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危急值制度的执行和存在问题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医学危急值制度的执行和存在问题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检验医学危急值制度的执行情况,总结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详细归纳。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检验科室所检验的血标本共计37 3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现检验医学危急值450例。对450例检验医学危急值的构成比及发生率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所选取的37 370例检验标本中,共发生450例检验医学危急值。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为血小板,共计90例,所占比例为20.00%,该数值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危急值总发生情况方面,最高的为血气分析PO2项目,共检验240例,检出危急值65例,所占比例为27.08%,该数值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医务工作者均应当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严格落实检验医学危急值制度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对危急值进行合理的完善,从而面向患者提供更加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标签:检验医学危急值制度;执行;问题

在医院面向患者提供各类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当中,检验科室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就在于: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具有诊断价值的检验数据与信息[1]。建立检验医学危机制度是检验科室的当务之急。当前的实际情况为:检验医学危急值制度已经深入到包括CT、超声、心电图、X线及内镜在内的多个检验领域,在挽救患者生命,治疗患者疾病等方面发挥着显著的意义与价值[2]。本文主要针对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度的所出现的450例检验医学危急值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检验医学危急值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检验科室所检验的血标本37 3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现检验医学危急值450例。37 370例血标本的基本情况为:男性患者血标本20 530例,女性患者血标本16 840例。普通门诊18 936例,占50.67%,门诊急诊7858例,占21.03%,住院急诊10 576例,占28.30%。具体的检验项目及份数为:WBC项目检验份数为7600份;HGB项目检验份数为7600份;PO2项目检验份数为240份;PT项目检验份数为350份;K+项目检验份数为4500份;Cl-项目检验份数为4500份;pH项目检验份数为240份;PCO2项目检验份数为240份;Na+项目检验份数为4500份;PLT项目检验份数为7600份。所有送至检验科室进行检验的标本均为合格标本,且质量控制可控。

1.2 方法

首先,从检验医学危急值的设定角度上来说,需要在参考Kost危急值的基础之上,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实际情况,由临床管理委员会汇同医务处及临床检验

中心共同制定。需要设定的内容包括试验室及临床所需的危急值项目及具体的危急值范围。

其次,从检验医学危急值制度的设立角度上来说:笔者所在医院是自2010年以来开始在门诊及急诊中落实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制度的。下属有相应的责任小组。实际工作中开展中,由责任小组组长对检验人员进行严格的要求,包括对检验医学危急值相关范围及其临床价值进行集中学习,同时接受有关危急值审核报告工作流程的培训工作。

最后,在门诊及急诊对检验医学危急值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的要点包括:(1)在出现检验医学项目危急值的情况下,首先需要由检验人员进行自检,确保检验仪器及检验过程的准确性,评估检验项目质量控制的可靠性。(2)还需要对标本进行二次复检。若复检数据与初检数据基本一致(或差异在可控范围之内),则需要在报告单据上出示“结果已复查”的字样,并予以妥善保存。(3)审核人需要及时告知临床医务人员检验医学危急值的具体数据结果,由其通知患者及患者家属,做好后续处理。

1.3 观察指标

检验科室所检验的血标本共计37 370例,其中出现检验医学危急值450例。主要观测指标包括:危急值构成比及危急值总发生率。其中,危急值构成比=单项危急值份数/共检出危急值份数(450份)×100%;总发生率=单相危急值份数/单项检验份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度所选取的37 370例检验标本中,共发生450例检验医学危急值。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为血小板,共计90例,所占比例为20.00%,该数值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危急值总发生情况方面,最高的为血气分析PO2项目,共检验240例,检出危急值65例,所占比例为27.08%,该数值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美国学者Lundberg于1972年首次提出了面向医学领域的危急值概念及其定义[3]。从检验医学的角度上来说,危急值制度的核心含义在于:当检验医学对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检查并判定为检验医学危险值的情况下,提示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4]。若能够及时的得出检验医学危险值,并将其报告给患

者相应的诊治医师与护理人员,则能够提高对患者生命的抢救时效性,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尽量避免患者死亡[5]。因此可见,检验医学危险值制度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健康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在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度所选取的37 370例检验标本当中,共发生450例检验医学危急值。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为血小板,共计90例,所占比例为20.00%,该数值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危急值总发生情况方面,最高的为血气分析PO2项目,共检验240例,检出危急值65例,所占比例为27.08%,该数值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分析数据,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本院有关检验医学危急值制度的落实过程当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总结起来,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记录全面性不够:门诊检验工作人员简单的认为,只要将检验医学危急值及其相关情况与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进行了必要的沟通就可,并不需要将其详细记录在病例资料当中,导致相关危急值的记录长期不够全面,同时针对部分可疑性的危急值结果没有及时对其进行二次复检,导致后期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的阻碍;(2)在部分危急值项目危急值范围的设定方面不够的合理。举例来说,在笔者所在医院有关PLT项目、pH项目及PO2项目危急值范围的设定中,上限的设定相对较低,危急值的危急程度并没有得到证实的反应。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在检验医学危急值制度的执行过程当中,质量监督小组需要在危急值分析前、分析中及分析后严格落实监督控制,成立科学性的软件质量控制系统,提高检验科室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力度。

总的来说,临床、检验医务工作者均应当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严格落实检验医学危急值制度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对危急值进行合理的完善,从而面向患者提供更加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春香.现代医学检验必须具备的危急值报告和血细胞自动计数复检制度[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6):760-761.

[2]宋世平,陈建魁,马红雨,等.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促进检验科质量管理[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0):2519-2521.

[3]张勇军,费春荣,李文新,等.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实验室危急值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07,22(3):370-372.

[4]钱净,施茜,胡大春,等.JCI临床实验室评审标准在检验科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0,25(2):140-142.

[5]管卫,沈永明,张建英,等.儿童专科医院检验危急值项目与处理流程的建立[C].//第五届华北地区三省二市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573-5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