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姜文电影影像风格 论文
姜文电影特点范文
姜文电影特点范文姜文是中国著名导演,以其独特的电影风格和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以下是姜文电影的一些特点。
一、黑色幽默姜文电影中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黑色幽默。
他善于将荒诞的情节和悲剧性的主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一种幽默而且讽刺的方式来揭示社会问题。
他的电影在表现现实问题的同时,又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和娱乐。
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姜文巧妙地使用了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电影中主人公刘文牧因死亡关系被牵扯进一起,导致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
通过对这些令人荒唐的细节和人物的描绘,姜文成功地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荒诞。
二、心理描写姜文电影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剧情和人物关系的呈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使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电影中的人物。
例如,《鬼子来了》中,姜文通过将日本侵略者和村民之间的紧张关系融入故事情节中,展现了不同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观众可以从中看到人们在战争环境中的恐惧、痛苦和抗争。
姜文通过这种心理描写的方式,使观众对人物的故事和命运产生共鸣和共鸣。
三、社会批判姜文电影中常常批判和揭示当代中国社会的问题和矛盾。
他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呈现,以及对个体和群体命运的关注,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思考。
例如,《让子弹飞》中,姜文通过一个发生在清朝末年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不公。
他通过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扭曲。
姜文以一种讽刺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引发了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四、寓言性姜文的电影常常带有寓言性的特点。
他利用诙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传达了深刻的寓意和主题。
例如,《鬼子来了》中,姜文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之间的敌对关系放置在一个小村庄中,将战争的悲剧性和人性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仅是描写抗日战争的英勇和牺牲,同时也反思了战争对于人性的摧毁和伤害。
姜文电影研究_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
姜文电影研究_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姜文电影研究: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姜文是中国电影业中备受赞誉的导演和编剧,他的电影作品以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叙事手法而著名。
本文将以《动物凶猛》和《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两部影片为例,探讨姜文如何通过影像的重构来展现他的创作风格和表达主题。
《动物凶猛》是姜文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它于1992年上映。
影片以黑色喜剧的形式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的一个侧面:道德沦丧与人性的扭曲。
姜文通过对影像的处理,将电影中的社会现象进行夸张和夸大,以达到对社会的讽刺和警示。
在影片中,姜文巧妙地利用了色彩的对比,将喧闹的城市与平静的乡村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城市的戏份中,色彩鲜艳而刺眼,放大了现代城市中杂乱无章的生活状态;而在乡村的戏份中,色彩往往更加柔和而沉着,以表现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这种色彩的处理不仅为影片增加了视觉的冲击力,同时也巧妙地反映出社会的不平衡和衰败。
在《动物凶猛》中,姜文还大胆尝试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影片通过多条线索的交错和交织,展示了社会中不同层次和角色的存在。
这种叙事手法不仅增加了观众对于故事的参与感,同时也为导演描绘复杂的社会现实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断片式”的叙事方式,姜文将观众引入各种互不相连的情节和角色,让他们在片中不断猜测和联想,探索着故事的真相。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使影片节奏紧凑,也增强了观众对影片的思考和反思。
与《动物凶猛》相比,《阳光灿烂的日子》更具有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影像重构。
该影片于1994年上映,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个普通军人因为一次误会而被迫成为了地下工作者的故事。
姜文通过对剧情的巧妙编排和对影像的处理,展示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探讨。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叙事结构相当复杂,将故事分为多个时间和空间层面,通过追溯和回放的方式,以多重视角展现了故事的多维度。
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让影片更具层次感,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思考的空间。
姜文电影研究: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
姜文电影研究: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姜文电影研究: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序言姜文是中国当代电影导演中备受瞩目的一位,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人性描写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姜文从作品《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分析姜文电影中所呈现的独特视角和影像语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刻画。
一、姜文电影的影像风格姜文的电影作品常常以黑色幽默和黑帮电影的元素为主,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
姜文的影像风格十分鲜明,屡屡用黑暗的画面和冷色调渲染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让观众深陷其中。
《动物凶猛》是姜文的处女作,影片以黑暗而阴郁的色调为基调,以荒诞而饱满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险恶与悲凉。
