后穹隆穿刺,异位妊娠者可吸出不凝固的积血,盆腔炎者则为脓液,可资鉴别。
2.卵巢囊肿蒂扭转其常有突然腹痛,渐加重,甚至伴有恶心呕吐,一般体温不升高。
[全]盆腔炎的7种常用药物推荐及注意事项
盆腔炎的7种常用药物推荐及注意事项盆腔炎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最常见);••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盆腔脓肿及生殖器结核。
•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危因素1. 年龄高发年龄为15~25岁,可能与频繁的性生活有关。
2. 性活动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
3. 炎症及性卫生不良下生殖道存在炎症如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等;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等不良性卫生习惯。
4. 宫腔手术后感染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可导致生殖道粘膜损伤、出血、坏死,容易发生感染。
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感染来源有哪些?病原体有外源性、内源性,但通常为混合感染。
因外源性病原体感染造成损伤后,容易继发内源性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感染。
1.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
•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支原体。
•2.内源性病原体:是指寄居于阴道内的微生物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脆弱杆菌等。
•盆腔炎有哪些症状?症状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 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病情严重者出现发热、寒战、头痛。
2. 伴有泌尿系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3. 有盆腔脓肿形成时,可产生局部压迫刺激症状。
脓肿位于子宫前方压迫膀胱,导致排尿困难、尿频等;••脓肿位于子宫后方会压迫直肠,导致排便困难、下腹坠胀及里急后重等。
•治疗盆腔炎常用的7种药物推荐01妇科千金片功效:清热除湿,益气化瘀。
适用人群: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等患者。
主症: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等。
02康妇炎胶囊功效:清热解毒,化瘀行滞,除湿止带。
适用人群: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带下量多、月经量少、经期后错,痛经患者。
03花红颗粒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
盆腔炎的中医辩证施治
盆腔炎的中医辩证施治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
本病与中医学的“带下过多”、“热入血室”、“产后发热”等病证相似;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腹痛、包块、带下多、月经失调、痛经、不孕为临床表现,故又属于“瘾瘕”、“带下”、“痛经”、“腹痛”、“月经不调”、“不孕”等病证范畴。
【辨证论治】1.急性期治疗应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高热阶段属实属热,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热减或热退,则以消瘕散结化湿为法;若邪盛正衰,正不胜邪,出现阳衰阴竭之证,则以急救为先,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1)热毒壅盛[证候] 高热恶寒,甚或寒战,下腹疼痛拒按,口干口苦,精神不振,恶心纳少,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带下量多,色黄如脓,秽臭,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舌红,苔黄糙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方药] 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若热毒传入营分,出现神昏谵语,高热汗出,口渴欲饮,烦躁不宁,舌红绛,苔黄燥,脉弦细而数等气营同病之证者,治宜清营解毒,凉血养阴。
方用清营汤加减。
神昏谵语者,可以本方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以芳香开窍。
(2)湿热瘀结[证候] 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胀满,热势起伏,寒热往来,带下量多,黄稠臭秽,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大便溏或燥结,小便短赤;舌红有斑点,苔黄厚,脉弦滑。
[治法方药]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仙方活命饮加减。
2.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本病多为邪热余毒残留,与冲任之气血相搏结,凝聚不去,日久难愈,耗伤气血,虚实错杂。
治疗除内服药外,还应结合保留灌肠、中药热敷、理疗等方法。
(1)湿热瘀结[证候] 少腹隐痛,或腹痛拒按,痛连腰骶,低热起伏,带下增多,色黄黏稠或秽臭;胸闷纳呆,口干不欲饮,尿赤便秘;舌黯滞,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方药] 清热利湿,化瘀散结。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盆腔炎性疾病诊疗方案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盆腔炎性疾病诊疗方案一、概述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妇科常见病,指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
性传播感染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是PID的主要致病微生物。
一些需氧菌、厌氧菌、病毒和支原体等也参与PID的发生。
引起PID的致病微生物多数是由阴道上行而来的,且多为混合感染。
延误对PID的诊断和治疗都有可能导致PID后遗症如输卵管因素不孕和异位妊娠等。
祖国医学过去尚无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名,而将此病归于“腹痛”、“带下”、“瘕”等范畴。
中医病名:腹痛病,带下病,瘕病;西医诊断:盆腔炎性疾病。
二、诊断【西医诊断标准】PID的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其诊断通常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决定。
1.PID诊断的最低标准:在性活跃女性及其他存在性传播感染风险者,如排除其他病因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应诊断PID并给予PID经验性治疗:(1)子宫压痛;(2)附件压痛;(3)子宫颈举痛。
下腹疼痛同时伴有下生殖道感染征象时,诊断PID的可能性增加。
