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诊治指南

合集下载

子宫肌瘤是怎么治疗的

子宫肌瘤是怎么治疗的

子宫肌瘤是怎么治疗的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措施一、药物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属于保守治疗,适用于比较小的肌瘤。

当肌瘤小于2公分时,可适当采取药物治疗,延缓肌瘤的成长速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到医院复查,一旦肌瘤继续生长超过2公分大,就应采取手术治疗,将肌瘤都剔除。

药物治疗只能延缓肌瘤的成长,但不能都治好,最终还是需要手术治疗。

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最常见的方法是传统开腹手术,传统开腹手术是指在患者腹部切开刀口,并将子宫切开,将肌瘤剔除,然后再将子宫和腹部伤口缝合。

开腹手术时间长,恢复慢,从手术准备到出院,至少需要15天左右,会严重影响到工作和学习。

而且手术后腹部会留下很大的疤痕,影响美观。

此外,开腹手术极易造成腹腔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导致盆腔粘连等疾病,严重者会造成不孕症。

此外,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来说,因子宫角部肌瘤压迫输卵管入口,妨碍受孕,此外肌瘤患者常伴有卵巢功能障碍导致不孕。

子宫肌瘤使子宫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还可影响子宫内膜的增生,即使胚胎着床,因为肌瘤的存在,容易造成流产。

子宫肌瘤妇女不孕而其他一切检查正常,此时不孕的原因可能就是子宫肌瘤。

怀疑肌瘤引起不孕不育,应当及时手术。

手术治疗可把肌瘤清除,但风险性较大,稍有不慎会损害身体部位,术后难怀孕,恢复时间长。

子宫肌瘤患者食疗方一、桃红鳝鱼汤治疗子宫肌瘤原料:桃仁12克,红花6克,鳝鱼丝250克。

桃仁:破血行瘀,润燥滑肠。

治经闭,肌瘤,热病蓄血,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红花:活血化瘀。

鳝鱼:补虚损,经血淋漓不尽。

制法:桃仁、红花加水煎汁去渣。

鳝鱼丝油略爆炒后加鲜汤及药对同煮,加生姜、酒、葱、味精少许煮成汤,喝汤吃鳝鱼丝。

功效:活血消瘤,补肾养血。

适用于子宫肌瘤,经血有块,经血不畅者服用。

二、山楂木耳红糖煎治疗子宫肌瘤原料:山楂100克,黑木耳50克,红糖30克。

山楂:消食积,散瘀血,治肉积,癥瘕,腰痛,月经淋漓不尽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瘀血经闭、经血瘀阻。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全文)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全文)

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全文)子宫肉瘤约占所有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占子宫体恶性肿瘤的3%~7%[1],其病因尚不明确。

长期使用他莫昔芬可使子宫肉瘤的发病风险增加3倍;接受盆腔放射治疗者远期继发子宫肉瘤的可能性也明显升高[1]。

由于影像学检查难于在术前辨别子宫体肿瘤的良恶性,许多患者就诊时常被诊断为子宫良性疾病,在术后病理学检查时才得以确诊为子宫肉瘤。

肿瘤分期是子宫肉瘤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

基于该病少见且临床缺乏高级别证据支持,尚未达成最佳治疗方案方面的共识。

1、子宫肉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类[2]子宫肉瘤是一类恶性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其病理学类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1 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sarcoma,uLMS)uLMS是呈现平滑肌分化的子宫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占子宫肉瘤的40%~50%,占所有子宫体恶性肿瘤的1%~2%[1-2]。

病理组织学类型包括梭形细胞型(普通型)、上皮样型和黏液型,其中梭形细胞型(普通型)uLMS最为常见,肿瘤细胞为梭形,呈束状排列,细胞核多形,具有异形,核分裂象通常≥4个/mm2相当于≥10个/10 HPF(HPF指0.55 mm直径的高倍镜视野),出现肿瘤细胞坏死对于诊断梭形细胞型uLMS具有特征性意义。

当肿瘤细胞主要(>50%)由圆形、多角形细胞组成时,且细胞核具有中-重度异型,核分裂象≥1.6个/mm2相当于≥4个/10 HPF,则诊断为上皮样型uLMS。

黏液型uLMS最为少见,肿瘤具有丰富的黏液间质,细胞具有中-重度异型,但细胞较稀疏,核分裂象≥0.4个/mm2,相当于≥1个/10 HPF,肿瘤向周围肌壁浸润性生长。

1.2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ESS较少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1.2.1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LGESS发病率不足整个子宫恶性肿瘤的1%,是第二常见的子宫间叶源性恶性肿瘤,仅次于uLMS。

子宫肌瘤正确的诊断方法[1]

子宫肌瘤正确的诊断方法[1]

子宫肌瘤正确的诊断方法引言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在妇女中相当高。

正确的诊断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子宫肌瘤的正确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及影像学检查。

一、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重要环节。

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主诉、症状、疾病进展情况、月经史、孕育史等内容。

以下是病史采集的一些重点内容:1.主诉:询问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如月经不规律、痛经、异常阴道出血等。

