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A指导原则汇编 20141229

合集下载

CFDA医疗器械新发布法规汇编链接——朱立武

CFDA医疗器械新发布法规汇编链接——朱立武

CFDA医疗器械新发布法规汇编链接——朱立武注:标“★”号法规注册之重点。

★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50号)/WS01/CL0784/97814.html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贯彻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事项的公告(第 23 号)/WS01/CL0087/100480.html★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第 9 号)/WS01/CL0087/100814.html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备案有关事宜的公告(第25 号)/WS01/CL0087/100800.html★5.《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 4 号)/WS01/CL0053/103756.html★6.《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 6号)/WS01/CL0053/103758.html7.《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 7 号)/WS01/CL0053/103759.html8.《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 8 号)/WS01/CL0053/103760.html9.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实施《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食药监械监〔2014〕143 号)/WS01/CL0845/103801.html10.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4〕144 号)/WS01/CL0845/103802.html11.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开展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预评价工作规定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4〕192号)/WS01/CL1105/105194.html1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4 年第 13 号)/WS01/CL1294/105225.html1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4 年第 14号)/WS01/CL0087/105374.html1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有关事宜的通告(2014 年第 15 号)/WS01/CL0087/106114.html★1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2014 年第 43号)/WS01/CL0087/106095.html★16.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境内第三类和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4〕208 号/WS01/CL0845/106257.html1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禁止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4 年第 18 号)/WS01/CL0087/107065.html18.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启用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信息系统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监函〔2014〕476 号/WS01/CL0845/107079.html19.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食药监械监〔2014〕234 号 /WS01/CL0845/107404.html20.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监〔2014〕235 号/WS01/CL0845/107405.html21.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等4个现场检查指导原则/WS01/CL1103/131379.html22.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WS01/CL1103/132862.html2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境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跨省新开办企业时办理产品注册及生产许可有关事宜的公告/WS01/CL1103/133466.html24.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WS01/CL1103/139002.html★25.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WS01/CL1103/121425.html26.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事宜的公告/WS01/CL1103/123481.html27.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WS01/CL1103/123582.html28.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医疗器械分类规则》/WS01/CL1103/124282.html29.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等3个附录/WS01/CL1103/124421.html★30.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工作程序(暂行)/WS01/CL1103/121424.html31.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和实施细则/WS01/CL1103/120200.html★32.关于征求《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食药监械函[2012]68号/WS01/CL0779/74610.html。

(0-目录)2014年CFDA法规-工作文件-公告-通告-通知(含链接)

(0-目录)2014年CFDA法规-工作文件-公告-通告-通知(含链接)

●行政法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2014-3-7)●部门规章●医疗器械分类关于征求《医疗器械命名规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2014-08-05)关于征求《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2013-12-2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4年第14号)(2014-08-2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4年第13号)(2014-08-2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4年第12号)(2014-08-2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通告(第8号)(2014-05-30)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通知(2013-11-26)分类界定通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恒温核酸扩增检测仪等22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2015-06-11)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人工血管接环等172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2015-05-18)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乳腺摄影立体定位装置等153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2015-03-31)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腹腔镜手术用内窥镜自动调控定位装置等61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2014-11-24)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交联胺化聚乙烯醇泡沫封堵肺减容系统等34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2014-09-22)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电子宫腔观察镜等30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2014-08-01)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角膜治疗仪等12个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2014-05-22)医疗器械通告:通告(2014年第11号)通告(2014年第10号)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第9号)(2014-05-30)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通告(第8号)(2014-05-30)通告(2014年第7号)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通告(2014年第6号)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通告(2014年第5号)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通告(2014年第4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软性亲水接触镜等两个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第3号)(2014-04-17) 通告(2014年第2号)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通告(2014年第1号)????医疗器械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14年第64号)(2014-12-29)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施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14年第58号)(2014-12-12)关于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第129号)(2014-11-25)。