2.PID诊断的附加标准:(1)口腔温度≥38.3℃;(2)子宫颈或阴道脓性分泌物;(3)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有白细胞增多;(4)红细胞成降率升高;(5)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6)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子宫颈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
3.PID诊断的特异性标准:(1)子宫内膜活检显示有子宫内膜炎的组织病理学证据;(2)经阴道超声检查或MRI检查显示输卵管管壁增厚、宫腔积液,可伴有盆腔游离液体或输卵管卵巢包块;(3)腹腔镜检查见输卵管表面明显充血、输卵管水肿、输卵管伞端或浆膜层有脓性渗出物等。
【中医辨证分型】1.热毒炽盛证经行或产生邪毒侵袭,伤及胞宫络脉,邪正相争,营卫失和而致本病。
证见:高热寒战,全身疼痛,下腹剧痛拒按,带下增多,色黄味臭,质粘稠,口干不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溲痛不畅,舌红苔黄腻厚,脉滑数。
妇科盆腔炎性疾病诊疗常规
妇科盆腔炎性疾病诊疗常规【概述】盆腔炎性疾病(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诊断】1. 临床表现: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1)常见症状: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
(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宫体压痛或附件区压痛。
阴道及宫颈口脓性分泌物。
宫旁组织增厚或触及肿块。
2. PID的诊断标准(2006年美国CDC诊断标准):(1)最低标准: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
(2)附加标准:体温超过38.3℃(口表);宫颈或阴道异常粘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0.9%氯化钠溶液涂片见到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C反应蛋白升高;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
(3)特异标准: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证实子宫内膜炎;阴道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以及腹腔镜检查发现PID 征象。
最低标准提示在性活跃的年轻女性或者具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若出现下腹痛、并可排除其它引起下腹痛的原因,妇科检查符合最低诊断标准,即可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附加标准可增加诊断的特异性,若宫颈分泌物正常并且镜下见不到白细胞,PID的诊断须慎重。
特异标准基本可诊断PID,腹腔镜诊断PID的标准包括:输卵管表面明显充血;输卵管壁水肿;输卵管伞端或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
3. 病原体检测:可取宫颈分泌物、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手术时采取感染部位的分泌物送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
【鉴别诊断】急性盆腔炎须与急性阑尾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等急症相鉴别。
【治疗】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1. 门诊治疗:患者一般状况好,症状轻,有随访条件。
常用方案:①氧氟沙星400mg 口服,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500mg口服,每日1次。
同时加服甲硝唑400mg,每日2~3次,连用14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腔炎诊疗方案中医病名:盆腔炎西医病名:盆腔炎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病史:急性盆腔炎近期有经行、产后、妇科手术、房事不洁等发病因素。
慢性盆腔炎有急性盆腔炎、阴道炎、节育、妇科手术感染史。
(2)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3)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t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
③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1)湿热瘀结证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⑨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2)气滞血瘀证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③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
次症:①月经先后不定,量多或少;②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③经前乳房胀痛;④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⑤脘腹胀满。
舌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3)寒湿瘀滞证主症:①下腹冷痛或刺痛;②腰骶冷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形寒肢冷;②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③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④经仨紫黯或夹血块;⑤大便溏泄。
舌脉: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4)肾虚血瘀证主症:①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②腰骶酸痛;③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
次症:①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②头晕耳鸣;③经量多或少;④经血黯淡自夹块;⑤夜尿频多。
舌脉: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5)气虚血瘀证主症:①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②痛连腰骶,经行加重;.③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次症:①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②经血淡黯或夹块;⑧精神萎靡;④体倦乏力;食少纳呆。
舌脉: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沉涩无力。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湿热瘀结证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①银蒲四逆散《伤寒论》四妙散《成方便读》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银花藤、蒲公英、柴胡、枳壳、赤芍、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生蒲黄、炒五灵脂、延胡索、炒川楝子。