姜文采用显著的对比手法,将暴力与喜剧、悲伤与幽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影片不仅展示了黑帮世界中人性的复杂性,还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们对生活的彷徨。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的代表作之一,电影以中国近现代历史背景为背景,通过叙述一个普通农民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个体命运的思考。
在影像上,姜文运用了广阔的荒漠背景以及明亮的色彩来表达阳光下的悲剧和人性的失落。
影片中姜文对光线的运用尤为精彩,光线的变化不仅仅是为了烘托氛围,更是以一种悲戚的意味点出影片主题。
二、姜文电影的影像重构姜文的影像重构是指在他的电影中通过影像的呈现来重新构建故事和人物形象,以达到更深层次的表达和思考。
影像重构不仅仅是技巧的使用,更是对影像背后意义的挖掘和诠释。
在《动物凶猛》中,姜文通过黑白影像的运用和对比手法的呈现,将暴力和幽默、喜剧和悲剧结合在一起,重新构建了一个黑帮世界的形象。
通过对黑帮人物的深度刻画和人性的复杂性的揭示,姜文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一个扭曲而荒诞的黑帮世界,对社会困境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姜文通过对光线和色彩的运用来重新构建了一个悲剧般的人物命运。
《2024年姜文电影研究_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范文
《姜文电影研究_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篇一姜文电影研究_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一、引言姜文作为中国电影界的重要导演和演员,其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以其独特的影像语言和叙事风格,构建了一个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故事世界。
本文旨在通过对姜文电影的深入研究,探讨其电影中的影像重构手法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姜文电影的影像风格姜文电影的影像风格独具特色,以写实主义为基础,融合了现代艺术元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在《动物凶猛》中,姜文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跟镜头,将观众带入到故事中,让观众感受到故事情节的紧张和刺激。
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姜文则更加注重画面的色彩和构图,通过运用明暗对比、色彩饱和度等手法,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感。
三、《动物凶猛》中的影像重构《动物凶猛》是姜文的代表作之一,影片通过讲述一群年轻人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
在影像重构方面,姜文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跟镜头,将画面与情节紧密结合,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真实。
同时,影片中的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也极具特色,如运用冷色调表现故事中的悲凉氛围,以及通过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冲突。
四、《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影像重构与《动物凶猛》相比,《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影像重构方面更加成熟和深入。
影片通过运用明暗对比、色彩饱和度等手法,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感。
在画面构图方面,姜文更加注重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使得画面更加具有张力。
此外,影片中的音乐和画面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视听效果。
五、影像重构的文化内涵姜文电影的影像重构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更是一种文化表达。
通过对画面、色彩、音乐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姜文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和文化现象融入到电影中,从而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思考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
同时,姜文电影中的影像重构也反映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姜文导演电影的风格
浅析姜文导演电影的风格【摘要】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电影导演,姜文的电影与同时期其他导演的作品相比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其作品中所折射出的电影作者性和浓郁的形式主义风格以及他个人的时代记忆都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观影者。
本文以姜文执导的四部电影为文本,从话剧艺术样式、电影符号、英雄主义情结等几个方面对姜文电影进行简要的阐释,将姜文电影独特而柔情的内蕴加以揭示,从而分析出其电影中的风格。
【关键词】电影作者论;姜文;话剧风格;符号学一、话剧艺术样式对电影风格的浸透由于早期出演话剧的缘故,姜文导演的电影都深受话剧元素的浸透。
作为一个以出演话剧而渐入电影领域的导演来说,话剧无疑成为一种对电影表现力起推波助澜作用最有力的“助手”。
话剧由于受到舞台限制和场面调度的困扰,因此对人物的表现上就多运用中、近景和特写镜头,这就造成了画面空间感的压缩,降低了对背景的要求。
由于观看话剧时的视野、视线的受限,表演者需“放大”面部表情的表现力,夸张化的表情才能够使得观众清晰地去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剧情的发展。
《鬼子来了》作为一部黑白为主色调的电影,就更加注意光影的运用。
尤其电影中的室内戏比较多,这就使得画面的景别受限,姜文也刻意的营造着一种老电影的感觉,使画面的暗影部分较多,这就减少了对背景的要求。
当神秘人将鬼子和汉奸交给马大三后,他与村子里的男人们商讨的这个场景,就有明显的话剧的艺术特点:人物面部的特写,摇曳不定的灯光中夸张的表情,黑暗的环境,这就与话剧表演中的追光效果相同,这样的表现方式使得画面人物形象比较清晰饱满。
在之后的段落中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每一次的村民“聚首”都是相同的表现手法。
当把鬼子和汉奸抓到碉楼下面的暗道后,马大三去找“六爷”唱念做打的一出好戏也在上演了,马大三和六爷商讨的过程以及六爷到暗道准备砍头的情节都有很强的形式主义风格,这也是话剧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
在他的电影中对话剧元素的运用并不是偶然,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梁老师被打住院时墨镜女的表白,那夸张的表演,疯狂的台词都带着话剧的影子。
浅析姜文电影的视听特点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
一、光影与色彩的运用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姜文对光影和色彩的运用堪称一绝。他通过巧妙 地运用光影和色彩来表达人物情绪,深化主题,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象征意义。
在电影开头的一幕,马小军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带着青春的热情与向往, 踏上了通往成熟的道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形成了一片温暖的光 影。姜文用这种光影效果来表现出马小军的内心世界——他向往阳光,向往灿烂 的日子。
