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合集下载

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与水环境治理

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与水环境治理

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与水环境治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水利施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利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水土保持与水环境治理,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平衡。

本文将探讨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水环境治理方法。

一、水利施工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是指通过合理的措施保护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维护水域生态平衡的行为。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水土:1. 护坡措施在施工现场周围,建立起坡面保护设施是保护水土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搭建挡土墙、设置护坡板等设施,有效防止沟壑产生,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植被。

2. 植被恢复施工现场的植被保护和恢复是保持水土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加强土壤固结,减少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3. 土壤保护在水利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土壤,避免因施工导致的土壤质量下降。

可以采取覆盖保护措施,如覆盖草坪或草帘,减少水土流失。

4. 沟道清理在施工现场需要频繁使用水源时,要定期清理沟道,防止因沟道淤积导致水流不畅。

保持沟道的流畅可以有效减轻水土流失的风险,维护环境。

二、水利施工水环境治理方法水环境治理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改善和保护水体环境质量,提高水利施工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环境治理方法:1. 水体净化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水体受到污染。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净化水体,例如安装水质监测设备,定期监测水质,及时发现并处理水体污染问题。

2. 水污染防控水利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各种污染源,比如废水、废气、废渣等。

因此,必须加强污染防控,采取合理的排放和处理方式,避免对周边水环境造成污染。

3. 生态修复在水利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应的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水域的生态平衡。

可以通过适当的植被种植、生态疏浚等方式,促进水域中的生物多样性,实现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在水利施工中,公众的参与与宣传教育非常重要。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水土保持效益评估与监测
效益评估
在工程实施完成后,对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进行评估,包括土壤流失控制率 、植被覆盖率、生态修复效果等指标,以检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监测与预警
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实施。同时,建立预警 机制,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及时预警和处理。
水质改善技术
要点一
总结词
水质改善技术是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旨 在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改善水质,恢复水体的生态 功能。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水质改善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主 要包括过滤、吸附、离子交换等,用于去除水体中的悬 浮物、溶解物和有害离子。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 、酸碱中和等,用于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 等有害物质。生物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 等,利用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转化 为无害物质。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与管理
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制定详细 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进 度、劳动力安排、施工设备、
现场管理等。
施工质量控制
建立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和技术标准,防止因施工质量
问题导致的水土流失。
施工期水土保持
在施工期间,采取有效的水土 保持措施,如临时排水、苫盖 、洒水降尘等,防止施工活动
治理措施及效果
通过综合应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如修建护岸工程、开 展植树造林、加强宣传教育等,河流的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 有效治理。治理后的河流河岸稳定,水质得到改善,生态系 统逐渐恢复。
某水利枢纽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综合应用案例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方案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方案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方案一、背景和目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工作是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档旨在提供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方案,以指导相关工作的实施。

二、目标和原则2.1 目标: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能够有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原则:2.2.1 法律遵从原则: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工程建设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2.2 综合平衡原则: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综合考虑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实现水资源的平衡利用。

2.2.3 预防为主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的发生。

2.2.4 整体规划原则: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和规划,保持整体工程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2.2.5 可持续发展原则: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水土保持方案3.1 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3.1.1 进行地质环境的调查和评估,获取工程建设所需的地质环境基础数据。

3.1.2 分析地质环境的特点和风险,对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和预测。

3.2 水土保持设计3.2.1 根据地质环境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设计方案。

3.2.2 设计合理的防护措施,包括植被恢复、护坡、排水系统等。

3.2.3 考虑周边生态环境,设置合理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

3.3 施工管理与监督3.3.1 制定施工管理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3.3.2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确保水土保持措施的正确施工和使用。

3.3.3 定期进行现场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四、环境保护方案4.1 水环境保护4.1.1 分析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4.1.2 实施水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废水处理、水质监测等。

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法

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法

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法水土保持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水土流失,这是由于水流冲击和风蚀引起的。

因此,在水利工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首先,可以建设降雨渗透系统,例如堤防、水渠和沟渠,以阻止土壤被雨水冲刷。

其次,可以采用地面覆盖措施,如草坪、草席和麦秸覆盖,来保护裸露的土壤表面,减少水流和风蚀的影响。

第三,还可以采用梯田等措施来改变坡度和缓解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除了防止水流冲刷外,水利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土壤的肥力保持。

