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科学三上

合集下载

教科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科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内容编写。

具体涉及章节如下:1. 科学探究方法:第1章至第3章,详细内容包括观察、实验、调查等基本方法。

2. 生命世界:第4章至第6章,详细内容包括植物、动物、人体等生命现象。

3. 物质世界:第7章至第9章,详细内容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性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调查能力。

2. 认识生命世界,了解植物、动物、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了解物质世界的多样性,认识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生命世界的复杂性和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2. 教学重点:观察、实验、调查等基本方法的掌握,植物、动物、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放大镜、实验器材、模型、挂图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调查问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情景、故事、问题等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例题讲解,引导学生思考。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清晰展示本节课的主题。

2. 内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呈现。

3. 结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特点,并画出植物结构图。

(2)调查家庭成员的作息时间,分析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进行实验,观察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记录实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推荐相关书籍、网站、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024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根据新课标编写)

2024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根据新课标编写)

2024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根据新课标编写)一、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水”、“空气”和“天气”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

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一学期共需30课时左右。

1.“水”单元本单元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

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同时,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

本单元共有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第1课到第4课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从观察常见的水蒸发现象开始,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第5课引导学生探究一定数量的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第6课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别的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第7课引导学生探究分离混合物,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

第8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总结提升学生对变化和水这种物质的认识。

2.“空气”单元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认真地观察空气,用多种方法研究空气的性质。

让学生了解到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被压缩的;空气虽然很轻,但也是有质量的,很多很多的空气积聚起来,质量还不小;空气也是可流动的,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与空气的流动有很大关系。

学生还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们利用空气的性质做了许多事情。

在本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用感官观察空气,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用竖直倒扣的杯子、注射器、简单天平、热气球、风的成因盒子来探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实现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同发展。

本单元共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感知空气(第1课,感受空气);具体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特征(第2课到第7课);讨论、归纳、总结、提炼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第8课)。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1. 《科学在我们身边》:介绍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探究方法以及科学的重要性。

详细内容: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科学探究的步骤。

2.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详细内容:植物的生长需求,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

3. 《动物的生活与适应》:探讨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详细内容: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食性,动物的保护色和伪装。

4. 《生活中的能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了解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动能和势能,太阳能和风能,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教科书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能量的概念和转换。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量的守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动物模型、能量转换实验装置等。

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实验记录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实践情景和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板书设计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2. 知识点:每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以提纲形式呈现。

3. 关键词:用不同颜色标注,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精彩教案标准版,可打印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精彩教案标准版,可打印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精彩教案标准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涉及第3章《植物的生长》和第4章《动物的生活》。

具体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动物的生活习性、动物的身体结构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3. 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身体结构。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图、动物身体结构图、实物展示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观察植物种子的发芽过程,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2)学习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植物的根、茎、叶等。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植物,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观察动物: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

4. 例题讲解:(1)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题目,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

(2)讲解动物的身体结构题目,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身体特点。

5. 随堂练习:(1)完成植物生长过程的填空题,巩固所学知识。

(2)完成动物身体结构的连线题,加深对动物身体结构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 植物的组成部分根茎叶3.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植物的生长过程。

(2)简述动物的身体结构。

2. 答案:(1)植物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动物的身体结构:不同动物的身体结构有所差异,如鱼有鳞片,鸟有羽毛等。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水1.水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 1.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2.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

难点: 1.区分“水蒸气”与“白汽”;2.明白水蒸气还是水。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小组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水的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 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 干净的抹布、黑板, 一杯清水]出示一杯清水, 提问:这是一杯清水, 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 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 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教师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 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

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注意把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板书在中间一点。

)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 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二、探索: 水到哪里去了(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 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1.提问: 水到哪里去了?(预设: 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2.追问: 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小结:哦,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

(学生举例)当学生将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汽理解为水蒸气时, 教师出示课件(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 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 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是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呢?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5.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植物的一生》的第一课时《种子的旅行》。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知道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了解种子传播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探究种子传播的原理。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种子、植物标本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不同植物的种子,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种子传播方式:(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讨论种子的传播方式。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传播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植物种子的传播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种子传播的原理。

5. 巩固知识: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种子传播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种子的传播方式1. 风力传播2. 动物传播3. 人类活动传播4. 自我传播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种子传播方式,并记录下来。

答案:如杨树的种子通过风力传播,桃树的种子通过动物传播等。

2. 讨论一下,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种子的传播方式。

答案:如分组进行实验,设置不同环境条件,观察种子传播情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观察其他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专业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专业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专业版一、教学内容1. 声音的奥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与分类2. 磁铁的魔力磁铁的性质与分类磁铁的应用与磁力线3. 光的奇妙世界光的传播与反射镜子的种类与成像原理4.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生长与环境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磁铁、光和植物的生长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光的反射、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磁铁的性质与应用、光的传播与反射、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磁铁、各种镜子、植物样本等。

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声音:播放不同声音,让学生猜猜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磁铁: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原因。

光:利用手电筒照射镜子,观察光线的反射。

植物: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声音: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

