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概述论文.doc
传播学概论期末研究论文范本
传播学概论期末研究论文范本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信息传递、交流和影响的学科,对于理解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传播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播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研究范围,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如面对面的交谈、书信往来等;组织传播则发生在各种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如企业内部的会议、报告等;大众传播则通过大众媒介,如报纸、电视、网络等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
二、传播学的主要理论(一)拉斯韦尔的 5W 模式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 5W 模式是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之一。
该模式包括: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这一模式清晰地勾勒出了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为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简洁而有效的框架。
(二)议程设置理论麦库姆斯和肖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媒体通过对各种议题的报道频率和强调程度,影响着公众对这些议题重要性的认知。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当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时,往往会因为害怕被孤立而保持沉默,从而使优势意见愈发强大,劣势意见则趋于沉默。
三、传播媒介的发展与变革(一)传统媒介的演变从古代的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到近代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出现,传播媒介不断发展。
报纸以文字为主要载体,为人们提供了深度的新闻和信息;广播通过声音传递信息,具有即时性和便携性;电视则结合了图像、声音和文字,带来更丰富的视听体验。
(二)新媒体的崛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分享信息和观点;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以其简短、生动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网络直播则实现了实时互动传播。
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传播过程和传播效应的学科。
它涉及到各种形式的传播,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旨在理解传播规律和改善人类交流。
传播学研究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等。
传播学的领域广泛,包括政治传播、广告传播、公关传播、新闻传播、影视传播等。
在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较短,但发展迅速。
自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引入中国以来,中国传播学研究在理论引进、方法创新和应用实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当前,中国传播学研究在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和影视传播等领域的研究水平相对较高,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者和研究成果。
然而,中国传播学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以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对较少。
其次,研究内容多以西方传播学理论为基础,对本土传播现象的研究不够深入。
此外,学科交叉性不够,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融合不够紧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传播学界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方法创新和学科交叉。
应更加本土传播现象的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影响力。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社交媒体与舆论引导、传播心理与行为等。
此外,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共同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总之,中国传播学研究在取得显著成果的仍需不断努力完善和提高。
未来的研究应方法创新和学科交叉,加强对本土传播现象的研究,为推动中国传播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种新的视角传播学和文学研究看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特别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传播学的应用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关键词:传播学、中国现代文学、文学作品、文学现象、受众、媒体、传播渠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播学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文学作品需要通过媒体传播给受众,而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的传播学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传播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研究体系和理论框架。
本文将从传播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研究领域和前沿动态等方面,全面概述中国的传播学研究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明确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和学术地位。
接着,我们将回顾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变革和发展趋势。
我们还将介绍中国传播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跨文化传播、网络传播等,并探讨这些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我们将展望中国传播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其在全球化、数字化、媒介融合等背景下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通过本文的概述,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的传播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深深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中。
其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对古代文献、哲学思想和社会制度的深入解读,也表现在对当代社会变迁和技术发展的敏锐洞察。
中国传播学的研究者们在借鉴西方传播理论的更注重将这些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
在方法论上,中国传播学注重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既强调实证研究的科学性,也重视人文关怀和批判性思维。
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使得中国传播学研究在深入剖析传播现象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传播活动在社会、文化、政治等多层面上的影响。
在理论构建上,中国传播学注重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对话与融合。
一方面,它积极吸收西方传播学的理论成果,如符号学、媒介理论、受众理论等;另一方面,它也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智慧,如“和为贵”“天人合一”等思想,形成了如“和合传播”“关系传播”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理论。
近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陈力丹()*+)&,-男-江苏南通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年第%期第#/卷(总第)#%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234561789:4;54<=13>56?4@A :3B @C ;(81D @568D @:4D :E F @C @14,G %-#$$%H I J K #/L M N M O P J -G Q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R传播学研究S 近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T /U,!摘要"自)**#年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逐渐从强调新闻传播与政治的关系-转向多样化的学术视角.中国的新闻传播业面对陌生的市场经济新环境-以及新旧体制的转换-遇到颇多问题.新闻学界迅速从传媒经营V 新闻侵权与诉讼V 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V 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展开研究-传播学自身也因此得以深化.!关键词"新闻学W 传播学W 传媒经营W 新闻法治W 新闻道德!中图分类号"L #)$!文献标识码"X !文章编号")$$$&+##U (#$$%,$%&$$/$&$/中国的学术新闻学研究-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年)$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为标志-而中国的政治新闻学传统则比学术新闻学要久远一些-开始于清末的戊戌维新时期-而以梁启超)/*U 年发表的论文Y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Z 为标志.