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七)哺乳期患者
• 哺乳期患者接受抗菌药物后,药物可自乳汁分泌, 对乳儿潜在的影响,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 哺乳期患者应避免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
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药等。
• 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
(八)依据PK/PD抗菌药物分类
1.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酮内酯类等。 2.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四)新生儿患者
1. 新生儿期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 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因此新生儿感染时应避免 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
4. 新生儿的体重和组织器官日益成熟,抗菌药物在新
生儿的药代动力学亦随日龄增长而变化,应按日龄 调整给药方案。
(五)小儿患者
• 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2.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 • 3. 喹诺酮类抗菌药
1.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
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
用药;
4.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
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 -内酰胺类 • 糖肽类 • 氨基糖苷类 • 大环内酯类 • 喹诺酮类
1. 主要由肝脏清除的药物,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
减少,但并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 2. 药物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
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的发
生;
3. 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
4. 药物主要由肾排泄。
(三)老年患者
1. 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接受主要自肾排出的
抗菌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 可用正常治疗量的2/3~1/2。 2. 老年患者宜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的抗菌药物。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及用药间隔时间,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药物。

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综合论述分析常用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最佳给药时间及其间隔时间。

结果本研究综合观察分析了抗菌药物中的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等药物的最优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

结论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依据药物特性,优化用药方案,调整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可以有效的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同时对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医药支出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用药时间;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用药间隔1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最佳用药时间分析氨基糖苷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型,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具有较小和较大的抗菌后效应,首次用药效果明显。

临床常采用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与药物最低起效浓度的比值和曲线峰值与药物最低起效浓度的比值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

在每日用药量不变的基础上单次用药可获得更高的药物浓度峰值,提高了浓度峰值与药物最低起效浓度的比值。

同时减少了药物首过效应带来的影响,增强药物抗菌效果,缩短了药物作用于细菌的时间,可有效避免耐药菌种的出现。

据研究报道肾皮质对于此类药物的吸收具有饱和性,可利用单次用药后药物浓度峰值增高但不会引起肾脏蓄积的特点,采用每日单次用药,避免了由于多次用药后,药物在血液中长时间低浓度存在引起肾脏蓄积[1]。

也可避免因药物蓄积在耳蜗淋巴组织内造成耳毒性伤害。

因此氨基糖苷类药物采用每日单次用药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同时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降低患者医药支出。

2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的最佳用药时间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在体内代谢情况有较大差异,主要为时间依赖型,因此不可使用单一指标评价药物疗效。

最佳用药方案应保证药物在组织内最低浓度不低于药物最低抑菌浓度,应综合分析组织内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和抗菌后效应来确定用药间隔时间,对于常见药物如红霉素、螺旋霉素等,因其半衰期和抗菌后效应均较短,应遵照推荐用药间隔给药,用药约4次/d。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南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南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南一、引言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工具,但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耐药菌的出现,严重威胁公众健康。

本指南旨在提供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建议,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二、临床应用准则1.明确适应症:应根据病原菌的特性、感染部位和患者的临床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2.合理用药时间:应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遵循疗程原则,避免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

3.合理选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选取抗菌药物的剂量。

4.个体化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药敏结果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静脉、口服、皮下等给药途径,避免不必要的静脉用药。

6.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应充分了解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并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

7.避免滥用预防用药:应避免将抗菌药物用于预防感染的情况下,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8.加强药物监测和研究: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测和研究,及时发现耐药菌株,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三、其他考虑因素1.合理控制使用频率:应控制门诊、医院、兽医等不同场所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减少滥用现象。

2.倡导多学科合作:应加强医疗团队的合作,包括临床医生、药师、微生物学家等,共同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3.宣传抗菌药物知识:应加强公众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避免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4.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应健全抗菌药物的购销管理制度,限制非法销售和购买抗菌药物。

四、相关政策和法规1.加强药物审批:应严格审批抗菌药物的上市许可申请,确保药物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启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管: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制度,监测和管理抗菌药物的处方和使用情况。

3.加强科研和教育培训: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和药师的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合理用药意识。

五、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耐药菌出现的重要措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时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时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时间
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治疗疾病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抗菌药物也有其应用的时间限制和规范,下面将对抗菌药
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时间要点进行介绍和探讨。

首先,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一般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要求。


者在服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和剂量进行服用,
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同时,在服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应定期复诊并接受医生的监测和指导。

