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电影风格分析
张艺谋电影风格
张艺谋电影风格篇一:评张艺谋导演风格评张艺谋导演风格张艺谋是很熟悉的第五代导演,也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高材生,后来走上了做导演的道路。
张导的电影部部经典,每逢编导老师就会被推荐,我看的不多,看过《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秋菊打官司》《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归来》。
张艺谋担任过摄影师,拍过《黄土地》等影片,相比较摄影师的他,在导演方面的成就更为突出,而我想从创作历程、影片分析以及导演风格阐述三个方面简单分析张艺谋的电影导演风格。
一、创作历程早期的张艺谋,,讲述了很多抗日背景的故事,《红高粱》《金陵十三钗》就是很好的例子,也拍了文革背景下一个又一个心酸的故事,《归来》便是这样的,大部分影片体现人们的无奈、心酸和磨难。
张艺谋的影片以色彩出名,有着自己独特风格和对色彩的理解,导演的影片也常常以色彩浓烈,豪放著称。
他的第一部影片《红高粱》,从头到尾贯穿的大地黄和高粱红给人深刻印象,不单单是色彩带给人们的感官,更是色彩背后的隐喻,《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色彩更为鲜明突出的《英雄》也是如此。
除了色彩以外,张艺谋也更多关注了社会的基层群众,创作出以小人物为主人公的影片,《秋菊打官司》就是代表之一,拍摄基层群众也成了张艺谋善用的风格。
而渐渐地,随着时代的改变,更多的导演开始着手商业片,商业元素的到来为这些老一辈的电影人、电影导演出了很大的难题,而张艺谋在这个方面也有自己的对应,《金陵十三钗》《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都有着不错的票房,比较一下冯小刚导演的商业片《私人订制》,张艺谋的《归来》获得了更多的好评,并没有追求强烈的视听冲击力,而是继续朴实无华的导演风格,也收获了名利的双丰收。
二、影片分析影片《红高粱》是以抗日为背景,弘扬了中华民族激扬的民族精神。
讲述了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故事更是以俺奶奶只身一人与敌人同归于尽作为结尾,让观众对俺奶奶的形象心生敬佩。
张艺谋电影大师的艺术创新
张艺谋电影大师的艺术创新近年来,中国电影界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张艺谋这位被誉为电影大师的导演。
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技巧在电影艺术上实现了一次次的突破,给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观影体验。
本文将从故事叙事方式、视觉语言及题材创新三个方面来分析张艺谋电影大师的艺术创新。
一、故事叙事方式的创新在故事叙事方式方面,张艺谋经常运用非线性叙事的手法,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影感受。
例如,在他的代表作《活着》中,通过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剪辑手法,将主人公的一生进行了生动的呈现,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同时,张艺谋还善于运用闪回和倒叙等技巧,使故事更具层次感和张力。
此外,张艺谋还擅长利用意象和隐喻的手法,通过视觉语言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他在《红高粱》中常常使用象征性的意象,如红高粱、火和烟等,使得故事更富有诗意和哲学意味。
这种独特的故事叙事方式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感受。
二、视觉语言的创新张艺谋在电影中的另一大创新点是他对视觉语言的运用。
他擅长运用色彩、光影和场景等要素,通过精心布置画面,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英雄》中,他采用了彩色的镜头和大规模的美术设计,将每个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另外,张艺谋还善于运用摄影手法,例如运用手持摄像机、特写镜头和远景等,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代入感。
他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将演员的表情和细节展现得非常细腻,使得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角色的情绪。
三、题材创新张艺谋一直致力于尝试不同的电影题材,从而在中国电影界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变革。
他从乡村题材的《红高粱》到古装武侠的《英雄》,再到现代社会的《让子弹飞》,他总是寻找不同领域与内容,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
此外,张艺谋还善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电影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电影风格。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传统文化符号和哲理,如儒家思想、封建礼仪和道德观念等。
浅谈张艺谋的作品风格分析
浅谈张艺谋的作品风格分析浅谈张艺谋的作品风格分析张艺谋,首先是作为摄影师和演员被人所知,自执导《红高粱》一举成名之后,他的导演之路便一发不行收,随着《菊豆》、《红高粱》等优秀影片相继问世,张艺谋在重要电影节上屡获大奖。
纵观张艺谋的整个创作阶段,大致可分为这样三个时期:民俗电影创作时期、现当代历史与现实题材的创作时期、商业电影创作时期。
一、张艺谋第一个创作阶段:民俗电影创作阶段张艺谋是较早留意到“探究电影”思想大于形象、理性大于艺术的缺陷,而意识到必需进行电影观念变革的电影家。
于是,张艺谋开头自觉地追求另一种形态的电影:“这种电影既有肯定的哲学思想内涵,又有较强的欣赏性。
”《红高粱》正是他将电影欣赏性与艺术性结合的一次尝试,既保留影像本体论美学追求的“电影化、艺术化”,同时加强电影情节叙事的戏剧性和影像语言的叙事功能,从而把“探究电影”和传统的叙事电影的优长加以融汇。
(一)青年女性压抑却不屈的生命力《红高粱》以极具饱满的热忱张扬民间男女的粗野狂放、自由潇洒以及“我爷爷”与“我奶奶”敢爱敢恨的生命活力;《菊豆》上演的是在传统的封闭的大宅院里女性抵抗专制与追求自由的斗争;《大红灯笼高高挂》亦是围绕封建礼教绽开话题,叙述民国年间身为妻妾的女性追求自由、公平以及人格尊严的故事。
生命力受到压抑而又不甘屈从命运支配的青年女性是这些影片着力刻画的角色,她们勃发的情感和欲望使她们的生命和人生与众不同。
(二)饱满、浓郁的颜色及光影在《红高粱》影片中,红色成为一种生命象征。
红色的高粱、红色的高粱酒、红色的太阳有效地传达了一种粗犷、热闹、奔放的青春激情和不羁的生命活力。
颜色的处理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则是另一种生命力的躁动,颜色的亮度、饱和度以及颜色的数量都与主题的表达有着亲密的关系。
在颜色阴暗、封闭压抑、毫无生气如牢笼般的陈府宅院,每个角色的颜色亮度都代表了这个人物的生命热度。
二、张艺谋其次个创作阶段:当代历史和现实主义题材创作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月后,张艺谋依旧没有停止对电影的探究,他主见电影艺术要把形象塑造、人文阐发和形式创新相结合,并从《秋菊打官司》开头真正把创作的重点放在对人的关注上。
张艺谋早期电影美学风格探究
红色是张艺谋电影的主色调,在他的电影作 品中,对红色有着刻意的追求,红象征着生 命的动力和不可抗拒的情欲。人们称他为 “偏爱红色的导演”。在所有色彩中,刺激 幅度最强的是红色,它能马上唤起人的情绪, 在视觉上给人以感染力。
4、“新民俗”或“伪民俗”
民俗的运用是张艺谋的影片中所表现的象征手法,是引 导他走向成功、创造电影神话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张艺 谋的电影中所出现的众多民俗往往集中地表现了中国的 民间文化及地域特色。在这些“民俗”中有的是在中国 存在、并且流传至今的真实民俗,有的是张艺谋为了造 型与传达情感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可是不得不说在民 俗这件华丽外衣的支撑下,张艺谋的电影给与我们新的 东西,无论是在视觉奇观上,还是在主旨的表达上,民 俗在影视中获得了新的审美意义。每个国家的电影都要 凸显其国家的文化内涵,中国也不例外。中国需要那些 反映现实都市生活的本土电影,同样也需要那些反映民 族文化的电影。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只有在民族 性中,电影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和支点。