将新闻业定位于与政治的关系-不仅是维新派对新闻业认识的思路-也是后来孙中山国民党革命派V 蒋介石国民党当权派-以及中国共产党考察新闻业的切入视角-只是他们政治观点上存在差异或对立.#$世纪T $年代末-传播学进入中国新闻界的视野-几度被视为[资产阶级\而遭到批判-但最终得到承认.现在[新闻传播学\被列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V 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年代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阶段-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呈现从政治新闻学传统向学术新闻学转变的趋向.就讨论的话题而言-聚焦于现实问题-历史和理论研究尽管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不被多数研究者看好.这与新闻传播业发展过快-现实问题研究必须跟进有关.下面仅就近年研究的主要话题或方面作一简单概述.一V 关于传媒经济研究近年中国传媒的体制处于缓慢的改进过程中-多数传媒与原来的党政机关在经济利益上开始分离-传媒管理上实行任命主要负责人的委托制.这种体制上的悄然变化-刺激了传媒经济的研究.于是-传媒资源配置不合理V 条块分割和法规滞后等问题被提出-许多新的问题也要求得到回答-例如明晰产权V 跨地区跨传媒形态兼并V 防止趋同竞争V 传媒核心竞争力V 制播分离V 有效发行V 传媒消费V 娱乐策划V 受众市场细分或专业化V 媒介资本融入等等.新闻传播学学者不得不在较快的时间内涉猎传媒经营管理-一些经济学界人士也加盟进来.问题的广度仍在扩展-但是深度不够-还较多地带有总结经验的性质.现在中国传媒业发展的问题在于]巨大的增量空间与传媒业发展速度逐年减缓的落差W 适应新形势的传媒业宏观调控体系滞后于传媒业的微观改革.现在改革的关键已经逼近传媒体制本身-原有计划经济时期的体制是造成传媒领域资源配置不合理V工作效率低下V 传媒服务脱离群众的制度根源-长官意志和个别人的主观判断替代传媒业的社会V 经济运作的客观规律-集中统一的领导变成了自说自话式的领导-传媒业的巨大资源在没有效率地虚掷和浪费-良好的发展机遇被搁置-传媒实践中的首创精神被挫伤-传媒人的专业精神和智慧被窒息-传媒产业的内在动力被扼杀!)".这个问题随着#$$’年为减轻农民负担而进行的报刊业调整而显现出一些进展.这次整顿报纸-取消了县一级的党的机关报和省一级的行业报-保留中央一级的行业报-但要求党政机关与部门报纸[三脱钩\和[一挂钩\-以体现市场经济的原则.第一是财务脱钩-报纸与机关收支两条线-机关不能从报纸那里拿到任何好处.第二是人员脱钩-报纸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公务员与报纸工作人员的岗位完全分开-不得混淆.第三是发行与行政职能脱钩-不允许通过行政权力搞发行-只能走市场渠道.[一挂钩\是报纸与依法纳税挂钩-不在税收上予以照顾-这也就浇灭了部门办报的热情.当然-中央级行业报的主要负责人还由相关的党政机关任命-在舆论导向上向相关的机关负责-但编辑事务与报纸经营分开W 报纸经营与行政权力分开.报纸作为文化产业-与普通的产^$/^万方数据业毕竟有些不同了!"#$这种做法可以概括为%管办分离&’即报纸在人员上不与党政部门公务员混岗’财务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发行上不得利用部门职权搞摊派’但是%管&的机关要通过任命主要负责人’对报纸的舆论导向进行监督$关于传媒集团化’除了许多具体的运作和管理探讨外’有的文章同时认为’党委机关报和国家广电机构进入集团化的门槛很低’占据了多数市场份额’侵害新闻竞争的公正与公平$要从这种垄断竞争过渡到实力竞争’通过公平的竞争赢得更多的资源!)#$在近年的传媒经济研究中’有的文章认为’中国报刊市场远没有饱和’但是国内报刊相对过剩(媒介产品趋同严重’相当多的媒介对于预期的利润过于乐观而造成对资源的超前消耗’缺乏人才是明显的问题’广告媒介有压倒新闻媒介之势’而新闻媒介的经营理念还未完全与市场接轨!*#$有的文章进一步指出’报纸将告别暴利时代$这是由于发行与广告的边际效应在递减(运营成本在提高’竞争使得利润平均化’报业已经进入相对过剩期等!+#$有的文章认为’中国广告发展的症结在于,媒介主导’缺乏社会监测机制-零散化作业’看重短期回报’追逐市场投机’漠视行业规范-重传播频率轻传播效果-迷信天才创意和形象包装的神话等!.#$对于中国媒介产业发展的基本估计’是宏观上讨论媒介经济文章的重点$有的学者认为’由于中国媒体产业领域尚未受到系统的市场化开发’其产出回报的潜力较大’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景$现在对媒体的投资主要问题不是存在%泡沫&’而是媒体产业还没有真正热起来$但是’对中国的媒体产业的投资属于%高风险&投资’对此要保持清醒头脑’决策要缜密’操作要规范!/#$在%传媒经济&这个一般话题下’广电媒体集团化是一个较新的具体话题$有的广电工作者认为’广电集团应以产权改革促进产业化’以资本重组推进集团化$当前需要做的具体工作有,举网并台(网络经营商业化(政企适当分离(宣传和经营分开(除新闻类节目外的制播分离(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分离等!0#$另一位广电工作者指出’在实现集团化之前’需要先作好广电媒体的数字化(频道的专业化(管理网络的系统化!1#$根据"223年的一项调查’中国媒体市场呈现三大趋势,第一’在人们寻求传播满足的选择中’价格杠杆的效用递减$第二’媒体的目标受众趋向定位主流人群’即最具社会行动能力的(拥有较多消费(知识(时尚和管理话语权的人群-媒体消费趋向于倚重信息和思想来源$第三’媒介市场细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减去共同的东西&和增进对事实%意义&的解释’成为努力的目标’%小而全&或%大而全&的模式被否定或改造!32#$%传媒经济&话题中较新的具体话题是%媒介资本&$有的研究者指出’我国媒体的发展需要资本的投入’它是一种成效明显的经营手段’可以盘活媒体的可经营性资产’激活媒体的无形资产’发挥其品牌优势’使媒体整体增值-在短期内’可以迅速筹集产业发展的急需资金’提高媒体抗拒风险的能力-同时’这样做也便于实现行政调控!33#$另一位研究者认为’我国的媒体要通过资本经营手段实现高度产业化’明晰产权是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否则’在产权主体缺位(产权边界模糊的情况下’我们将面临高额的交易成本!3"#$在中国加入456的背景下’近年涉及传媒体制问题的文章增多$一位国家传媒管理负责人认为’目前做强中国的报业’要解决三个%瓶颈&,一是媒介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媒介只生不死’一些亏损严重的媒体因为可以安排某个级别的干部而不存在倒闭之说$二是条块分割’不能或难以跨地区跨媒体联合’媒体真正做大也难$三是法规滞后’已有的法规是按计划经济模式制定的’以许多%不准&为法规的模式’一些通知(要求(办法’年年重申’管理者天天%灭火&’%如果十二道金牌都不能号令三军’那恐怕是这号令本身有问题$他那里在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你这里非要按计划经济那一套来管理’怎么不矛盾多多7&!3)#一位媒介集团经营负责人指出’当前媒体的竞争力不是体现在总收入多少(广告多少’其核心竞争力应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资产结构是否合理$二是产品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市场占有率如何$三是人才的结构构成!3*#$另外’中国媒介收入的绝大多数来自广告这种单一经营的现象’也是不少文章讨论的话题$作者们对这种结构普遍担忧’但是如何做’存在分歧$有的文章谈道’媒体搞多元化投资可以’但不能搞多元化经营’不熟悉的产业如果贸然经营’结果必死无疑$对于媒体的上游’例如造纸业(信息产业和下游的印刷业(物流业和媒介产品销售业等可以幅射到的领域’宜通过控股方式取得主导权$与此同时’也出现不少研究媒介经营游戏规则和制度创新的文章$关于媒体的同质化传播8又叫趋同竞争9’也是讨论中的重要话题$有学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定位趋同’综合性报纸大都定位于%市民生活&-由于受众细分市场培育不成熟’泛众化媒体比分众化媒体更容易进入市场-同时’市场的分散化强化了这种趋同的程度$这种恶性的趋同对于媒体的影响是消极的’市场新闻资源得不到合理使用’新闻产品难以形成符合受众需求的市场体系与媒体结构$在受众市场上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受众的自主选择权无形中也被剥夺$在这种趋同下’媒体的竞争集中(定向(竞争空间大大萎缩’导致竞争的恶性冲突上升!3+#$在经营方式的探讨中’报纸的编营分离和广播电视的制播分离基本得到肯定’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促进媒体发展的模式$为了使媒体尽快地适应市场’科学的媒体市场调研问题再次被提到研究层面$二(关于新闻法治与新闻职业道德研究从"2世纪12年代出开始’中国的传媒在急遽扩张中与社会发生的矛盾冲突也增多了’呈不断上升趋势的%新闻官司&8传媒与社会矛盾诉诸法律的事件之俗称9刺激了传媒与法的研究$由于许多问题处在意见很难统一的职业道德层面’讨论颇为热烈’涉及新闻侵权的各种情形(与传媒相关的著作权问题’以及隐性采访的合理性(%新闻策划&的理解(新闻损害(记者特许权和采访权的法律依据(传媒与司法的天:3:万方数据然矛盾!有偿新闻"应为#受贿新闻$%!隐匿权!更正与答辩权等等具体话题&部分法学家参与了这方面的讨论’使得传统新闻学在研究微观的新闻法治问题方面得到强化’职业道德和规范的研究被提上日程&但是’宏观的新闻法研究’目前处于停滞状态&社会普法的新背景’使得传统新闻学不再陷入#必须$! #应该$!#一定要$等等词汇中’需要考虑以客观的!学术的话语认真讨论实际活动的界限’这种无形的进步正在促使传媒业摆脱某种#权力特权$’变成一种普通的社会职业&当然’这个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的媒介法律工作者认为’中国新闻媒体侵权纠纷现在进入了第四次浪潮(第一次是在)*+,-)*++年’以小人物告大报为特征.第二次是在)**/年’以大明星告小报为特征.第三次是在)**0-)**1年间’以工商法人告媒体为特征.现在新闻侵权纠纷进入了第四次高潮’它开始于)**2年’至今似乎还处于这个阶段’其特征是官方机构和公务人员告媒体’大面积地涉及到公法与私法的冲突3),4&近年讨论较为集中的是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多数文章认为’隐性采访需要强化记者的法律意识&有的文章指出(目前偷拍偷录几乎被运用于一切被拒绝采访的情形下’因此需要划定适当的限制’这种采访应只适用于#四个公共$’即公共利益!公共场合!公共人物!公共事务3)24&一些文章从讨论庭审直播转而涉及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话题&有的文章指出’由于摄像机和录音跟随着办案人员’这种介入无疑制造了一种舆论空间’会对判决结果形成影响&这需要在法庭与媒介之间建立一套共同遵守的规则3)+4&关于隐匿权’这是随着市场经济深化以后逐渐露头的新问题&无实在来源的匿名新闻源’是媒体新闻竞争中的重要资源’但是同时又是一种可能的失实陷阱&因此’有的学者指出’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这类稿件’要衡量消息的重要性!是否存在其他消息源!多方证实消息的可靠性&有实在来源但要求匿名的新闻源’应尊重其匿名的要求3)*4&但也有的法律工作者指出’隐匿权的行使也可能造成对其他人基本权利的侵害’如隐私权!名誉权&当隐匿权与公共利益冲突时’隐匿权要服从公共利益&因而’隐匿权仅仅是一种有限特权3/54&有的学者认为’为新闻来源保密的必要性在于(为了尊重采访对象的合理要求!为了采访的相对安全!为了保护受害人的名誉&但是’这一新闻业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各国法律并非都认可’所以’另一位研究者指出(关于新闻取材来源隐匿的争议’已经超出法律领域’而涉及伦理!