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鸭常见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鸭常见病的防治

(一)鸭瘟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高热、脚发软、流泪、排绿色的稀粪,有一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

1.病原:鸭瘟病毒

2.流行特点:不同品种和不同日龄的鸭均可感染,30日龄以内的雏鸭很少发病。病鸭带毒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秋两季易发。

3.临床症状:

1)高热(体温高达43——44℃),呈稽留热型。

2)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饮欲增加,两脚发软,步态蹒跚,经常卧地,难于走动,不愿下水浮游。

3)两眼流泪,常有脓性分泌物把两眼粘合。

4)呼吸困难,鼻孔内有分泌物流出。

5)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故称为“大头瘟”。

6)排绿色或灰白色的稀粪。

7)病后期体温下降,不久死亡,病程2——7天。较少病鸭能耐过,但出现角膜混浊,产蛋减少或停产。

4.病理变化:全身性急性败血症为本病基本病变。特征病变是胃肠粘膜出血、形成假膜和溃疡。口腔舌下、喉头周围覆盖一层灰黄色或草黄色表面皱缩、象豆腐皮的假膜,对本病有特殊诊断意义。

5.防治措施:目前尚无有效药物疗法,主要上抓好预防工作。

1)发病后,病鸭集中屠宰加工,高温处理,内脏及小鸭应深深埋或焚烧。鸭舍及场地用2%烧碱水消毒后,空闲1——2月再用。

2)抗体疗法:病初可肌注抗鸭瘟高免血清,每只0.5—1ml.或肌注聚肌胞,成鸭每次肌注1.0ml,3日一次,2—3次用药后有良效。

3)预防接种:用鸭瘟活疫苗接种,有两种程序可供选择。

①1周龄以内雏鸭,疫苗稀释50倍,每只鸭肌注0.25ml,

免疫期1个月,接种满1月后,疫苗稀释200倍,每只再注射

1.0ml,免疫期9个月,本程序对雏鸭,成鸭均可保护,本病严

重流行疫区可采用。

②2月龄鸭,疫苗稀释200倍,每只肌注1.0ml,免疫期9

个月。

4)治疗:

处方:

黄芩80g 黄柏45g 黄连须50g 大黄20g 银花藤100g 白头翁100g 龙胆草100g 茵陈45g 板蓝根90g 车前草20g 陈皮20g 甘草10g

用法:水煎去渣,以药汁煮至干,每100只鸭6次喂完,每日3次,连喂2天。

(二)鸭病毒性肝炎

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角弓反张,病变为肝炎。

1.病原:肠道病毒属的鸭肝炎病毒。

2.流行特点:

1)主要发生于4——10日龄雏鸭,也有3——5周龄的幼鸭发病,死亡率达20——95%,一般的1周龄以内的雏鸭死亡率可达100%,1——3周龄为60%左右,1个月以上的鸭较少发病,基本不死亡。

2)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多发。

3.临床症状:突然发病,发病后3——4天死亡,病鸭精神沉郁,眼半闭,嗜眼,缩颈,翅下垂,随后表现运动失调,多侧卧,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态,故有“背脖病”之称,两脚痉挛,反复踢蹬,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啄端和爪尖淤血呈暗紫色。

4.病理变化:特征病变是肝脏肿大,色泽暗淡或稍黄,表面有出血斑点,个别还有坏死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胆汁呈茶褐色或淡绿色。

5.防治措施:

1)抗体疗法:发病后紧急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病雏鸭每只颈部或胸部皮下注射1.0~1.5ml,同群未发病雏鸭每只注射

1.0ml。

2)接种疫苗:接种雏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可预防本病,方法如下:

①产蛋前母鸭接种两次,两次间隔14天,每次肌1ml,在免疫后4个月内母鸭所产种蛋有母源抗体传给雏鸭可保护。

②无母原抗体保护的雏鸭胸部或腿部肌注,一次免疫即可。

3)处方:

鱼腥草300克,板蓝更300克龙胆草300克菌陈100克黄柏150克桑白皮300克救必应或炒莆黄300克甘草50克。

用法:煎成500毫升,化入红糖50克雏鸭每次服5毫升,每天二次。

(三)鸭霍乱

鸭霍乱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排绿色稀粪。

1.病原:禽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2.流行特点:病鸭、带菌鸭、其它病禽及污染的环境等是本病的传染源。各种日龄鸭均可感染发病。夏季多发,潜伏期为4-9天。不及时治疗,死亡效率高达50%-——80%。本病一次流行后,康复鸭可能长期带菌,具有传染性。同时当带菌鸭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会重新出现症状,甚至死亡。饲养条件差,鸭舍阴暗潮湿,寒冷或闷热,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均能诱发该病的发生。

3.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疫情初期,鸭群在无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

2)急性型:病鸭采食量减少或废绝,精神差,产蛋下降。病鸭行动迟缓,不愿下水浮游。体温升高达42.5——44度。嗉囊积食肿大;倒提鸭时,从口鼻流出酸臭液体。也有病鸭咳嗽,张口呼吸,踹气,摆头甩头,故有”摇头温”之称.排腥臭铜绿色或白色粪便。有的病鸭后期瘫痪,一到三天内死亡。

3)慢性型:疫情流行后期,常有2%-10%病鸭转为慢型,单侧性或双侧性下肢关节肿胀,陂行,行走困难。病情长者,肿胀关节变硬,也有的继发感染化脓死亡。

4.病理变化:最急性、急性死亡病鸭,体表检查见眼结膜充血发绀。剖检特征是心外膜、心耳、心冠有弥漫性出血斑点,肝脏肿大,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坏死灶。

5.防治措施:

1)预防: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实行严格的定期消毒措施。

2)接种菌苗:每年春秋两季定期预防注射,可用禽巴氏杆菌A 型灭活菌苗,二月龄以上的鸭,每只皮下注射2毫升。本病流行地区,二月龄以下的鸭每只皮下注射0.5-1.0毫升。免疫后三到五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个月。

3)治疗: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药物等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处方一:

禽霍乱高免血清1-2毫升。用法:一次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2-3天。

处方2:

青霉素2—5万IU 链霉素2—5万IU 注射用水2—3毫升。

用法:一次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5天。

处方3:

磺胺嘧啶0.2—0.4克

用法:一次口服,按一千克体重0.1—0.2克用药,每日2次,连用3—5天。

处方4:

黄连须黄苓黄柏黄药子金银花山栀子柴胡大青叶防风雄黄明矾甘草各等份

用法:混合磨碎,内服,按1千克体重2克用药,每日2次,连用三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