张艺谋突破传统的视觉冲击始于《黄土地》(1984)
张艺谋对自己的色彩艺术也不吝赞誉之词: 两年以后,你会把(《英雄》)故事都忘 了,但一些画面你会记住,你会记住那些 颜色:在漫天的黄叶中,有两个红衣女子 在翻卷打斗;水平如镜、美丽的湖面上, 有两个男人在水面上像鸟和蜻蜓一样飘忽, 交流武功……”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1991历史的叛逆、个
性的宣扬
第二阶段:1992-2000现实的历史、历
史的现实
第三阶段:2002至今 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 宏大影像叙事
张艺谋电影类型
一类是形式主义风格:《红高粱》、《大红灯笼 高高挂》、《菊豆》、《有话好好说》等; 一类是唯美式风格:《满城尽带黄金甲》、《十 面埋伏》等; 一类是写实主义风格,《秋菊打官司》、《一个 也不能少》等。
张艺谋的电影艺术
张艺谋的电影艺术张艺谋是中国一位备受瞩目的电影导演和制片人,他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而闻名。
本文将探讨张艺谋的电影艺术,从他的导演风格、主题探索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剖析。
一、导演风格张艺谋的导演风格以其独特的视觉呈现和叙事方式而闻名于世。
他擅长运用电影语言来营造紧张、压抑和悬疑的氛围,将观众带入他所创造的虚幻世界。
他常常运用大胆的镜头运动和剪辑手法,使得他的电影充满动感和节奏感。
例如,在他的代表作《红高粱》中,张艺谋运用了大量的鸟瞰和鱼眼镜头,以及快速的剪辑手法,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奇幻的氛围,使得观众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二、主题探索张艺谋的电影作品经常涉及到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探讨。
他通过对中国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例如,在《活着》这部电影中,张艺谋展现了二十世纪中国农村的动荡和变革,通过一家人的命运变迁来反映社会变革对个体的影响。
他以深入细致的描绘和触动人心的情感,让观众对生活和人性有深刻的思考。
三、对中国文化的表达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经常包含对中国文化的探索和表达。
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电影中,营造出浓厚的中国风。
例如,在《英雄》这部电影中,张艺谋运用了传统京剧的元素,用红色、绿色、蓝色等鲜艳的色彩来表达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
他将中国的武侠文化与现代电影技术相结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他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而成为中国当代电影的一面旗帜。
他的导演风格突破传统,以鲜明的视觉效果和动感的剪辑手法吸引观众的眼球;他的主题探索引发了观众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深思;他对中国文化的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张艺谋的电影艺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而深受观众喜爱。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探析《影》的东方叙事美学
探析《影》的东方叙事美学《影》是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一部影片,该影片在2018年上映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影片中的东方叙事美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展现了张艺谋独特的导演风格。
一、空间美学: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和动态性《影》的每个场景都十分精致,充满了富有东方古风的美感。
影片使用了大量的黑白空镜头,其空间美学的特点是强调了空间的流动性和动态性。
电影中建筑物、衣服、道具等元素都强调流动感与柔和之美,恰如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自由流畅之美。
在中国传统叙事艺术中,空间被视为一个流动和有机的整体。
张艺谋通过深入挖掘空间的特性,将其转变为一个基于演员表演和场景动态变化的舞台,从而使电影更富有韵律感。
影片中武士道场的士兵匍匐而行,似乎在追求空间的节奏性和流畅感,这体现了张艺谋对空间美学的深度理解和运用。
二、人物美学:借鉴传统美学禅学思想在《影》中,人物形象非常精致。
主要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敛、含蓄和婉约的风格。
张艺谋在人物造型方面借鉴了传统美学禅学思想,将各种传统元素融入其中,从服装和化妆到动作和表演,将这些元素无可厚非地融合起来,表现出一种东方的美感。
人物形象还反映了中国古代优雅舞蹈的美感。
影片中的顾准,嬉笑窃道,飘逸、柔和,整个人形象饱含中国古典女性的柔美之美,像一只薄纱轻轻飘荡,恍若不是凡人。
这种优美的表演方式,不仅相信更多的人物角色在影片中展现出来,而且把电影表现与传统文化的链接恰到好处。
三、符号美学:巧妙运用东方文化符号《影》巧妙地采用了中国文化符号,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叙事美学中的重要元素。
其中包括了典型的帝王八卦和九宫格等元素,影片中反复出现的符号和词汇,不仅起到了象征意义,而且赋予了电影更多东方古典文化的神秘感和思辨性。
例如:《影》中用九宫格的图案做了非常多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四百九十年变节六势,而这六势又叫‘六仪式’。
其中的指令是基于皇帝已知的八卦,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卦哲学息息相关。
电影行业五大国内导演的代表作品与创作风格分析
电影行业五大国内导演的代表作品与创作风格分析电影导演是电影创作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以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塑造了许多经典作品。
本文将分析国内电影行业五位杰出导演的代表作品以及他们的创作风格。
一、张艺谋——《红高粱》与现实主义风格张艺谋是中国现代电影的代表导演之一,他的《红高粱》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部电影以中国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寓言式的故事,通过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示了现实主义的特点。
张艺谋擅长运用大胆的镜头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刻画,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
二、陈凯歌——《霸王别姬》与浪漫主义风格陈凯歌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的代表作品《霸王别姬》被誉为中国电影的巅峰之作。
这部电影通过全景式的叙事方式,展示了一个扑朔迷离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人性、命运和传统价值的思考。
陈凯歌擅长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表现情感与情绪,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触动。
三、冯小刚——《手机》与喜剧风格冯小刚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导演之一,他的《手机》被认为是中国新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电影通过幽默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道德与贪婪的故事,让观众在欢笑之中思考人性的脆弱与扭曲。
冯小刚擅长运用喜剧元素来处理严肃的题材,使得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深刻的思考。