土壤肥力的保持主要包括保持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并减少污染物和化学物质的侵入。

首先,可以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和城市固体废弃物等进行堆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其次,可以采用有机农业和秸秆覆盖等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灌溉水中的盐分和重金属含量来保护土壤的肥力。

水土保持还包括保护水质和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中的措施应该承担保护和改善水质的责任。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建设湿地和过滤带,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工程措施,例如建设人工湿地和植物过滤带,以生物吸附和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除了以上措施外,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还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保护植被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以提供生境,促进植物生长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选用抗风固沙植物和湿地植物,建设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区,以提供适宜的生境条件。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方法主要包括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保护水质和生态环境。

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在水利工程中保护和改善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提高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效益。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福祉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水资源开发利用可能对水生生物和鱼类栖息地产生影响。
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引起地质构造变化和地震等地质灾害。
水利工程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居民产生影响,如水库淹没、移民安置等。
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
总结词
详细描述
04
CHAPTER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拦挡工程
护坡工程
排导工程
土地整治工程
01
02
03
04
主要用于拦挡泥沙,包括挡土墙、拦沙坝、拦沙堰等。
主要用于保护坡面,包括护坡、排水沟、沉沙池等。
主要用于导引泥沙,包括导流堤、排沙槽、输沙渠等。
主要用于恢复土地,包括土地平整、土地改良、水保耕作等。
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将河流两岸的耕地逐步恢复为林地和草地,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壤保水保土能力。
建设小型水利工程:在河流上游建设小型的水利工程,如水坝、水闸等,以调节河流的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
3. 效果评估:通过以上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河流的水土流失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河流的行洪能力得到了提高,河流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背景介绍:某水电站位于山区,既是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需要采取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2. 综合措施
建设生态保护区:在水电站周边建立生态保护区,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如采矿、砍伐等。同时,在保护区内开展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工作。
目的
环境监测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生态状况等方面的监测,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水利工程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一、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可能会对河流生态系统、水生生物、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和气候等方面产生影响。

1、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水利工程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水流状态,如流速、流量、水位等。

这可能导致河流的生态功能下降,如自净能力减弱、水生生物栖息地破坏、河流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受到干扰。

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大坝的建设可能会阻断鱼类的洄游通道,影响鱼类的繁殖和生存。

此外,水库蓄水后水温、水质的变化也可能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3、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可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导致植被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同时,水库蓄水可能会淹没周边的陆地,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系统结构。

4、对土壤的影响水利工程可能会导致土壤侵蚀、盐碱化和沼泽化等问题。

例如,水库周边的土地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可能会出现盐碱化现象,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5、对气候的影响大面积的水库水面会增加水分蒸发,可能会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条件,如增加降雨量、改变气温等。

二、水利工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为了减轻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

1、规划设计阶段的生态保护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减缓措施。

合理选址,避开生态敏感区域,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采用生态友好型的工程设计方案,如鱼道设计、生态护坡等,以保障河流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稳定性。

2、施工阶段的生态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和施工强度,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规划设计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规划设计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规划设计1、引言1.1 项目背景1.2 项目目的1.3 项目范围2、环境保护规划设计2.1 环境影响评价2.1.1 概述2.1.2 资源调查与评价2.1.3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2.1.4 影响评价方法与工具2.1.5 环境风险评估2.2 环境管理计划2.2.1 目标与原则2.2.2 可行性分析与选择2.2.3 管理措施2.2.4 监测与评估2.2.5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3、水土保持规划设计3.1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3.1.1 土壤类型与特征3.1.2 土地利用现状与变化3.1.3 土地资源评价指标3.2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3.2.1 土地利用调整与优化3.2.2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3.2.3 农田演化与耕地保护3.2.4 山地生态修复与保护3.3 水土保持管理与监测3.3.1 管理机制与责任划分3.3.2 监测方法与指标体系3.3.3 技术支撑与培训4.1 环境影响评价法4.2 水土保持法4.3 水资源保护法4.4 土地管理法4.5 生态保护红线5、附件5.1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5.2 水土保持规划图纸5.3 施工方案书籍和设计文件附件:-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包括对该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调查与评估,以及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计划。