(CFDA通知2015年第218号)《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CFDA通知2015年第218号)《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1.应当结合策划的结果,在适宜的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验证,确保设计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2.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验证记录、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3.若设计和开发验证采用的是可供选择的计算方法或经证实的设计进行比较的方法,应当评审所用的方法的适宜性,确认方法是否科学和有效。
5.8.1
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以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者预期用途的要求,并保持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按设计开发策划的结果,在适宜的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评审;
2.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包括评审结果和评审所采取必要措施的记录。
5.7.1
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并保持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4.1.2
质量手册应当对质量管理体系作出规定。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应当包括企业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责、质量体系的适用范围和要求。
4.1.3
程序文件应当根据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的各种工作程序而制定,包含本规范所规定的各项程序文件。
*4.1.4
技术文件应当包括产品技术要求及相关标准、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和试验操作规程、安装和服务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
2.3.1
厂房应当确保生产和贮存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
2.3.2
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条件。
2.4.1
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根据产品特性采取必要措施,有效防止昆虫或其他动物进入。
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相关设施。
2.4.2
对厂房与设施的维护和维修不应影响产品质量。

CFDA起草除菌过滤技术及应用指导原则

CFDA起草除菌过滤技术及应用指导原则

CFDA起草除菌过滤技术及应⽤指导原则 CFDA审核查验中⼼⽬前起草了《除菌过滤技术及应⽤指导原则》。

这份指南⽬前正在检查机构内部征求意见中,⼀起起草并征求意见的还有《⽆菌制剂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指南》、《⽆菌原料药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指南》等,不知是何原因,这些正在内部征求意见的指南⽇前泄露出来。

除菌过滤技术及应⽤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第⼀章总则 第⼀条【⽬的和依据】为指导和规范除菌过滤技术在⽆菌药品⽣产中的应⽤,保证⽆菌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依据《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附录,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条【定义】本指导原则的除菌过滤是指:在不给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采⽤物理截留的⽅法去除液体或⽓体中的微⽣物,以达到⽆菌药品相关质量要求的过程。

第三条【范围】本指导原则包括除菌过滤系统的设计,选择,使⽤,验证等内容,适⽤于⽆菌药品从⼯艺开发到上市⽣产的全过程。

第⼆章过滤⼯艺设计 第四条【风险评估】过滤⼯艺设计时,应根据产品属性及⼯艺⽬的进⾏风险评估,从⽽选择合适的过滤器及并确定过程参数。

第五条【过滤器孔径】除菌过滤⼯艺应根据⼯艺⽬的,选⽤ 0.22um 或更⼩孔径的除菌级过滤器。

0.1um 的除菌级过滤器通常⽤于⽀原体的去除。

第六条【产品微⽣物污染⽔平】对⽆菌⽣产的全过程进⾏微⽣物控制,避免微⽣物的引⼊。

最终除菌过滤器前,料液的微⽣物污染⽔平应⼩于等于 10CFU/100ml。

如果过滤前料液微⽣物污染⽔平⾼于 10 CFU/100ml,则需采取适当的⽅法,降低其微⽣物负荷。

第七条【过滤器材质】选择过滤器材质应当充分考察其与料液的兼容性,过滤器不得因与产品发⽣反应、释放物质或吸附作⽤⽽对产品质量产⽣不利影响。

除菌过滤器不得脱落纤维,严禁使⽤含有⽯棉的过滤器。

第⼋条【过滤器⾯积】合理的过滤膜⾯积需要经过科学的⽅法评估后得出。

⾯积过⼤可能导致产品回收率下降、过滤成本上升。

过滤⾯积过⼩可能导致过滤时间延长、中途堵塞甚⾄产品报废。

cfda指导原则 方法验证

cfda指导原则 方法验证

cfda指导原则方法验证
CFDA指导原则是指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发布的指导原则。

这些指导原则是
为了确保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以保护公众的健康。

方法验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方法验证是指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在食品和药品行业,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方法验证的目的是确认分析方法是否能够正确、可靠地分析样品,以及其适用范围和限制。

方法验证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验证目标和要求:明确验证的目标和要求,例如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灵敏度等。

2. 确定验证方案:制定验证方案,包括验证样品的选择、实验方案、验证参数和限制等。

3. 进行实验:按照验证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数据和评估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5. 编写验证报告:根据实验结果,编写验证报告,描述验证过程、结果和结论。

通过方法验证,可以证明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确认它适用于特定的样品和研究对象。

这有助于保证食品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并为相关行业的监管和管理提供依据。

CFDA生物等效性豁免指导原则(正式稿)

CFDA生物等效性豁免指导原则(正式稿)