四、王家卫——《东邪西毒》与艺术实验风格王家卫是中国电影界的艺术家型导演,他的代表作品《东邪西毒》以其独特的艺术实验手法著名。
这部电影以武侠片为题材,通过非线性叙事、抽象的画面和独特的音乐剪辑展现了导演对电影语言的超越与创新。
王家卫擅长运用镜头的美感和声音的独特处理来营造独特的电影风格。
五、宁浩——《疯狂的石头》与黑色幽默风格宁浩是中国电影界的黑色幽默导演代表之一,他的《疯狂的石头》以黑色幽默的手法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系列围绕宝贝石头展开的故事,通过讽刺和夸张的表达方式,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荒诞与无奈。
宁浩擅长运用黑色幽默手法来处理敏感的社会问题,使观众在笑声中思考人性的善恶与无常。
张艺谋的电影风格
• 《红高粱》 一方面,无边无际的红高粱是 作为凸显人物性格的特殊氛围,另一方面 又是意象象征。作为红色意象,“红高粱” 是生命之火生命之欲的象征,整体而言, 是生命强力的象征,是诗一般沉醉、升腾、 勃发的生命意志的象征。是先辈们雄强生 命的象征。
• 这种意像美学充分发挥画面影像的表意功 能, 注重画面造型, 强调隐喻、象征、暗示, 轻叙事, 重表现, 主观性强, 抒情色彩浓郁, 影片往往体现出深刻的哲理意味和强烈的 诗意风格。 • 通过几部电影的综合分析,都体现了张艺 谋的电影独特的构思和深刻的寓意,还有 一种意象之美的电影风格。
活 着
• 在《红高粱》中,观众是不会忘记青纱口那 一望无际的高粱地,那野性弥漫的绿色向我 们张扬着自然和生命;在《菊豆》中,观众 的视觉中反复出现杨家染坊里自房粱上悬挂 而下的红黄布条,黄色暗含淫荡而红色却预 示血腥和死亡,那布条更是给人束缚和限制 的联想;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陈家大 院里的大红灯笼以及灰色的高墙更是电影故 事的主线,红灯笼让人想到青楼和挑逗而灰 色的高墙则象征着幽闭和囚禁。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哪院太太捶脚、点 灯就预示谁是老爷的宠幸者;《秋菊打官 司》中秋菊疼痛的表情,意味着即将生产; 《有话好好说》中,菜刀、板砖代表凶器, 一只快速旋转的轮子代表主人公飞快地骑 着自行车,一阵尖利刺耳的声音代表着急 刹车;《菊豆》中杨天青的一只大海碗隐 喻主人公情感和性的饥渴;《红高粱》中 狂野舞动的红高粱意指生命、爱情、欲望 等。
大 红 灯 笼 高 高 挂
有 话 好 好 说
• 这几部电影都体现了张艺谋的构思相当独 特、新奇、精巧,具有深刻的寓意, 主要表 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处理上,用大广角的全 景、背处理、虚处理以及不规则构图拍摄 人物。 • 《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红高粱》都体现 了一种意象之美。
张艺谋电影风格分析
张艺谋电影风格分析从红高粱到现在的三枪拍案惊奇,张艺谋共导演了二十几部电影,从摄影到演员再到导演,从电影到歌剧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24年来张艺谋作品很多,获得奖也很多,在中国电影的大词典里,张艺谋已经不仅仅是个典型的符号,更代表着一种引领风尚的潮流;无论是在艺术层面上,还是在商业领域,他所缔造的高峰都被人视为追赶的标尺;在中国电影急需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求得生存的时候,是中国影坛的一面旗帜;这二十多年来,张艺谋的电影的变与不变是明显的,例如他个人的电影风格,他对电影色彩的迷恋和追求,尤其是对红色的偏爱,大红大绿等,色彩鲜明,给人很强的视觉冲突;他的作品主要都是从文学作品改拍的,或只是改变一些方面,进行一种艺术化的处理;但是近几年,张艺谋的电影的创作更趋向于商业化,早起他的电影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像我的父亲母亲,画面很美,给人一种唯美的感觉,但是像后期的电影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场景很壮观,但是没有一种艺术的享受;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商业性,张艺谋的电影地位始终是不可否认的;一、张艺谋电影的独特风格说到张艺谋的电影,不能忘了的是他电影里的摄像、构图以及色彩的使用处理,作为电影学院学的是摄影专业出来的,他对影视的构图色彩的使用有他自己独到的特色;张艺谋导演在,所以他刚开始从事的也是摄影,在他的影片中,它的摄影风格也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首先可以看看他电影的摄像;张艺谋的摄影风格是和他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是紧密联系着的,比如在秋菊打官司中,影片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化的情趣,所以他在电影的拍摄中尽量让影视表现出来的内容贴近一种生活的氛围里,这就需要在摄像中进行处理,而在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说体现的是风格化的,这两部电影都是地地道道的商业篇,电影主要是通过摄影的造型、色彩、用光等手段去补充和渲染,已达到某种效果,例如场景壮观,色彩鲜明,视觉冲击力强;除此之外,张艺谋使用一些摄影技巧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电影的主题,例如在秋菊打官司中,张艺谋改用了严格的纪录片风格来拍摄这部影片,所以在秋菊打官司的第一个镜头是面对街道的长达几分钟的长焦摄影,毫不知情的行人们保持了他们最原始而真诚的行姿,为了看起来更加表现现实,里面50%采用偷拍的镜头;在张艺谋的电影摄像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景别的选取,尤其是远景的使用,如果我们有认真观察会发现他几乎在每一部影片中都有很多的远景尽头,我想这个跟他的电影场面看起来很宏大也有关系的,比如在早起的电影黄土地中,采用远景的拍摄,大面积运用远景拍摄黄土高原全貌,展示了黄土高原雄伟独特的美,如果没有远景镜头就很难拍出这种意境来,也充分肯定张艺谋对摄影的调动;还有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张艺谋多次地采用高空镜头拍摄大院的全局,展现出一个森严,封闭,阴冷的空间环境;而在商业电影十面埋伏和英雄,这种远景的使用用远景来表现场景场面的宏大;其次来看看他电影的构图;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表现宅院时,张艺谋多次使用俯拍全景镜头,这种构图实现了宅院的死板封闭,这种构图可以实现场景的需要,另外,影片中还反复出现了几重相叠的门的构图,凸现出了人被幽禁于深深宅院的感觉;这种构图是与故事内容相吻合的;在电影英雄中,对“水滴”、“飞箭”的表现,尤其是他们在决斗中说挑起的水珠,水珠溅起,还有无名展示“十步一杀”绝技的“藏书阁”,数十面围成圆形的花鼓则类似于后者满屋的书简,这种构图都很美;还是说说红高粱,红高粱的画面采用的是局部选景的方式,使得画面没有像现实中一样杂乱而是如诗画一般的美丽;再来看看色彩;色彩是张艺谋电影里面最突出的一个亮点,浓重的色彩画面是张艺谋电影的又一特点,而在丰富的色彩元素中,他尤其偏爱一种颜色——红,这是他电影的文化蕴涵;俄罗斯着名画家说过“色彩即思想”是很富道理的;谈到张艺谋的电影就不得不谈他的色彩处理,尤其是他的大红元素;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前期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灯笼”就是中国民族特色很浓郁的事物,同时有在片中表达了很特殊的指意;红色也象征着青春和活力;总之,红的丰富含义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里得到了很好的把握,恰如其分的色彩结合表达了作品的意义,也显示了他独到的个性;张艺谋对色彩的迷恋还表现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上;前期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用黑白与彩色分别叙述现在时空和过去时空,死亡的残酷与爱情的温馨形成鲜明的对照;后期的商业片英雄中,色彩被赋予强烈的象征意味,红、蓝、绿、黑、白交相辉映,每一个打斗场景的颜色都是不一样,一是环境,二是人物的服装;张艺谋色彩的搭配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也是这种艺术化的画面让张电影的形式显得高出内容不只一筹;二、电影的艺术化与商业化90年代后期以来他的电影逐步开始转向大制作、大投资的商业影片,开始其不同风格的艺术创作,另外,近几年他的作品走上了商业大片的道路;使得影片的现实价值大打折扣,影片本身的故事性的缺陷也成了众多影评人口诛笔伐的对象;