- 水土保持规划图纸:详细展示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及相关设施的布置和构造。

- 施工方案书籍和设计文件:包含施工方案、设计文件和其他必要的技术文件,以指导工程的实施和监测。

- 环境影响评价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其环境影响符合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的法律依据。

- 水土保持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是为了保持水土,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法律,规定了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和管理办法。

- 水资源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是为了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与管理,维护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法律,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水利工程与水土保持

水利工程与水土保持

水利工程与水土保持水利工程是指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种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水库、水电站、灌溉工程等项目。

而水土保持则是指保护和改善土壤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农田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与水土保持的关系以及水利工程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一、水利工程维护水土资源的重要性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而土壤又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基础。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可以有效地保护和调节水资源的供给,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土壤侵蚀和流失,提高土壤肥力,保障农田的产量和品质。

二、水利工程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1. 水库调节水流水库是最常见的水利工程项目之一,通过调节水库的蓄水量和放水量,可以有效地控制河流的水位和流速,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

同时,水库还可以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有利于农田的水分供给和作物的生长。

2. 水电站的建设水电站是通过水流的动能来发电的工程,建设水电站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与此同时,水电站的建设也可以调节水流,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缓解水土流失的问题。

3. 灌溉工程的建设灌溉是一种引水灌溉农田的方法,通过建设灌溉工程,可以有效地解决农田水分不足的问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合理的灌溉方式还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减少土壤侵蚀和流失。

4. 抗洪工程的构建水利工程中的抗洪工程主要包括堤坝和防洪闸的建设,通过构建抗洪工程,可以有效地控制河流的水位和流速,减轻洪水对土壤的破坏和冲刷,保护农田和城市的安全。

三、水利工程与水土保持的互动关系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可以为水土保持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而水土保持的实施也可以保护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另外,水利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水土保持的要求,合理规划和施工,以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破坏。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利工程是指通过人工调整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工程措施。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其重要性。

一、概述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和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工作措施。

在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大类。

1.1 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指通过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达到保护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主要包括:1.1.1 坝体工程:通过修建各种类型的大坝,可以阻止水流冲刷土壤并减少水流速度,从而避免水土流失。

1.1.2 水库建设:水库可以调节水流量,降低洪水峰值,减少水流冲刷和土壤侵蚀。

1.1.3 河道整治:通过河道的疏浚、整治和加固,可以改善水流状况,减少水土流失。

1.1.4 水土保持植被:在河道和水库周围种植适合生长的植被,可以减缓水流速度,稳定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1.2 非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科学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手段进行水土保持的措施。

包括:1.2.1 种植适应性强的作物:选择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的作物来种植,能够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

1.2.2 林地建设:通过合理的造林规划和管理,可以保护地表水源,减少水土流失。

1.2.3 地面覆盖措施:包括覆盖作物秸秆、草坪、草席等,减少水滴撞击土壤的力度和速度,减少水土流失。

1.2.4 土壤保墒措施:通过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减少土壤干燥和流失。

二、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要性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方面:2.1 预防水灾:通过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洪水发生的概率,预防水灾的发生。

2.2 保护水资源: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土壤侵蚀,防止污染物进入水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2.3 维护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措施有助于保护植被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福祉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的环境和水土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何做好水利工程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往往会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

例如,修建大坝可能会导致河流的流速减缓、水位上升,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栖息和繁衍。

同时,大规模的土石方开挖和填筑作业,容易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和治理,这些问题不仅会损害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为了减少水利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首先要做好前期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在项目规划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要求,进行科学的选址和布局。

对于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影响的项目,要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减缓措施。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

施工单位应制定严格的环保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施工现场,要设置必要的环保设施,如沉淀池、防尘网等,减少施工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

对于开挖的土石方,要合理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要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对于因施工需要必须破坏的植被,要在工程结束后及时进行恢复。

水土保持是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可以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工程措施包括修建梯田、鱼鳞坑、挡土墙等,增加地表的稳定性;植物措施则是通过种植树木、花草等植被,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土能力;耕作措施如等高耕作、轮作休耕等,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

