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合集下载

桥梁沉降观测规范

桥梁沉降观测规范

桥梁沉降观测规范篇一:铁路桥梁工程专业沉降变形观测要求桥梁工程专业沉降变形观测具体要求1、一般规定(1)无砟轨道铺设前,应对桥梁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桥基础沉降、梁体变形等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2)通过各施工阶段对墩台沉降的观测,验证和校核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并根据沉降资料的分析预测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量,进而确定桥梁工后沉降是否满足铺设无砟轨道要求。

(3)根据沉降资料分析,对沉降量可能超标的墩台研究对策,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同时积累实体桥梁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为完善桩基础沉降分析方法作技术储备。

(4)观测期内,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核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2、桥梁变形控制标准(1)梁部梁部变形以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轨道铺设后,无砟桥面梁的徐变上拱值不宜大于10mm。

(2)桥梁墩台桥梁墩台基础的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允许值:墩台均匀沉降量(无砟轨道):≤20mm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无砟轨道):≤5mm对于高速铁路,控制桥涵沉降,主要是工后沉降,计算工后沉降的值,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偏差很大。

因此有必要进行实测验证,积累观测数据。

(3)框构桥、旅客地道及涵洞框构桥、旅客地道及涵洞的地基为压缩性土地层时,应计算其沉降,铺设无砟轨道时,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相应地段路基的控制标准。

3、变形观测方案(1)观测点布置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需要,需要在梁部、桥墩及承台上设置观测标。

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连续梁的一联根据联长的大小设置18~28个观测标;特殊结构桥梁根据施工图纸规定设置观测标;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1)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每30孔选择1孔设置观测标。

桥梁沉降控制及观测措施

桥梁沉降控制及观测措施

9.10桥梁沉降控制及观测措施9.10.1沉降控制主要包括桥代表性墩台沉降变形观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上拱变形观测、涵洞沉降观测等。

桥梁墩台按以下要求频率进行测点埋设及观测:(1)所有摩擦桩墩位均需预埋;(2)柱桩墩位按10%进行预埋;(3)所有特殊结构孔跨边、主墩均需预埋;(4)岩溶特别发育地段墩柱需进行预埋观测。

沉降观测原件埋设在墩身侧面居中位置,预埋高度以便于观测为准。

前期沉降观测元件可埋设在承台定面,后转移到墩身侧面。

9.10.1.1 沉降观测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一般应不少于6个月;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60天。

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桥涵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

表9-10-2 墩台沉降观测频次注:观测墩台沉降后,应同时记录结构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

9.10.1.2 沉降评估桥涵基础沉降分析评估采用曲线回归法。

对于预制梁桥,基础沉降应按架梁前、后两阶段进行;对于原位施工的桥梁及涵洞,基础沉降应根据实际施工状态及荷载变化情况,划分多个阶段。

处于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地质的桥梁,当墩台沉降值趋于稳定且沉降总量不大于5mm时,可判定沉降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条件。

对于一般的桥梁其墩台工后沉降≤20mm,相邻墩台的沉降差≤5mm;对于连续梁等特殊结构其相邻墩台均匀沉降差的允许值满足设计允许值。

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无砟轨道铺设跨中徐变上拱:L≤50m时,不应大于7mm;L>50m时,不应大于L/7000或14mm。

涵洞工后沉降量与路基一致且≤15mm。

满足以上条件的桥涵可铺设无砟轨道。

9.10.2 观测资料整理及提交资料1. 观测资料应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及相关规定要求。

2. 人工测试数据必须在观测当天及时输入计算机,核对无误后在计算机内备份;自动采集测试数据应及时在计算机内备份。

桥墩沉降观测方案

桥墩沉降观测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31.1工程概述31.2编制依据42沉降观测根本要求42.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42.2观测目的52.3观测围52.4沉降观测测设要求53沉降变形观测点布置及观测频次53.1观测点的布置53.2观测频次84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84.1水准点的布设84.2工作基点布设85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95.1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105.2观测精度115.3沉降观测实施要求116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及管理126.1一般要求126.2资料整理136.3提交资料137质量保证措施137.1仪器的质量控制137.2观测阶段质量控制137.3质量保证体系138保护措施和制度148.1水准基点及工作基点148.2监测点及元器件的标识、保护148.3保护奖罚措施141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走马垃圾二次转运站位于九龙坡区走马镇,本工程主要由成渝高速公路主线〔变速车道〕、新建A匝道、新建B匝道、改建C匝道、改建D匝道、改建F 匝道、新建进场道路、还建道路构成,工作容有:道路、桥梁、岩土、交通平安、照明、收费场站、排水等。