英雄正是在以上两点上符合了而被称为他在商业上的“试路石”,甚至说是出于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与繁荣的考虑也不无道理;虽然有人说英雄没有连贯具体的故事情节而缺乏味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却是一部中国传统武打片的现代大作,借助现代电脑科技的制作,拍得更加绚丽多姿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因为受观众对武打动作片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影响,十面埋伏和英雄的唯美色彩也相当浓郁,美学想象被高科技的电脑制作巧妙地糅合其中,所以看起来也有形式之美大于内容之美,但不论怎么说,在商业票房和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上英雄都给人留下了不浅的印象;电影的商业化趋向不是个体意识可以引导的,导演张艺谋在这方面的制作也不是除了批判性就没有任何意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推进,事物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张艺谋的电影也当然在这其中;在当今这个好莱坞商业大片大行其道的时代,追求高记录的票房收入已不可避免;在冲刺奥斯卡大奖,为了符合评审者口味,大规模的视觉效果也成了电影制作人的注重点;张艺谋早期的创作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人物环境质朴平实,却内蕴深刻,有着深厚的内涵和意蕴,发人深省,令人回味;其代表作影片红高粱即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讲述了一段生活在高粱地的人们的凄美壮烈的故事,整个影片洋溢着一种生命的酒神精神,气势磅礴,荡气回肠;而像满城尽带黄金甲,艺术主题无论多么冠冕堂皇,都遮掩不了导演对于当代浮躁的消费女性的低级欲望的媚迎和拿捏,片中女性人物着装的过于暴露,也成为其最大的诟病之一,我想真正优秀的艺术电影,应该凭借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来吸引观众,而不是外在的哗众取宠;张艺谋对此辩解说:“根据历史考据,唐朝风气开放,节庆时女人袒胸露乳走在大街上蔚为常态,服装设计只是还原了当时的服饰;”然而张艺谋复原的低胸唐装却忽略一个重要的细节,那就是穿低胸装的唐朝女子,并非真的袒胸露肤,她们还穿着一种遮挡肌肤的浅色内衣;没有了这种内衣,我们就看到了张氏的比之今日前卫女性还超前的大胆豪放唐代女性;不管怎么样,张艺谋的电影成就是不言而喻的,他的电影的色彩构图以及拍摄手法都是他的一大特色,毕竟电影不是公益事业,它的产业化属性决定了其不能与市场背离的太远,他必须改变自己拍戏的路子,需要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才能实现审美意义的价值,因此张艺谋为追求商业利润而大造嚎头的做法也无可厚非;通过剧中人物着装、加大宣传力度、运用明星效应等做法来增加票房收入也有其合理之处;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张艺谋作为中国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传奇,以其独特的拍摄手法和艺术技巧,鲜明层次的画面感,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影视作品,也确立了其在电影领域的地位,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
《张艺谋导演的创作风格及对现实的影响》毕业论文设计
《张艺谋导演的创作风格及对现实的影响》毕业论文设计导演张艺谋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而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
本文将探讨张艺谋导演的创作风格以及他作品对现实的影响。
通过对他的代表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张艺谋导演的创作天赋和对社会的深入观察。
首先,张艺谋导演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大胆的表现手法著称。
他熟练运用各种电影语言,塑造出引人注目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例如,在电影《英雄》中,他运用了色彩的变化和冷暖色调的对比,通过独特的画面展现手法,营造出令人难忘的视觉魅力。
而在电影《活着》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影像的黑白对比和动静的转换,令观众深入感受到人物命运的沉重与无奈。
这些独特的表现手法为他的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与众不同。
其次,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充满着深度的现实主义思考。
他勇于面对社会现实的丑陋和人性的复杂,对社会现象进行触动。
在电影《红高粱》中,他通过描绘农村乡土文化的生动细节,直击社会的黑暗面,揭露了权力腐败和封建迷信对普通人命运的摧残。
而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他拍摄了真实的学生生活,以扎实的事实展现教育问题,打破了以往对教育的美化和浪漫化。
这些作品不仅让观众深入思考社会现象,也对人物命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此外,张艺谋导演作品中对人性与情感的揭示也备受赞赏。
他擅长塑造细腻真实的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讨,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情感的纷繁。
在电影《秋菊打官司》中,他通过描绘主人公秋菊的坚毅和不屈精神,展现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抗和对正义的追求。
而在电影《让子弹飞》中,他以黑色幽默的手法,通过极具个性的角色形象,探讨了权力与正义的较量,引发观众对人性的深度思考。
综上所述,张艺谋导演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他的作品独一无二地展现了不同角度的人性、社会现象和情感。
通过对他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张艺谋导演的创作天赋和对社会的深度观察。
张艺谋电影的作品风格及分析
张艺谋电影的作品风格及分析首先,张艺谋的作品风格鲜明,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他喜欢使用鲜明的色彩,以及强烈的情感和动作表达来营造戏剧性的效果。
他以其精心构造的场景和精美的镜头抓住观众的眼球,带领观众进入他创造的独特世界。
例如在《活着》中,他使用了大量的鲜红色和黑白对比的视觉元素,来突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状态。
而在《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他则运用了精美的服装和场景构建,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冲突与融合。
其次,张艺谋的作品经常探讨人性和社会问题。
他倾向于关注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物的命运,揭示社会的不公和压迫。
他将个人的故事与社会、历史的背景融为一体,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在《红高粱》中,他通过对一个家族三代人的描绘,揭示了中国农村的封建习俗和家庭关系的变迁。
而在《鬼子来了》中,他则通过对日本侵华行为的揭露,让观众深刻体会到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和破坏。
此外,张艺谋的作品常常使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来表达内在的情感和主题。
他借助符号和视觉元素,以及动作和表情,来暗示人物心理的变化和发展。
例如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他使用了大量的红色元素,象征着权力和财富的欲望,以及对红灯笼一族的控制和压迫。
而在《菊豆》中,他则通过大量的视觉符号和对比,来表达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边缘和束缚。