此外,水利工程运行期间的管理也不容忽视。

要加强对水库、渠道等水利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1.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水利工程管理范围是指对水利工程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以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运行和维护的顺利进行。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1 工程建设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指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管理,确保项目按照规划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具体工作包括组织招标、投标管理、施工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等。

1.2 工程运行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是指对水利工程正常运行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具体工作包括水位监测、泄洪调度、水库蓄水管理、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等。

1.3 工程维护管理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是指对水利工程的各项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性能和功能不出现故障,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工作包括设备巡检维护、设施清理修复、管道疏通等。

1.4 工程安全管理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是指对水利工程的灾害防范、安全预警和事故处理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具体工作包括防汛抗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事故处理等。

2. 水利工程保护范围水利工程保护范围是指水利工程所涉及的自然环境、水资源以及相关设施的保护范围。

水利工程保护范围的确定十分重要,可以有效保护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水源保护对于水利工程的水源地,需要严格保护,防止水源污染和破坏。

这包括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水源地污染源的治理等。

2.2 水生态保护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确保水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包括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水生物种的多样性、水体生态功能的恢复等。

2.3 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会涉及土地的开挖、填埋等工作,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因此,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质量。

2.4 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物等污染物,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对水环境的污染。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防洪抗旱以及能源供应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的环境和水土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何做好水利工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首先,我们来谈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大规模的土地开挖、填方以及建筑物的修建,会破坏原有的地貌和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土壤失去植被的保护,容易被雨水冲刷,泥沙进入河流,不仅会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还会降低水质。

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可能改变河流的水文情势。

例如,水库的修建会使河流的流速减缓,水温、水质发生变化,这可能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不利影响。

一些洄游鱼类可能因为大坝的阻隔而无法完成正常的洄游,从而影响其种群的延续。

此外,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噪音、粉尘以及废弃物等,也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那么,为了减轻水利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有效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呢?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要求。

通过科学的选址和合理的工程布局,尽量减少对生态敏感区域的破坏。

例如,避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范围,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比如,在边坡上设置防护网、种植植被,防止滑坡和水土流失。

对于施工产生的废弃物,要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要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同时,通过合理的调度,维持河流的生态流量,保障水生生物的生存需求。

另外,还应当重视生态修复工作。

对于因工程建设而受损的生态系统,要采取植树种草、恢复湿地等措施,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

例如,可以在水库周边营造防护林带,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起到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作用。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空气污染控制
通过采用烟气处理装置 和除尘器等设备,减少 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空气 污染物排放,保障空气 质量。
噪声污染控制
通过采用低噪音设备和 减震降噪措施,减少工 程建设过程中的噪声污 染,保障周边居民的生 活质量。
固体废弃物处 理
对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 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 处理和回收利用,避免 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 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水土保持 效果的持续发挥。
03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 持监测与评估
监测与评估意义与目的
了解环境影响
01
通过监测与评估,可以了解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
、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提供决策依据
02
监测与评估结果可以为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决策依
环境保护措施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 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生活质量。
环境保护原则
预防为主
治理与恢复并重
在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环境保 护需求,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已经受到影响的区域,应采取治理和恢 复措施,使受影响的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恢 复。
据,有效优化工程方案,降低环境风险。
促进可持续发展
03
通过监测与评估,可以及时采取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促
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监测与评估方案
制定监测计划
根据工程特点、环境影响和保护目 标,制定监测计划,明确监测指标 、方法和频次等。
现场监测
按照监测计划进行现场监测,获取 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水文、水质 、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监测。

水利工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水利工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水利工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水利工程是人类利用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在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改善、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三个方面探讨水利工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水资源合理利用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

水利工程通过建设水库、引水渠道、排灌工程等,可以对水资源进行调度,实现合理利用。

首先,水利工程可以调节水文过程,弥补水资源供需的不平衡。

例如,在旱季和干旱地区,通过水库蓄水调度,可以增加水资源供应,解决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而在雨季和洪涝地区,通过水利工程进行排水,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水利工程还可以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通过建设水利枢纽工程,可以将水资源引入城市供应给居民用水、工业用水等不同用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水利工程还可以进行水土保持治理,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和污染,保证水质安全。

二、生态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系统有积极影响。

通过建设湿地保护工程、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等,可以提供良好的生境,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其次,水利工程可以保护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是稀缺而珍贵的生态系统,具有水文调蓄、水质净化、生物遗传和景观等多种功能。