惯例甚至民主等关系&冲突的结果往往是一种妥协’否定记者绝对的隐匿权’承认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有限特权&这是一种用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信任维系的东西’记者以承担法律责任来对抗逼迫他说出新闻来源的法律要求’因而使法律的目的落空&于是’很多国家处理这一问题的结果便是(保持现状’尊重惯例3/)4&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新闻策划已经威胁到媒介恪守职业道德&企业的某些新闻产品’人为地制造大众话题或华而不实的新闻事实’造成与众不同和成为公众议论的对象’诱使媒体争相报道&这类新闻是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的’容易滋长新闻炒作之风’使媒体陷入被动&因此’媒体在选择事实时要保持客观态度’不轻易发表议论’多提供背景以暗示新闻背后可能的商业目的’让受众作出判断3//4&关于记者采访权的依据’有的文章认为’记者的采访权是与生俱来的’当他们作为国家公务人员担负起发布新闻的责任时’便拥有了采访的权利3/04&另一种意见认为’采访权在中国没有作为一项授权性规范在法律上加以规定’它是从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中延伸出来的&新闻工作者是公民’他们和他们所在的媒体是服务于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为满足公民的表达权和知情权才拥有采访和批评的自由权&记者不享有行政!司法等国家公务人员的特权&这种权利的另一个法律依据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对国家机构和其工作人员的批评权和建议权’这些权利的前提是公民的知情权&记者的采访权可分为消极采访权’即在公开或约定场合采访的权利.积极的采访权’即对负有特定的信息公开义务的主体’记者有权索取信息3/14&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二者在现实社会中既统一又矛盾’因而为学术研究所关注&有的研究者认为’二者的关系存在两种情形(技术性层面’舆论监督在司法没有遵照法理运行!发挥其#正义$的功能时’可以形成改变和消除不公正的压力’而报道事实若不公正则会影响司法的不公正&在制度层面’有时一些案例是司法自身操作的政治性和行政性造成的’而新闻报道往往对此欢欣鼓舞’认为是领导重视’无形中助长了人治3/64&有的学者认为’深究二者产生矛盾的原因有五(二者的职业特征不同’工作时效要求不同’使用的语言特点不同’认定事实的依据不同’所处的法律地位不同3/,4& #新闻损害$问题也是近年提出来的问题’即日常报道中由于对新闻业务不熟悉或不谨慎’无形中产生损害当事者的情形&有的学者总结了其表现(新闻写得越细’越透明’差错越大.经济报道中些微的差错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害.进行式报道中报道不及时造成对当事者的损害.报道中传统的绝对化判断对当事者造成的损害.由于错误地正面报道了违规经济行为造成的社会性损害.转载中发生的损害扩大化问题’等等3/24&/550年发生的山西繁峙矿难中))名记者受贿无闻的事件’引发了中国新闻界对职业道德和职业工作规范的重视&中国传媒的新闻专业主义意识明显缺乏’记者#赶会$拿红包并非特殊现象’免费看戏!看体育比赛和旅游等也司空见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样的现象为什么长期存在而得不到遏制&在这一领域’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尽管早在)**)年就有了7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8’但是一次全国性的调查表明’有近半数的新闻工作不知道它的存在’当然也就谈不上遵循它了&有的学者指出(一个健全而有效的自律机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7准则8’这是当前我国传媒界亟需的&当我们谈到记者的专业主义的时候’现在较多地想到的是设立诸多明确的规范"自律%和如何保证这些规范的执行’落实到确切的奖惩上&这些是当前必须的’也有些无奈’因为问题似乎太多而一时得不到解决&但是’从长远看’一种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其职业行为才需要更9/+9万方数据多的由外部控制而非来自内部的压力!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它的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和精神的内化而形成"从而每个个体能够在从业的过程中自觉担当社会道义和服务公众的责任#$%&!三’关于电视和网络传播研究$(世纪%(年代中期以后"中国进入了电视时代"印刷传媒退居第二位!)(年代中期以后"网络逐渐步入大城市的家庭!电视和网络的共同特点是声像传播"*读图时代+的特点与读字时代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对现实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年代中国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空前的"并积累了较多的财富"因而在电视研究方面投入了相当的资金!这一措施产生了效果"研究项目上马较快"成果数量也很多"包括许多成套的丛书!于是)(年代以来声像传播的研究"其比重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陡然上升"关涉的研究内容包括频道专业化’广电业集团化’制播分离’电视节目形态’广播语言’节目质量评估’节目主持人制度’制片人制度’收视率"以及许多具体节目,栏目-的评价性研究等等!这种研究中"传播学,包括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一些理论假设得到较为普遍的运用!现在的问题在于"研究内容分散"总体深度不够!如果在这方面加紧培养学科带头人"在学科研究的宏观布局方面有所协调"鉴于这方面研究的经费充裕"可能会在不长的时间内吸引较多的人才"有望获得某一方面较为深化的研究成果!鉴于电视业面临的体制改革"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电视面临六大变化趋势.电视机构由单一经营型趋向多元经营型’经营方式由政府拨款趋向资本市场运作’传播观念由平面的宣传理念趋向立体的传播理念’传播方式由综合频道趋向专业频道’传播思维由趋同思维趋向另类思维’传播文化由宣传中国文化趋向中西文化交流!另一学者认为"中国电视面临的三大矛盾是.电视业的公益服务和赢利性经营的矛盾’电视传播的价值取向把握中的矛盾’*小而全+的体制与社会大生产型现代化经济格局的矛盾!因而电视业需要进行三方面的改革.减负增效"提升内部经营管理的水平/体制创新"推进中国电视战略性重组/事业转型"渐进地实现产业化改造#$)&!关于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发展宏观研究的文章"多数集中在要求体制改革方面!有的学者就此提出三个改革方向.一"地域经营"破除市场的*采邑制+!二"跨级别经营"破除行政本位制!三"跨行业经营"破除产业垄断制!实现这些改革的前提是改变广播和电视台法人地位的模糊状况"以及随之而来的市场角色含混不清的状况#0(&!电视频道专业化是近年的一个热门话题"有的文章写道.频道专业化有三方面特点.从粗放经营发展到集约经营"从不计成本到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企业运营管理"从节目本位到观众本位!频道专业化要求在目标’成本’人员和资源四方面实现现代化管理#01&!*节目主持人+是一个老话题"一位资深主持人谈到"现在最大的危险是主持人正在被时尚化"其实"主持人作为大众情人的时代已经结束!主持人将被分众化"高收视率是一种垄断"应该在同一时间段有若干个优秀节目供不同的受众群选择"主持人随着节目的多元化而多元化#0$&!近年一个较新的具体话题是*广播电视批评+"这不是指简单地批评缺点错误"而是指对广播电视现象展开学理性讨论和评价"这需要作者的知识和理论功底’悟性和敏锐洞察力’胸襟和开阔的视野!电视批评尤其重要"由于当代电视占据了社会注意力资源的大部分"电视的商业化和庸俗化倾向"使得电视批评成为一种显学!对电视的批评本身就是当代文化思想发展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有助于走向市场的中国电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从而纳入理性化发展的轨道#00&!近年电视研究中的缺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电视集团化研究没有对实践产生理论应有的指导作用!二是在质量评估研究方面"缺少创新性理论探索!三是记录片研究没有新的进展!四是西部电视研究中很少有东部学者关注!五是对电视产业改革重组规则的研究空缺!六是缺少对电视传播艺术的研究#02&!从$(世纪)(年代中期起"随着网络传播逐渐在中国普及"新闻传播学界以新闻的敏感性迅速抓住了这个研究话题"上项目"建立专门的研究室或教研室"发表大量的论文"1))%年出版第一本专著"$((1年出版第一套教材"随后的两年内"又出现较多的关于新传媒的论著和成套教材!这一研究除了研究者具有较敏锐的学术眼光外"与网络传播市场化有一定关系"市场需要以科学的名义开展广泛的公关活动和投入广告"而这种知识的普及需要不断地研究"提出新问题和新视角!当然"由于这个背景"这种*研究+本身无形中也带有了替商人做嫁衣裳的色彩"匆忙之下的研究其学术性多少有些水分!近年关于网络传播研究的话题开始呈现多样化’具体化"除了对抽象的网络性质研究外"其他话题均较为具体"例如网络新闻的发布’网络传播伦理’网络受众及网络调查方法’虚拟社交’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媒体网站建设’网络文学和个人出版’电子商务等!有的学者对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提出质疑"认为网络是不能同报纸’广播’电视并提的大众传播媒体"它既能承载大众传播"又能承载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平台!人类社会各种形式和形态的传播活动几乎都能在互联网上进行"因而它是人类传播的第二世界"它是现实的第一世界的延伸和扩展!这个世界具有比第一世界无可比拟’望尘莫及的优势!把网络说成是虚拟世界是有道理的"但是网络的内容来自现实世界而又服务于现实世界"因而虚拟世界并不虚幻"只是人类交往的另一个空间#03&!另一位学者进一步指出"网络对舆论具有整体的排斥性和对整合舆论具有破坏性!关于前者"这是由于网上传播大多停留在*知晓+的层面"个性化排斥控制"不会形成舆论性意见"议程设置在网上很大程度失去作用" *沉默的螺旋+也不再沉默!关于后者"这是由于舆论形成的初始阶段在网络上就产生了信任危机"因为网上的信息可信性较差"网络交流的即时反馈"使得个人意见在成为公众意见之前就被消解了!网络不可能将虚拟的东西变成现实"网络之外的传统媒介仍在发挥着对舆论的巨大影响力"因而"网络的舆论功能呈现一种弱势样态#04&!5%5万方数据。
传播学方面论文免费例文
传播学方面论文免费例文新闻传播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方面论文免费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传播学方面论文免费例文篇1试论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摘要传播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产生,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
传播学在中国30多年来的发展。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目前,传播学的研究遇到教育、运用和方法等困境。
本文对发展传播学研究在中国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审慎展望。
关键词传播学发展;阶段;困境;展望传播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们赖以信息交流的手段,只要有人类生活,就会有传播活动。