2.症状:询问是否出现尿频、排便困难、腹部肿块等。

3.进展情况:了解肿块是否有增大趋势、症状是否逐渐加重。

4.月经史:询问月经周期、经量、痛经情况等,以及是否有异常的月经出血。

5.孕育史:了解患者是否曾怀孕、分娩、流产等情况。

体格检查是评估子宫肌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块的大小、位置及特点等。

以下是体格检查的一些常用方法:1.腹部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以发现子宫肌瘤的存在、大小和位置。

一般来说,子宫肌瘤会使子宫增大并且质地坚硬,医生可以通过腹部触诊来判断。

2.直肠检查:直肠检查可以评估子宫肌瘤对直肠的压迫情况。

医生会戴手套,向患者的直肠插入一个指套,通过直肠壁触诊子宫和附件,了解肿块的大小和特点等。

三、实验室检验实验室检验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起到辅助作用。

以下是常用的实验室检验项目: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情况,对于有明显异常月经出血的患者尤为重要。

同时,也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异常症状。

2.妇科常规检查:妇科常规检查包括阴道分泌物涂片、宫颈抹片等。

这些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如感染等。

3.激素水平检测:某些激素水平的异常也与子宫肌瘤相关,如雌激素水平的升高等。

因此,患者的激素水平检测结果有助于辅助诊断。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肿块的位置、大小和特征等。

以下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1.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是最常见的子宫肌瘤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2023年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

2023年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

2023年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子宫肌瘤的常见症状1、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1)通过腹股沟的股动脉,在血管造影的指引下下,将特殊的漂浮导管选择性地插入到子宫动脉中,注入特殊物质,阻断子宫动脉的血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子宫动脉栓塞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已有近30多年的历史,最初主要用于妇产科急症出血和血管畸形的止血治疗。

1995年法国学者Ravina首次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有月经多、贫血等症状的子宫肌瘤。

它操作简便、创伤小、止血迅速、有效、病人的'耐受性好、可以保留子宫,住院时间短,因此,作为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替代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越来越广。

(2)因为子宫肌瘤的血供________于子宫动脉并形成血管网。

将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壁中的平滑肌细胞会发生变性坏死,由于肌瘤细胞分裂程度相对较为活跃,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差,故更容易发生细胞变性坏死,肌瘤细胞总数明显减少,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适合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主要针对症状性子宫肌瘤,特别适合于有严重贫血或盆腔疼痛,而传统的非手术方法治疗失败而又拒绝手术或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患者。

小于5厘米的子宫肌瘤栓塞治疗成功率较高。

动脉栓塞术还用于肌瘤剔除术后复发者,手术治疗有高风险的患者。

不适合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主要问题是无法取得病理,故对于迅速增大、不能除外子宫肉瘤患者,仍建议手术探查剔除肌瘤或切除子宫进行病理检查。

另外,对于浆膜下肌瘤大于6厘米者,容易发生栓塞术后肠粘连及腹部并发症;较大的粘膜下肌瘤(5厘米px),容易发生栓塞术后嵌顿及宫腔感染;大于8厘米的肌壁间肌瘤,容易发生栓塞术后综合征,且肌瘤缩小不满意导致栓塞失败率增加,这些情况均不适合子宫动脉栓塞术。

应该说,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有效减少月经量、缩小肌瘤体积、缓解盆腔疼痛等症状。

但如果栓塞后肌瘤体积缩小10%或者症状较治疗前加重,则仍需要行子宫肌瘤剔除或子宫切除。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

妇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一.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

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无症状,仅于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时偶被发现。

2、阴道流血多数病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少数病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主要取决于肌瘤生长的部位。

3、腹部包块下腹可扪及实性肿块、不规则,特别是在膀胱充盈时腹部包块更为明显。

4、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可有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更为明显,当其感染坏死时可产生多量脓血性排液,伴有臭味。

5、压迫症状肌瘤增大时常可压迫周围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症状,尤多见于子宫体下段及宫颈部肌瘤。

压迫膀胱则产生尿频、尿急,甚至尿潴留;压迫直肠产生排便困难。

6、腰酸、下腹坠胀、腹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诉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浆膜下肌瘤帝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7、其他症状患者可伴不孕、继发贫血等8、妇科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质硬,表面呈多个球形或结节状隆起。

若为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见宫颈口或颈管内有球形实性包块突出,表面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

诊断要点1、病史及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显示子宫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肌瘤区出现圆形低回声区或近似漩涡状结构的不规则较强回声。

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

(2)诊断性刮宫:探测宫腔大小、宫腔形态及不规则突起。

并将刮取所得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并存的子宫内膜病变。

(3)宫腔镜检查:直接窥视宫腔形态,可见突出在宫腔内的肌瘤,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及原则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患者,可3-6个月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宫颈肌瘤;5)生长迅速,可疑恶性;(2)手术方式:1)肌瘤切除术:年轻未婚或未生、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行肌瘤切除。