最后,张艺谋的作品还常常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他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研究深入浅出地融入到其作品中,使得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例如在《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他运用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武术和戏剧元素,让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在《十面埋伏》中,他则将中国古代战争策略和人性的复杂性相结合,创造了一个独特而令人深思的作品。
综上所述,张艺谋的作品风格鲜明,他善于运用鲜明的色彩和情感表达,以及精心构造的场景和镜头来吸引观众。
他经常通过探讨人性和社会问题,以及使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深入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分析张艺谋电影《影》的特点
张艺谋的《影》美学上大胆的尝试纵观张艺谋的作品,我们发现他的作品可以分作两种,一种重色彩,一种重叙事。
就《影》的预告片所呈现出的成色来看,美学风格上是开创性的,但隐隐中也有一些不安的因素。
就《影》的预告片所呈现出的成色来看,美学风格上是开创性的,但隐隐中也有一些不安的因素。
张艺谋是一个擅长于色彩叙事的导演,从《影》的预告片来看,这种色彩叙事表现得尤为突出。
整部预告片的效果呈现出一种浓浓的中国水墨画风格,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都传递出中式意趣。
影片对于景别、光线都有着精准的运用。
在早前曝光的预告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张艺谋对邓超饰演的两个角色不同的光线转换。
《影》的官方剧情简介没有介绍任何剧情,只是简单的发问“是愿做真身,还是愿做影子?是明处做人,还是暗处做鬼,换作是你,如何选择?”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电影《影》中张艺谋还注入了大量的哲学思考。
他提出的“选择”的问题,也是很多人面临的哲学问题。
在中国的哲学体系中“善与恶、明与暗”都是没有定论的,所以现在这又是一个复杂的命题。
张艺谋的叙事能力尚且存疑,遑论在叙事上又加上了浓浓的哲学思辨气息。
张艺谋能否驾驭得了这个宏大的故事,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对于张艺谋这部《影》已是期待甚久,国师只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让我沉浸在了“影”的世界。
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这部影片。
东方美学和色彩减法看过预告片以及张艺谋的一些采访后,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这样大程度长时间的统一水墨风格,会不会视觉疲劳?”不会。
这些年来,由于遭受各种外来文化冲击,急需文化自信的中国市场开始了大范围的“中国风”创作。
无论是纯艺术还是出于商业目的,我们见证了一批又一批的“三不像”作品,不单单是影视或是音乐。
张艺谋在没有了欧美制片的束缚后,他呈现了真正的东方美学。
说到《影》这部作品中的东方美学,大到整体的水墨丹青画风、山水、房屋布景,小到衣着、屏风,更细微到各种刺绣花纹。
除静物的美学设计外,武术动作、音效配乐都在呈现着张艺谋高水准的艺术水准。
浅析张艺谋电影的特点
1、色彩运用鲜明。
张艺谋导演对于色彩的敏感程度,是其他同代导演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对红色,更是情有独钟。
张艺谋导演在影视作品中对于红色的运用是十分出彩的,比如最早的《红高粱》中的“高粱酒”、“最后的血红画面”,再到《菊豆》中的“红染布”,又到后来的《秋菊打官司》中的“红辣椒”,都十分鲜明的在影片中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他能大胆运用大片大片的中国红或者黄色来烘托气氛,比如《英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张艺谋十分注重画面的美感,像《我的父亲母亲》(早期的)和《英雄》、《黄金甲》、《十面埋伏》等都这样,给人一种很唯美的感觉。
个人比较欣赏《我的父亲母亲》,它把人内心中最深处的情感表达的非常好,最纯朴的人,最纯洁的爱情,很感人、唯美。
2、电影风格有活力。
早期的张艺谋电影风格都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活力,也是因为这种特别的活力,才能让张艺谋导演拥有直面社会现实的勇气。
使得张艺谋能够冲破以往电影风格来寻找新的电影语言。
3、深度的思辨性和创新性。
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具有非常深刻的思辨性和创新性。
首先是思辨性,张艺谋导演在电影中表现出的思辨性,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谁对谁错的方面,他更多的是对于社会和民族心理结构,以及社会人际关系的思辨;通过电影的艺术语言和造型,深入剖析社会经济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历史原意,探索社会历史变化的内在动力,从生活的最底层,把握人们的心理结构,进而了解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结构。
其次就是张艺谋的创新性,他每一部电影的创作都力求有所突破,对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塑造上,都最大限度的表现新的视点;最形象的表达自己对电影的认识,并形成了他特有的叙事方法,视觉效果,生动的证明了一名“中国最勤奋”的电影工作者的誓言。
4、彰显女性的个性。
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中,女性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早期影片尤其彰显女性的个性与魅力。
每部作品中的女性都是不同性格不同身份女性的代表。
5、总结。
总的来说,张艺谋的电影非常善于表达和传递中国文化,叙述、类型、风格多变,从来不重复,追求突破;背景音乐唯美动听,画面宏伟壮丽;深度剖析人性,追求生命的意识,同时选角严格,善于挖掘新人。
张艺谋电影风格全解析
张艺谋电影风格全解析一、电影类型1、改编类电影张艺谋很多的电影都改编自小说,通过小说的手法讲述电影内容,比如《一个和八个》改编自郭小川的《一个和八个》,《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菊豆》改编自刘恒的小说《伏羲伏羲》,《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小说《活着》,《金陵十三钗》改编自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等等。
电影作为艺术表达的一种方式,多少会带有导演的个人风格,有时会对原著造成极大的改动,甚至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2、写实类电影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在我看来,所有的电影,其情节和人物完全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
反映现实的题材电影,具有真实感人的特性,能真正的打动人心,体现人情世故。
比如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红高粱》、《活着》、《活着》、《我的父亲母亲》都是非常写实类的电影,极具观赏价值。
3、反思类电影张艺谋拍过《红高粱》、《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一个都不能少》等这些反思类题材的电影,电影中充满了深刻的社会思考和文化内蕴以及人性的探讨,如《菊豆》反思了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对人性的压抑,《活着》反思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关系。
4、商业类电影商业类电影的特征就是场景绚丽,演员阵营强大,特技运用较多,但是情节较为简单,缺乏艺术内涵。
他后期拍的电影,越来越喜欢大场景,大明星,这些都是票房的基础。
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的剧情完全和外国人的审美观念一致,剧中炫目多彩的场景根本只是为吸引观众的眼球,来争取票房,而一部好的电影是不需要这些的。
二、艺术特点1、悲剧情节这其实不算是张艺谋的个人风格,第五代导演都偏爱悲剧。
可能是特殊的历史时期导致的。