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产生,并在美国迅速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传播学开始传入欧洲,出现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前苏联等国家。
20世纪80年代,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被引进中国,从此,传播学开始传入中国。
1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从传播学被引进,30多年来,传播学在中国经历了三个阶段:引入阶段、困难阶段、发展阶段。
在传播学刚被引入中国时,主要是翻译和介绍国外有名的传播学作品。
1982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揭开了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序幕。
1982年,在中国传播学历史上,有两件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事。
一件是当年6月至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共同进行举行地区新闻受众调查,这是自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进行的受众调查;另一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开始编辑一本介绍传播学的著作,并准备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传播学学术研讨会。
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第一次全国性的传播学学术研讨会。
传播学正在我国逐步发展,但1989年下半年却因我国形势发展问题遭到了困难,开始走下坡路。
传播学被当作“资产阶级新闻学”而批判,被批成“精神污染”,有些老教授评价传播学否定阶级斗争,应拒绝接受,接着又有人撰写文章批判传播学无关阶级与阶级斗争。
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概述
03
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的核心 概念
传播者与受众
传播者
研究传播者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特征和行为规律。
受众
研究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特征和行为规律。
传播内容与形式
传播内容
研究传播内容的特点、构成、选择、规划、制作和发布等。
信息安全与伦理问题
信息安全
关注信息安全在传播领域的重要性,研究如 何保障信息安全,防范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 等风险。
伦理问题
探讨传播领域的伦理问题和道德规范,研究 如何保障受众的权益和福祉,维护传播行业
的公信力和可持续发展。
06
中国传播学理论在实践中的 应用
政治传播与政策宣传
政治传播
政治传播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基本手段,中 国传播学者通过研究政治传播现象,探究 政治传播的规律,为我国政府和政治组织 提供有效的传播策略和手段。
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概述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定义与特点 • 中国传播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 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中国传播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 中国传播学理论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中国传播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 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的未来展望
01
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定义与特 点
实证性
传播学理论以实证研究为主,通过实地调查、 实验等方法获取数据,对传播现象进行定量和 定性分析。
发展性
传播学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学科,随 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传播学理论也在不断更 新和发展。
传播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传播学理论研究对于信息的传 播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
有关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
有关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交流活动及规律的学说,传则求通,传播学除了对一般的生产生活信息的交流传播进行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对意识形态方面内容的传播研究。
下文是店铺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有关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有关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篇1试论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近年来,有人提出,进入21世纪,新闻学必须审视自己的学科地位和影响。
一些新闻定义丢弃“事实”与“报道”的传统品牌转而突出“信息”与“传播”。
这就又引出一个话题,传播学与新闻学是否一回事?在研究这个问题前,先要搞清什么叫新闻。
一、对新闻定义的讨论1.对新闻定义的理解。
先看看新闻的定义我们知道新闻的定义最早是陆定一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个定义几乎占据主流观点半个多世纪,用今天的眼光看,确实存在着“时态单一”的先天不足,所以后来有人又加了“和正在发生、发现的”几个词,合起来就成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我的看法是,这个定义排除了报道主体的限定(不仅仅是新闻媒体或者记者,但加这八字有点多余——以前的新闻定义谁也没有设定主体),加了报道方式和手段,加了“将要发生的”,时态更全面,但加了“重要”限定过于模糊,什么是重要或者不重要?有什么标准?同时报道者也见仁见智。
应该是“具有新闻价值的”,而加上“具有新闻价值的”,既多余重复又互相矛盾(这里的“事实”一定有新闻价值,否则就不可能叫新闻;同时解释概念时不能出现和概念相同的词语);说成是“竞争活动”显然又舍本求末,因为新闻报道的目的是将新闻事实传播给大众,而竞争是报道过程中的状态和表象,它说明不了新闻的本质内涵。
故我认为还是用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发现的)、正在发生的、将要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比较合适。
去掉报道方式是因媒体不同各有所表,无须多言;去掉“重要”的原因已讲了。
新近限定了新闻的本质,正在发生是因为现代传媒手段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如电视、网络、手机的现场直播,将要发生的是说预测性报道和重大事件可以提前策划,进行报道。
传播学方面论文优秀范文
传播学方面论文优秀范文传播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们赖以信息交流的手段,只要有人类生活,就会有传播活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方面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传播学方面论文篇1刍议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摘要】案例教学在国外备受推崇,但在国内却尚未普及,在高校传播学课程的教学中,更是少有使用。
加大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充分合理的运用案例库,是传播学教学的一条新途径。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传播学教学中案例库建设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新的案例库建设及运用的方式。
【关键词】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传播学是近年来全国高校新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学科。
传播学建立在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基础之上,由于具有信息科学的学科渊源,传播学与普通的人文科学不同,有着自然科学的逻辑性和实用性。
而与一般的自然科学相比,传播学又具有无可比拟的思辨特性。
因此,传播学的教学既不能像人文科学只有理论讲解,也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以实验为主,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建设科学的案例库并合理利用就是一种有效方式。
一、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尚未普及,教学效果也不令人满意,特别是在传播学课程的教学中,还很少有高校真正使用,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案例库建设的落后。
传播学课程案例库建设是当务之急。
这是由传播学学科特性所决定的。
传播学是将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单纯的理论讲解无法准确的阐释这门学科的精髓,同时,传播学中有大量的统计学知识的运用,必须放在具体的案例中才能说明数据的意义。
这是由传播学课程的授课对象所决定的。
在我国,传播学课程基本都开设在新闻传播学专业,招生对象是文科生,普遍思辨性有余而逻辑性不足。
从具体的事件入手,在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过程中,运用传播学的知识得出结论,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具有很大的针对性。
案例库的使用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大有帮助。
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
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与近现代以来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篇1浅论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摘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近年来,媒体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假新闻,严重地影响着媒体的公信力。