A匝道桥上部构造采用2x〔28+29+28〕+〔29+2x30〕+〔3x30〕=349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单幅设置。

箱梁采用斜腹板单箱单室截面,箱梁梁高1.7米。

箱梁顶部标准宽度9米,箱梁底部宽度4.875米;0*台至A2*墩箱梁顶部宽度由9.257米向9米渐变,箱梁底部宽度由5.131米向4.875米渐变,翼缘悬臂1.75米,顶板厚0.28米、底板厚0.25米,跨中腹板厚0.5米,端部腹板厚0.8米。

桥台均采用重力式桥台,根底为桩扩大根底,桩基嵌入中风化岩层深度不得小于3倍桩径。

桥墩采用花瓶墩接承台形式,花瓶墩厚度分别为2.0、2.5米,根底为嵌岩桩。

1*、2*、10*、11*采用单排2Φ2.0m钻孔灌注桩,上接四边型承台,上接2米的花瓶墩;8*、9*墩采用双排2Φ2.0m钻孔灌注桩,上接四边型承台,上接2.0米的花瓶墩;3*、4*、5*、6*、7*墩采用双排2Φ2.0m钻孔灌注桩,上接四边型承台,上接2.5米的花瓶墩。

某桥沉降观测方案

某桥沉降观测方案

某桥沉降观测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键盘上,激发了我对这座桥梁的无限想象。

这座桥梁,跨越了城市的繁华与宁静,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

而我,将用我的经验和智慧,为它量身打造一份沉降观测方案。

一、项目背景这座桥梁的建设,是城市交通布局的重要一环,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桥梁在投入使用后能够稳定运行,防止因沉降导致的安全隐患,我们需要对桥梁进行沉降观测。

这份方案,旨在为桥梁的沉降观测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步骤。

二、观测目标1.确定桥梁的沉降量,了解沉降速度和沉降趋势。

2.分析沉降原因,为桥梁的维护和加固提供依据。

3.确保桥梁在沉降过程中不出现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观测方法1.水准测量法:使用高精度水准仪,定期对桥梁的沉降点进行测量,记录沉降数据。

2.钢尺测量法:在桥梁两侧设立钢尺,定期测量钢尺的长度变化,以此计算沉降量。

3.三维激光扫描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桥梁进行整体扫描,获取桥梁的精确三维坐标,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扫描数据,分析桥梁的沉降情况。

4.遥感观测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桥梁进行定期观测,获取桥梁的形变信息。

四、观测步骤1.前期准备:成立沉降观测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采购相关设备,确保设备精度;制定观测计划。

2.布设沉降点:在桥梁的关键部位布设沉降点,确保沉降点的数量和位置满足观测需求。

3.开展观测:按照观测计划,定期对沉降点进行测量,记录沉降数据。

4.数据分析:将观测数据整理、分析,绘制沉降曲线图,预测沉降趋势。

5.结果反馈:将观测结果及时反馈给桥梁管理部门,为桥梁的维护和加固提供依据。

五、观测周期沉降观测周期为每月一次,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观测频率。

六、注意事项1.观测过程中,要确保观测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数据失真。

2.观测人员要严格遵守观测规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观测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桥梁的沉降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成文版)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成文版)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成文版)沉降观测是对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监测手段之一,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介绍了连镇铁路LZZQ-5标沉降观测方案,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编制依据包括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客运专线铁路有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高邮特大桥、路基等相关图纸文件以及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和连镇铁路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连镇铁路LZZQ-5标地处扬州境内,是一座由9联连续梁、1孔现浇简支箱梁、3座刚构-连续梁桥和721片32m和24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构成的标段。

该标段桥梁占比高达87.85%。

桥梁基础采用打入法PHC-800-130管桩基础和钻孔灌注桩,桥梁墩身采用圆端形实心桥墩,桥台采用矩形桥台。

涵洞孔径采用1.5-6.0m,采用圆涵、框架涵结构,兼顾排水、交通等功能。

沉降观测对于连镇铁路LZZQ-5标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沉降观测,可以监测到地基沉降、桥墩沉降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同时,沉降观测还可以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经验,为相关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轨道对工后沉降的要求非常严格,因为沉降变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难仅凭理论计算来满足要求。