浅析姜文电影的视听特点—— 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
目录
01 一、光影与色彩的运 用
03
三、人物塑造与情感 表达
02 二、构图与视觉风格
姜文,一位充满个性化的导演,他的电影作品总是充满了独特的风格和视角。 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在1994年上映,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主 题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成为了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本次演示将通过分析姜文在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对光影、色彩和构图的运用,以及他在塑造人物、构建故 事、传达情感的手法,来探究姜文电影的视听特点。
的美丽,同时也表现马小军心中爱情的浪漫、美好和诗意。这一幕不仅令人 印象深刻,更是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冲击力,使观众被深深吸引。
三、人物塑造与情感表达
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不仅通过光影、色彩和构图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更是在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上下了大功夫。通过对主人公马小军的深入刻画,姜 文展现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热情奔放的少年形象。同时,通过马小军的成长经 历,也揭示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感谢观看
马小军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成长,也在成长中经历了社会的风雨。他的经历 映射出了那一代人的迷茫、冲动和追求。而在影片的情感表达上,姜文以一种内 敛而含蓄的手法,将青春的激情、爱情姜文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示了他在电影视 听语言方面的独特见解和深厚功力。通过巧妙地运用光影、色彩、构图以及情感 表达等手法,他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具有艺术性又充满感染力的视听效果,使 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也能深深地感受到影片所传达的情感与内涵。
《2024年姜文电影研究_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范文
《姜文电影研究_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篇一姜文电影研究_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引言姜文作为当代中国电影界的代表性导演之一,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以及精细的影像处理获得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姜文的两部经典作品《动物凶猛》与《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对这两部电影的影像重构进行研究与分析,探究其背后的美学内涵及社会意义。
一、《动物凶猛》:狂野、躁动与真实《动物凶猛》作为姜文的早期作品,展现了导演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电影中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呈现了一个狂野、躁动的时代背景下的青春故事。
在影像重构方面,该片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鲜明的视觉风格:电影中大量运用了快速剪辑、强烈的色彩对比等手法,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 动态的镜头语言:通过晃动的镜头、跟随镜头等手法,使观众感受到故事中的紧张与狂野。
3. 真实的情感表达: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生动真实,情感表达直击人心,使得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青年的情感状态。
二、《阳光灿烂的日子》:温暖的回忆与人性探讨《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温情的叙事风格、深刻的人性探讨以及细腻的影像处理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影像重构方面,该片同样展现出姜文导演的独特魅力:1. 温暖的色调:电影中大量运用了暖色调,使得整个影片呈现出一种温暖、阳光的氛围。
2. 细腻的镜头语言:通过平缓的镜头运动、柔和的光影处理等手法,使得影片在表达情感时更加细腻。
3. 人性探讨:电影中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探讨了人性中的善与恶、爱与恨等主题。
三、两部作品的影像重构比较与分析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的影像风格发生了哪些变化?从两部作品的影像重构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1. 视觉风格的转变:《动物凶猛》更加注重视觉冲击力,而《阳光灿烂的日子》则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2. 镜头语言的差异:《动物凶猛》运用了更多的动态镜头语言,而《阳光灿烂的日子》则更加注重平缓的镜头运动和光影处理。
姜文电影的叙事风格探究
姜文电影的叙事风格探究1.选题背景姜文导演十七年来一直坚持着走精品路线的道路,仅四部电影的执导拍摄,就奠定了他在影坛颇有分量的地位。
提及姜文,他的鬼才,幽默,另类叙事角度以及性格都让他的电影带有了强烈的个人风采。
他的导演之路不同于活跃于影坛第五代以及第六代电影的专业背景,属于“演而优则导”型导演。
当姜文,贾樟柯,冯小刚等新锐导演的崛起,他们独特的电影风格,已经与第六代导演的创作不在相同。
姜文等导演风格的个性化诉求,标志着他们开启了中国电影“无代”的时代,颠覆了传统的电影叙事方式,使中国电影走向多元化。
在电影产业化的转轨,电影商业化的浪潮背景下,人们往往以票房论成败,当影坛界的中流砥柱第五代导演的艺术风格受到质疑与批判,姜文借助其对电影的独立思考和艺术探索,闯出了一片天地,得到电影界的好评和电影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选题意义导演姜文蜚声电影界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他导演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不仅获得了威尼斯电影界等许多电影节的重要奖项,而且在1995年底该片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榜首。
自此姜文别具特色的影视风格走进人们的视野。
一度被大陆禁播的《鬼子来了》却在2000年戛纳电影节评选会大奖,此片颠覆了抗战电影的叙事方式,影片在色彩运用,叙事角度,人物塑造以及主题表现都匠心独具。
毫无疑问,《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电影作品中最晦涩难懂,但具有人性深意的一部影片,也是姜文最具突破性的电影,具有史诗风格的经典之作。
曾一度受到争议的《让子弹飞》,在商业界和艺术节得到了双赢。
姜文并不多产,但是他的每部作品都能带给观众多角度的思考和解析,本文从将从姜文颠覆性的叙事视角,非线性的叙事风格和黑色幽默的运用,精巧的情节设置和奇幻悬念的讲述方式对他的电影进行回顾解读。
3.研究现状就目前来看,国内外尚无专门、系统研究姜文电影的专著。
关于姜文的传记只有李尔薇所写的《汉子姜文》,还有《大众电影》中的《姜文故事:个性人物的个别色彩》以及《电影平介》和《南方人物周刊》等等。
姜文导演电影的创作风格分析