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传媒竞争的激烈、记者自身职业素养不到位、撰稿人为谋取私利而胡编乱造、编者的疏忽大意是主要原因。
本文除了简单论述假新闻产生的背景、成因和危害,还简述编辑人员甄别和防范假新闻的方法。
关键词:假新闻;成因;危害;对策;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受众经常听到各式各样的假新闻,也对年末各大媒体评价出来的假新闻耳熟能详。
从纸质媒体到电视媒体再到网络媒体,假新闻在我们身边已经无孔不入。
那何谓假新闻?笔者在研读大量以假新闻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的基础上,得到这样一个定义:新闻媒体报道的、无可靠消息来源的、蓄意或无心之失造成的基本失实或完全失实的新闻。
一、假新闻产生的背景当前新闻业竞争空前激烈,要在这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媒体普遍追求最新的新闻、独家新闻。
在记者编辑利用自己的新闻敏感筛选新闻线索和采写新闻的时候,要确保时效性并使自己的判断百分之百正确并非易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制造出千夫所指的假新闻。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
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信息传播便捷的同时,其强大的自由性和原创性使得信息发布和传输没有严格的检查和核实系统,微博、贴吧、论坛、博客等操作方式也越来越简便和多样化,简便和多样化的特点使得网络在最大限度让受众享有信息传播的便捷的同时,也深受虚假新闻泛滥之害。
在信息发布方面,网络具有匿名性;在数量上,它又具有海量性。
这两重特点往往导致信息来源难以查证。
同时,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追求轰动效应,假新闻利用大量耸人听闻的内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
根据纽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多数派好比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少数派往这个磁场靠近,结果只能导致多数派(谬误)越强,少数派(真理)越弱。
传播学理论研究与实践
传播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们在媒介传播过程中的行为和影响。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媒介效果、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公共关系等领域。
在媒介化的今天,传播学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一、传播学理论的发展传播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开始思考信息的传播和影响。
在传播学发展的早期,人们主要关注媒介的影响和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探究媒介对观众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的媒介理论者提出了“传播过程模型”、“媒介效应理论”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奠定了传播学的基本范式。
80年代以后,随着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出现,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播学理论也随之发展,包括社会认知理论、认知心理学、符号互动理论、视觉文化、互动性与游戏化等,这些理论不仅修复了传统媒介理论的不足,而且适应了数字化时代的传播形式和特点。
二、实践中的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理论不仅仅是学术研究,它也在实际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新闻媒体、广告公司、政府机构、社交媒体还是商业公司,都需要运用传播学理论来实践传播活动。
1.新闻传播在新闻媒体中,传播学理论可以帮助编辑和记者更加有效地传递消息、引导舆论。
通过掌握受众的兴趣爱好、需求和心理,可以制定出更好的新闻内容,并改善新闻报道的口感和感染力。
同时,在新闻传播中,传播学理论也可以帮助记者更好地理解事件,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精准度。
2.广告传播在广告传播中,传播学理论可以帮助广告商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从而设计出更好的广告策略。
例如,情感化广告可以发挥消费者的情感诉求和认知偏见,并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广告效果。
此外,互动广告和游戏化广告可以增加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传播效果。
3.政府传播在政府传播中,传播学理论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建立政策和形象,在受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信任感。
关于传播学的论文
关于传播学的论文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经过近30年的演进,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高校一门重要的学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传播学的论文范文一:传播学视域下电视晚会的仪式传播一、视听层面(一)镜头语言近年来,仪式性晚会繁荣发展,它的镜头表达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
在文艺表演时,则多采用全景甚至远景的拍摄方式,如,孙悦唱《记忆中的歌》时,舞台上出现了几十位身着淡蓝服装的少女,舞台布景华丽,镜头多是从远景拍摄,充分表现了整个场面的宏大。
在其他歌舞中也较多运用全景或远景的景别呈现方式,同时在拍摄高度上俯拍角度也运用较多。
俯拍和全景、远景镜头的拍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个体形象的呈现,在整个晚会中淡化了个体的地位和力量,更加突出晚会的整体性和参与性,营造出庄严、宏大的仪式气氛。
(二)舞台美术设计和高科技的应用舞台美术是电视晚会仪式中最为直接和直观的仪式符号,尤其带有象征性。
它一般包括布景、色彩、灯光、化妆、服装、道具等,舞台美术所包含的这些元素往往具有符号性的作用和意义。
历年的国庆晚会都以国旗为主题,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具有最高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也最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晚会在置景和具体节目的创作中也对这一元素充分利用;参加晚会仪式的演员的服饰或者是喜庆、鲜亮或者是洁白、神圣的颜色,道具也采用具有特殊含义的事物,比如,大大的洁白的和平鸽羽毛;晚会中,升降舞台、长长的T型舞台和阶梯舞台的运用,更是增加了晚会仪式的神圣感。
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每台晚会的举办都采用最新的高科技元素。
这种以雄厚的财力和技术打造的晚会舞台的视觉享受,不仅具有市场意义,而且更能彰显一个国家的崛起和民族前进的步伐。
在歌舞者表演的时候,在主持人解说的时候,舞台LED大屏幕上显示着或温情、或气势磅礴、或能唤起人们共同情感和记忆的画面,在充分制造美感的同时,也营造着情感氛围。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和研究概况
96学术探讨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和研究概况郝洁,武晓芳,张晓曼,宗云婷(《地震研究》编辑部,云南 昆明 650224)摘要:传播学最早产生于美国,改革开放以后传入中国,并不断发展创新,至今已经有40余年的历史。
本文追溯我国传播学40余年的发展轨迹,分析我国传播学发展和研究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旨在透过这些现象揭示未来我国传播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传播学;中国;本土化;发展;研究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096-02一、引言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
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一般认为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其中有前进、有困顿,也经历了很多迷惘和挫折。
时至今日,我国的传播学仍未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因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准方向,走自己的路,似乎成了中国传播学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传播学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传播学在中国更像一种舶来品。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传播学研究始于1978年,但事实上,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切地说在1956年11月和1957年6月复旦大学新闻系主办的内部刊物《新闻学译从》第三期和第五期就发表了介绍Mass Communication (当时译为“群众交通”“群众思想交通”)的文章,这被公认为传播学引入中国的最早的标志,但文章影响较小[1]。
1978年传播学正式传入我国,至今已有40余年的时间,而这也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40余年。
首先,1978年是中国社会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学术环境更加开放[2]。
这一年无论是对传播学还是对中国社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后的40余年,传播学始终与中国社会转型息息相关。
1978—1982年,我国的传播学发展主要是局部的基础理论介绍、国外传播学著作的翻译等。
但相应的传播机构也开始出现,如《新闻联播》的开播和地方电视台的兴起,中央关于报刊广播电视发布了新的宣传方针,机构改革成立广播电视部等等[3]。
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
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综述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历史、新闻传播实务以及新闻传播伦理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本文将首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梳理新闻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接着,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包括新闻传播理论的创新、新闻传播实务的发展、新闻传播伦理的探讨等。