子宫肌瘤的诊疗指南

子宫肌瘤的诊疗指南

术中止血措施
采用电凝、缝合等止血方 法,确保手术过程中出血 量的控制。
术后观察与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出血情 况,对出血较多的患者给 予止血药物、输血等处理 。
粘连预防措施
术中防粘连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防粘连剂或 放置防粘连膜,减少术后粘连的
发生。
术后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 肠道蠕动和子宫恢复,减少粘连的 形成。
发病机制
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多项研究表明,其与 女性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异常有关。此外,遗传因素 、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也可能参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子宫肌瘤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较高,据统计,30岁 以上的女性约20%患有子宫肌瘤。
年龄分布
子宫肌瘤多发生于30-50岁女性,其中以40-50岁年 龄段发病率最高。
病理检查
对刮出物及切除的子宫肌瘤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及 有无恶变。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保守治疗措施及适应症
药物治疗
通过药物调节激素水平,缓解症状, 缩小肌瘤体积。适用于症状较轻、近 绝经期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者。
期待治疗
对于无症状且肌瘤较小的患者,可定 期随访观察,暂不采取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方式及适应症
生活习惯与疾病预防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 以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
心理干预和辅导服务
心理评估与干预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如心理疏导、认知 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情绪管理与自我调节
教授患者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患者学 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26909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26909

妇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一。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

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无症状,仅于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时偶被发现。

2、阴道流血多数病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少数病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主要取决于肌瘤生长的部位。

3、腹部包块下腹可扪及实性肿块、不规则,特别是在膀胱充盈时腹部包块更为明显.4、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可有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更为明显,当其感染坏死时可产生多量脓血性排液,伴有臭味.5、压迫症状肌瘤增大时常可压迫周围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症状,尤多见于子宫体下段及宫颈部肌瘤.压迫膀胱则产生尿频、尿急,甚至尿潴留;压迫直肠产生排便困难。

6、腰酸、下腹坠胀、腹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诉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浆膜下肌瘤帝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7、其他症状患者可伴不孕、继发贫血等8、妇科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质硬,表面呈多个球形或结节状隆起。

若为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见宫颈口或颈管内有球形实性包块突出,表面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

诊断要点1、病史及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显示子宫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肌瘤区出现圆形低回声区或近似漩涡状结构的不规则较强回声。

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

(2)诊断性刮宫:探测宫腔大小、宫腔形态及不规则突起。

并将刮取所得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并存的子宫内膜病变。

(3)宫腔镜检查:直接窥视宫腔形态,可见突出在宫腔内的肌瘤,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及原则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患者,可3—6 个月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宫颈肌瘤;5)生长迅速,可疑恶性;(2)手术方式:1)肌瘤切除术:年轻未婚或未生、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行肌瘤切除。

中国妇科内镜子宫肌瘤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2023)

中国妇科内镜子宫肌瘤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2023)

中国妇科内镜子宫肌瘤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2023)指南简介本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在妇科内镜下进行子宫肌瘤的诊疗过程中的操作共识。

该指南整合了当前妇科内镜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旨在提供全面且准确的诊疗指引,为医生提供操作指导。

诊疗流程1. 病史采集与初步评估:详细询问患者症状、病程以及相关疾病史,并进行初步体格检查,如B超、CT等检查。

2. 妇科内镜检查: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妇科内镜检查方法,如宫腔镜、宫颈镜等。

通过内镜检查评估肌瘤的大小、部位和表面特征,以及识别合并症等。

3. 子宫肌瘤的分型与评估:根据肌瘤的位置、病理类型、大小等特征进行分型,并评估肌瘤对生殖功能和症状的影响。

4. 治疗策略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生育需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

5. 手术操作的技术细节:详细描述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技术细节,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器械选择、手术步骤以及手术后的处理与护理措施等。

6. 术后随访与复查:术后进行定期随访,评估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复查包括B超、内镜检查等。

操作共识1. 在妇科内镜手术中,注意保护病人安全,确保手术操作规范与技术熟练。

2. 根据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和部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如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

3. 术前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病史了解、相关检查结果评估、手术器械准备等。

4. 术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和护理,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5. 手术操作时应注意器械的选择与使用,遵循严格的消毒与无菌操作流程。

6. 操作过程中,应准确辨别子宫肌瘤的边界,避免伤害周围正常组织。

7. 术后随访和复查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处理并发症。

以上为中国妇科内镜子宫肌瘤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2023)的简要内容,供医生参考和应用于临床实践。

> 注意:以上内容为针对指南和共识的简要描述,请务必查阅原文以获取详细信息和确定内容的正确性。

「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

「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

「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在临床上十分普遍,尤其是在育龄妇女中。

为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子宫肌瘤,近年来相关专家对子宫肌瘤的诊疗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发布了《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

1. 指南的制定背景子宫肌瘤作为一种常见病,广泛存在于妇女中,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子宫肌瘤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指南的制定旨在提供权威、准确、科学的指导,帮助医生和患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2. 子宫肌瘤的定义与分类指南明确了子宫肌瘤的定义以及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数量等进行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各类子宫肌瘤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3. 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指南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超声、MRI等),并强调了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4. 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指南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对于育龄妇女,指南还详细阐述了孕前治疗、妊娠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5. 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指南介绍了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激素治疗、抗纤维化治疗等,并重点指出了各种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6. 子宫肌瘤微创治疗技术指南对子宫肌瘤的微创治疗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详细分析了各种治疗技术的适应症、手术步骤和并发症风险。

7. 子宫肌瘤的随访及复发处理指南对子宫肌瘤的随访及复发处理提出了建议,包括复查时间、随访内容等,以及对于复发子宫肌瘤的处理方法。

8. 指南的局限性及待完善之处指南强调其所提供的只是一种参考,不能代替临床医生的判断和决策。

并指出因研究限制和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指南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待完善之处。

总结起来,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权威、准确的参考,帮助他们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选择。