姜文导演电影的创作风格分析姜文是中国内地著名导演,他的电影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具有鲜明的个人创作风格。
姜文导演的电影常常融合了黑色幽默的元素,同时以银幕上犀利的对白和丰满的情节构架深深吸引观众。
首先,姜文导演的电影作品强调故事的情感表达。
他将情感交织在复杂的故事情节中,通过人物之间充满张力的对话,将观众带入角色的内心世界。
例如,他的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两个主要角色之间的对话清楚地显示出他们对爱情的不同理解和价值观;在《鬼子来了》中,姜文通过日本兵和中国抗日军分子之间的对话,展示了战争背景下的人性冲突和复杂情感。
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使观众更容易与电影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其次,姜文导演的电影呈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他的作品经常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嘲讽和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姜文通过描述一对青年夫妇被社会价值观束缚,最终导致破裂的婚姻,对于传统观念的冷嘲热讽;在《那时花开》中,他以追求权力和金钱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家族的衰败和死亡。
通过这些作品,姜文揭示了社会道德的虚伪和个人欲望的毒害,传达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此外,姜文导演的电影善于利用镜头语言和视觉表达来展现故事的情感和意义。
他擅长运用明暗对比、色彩和画面构图来传达情绪和氛围。
例如在《一步之遥》中,电影以黑白素材的方式呈现,通过抑郁的视觉风格和冷峻的色调,营造了一种无望和孤独的氛围;在《鬼子来了》中,姜文通过夜晚的光影变化和暗示性的符号,增强了战争背景下的紧张感。
这些细腻的视觉表达使得他的电影更具有观赏性,能够深入观众的内心。
最后,姜文导演的电影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和意想不到的情节发展为特点。
他经常通过闪回和穿插等手法,展示出电影人物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曲折。
例如,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影片交错呈现了过去和现在的情节,通过叙事的非线性安排,使整个故事更具有深度和层次感;在《鬼子来了》中,姜文叙事方式的转变引发了观众的不断思考和猜测。
论姜文电影影像风格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目
浅论姜文电影的影像风格
作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罗姗艳
学院
文法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号
104305411121470
指导教师
黄菲蒂
二〇一四年三月一日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论文(设计)题目
浅论姜文电影的影像风格
作者姓名
罗姗艳
所属学院专业年级
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0年级
(二)案例分析法:通过观看姜文的电影,分析对比整合出较宏观科学的结论。
(三)定性分析法:依据相关资料进行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够给出自己的观点。
(四)探索性研究法: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得出自己的观点。
五、预计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预计完成期限:
1.2012年11月,确定选题,收集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初稿;
(三)文献评价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正式写姜文电影影像风格的论文是较少的,在期刊方面虽然有较多的相关资料,但多是针对具体电影的具体风格进行分析,或者是某具体风格在某一部电影中的体现,缺乏论述的全面性,且这些论文大多集中于研究姜文导演的其中一部电影,主要是从电影的语言、叙事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致的研究,缺乏理性的深入与系统的总结,且具有重复性,并且在网络上查阅的写这方面的也只写了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魔幻现实主义影像风格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但只论述了这一方面,缺乏论述的全面性;其它的如《鬼子来了》论述最多的就是影片黑白色调的运用与作用;《阳光灿烂的日子》论述较多的是语言的叙述风格;《让子弹飞》这部影片中加入了很多商业电影的元素,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视觉享受,也创造了可观的票房奇迹,但对该影片成文性的研究文章几乎没有,多是一些对该电影的影评以及同时期发表的期刊,论述较多的是狂欢式的影像表达与冲突后的审视。也有论述比较独到的,比如王黑特《姜文导演电影的意义解读》,他的解读涉及的方面比较深层次,不是表面的泛泛而谈;还比如王为维的《姜文电影的空间隐喻研究》对姜文电影中的各种隐喻都论述比较具体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也有些网站展开的有关姜文的讨论多来自业余电影写手与电影爱好者,其中不乏新锐的观点,但大多缺乏学理性且很零散。而且,国内对姜文及其作品的关注和研究呈现出系统、有深度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停留在访谈与影评等方面,且有不少观点立意出现雷同,缺乏新意。本文在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首次通过综合影像叙事的“魔幻性”、影像表达的“陌生化”以及独特主题的影像化呈现,对姜文及姜文电影的影像风格进行全面分析解读。
《2024年姜文式对白——从姜文电影看对白塑造》范文
《姜文式对白——从姜文电影看对白塑造》篇一一、引言在中国电影界,姜文导演的作品常常因其独树一帜的叙事手法和精湛的对白设计而备受赞誉。
他的电影作品以其特有的语言风格和对白方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姜文电影中的对白出发,探讨其塑造高质量对白的方式与特点。
二、姜文电影中的对白特点1. 地域性语言特色姜文电影中的对白常常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语言特色,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北京话、《让子弹飞》中的四川话等。
这种地域性语言的使用,不仅为电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使得角色更加生动、鲜活。
2. 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姜文电影的对白往往富含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常常在简短的对话中传达出深刻的哲理。
如《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台词,实则隐藏着导演对人生、社会的独到见解。
3. 精炼、含蓄的台词姜文电影的对白往往言简意赅,不啰嗦,每一个字都有其分量。
他善于用精炼的台词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态度,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共鸣。
三、姜文式对白塑造的高质量表现1. 角色塑造姜文电影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而高质量的对白是塑造角色形象的关键。
通过对白的表达,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性格、心理和情感。
如《让子弹飞》中的张麻子,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行事方式使观众印象深刻。
