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姜文电影的“作者”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姜文电影的“作者”化

学生姓名:武煜指导教师:李一敏

内容摘要:产生于法国新浪潮时期的“作者电影”理论对“作者”地位的提升,使得“作者”的个人自觉性及创造的自由性在电影中得到充分表达,开创了世界电影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有许多受“作者电影”理论影响的导演,而作为个人风格延续,创作带有强烈“作者”元素的姜文便是这其中的代表之一,虽然至今只执导过四部作品,但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坛都造成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作者电影”的发展历程、“作者电影”的特征以及姜文电影中的个人成长印记、影片内核、影像风格方面来论述姜文电影的“作者”化,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姜文电影,关注姜文电影,关注当下的中国电影现状。

关键词:作者电影姜文成长印记

2010年12月16日,《让子弹飞》高调上映并获得了超高的票房收入,使得姜文又一次成为话题人物。回首姜文1994年石破天惊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到1998年风波不断、遭禁的《鬼子来了》再到2007年招致种种非议的《太阳照常升起》。四部力作,每一部都携带着浓烈的“作者电影”气息,每一部都拒绝重复和平庸。影片热烈奔放、内涵深远,“纵有缺点与困境,也在吉光片羽中渗透着才气与严肃的思维”。[1]

作为导演身份的姜文远没有作为演员多产,因为他个人追求完美且偏执霸道的个性,17年间仅拍摄了4部影片,但是每一部都是姜文对于自己的生存处境和个性的书写。谈到姜文导演的电影,国内电影评论界都将过多的目光关注于他电影中的隐喻方面。也有个别的电影评论家将姜文划为中国第六代导演来研究。个人认为,姜文电影中极富“作者”气息,遂将其归为“作者电影”阵列进行探讨。

一、所谓“作者电影”

(一)“作者电影”的发展历程

“‘作者电影’源自浪漫主义传统对‘个人的关切’,以‘作者电影’的视角来考察电影创作,即从‘作者’的角度来挖掘导演给予作品的永恒审美意义——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诸多考察。”

[2]

20世纪30、40年代,源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新批评使得文学“作者”地位不断受到挑战。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结构主义和解构学说则直截了当的宣告“作者死了”。几乎就在罗兰·巴特宣称“作者死亡”的同时,电影批评领域将“作者”,这个极富有人本主义和个性主义色彩的文学词语挪置其中,由此而获得新生。轰动世界的法国新浪潮运动将领们则将“作者至上”理念推上了巅峰地位。

二战之后,法西斯垮台以及斯大林去世后的重新评价等一系列的事件,标志着西方政治理想的幻灭。越来越多的欧美青年人将政治视为“滑稽的把戏”,通过各种创作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的情绪。这一现象在美国称作“垮掉的一代”,而在法国则形成了艺术界的“新浪潮”。

20世纪50年代在执着于电影艺术探索的大本营——法国,文化运动高涨,法国女评论家克劳德•埃德蒙•玛格尼认为电影已越来越接近“和小说一样明确地、无保留地归功于一位作者”的时代。

而“作者”希望把影片拍成一部能准确表现自己意图的作品。在特吕克的《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机——自来水笔》一文中,主张“电影创作家要像作者用自己的笔写作那样,用自己的摄影机去写作”。以戈达尔、特吕弗为代表的一批导演和电影理论批评家由于不满于法国传统“优质电影”的陈旧腐败,以法国著名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为阵地,对其展开批评与抵制,特吕弗的论文《法国电影的一种倾向》,提出“导演应该而且希望对他们表现的剧本和对话负责”的“作者电影”概念。

自此,“作者电影”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传统的电影模式及电影语言和手法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对世界电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作者电影”的要素

法国新浪潮运动中提出“作者电影”的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在“作者电影”看来,以商业为唯一旨归的电影并非真正的电影,他们认为真正的电影应该强调“作者”,也就是导演在电影创作中的核心地位。那种追求大制作、大明星、大场面的制片人制度,大量采用人工布景的拍摄手段,模式化的故事情节,与好莱坞的“优质电影”一样主题庸俗,华丽的影像表面背后隐藏的实质是电影的虚伪与浅薄。从电影诞生之初,依赖集体创作的电影就缺乏导演归属这样的身份标识,因而被贬为趣味低级的艺术门类。“作者电影”观念的提出抬高了导演在电影创作中的地位,更深入的挖掘出电影的审美价值功能——电影绝非仅为了单纯的取悦于大众。

个人认为“作者电影”应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电影带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

2.电影必须有某种内在的含义,并且要在一批影片中一贯地展示导演自己的个性特征,这个特征便是他的“署名”。所以重要的不是他的某一部影片,而是他的一系列影片;

3.电影本身的风格特征具有强烈的导演印记,导演必须通过他使用的电影技能和素材来表现他的某种个性,并且这种个性应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之中。

总之,“作者电影”的实质就是导演中心论,确立了导演在电影中的核心地位,导演决定着影片的风格和样式。也就是说,导演应该像作家一样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作者电影”的践行者——姜文

自姜文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问世以来,姜文便以一位自觉、自由、个性的电影作者不断构建自己的电影王国,其间充满了他主观世界里的生活和历史,开始了与当下电影界媚俗姿态的对抗,并在当代世界电影格局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阳光灿烂的日子》在1995年底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的榜首。1997年美国《时代周刊》再次将《阳光灿烂的日子》评为“九六年度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渴望观看的七部影片”之一,并且极度赞美这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全新的中国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一个新的时代,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自此,姜文开始以导演的身份步入电影界。姜文的电影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个性,影片独具风格特征,是真正意义上的“作者电影”。

(一)个人的成长印记

一个导演的电影创作与导演自身的经验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导演就是电影的精神。“作者电影”强调导演所拍摄的一系列电影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即导演所拍摄的影片中或多或少的有其成长的痕迹并且透漏出一段时间内导演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姜文与他的电影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电影是他的语言,是他表达自己内心的工具。他的电影中渗透着许多自己成长的印记。

姜文,原名姜小军,1963年1月出生在河北唐山农村,童年便是在唐山度过。姜文父亲是名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