因此,在设计中对每个桥墩进行了沉降量的计算,但在施工期间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以验证或调整沉降设计参数,并采取沉降控制措施,以确保结构物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

这样可以分析、预测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合理确定轨道的铺设时间,确保设计目标的顺利实现。

沉降观测的范围和内容包括站场路基、区间路基、涵洞、桥梁的垂直位移监测和水平位移监测。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JGJ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2)GB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PPP项目第三标段三、观测目的及观测范围1、观测目的工程在设计中虽然对每个桥墩进行沉降量的计算,但是沉降变形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单靠理论计算很难满足施工后的沉降要求。

施工期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评估,验证或调整沉降设计参数,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采取沉降控制措施使结构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

通过对设计沉降的验证和修改、分析、预测出最终沉降量和施工后沉降量。

2、观测范围K4573.69~K4+944.766(0#至10#共11个墩柱)K5+214.766~K5+664.766(19#至33#共15个墩柱)四、沉降观测测设要求:1、沉降观测点布设在墩柱离地面1m位置,使用螺栓式沉降件进行预埋,做好标识及编号。

2、大型市政桥梁变形观测等级为二等,沉降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mm。

3、沉降观测前布设沉降观测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以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并应定期复测,当补充新基准点时,应做稳定性检查或检验,应达到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

五、沉降观测的实施要符合下列程序与要求:1、按确定观测周期与总次数,对监测网进行观测,新建的大型或重要(构)筑物,应从施工开始进行系统的观测,直至变形达到规定的稳定程度。

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2、对各周期的观测成果及时处理,并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统进行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

对监测成果进行变形分析及对变形趋势作预报。

3、沉降观测尽量保持点位稳定,人员、仪器稳定。

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

4、每观测周期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观测点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五、沉降观测频次要求:1、沉降观测首次观测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初始值然后按照计划观测频率进行。

路基、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和路基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一、沉降观测网沉降观测网可采用全线统一的二等水准网,精度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控制,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

沉降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

以设计院交桩并经过复测合格的CPI、CPII二等水准点作为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与检验,并应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位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

1、工作基点应设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观测点。

2、沉降观测点应设在能反映沉降特征的变形体上。

二、沉降观测1.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2.每次沉降观测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相同的图形或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3)固定观测人员(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三、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

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首次观测每个往返测均进行两次读数。

(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

桥梁工程沉降观测实施计划方案

桥梁工程沉降观测实施计划方案

桥梁工程沉降观测实施计划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桥梁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桥梁的沉降问题一直是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关注焦点。

因此,为保障桥梁安全运营,进行桥梁工程沉降观测十分必要。

二、目标及目的本次桥梁工程沉降观测的目标是准确测定桥梁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桥梁的沉降问题,保证桥梁安全运营。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桥梁施工质量,及时发现施工隐患;2.监测桥梁长期沉降情况,为桥梁的维护保养提供依据;3.提供科学数据,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持。

三、实施步骤1.准备工作(1)确定观测时间和观测周期,根据桥梁类型和规模确定观测周期为每月、每季度或每半年。

(2)确定观测点位,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和支承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设置观测仪器。

(3)采购合适的观测仪器,根据实际需求,购买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沉降监测仪器。

(4)组建专业的观测团队,包括测量员、数据处理员等。

2.安装观测仪器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将观测仪器安装在指定的监测点位上。

安装时需注意保持仪器水平、固定稳定,并严密封闭以防雨水和灰尘进入。

3.观测数据采集(1)按照设定的观测周期,定期对观测仪器进行数据采集。

采集要求准确、稳定,并记录相应的环境因素。

(2)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排除异常值。

(3)将观测数据整理并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4.数据处理与分析(1)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平差、数据平滑等。

(2)利用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观测点位之间的差异,判断桥梁的沉降情况是否正常。

(3)将处理和分析的结果进行整理,形成观测报告。

5.沉降问题解决方案根据观测报告,评估桥梁的沉降情况,当发现沉降异常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1)对受影响的桥梁部位进行加固或维修;(2)优化桥梁的设计与施工,减少沉降情况。