张艺谋电影中,直面个人人生悲剧的影片是其电影艺术的代表,比如巩俐在影片中饰演的菊豆,就是封建家族背景下的牺牲品,影片中天青的懦弱就是造成影片悲剧的主要原因,即便曾经他内心有非常多的想法,但是传统家庭观念的根深蒂固,让他不得不去面对现实。
电影分析
张艺谋曾经导演过10几部电影,若分类的话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形式主义风格,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有话好好说》等;一类是唯美式风格,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等;一类是写实主义风格,《秋菊打官司》、《一个也不能少》等。
作为一个蜚名海外的大导演,其电影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点: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亲情结《千里走单骑》中父亲在电话中得知儿子已经去世,他在雪域高原上停下车子,独自面对群山,群山无言;父亲回到日本,来到海边,独自面对大海,波涛无语这两场静默,让我心绪沉淀。
开场5分钟,影片巧妙地把父子之间的矛盾成因化为背景悬念,于是高田一次次被不着痕迹地放置到拍摄傩戏的两难境地。
亲情是唯一的驱动力,健一知道希望父亲快点回来,亲情和责任感驱使高田带着扬扬上了路等情节设置,展现了张艺谋丰富的镜头捕捉力,所有的情感都含而不发,但又处处显得温馨动人、幽默而不着痕迹。
《黄土地》中农家女翠巧在八路军战士顾青的启发下,认识到父命只会损害自己的成人;《大红灯笼高高挂》反复出现的大红灯笼就是父亲权力的象征;《红高粱》中传统父亲的形象是由蒙面盗,李大头,秃三炮和日本军队等具体承担的。
2、悲剧的重复悲剧的力量就是如此强烈和通透,因为人物的设置命运的安排而有着叠加和累计的效果,让人震撼至深。
《菊豆》中染坊主杨金山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
他性无能,将2房妻子折磨至死都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而亦在菊豆身上延续着悲剧。
这样一个冷血的人物在其瘫痪之后的生活几乎是生不如死。
青天这绝对一个“老实人”形象。
他习惯了逆来顺受,即使是因为愤怒砍在楼梯上的刀,在面对金山问话的时候仍旧装做好不知情的样子问:”婶婶没有事吧,是不是病了”。
而在面对菊豆所带来的吸引的时候,也选择了把房门紧锁来避嫌。
而在面对瘫痪的金山放火准备和他们同归于尽的举动,他虽然是放下狠话,却不愿因此而将金山弄死。
他说”毕竟他是我叔阿!”虽然也有和菊豆厮守的时候,但他的身份终究是不见天日的,对着自己亲生骨肉也只能以兄弟相称。
张艺谋电影风格分析
张艺谋电影风格分析张艺谋是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他的电影作品风格独特,深受观众的喜爱,同时也获得了国内外的赞誉。
他的电影作品多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兼具实验性和戏剧性,他注重对个体生活状态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也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他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首先,张艺谋的电影作品风格鲜明,他通常善于运用大胆的视觉表现手法来创作电影,例如《红高粱》中的色彩构图和视觉冲击力、《活着》中的饱满的镜头语言、《英雄》中的色彩运用和美学风格等等,这些都是张艺谋电影的标志。
他的色彩运用饱满丰富,通过对比和碰撞不同颜色的运用,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他的构图和镜头语言也非常有力,通过对人物的位置和角度的安排,使得画面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视觉张力。
其次,张艺谋的电影多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他善于从身边的生活和社会现实中找到戏剧性和艺术性,使得他的电影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他关注个体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问题,通过细腻的刻画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现实的苦涩。
例如《活着》以一个普通农民的故事展现了中国社会70年代至90年代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生活的艰辛,揭示了人的生活被众多的外部因素所左右,同时也带给观众对生命的思考和启示。
此外,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中也运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手法,通过对对象、符号和场景的选择和组合,传达出他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红高粱》中的红色高粱、《英雄》中的色彩运用和降雨场景等,都具有象征意义,使得电影具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受。
这种象征性的呈现方式使得他的电影作品具有了更多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同时也使得观众更易于体悟和理解他想要表达的主题和内涵。
总的来说,张艺谋的电影风格独特,既注重对个体生活状态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又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他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他的电影作品既具有现实主义的原则,也兼具实验性和戏剧性,通过对色彩、构图和镜头语言的运用,创造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和戏剧性。
论张艺谋导演电影风格及其演变
论张艺谋导演电影风格及其演变
张艺谋是中国著名的导演,其电影风格和作品风格具有明显的
个性和代表性。
他的电影作品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奢华和华丽场景:张艺谋的电影风格中,常常出现宏伟
壮丽的场景和极富美感的画面,如《英雄》中的古代城市和服装、《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金色恢弘场景等。
2.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张艺谋的电影情节通常相当复杂,涉及
大量角色,而且他经常使用非线性叙事,通过不同角度的表达来让
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
3.主题探讨的深度:张艺谋的电影主题涉及社会、历史、家庭、道德等多方面,并且常常通过小人物和微观视角来表达出大问题。
4.音乐和舞蹈元素的运用: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出身的导演,张
艺谋常常将音乐和舞蹈元素融入到电影中,带来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
张艺谋的电影风格在其职业生涯中有所演变。
早期作品如《红
高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主要关注于中国农村生活和爱情故事,这些作品比较简单而真实,强调人情味和生活特征;而在中期作品
如《活着》和《秋菊打官司》中,张艺谋开始更加深入探讨人性、
社会和历史问题;近期作品如《菊花台》和《归来》中,他的电影
风格更加表现出华丽的视觉效果和震撼人心的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张艺谋的电影风格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故
事情节,其作品呈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矛盾冲突与融
合交融。
张艺谋电影艺术风格探索
张艺谋电影艺术风格探索【摘要】张艺谋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他的电影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本文对张艺谋电影艺术风格进行探索,分析了其起源、特点、演变、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
