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风格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文导演风格分析
一、选题原因
姜文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集演员导演与一身。
作为演员主要作品有《红高粱》《北京人在纽约》《有话好好说》《鬼子来了》,作为导演主要作品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
姜文作为一名电影导演,在影像风格方面,他的电影显示出独特创作视角和艺术个性,非常规叙事营造出陌生化的艺术效果,黑色幽默、反讽、魔幻现实主义等艺术手段的运用使得姜文电影彰显出另类独特的气质。
姜文作为当今中国影视圈能够创造票房过亿的导演之一,同时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电影演员。
他在电影荧幕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例如:《芙蓉镇》中的右派分子秦书田,《鬼子来了》中的“马大三”《红高粱》里的“我爷爷”、《有话好好说》中的“赵小帅”、以及 2010 年自编自导自演的新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张麻子”等等。
姜文是一个由演员转型的导演,演员出身的导演具有非常明显的独特性。
纵观其导演的影片,演员的表演都非常的出色且演员的整体表演风格统一。
姜文影片中的角色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特点让人过目不忘,形体设计个性化,表演节奏幽默诙谐。
无论作为演员还是导演,姜文都是才华横溢而又极富有个性的。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等系列影片中,姜文身兼编剧、导演、演员三职,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荒诞的电影表现手法,颠覆了人们惯常的历史印象;抒写了个人英雄主义情怀。
二:具体分析
1.表演分析——以电影《红高粱》为例
姜文在影片《红高粱》中饰演“我爷爷”这个形象,这个人物在剧中有时勇猛,有时粗鲁,有时傻呆,有时又像奴才一样。
可谓姜文将这人物塑造的淋漓尽致。
比如说在肉铺喝酒这场戏中,“我爷爷”对肉铺的老伙计趾高气扬,要久要肉。
当土匪头子来了以后,他马上低头哈腰,甚至下跪赔罪。
他趁机把土匪头压在身下,为“我奶奶”被抢而杀气腾腾,但当土匪他他打倒在地,用枪对着他时,他又求饶、后悔、怒骂,又无可奈何。
在这短短的一出戏中,姜文的表演可谓是转换的恰到好处。
豪放,是姜文在这部影片中表演的又一大特色。
影片中,“我奶奶”把“我爷爷”赶出屋后,家里的伙计们把他抬出去,此时的他还不时的用腹部拱动,那
种不罢休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罗汉大哥被日本人杀害后,酒坊的伙计们决
定打日本人的汽车汽车时,出发前,“我爷爷”和伙计们喝酒并且唱喝了咱的酒………….,那支歌,他声嘶力竭,怒目圆睁。
姜文可谓把“我爷爷”对日本人的痛恨,嫉恶如仇表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在高粱地里追“我奶奶”的冲动,酒坊里抡木锹的猛,以及抱着酒坛冲向日本人汽车的勇猛,无不强烈的冲击着观众的眼球。
除此以外,姜文的表演还是这部影片充满着一种野性。
比如说影片中,他向酒坊的一大帮伙计讲述他和九儿在高粱地里发生的故事是,说的非常的自在。
当他被“我奶奶”狠狠地打屁股时,他痛的杀猪般的喊叫,一点也不在乎男子汉的颜面。
当着女人的脱裤子,往酒缸里撒尿,他毫不避讳。
喝酒时,他抱着一摞大碗,不是慢慢地倒酒,而是一把抓碗,快速摆开,随意的用大酒坛往碗里倒,就算是酒倒出来了,也无所谓,不在乎。
他的野蛮、粗鲁被姜文在这里充分自然的
展示了出来。
2.语言——以《让子弹飞》为例
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的台词诙谐幽默且新鲜别致。
台词的喜剧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剧中的台词密集,语言生动有力,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还能准确地击中观众的笑点,再加上葛优等人的精彩演出,本片台词语言所展现出来的魅力更具喜剧效果,让我们体会到了姜文导演的姜氏幽默。
在影片《让子弹飞》中,有这样的台词对白:
师爷:寡妇,不能睡啊!必有大灾!
张麻子:她……真的是寡妇吗?我看着不像。
师爷:我亲眼看到她丈夫淹死的。
张麻子:她已经成了寡妇,我不能……再让她守活寡!