—1——
个口服药物采用质量平衡测定的结果或是相对于静脉注射的参照剂量, 显 示在体内的吸收程度≥85%以上(并且有证据证明药物在胃肠道稳定性良 好) ,则可说明该药物具有高渗透性。 (三)溶出度 口服固体常释制剂具有快速溶出的定义是:采用中国药典 2015 版附 录通则 (0931) 方法 1 (篮法) , 转速为每分钟 100 转,或是方法 2 (桨法) , 转速为每分钟 50 或 75 转,溶出介质体积为 500ml(或更少) ,在溶出介 质: (1) 0.1mol/L HCl 或是不含酶的模拟胃液; (2)pH4.5 缓冲介质; (3)pH6.8 缓冲介质或是不含酶的模拟肠液中,30 分钟内 API 的溶出均 能达到标示量的 85%以上。 口服固体常释制剂具有非常快速溶出的定义是:在上述条件下 15 分 钟内 API 的溶出均能达到标示量的 85%以上。 根据 BCS 分类系统,药品被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高溶解性、高渗透性(High Solubility- High Permeability) 第二类:低溶解性、高渗透性(Low Solubility-High Permeability) 第三类:高溶解性、低渗透性(High Solubility-Low Permeability) 第四类:低溶解性、低渗透性(Low Solubility-Low Permeability) 当口服固体常释制剂在体内的溶出相对于胃排空时间快或非常快, 并 且具有很高的溶解度时, 药物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就不会依赖于药物的 溶出时间或在胃肠道的通过时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 BCS 分类 1 类和 3 类的药物, 只要处方中的其他辅料成分不显著影响 API 的吸收, 则
1.辅料 BCS1类药物: 辅料有时候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 一 般来说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经批准的常释制剂常用辅料, 对 于BCS1类快速溶出的常释制剂的药物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不会有影响。 为 了支持生物等效豁免, 常释制剂中辅料的用量应该和该辅料在处方中对应 的功能保持一致(比如润滑剂) 。 当使用新的辅料, 或者非常规的大量使用常释制剂常用辅料, 要补充 提交该辅料的使用没有影响制剂生物利用度的证明资料。 可以通过将简单 的水溶液作为参比制剂来开展生物利用度研究。 大量使用特定的辅料, 例 如表面活性剂(如聚山梨醇酯80)和甜味剂(如甘露醇或山梨醇) ,可能 会有问题。 BCS3类药物: 该类药物和BCS1类药物不同, 如果想要申请生物等效豁 免, 必须有更充分的科学依据。 BCS3类药物制剂必须与参比制剂含有相同 的辅料组成。这主要是考虑辅料可能对低渗透性药物的吸收影响更显著。 因此, 仿制制剂的辅料种类必须与参比制剂完全相同, 辅料的用量应与参 比制剂相似或相同。 2.前药(Prodrugs) 前药的渗透性通常取决于转化药物的机理和(解剖学上的)部位。若 药物前体-药物的转化主要表现在肠道膜渗透之后,则应测定该药物前体 的渗透性。若转化表现在肠道膜渗透之前,则应测定该药物的渗透性。药 物前体和药物的溶出、pH溶解度数据也应与之相关。 3.复方制剂 —4——

CFDA现行法规汇总目录 (每周更新)20171010

CFDA现行法规汇总目录 (每周更新)20171010

法规及部门规章
《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
法规及部门规章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法规及部门规章
《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
法规及部门规章
《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
法规及部门规章
《医疗器械分类规则》 《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法规及部门规章 法规及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主席令第22号)
生产 食药监械监便函〔2016〕127号
注册 注册
2016年第133号 无
注册
2016年第143号
注册
生产、经 营
无 2016年第142号
注册