其次,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应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病原体的敏感性来
确定。

对于轻微感染或敏感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一般在医生规定的时
间内完成疗程即可;而对于严重感染或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则可能需
要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以确保疗效的达到。

此外,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也需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和耐受性。


些抗菌药物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过敏、肝功能损害等,因此在使
用过程中应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物的使用时
间和剂量。

总的来说,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时间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患者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时,应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
完成疗程,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耐受性。

只有在严格控制抗菌药
物使用时间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治疗效果的达到,同时最大程度地减
少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希望大家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能够充
分重视时间的影响,做到科学合理用药,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摘要:目的对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合理用药措施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接受治疗的奇偶数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

常规组在治疗中由主治医生根据个人的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实验组由主治医生和药师结合制定详细的计划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合理用药性以及按照不同方法服药后的感染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97.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感染率15.00%低于常规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用药中根据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医学标准严格控制给药时间,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同时也能够整体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关键词:常用;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引言抗菌药物对于疾病的预防及控制具有关键意义,抗菌药物能够对疾病的感染进行预防,保证一定浓度下对于病原体以及其活性杀伤的抑制作用。

当前,各种抗菌药物在临床上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不同药物的菌种不同临床的应用效果也呈现差异化,根据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抗菌后效应(PAE)将药物分为长效抑菌类型、浓度依赖型以及时间依赖型等,根据现代药物学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类型在体内的分布、利用及血药浓度等药理学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化,不同药物的给药时间物的效果发挥也有所差异。

因此,对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分析具有代表性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接受治疗的奇偶数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

常规组男64例,女36例;平均年龄(65.1±1.5)岁;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70例,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30例;患者平均接受教育时间(8.5±2.4)年;平均体质量指数(23.71±1.94)kg/m2;实验组男60例,女40例;平均年龄(65.5±1.6)岁;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75例,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25例;患者平均接受教育时间(8.0±2.0)年;平均体质量指数(23.51±1.75)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往临床为2次/ 日或3次/日给药。由于此类药抗菌活 性是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对大多数细 菌又有较强的PAE,故目前有人提 出1日1次给药法即可提高疗性抗菌药物:
当抗生素浓度已在MIC之上,其抗菌活性不 再随浓度增高而加强。主要见于β -内酰胺类, 此类药物一般多无PAE或PAE很短,因而需要持续 保持血清药物浓度高于MIC浓度,才能杀灭细菌。 特点:其杀菌效果主要依赖与细菌接触的时间。
4、短半衰期抗菌药物(t1/2在 1-2h之间) 如青霉素的半衰期仅0.5h,它的消除速度快, 一日给药一次是不合理的,应每日以6-8h投 药一次。
5、长半衰期抗菌药物 如头孢曲松,半衰期为6~8h,阿奇霉素半衰
期为35 ~ 48 h ,可以一日一次给药。
6、抗生素后效应(PAE)
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当去除抗菌药物后, 在一定时间内仍然对细菌生长产生持续抑制 作用,即称为PAE。原因: (1)抗生素与细菌靶位持续结合; (2)促白细胞效应:抗生素使细菌变形,易 被吞噬细胞识别与杀伤。
抗菌药物应用现状:
▲ 高应用率 ▲ 高耐药性 ▲ 高不合理率 ▲ 高失败率 ▲ 高经费开支
怎样界定“不合理”用药?
1、有适应证但选药不当 2、凭个人局限性经验用药,忽视公认的经
验性治疗原则 3、盲目选药广谱、高档药物 4、不按药物本身特点选药(抗菌谱、组织
浓度) 5、每次或每日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短
7、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其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药峰浓度(Cmax)的 高低,与药物在体内持续的时间关系不大,因 而,从药效学角度来看,此类药物提倡将剂量 集中使用,将间隔时间延长。 此类药物主要有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 两性霉素B等。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半衰期与临床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半衰期与临床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半衰期与临床合理用药发表时间:2017-02-08T14:46:48.9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1期作者:包英兰[导读] 通过抗菌药物半衰期能恰当的安排患者给药时间、药物使用间隔,发挥抗菌药物的最大功效。

(合浦县红十字会医院广西合浦 536100)【摘要】目的:研究常用抗菌药物的半衰期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医院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2000例,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入选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与临床合理性情况。