通过保护湿地资源,水利工程能够维护自然景观、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并为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此外,水利工程还可以防止滩涂、河道退化等问题,维护沿海海岸线的稳定,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三、灾害防治水利工程对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水灾、干旱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可以有效降低灾害风险,减轻灾害损失。

例如,水库可以调节洪水峰值,降低洪灾的威力,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此外,水利工程还可以进行水土保持,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环境保护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成为了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利工程作为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行业,也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一、生态恢复与水利工程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很多地区的水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为了修复和保护水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生态修复项目恢复和保护湖泊、河流的水生态系统。

例如,建设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以增加湿地的面积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生物防护工程和植被恢复,加强河岸的固化,减少河流冲刷,保护岸线生态系统。

二、水土保持与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也是水利工程中不可忽视的环境保护问题。

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伴随着大量土地开挖和土壤移动,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

因此,在水利工程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如植被覆盖和护坡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扰动。

此外,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管理计划,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三、生态水文学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生态水文学是研究水文过程与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水利工程中,生态水文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对水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对水生态系统的状态和变化进行评估。

在水利规划和水资源管理中,可以通过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结果来确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和保护策略,以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

四、环境评估与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进行环境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环境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在水库建设之前,需要对水库建设可能引发的水质变化、生物多样性以及地质灾害等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

通过环境评估,我们可以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方案

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方案

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方案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然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土地破坏、水质污染、生物栖息地破坏等。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本文提出了一份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方案。

2.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方案内容3.1 施工前期准备在水利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确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同时,应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施工标准,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和任务分工。

3.2 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应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施工区域的土壤、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问题;•采取噪音、扬尘、废水等污染物防控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定期开展环境自检和第三方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3.3 施工期间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水利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地面裸露和大量泥土运输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水土:•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固定的遮挡网和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和泥土流失;•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土地裸露时间;•对裸露土地进行及时覆盖,使用覆盖物、植被等手段进行保护;•对大量泥土进行固定和覆盖,以防止风化和冲刷。

3.4 施工期间水质保护水质保护是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的重点内容之一。

为了保护水体环境,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沉淀池和渗滤池,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严禁将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或湖泊,废水排放必须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和要求;•定期对施工现场的水体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

3.5 施工结束后环境修复水利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环境修复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清理施工现场,清除垃圾、废弃物等;•对植被进行恢复和修复,尽可能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环境自检和第三方监测,确保施工结束后环境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6:环境、水保、移民)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6:环境、水保、移民)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环境 水保 移民)
水利部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徐 立 峰 二零一六年九月
强制性条文从工程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中摘录直 接涉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水利工程安 全、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节约及其他公众利益,
且必须执行的技术条款。国家对环境保护、水土流
失和土地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移民和环境问题越来 越成为制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本部分 内容分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征地移民三节,涉 及12项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共49条,详见表6-1。
保证河湖生态需水,维护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水生
生物基本生境。
一、环境保护
【检查要点和方法】 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批复意见及相关 文件中有关生态需水量和水库运行期生态需水 保障要求相关内容。 检查环境保护设计篇章中生态需水的调度、下 泄、监测等保障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一、环境保护
【案例分析】
水环境影响内容
对库区及坝下游水体稀释扩散能力、水质、水体富 营养化和河口咸水入侵的影响;污染源污染物排放
措施
a、b、c a、b、c a 、b a 、b a a 、b
对水源地水质产生影响。
对下一级工程水质的影响 对引水口、输水沿线、河渠交叉处、调蓄水体水质 的影响;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对供水水质产生影响。 对灌区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灌区回归水对受纳水体 水质的影响 底泥清运、处臵对水质的影响 生产和生活废污水量、主要污染物及对水质的影响
西部某河段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包括该河段的河谷林生态
需水量、水环境需水量、生态基流。 河谷林生态需水量主要考虑河谷林淹灌要求,每年集中 放水一次,每次放水7天,7天平均流量为250m3/s; 水环境需水量按满足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所需水量计 算,为8.5m3/s;坝址处生态基流按枯水期不小于该断面天 然条件下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计算,为8.5m3/s,丰水期按