张艺谋电影风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他的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而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视觉呈现成为其标志性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艺谋的电影风格逐渐演变,并对中国电影产生深远影响。
在未来,张艺谋的电影风格仍将继续发展,为中国电影带来新的启示。
张艺谋电影艺术风格探索揭示了其独特之处和持续影响,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张艺谋、电影艺术、风格、探索、起源、特点、演变、影响、未来发展、总结、独特之处、持续影响、中国电影1. 引言1.1 张艺谋电影艺术风格探索张艺谋是中国当代著名导演,他在中国电影界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他的电影作品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
本文将对张艺谋的电影艺术风格进行探索,分析其起源、特点、演变、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
通过对张艺谋电影风格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同时也可以对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预测和展望。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不仅在中国电影界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影响了国际电影领域。
在未来,张艺谋的电影风格将继续发扬光大,并对中国电影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对张艺谋电影艺术风格的探索,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电影的当代发展状况,同时也能够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做出更多的贡献。
2. 正文2.1 张艺谋电影风格的起源张艺谋电影风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他在1987年执导的处女作《红高粱》。
这部电影展现了他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历史背景的敏感把握。
张艺谋在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和光影效果,突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他还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腻的情节安排和动人的表演,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这种融合了艺术性与商业性的风格,让张艺谋一举成名,被誉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
除了《红高粱》,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是他风格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浅析张艺谋电影的特点
浅析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张艺谋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作品广受赞誉,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讨论。
张艺谋的电影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包括叙事方式、题材内容、美学风格等方面。
首先,张艺谋的电影常常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通过回忆、闪回等手法将故事情节展开。
例如,他的第一部长片《红高粱》就以一种荒诞的方式叙述了一个家族的命运,通过闪回和倒叙的手法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推敲。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性,也使得观众对故事情节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其次,张艺谋的电影注重描绘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物和日常场景。
他关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以真实的表演和细腻的刻画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经历。
例如,在《活着》中,他通过对一位老农民的命运展开叙述,描绘出了中国大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苦难和生活真相。
尽管电影中的情节常常很悲惨,但张艺谋的作品总能在无声的细节中表达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关怀。
此外,张艺谋的电影还常常携带有政治和社会意义,对现实社会问题发表评论和探讨。
例如,在《一个都不能少》中,他通过一个农村小学教师贫困生活的描绘,探讨了中国教育问题和农村孩子的成长困境。
他的电影既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又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呼吁。
在美学风格上,张艺谋的电影常常注重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运用,通过镜头语言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他善于运用大胆的视觉效果和精心设计的美术布景,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英雄》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不同色彩来区分不同角色的故事,增强了电影的视觉效果和故事的张力。
此外,他还注重音乐的运用,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增强电影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
综上所述,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具有独特的叙事方式、主题内容、美学风格等特点。
他的电影常常通过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和真实细腻的情感描写,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和人物命运。
他注重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运用,通过视觉冲击力和音乐的配合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丰富多样,不仅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也是对生活、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艺谋电影风格分析
从《红高粱》到现在的《三枪拍案惊奇》,张艺谋共导演了二十几部电影,从摄影到演员再到导演,从电影到歌剧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24年来张艺谋作品很多,获得奖也很多,在中国电影的大词典里,张艺谋已经不仅仅是个典型的符号,更代表着一种引领风尚的潮流。
无论是在艺术层面上,还是在商业领域,他所缔造的高峰都被人视为追赶的标尺。
在中国电影急需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求得生存的时候,是中国影坛的一面旗帜。
这二十多年来,张艺谋的电影的变与不变是明显的,例如他个人的电影风格,他对电影色彩的迷恋和追求,尤其是对红色的偏爱,大红大绿等,色彩鲜明,给人很强的视觉冲突。
他的作品主要都是从文学作品改拍的,或只是改变一些方面,进行一种艺术化的处理。