结果:2000例患者服用抗菌药物类型较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及氟喹诺酮类,分别占29.65%、24.1%及20.1%;10种常用的抗菌药物正常半衰期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四环素、卡那霉素,分别为6h和4h,并且患者抗菌药物药物剂量越大,给药时间越长,治疗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正常半衰期药物,确定给药时间。

结论:通过抗菌药物半衰期能恰当的安排患者给药时间、药物使用间隔,发挥抗菌药物的最大功效,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半衰期;给药时间;合理用药;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345-02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抗菌药物在临床上使用较多,部分医院甚至出现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导致细菌、病毒耐药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做出明确的规定[1]:临床上在使用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应该主语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联合用药间隔,保证抗菌药物能发挥最大作用。

相关研究显示:药物PD、PK、PAE等在人体内药理作用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因此,临床上鉴于上述理论基础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2]。

目前,临床上根据抗菌药物的相关特性,将抗菌药物分为6大类,即: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菌类及其他[3]。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与临床用药合理性情况。

方法:病例选自在2020.03-2021.04时间内,在本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药物给药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在发生不良反应症状患者中,大部分每日给药次数超过1次以上;在用药类型中,患者应用氟喹诺酮药物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其次为大环内酯(t1/2短)3.75%、B-内酰胺(t1/2短)2.50%)。

结论:通过合理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关键词】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合理用药在临床治疗当中,抗菌药物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并且在多种疾病治疗当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价格低、疗效显著、起效快等特点[1]。

近年来,基于医疗水平不断发展背景下,抗菌类药物种类也越来越多,临床上对于抗菌类药物的使用范围不断得到扩大的同时,由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导致抗菌药物常常出现不合理应用情况,不仅提高临床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还会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进而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导致药物资源出现浪费现象[2]。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在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合理控制用药时间,以此来确保临床用药合理,现展开具体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与方法本组对象是80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年龄区间在20-58岁,均龄是(35.7±6.0)岁,包括呼吸道疾病者34例,消化道疾病者29例,外科疾病者17例,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同意,在给予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合理控制患者的用药时间。

1.2方法对所有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并合理控制其用药时间,方法具体为: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规定时间,以此来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除此之外,还需向患者讲解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频率及间隔情况等;其次合理设置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在开具抗菌药物时,医师需了解及控制抗菌药物剂量与不良反应,最后,提升在患者服用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评估力度,目的是为了评估给药时间与给药方案,减少用药不准确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合理用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讲课课件

临床合理用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讲课课件

9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三)给药途径
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予口服治疗,选取口服吸收 良好的抗菌药物品种,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仅在下列情况 下可先予以注射给药:①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的患者(如吞 咽困难者);②患者存在明显可能影响口服药物收的情况(如呕吐、 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或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等);③所选药物有合适 抗菌谱,但无口服剂型;④需在感染组织或体液中迅速达到高药物浓 度以达杀菌作用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⑤感染 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给予紧急治疗的情况(如血流感染、重症肺 炎患者等);⑥患者对口服治疗的依从性差。肌内注射给药时难以使 用较大剂量,其吸收也受药动学等众多因素影响,因此只适用于不能 口服给药的轻、中度感染者,不宜用于重症感染者。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 的基本原则

二、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表 1-3) 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及剂量调整需要考虑 肝功能减退对该类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程度,以及肝功能 减退时该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由于 药物在肝脏代谢过程复杂,不少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尚未 完全阐明,根据现有资料,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药物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肝 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的发生,肝功能 减退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如氯霉素、利福平、红霉 素酯化物等。
6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四、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人体药动学特点不同,因此 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 药学特点,按临床适应证(参见“各类抗菌药物适应证和 注意事项”)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标准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标准

临床合理用药规范1(版本号:HLYY002015030)为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药物临床使用管理机制,推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细则。

一、抗生素使用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凡怀疑细菌感染者,必须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且应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2.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需氧菌+厌氧菌,G+球菌+G-杆菌);二重感染(细菌+真菌);需长期用药且细菌易产生耐药的感染(结核病);以两联为宜,且相互间具协同或相加作用。

未经全院讨论,一律不允许使用三联抗菌药物。

3.I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常见手术,要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1)选择抗菌药物。

以下手术原则上不允许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白内障手术、冠脉造影等血管介入诊断手术。

I类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法及时间: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4.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感染患者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可再继续用药3 天。

口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顺序

口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顺序

口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顺序引言口服抗菌药物是指通过口腔或胃肠道给药途径,以治疗或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成为防治细菌感染的重要策略之一。