FIGO子宫肉瘤诊治指南解读(全文)

FIGO子宫肉瘤诊治指南解读(全文)

FIGO子宫肉瘤诊治指南解读(全文)子宫肉瘤约占所有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子宫体恶性肿瘤的3%~7%。

因其罕见和组织病理学的多样性,目前仍缺乏最佳治疗方案和与不良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的共识。

子宫肉瘤的亚型有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和子宫腺肉瘤。

目前,癌肉瘤被认为是去分化的子宫内膜癌或者转化型子宫内膜癌。

因为癌肉瘤较常见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更具侵袭性,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者仍将癌肉瘤和子宫肉瘤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FIGO 2018癌症报告》——子宫肉瘤诊治指南也纳入了癌肉瘤内容。

肿瘤分期是子宫肉瘤最重要的预后因素。

长期使用他莫昔芬可使子宫肉瘤的发病风险增加3倍。

有因其他部位肿瘤的放射治疗引起继发肉瘤的病例报道。

无论是超声检查还是PET扫描,在术前都难以分辨平滑肌瘤的良恶性。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肿瘤的部位和定性有帮助,但结果尚待证实。

癌肉瘤和腺肉瘤发病年龄明显大于其他肉瘤患者。

1 分期2009年起开始实施子宫肉瘤新的FIGO分期(见表1)。

而癌肉瘤的分期仍沿用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标准。

2 平滑肌肉瘤2.1 临床特征平滑肌肉瘤是最常见的子宫肉瘤类型。

大约每800例子宫平滑肌瘤中发生1例平滑肌肉瘤,发病年龄常大于40岁,症状包括异常阴道流血(56%)、盆腔包块(54%)和(或)盆腔疼痛(22%)。

其症状、体征与极为常见的平滑肌瘤相近,因此术前鉴别诊断困难。

尽管平滑肌肉瘤患者罕有表现为肿瘤快速增长,但在未用激素替代治疗的绝经后妇女出现了子宫肌瘤增大,应该考虑到恶性的可能。

2.2 病理特征大体标本多为单发的肿块,或者当与平滑肌瘤有关联时,常为其中最大的肿块。

典型的平滑肌肉瘤体积大,平均直径10cm (仅有25%直径<5cm)。

肿瘤切面质软、膨出、鱼肉状,常见坏死灶、易出血,缺乏平滑肌瘤明显的漩涡状结构。

病理学诊断平滑肌肉瘤通常较为简单,因为绝大多数临床恶性的子宫平滑肌瘤都表现为明显的细胞富集、严重的核异型、活跃的有丝分裂象(通常>15/10HPF)(图1)。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表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表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表1. 引言本文档提供了子宫肌瘤的临床路径表,旨在帮助医生和病人了解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2. 概述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多发于育龄期妇女。

临床上常见到的症状包括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下腹坠胀感等。

3. 诊断子宫肌瘤的诊断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3.1 临床症状:结合病人反映的临床症状,如月经异常、下腹坠胀感等,进行初步判断。

- 3.2 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波、MRI等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进一步确认诊断。

- 3.3 病理学检查:对于影像学检查存在争议的病例,可考虑进行病理学检查,获取更精确的诊断结果。

4. 分级子宫肌瘤根据其位置、大小和数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分级:- 4.1 子宫壁肌瘤:位于子宫壁内。

- 4.2 子宫腔肌瘤:位于子宫腔内。

- 4.3 子宫蜕膜下肌瘤:位于子宫蜕膜下。

- 4.4 子宫蜕膜内肌瘤:位于子宫蜕膜内。

- 4.5 子宫外肌瘤:位于子宫外。

5. 治疗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包括:- 5.1 观察:对于无不适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子宫肌瘤,可选择观察,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 5.2 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促排卵剂、黄体酮、长效受体激素释放剂等。

- 5.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症状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剥除术等。

6. 结论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治疗方法包括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根据子宫肌瘤的分级,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以上是子宫肌瘤临床路径表的概述,供医生和病人参考。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制定,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决策。

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哪些子宫肌瘤是发生在女性子宫平滑肌层的良性肿瘤,在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这种肿瘤虽然良性,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子宫腔形态改变、流产、不孕不育等问题,严重影响女性生育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子宫肌瘤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的子宫肌瘤比较有效,特别是那些未结婚,或者不想怀孕的女性。

药物治疗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合自己的药物,以减轻相关症状以及控制病情。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螺内酯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雌激素的分泌,减轻疼痛,控制出血等妇科症状。

2. 手术治疗对于子宫肌瘤较大、影响到生育等重要问题的患者,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选择。

目前手术治疗方式比较丰富,包括切除子宫瘤、子宫次全切除、子宫全切除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推荐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

3. 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属于一种新型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便于患者接受的优点。

它采用高频旋转电磁波的可控能量热效应,直接作用于肌瘤组织上,导致肌瘤组织缩小、减少至不影响生育的大小。

射频消融术具有显著的效果,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追捧。

二、治疗方法1.保持心情舒畅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过度的紧张和烦恼会增加病情的恶化,得不偿失。

因此,患者需要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书籍、画画等方式舒缓紧张情绪。

2.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减轻肌瘤的症状,同时缓解压力,提高身体免疫力。

患者可以选择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过度运动或者剧烈运动导致子宫肌瘤破裂。

3.去除饮食上的禁忌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刺激性饮料等,这些有可能刺激子宫肌瘤,加重疼痛等症状。