四、实施风险及应对措施1.人为因素:如观测仪器设置不准确、操作不规范等,可能导致数据误差。

加强对观测人员的培训,确保操作规范。

高铁大桥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高铁大桥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高铁大桥工程沉降观测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斜射在桌面上,我的手指轻轻敲打着键盘,思绪如流水般涌动。

想起过去十年,那些关于方案写作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眼前。

今天,我将用我的经验,为大家详细阐述一份高铁大桥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一、项目背景高铁大桥作为我国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大桥在运营过程中不出现沉降,我们需要对桥梁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二、观测目的1.掌握桥梁沉降发展趋势,为桥梁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2.确保桥梁在运营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事故风险。

3.为类似工程提供沉降观测经验。

三、观测内容1.桥梁主体结构沉降观测:包括桥墩、桥台、梁体等关键部位。

2.桥梁附属结构沉降观测:包括桥梁引道、防护工程、排水设施等。

3.桥梁周边环境沉降观测:包括桥梁附近的地表、地下水位、土体位移等。

四、观测方法1.静态观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对桥梁关键部位进行高精度测量。

2.动态观测:利用加速度计、位移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桥梁振动、位移等参数。

3.遥感观测: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手段,对桥梁周边环境进行观测。

五、观测频率1.施工阶段:每周进行一次全面观测,关键时期可加密观测频率。

2.运营阶段: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观测,特殊时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密观测频率。

六、数据分析与处理1.建立沉降观测数据库:将观测数据整理归档,便于查询和分析。

2.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专业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沉降发展趋势。

3.预警与评估:根据分析结果,对桥梁沉降情况进行预警,评估桥梁安全风险。

七、观测组织与管理1.成立沉降观测小组:负责观测方案的制定、实施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2.明确观测人员职责:观测人员要严格按照观测方案进行操作,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定期汇报观测情况:观测小组要定期向项目管理部门汇报观测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观测方案。

八、观测设备与人员培训1.配备先进观测设备: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提高观测效率。

桥梁沉降观测与处理

桥梁沉降观测与处理

桥梁沉降观测与处理桥梁是现代交通运输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而桥梁沉降则是桥梁结构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本文将针对桥梁沉降的观测与处理进行详细的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桥梁沉降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桥梁沉降是指桥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下沉现象。

桥梁沉降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1. 地基质量:不同的地基质量会对桥梁的沉降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足或者存在软弱层,将导致桥梁的沉降加剧。

2. 施工工艺:桥梁的施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桥梁的沉降情况。

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降低桥梁的沉降风险。

3. 车流荷载: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通道,长期承受车流荷载的作用,这些荷载会对桥梁的沉降产生一定的影响。

4. 环境因素:如气候、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对桥梁的沉降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桥梁沉降的观测方法为了及时了解桥梁沉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必须进行桥梁沉降的观测。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桥梁沉降观测方法:1. 测量法:通过使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对桥梁的高程进行连续观测和记录,以获取沉降的数据。

2.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桥梁进行监测和观测,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区域内的桥梁沉降情况进行连续监测。

3. 无损检测技术:通过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如激光测距仪、超声波测距仪等,对桥梁进行非接触式测量,以获取桥梁的沉降数据。

三、桥梁沉降的处理方法桥梁沉降的处理是为了避免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和维护桥梁的正常使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桥梁沉降处理方法:1. 合理设计: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和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沉降情况,采用合理的设计措施,减少桥梁的沉降风险。

2. 维护检修:定期对桥梁进行巡查和维护检修,对发现的沉降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桥梁的正常使用。

3. 加固处理:对已经出现较大沉降的桥梁,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减少沉降程度。

4. 疏导交通:如果桥梁的沉降已经达到危险程度,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可以实施交通疏导措施,对车流进行限制或调整。

桥梁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1. 背景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和提前发现潜在问题,本文档旨在介绍桥梁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2. 目标本施工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沉降观测来监测桥梁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沉降问题,以确保桥梁的使用安全性。

3. 施工步骤以下是本专项施工方案的具体步骤:3.1 安装沉降观测点在桥梁的关键部位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沉降观测点。

观测点的选择应考虑桥梁结构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并确保能够全面覆盖桥梁的重要部位。