本文将介绍口服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顺序,旨在提供给医护人员、患者及其他相关人员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口服抗菌药物的分类口服抗菌药物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2.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

3.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4.磺胺类抗生素:如甲氧苄啶、磺胺嘧啶等。

口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顺序合理用药顺序是指在治疗细菌感染时,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口服抗菌药物,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下面以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为例,介绍口服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顺序:1.第一线药物:选择病原菌敏感的口服抗菌药物作为第一线药物。

根据当地细菌感染的流行情况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结果,常用的第一线药物有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地尼)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

2.第二线药物:若病情不见好转或感染症状加重,建议停用第一线药物,并选择其他口服抗菌药物作为第二线药物。

常见的第二线药物有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等。

3.第三线药物:如果病情仍继续恶化,或者病原菌对第一、第二线药物均已产生耐药性,可考虑使用第三线药物。

第三线药物通常为抗菌谱广、毒副反应较大的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口服抗菌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除了按照合理用药顺序选择合适的口服抗菌药物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遵医嘱使用:口服抗菌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按照医生开具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使用,避免自行调节剂量或提前停药。

2.注意用药时间:口服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一般为5-7天,必要时可延长,但不宜过长。

长期、滥用抗菌药物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3.避免重复使用:如果病人使用过某种口服抗菌药物后未见效果,不应继续使用同类药物,应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一、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与要求(一)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

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诉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二)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实验,以期获得用药的科学依据。

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针对最可能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附表1)。

一旦获得感染病原培养结果,则应根据该病原菌的固有耐药性与获得性耐药特点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临床用药效果等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目标治疗(附表2)。

(三)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因此十分重要,需认真对待。

在经验治疗前应尽快判断感染性质,对轻型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一般抗菌药物。

对医院感染或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覆盖面广、抗菌活性强及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可以联合用药。

对导致脏器功能不全、危及生命的感染所应用的抗菌药物应覆盖可能的致病菌。

(四)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评价其意义。

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尽快确定致病菌及其耐药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选用作用强的敏感抗菌药。

无感染表现的阳性培养结果一般无临床意义,应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寄殖菌的可能。

(五)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毒副反应和给药剂量、用法,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限制无指征的抗菌药物使用,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感染者原则上不得使用抗菌药。

选用药物应以同疗效药物中的窄谱、价廉的药物为先。

力求选用对病原菌作用强,在感染部位浓度高的品种,此外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患者的疾病状况: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不同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不同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不同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情况。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用抗菌药物治疗的200例患者。

统计不同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

结果:抗真菌类药物2~3次/天(半衰期较短的药物)或1次/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1次/天;β-内酰胺药物3~4次/天(半衰期较短的药物)或1次/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大环内酯内药物3~4次/天(半衰期较短的药物)或1次/天(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喹诺酮类药物1~2次/天。

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临床上,应根据抗菌药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以实现合理用药。

关键词: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临床合理用药目前,抗真菌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β-内酰胺药物、大环内酯内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菌药物。

其中,抗真菌类药物、β-内酰胺药物、大环内酯内药物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1]。

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后效应(PAE)、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PK/PD)不同,因此,其给药时间也要有所不同。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的2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所有患者均为单一用药。

男115例,女85例;年龄18~84岁,平均(55.54±11.23)岁;用药类型:抗真菌类药物42例,氨基糖苷类药物40例,β-内酰胺药物38例,大环内酯内药物41例,喹诺酮类药物39例。

1.2方法统计患者的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评估药物的作用机理,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2.1抗真菌类药物抗真菌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真菌、杀灭真菌。

42例应用抗真菌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中,20例应用咪唑类药物;22例应用氟胞嘧啶类药物。