经营

注册
2016年第146号)
注册
2016年第166号
注册

注册

注册 生产
生产、经 营
无 2016年第173号

生产、经 营

注册
2017年第19号
经营
注册

注册 注册 注册 注册 注册 注册 经营
食药监办科〔2017〕81号 无 无 无 无
鲁食药监械〔2016〕127号 无
注册

注册
(2017年第1号)
注册
(2017年第2号)
注册、生 产、经营
食药监械管便函〔2017〕33号
注册

注册

注册

注册

注册

注册

注册

注册
(2017年第84号)
注册 注册 注册 注册
2016年第163号
2016年第168号

2014-2018医疗器械法规文件大汇总

2014-2018医疗器械法规文件大汇总

2014年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14年第64号)/WS01/CL0087/111642.html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施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14年第58号)/WS01/CL1294/110920.html3.关于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2014年第129号)/WS01/CL0068/109780.html4.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监〔2014〕235号/WS01/CL0845/107405.html5.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食药监械监〔2014〕234号/WS01/CL0845/107404.html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禁止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4年第18号)/WS01/CL0087/107065.html7.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实施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4〕174号/WS01/CL0845/106435.html8.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4〕209号/WS01/CL0845/106258.html9.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境内第三类和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4〕208号/WS01/CL0845/106257.html10.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2014年第17号)/WS01/CL0087/106242.html1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14年第16号)/WS01/CL0087/106241.html1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2014年第44号)/WS01/CL0087/106096.html1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2014年第43号)/WS01/CL0087/106095.html1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有关事宜的通告(2014年第15号)/WS01/CL0087/106114.html1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4年第14号)/WS01/CL0087/105374.html16.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开展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预评价工作规定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4〕192号)/WS01/CL0845/105194.html1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4年第13号)/WS01/CL0087/105225.html1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4年第12号)/WS01/CL0087/105224.html19.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4〕144号)/WS01/CL0845/103802.html20.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实施《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食药监械监〔2014〕143号)/WS01/CL0845/103801.html21.《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总局令第6号)/WS01/CL0053/103758.html22.《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总局令第5号)/WS01/CL0053/103757.html23.《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总局令第4号)/WS01/CL0053/103756.html2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2014年第9号)/WS01/CL0087/100814.html2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通告(2014年第8号)/WS01/CL0087/100815.html2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有关事项的公告(2014年第26号)/WS01/CL0087/100816.html2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备案有关事宜的公告(2014年第25号)/WS01/CL0087/100800.html2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贯彻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事项的公告(2014年第23号)/WS01/CL0087/100480.html29.《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WS01/CL0784/97814.html30.总局关于印发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4〕13号)/WS01/CL0845/96654.html2015年1.《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总局令第19号)/WS01/CL0053/139000.html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指定检验工作管理规定的通告(2015年第94号)/WS01/CL0087/136660.html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证补办程序等5个相关程序的通告(2015年第91号)/WS01/CL0087/135860.html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规范含银盐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2015年第225号)/WS01/CL0087/134580.html5.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执行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5〕247号)/WS01/CL0845/134021.html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境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跨省新开办企业时办理产品注册及生产许可有关事宜的公告(2015年第203号)/WS01/CL0087/133069.html7.《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8号)/WS01/CL0053/132880.html8.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等4个指导原则的通知(食药监械监〔2015〕218号)/WS01/CL0845/130869.html9.关于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机构盖章有关事宜的公告(2015年第154号)/WS01/CL0068/128860.html10.《医疗器械分类规则》(总局令第15号)/WS01/CL0053/124222.html1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的公告(2015年第103号)/WS01/CL0087/124119.html1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公告(2015年第102号)/WS01/CL0087/124118.html1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的公告(2015年第101号)/WS01/CL0087/124117.html1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有关事宜的公告(2015年第87号)/WS01/CL0087/123460.html15.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工作程序(暂行)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5〕63号)/WS01/CL0845/121049.html1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的公告》(2015年第53号)/WS01/CL1294/120201.html1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15年第14号)/WS01/CL0087/119643.html1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核指南的通告(2015年第1号)/WS01/CL0087/112629.html2016年1.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与成品放行指南的通告(2016年第173号)/WS01/CL1294/168287.html2.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的公告(2016年第168号)/WS01/CL0087/165582.html3.总局关于发布第二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16年第133号)/WS01/CL0087/164956.html4.总局办公厅关于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文字性变更有关问题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6〕117号)/WS01/CL0845/161645.html5.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6〕41号)/WS01/CL0845/149540.html6.总局关于实施《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有关事项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6〕35号)/WS01/CL0845/148881.html7.《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总局、卫计委令第25号)/WS01/CL0053/148101.html8.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伦理审查申请与审批表范本》等六个文件的通告(2016年第58号)/WS01/CL0087/148126.html9.总局办公厅关于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有关问题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6〕22号)/WS01/CL0845/145601.html10.总局关于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事宜的通告(2016年第19号)/WS01/CL1294/144100.html2017年1.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医疗器械检验有关工作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7〕187号)/WS01/CL0845/221407.html2.总局关于过敏原类、流式细胞仪配套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类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属性及类别调整的通告(2017年第226号)/WS01/CL1294/220850.html3.《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38号)/WS01/CL1101/220098.html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条件和备案管理办法的公告(2017年第145号)/WS01/CL0087/217367.html5.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工作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7〕161号)/WS01/CL0845/217380.html6.《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8号)(2017-11-21修订)/WS01/CL0053/217162.html7.《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7号)(2017-11-21修订)/WS01/CL1101/217161.html8.总局关于需审批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申请沟通交流有关事项的通告(2017年第184号)/WS01/CL0087/216841.html9.总局关于进口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和备案人名称使用中文的公告(2017年第131号)/WS01/CL0087/216229.html10.总局关于医疗器械经营备案有关事宜的公告(2017年第129号)/WS01/CL0050/216296.html11.总局办公厅关于规范医疗器械产品分类有关工作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7〕127号)/WS01/CL0845/177958.html12.总局关于发布聚氯乙烯输液输血器具中荧光物质识别及定量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2017年第110号)/WS01/CL1294/177496.html13.总局关于实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有关事项的通告(2017年第143号)/WS01/CL0087/177087.html14.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公告(2017年第104号)/WS01/CL0087/177089.html15.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7〕94号)/WS01/CL0845/174746.html16.总局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有关事项的公告(2017年第78号)/WS01/CL0087/174096.html17.《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总局令第33号)/WS01/CL0053/172049.html18.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工作规则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7〕56号)/WS01/CL0845/171682.html19.《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调整部分医疗器械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程序的决定》(总局令第32号)/WS01/CL0053/171404.html20.总局关于成立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专业组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7〕27号)/WS01/CL0845/171324.html21.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办法的公告(2017年第36号)/WS01/CL0087/171212.html22.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申报资料编写指南(试行)的通告(2017年第28号)/WS01/CL0087/169620.html23.《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修正案》(总局令第30号)/WS01/CL0053/169364.html24.《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总局令第29号)/WS01/CL0053/169345.html25.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审评沟通交流管理办法(试行)的通告(2017年第19号)/WS01/CL0087/169361.html2018年(截至5月7日)1. 总局办公厅关于实施《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监〔2018〕31号)/WS01/CL0050/225541.html2. 关于发布《自行取消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工作程序》的公告(第206号)/WS01/CL0068/224399.html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公开征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修订稿征求意见稿)》的意见/WS04/CL2051/227922.html。