2. 情节推进在姜文的电影中,对白常常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
通过对白的交流和冲突,使故事更加紧凑、有趣。
同时,通过对话揭示出的角色心理和情感变化,也为故事增色添彩。
3. 文化和情感的传递姜文电影的对白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通过对白的表达,观众可以感受到导演对人生、社会、文化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这种文化和情感的传递,使得电影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四、结论姜文电影中的对白是其作品的一大亮点,通过对白的设计和运用,他成功地塑造了高质量的电影作品。
其电影对白的特点包括地域性语言特色、丰富的内涵和寓意以及精炼、含蓄的台词等。
这些特点使得角色更加生动、鲜活,情节更加紧凑、有趣,同时也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对姜文导演及其影片的认识
论文题目:姜文导演电影艺术个性浅析学校:西安财经学院班级:广播1201班姓名:魏娜学号:1203700111姜文,中国大陆演员、导演、编剧,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作为导演的他也获得了较多的肯定,他擅长在电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风格,并以此反映某些时代现实。
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抗战题材影片《鬼子来了》在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评审团大奖;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多个。
不过人们对姜文的电影看法都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大部分人认为姜文是一个才华横溢,充满着智慧和无限想象力,同时又认真却过于挑剔的导演。
他的影片都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细胞,片子都充满着激情、昂扬甚至生命的狂热和躁动之感,带给观众新的视听和心灵体验。
部分人认为,姜文电影的个性化色彩太过张扬,悬念太过离奇,暗喻色彩太过隐晦,让人难以全面理解和把握,使得影片在主题思想的直白传达方面不够明显。
姜文的电影脱离了群体,离开了大众,给观众留下很多疑问,诸如“看不懂”等此类带有负面影响的言语也不少,这也成了大众在看完电影后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我看来,姜文是一个充满着浪漫主义情怀和对社会充满高度敏感并极具个人魅力的导演,也很有思想,他的电影带有个人批判思想和观念风格化,对我国电影发展史具有推动力作用。
在他的几部片子中,《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以“文革”时期为社会背景,描述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的孩子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男孩变成男人的成长过程,被赋予了青春的烙印,并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鬼子来了》暗示了在过去的岁月里中日两国的对立关系,深刻揭示了日本在我国领土上肆意妄为的屠杀和残害,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百姓在抵御外来侵略势力时的软弱无能、愚昧无知。
《太阳照常升起》则是姜文酝酿了七年的一部大作,影片运用片段式叙事结构讲述了四个看似毫不相干却又相互联系紧密的故事。
风流如是——试论姜文电影的叙事风格以及变化路线
的军属大院为背景 ,描绘 了一群被危险激情燃 烧的少年的生存 状态 。 当整个 国家的人民在投入革命 的时候 , 他们却被其他烈火 困扰着。 当然 , 在今 天的大背景下 , 从我 的角度来看 , 它 的价值并 不在于那个年代 , 而在于它的真 实、 感人。将我们这一代并没有 经历过文革的人都带入到 了各 自的青春的 回忆 中。我想这也是 这部影片最大的魅力所在 。 没有生离死别的伤痛 , 只是个人简单 成长 的青春梦 , 这就足以震撼人 心。 本片对于人性 的描写是真实 的, 在那个 “ 冤” 与“ 恨” 压 得 人透 不 过 气 的年 代 , 不 识 愁 滋 味 的 少 年却被未成形的情 和欲 霸占了所有空间 .狡猾的心魔渐渐摸道 上路 , 男性世界 的粗豪和威武在绷 紧的肌 肉状态下开花结果 。 所
典之作 : 《 阳光灿烂的 日子》 ( 1 9 9 4 ) 《 鬼子来 了》 ( 2 o o 0 ) 《 太阳照常升起} ( 2 0 0 7 )来分析 姜文从影 生涯中的叙 事风格 以及 其 中
的 变化 趋 向 , 进 而 明 晰他 浓 厚 的 个人 性 格 色彩 和 价值 取 向 。
关键词 : 姜文 电影 ; 叙事风格 ; 变化趋 向
在 大 火 中 消失 。作 为 一 部 感 情 冲 突激 烈 、 隐喻 性 更 强 、 政 治 色 彩
特点 , 也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 。 不难看 出, 从这一部影片 中,
更浓厚的电影 。其社会和历史意义远远超过 目前国内所 有反对
姜文便奠定 了叙事风格上 的一个 基调 , 从现实主义人手 , 来反映
中图分类 号 : J 9 0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5 ) 2 0 — 0 1 1 5 一 O 2
论姜文电影的个性化历史视角论文
论姜文电影的个性化历史视角论文如今的姜文可以堪称为殿堂级的人物,他的电影与同时期其他导演的作品相比个性创作引人注目,并且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其作品透露着他独特的个性以及他个人对于时代的深刻记忆,他的电影是个人化和情绪化的,他用电影语言宣泄着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激情。
姜文导演的电影都是以特有的时代历史为背景,但是他不谈政治,而是以姜文的个人立场,从他人生的生活经历和个人对历史的想象出发,来告诉我们他视角下的故事,完成了姜文自己对于历史的个性化的书写。
他的电影立意耐人寻味,视听语言独具创新,个人风格味道浓郁,值得我们去细细读解。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姜文电影的个性化历史视角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论姜文电影的个性化历史视角全文如下:摘要:姜文作为导演,到目前为止一共有五部作品问世,即《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一步之遥》。
每一部都有一个鲜明的历史背景,面对已经被共识了的历史,姜文凭借其个人的记忆、感觉与联想来表达出他对“”、对抗日等历史个性化的视角,并以此完成作者化的电影创作他对这些被进行过集体性描述,达到共识的且复杂混乱的历史片段进行个性化的解构构与重构,给大家呈现出了非常规的历史视角与情感体验。
一、《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记忆中的另类“”以往我们见到的关于“”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具有“伤痕”与“反思”色彩的,在影视作品中,这段历史也无一例外是灰色的。
然而,姜文在这部影片中表现的确实另外一番“阳光灿烂的日子”。
在他们的记忆中:“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我们,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这是中国少有的一部以青春视角来叙述和追忆“”的电影,电影中姜文没有像以往表现“”时期的其他电影一样表现深刻,而是运用独特的视角来表现空前自由的青春萌动。
在姜文的眼中,“”便成了处在青春时期的“马小军”们的自由舞台,他们有着挥霍不完的激情,有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课题研究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姜文电影的后现代性艺术特征
艺术理论论文姜文电影的后现代性艺术特征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而带来了社会文化的转型,中国电影在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下缓慢前行着。