三、注意事项1.不要随意服用药物子宫肌瘤患者不能随意服用药物,避免胡乱尝试,甚至自己购买在网上的“神奇药品”,因为这些药品可能会刺激子宫肌瘤的生长,加重疼痛等症状。

子宫肌瘤最佳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最佳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最佳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它通常生长在子宫壁内或外。

对于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来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保护子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子宫肌瘤的最佳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首先,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这包括定期观察、药物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定期观察是指定期进行B超检查,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药物或注射药物来缓解症状,如减轻月经量和月经痛。

非手术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和激光治疗,通过介入手术或激光技术来缩小肿瘤的体积。

其次,对于中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微创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宫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通过腹腔镜在腹部进行手术,宫腔镜手术是通过宫腔镜在子宫内进行手术。

这两种手术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对于保留子宫功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都有很好的效果。

最后,对于重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子宫切除手术。

子宫切除手术是通过腹部或阴道进行手术,将子宫完全切除。

这种手术对于那些已经生育完毕或不希望再生育的患者来说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可以彻底摆脱子宫肌瘤的困扰。

总的来说,选择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盲目选择治疗方法。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摆脱子宫肌瘤的困扰,重拾健康的生活。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又称为“子宫纤维瘤”、“子宫纤维肌瘤”、“子宫平滑肌瘤”。

确切病因不清,多认为可能与长期和过度的雌激素有关。

肌瘤多生长在子宫体部,少数生长于子宫颈部。

子宫体部肌瘤常见类型为壁间肌瘤,约占60%-70%;其次为浆膜下肌瘤,约占20%;再其次为黏膜下肌瘤,占10%。

一般为多发性,可单一类型存在,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存在。

当肌瘤增大或瘤体内发生栓塞时,易发生变性。

多见于30-50岁妇女。

中医学称之为“瘫瘕”。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与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有关。

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症状,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多出现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和周期缩短,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黏膜下肌瘤时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白带异常。

肌瘤增大时,可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等压迫症状,甚至能在下腹部自行扪及肿物,浆膜下肌瘤扭转或有肌瘤变性,可出现急性腹痛。

部分患者可因肌瘤生长部位妨碍孕卵着床或影响精于的通行,还可导致不孕或流产。

[诊断]1、具有典型症状,或部分患者无症状。

2、妇科检查:子宫增大,表面有不规则凸起,质硬,大肌瘤腹部即可触及肿块,当黏膜下肌瘤突出于阴道内,可见紫红色光滑的环形肿物,若肌瘤变性时,子宫变软,有压痛。

3、B超:是诊断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根据回声图像,可显示子宫大小,宫内情况,肌瘤的数目、大小、部位及退行变性等。

4、官腔探测或诊刮:可了解官腔深度及形态。

5、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显示子宫大小、官腔形态及肌瘤附着部位。

6、内窥镜检查:官腔镜可窥视腔内的黏膜下肌瘤,腹腔镜可直视子宫外形及肌瘤情况。

7、鉴别诊断(1)妊娠子宫;根据停经史,妊娠反应,子宫增大变软,尿妊娠试验阳性等,与子宫肌;瘤不难鉴别。

若肌瘤合并妊娠时,可行B超协助诊断。

(2)卵巢肿瘤:一般二者不难鉴别,但实质性卵巢肿瘤可能被误诊为浆膜下肌瘤,反之浆膜下肌瘤囊性变时也易误诊为卵巢囊肿.当卵巢囊肿与子宫有黏连盯,则更难鉴别,但B超和腹腔镜可确诊。

子宫肌瘤治疗最佳方法

子宫肌瘤治疗最佳方法

子宫肌瘤治疗最佳方法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发生在育龄期的女性身上。

尽管大多数子宫肌瘤是无症状的,但某些病例可能会出现疼痛、异常出血和生殖问题等症状。

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最佳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子宫肌瘤的类型和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龄和生育计划等方面综合考虑。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常见方法之一。

药物治疗的作用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减小子宫肌瘤的大小和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黄体酮和口服避孕药等。

黄体酮可以抑制子宫肌瘤细胞生长,缩小子宫肌瘤的大小,同时还可以控制异常出血和疼痛症状。

口服避孕药可以通过抑制雌激素的分泌来减少子宫肌瘤的生长。

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对于大型或严重症状的患者效果有限。

其次,手术治疗是一种直接切除子宫肌瘤的方法,适用于大型子宫肌瘤、严重症状的患者以及生育年龄已经结束的患者。

手术治疗包括开腹手术和腔镜手术两种方式。

开腹手术是通过腹部切口将子宫肌瘤切除出来,适用于大型子宫肌瘤和复杂情况。

腔镜手术是通过小切口和腔镜器械将子宫肌瘤切除出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小型子宫肌瘤和患者生育需求较强。

手术治疗可以完全切除子宫肌瘤,但对于复发性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有限。

此外,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血管内注射药物或通过血管堵塞来减小子宫肌瘤的方法。