cfda 指导原则

cfda 指导原则

cfda 指导原则
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原则是指在监督管理
药品、医疗器械和食品安全方面所遵循的一系列准则和原则。

这些
指导原则的制定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食
品药品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CFDA的指导原则包括加强监管,确保药品、医疗器械和
食品的质量安全。

这意味着对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进行严格监督,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CFDA的指导原则还包括加强科学监管,推动技术创新和
产业升级。

这意味着在监管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
合国内实际情况,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
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外,CFDA的指导原则还包括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这意味
着加强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让消费者和社会
公众能够及时了解产品质量和安全信息,增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
督能力。

最后,CFDA的指导原则还包括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的协调和合作。

这意味着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跨国性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安全问题,促进全球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CFDA的指导原则涵盖了加强监管、促进科技创新、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加强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旨在保障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些指导原则的贯彻执行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CFDA发布3项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是什么?

CFDA发布3项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是什么?

CFDA发布3项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是什么?为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查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红外乳腺检查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医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骨组织手术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附件:1.红外乳腺检查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医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3.骨组织手术设备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7年9月5日红外乳腺检查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红外乳腺检查仪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红外乳腺检查仪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以红外透照法检查乳腺的仪器,依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其类别代号为二类6821医用电子仪器设备。

医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医用臭氧妇科治疗仪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适用范围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做出系统评价。

一文解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GSP)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一文解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GSP)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GSP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2015年10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至此,与器械经营法规汇总如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2014年总局令第8号)《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4年总局第58号公告)《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另外,2014年5月,CFDA发布了《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含医疗器械),并公开征求意见。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概要内容如下:适用范围《指导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零售经营企业经营许可(含变更和延续)的现场核查,第二类医疗器械批发/零售经营企业经营备案后的现场核查,以及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各类监督检查。

检查项目&缺项项目现场检查时,应当按照《指导原则》中包含的检查项目和所对应的重点检查内容,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实施《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情况进行检查。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可根据其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经营品种等特点,确定合理缺项项目,并书面说明理由,由检查组予以确认。

第三类医疗器械检查结果:通过检查or未通过检查or限期整改在对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零售经营企业经营许可(含变更和延续)的现场核查中,经营企业适用项目全部符合要求的为“通过检查”。