3.2 安装沉降仪器在每个沉降观测点上安装沉降仪器,用于监测桥梁的沉降变化。

沉降仪器应选择准确可靠的设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准和调整。

3.3 数据采集与分析定期采集沉降仪器所记录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桥梁沉降的趋势和变化情况。

3.4 报告编制与汇总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制沉降观测报告,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汇报。

报告内容应包括桥梁沉降情况的概述、趋势分析和建议措施等内容。

4. 注意事项在进行桥梁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定期检查和维护沉降仪器,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故障。

-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桥梁沉降的异常情况。

5.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桥梁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安装沉降观测点和沉降仪器,定期采集和分析沉降数据,旨在确保桥梁的安全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相关事项,以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沉降观测方案范文

沉降观测方案范文

沉降观测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沉降是指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工程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或地震等原因而发生的沉降和下沉现象。

沉降观测是为了评估工程结构的稳定性、确保结构安全运行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方案旨在通过监测和记录工程结构的沉降情况,为工程设计和运维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观测目的1.评估工程结构的稳定性,确定结构的沉降变化情况;2.及时掌握工程结构沉降的趋势和速度,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3.为工程设计和运维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观测内容1.工程结构的沉降变化情况:通过对选定的监测点进行周期性的沉降观测,记录并分析沉降变化情况。

2.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同时对监测点周围的地下水位进行观测,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工程结构沉降的影响。

四、观测计划1.设定监测点: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点进行沉降观测。

监测点的选择应涵盖工程结构的主要部位和对沉降敏感的位置。

2.确定观测方法:可采用下沉测量仪、GPS等观测设备进行沉降观测。

观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配备。

3.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监测点的特点,确定观测频率。

一般情况下,初期观测频率较高,随着工程稳定,逐渐减少观测频率。

4.数据记录与处理:观测数据的记录应详细、准确。

观测数据的处理应采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报告撰写:观测完成后,根据观测结果撰写观测报告,包括观测方法、观测结果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五、观测仪器设备1.下沉测量仪:可通过激光测距等方式进行测量,测量精度应满足工程要求。

2.GPS:用于确定监测点的坐标,提供空间参考。

3.数据记录设备:如笔记本电脑、记录仪等,用于记录和存储观测数据。

六、观测安全措施1.观测人员应熟悉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在观测过程中,应注意现场安全,遵守现场安全规定。

3.如有需要,应设置警示标识,确保周围人员了解并遵守观测区域的限制。

2024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doc

2024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doc

2024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doc2024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项目背景公路桥涵是公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公众交通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公路桥涵的建设和维护工作越来越重要。

在公路桥涵的施工过程中,沉降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风险因素。

为确保公路桥涵的安全运行,进行沉降观测是必要的。

本方案旨在制定2024年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二、目标与内容1.目标:通过沉降观测,及时发现和监测公路桥涵的沉降变化,确保公路桥涵的安全稳定运行。

2.内容:a.选择观测点位:根据工程设计和实际施工情况,在公路桥涵上选择代表性观测点位,分别设置观测点。

b.观测参数:测量沉降量、垂直位移和沉降速率等参数。

c.观测方法:采用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和GPS测量等方法进行观测。

d.观测频次:根据工程规模和时间要求,确定观测频次,并制定观测计划。

e.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评估沉降变化趋势,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监测。

三、组织机构与责任分工2.桥梁工程师:负责确定观测点位、观测参数和观测方法,并组织实施观测工作。

3.测量人员:负责具体的测量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数据处理人员:负责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观测报告。

5.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督观测工作的实施,审核观测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观测设置与实施1.观测点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公路桥涵上选择6个观测点位,保证覆盖整个桥涵的不同部位,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区域。

2.观测参数:测量沉降量、垂直位移和沉降速率等参数,以确定桥涵的安全状态和变化趋势。

3.观测方法:采用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和GPS测量等方法进行观测,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观测频次:根据工程规模和要求,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观测,每月进行一次简化观测,重点观测桥涵的安全隐患区域。

5.数据处理与分析:测量人员将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录入电脑,数据处理人员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观测报告。

(整理)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整理)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J962-2009;4)《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5)《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标段所有桥梁工程。

三、测量依据1、设计图纸;2、设计院交桩成果;3、铁四院已评估的CPI、CPII复测成果及加密点测量成果。

四、观测目的和范围1、观测目的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预期目标顺利进行,必须对桥涵和路基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充分了解桥涵和站场路基的沉降值,沉降变化趋势和稳定情况,从而控制软土填土速率。