在多元的文化语境下,彰显出从未有过的冗杂。
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萌芽出现于80年代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而姜文的电影也诞生于这样多元、复杂的后现代文化环境中。
笔者着重分析姜文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特色,对后期电影创作提供借鉴。
一、姜文电影创作概述姜文是一位集编、导、演为一体的导演,在1993年拍摄了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实现了从“大腕”演员到最“牛”导演的转变。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故事背景为“文革”时期,一群生活在部队大院的孩子们度过了自己无忧无虑的青春时光。
姜文摒弃了传统“文革”题材电影作品中的压抑、凝重、残酷氛围,而主题也没有突出表现了十年浩劫,而是将创作视角放在了“文革”时期处在青春期的少年身上,去用镜头语言描述了这些孩子心中的青春萌动、激情豪迈。
整部影片亦真亦幻,以半梦半醒的形式去表达了姜文对青春的留恋与期冀,是对后青春消逝的怅惘之情。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收获了巨大的成功,男主演夏雨荣获了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与新加坡第八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的奖项,并且在1996年的台湾“金马奖”中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
而美国《时代周刊》在1995年也将这部作品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的榜首。
接着,姜文拍摄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部电影作品《鬼子来了》,人们又一次看到了姜文让人叹服的电影才华。
这部作品涉及战争题材,但是内容中没有融入战火硝烟,也没有敌人的严刑拷打,甚至没有传统战争题材中不断展现的民族英雄主义,而是借助抗日题材故事为观众们还原了三四十年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
姜文运用了重复叙事手法来强调了“我”是谁的质问途径与马大三以及村民们对人性的怀疑。
姜文在电影中融入了大量黑白色彩,许多恐怖的特写镜头,高速切换的蒙太奇剪辑,充斥全片的唐山方言以及诸多幽默的台词,组成了一种荒诞的影片基调。
论姜文电影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论姜文电影的叙事形式与风格论姜文电影的叙事形式与风格导演姜文是中国电影界备受瞩目的一位人物,他以其独特的叙事形式和深刻的社会寓意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性的洞察力和对社会的犀利批判,以及他对电影语言的独到运用。
本文将对姜文电影的叙事形式和风格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位导演的艺术创作。
一、叙事形式姜文电影的叙事形式多种多样,常常采用非线性的结构布局。
他善于通过多个时间线来揭示故事的真相,让观众在片中慢慢解开谜团,领悟电影中深层的寓意。
例如,在姜文的代表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故事采用了反复跳跃的时间结构,通过回忆和现实的并置,展现出人们在历史巨变中的迷茫和挣扎。
这种叙事形式不仅增加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也使故事更有层次感和深度。
另外,姜文电影的叙事经常会运用诗意的语言和符号化的影像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他擅长用隐喻和象征来表达自己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理解,让观众在大背景下思考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让子弹飞》中,他借用了西部片的形式和符号,通过黑帮头目和新任县长之间的斗智斗勇,揭示了权力斗争的荒谬和社会现实的失真。
二、叙事风格姜文电影的叙事风格鲜明而独特,充满了黑色幽默和讽刺。
他往往以荒诞的情节和滑稽的形象来诠释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丑陋。
他擅长以一种犀利的讽刺来调侃权贵和权力的腐败,让观众在笑声中思考社会的问题。
例如,在《让子弹飞》中,他通过高智商的黑帮头目马永福和装模作样的新任县长鹿爷之间的对决,展示了官场的黑暗和权力的虚伪。
此外,姜文电影的视觉风格独特而大胆,常常运用夸张的色彩和构图来强调情感和符号的意义。
他善于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营造戏剧性的氛围,并通过镜头语言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鬼子来了》中,他利用红色和绿色的对比,突出了抗日斗争的血腥和希望。
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他则运用宽广的画面和特殊的镜头技法,来表达人物对逝去岁月和未来生活的思考。
三、叙事形式与风格的综合运用姜文电影的叙事形式与风格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产物。
姜文导演风格分析
姜文导演风格分析姜文是中国当代著名导演之一,以其独特的导演风格和独到的视角著称。
他的作品融合了黑色幽默、社会批判和人性关怀等多重元素,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观影体验。
本文将从他的作品风格、叙事手法以及他的主题偏好等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姜文的作品风格可概括为黑色幽默。
他常常以荒诞的情节和幽默的对白渲染出一种讽刺的氛围。
比如在《让子弹飞》中,他通过庞先生这个角色的“骗子”形象,加入了大量的笑点,使故事更显荒诞和密集。
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他利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将一个庸俗的故事变成了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
这种黑色幽默不仅使观众忍俊不禁,还加深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其次,姜文在叙事手法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他常常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通过跳跃的时间结构和反复的回忆揭示故事的细节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他将故事分为过去和现在两个时间段,通过大量的闪回和夹叙夹议的手法,将观众带入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中。
这样的叙事手法既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思考空间,又使得故事更具层次感和张力。
此外,姜文的作品充满了社会批判意味。
他常常通过对社会阶级和权力关系的揭示,展现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电影《让子弹飞》中,他以黑帮老大韦小宝和地方官员庞先生之间的斗争为主线,暗示了当时社会上权贵与普通民众之间的矛盾和不公。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他通过农民工的故事,揭示了市场经济下贫富差距的加剧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这种社会批判时刻提醒着观众思考社会的问题,并鼓励人们对不公平现象进行反思和抗争。
最后,姜文的作品也关注人性与情感的表达。
他深刻地刻画了各种类型的人物,展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和内心的痛苦。