有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或者一般项目中不符合要求的项目数>10%的为“未通过检查”。

关键项目全部符合要求,一般项目中不符合要求的项目数≤10%的为“限期整改”,企业应当在现场检查结束后30天内完成整改并向原审查部门一次性提交整改报告。

经复查后,整改项目全部符合要求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作出准予许可的书面决定;在30天内未能提交整改报告或复查仍存在不符合要求项目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作出不予许可的书面决定。

第二类医疗器械检查结果:通过检查or限期整改在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各类监督检查和第二类医疗器械批发/零售经营企业经营备案后的现场核查中,经营企业适用项目全部符合要求的为“通过检查”;有项目不符合要求的为“限期整改”。

CFDA关于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CFDA关于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2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修订)一、概述原料药或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其保持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特性的能力。

稳定性研究是基于对原料药或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和理解,通过设计试验获得原料药或制剂的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照射等)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为药品的处方、工艺、包装、贮藏条件和有效期/复检期的确定提供支持性信息。

稳定性研究始于药品研发的初期,并贯穿于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

本指导原则为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的一般性原则,其主要适用于新原料药、新制剂及仿制原料药、仿制制剂的上市申请(NDA/ANDA,New Drug Application/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

其他如创新药(NCE,New Chemical Entity)的临床申请(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上市后变更申请(Variation Application)等的稳定性研究,应遵循药物研发的规律,参照创新药不同临床阶段质量控制研究、上市后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具体要求进行。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证明合理也可采用。

二、稳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一)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及试验设计稳定性研究是原料药或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试验来揭示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特征。

稳定性试验通常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

影响因素试验主要是考察原料药和制剂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稳定性,了解其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敏感性,主要的降解途径及降解产物,并据此为进一步验证所用分析方法的专属性、确定加速试验的放置条件及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提供参考。

加速试验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高于长期贮藏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处方工艺设计、偏离实际贮藏条件其是否依旧能保持质量稳定提供依据,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中间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及确定长期试验的放置条件。

CFDA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新排版

CFDA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新排版

关于印发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10]4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加强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和受试者的保护,规范和指导伦理委员会的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提高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质量,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国家局组织制定了《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现予印发。

请你局指导本辖区内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学习,参照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一○年十一月二日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规范伦理委员会对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工作,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符合科学和伦理要求,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准则》,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伦理委员会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的科学性、伦理合理性进行审查,旨在保证受试者尊严、安全和权益,促进药物临床试验科学、健康地发展,增强公众对药物临床试验的信任和支持。

第三条伦理委员会须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独立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工作,并接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需建立对伦理委员会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的检查和评价制度,实施对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伦理委员会的组织与管理第五条组建伦理委员会应符合国家相关的管理规定。

伦理委员会应由多学科背景的人员组成,包括从事医药相关专业人员、非医药专业人员、法律专家,以及独立于研究/试验单位之外的人员,至少5人,且性别均衡。

确保伦理委员有资格和经验共同对试验的科学性及伦理合理性进行审阅和评估。

伦理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不应受任何参与试验者的影响。

第六条伦理委员会应有书面文件说明伦理委员会的组织构架、主管部门、伦理委员会的职责、成员的资质要求、任职条件和任期、办公室工作职责,建立选择与任命伦理委员会委员与秘书的程序等。

CFDA:《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CFDA:《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CFDA:《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
稿)》
国家药监总局1 月11 日印发《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指出,本指导原则不仅适用于中药新药的命名,也适用于对原有中成药不规范命名的规范,对于沿用已久的药名,如必须改动,可列出其曾用名作为过渡,过渡时间应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征求意见稿发布了科学简明,避免重名、必要、合理、避免暗示、夸大疗效、体现传统文化特色四条命名基本原则。

首先,中成药通用名称应科学、明确、简短、不易产生歧义和误导,避免使用生涩用语。

通常字数不超过8 个字。

其次,通常不采用人名、地名、企业名称命名,也不应用代号命名。

如:名称中含X0X 等字样。

更为关键的是,在此次修改中成药命名规则中明确,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

如:名称中含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字样。

不应采用夸大、自诩、不切实际的用语。

如:宝灵精强力速效等;名称含有御制秘制等溢美之词。

这两条规定对于各家药企的小伙伴来说,将对于产品要重新定位.39 医药君搜索按照《原则》中列举的关键词为例进行搜索,发现有超过7000 多款中成药的通用名不符合《原则》标准。