水利工程对水土保持的影响与措施

水利工程对水土保持的影响与措施

水利工程对水土保持的影响与措施水利工程作为改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保障人民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对水土保持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水利工程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入手,探讨相应的措施。

一、水利工程对水土保持的影响1. 水土流失减轻:水利工程的建设,例如堤坝、水库等,可降低径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现象。

这种有效的拦蓄作用有助于保持区域水土的稳定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土壤肥力提升:水利工程能够改善区域的排水条件,有效排除积水、溶解物等,减少盐碱化现象。

这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有利的土壤环境。

3. 生态保护和恢复: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和恢复湿地、河流等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的水利工程规划和管理,可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实现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的目标。

二、水利工程对水土保持的措施1.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前,需要对工程所涉及的区域进行水土保持规划设计。

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和水土流失的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当地的水资源。

2. 滞洪调蓄和泄洪措施: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滞洪调蓄和泄洪的措施。

通过合理的蓄水和排水方式,降低洪水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增加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3. 河道整治工程:对于水利工程所涉及的河道,应进行适当的整治工程。

通过河道的修复和加固,防止河流进一步侵蚀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风险。

4. 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在水利工程附近,应建设相关的水土保持设施。

例如坡面覆袋、石栅子等,这些设施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固定土壤,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

5. 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水利工程建设应注重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

通过合理选择和种植湿地植物、防护林带等,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抗洪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

6. 加强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后,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

做好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合理调控工程的使用和排水,确保水土保持效果的持久性。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规划设计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规划设计

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
减少施工噪音和粉尘排放
采取有效的隔音、降尘资源
优化施工用水方案,减少用水量,同时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施工后环境保护措施
生态恢复与绿化
对施工破坏的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并进行绿化,以促进生态 平衡。
环境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施工后的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环境质量得到有 效保护。
了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03
针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专门规定,要求水利工程必须进行水
土保持规划设计。
02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重要 性
水土流失的危害
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降低土地生产力。
河道淤积
水土流失携带的泥沙进入水体,淤积河床,影响行洪能力,加剧 洪涝灾害。
04 水土保持技术及应用
水土保持技术分类
生物技术
通过植树、种草等措施增加地 表植被覆盖,提高土壤抗侵蚀
能力。
工程措施
修建挡土墙、护岸等工程,防 止水土流失。
农业技术
合理安排耕作方式,减少耕作 强度,降低土壤侵蚀。
化学措施
利用化学物质对土壤进行改良 ,提高土壤抗侵蚀性。
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
在山区、丘陵区等水土流失严重 地区,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水土流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导致 土地淹没、生物栖息地丧 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水文变化
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的分 配和使用,可能改变河流 的水文特征,影响下游生 态环境。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01
规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节约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一、一般规定(一)应用范围本章规定适用于本工程施工期的生产、生活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有关工作,其主要工作范围和内容包括:施工、生活污水和废水处理、大气环境与声环境保护、固体废弃物处理、水土保持、完工后的场地清理、农田复耕与植被恢复等。

(二)承包人责任1、承包人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按照本合同技术条款的有关规定,做好施工区及生活区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

2、对本合同划定的施工场地界线附近的树木和植被必须尽力加以保护。

承包人不得让有害物质(如燃料、油料、化学品、酸等,以及超过剂量的有害气体和尘埃、污水、泥土或水、弃渣等)污染施工场地及场地以外的土地和河川。

3、承包人应按合同约定和监理人指示,接受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承包人应对其违反上述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本合同规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等承担责任。

(三)主要提交件1、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计划:承包人在提交施工总布置设计文件的同时,提交本合同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计划,提交监理人批准,其内容包括:(1)承包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措施;(2)施工生产废水(如基坑废水、混凝土生产系统废水、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水、机修废水等)处理措施;(3)施工区粉尘、废气的处理措施;(4)施工区噪声控制措施;(5)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6)人群健康保护措施;(7)本工程存料场、弃渣场的挡护工程、坡面保护工程和排水工程;(8)施工辅助生产区(如混凝土系统、砂石加工系统的生产区及加工场等)、工程枢纽施工区、施工生活营地等所有场地周边的截、排水措施,开挖边坡支护措施、挡护建筑物的排水措施等;(9)施工区边坡工程的水土保护措施;(10)完工后场地清理及农田复耕和植被恢复措施。