咪唑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氟胞嘧啶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通过真菌细胞的渗透酶系统进入细胞内,将其转化为氟尿嘧啶[2]。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用前要按规定方法进行皮试(浓度为500单位/ ml,皮内注射0.05 ml~0.1 ml)。
• 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应立即肌注0.1%的肾上腺素0.5 ml~ 1 ml,临床症状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给药1次,同时配合其他 对症治疗。
青霉素类药物为杀菌性抗生素,杀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 低,在短时间内有较高的血药浓度时对治疗有利。若采取静脉滴 注给药,宜将一次剂量的药物溶于约100ml输液中,于0.5小时~1 小时内滴完。一则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二则可 减少药物分解并产生致敏物质。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不适、疼痛等; 2. 中枢反应:头痛、头晕、睡眠不良等,并可致精神症状。由于本 类药物可抑制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因此可诱发癫痫,有癫 痫病史者慎用; 3. 光敏反应:少数喹诺酮类药物如洛美沙星较明显,因此,服药 期间应避免紫外线和日光照射; 4. 关节损害与跟腱炎:本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孕妇、未成年 人不可使用; 5. 可产生结晶尿,尤其在碱性尿中更易发生; 6. 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易致肝损害; 7. 心脏毒性:QT间期延长;
[不良反应] • 肝毒性:在正常剂量下,肝毒性较小,但酯化红霉素则有一定的 肝毒性,故只宜短期少量应用。同类药物也有肝毒性反应。主要 表现为胆汁瘀积、肝酶升高等,一般停药后可恢复。 • 耳鸣和听觉障碍:静脉给药时可发生,停药或减量可恢复。 • 过敏:主要表现为药物热、药疹、荨麻疹等。 • 局部刺激:注射给药可引起局部刺激,故本类药物不宜用于肌内 注射。静脉滴注可引起静脉炎,故滴注液宜稀﹙< 0.1%﹚,滴入 速度不宜过快。
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于生长 期抑菌剂。本类药物的抗菌谱包括葡萄球菌、化脓性和草绿色链球菌、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 用药剂量不足:由于考虑到治疗成本,追求低价位, 有的技术员喜欢选择兑水或拌料量大的兽药产品, 导致剂量不足,影响疗效,致使高敏感的药物也难 达到治病效果,难以杀灭细菌反而使细菌产生耐药 性。对浓度依赖性药物则疗效更差。浓度依赖性抗 菌药物: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阿奇霉 素。
当前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
配伍:四环素类药物与泰妙菌素、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
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可降低使用浓度, 缩短治疗时间。TMP、DVD对本品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适量硫酸钠(1 : 1)与本品同时给药,有利于本品吸 收
含钙、镁、铝、锌、铁等金属离子(包括含此类离子的
中药)能与四环素类药物络合而阻滞四环素类吸收
(氟苯尼考)配伍使用。
利高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纽氟罗/氟 尔康/四环素类:
• 利高霉素是2.2%林可霉素与2.2%壮观霉素配制而成的。常 用于怀孕期母猪和小天龄猪只保健和治疗。
• 实验结果表明,利高霉素与头孢噻吩、与四环素类药物的 配伍不影响两者的药效;与阿莫西林联合用药影响阿莫西 林的作用效果;与氟苯尼考联合用药两者的药效都受到抑 制。
4、林可霉素类:
机理:与5O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与红 霉素有拮抗和部分交叉耐药
作用:抗G+菌和霉形体、口服吸收差,注射吸收 好,毒性小
林可霉素:洁霉素,常用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克林霉素:氯洁霉素,作用比林可强
5、氨基苷类:
常见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 胺卡那霉素、aHCO3可增加本品的吸收
3、四环素类
常见药物: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
机理: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可逆)的快效抑菌剂 作用:对G+、G-、螺旋体、立克次体、霉形体、衣原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七条合理用药生物医学标准(who/msh1998)证实,适当的给药间隔与用药时间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

根据抗菌药物不同的抗菌后效应(pae)、pk/pd参数,通常能够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类,即抗菌活性持续时间较长或半衰期(t1/2)较长并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以及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针对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确定给药时间,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常用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单位: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抗菌药物后效应(pae)指的是抗菌药物与细菌短时间接触后,在药物浓度消除或是降至最低抑菌浓度(mic)后,仍然会持续抑制细菌生长的效应。

pae理论认为,抗菌药物给要间隔的确定应该为药物浓度超过mbc或mic的时间与pae的持续时间之和,这样不仅有助于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而且能够在不影响药物疗效的基础上,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减少药物用量,延长给药间隔。

随着临床上对于pae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很多抗菌药物都具有pae。

1 大环内酯类药物给药时间
这类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因为不同药物的药效学特征和体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无法确定统一的pk/pd特征。