这里的台词在说的过程中突然的顿开,先说一半,停顿一下,再把后半部分说完,暗示语义将向某个方面发展,使听者产生误会,随后又把后半句说出来,造成恍然大悟的笑。
在上面的台词中,师爷不甘心自己的老跑陪别人睡觉,于是劝张麻子“寡妇不能睡”。
张麻子故意把一句话分成两部分,先用“我不能”误导师爷不会和寡妇睡觉,让师爷放心,但是后半句一说出来便把整句话的意思反了过来,让师爷气恼的想拿头撞墙,出乎意料的引人发笑。
黄四郎:这位马邦德县长,他不是王八蛋,不是禽兽,不是畜生,也不是寄生虫,他今天亲自带队剿匪,是我们的大英雄。
这是张麻子出征剿匪前黄四郎对着鹅城百姓训话是说的话。
这里实际上用的是反语。
前面说“鹅城一共来过五十
一任县长,他们都是王八蛋、禽兽、寄生虫”,而马县长跟他们不一样,他是大英雄。
其实明白人一听便能知道这是明褒暗贬,并且还“王八蛋、禽兽、畜生、寄生虫”挨个骂了一遍。
再加上黄四郎当时那一本正经的表情和当时严肃的场合,想让观众不笑都难。
就连剧中的师爷当时听了也一脸尴尬。
师爷:晚了,前几任县长把鹅城的税都收到90年以后了,也就是西历二零一零年,咱们来错地方了!
这里按照常规来说应该是一组模糊的数据,但这里的数据使用的非常的精确,正是这精确的数据带来了不一样的戏剧效果。
鹅城前几任县长为了敛财,提前征收赋税,这里完全可以说“把税收到几十年以后了”如此可以达到夸张地效果。
然而这里却把时间精细到“90年以后”即“西历二零一零年”这恰巧是影片上映的事件,幽默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除此以外本片中还有最经典的台词,在影片刚开始的第三分钟
六子:没打中?
张麻子:让子弹飞一会。
通常对于没打中的疑问,一般人又两种反应,一种是承认,没打中,失手了;另外一种是不承认失手了。
张麻子的反应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而是给出了“让子弹飞一会”的这个具有创意的回答,凸显了张麻子的自信,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知道远处缰绳断裂,白马四散,人们的心才落到了地上。
一个小小的转折被运用的淋漓尽致。
《让子弹飞》飞起来的不仅仅是子弹,还有它的幽默
3.英雄情节的分析——以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为例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少年马小军是一个热衷于进行英雄假想的人物,在他身上体现的英雄主义情怀的最大特征就是理想性,充满了幻想与美好。
马小军会偷偷穿上父亲的军装模仿军人;会迷上开锁,幻想自己是一个劫富济贫的英雄;会为哥们义气打架斗殴,并为自己的某次出彩而沾沾自喜。
在那个英雄遍地、激情燃烧的岁月,马小军及他的兄弟们都期待着新一轮战争的开始,憧憬着年轻的他们会成为万人敬仰的战斗英雄。
马小军的成长经历和个人体验是那个时期那个群体普遍共有的,他们对英雄进行的想象性模仿是姜文儿时沉积的英雄情结的再现,是姜文儿时对英雄的最初定义及印象。
正是因为缺乏必要的限制和引导,马小军他们得以通过青春盲动的形式宣泄着他们的英雄主义情怀,构造出了一个与“共名”历史相异的充满青春激情的“文革”年代。
《太阳照常升起》塑造的是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非英雄”形象。
被安排在大学里的老唐是压抑的,丧失了在西部建设时的激情,终日只沉溺于情色当中;被下放在偏僻山村里的老唐是无奈的,他只能带着一群孩子在漫山遍野里打猎,因枪法如神被孩子们崇拜而成为这支童子军的“领袖”;只有在最初投身于西部建设时的老唐才是自由而充满激情的,他在国家的呼吁下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大漠里尽情施展自己的专业技能,最后在一片欢呼声中,他如胜利凯旋的英雄一样赢得了友情、爱情和尊重。
姜文通过塑造老唐在不同时期与环境中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他对英雄形象的思考,即如何让有英雄情怀与抱负的人展现出英雄形象的一面,客观条件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这部影片里,通过对“大跃进”及“文革”时期知青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或建设边疆或深入穷乡僻壤进行改造的想象和再现,展现了姜文对“时势造英雄”的反思。
《让子弹飞》是最能酣畅淋漓地挥洒姜文的激情与霸气,彰显其英雄主义情怀的一部电影。
无论是黄四郎这个枭雄,还是被迫落草为寇的张牧之,他们将姜文的英雄情结放大到了极限。
尤其是张牧之,他鸣枪否定帝王崇拜,大喊着来的目的就是“公平、公平、还是公平”;他持枪逼迫武举人叩头;拿着手枪醒目喊着“要站着把钱赚了”……影片塑造出一个粗犷豪放、不畏强权、藐视权威的英雄形象。
张牧之最终靠智慧和勇气,在敌众我寡的局面下获得了胜利,但结局面临的却是既得利益者连他坐的椅子都要抢走,他的兄弟和爱人也相携离他而去,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孤独落寞的背影。
影片里提出了一个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革命胜利后,英雄该何去何从。
姜文借助影片中小人物的成长经历、困境困惑、反抗斗争、悲欢离合,展现了一种另类的、个人的、平民的英雄故事,在影片看似荒诞的构造和展现中,人们看到了姜文对历史、对人生、对当下社会的严肃思考,看到了在英雄主义情怀下,姜文胸中对民族、对社会的热血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