在《黄土地》中,他通过一对老百姓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幸福的追求。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他展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他们内心的彷徨和痛苦。
通过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姜文让观众感同身受,思考和感悟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2024年姜文电影研究_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范文
《姜文电影研究_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篇一姜文电影研究_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一、引言姜文作为中国电影界的重要导演和演员,其作品一直备受关注。
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的电影作品在影像重构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姜文电影的影像重构进行研究,探讨其电影创作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二、姜文电影的影像重构1. 视觉风格姜文电影的视觉风格独具特色,常常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光影效果,营造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在《动物凶猛》中,电影通过运用昏黄的色调和粗犷的画面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刻的描绘。
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则运用了明亮的色彩和细腻的画面,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温暖和希望。
2. 镜头语言姜文电影的镜头语言丰富多样,常常运用特写、长镜头、跟拍等手法,将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动物凶猛》中,通过跟拍主角的视角,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社会氛围。
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则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表现得十分细腻。
3. 叙事结构姜文电影的叙事结构常常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通过时空交错、回忆与现实的交织等手法,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呈现得更加复杂而有趣。
《动物凶猛》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主角的成长经历,而《阳光灿烂的日子》则通过时空交错的方式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三、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重构1. 主题的转变从《动物凶猛》到《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电影的主题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动物凶猛》主要关注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挣扎,而《阳光灿烂的日子》则更多地关注人性的温暖和希望。
这种主题的转变也反映在影像重构上,从粗犷的画面到细腻的画面,从强烈的色彩对比到温暖的色彩,都体现了姜文对不同主题的把握和表现。
2. 技术的进步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姜文在电影制作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阳光灿烂的日子》相比《动物凶猛》,在画面质量、音效、配乐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论姜文电影的影像风格作者罗姗艳学院文法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104305411121470 指导教师黄菲蒂二〇一四年五月十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创作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二○一四年五月十日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科技的发展,电影业的发展犹如巨龙般腾空而起,发展到现在,电影艺术还在不断完善和开拓创新,不少前辈及学者在影像风格上的研究也有不少佳作,而当下关于姜文电影中影像风格的研究,国外几乎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而从国内来看,不少学者都是针对姜文具体某一部电影的影像风格研究,或者是对姜文电影其他叙事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
本论文在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首次通过综合影像叙事的“魔幻性”、影像表达的“陌生化”以及独特主题的影像化呈现,对姜文及姜文电影的影像风格进行全面分析解读。
然后从内核和形式两方面总结姜文电影的“独特影像风格”,试图找出影像中折射的现实意义,通过比较具体的分析,以此对电影艺术的研究有一个重要的补充作用。
最后总结姜文电影的影像风格赋予我们的实际,指导我们更好的去理解电影艺术。
关键词:影像风格;影像表达;独特主题;姜文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er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industry like the dragon taking off, development to the present, film art continues to improve and expand innovation, many predecessors and scholars research on image style also has a lot of good, and the research about Jiang Wen film image style, almost no foreign involved in this aspect of the content, and domestically, many scholars are for Jiang Wen specific film image style of study, or other Jiang Wen film narrative style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edecessors'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a different approach, for the first tim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images of narrative "Magic", image to express the image of "Defamiliarization" as well as the unique theme of the show, image style of Jiang Wen and Jiang Wen film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And then summarized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kernel and form Jiang Wen film "the unique style of image", trying to find ou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fraction