在实际填筑中应严密监视各种埋设仪器的观测指标,及时进行综合分析而定。

根据沉降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沉降变化情况指导施工,确保客运专线无渣轨道结构铺设质量。

2、观测范围本标段的观测范围DK168+900—DK191+100,包括肖灵夼中桥、肖灵夼大桥、肖灵夼特大桥、油家夼特大桥、泉水庄特大桥、泉水庄大桥、侯花夼特大桥、峨山庄特大桥、孔家庄特大桥、善幢特大桥、刘家庄大桥、土峻头特大桥、谭家庄大桥、李家疃大桥、回里特大桥、西元庄1#大桥、西元庄2#大桥、道平特大桥。

五、沉降观测网本项目的沉降观测网可采用全线统一的二等水准网,精度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控制,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

沉降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

我们以设计院交桩并经过复测合格的CPI、CPII、二等水准点以及按二等水准加密的加密点作为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与检验,并应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位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

基准点应做好保护工作,一年定期复测一次。

如发现丢桩或桩位有移动现象,应尽快恢复和补测。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1) (2) (2) (2) (2) (2) (2) (3) (4) (6) (7)1)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22】241 号;2)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601-2022 J962-2022;3)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1-2022 J961-2022;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合用于兰州-乌鲁木齐第二双线 LX-LZSN-1 标段桥梁工程。

1、设计图纸;2、设计院交桩成果;3、铁一院已评估的 CPI、CPII 复测成果及加密点测量成果。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预期目标顺利进行,必须对桥涵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充分了解桥涵的沉降值,沉降变化趋势和稳定情况。

根据沉降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

南山路立交特大桥、李家沟特大桥、脑地沟中桥,白也沟大桥。

本项目的沉降观测网可采用全线统一的二等水准网,精度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控制,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

沉降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

我们以设计院交桩并经过复测合格的 CPI、CPII、二等水准点以及按二等水准加密的加密点作为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与检验, 并 应以稳定或者相对稳定的点位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

基准点应做好保护工作, 一年定期复测一次。

如发现丢桩或者桩位 有挪移现象,应尽快恢复和补测。

沉降观测等级及精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1.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 记录。

2.每次沉降观测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相同的图形或者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 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3) 固定观测人员(4) 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3.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4.沉降观测时要做好记录,字迹要清晰明了。

记录应注明观测时的气象变化情况以及观测、记录、扶尺等人员的签字。

高程中误差 相邻点高差 往返较差、附合或者环线闭合等级(mm) 中误差 (mm) 差(mm)二等 ±0.5 ±0.3 ≤0.3 √n 相邻沉降观测点的点位中误差(mm ) ±0.3沉降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mm )±0.5沉降观测等级二等沉降测量5、根据观测数据,推算观测点标高,可以计算观测点每次沉降量以及积累沉降量的大小。

沉降位移观测专项方案

沉降位移观测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其中路基、桥梁、建筑物等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备受关注。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对沉降和位移进行实时监测成为必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沉降位移观测专项方案,为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二、观测目的1. 了解工程结构的沉降和位移情况,为设计、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2. 及时发现工程结构的变形异常,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3. 对比分析沉降和位移数据,为后续工程优化提供参考。

三、观测内容1. 路基沉降观测:- 观测路基中心线、两侧及拐角处的沉降情况。

- 观测路基基底沉降情况,包括填土厚度、压实度等。

2. 桥梁墩台沉降及位移观测:- 观测桥梁墩台顶面沉降和墩台底面沉降。

- 观测墩台水平位移,包括横轴线方向和纵轴线方向。

3. 建筑物沉降观测:- 观测建筑物基础沉降、主体结构沉降及附属结构沉降。

- 观测建筑物倾斜情况。

4. 裂缝观测:- 观测工程结构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及发展情况。

四、观测方法1. 水准测量法:- 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测量精度应达到毫米级。

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法:- 利用GPS接收机进行静态或动态观测,测量精度应达到厘米级。

3. 全站仪测量法:- 采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测量,测量精度应达到毫米级。

4. 裂缝观测:- 采用裂缝测宽仪、裂缝测深仪等仪器进行观测。

五、观测频率1.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期间每月观测一次,竣工后每季度观测一次。