但是近几年,张艺谋的电影的创作更趋向于商业化,早起他的电影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像《我的父亲母亲》,画面很美,给人一种唯美的感觉,但是像后期的电影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场景很壮观,但是没有一种艺术的享受。
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商业性,张艺谋的电影地位始终是不可否认的。
一、张艺谋电影的独特风格
说到张艺谋的电影,不能忘了的是他电影里的摄像、构图以及色彩的使用处理,作为电影学院学的是摄影专业出来的,他对影视的构图色彩的使用有他自己独到的特色。
张艺谋导演在,所以他刚开始从事的也是摄影,在他的影片中,它的摄影风格也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
首先可以看看他电影的摄像。
张艺谋的摄影风格是和他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是紧密联系着的,比如在《秋菊打官司》中,影片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化的情趣,所以他在电影的拍摄中尽量让影视表现出来的内容贴近一种生活的氛围里,这就需要在摄像中进行处理,而在《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说体现的是风格化的,这两部电影都是地地道道的商业篇,电影主要是通过摄影的造型、色彩、用光等手段去补充和渲染,已达到某种效果,例如场景壮观,色彩鲜明,视觉冲击力强。
除此之外,张艺谋使用一些摄影技巧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电影的主题,例如在《秋菊打官司》中,张艺谋改用了严格的纪录片风格来拍摄这部影片,所以在《秋菊打官司》的第一个镜头是面对街道的长达几分钟的长焦摄影,毫不知情的行人们保持了他们最原始而真诚的行姿,为了看起来更加表现现实,里面50%采用偷拍的镜头。
在张艺谋的电影摄像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景别的选取,尤其是远景的使用,如果我们有认真观察会发现他几乎在每一部影片中都有很多的远景尽头,我想这个跟他的电影场面看起来很宏大也有关系的,比如在早起的电影《黄土地》中,采用远景的拍摄,大面积运用远景拍摄黄土高原全貌,展示了黄土高原雄伟独特的美,如果没有远景镜头就很难拍出这种意境来,也充分肯定张艺谋对摄影的调动。
还有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张艺谋多次地采用高空镜头拍摄大院的全局,展现出一个森严,封闭,阴冷的空间环境。
而在商业电影《十面埋伏》和《英雄》,这种远景的使用用远景来表现场景场面的宏大。
其次来看看他电影的构图。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表现宅院时,张艺谋多次使用俯拍全景镜头,这种构图实现了宅院的死板封闭,这种构图可以实现场景的需要,另外,影片中还反复出现了几重相叠的门的构图,凸现出了人被幽禁于深深宅院的感觉。
这种构图是与故事内容相吻合的。
在电影《英雄》中,对“水滴”、“飞箭”的表现,尤其是他们在决斗中说挑起的水珠,水珠溅起,还有无名展示“十步一杀”绝技的“藏书阁”,数十面围成圆形的花鼓则类似于后者满屋的书简,这种构图都很美。
还是说说《红高粱》,红高粱的画面采用的是局部选景的方式,使得画面没有像现实中一样杂乱而是如诗画一般的美丽。
再来看看色彩。
色彩是张艺谋电影里面最突出的一个亮点,浓重的色彩画面是张艺谋电影的又一特点,而在丰富的色彩元素中,他尤其偏爱一种颜色——红,这是他电影的文化蕴
涵。
俄罗斯著名画家说过“色彩即思想”是很富道理的。
谈到张艺谋的电影就不得不谈他的色彩处理,尤其是他的大红元素。
《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前期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灯笼”就是中国民族特色很浓郁的事物,同时有在片中表达了很特殊的指意;红色也象征着青春和活力。
总之,红的丰富含义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里得到了很好的把握,恰如其分的色彩结合表达了作品的意义,也显示了他独到的个性。
张艺谋对色彩的迷恋还表现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上。
前期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用黑白与彩色分别叙述现在时空和过去时空,死亡的残酷与爱情的温馨形成鲜明的对照;后期的商业片《英雄》中,色彩被赋予强烈的象征意味,红、蓝、绿、黑、白交相辉映,每一个打斗场景的颜色都是不一样,一是环境,二是人物的服装;张艺谋色彩的搭配可以说是一种艺术。
也是这种艺术化的画面让张电影的形式显得高出内容不只一筹。
二、电影的艺术化与商业化
90
年代后期以来他的电影逐步开始转向大制作、大投资的商业影片,开始其不同风格的艺术创作,另外,近几年他的作品走上了商业大片的道路。
使得影片的现实价值大打折扣,影片本身的故事性的缺陷也成了众多影评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英雄》正是在以上两点上符合了而被称为他在商业上的“试路石”,甚至说是出于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与繁荣的考虑也不无道理。
虽然有人说《英雄》没有连贯具体的故事情节而缺乏味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却是一部中国传统武打片的现代大作,借助现代电脑科技的制作,拍得更加绚丽多姿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因为受观众对武打动作片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影响,《十面埋伏》和《英雄》的唯美色彩也相当浓郁,美学想象被高科技的电脑制作巧妙地糅合其中,所以看起来也有形式之美大于内容之美,但不论怎么说,在商业票房和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上《英雄》都给人留下了不浅的印象。
电影的商业化趋向不是个体意识可以引导的,导演张艺谋在这方面的制作也不是除了批判性就没有任何意义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推进,事物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张艺谋的电影也当然在这其中。
在当今这个好莱坞商业大片大行其道的时代,追求高记录的票房收入已不可避免;在冲刺奥斯卡大奖,为了符合评审者口味,大规模的视觉效果也成了电影制作人的注重点。
张艺谋早期的创作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人物环境质朴平实,却内蕴深刻,有着深厚的内涵和意蕴,发人深省,令人回味。
其代表作影片《红高粱》即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讲述了一段生活在高粱地的人们的凄美壮烈的故事,整个影片洋溢着一种生命的酒神精神,气势磅礴,荡气回肠。
而像《满城尽带黄金甲》,艺术主题无论多么冠冕堂皇,都遮掩不了导演对于当代浮躁的消费女性的低级欲望的媚迎和拿捏,片中女性人物着装的过于暴露,也成为其最大的诟病之一,我想真正优秀的艺术电影,应该凭借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来吸引观众,而不是外在的哗众取宠。
张艺谋对此辩解说:“根据历史考据,唐朝风气开放,节庆时女人袒胸露乳走在大街上蔚为常态,服装设计只是还原了当时的服饰。
”
然而张艺谋复原的低胸唐装却忽略一个重要的细节,那就是穿低胸装的唐朝女子,并非真的袒胸露肤,她们还穿着一种遮挡肌肤的浅色内衣。
没有了这种内衣,我们就看到了张氏的比之今日前卫女性还超前的大胆豪放唐代女性。
不管怎么样,张艺谋的电影成就是不言而喻的,他的电影的色彩构图以及拍摄手法都是他的一大特色,毕竟电影不是公益事业,它的产业化属性决定了其不能与市场背离的太远,他必须改变自己拍戏的路子,需要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才能实现审美意义的价值,因此张艺谋为追求商业利润而大造嚎头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通过剧中人物着装、加大宣传力度、运用明星效应等做法来增加票房收入也有其合理之处。
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张艺谋作为中国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传奇,以其独特的拍摄手法和艺术技巧,鲜明层次的画面感,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影视作品,也确立了其在电影领域的地位,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