in the imag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ore specific, in the study of film art ha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role. The final summary of Jiang Wen film gives us the actual image style, guide us better to understand the film art.Keywords: Image style; Image expression; Unique theme; Jiang wen目录诚信声明 (Ⅰ)摘要 (Ⅱ)Abstract (Ⅲ)第一章绪论 (1)1.1 选题的时代背景 (1)1.2 姜文电影及姜文简单介绍 (1)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1.5 创新之处 (3)第二章影像叙事的“魔幻性” (4)2.1 影像空间的隐喻性 (4)2.2 影像细节的暗示性 (6)2.3 影像人物的模糊性 (7)第三章影像表达的“陌生化” (9)3.1 叙事结构反叛传统 (9)3.2 色彩运用独具魅力 (11)3.3 音乐制造叙事张力 (12)第四章独特主题的影像化呈现 (14)4.1 蓬勃画面中的青春冲动—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 (14)4.2 镜头隐喻中的民族性格—以《鬼子来了》为例 (15)4.3 绚烂镜头中的身体欲望—以《太阳照常升起》为例 (16)4.4 热烈图景中的英雄情结—以《让子弹飞》为例 (17)结论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第一章绪论1.1 选题的时代背景随着电影影像表现方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用图像及影像来传递信息、解释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影像风格的研究成为理解电影这一艺术的关键所在。
姜文作为一名出色的电影导演,他所执导的电影影像风格显示出了独特的个性,非常规叙事营造出陌生化的艺术效果,黑色幽默、反讽、魔幻现实主义等艺术手段的运用使其电影彰显出另类的气质。
电影作为现代化的产物出现,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同时也引起了众多学者、影评家和观众不同程度的关注。
然而大多对电影的研究都侧重于电影的叙事风格、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述。
对于电影影像风格的研究比较少,这与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程度不相符。
正因为此,笔者就针对姜文所执导的四部影片《让子弹飞》、《太阳照常升起》、《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的影像风格进行浅论,试图具体分析电影影像叙事的“魔幻性”、影像表达的“陌生化”及其独特影像主题的影像化呈现,通过对每一部影片的具体分析解读电影本质,从而做到客观分析,以此丰富我们对姜文影片的影像风格的认识。
1.2 姜文电影及姜文简单介绍姜文是当代一名杰出的电影导演,目前为止他所导演的电影共四部,分别是《让子弹飞》、《太阳照常升起》、《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其中,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所执导的第一部电影,讲述了文革时期某军区大院里一群孩子的成长经历,他们在灿烂的阳光下度过了一段伴有冲的、幼稚、爱情、冒险等属于他们的青春年华,他们是老师眼中的纨绔子弟,父母眼中的“坏孩子”,然而在他们小小的内心深处却有着对纯洁爱情的渴望与追求;第二部影片《鬼子来了》是姜文所执导的一部中日战争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末期发生在一座偏僻小农村的大屠杀故事,电影采用黑白色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村民的愚昧无知、胆小自私等民族劣根性;第三部影片《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用四个充满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小故事组合而成的,这四个故事分别可以用“疯”“恋”“梦”“枪”加以概况,运用圆形叙事的手法讲述了在压抑环境下人性欲望的尽情发泄,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和无限的思考;第四部影片《让子弹飞》是姜文所导演电影赚票房数最多的一部影片,通过幽默、暴力的叙事在枪林弹雨中折射英雄主义和兄弟义气,使得观众捧腹大笑之后陷入对现实的沉思。
姜文从小爱好电影,长大后的他朝着自己的梦想考进了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系。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导演,而且是一名极具天赋的演员,他主演的电影有《红高粱》、《春桃》、《本命年》等;而作为导演的他,虽然到目前为止还只执导四部电影,但是这四部电影每一部都是姜文的智慧的结晶,且每部电影都以其独特风格赢得观众的赞誉。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随着产业化市场化商业化的发展,电影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影像风格不仅作为电影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是观众欣赏电影的一个重要方面,姜文作为一位后现代主义的电影导演,其导演的电影以其独特的影像风格焦距人们的眼球,且每一部电影的上映都能观众给耳目一新的感觉。
然而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对姜文影像风格研究的文章比较少,且限于观众的观看视野,其作品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外相关研究不多,关于电影影像风格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影像形式风格、影像语言等的研究,比如:电影语言的研究,艺术与视知觉,电影影像设计,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电影的形式与文化等等。
对国内关资料总结分析,前面不少学者对姜文电影的研究有一个普遍特点是:很多都是单独对四部影片的某一部进行分析研究,相比较来说,受关注最多的是第一部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当然,研究解读最多的也是这一部。
比如苏牧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王东成的《用真实的记忆伪造历史——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姜文的第二部影片《鬼子来了》由于被禁映,所以解析该影片的论文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期刊及评论上,如胡谱忠的《潜伏的异端:<鬼子来了>的意义调度》,汪方华的《<鬼子来了>—黑白滤色镜中的草根情结》等;第三部影片《太阳照常升起》自上映之初不少观众反映看不懂,业界和学界大都是写些评论性文章,且都是发表的期刊,比如张嘉铭、杨静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视听语言分析》,于里光的《从<天鹅绒>到<太阳照常升起>》等;第四部电影《让子弹飞》深受观众一致好评,所以写的文章也比较多,比如邱倩雯的《中国式西部片的黑色幽默——浅析姜文电影〈让子弹飞〉》,贾森的《<让子弹飞>:开放式类型电影创作》等。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在绪论阐明姜文电影影像风格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的前提下,接下来的章节笔者将站在客观的角度,来阐述姜文电影中的影像风格,并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具体包括探寻姜文电影中影像叙事的“魔幻性”、影像表达的“陌生化”及其独特影像主题的影像化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