有业内人士向39 医药君表示,此次《原则》的出台,势必将引发中成药行业又一轮的大洗牌,保守估计将用超过1 万家企业将投入到这一次的更名工作。

国内外生物制品审评指导原则及法律法规清单图文稿

国内外生物制品审评指导原则及法律法规清单图文稿
23
2008-09-04
24
2008-09-04
25
2008-09-04
26
2008-09-04
27
2008-09-04
28
2008-09-04
29
2008-09-04
审评一般指导原则
1
2010-05-06
2
2007-08-23
3
2007-08-23
4
2007-08-23
5
2007-08-23
6
2007-08-13
1997年7月
14
1997年7月
15
1996年6月
16
1994年10月
17
1994年10月
18
1994年3月
19
1993年6月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1
2015年7月
2
2015年6月
3
2015年5月
4
2015年4月
5
2015年4月
6
2015年3月
7
2014年12月
8
2014年12月
9
2014年12月
三、国外药品法规及指导原则清单
序号
名称
颁布时间
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
1
2012年6月
2
2012年4月
3
2011年11月
4
2010年8月
5
2010年8月
6
2003年11月
7
2003年6月
8
2000年7月
9
2000年11月
10
2000年7月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汇编●非临床研究(7项)●化药(51项)●审评一般原则(6项)●技术标准/技术要求(13项)●生物制品(26项)●中药、天然药物(16项)●药品注册相关法律、法规(36项)●综合学科(8项)非临床研究(7项)药物安全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40513 颁布 药物单次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40513颁布 药物重复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40513颁布 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40513颁布 药物毒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40513颁布 药物QT间期延长潜在作用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20140513颁布稿)药物安全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及起草说明(征求意见稿)20140513颁布化药(51项)◆化学药物长期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2007-08-13 颁布◆合成多肽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已有国家标准化学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化学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临2007-08-23 颁布床研究资料综述◆化学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药2007-08-23 颁布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化学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药2007-08-23 颁布学研究资料综述◆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化学药物一般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化学药物原料药制备和结构确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化学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2007-08-23 颁布则◆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化学药物质量标准建立的规范化过程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化学药物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化学药物杂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化学药物临床试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化学药物急性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药物非临床依赖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11-21 颁布◆吸入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11-21 颁布◆化学药物口服缓释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11-21 颁布◆《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一)》2008-06-06 颁布◆抗HIV药物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8-08-20 颁布◆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非临床评价的技术指导原则2008-08-20 颁布◆药物致癌试验必要性的技术指导原则2010-04-22 颁布◆药物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分析实验室管理指南(试行)2011-12-08 颁布◆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试行)2011-12-08 颁布◆药物生殖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2-03-23 颁布◆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2-03-23 颁布◆抗病毒药物病毒学研究申报资料要求的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治疗脂代谢紊乱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单纯性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指导原2012-05-15 颁布则◆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抗菌药物非劣效临床试验设计技术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癫痫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试验技术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已上市抗肿瘤药物增加新适应症技术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抗肿瘤药物上市申请临床数据收集技术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终点技术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治疗2型糖尿病新药的心血管风险评价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治疗糖尿病药物及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预防和或治疗流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药物代谢产物安全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新药用辅料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指导原则2012-05-15 颁布◆健康成年志愿者首次临床试验药物最大推荐起始剂量的估算2012-05-15 颁布指导原则治疗抑郁症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3-12-30 征求意见 治疗双相障碍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2013-12-30 征求意见 化学药物儿科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网站征2013-12-25 征求意见求意见稿)化学药品注射剂与药用玻璃包装容器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2013-11-25 征求意见原则(网站征求意见稿)灭菌/无菌工艺验证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3-08-20 征求意见 关于征求《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2014-08-29 征求意见审评一般原则(6项)◆治疗用生物制品非临床安全性技术审评一般原则2010-05-06 中心批准◆预防用生物制品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技术审评一般原则2007-08-23 中心批准◆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研究审评一般原则2007-08-23 中心批准◆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一般原则2007-08-23 中心批准◆生物组织提取制品和真核细胞表达制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2007-08-23 中心批准的技术审评一般原则◆重组制品生产用哺乳动物细胞质量控制技术评价一般原则2007-08-13 中心批准技术标准/技术要求(13项)◆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2010-05-10 中药◆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相关问题的处理原则2010-05-10 中药◆中药外用制剂相关问题的处理原则2010-05-10 中药◆中药改剂型品种剂型选择合理性的技术要求2010-05-10 中药◆含毒性药材及其他安全性问题中药品种的处理原则2010-05-10 中药◆中药工艺相关问题的处理原则2010-05-10 中药◆含濒危药材中药品种的处理原则2010-05-10 中药◆中药质量标准不明确的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2010-05-10 中药--------------------------------------------------------------------- ◆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2010-05-10 