本文还将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将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新闻传播学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新闻传播学如何适应和引领新闻传播事业的创新发展。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视角,推动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二、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规律和新闻传播实践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它旨在探讨新闻信息的生产、传播、接受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新闻传播的业务技巧以及新闻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
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新闻、传播、媒介、受众等。
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公开性和针对性等特点。
传播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包括信息的生产、传递、接收和反馈等环节。
媒介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和工具,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形态。
受众是指接受和传播信息的个人或群体,他们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范畴广泛,主要包括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业务、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等方面。
传播学方面论文参考
传播学方面论文参考新闻传播学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新闻学在德国和美国形成学科,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形成学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方面论文参考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传播学方面论文参考篇1浅析新闻传播存在的不足及完善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我国媒体的新闻传播能力也得到了显着提升,但人们精神生活丰富的同时,也对我国媒体的新闻传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闻传播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够对公众的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并推动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完善公众的价值观念。
但新闻能力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新兴传媒方式的出现,导致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并没有得到相应重视,也没有明确认识到我国媒介新格局形成的过程中,新闻传播并不仅仅是传递信息,也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一、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一)社会责任内涵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媒体已经从传统新闻传播的单向模式转化为了传统媒介与新型媒介相交融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模式。
但在我国新型媒介格局的形成过程中,新闻传播渠道的扩充,也加大了新闻传播能力的社会责任。
我国媒体新闻传播能力的社会主任主要包括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众心理健康的法律、道德责任与社会义务。
新闻媒介和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过程中,媒介虽然享有新闻自由,但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只有明确认识到新闻传播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才能达到新闻责任与权力的统一,加强我国传媒引导理性生活和塑造道德精神的社会价值。
(二)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新闻媒介社会责任也更为重要,因而需要在促进新闻消息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应当树立更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提升了媒介的发展进程,新闻传播渠道得到了扩充,新闻传播途径也更为广泛。
并且受众作为传播者的作用对象,民众普遍文化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民众在接收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不再处于被动状态,这也加大了对新闻信息专业性的需求。
学术研究: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
学术研究: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通过系统地分析相关文献,梳理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传播学的基本理论,阐述传播学的应用与实践。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传播学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引言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口头传播到电子、网络等各种媒介形式。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播学在学术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研究旨在全面阐述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为读者提供对传播学更深入、全面的理解。
二、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初,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早期的传播学研究主要关注口头传播和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等。
随着电子媒介的出现,传播学开始研究广播、电视等媒介形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涉及社交媒体、网络新闻、移动通信等多种新媒体形式。
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也反映了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
三、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传播模式、传播效果、媒介即讯息等。
其中,传播模式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双向互动性,认为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信息的发送者、媒介、接收者等多个要素。
传播效果研究探讨了传播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不同传播方式的效果差异。
媒介即讯息则强调了媒介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认为媒介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四、传播学的应用与实践传播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新闻学、广告学、公共关系、社交媒体等。
在新闻学中,传播学理论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如新闻叙事、新闻流等。
在广告学中,传播学理论为广告创意和营销策略提供了指导,如品牌形象、广告定位等。
在公共关系领域,传播学理论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提供了策略和方法,如危机公关、媒体关系等。
在社交媒体中,传播学理论为社交媒体运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五、结论本文通过对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总结了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
传播学论文
传播学论文引言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的学科,包括传播理论、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播学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将从传播理论、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
常见的传播理论包括媒介依赖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传播渠道理论等。
这些理论对于理解信息传播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媒介依赖理论媒介依赖理论是指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对特定的媒介形式产生依赖。
例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获取信息。
媒介依赖理论在解释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接收信息时会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信息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这是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对象。
传播渠道理论传播渠道理论研究的是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方式。
例如,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口口相传等都是常见的传播渠道。