常用的介入治疗包括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动脉高能量超声消融等。

子宫动脉栓塞是通过导管插入到子宫动脉中,将栓塞物注射到肿瘤供血动脉中,堵塞血流供应,使子宫肌瘤缺血坏死。

子宫动脉高能量超声消融是通过超声波的热能作用将子宫肌瘤部分或全部消融。

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对于复杂和大型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可能有限。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治疗的最佳方法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综合考虑,包括症状的严重程度、子宫肌瘤的类型和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龄和生育计划等。

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症状的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大型或严重症状的患者,介入治疗适用于不适合手术治疗或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

症瘕(子宫肌瘤)

症瘕(子宫肌瘤)

症瘕(子宫肌瘤)-癥瘕(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中医诊断:癥瘕西医诊断:子宫肌瘤二、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诊断依据:1、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症状,表现为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流血等。

2、腹部巨块:如肌瘤较大,患者能自己触及下腹部有块物。

3、白带增多伴腹痛、腰酸、下腹坠胀。

4、全身症状:常可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及便秘,大便困难。

5、不孕;继发性贫血。

6、辅助检查:妇科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及B超检查均可确诊;三、鉴别诊断:主要与内科、外科之积聚相鉴别,如消化道肿瘤、泌尿系肿瘤、多囊肾等,一般通过妇科检查可以鉴别。

但对于盆腔的包块,要结合病史并参考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如子宫增大,要首先排除妊娠,还需与卵巢肿瘤、尿潴留所致下腹包块。

四。

困难分析:癥瘕的形成,大多经年累月,术前针对新病体质较强者,宜攻宜破;久病体质较弱者,宜补益气血为主,恢复机体的正气。

若正气已复,肿块未除,复以攻破为主。

术后体质虚弱,以补益气血为主,若.z。

-有瘀滞,可于补益气血之时,辅以行气活血之品,并注重调期饮食,增进食欲,改善脾胃功能。

动词(verb的缩写)辩证分析:肿块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血气失衡有关。

常见症状有气滞血瘀、痰瘀互结。

肿块的辨证重在辨善恶、辨血气、辨新旧。

恶性或良性肿瘤恶变时,肿块生长迅速,病程短,肿块固定,实性或半实性,质硬或结节状,常腹水,多为血性,可发现癌细胞;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

妇科检查可见肿块活动,囊状或囊状,表面光滑,一般是好的。

良性肿瘤肿块,患气者以胀气为主,肿块不坚,可推开;带血者以胀痛为主,症状坚硬固定。

本病的治疗,病在气,以调理气滞为主,辅以活血化瘀;对于血液病患者,主要是活血化瘀散结,理气。

痰瘀交结时,痰瘀相消。

新疾强者,应攻而破之;久病后体质虚弱者,宜攻补并举,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随证施治。

六、辩证论治辨证要点是按包块的性质、大小、部位、病程的长短、兼症和月经情况辨其在气在血,属痰湿还是热毒。

子宫肌瘤含黏膜下肌瘤选择哪个治疗方案

子宫肌瘤含黏膜下肌瘤选择哪个治疗方案

子宫肌瘤含黏膜下肌瘤选择哪个治疗方案一、前言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中常见的良性肿瘤,高发于育龄妇女,多见于40-50岁之间。

其中,黏膜下肌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类子宫肌瘤。

该瘤位于子宫腔内黏膜下层,如果位置较深或较大,容易引起月经失调、不孕或反复流产等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在选择治疗方案、治疗方法时,需根据病变的大小、数量、位置以及患者年龄、孕育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本文将针对黏膜下肌瘤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二、治疗方案1.手术治疗法手术治疗法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大小较大或伴有明显症状的黏膜下肌瘤,如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月经不调、不孕或流产等,建议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通常分为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两种,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病情、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

2.保守治疗法保守治疗法主要是针对那些黏膜下肌瘤较小、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

常用的保守治疗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等。

药物治疗可采用促黄体素受体拮抗剂、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中医治疗包括中药煎剂、针灸、艾灸等。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如老年患者或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也有可能采用保守治疗法。

三、治疗方法1.腔镜手术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即通过腔镜在腹壁上开一个小孔,将腹腔充气,再通过另一个孔位引入操作器械进行手术。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能够有效治疗黏膜下肌瘤,尤其适用于位于子宫腔内的黏膜下肌瘤。

腔镜手术虽然操作难度较大,但能够提高手术质量,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

2.传统开腹手术传统开腹手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适用于大小较大或较深的黏膜下肌瘤。

手术时,医生通过小腹部切口进入腹腔,操作器械可直接作用于瘤体部位,达到切除瘤体的目的。

传统开腹手术虽然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但操作简单、可视范围广,对病变的判断更加准确,适合于治疗病变较大或形态复杂的黏膜下肌瘤。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采用促黄体素受体拮抗剂、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诊治指南疾病简介: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

绝大多数子宫肌瘤是良性的。

但由于子宫肌瘤倾向于多发,因此,在育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肌瘤可能逐渐增大增多,肌瘤剔除手术亦有可能复发。