2. 桥梁墩台沉降及位移观测:施工期间每周观测一次,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

3. 建筑物沉降观测:施工期间每周观测一次,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

4. 裂缝观测:施工期间每周观测一次,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制沉降、位移曲线图。

2. 分析沉降、位移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 对比分析不同观测点的沉降、位移数据,评估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1.观测目标和要求
桥梁沉降观测的目标是了解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状况,包括整体沉降、沉降分布情况以及沉降速率等,以及对比前后沉降数据,分析桥梁结构变形情况。

观测要求包括准确性、实时性和连续性,以便及时了解沉降情况,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2.观测点布设
为了获取准确的沉降数据,需要在桥梁上布设一定数量的观测点。

观测点的布设原则一般是:沉降点均匀分布、代表性好、布设方便、易于观测等。

具体布设点位的选择应根据桥梁的形式和尺寸进行合理规划,通常建议布设在桥墩、桥台和主梁等关键位置。

3.观测仪器选择
4.观测参数和频次
5.数据处理和分析
沉降观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录入、计算、校核等,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主要是基于观测数据进行沉降变形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和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6.报告编制和推广应用
桥梁沉降观测的结果需要整理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观测点位、观测数据、观测结果及分析等。

同时,也要将观测结果与以往的观测数据进行
对比,以了解桥梁结构变形情况和发展趋势。

报告可以向相关部门提交,
并根据需要进行推广应用。

总结起来,桥梁沉降观测方案需要明确观测目标和要求,合理布设观
测点位,选择适合的观测仪器,确定观测参数和频次,并进行数据处理和
分析,最后整理成报告并推广应用。

这样的观测方案在桥梁的设计、施工
和维护阶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确保桥梁运行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的重点为钻孔桩沉降的控制及明挖基础沉降控制两个方面,尤其是工后可能产生的沉降的预判。

摩擦桩主要控制泥浆的比重及桩侧泥皮的厚度。

1、沉降观测目的和内容
通过桥梁墩台沉降观测,可以监测主体结构的沉降、倾斜和变位情况,不但为桥梁结构受力状况、内力计算提供数据,提高了准确性,而且能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

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布设控制网,按相关精度要求,根据施工受力加载实况,定期定点对墩台基础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位情况以及徐变上拱度进行观测,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沉降,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详见“沉降监测施工工艺流程图”。

沉降监测施工工艺流程图
2、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详见下表:
桥梁基础沉降观测表
3、桥梁沉降控制措施
桥梁沉降控制措施见“桥梁沉降控制措施表”。

桥梁沉降控制措施表
4、调整
尽可能使沉降发生在施工期间,桥梁沉降的控制无论是总沉降还是各墩台的差异沉降量均为工后沉降,在此之前各施工阶段的沉降量均可在相应的施工时段内的结构高度进行调整。

如墩台身高度、垫石高度等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JGJ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2)GB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PPP项目第三标段
三、观测目的及观测范围
1、观测目的
工程在设计中虽然对每个桥墩进行沉降量的计算,但是沉降变形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单靠理论计算很难满足施工后的沉降要求。

施工期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评估,验证或调整沉降设计参数,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采取沉降控制措施使结构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

通过对设计沉降的验证和修改、分析、预测出最终沉降量和施工后沉降量。

2、观测范围
K4573.69~K4+944.766(0#至10#共11个墩柱)K5+214.766~K5+664.766(19#至33#共15个墩柱)
四、沉降观测测设要求:
1、沉降观测点布设在墩柱离地面1m位置,使用螺栓式沉降件进行预埋,做好标识及编号。

2、大型市政桥梁变形观测等级为二等,沉降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mm。

3、沉降观测前布设沉降观测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以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并应定期复测,当补充新基准点时,应做稳定性
检查或检验,应达到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

五、沉降观测的实施要符合下列程序与要求:
1、按确定观测周期与总次数,对监测网进行观测,新建的大型或重要(构)筑物,应从施工开始进行系统的观测,直至变形达到规定的稳定程度。

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2、对各周期的观测成果及时处理,并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统进行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

对监测成果进行变形分析及对变形趋势作预报。

3、沉降观测尽量保持点位稳定,人员、仪器稳定。

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

4、每观测周期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观测点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
五、沉降观测频次要求:
1、沉降观测首次观测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初始值然后按照计划观测频率进行。

沉降观测频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