该药物的最佳治疗方法应为保持组织中药物浓度大于mic,在给药间隔时间的确定上,可按照pae持续时间与血药浓度超出mic的时间之和来确定。

对于乙酰螺旋霉素、琥乙红霉素和红霉素等pae和t1/2较短的药物,可依据推荐的t1/2时间来确定给药间隔,也就是用药3~4次/d,以保证药物浓度大于mic。

在体内代谢过程中,新型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浓度由峰值降至低值与mic能够形成叠加的pae,在受到感染的组织中会产生较长的pae作用。

所以,对于pae和t1/2较长的大环内酯类药物,通常用药1次/d。

2 氟喹诺酮类药物给药时间
氟喹诺酮类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该药物的主要特征在于药物浓度越高,其病原菌清除效果越好,细菌耐药性发生率越低。

很多药物都具有较长的pae,而且,pae水平也会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而增大,细菌与药物接触时间越长,pae越大。

然而,因为药物不良反应也存在典型的浓度依赖性,这就会对大剂量药物的应用产生限制作用。

该类药物的疗效评定参数是auc/mic,可依据auc/mic、pae和t1/2确定给药时间间隔,通常为给药1~2次/d。

3 氨基糖苷类药物给药时间
氨基糖苷类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对于g菌g+菌的pae浓度依赖性都较为明显,因而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其杀菌活性也会逐渐提高。

因为这类抗菌药物具有剂量和pae依赖性,以及首次给药效应,血药浓度和疗效存在直接联系,因而临床上通常依据1次/d方案给药。

临床医学研究结果证实,1次/d奈替米星给药,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较高的杀菌活性;血药浓度的提高与氨基糖苷类的肾、耳毒性作用存在直接联系,所以,
内耳组织和肾皮质对于氨基糖苷类具有长期蓄积、早期饱和、快速摄取的作用,给药1次/d,能够降低谷浓度至2 mg/l,从而降低内耳和肾皮质毒性。

由此可见,氨基糖苷类药物每天给药1次的治疗方案,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能够延缓和降低肾、耳毒性的发生率,提高药物的抗菌效果。

4 β内酰胺类药物给药时间
β内酰胺类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该药物的血药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的4~5倍时,药物的抗菌杀菌效果最为理想,即达到血药饱和状态,其疗效参数指标为t>mic,药物浓度超过病原菌mic的时间为病原菌清除的关键时段,给药24 h后,患者体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mic的40%~60%时段为最佳的抗菌活性效果。

对于t1/2不足2 h的β内酰胺类药物,通常每天3~4次给药,若每8 h给药一次或每6 h给药一次能够符合上述各项要求,则每天给药1次通常无法获得较为满意的抗菌作用,主要包括多数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及青霉素类药物;对于pae较长或是t1/2超过2 h的β内酰胺类药物,则能够适当降低给药频率,包括头孢尼西、头孢替坦和头孢曲松等等,这类药物的t1/2分别达到8、54、45 h,其中,头孢曲松mic最高达24 h,头孢尼西和头孢替坦最高达12 h,因而这类药物每天进行给药1次,即能够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1]。

5 其他抗菌药物给药时间
因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制率较低,复制速度较为缓慢,因而抗结核药物每天给药和间断给药都具有相同的效果。

异烟肼(inh)的mci
通常在001~08 μg/ml之间,因而,结核杆菌虽然会对异烟肼产生一定的耐药性,但耐药菌株的毒性作用却会明显降低,异烟肼的抗结核菌作用能够持续多日,现阶段,通常认为应对快乙酰化者实施2 d总量隔天顿服或是1 d总量顿服方法给药;对慢乙酰化者实施每周用药两天的间歇性治疗方法。

这种间歇性的治疗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门诊直接治疗和观察的可行性,而且有助于降低治疗成本,减少临床治疗所需的药物总量[2]。

6 联合用药与pae
为了降低细菌所产生的耐药性、混合感染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现阶段,临床上通常推荐实施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并与pae相结合,对联合用药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重新评定。

若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pae表现为相加作用或是协同作用,则表明联合用药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因而可适当延长给药时间间隔,减少单类药物的使用剂量。

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三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延长其对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pae,并表现出相加作用。

同时,奈替米星与阿莫西林、哌拉西林与阿米卡星、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合使用后,其pae 作用表现为相加趋势。

由此可见,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不仅仅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提高抗菌效果,延长pae,而且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现实指导[3]。

参考文献
[1] 王开湘抗菌药物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中国药业,2000,9
(2):6263.
[2] 黄显秋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临床医学,2010,30(6):112113.
[3] 黎春辉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中国药物警戒,2009,6(9):5405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