磁铁:讲解磁铁的性质、分类和应用。

光:讲解光的传播、反射和镜子的成像原理。

植物:介绍植物的结构、功能以及生长过程。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例题。

声音:如何分辨不同声音的来源?磁铁:如何利用磁铁的性质进行分类?光:如何理解光的反射现象?植物:如何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4.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声音: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2. 磁铁:磁铁的性质、分类、应用3. 光:光的传播、反射、镜子成像4. 植物:植物的结构、功能、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声音: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并描述其特征。

答案:如汽车喇叭声、鸟叫声等,描述其音调、响度和音色。

202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练习)

202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练习)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主要内容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蒸发。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肉眼不可见。

(3)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会流动,无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4)水有三态:液态、固态、气态。

第2课《水沸腾了》(1)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接近100℃。

(2)水在沸腾中,发生蒸发,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

(3)水沸腾时,水中有气泡从下往上升,气泡由小变大,最后在水面破裂。

(4)酒精灯火焰自外而内可以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

第3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4)冰是固体状态,具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第4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时,冰开始融化。

由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冰融化后变成水,体积变小。

(4)水、冰、水蒸气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三者是同一种物质。

第5课《谁能溶解多少物质》(1)像糖、盐这样的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

而沙子、食用油则不能溶解在水中。

(2)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3)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第6课《加快溶解》(1)可以用搅拌、加热和捣碎的方法,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不变。

第7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不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过滤实验我们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漏斗、过滤纸、铁架台等实验材料。

(3)通过蒸发的方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科版5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科版5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科版5篇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科版1 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1.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

2.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幻灯片、磁带。

活动过程一、教师木偶表演,提出尝试问题教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故事情景导放课题,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二、小朋友做小实验(幼儿第一次尝试,分组活动)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教师提出尝试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讨论:你平时看到过“蒸发”现象吗?(发散性思维)三、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幼儿第二次尝试,集中活动)1.请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还是热的?2.倒热水在杯里,问:杯子里冒出来的是什么?(水蒸气)3.把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出现什么?为什么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四、放幻灯(通过直观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的科学现象)1.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厅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2.请小朋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结合幻灯)3.请小朋友把“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小秘密告诉兔妈妈和小兔。

五、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1.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好处。

2.请幼儿试着说出雨的危害。

3.总结幼儿讲的雨的好处的危害,教育幼儿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当下名科学家,要让雨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教科版2 一、活动目标:1、经过引导幼儿自我动手做实验,从而明白两种颜色加在一齐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本事。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11页】(PDF格式)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11页】(PDF格式)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够发生,但是从晾晒衣服、抹黑板等现象中可以发现:太阳晒、加热、风吹、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能够加快水的蒸发。

2、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3、水蒸发的规律: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4、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做凝结。

白雾、露珠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结果。

5、教材实验: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2-3天后,不带盖(1号)杯子中的水比带盖(2号)杯子的水要少一些,是因为不带盖杯子中的水蒸发的要快一些,而带盖了的杯子里的水蒸发的比较慢。

6、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7、水是生命的源泉,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

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的液体。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沙漠是严重缺水的地方。

第二课水沸腾了1、一直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先上升,到达沸腾温度时不再上升。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温度是100℃。

2、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1)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2)沸腾时,水温不再升高,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测量水温的方法:6、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8、酒精灯的使用:①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如已烧焦或不平整,要用剪刀修正;②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最少不少于1/3;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④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最好用火柴点燃;⑤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⑥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⑦万一酒精撒出并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或者沙子扑盖。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科学1.1 认识科学1.2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2. 动物世界2.1 常见的动物2.2 动物的特征3. 植物王国3.1 常见的植物3.2 植物的生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含义,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 使学生掌握常见动植物的特征及其生长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科学的基本概念,常见动植物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冰的融化、植物的生长等。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科学现象?”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内容。

讲解科学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科学的认识。

3.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

生活中的科学:通过实物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动物世界:介绍常见动物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植物王国:介绍常见植物的生长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

分析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解答过程要求步骤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

及时批改、反馈,针对问题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列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科学的概念、动植物特征等。

2. 图片:展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增强视觉效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说出三种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描述一种常见动物的特征。

绘制一个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答案: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冰的融化、水的沸腾、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常见动物的特征:如狗有四肢、猫有爪子等。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朋友了解自己的特点,认识朋友的长处和不足。

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

2. 植物的世界认识常见的植物及其特点。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动物的家园认识常见的动物及其特点。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4. 大自然的力量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力量。

了解力量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2.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学会保护动植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及生长过程。

自然界中的各种力量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重点: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

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关注环境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图片。

模型、标本等。

2. 学具:彩色笔、画纸。

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和朋友的优点和不足。

出示植物和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以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例,讲解植物的特点及生长条件。

以动物的生活习性为例,讲解动物的特点及生活环境。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并标注特点。

小组合作,调查了解自然界中的力量,并记录下来。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与他人相处,关爱动植物。