子宫肌瘤的恶变(即肉瘤变)率很低,约为0.4-0.8%。

但仍需警惕恶变风险。

疾病分类子宫肌瘤按肌瘤所在部位分宫体肌瘤(92%)和宫颈肌瘤(8%)。

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粘膜下肌瘤。

多个或多种类型的肌瘤可发生于同一子宫,称为多发子宫肌瘤。

发病原因1.子宫肌瘤的组织发生子宫肌瘤的组织起源目前意见尚未一致,有人认为是由未成熟的子宫壁平滑肌细胞增生所产生,也有学者认为是发生于子宫血管壁的平滑肌组织,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Townsend通过X连锁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dehydrogenase,G6PD)的同工酶分析发现从同一子宫而来的随机分布的不同肌瘤的平滑肌细胞都具有完全相同的G6PD电泳类型,这提示这些肿瘤起源于一个单个的肌瘤平滑肌细胞,即每一个子宫肌瘤都是以单细胞起源的,随后的研究(Mashal RD,1994)是在X染色体上,在雄激素受体基因中,包含三脱氧核苷酸重复的克隆试验,这个基因座比G6PD同工酶基因座具有高度多态性,这种单克隆试验与多数肌瘤是单一起源的结果是一致的,故认为子宫肌瘤是衍生于单个肌瘤平滑肌细胞的单克隆肿瘤,多发性子宫肌瘤可能是由于在子宫肌层内多灶性潜伏的细胞所形成的多源性单克隆肿瘤,组织学研究发现生长时期不长的微小子宫肌瘤不但富有含肌丝的成熟平滑肌细胞,而且也发现有似孕18~20周胎儿子宫中见到的未成熟平滑肌细胞,推测人类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是来自子宫内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增生,分化为平滑肌细胞而形成子宫肌瘤的。

2.子宫肌瘤的遗传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Rein就指出体细胞突变是肌瘤形成中的起始事件,体细胞突变包括从点突变到染色体丢失和增多的多种染色体畸变,首先是单克隆起源的体细胞突变,并对突变肌细胞提供一种选择性生长优势,其次是多种与肌瘤有关的染色体的重排,细胞遗传学一致证实子宫肌瘤具有染色体的结构异常,一非随机的染色体异常核型,子宫肌瘤所涉及的畸变染色体常见者为 6,7,10,12,14,还有1,2,3,4,5,13,15,22和X,这些染色体或为单一改变或与其他染色体一起改变,常见的畸变区域为 7q21-22;12q14-15;14q21-24和6p21,最常见的染色体畸变类型为t(12;14)(q14- q15;q23-24);Tri(12);t(6;10)(p21;q);del(7)(q22q32);del(3)(q),此外还有del(X);rea(X) (p11-p22);r(1);t(5;12);INV (5;12) INS(3),子宫肌瘤发现的多种不同类型的染色体重排中,常见的包括易位(t);三体(Tri)和缺失(del),易位能阻断基因序列或引起融合基因的形成,可能完全取消蛋白的功能或者转化成功能新颖的嵌合体蛋白,三体多通过增加基因量来增加基因表达,而染色体丢失通常引起基因功能的丢失,存在于子宫肌瘤中不同类型的染色体异常可能预示着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异质的遗传学途径(Gross KL and Morton CC,2001)。

性甾体激素在子宫肌瘤病因学中的作用目前认为从子宫肌层细胞到肌瘤形成的转化过程可能涉及正常子宫肌层的体细胞突变和性激素及局部生长因子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及许多肽类生长因子均被视为肌瘤生长的调节因子,在肌瘤的病因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长因子在子宫肌瘤病因学中的作用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性甾体激素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是通过生长因子的产物调节,生长因子对雌激素诱导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在组织局部起作用,在子宫肌瘤中,许多异常表达的生长因子在其他间质衍生的疾病中也有异常表达,因此提出许多肽类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是肌瘤生长和其他纤维组织生成性疾病的调节因子(Nowak RA,2001),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与肌瘤生成和发展有关的生长因子共有3类。

病理生理子宫肌瘤表现为实性球形包块,表面光滑,质地较子宫肌层硬,与周围肌组织有明显界限。

肌瘤压迫周围肌壁纤维形成假包膜,肌瘤与假包膜间有一层疏松网状间隙,切开假包膜后肌瘤可自行突出。

肌瘤切面常呈白色,可见漩涡状或编织状结构。

肌瘤颜色和硬度与纤维组织多少有关。

临床表现大多数子宫肌瘤多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有症状者与肌瘤位置、大小、有无变性等有关。

常见症状有:(1)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多见于大的肌壁间肌瘤及粘膜下肌瘤,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月经期子宫收缩止血,此外肌瘤可能使肿瘤附近的静脉受挤压,导致子宫内静脉丛充血与扩张,从而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粘膜下肌瘤症状更为明显。

如粘膜下肌瘤伴有坏死感染时,可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血样脓性排液。

长期经量增多可继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

个月妊娠大小时可从腹部触及质硬的包块,清晨平卧时更加明显。

巨大的粘膜下肌瘤可脱出于宫颈外甚至阴道外,患者可因外阴脱出肿物就诊。

(3)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分泌增加,并伴有盆腔充血导致白带增多;子宫粘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脓性白带。

若肌瘤发生溃疡、坏死、出血时,可有血性或脓血性、有恶臭的阴道分泌物。

(4)压迫症状:子宫前壁的肌瘤如压迫膀胱可引起患者尿频、尿急;宫颈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可引起下腹坠胀不适,便秘等症状。