理解传播渠道对于分析信息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载体,包括印刷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互联网媒介等。
不同的传播媒介对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效果都有影响。
印刷媒介印刷媒介是传统的信息传播工具,如报纸、书籍等。
印刷媒介具有信息传播范围广、精确性高等特点,但受限于传播速度慢和传播途径单一等问题。
广播媒介广播媒介是通过电波传播信息的工具,如电台、电视等。
广播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可覆盖广泛等特点,但受限于传播内容的一致性和缺乏交互性等问题。
电视媒介电视媒介是通过电视信号传播信息的工具。
电视媒介具有图像和声音的结合,能够提供更直观和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但受限于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单一性。
互联网媒介互联网媒介是当前信息传播领域最为重要的媒介之一。
互联网媒介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传播途径多样等特点,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广泛。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指信息传播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传播学文献综述范文
传播学文献综述范文
一、引言。
在引言部分,可以介绍传播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概述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理论,以及当前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可以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范围,以及文献综述的结构安排。
二、传播学理论综述。
在这一部分,可以对传播学的经典理论进行综述,比如传播学的基本模型(比如Lasswell的传播模型)、媒介效应理论(如第三人效应、霍夫斯泰德模型)、符号学理论(如符号交换理论)、以及媒介与社会影响理论(如媒介批判理论)。
此外,也可以包括一些新兴的传播理论,比如网络传播理论、跨文化传播理论等。
三、传播学研究方法综述。
这一部分可以介绍传播学研究的常见方法,比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内容分析、访谈等,以及这些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
和局限性。
同时,也可以讨论一些新兴的研究方法,如大数据分析、虚拟焦点组讨论等。
四、传播学研究领域综述。
这一部分可以对传播学的不同研究领域进行综述,比如新闻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传播、健康传播等。
可以介绍每个研究领域的
重要研究成果、热点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五、结论。
在结论部分,可以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强调传播学研究的重
要性和现实意义,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以上是一种可能的传播学文献综述范文的结构和内容,希望能
对你有所帮助。
当然,具体的文献综述范文的撰写还需根据具体的
研究主题和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传播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其研究内容涵盖了信息传播、媒体效应、公共关系、传播技术等多个方面。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学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对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研究现状1. 传播学理论研究在传播学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对于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接受、解码等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
传播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模型向新兴模型的转变,从最初的传播模式到现在的互动传播模式,不断拓展了研究的视野。
例如,符号互动论、媒介依赖理论、认知加工理论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媒体效应研究媒体效应一直是传播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揭示了媒体对个体、群体以及社会的影响机制。
媒体效应研究涉及到媒体暴力、媒体素养、媒体素养等多个方面,对于媒体的角色和责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3. 新媒体传播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传播成为传播学研究的新热点。
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路径,也为传播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传播研究涉及到网络舆情、数字营销、网络社交等多个方面,对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4. 跨文化传播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传播成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者们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现象和规律,探讨跨文化传播中的挑战和机遇。
跨文化传播研究涉及到文化认同、文化冲突、文化交融等多个方面,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趋势1. 多方法论研究未来传播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多方法论研究。
传播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需要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构建多元化的研究框架。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传播现象和规律,为传播学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传播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传播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第一章传播学理论概述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传播现象和传播机制的综合性学科。
传播学这门学科始于20世纪初,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不少重要的传播学理论。
传播学理论主要分为线性模型、交互模型和文化模型。
线性模型是最早形成的一种传播学模型,认为传播是信息从源头出发,通过媒介传送到接收者的过程,源头和接收者之间的联系是单向的。
该模型忽略了传播的反响性质,被人们广泛批评。
交互模型认为传播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源头和接收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重要的。
文化模型则认为传播是一种文化现象,传播现象具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是重要的。
第二章传播学理论应用传播学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广告传播、公共关系、政治传播、社会调查、媒介研究等诸多领域。
以下分别介绍几种应用。
1. 广告传播广告传播是应用传播学理论进行的一种营销活动。
通过广告传播,企业可以把自己的品牌、产品等信息直接传达给消费者,从而达到推广销售的目的。
应用传播学理论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传播目标、传播策略和传播效果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2.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指通过各种传播手段,打造企业、组织或个人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以促进其商业、政治或社会目标的实现。
应用传播学理论可以帮助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制定传播策略,管理传播口碑,维护公共形象。
3. 政治传播政治传播是指各种政治活动中采用的传播手段,以实现各种政治目标和利益。
政治传播主要包括政治宣传、政务公开、政治舆论、政治拉票等。
应用传播学理论可以帮助政治人物或组织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掌握传播技巧,实现政治目标。
4. 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通过各种调查手段,收集社会现象的各种数据并进行分析,以得出某些规律和结论的一种社会科学方法。
社会调查需要依托广泛的传播手段,应用传播学理论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选择有效的传播手段,制定调查计划和方案,保证数据的实证性和可靠性。
5. 媒介研究媒介研究是一种以媒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研究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媒介本身的发展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些学者的观察可谓犀利:“有机会的时候,中国学者能够将批判理论运用得相当娴熟,简直可以说是如说家珍。
”“传播学本土化”问题自传播学引入时就开始困扰中国传播研究者。
有学者以反思传播学研究为契机,转换提问的方式,对“传播学本土化”话语本身进行问题化。
作者以受众研究为例,从经验的、历史的角度对“传播学本土化”的现实结果进行考察,研究结论大大挑战了人们的成见:“中国的传播研究不是没有本土化,而是过于本土化,以至于我们要对这种以实用为主的本土化策略进行批判性反思。
”在如此严重的本土化现实被忽视的本土化讨论背后,更严重的是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对学术场域的渗透,导致中国传播研究出现了明显的轻理论、重应用,轻批判、重管理的工具理性特征。
造成本土化理论研究的生存空间局促的不是被整体化的“西方”或“西方传播学理论”,恰恰是成为主导传播研究的现实需要和政治潮流。
有学者认为,在诸多制约传播学研究发展的原因中,最需要解决的,是在思维框架上如何突破功能主义传统的束缚。
功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社会需要和传媒业发展”当成一个固定不变的叙述分析框架。