2、承包人应按监理人指示,在工程开工后14天内,将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计划以及维护系统的运行措施等生产废水处理的专项报告提交监理人批准。

3、验收报告和资料:(1)环境保护措施的质量检查及验收报告;(2)水土保持措施的质量检查及验收报告;(3)监理人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

4、引用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引用标准(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4)《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5)《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 277-2002);(6)《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2013);(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 17-2004);(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 15773-2008)。

上述标准有最新版本的按最新版本执行。

二、施工环境保护(一)生活供水及生活废水处理1、饮用水水质应符合GB 5749-2006的规定。

2、处理后的废水水质应符合受纳水体环境功能区规划规定的排放要求,或应遵守相关标准、规程及规范的规定,不得将未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河流水体中,或造成生活供水系统的污染。

(二)生产废水处理1、基坑排水的排放口位置尽可能设置在靠近河流中的流速较大处,以尽量满足水质保护要求。

基坑的经常性排水,应在基坑排水末端设沉淀池,排水量视沉淀池水的浑浊程度而定,做到蓄浑排清。

尽量控制水体pH值接近中性时排放。

2、砂石料加工、混凝土生产及其它辅助生产系统等的废水处理应实行雨污分流,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将各生产系统经常性排放的废水统一收集处理。

3、废水处理系统排出的污泥需进行必要的脱水(或沉淀)处理后,运至指定的弃渣场堆存。

防止污泥进入排水系统或排入河道。

4、机修及汽修系统的废水收集、处理系统应建立专用的废水收集管道,对含油较高的机修废水应选用成套油水分离设备进行油水分离,不得任意设置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污口。

5、混凝土浇筑面的冲洗、冲毛废水,以及灌浆工作面冲洗岩粉的污水和废弃浆液应由专设的沟道集中排放,严禁污水漫流。

(三)施工区粉尘控制1、承包人应根据施工设备类型和施工方法制定除尘实施细则,提交监理人批准。

2、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应会同监理人根据批准的除尘实施细则,随时进行除尘措施的检查和检测。

检查和检测记录应提交监理人。

3、施工期间,承包人应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要求,保证施工场界及敏感受体附近空气中允许粉尘浓度限值控制在国家相关规范规定范围内。

4、承包人制定的除尘措施,应遵守国家相关规范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做到:(1)施工期间,除尘设备应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行,保持良好运行状态;(2)选用低尘工艺,钻孔要安装除尘装置;(3)混凝土系统配置除尘装置,及时更换和修理无法运行的除尘设备;(4)承包人不得任意安装和使用对空气可能产生污染的锅炉、炉具,以及使用易产生烟尘或其它空气污染物的燃料;(5)承包人应经常清扫施工场地和道路,向多尘工地和路面充分洒水;(6)施工场地内应限制卡车、推土机等的车速以减少扬尘;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物料的敞篷运输车,其车厢两侧及尾部均应配备挡板。

运输粉尘物料应用干净的雨布加以遮盖。

5、承包人应加强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确保施工现场满足我市扬尘管理有关要求。

(四)施工区噪声污染控制1、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应会同监理人根据批准的降低噪声的措施,对施工场地进行噪声的检查和监测,检查和监测记录应提交监理人。

2、施工期间,承包人应按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控制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地点噪声级卫生限值。

3、生活区噪声声级的限值应遵守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

(五)固体废弃物处理1、承包人应负责对其施工场地以及生活区范围内的生产和生活垃圾进行清运填埋,并应设置必要的生活卫生设施,及时清扫生活垃圾,统一运至指定地点。

2、生产垃圾中的金属类废品,应由承包人负责回收利用。

3、承包人应按指定的渣场弃渣,弃渣场应采取碾压、挡护或绿化等措施进行处理。

4、对施工中难以避免滑入河道的渣土、因施工造成的场地塌滑与泥沙漫流等问题,应根据监理人指示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要求,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

5、废弃混凝土应运至专设的弃料场,不得在施工场地内任意弃置。

(六)有毒有害物质和危险品的管理有毒有害物质和危险品的管理应遵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