阔韧带肌瘤或宫颈巨型肌瘤向侧方发展,嵌入盆腔内,压迫输尿管,可形成输尿管扩张、肾盂积水甚至一侧肾无功能。

(5)其他症状:常见的有轻微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经期可加重。

可引起不孕或流产。

肌瘤红色变性时有急性下腹痛,伴呕吐、发热及瘤体局部压痛等;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有急性腹痛;子宫粘膜下肌瘤由宫腔向外排出时也可引起阵发性下腹痛等。

肿瘤变性肌瘤变性是指肌瘤失去了原有的典型结构。

常见的变性有:1.玻璃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又称透明变性,最常见。

肌瘤剖面漩涡状结构消失,为均匀透明样物质取代。

镜下见病变区肌细胞消失,为均匀透明无结构区。

2.囊性变(cystic degeneration)子宫肌瘤玻璃样变继续发展,肌细胞坏死液化即可发生囊性变,此时子宫肌瘤变软,很难与妊娠子宫或卵巢囊肿区别。

肌瘤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囊腔,其间有结缔组织相隔,数个囊腔也可融合成大囊腔,腔内含清亮无色液体,也可凝固成胶冻状。

镜下见囊腔为玻璃样变的肌瘤组织构成,内壁无上皮覆盖。

3.红色样变(red degeneration)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为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坏死,发生机制不清,可能与肌瘤内小血管退行性变引起血栓及溶血,血红蛋白渗入肌瘤内有关。

患者可有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检查发现肌瘤迅速增大、压痛。

肌瘤剖面为暗红色,如半熟的牛肉,有腥臭味,质软,漩涡状结构消失。

镜检见组织高度水肿,假包膜内大静脉及瘤体内小静脉血栓形成,广泛出血伴溶血,肌细胞减少,细胞核常溶解消失,并有较多脂肪小球沉积。

4.肉瘤变(sarcomatous change)期内迅速长大或伴有不规则出血者应考虑恶变。

若绝经后妇女肌瘤增大更应警惕恶性变可能。

肌瘤恶变后,组织变软而且脆,切面灰黄色,似生鱼肉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镜下见平滑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漩涡状结构消失,细胞有异型性。

5.钙化(degeneration with calcification)多见于蒂部细小血供不足的浆膜下肌瘤以及绝经后妇女的肌瘤。

X线摄片可清楚看到钙化阴影。

镜下可见钙化区为层状沉积,呈圆形,有深蓝色微细颗粒。

其它危险因素:对子宫肌瘤的发生或生长起作用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

增加子宫肌瘤风险的因素有:母体妊娠期应用雌激素、初潮年龄小、未生育、晚育、肥胖、非洲裔美国人、他莫昔芬等。

减少子宫肌瘤风险的因素有:锻炼、多产、绝经、口服避孕药等。

性激素及其受体:现代医学认为子宫肌瘤为激素依赖性肿瘤。

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缩或消失。

研究认为雌孕激素协同促进肌瘤生长。

主要机制可能是卵泡期雌激素上调了子宫平滑肌上的雌孕激素受体,随后孕激素在黄体期促进肌瘤的有丝分裂活动,从而刺激了肌瘤的生长。

遗传因素:细胞遗传学研究显示:25-50%的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包括12号染色体和17号染色体片段互换,12号染色体重排及7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等。

细胞因子与细胞外介质:子宫肌瘤中有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水平升高,它们被认为是子宫肌瘤形成过程中卵巢性激素上调的介质或效应器,但是也不能排除有一种或多种生长因子初级调节异常的可能。

子宫肌瘤通常含有过多的细胞外介质,其中主要含有成纤维细胞及其产生的胶原蛋白I型和III型等,肌瘤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以及各种生长因子发生相互作用,为肌瘤形成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微环境。

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子宫肌瘤是由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成,多发性子宫肌瘤是同不同克隆细胞形成的。

是否上述所述因素在不同克隆形成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尚不清楚。

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体征,诊断多无困难。

个别患者诊断困难,可采用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方法协助诊断。

是诊断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

目前分辨率较高的B超可以发现25px左右的肌瘤结节。

在超声下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结节呈圆形低回声或等回声,周边有假包膜形成的低回声晕;子宫内膜可能被肌瘤推移至对侧;粘膜下肌瘤则表现为宫腔内的异常回声,根据其与肌壁的关系分为0-2型。

彩色超声多普勒可以检测病灶血流,对协助判断肌瘤变性甚至恶变具有重要价值。

宫腔镜检查对于怀疑粘膜下肌瘤的患者而言,宫腔镜是一项相对简便微创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腹腔镜检查腹腔镜不作为常规的子宫肌瘤诊断方法,因为绝大部分子宫肌瘤可以通过超声检查确诊,而且只有浆膜下肌瘤可以通过腹腔镜检查发现。

但因其他原因行腹腔镜探查时可同时对子宫表面进行腹腔镜检查。

子宫输卵管造影不作为常规的子宫肌瘤检查方法,但因不孕或其他原因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时,可能发现引起宫腔变形的肌壁间或粘膜下肌瘤。

鉴别诊断(1)妊娠子宫妊娠子宫增大变软,发生先兆流产时常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有时查体时可能与子宫肌瘤囊性变混淆。

但妊娠者有停经史、早孕反应,子宫随停经月份增大变软,借助尿或血人β-HCG测定、B超可确诊。

(2)卵巢肿瘤卵巢肿瘤有时也可引起尿频、便秘等压迫症状和腹部包块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