由此衍生出传播领域的“社会需要论”,即把一些传媒现象的出现和变化都视为“社会需要”,使得传播学研究陷入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也没有生产任何新知识产生的循环论证之中。
具体到研究中,就是将本该被仔细辨析的对象类型化、对象化和角色化,似乎研究就是用材料证明某些类型的存在,而不是从类型中发现新的变异。
功能主义思维还导致研究中出现了抽象的性质决定论,把研究变成贴标签和时髦的词汇竞赛。
该学者建议,要扭转这种日渐庸俗化的研究取向需要从“功能主义向建构主义的转化;从社会决定论向社会互动论转化;从抽象的因果推论向具体的事实描述转化;从事例归纳向意义解释转化”,在传播学研究中时时“面向事实本身”。
有学者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表达了对概念及其阐释在传播学研究中处于“失落”境地的担心,提出传播学概念和概念阐释在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和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习、厘清现有传播学及相关学科核心概念是所有研究者必须从事的一种“投入”(input)行为;同时,在欧美的传播学研究受社会稳定、制度完善、固有学科范式的影响,研究议题日趋微观、琐碎的背景下,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学者理应提出很多有意思、有意义的传播学概念、问题和假设,积极参与到理论概念的建构过程中。
无论是倡言“厘清”,还是字里行间包蕴的“发明”冲动,都满含着作者对于中国大陆处于全球传播学知识生产的终端位置的焦虑和不满,以及建立一个自主自觉的学术共同体的热切期盼。
有学者在整理和研究大量相关著述的基础上,对1978—2008年间人际传播研究的历程进行了初步描述和分析:大陆人际传播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介绍西方人际传播基本概念、理论、普遍原则和原理为主要目标的引进性研究;套用西方人际传播学术和概念,尝试对中国社会人际传播现象、观念与问题进行的探索性研究;伴随中国社会转型与变革现实需要,逐渐形成和扩大人际传播研究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有学者从时间、理论和问题三个层面,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些基本公认的研究成果和他本人认可的观点,做了一个素描式、纲要式的总结。
这些学者的主要观点是:作为传播学分支之一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在20世纪80、90年代确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学者们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一致认同,但对其理论实质没有统一的认识;国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体现出一股较浓厚的理论角度而非实践角度的问题意识;明晰语境、理论落地、理论建设和理论升级是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几个现实紧迫要求。
二是对传播学教育和研究体制进行剖析,注目点在传播学研究基本学术规范、学术评价标准和学术自主性建设等相关问题上。
有学者认为当前的传播学研究存在如下缺陷:研究缺乏规范,低水平高度重复性研究,其中对政策进行诠释的注脚式研究、实用性行政研究和论文评论化现象尤为严重;研究生力军聪明有余,基本训练不足;理论问题意识不强,缺乏突破性研究典范;缺乏跨学科和全球的视野。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首先改革传播教育,这包括研究生院课程、招生办法和研究体制方面的改革。
对此,该学者提出的操作性建议有11条之多,涉及传播教育与研究体制等诸多方面。
在有的学者看来,对现行学术体制进行批判固然必要,但如果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看,首先要如布尔迪厄所提倡的那样,将自己的思维路径和研究活动作为分析和批判的对象。
由此反思下去的一个十分触目的问题就是“我们还太缺乏作为学者社区的‘主体性’,因此未能形成自主自觉的学术共同体”,其后果是将理论或“被某些以政治或文化资本之拥有而界定的权威所简约或扭曲的理论”当做教条,将“某些来自他乡或彼时的概念或现存体制权力的话语支撑当作了事实性的预设,将它们排除出了批判分析的视野,不仅自己无法对之反思,而且不容他人置疑。
他们将自己当作权力的侍从和代言人而不自知,甚至以笼罩在权力的光环下而沾沾自喜。
”这意味着,学术的评判标准不应来自于“行政管理的指标”和“国家权力行使的工具”,而应当是:“是否提出了新问题,是否系统地考察了经验的现实,是否验证、发展或提出了理论解释,是否展开了结合经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的系统论述,是否以此论述彰显了普适的人文精神,是否有助于我们所在的社会共同体集体的批判思考能力。
”最后,该学者从期刊改革等方面提出了4点建议,借此吁请学者们形成“对现存学术体制的有效的、建设性的抵抗”。
中国的传播学隶属于新闻学院的学科建制也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有学者认为,传播学“没有被引进到社会学领域或信息科学领域,而是投进了早已失去想象力的中国新闻学的怀抱”,使得传播学“笼染上旧有的痼疾”。
以至于让人生出“传播学在中国投错了胎”0的感喟。
有学者认为,在传播学的安身立命之处,跨学科与多种理论来源,以及基于维系民主制度的目标回答社会实践问题,从来都占据一席之地。
隶属于新闻学院学科建制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和传播学在美国的发生发展相比,存在这些先天不足:理论层面缺乏社会理论支持;本属于新闻学科核心的人文关怀及对终极价值的追问和批判精神严重缺失;传播学术研究在尚未建构出自身价值评判标准时,就已经快速地与权力和利益结盟,研究的行政取向格外突出,理论反思严重不足。
尽管从今天看传播学在名分上已经获得和新闻学平分秋色的合法性,但由于它与新闻学和中国新闻事业过于密切的关系,加上对经验研究和文化研究两大理论路径本身的思想源流演变、社会政治基础、文化价值起点的认知和理解上的局限,使得中国传播学研究在30年的发展中,描述多过阐释,论断多过概念,在应用性方面的成就高过理论性。
有学者注意到,在目前传播学研究的队伍中,真正接受过系统、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训练、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的学者数量不多。
传播学研究大量应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而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却很少使用目前我们的传播学的研究成果;研究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媒介的更新。
该学者提出,传播学研究要同中国的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同时要在一般性的研究内容上超越特定政治意识形态的局限,并在研究方法上摆脱对政治的依赖,探索出本学科必需的、独特的学术规范。
传播学虽然在1996年以后被官方以各种形式予以认可和接纳,但从此以后“传播学的学者们不得不在诠释官方意识形态、服务当前政策等方面寻找课题、寻找经济支持,传播学被体制化。
传播学研究和教学中向大众传播媒介偏向,最终将学生的就业去向都集中在大众传播媒介,新闻传播类的学生脱离了专业媒介就无法施展才能,从而造成目前就业难的现实。
有学者借助与相对成熟的西方传播学教育比较,提出中国传播学的未来发展可以归结为三个焦点:明确传播学教育“局外人”的视角,倡言传播学应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媒介对受众与社会的影响,将批判性思维作为传播学课程的一部分,从更为本质的学术立场、观察视角、教育目标和教育职能等层面区别和超越于新闻学;改变过去把传播学教育狭义化为“美国大众传播学”的局面,增加跨学科课程比例,强化理论基础,将传播学的若干子领域列入专业基础课程中;对传播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有更多的自觉和承担,强调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地位。
有学者提出不应仅仅将传播学者视为对媒介机构、组织、受众和效果了如指掌的专业人士,而应首先将自身视为知识分子之一种。
只有这样,才能在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浪潮中,“保持研究者自身的学术人格”。
有学者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对传播学实现真正跨学科对话与合作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分析。
尽管传播学应是以问题为取向,不应存在跨学科对话的障碍,但目前的跨学科合作还主要依赖于研究者的兴趣与同好间的合作。
虽然合作可以提高研究效率,也有不错的学术市场,但缺乏相适应的学术评价体系支持。
二、外国传播学思想研究与再阐释自从德国哲学家和政治传播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引进汉语学界以来,就其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是否具有适用性和解释力等问题展开过多次较大的争议,其中最为激烈当数上世纪90年代被称为“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论战。
遗憾的是,中国传媒学者不仅整体缺席于这场论争,也未对涉及的传媒议题给予必要的关注。
有学者认为传媒学者这次失语的和他们缺乏一种国家一社会关系的分析视野有关。
该学者通过展现国家一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在中国公共领域研究中的浮现过程,认为对中国国家一社会关系的考察是讨论公共领域和中国传媒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同时,在此视角下展开的传媒分析路径是提升公共领域与传媒问题研究学术品质的有效路径,也是促进国内传媒问题研究范式转换的一种可能思路。
作者指出,这一传媒研究路径的建立应摈弃功能主义的认识定势,把握真实的国家一社会关系,理解国家、社会、市场、传媒的复杂动态关系,以及借鉴实践社会学的研究路径。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出了论坛、博客、播客等网络新媒体,重新点燃了人们对“公共空间”这一理想社会模型的热情。
这是否将构建出新的公共空间?又将如何影响政治传播和民主政治?有学者根据哈贝马斯关于“公共空间”的原始:述,析出9个带有指标意义的、理想状态下的“公共空间”所应具有的特征。
运用这一标准,作者比较衡量了近现代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三个媒介形态(分别为“印刷媒体公共空间”,“广播电视公共空间”和“网络公共空间”),发现支持哈贝马斯提出“公共空间”的欧洲17和18世纪的资产阶级公共空间事实上并没有达到可以称为一个真正“公共空间”的标准,倒是当下得到迅猛发展的“网络公共空间”为民主政治传播前景涂上了一层乐观的亮色:“实际上,如果从历史发展的纵向顺序来比较,‘网络公共空间’的出现,与其说是传统的公共空间的一次复生,不如更准确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的诞生。
”还有学者提出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介的开放性、平等参与性、独立性更强,获取的资讯更完整,意见表达总体更趋理性和批判性,这些都为“网络公共空间的再转型”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