三、生态环境保护(一)陆生动植物及资源保护1、承包人因工程施工需要在施工场地范围内进行砍树、清除表土和草皮时,必须按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监理人批准的环境保护规划要求进行。

2、承包人在施工场地内发现国家保护级的鸟巢、受保护动物和巢穴,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妥善保护。

3、承包人在施工区附近的水域,发现受保护的鱼类应立即报告监理人,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严禁在施工区以外的保护林区捕猎野生动物。

(二)景观与视觉保护1、施工期间,承包人应负责保护好施工场地附近的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及温泉等的景观免受工程施工的影响。

2、承包人应做好生活营地周围的绿化和美化工作,保护生态,改善生活环境。

修建的各项临时设施应尽可能与周围环境协调。

四、水土保持(一)执行水土保持措施计划承包人应按监理人批准的水土保持措施计划,负责实施本合同责任范围内(包括施工开挖的场地、生活区、施工道路和渣场等)的水土保持措施,并在工程结束后,按合同要求进行场地清理和整治。

(二)做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1、承包人应做好场内道路上下边坡水土流失的防治工程措施;施工场地应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降雨径流对施工场地和渣场的冲刷。

2、承包人应按监理人批准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做好料场、渣场的挡护、排水等工程措施和植物种植保护措施,并负责料场和渣场施工期的维护管理工作。

3、承包人应选择不易受径流冲刷侵蚀的场地堆放开挖料和弃渣,并在其堆放场地周边修建临时排水沟引排周边汇水。

4、承包人应保护施工场地周边的林草和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水库、渠、塘坝、梯田和拦渣坝等),避免或减少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三)水土保持临时措施工程1、临时堆土区编织袋土方围挡和尼龙布覆盖用于回填的临时堆土表面使用尼龙布覆盖,尼龙布均采用易降解易风化的材质。

2、施工生产生活区周围布设排水沟施工期间,在施工营地周围布设临时土质排水沟,并与主体工程防水与施工导流排水沟结合布置,与已有沟道相连接。

排水沟的规模应满足现场排水要求。

3、施工道路区周围布设排水沟施工期间,在施工道路一侧布设临时土质排水沟,并与主体工程防水与施工导流排水沟结合布置,与已有沟道相连接。

排水沟的规模应满足现场排水要求。

五、环境清理(一)环境清理措施计划承包人应按监理人指示,在工程基本完工后,制定一份环境清理措施计划,提交监理人批准,其内容应包括:1、环境清理范围(包括本合同施工场地及施工场地以外遭受施工损坏的地区);2、环境保护辅助工程设施;3、植被种植措施。

(二)环境清理1、在每一施工作业区施工结束后,承包人应及时拆除各种临时建筑结构和各种临时设施(包括已废弃的沉淀池和临时挡洪设施等)。

2、完工后,承包人应按计划将所有材料和设备撤离现场,工地范围内废弃的材料、设备及其它生产垃圾应按环境规划要求和(或)监理人指示的方式处理。

3、对防治范围内的排水沟道、挡护措施等永久性水土保持设施,应在撤离前进行疏通和修整。

按合同要求拆除和撤离的其它设施和结构应及时清理出场。

4、承包人应有责任保证其种植的林草按国家相关规范规定的“林草恢复期”内成活。

5、占用耕地的料场,应在开采前将剥离的耕植土妥善堆存保管,完工后将其返还摊铺,还田复耕。

六、环境保护工程的验收(一)施工期环境保护临时设施的检查和验收各项施工期环境保护临时设施投入使用前,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承包人应为上述检查和验收提供以下资料:1、监理人批准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措施计划;2、各项环境保护临时设施布置图;3、施工质量检查记录;4、生活和生产供水水质、污水和废水处理水质,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效果等的检验和实测资料。

(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本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施,包括为环境清理修建的永久性设施,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承包人应为上述永久性环境保护设施的检查和验收提供以下资料:1、永久性环境保护工程和设施的各项工程布置图;2、永久性环境保护工程和设施的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记录;3、植被种植计划的完成情况和检查验收记录;(三)永久性环境保护工程的完工验收上述条款所列的全部永久性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施项目验收合格后,承包人应按监理人的指示,向发包人提交要求对全部永久性环境保护工程和设施进行完工验收的申请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