化药◆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试行)2010-05-10 化药◆化药药品研究资料及图谱真实性问题判定标准2010-05-10 化药◆多组分生化药技术标准2010-05-10 化药◆化学药品技术标准2010-05-10 化药生物制品(26项)◆预防用疫苗临床前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0-04-22 颁布◆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重组制品生产用哺乳动物细胞质量控制技术评价一般原则2008-09-04 颁布◆预防用疫苗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分级标准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预防用生物制品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技术审评一般原则2008-09-04 颁布◆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研究审评一般原则2008-09-04 颁布◆生物组织提取制品和真核细胞表达制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2008-09-04 颁布技术审评一般原则◆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一般原则2008-09-04 颁布◆生物制品生产工艺过程变更管理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联合疫苗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结合疫苗质量控制和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多肽疫苗生产及质控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疫苗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化学药品、生物制品说明书指导原则(第二稿) 2008-09-04 颁布◆预防用以病毒为载体的活疫苗制剂的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预防用DNA疫苗临床前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细胞培养用牛血清生产和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人体细胞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人基因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变态反应原(变应原)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艾滋病疫苗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血液制品去除灭活病毒技术方法及验证指导原则2008-09-04 颁布 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4-10-29 颁布CFDA指导原则中药、天然药物(16项)◆已上市中药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2011-12-08 颁布◆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2011-12-08 颁布则◆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1-12-08 颁布◆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8-08-20 颁布◆中药、天然药物药品说明书撰写原则2007-08-23 颁布◆中药、天然药物中试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技术2007-08-23 颁布指导原则◆中药、天然药物原料的前处理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中药、天然药物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中药、天然药物一般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中药、天然药物提取纯化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中药、天然药物临床试验报告的撰写原则2007-08-23 颁布◆中药、天然药物局部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中药、天然药物申请临床研究的医学理论及文献资料撰写原2007-08-23 颁布则◆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中药、天然药物长期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7-08-13 颁布CFDA指导原则药品注册相关法律、法规(36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有关规定的20120823 通知◆关于贯彻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通知20110225 ◆关于发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无菌药品等5个20110224 附录的公告(2011年第16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卫生部令第79号)20110212 ◆关于印发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正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的通知20101214 ◆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2号)20100409 ◆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20090828 ◆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20090824 ◆《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20090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订20081217 ◆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状况20080701 ◆《制药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20080625 ◆《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20080523 ◆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20080110知◆《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20080107 ◆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20071206 ◆关于发布吸入制剂质量控制等5个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通知20071023 ◆征求意见:《药品注册特殊审批程序实施办法(暂行)》20070930 ◆关于实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有关事宜的通知20070926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20070710 ◆关于印发《放射性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的通知20060616 ◆关于印发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说明书规范细则的通知20060510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20060315 ◆关于实施《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有关事宜的公告20060315 ◆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名称管理的通知 20060315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20060315 ◆关于印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复方制剂技术评价原则的通知2006020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特别审批程序》(局令第21号)20051108 ◆关于印发《疫苗临床研究报告基本内容书写指南》的通知20051012 ◆关于印发《可见异物检查法补充规定》的通知20050713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局令第13号)20040720 ◆关于加强药品组合包装管理的通知20040324 ◆关于印发《SARS病毒灭活疫苗临床前研究技术要点》等技术要求的通20030701 知◆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实施前已批准生产和临20030212 床研究的新药的保护期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208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0228CFDA指导原则综合学科(8项)◆药品注册申报资料的体例与整理规范2011-07-12 颁布◆化学药药学资料CTD格式电子文档标准(试行)2011-07-12 颁布◆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2007-08-23 颁布则―――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2007-08-23 颁布则―――临床研究综述◆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2007-08-23 颁布则―――药理毒理研究综述◆化学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立题的目的与依据◆化学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2007-08-23 颁布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中药、天然药物药学研究综述的格式和要求2007-08-13 颁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