六、板书设计1. 我和我的朋友:优点:善良、友善、乐于助人不足:自私、任性、斤斤计较2. 植物的世界:特点:光合作用、生长周期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结果3. 动物的家园:特点:生活习性、适应环境生活环境:水域、陆地、空中4. 大自然的力量:风力、水力、太阳能影响:生活、环境、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和我的朋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和朋友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画出自己喜欢的植物和动物,并标注它们的特点。

2. 答案:短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描述与朋友的相处之道。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方法2. 认识天气与气候3.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4. 动物的特征与分类5.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6. 地球上的水资源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认识天气与气候,学会观察天气变化,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3. 掌握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过程,认识不同类型的植物及其特点。

4. 了解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培养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5. 掌握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6. 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过程,动物的特征与分类。

2. 教学重点:天气与气候的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地球上的水资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地球仪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观察天气变化、植物生长过程等。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实验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教学主题:醒目地展示教学内容,如“认识天气与气候”、“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等。

2. 知识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列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3. 图表:利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记录表: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植物观察报告: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和特点。

(3)动物分类图:根据动物的特征,制作动物分类图。

2. 答案:(1)天气观察记录表:根据观察,分析天气变化规律,提出合理的生活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4、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材料复习提纲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3、知道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5、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6、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7、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8、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

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10、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11、砖的主要用途是(砌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2、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13、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4、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

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

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15、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提纲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4、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6、水是生命的源泉。

(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7、水的用途很多。

(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9、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10、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1、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2、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4、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15、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16、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17、空气占据(空间)。

18、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19、空气有(重量)。

20、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第一单元植物(一)一、把你观察到的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

(12分)植物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5分)()1、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2、为了观察树叶,我们可以在树上任意采摘我们需要的叶子。

()3、人有生命,植物没有生命。

()4、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

()5、新鲜的叶与落叶相比,除了颜色不同,其它都相同。

()6、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7、树叶都是绿色的。

()8、一片完整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9、植物生长只需要水和空气,不需要阳光。

()10、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叶柄里面有气囊,充满空气。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5分)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等几个生长阶段。

①发芽、开花、结果②种子、幼苗、开花、结果③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2、植物的叶由()和()组成。

①叶片②叶柄③叶脉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叶片上都有()。

①叶纹②叶线③叶脉4、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

①水生植物和陆地植物②陆地植物和海洋植物③水生植物和土地植物5、观察就是()。

①随便看看②带着目的看③看到什么就记下什么6、我们可以用()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①看一看②摸一摸③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7、只要两种树叶的()相同,我们就说它们是同一种叶。

①形状大小②大小③形状8、龙血树是植物中的老寿星,它生长缓慢,往往能活()年。

①几百②几千③几万9、()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它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的热带森林里。

①茶花②王莲③大王花四、观察与发现。

(18分)1、你观察过大树与小草吗?请你把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的圈图中。

2、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巴草、水葫芦和金鱼藻,你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记录在下面的记录单里。

陆生植物水生植物五、在观察水生植物的活动中,我们把水葫芦和金鱼藻放入水槽中,观察了它们在水中的样子,请你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16分)我观察的水葫芦我观察的金鱼藻六、你观察过一棵大树吗?请你选择喜欢的方式描述一棵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14分)七、阅读与思考。

(10分)新装修完房间散发出的各种有害气体令人烦恼,可有的花木因为具有吸收这些气体、净化空气的本事而大受欢迎,这类花木也被一些装修者戏称为“装修花”。

绿萝不但长得好看,还专吸各种有害气体,刚装修完的房里放1-2盆,过几天空气就会变好。

吊兰、扶郎花、金绿萝、芦荟、虎尾兰等主要吸收甲醛;吊兰可吸收一氧化碳常春藤、铁树、菊花能吸收胶合板、壁纸中的甲醛和苯毒素;月季可吸收二气化硫(呼吸道疾病者慎用) ;龙血树、雏菊、万年青等可清除乙烯。

百合、荷兰铁、仙人掌、荷兰花箭等吸收二氧化碳,而龟背竹刚具有夜间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万年青、雏菊可吸收三氯乙烯;一叶兰、文竹等可吸收多种有害气体。

这些花木为什么能吸收有害气体呢?植物学家解释说:“植物通常是靠叶子的细微舒张来吸收物质的。

实验证明,不光是叶子,植物的根以及土壤里的细菌在清除有害气体方面功不可没。

”人们一般把绿色植物买回去就是为了美化环境,而如今买回去放在新装修完的房间里,也有的是放在办公室里净化空气,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思考:你从这篇短文中获得了关于植物的哪些知识?第一单元植物(二)一、我知道:(每空1分,共12分)1.像樟树这样的植物叫()植物,它的茎叫()。

2.像狗尾巴草这样的植物叫()植物,它的茎叫()。

3.陆地上生长的植物叫()植物,水中生长的植物叫()。

4.叶是由()和()两部分结成。

5.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过()、()、()、()等过程。

二、辩一辩。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6分)1、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