②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
金银花、连翘、桔梗、生黄芪、红藤、生鳖甲、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蒲黄、琥珀粉(冲服)、砂仁、蛇床子。
中成药:妇科千金胶囊、金刚藤胶囊、花红片、妇康口服液等。
2.气滞血瘀证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①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
②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3.寒湿瘀滞证治法: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①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合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当归、川芎、肉桂、赤芍、生蒲黄、五灵脂、制没药、桂枝、茯苓、丹皮、桃仁。
②暖宫定痛汤《刘奉五妇科经验》。
橘核、荔枝核、小茴香、葫芦巴、延胡索、五灵脂、蒲黄、制香附、乌药。
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等。
4.肾虚血瘀证治法: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①杜断桑寄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生蒲黄、五灵脂、川牛膝、大血藤、没药、延胡索、丹参、三棱、川芎。
②宽带汤《辨证录》加减。
白术、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党参、杜仲、莲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川续断。
中成药:妇宝颗粒(冲剂)等。
5.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①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知母、三棱、莪术、鸡内金、川芎、当归、丹参、广木香。
②举元煎《景岳全书》合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党参、黄芪、白术、升麻、炙甘草、生蒲黄、五灵脂、川芎、当归、丹参、莪术、香附。
中成药:丹黄祛瘀片(胶囊)等。
(二)外治法1.直肠给药(I)中医灌肠或直肠滴注推荐方药:大血藤、败酱草、丹参、赤芍、延胡索、三棱、莪术。
随证加减。
上药水煎取液,适宜温度,保留灌肠。
(2)直肠纳药康复消炎栓等。
2.中药外敷:下腹或腰骶部。
.(1)中药封包外敷:推荐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
随证加减。
(2)中药药渣外敷:辨证口服中药两煎后药渣外敷。
(3)中药穴位敷贴:推荐方药:三七、血竭、蒲黄、白芷、沉香、羌活。
可根据证型酌加减,研末或制成丸剂,贴敷于三阴交、气海、神阙、血海、归来、子宫、太冲、关元等穴位。
3.阴道纳药法外阴、阴道熏洗后,将外治中成药物如栓剂、胶囊剂、粉剂等放置于阴道后穹窿处,7-10日为一个疗程,用于并发各种阴道炎、急慢性宫颈炎的治疗。
4.中药熏蒸治疗推荐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
随证加减。
(三)灸法将艾条点燃后悬置在关元穴上,进行温熨,借灸火的热力达到调和阴阳,补益气血,疏通经络、调和营卫、平衡阴阳。
(四)物理治疗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盆腔炎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光子治疗仪等。
(五)推拿及刺络拔罐治疗:(一指禅法、鱼际揉法、推法、点法、擦法等手法):关元、中极、归来、肾俞、血海、膈俞、三阴交、阴陵泉、八髎等穴位。
关元、气海、血海、膈俞等穴位,先刺络,后拔罐.四、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1.患者依从性差,中途停止治疗。
解决方法:与患者有效沟通病情,告知治疗难点。
2.对疾病的辨病、辨证的准确性。
要求医务人员中医专业技术提高。
3.疾病本身具有反复性,特别是慢性盆腔炎患者。
解决方法:眚知患者疾病特点,出院时告知注意事项,减少复发。
五、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主要指标疗效标准缓解盆腔疼痛疗效临床痊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消失。
显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明显减轻,疼痛程度积分降低两个等级。
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有所减轻,疼痛程度积分降低一个等级。
无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无减轻或有加重。
2.次要指标疗效标准:(I)中医证候疗效标准中医证候疗效通过证候疗效率进行判定。
治疗前证候积分和一治疗后证候积分和证候疗效数= ×100%治疗前证候积分和痊愈:治疗后各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值减少≥95%。
显效:治疗后各症状明显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70%,<95%。
有效:治疗后各症状有所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30%,<70%。
无效:治疗后各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证候积分值减少<30%。
(2)局部体征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治疗后局部体征消失,积分值减少≥95%。
显效:治疗后局部体征明显减轻,积分值减少>/70%,<95%。
有效:治疗后局部体征有所减轻,积分值减少≥30%,<70%。
无效:治疗后局部体征无改善或有加重,积分值减少<30%。
(二)评价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中药新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依据分级量化标准,包括症状及体征分级量化标准,对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
采用症状、体征积分法,分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级别进行疗效评价。
在患者进入路径的不同时间对主观症状下腹痛、腰骶痛、带下情况和局部体征情况进行评价。
①进入路径当天,按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分级量化标准进行病情程度分级。
②结束路径时,按照疾病主要指标疗效和次要指标疗效标准进行评判。
主要疗效指(三)分级量化标准1.症状分级量化标准(1)湿热瘀结证:湿热瘀结证症状轻重分级表(2)气滞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症状轻重分级表(3)寒湿瘀滞证:寒湿瘀滞证症状轻重分级表(4)肾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症状轻重分级表(5)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症状轻重分级表2.体征分级量化标准——盆腔体征轻重分级:盆腔体征轻重分级表3.病情程度分级标准综合上述症状、体征评分,以判定病情程度。
‘轻度:症状、体征积分和10---18分。
中度:症状、体征积分和19--27分。
重度:症状、体征积分和>128分。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