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篇一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熟悉相关业务知识,并经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管理工作。

2、凡从事特种设备操作的人员必须熟悉相关业务知识,经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无证人员一律不得上岗。

3、在新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上岗前,应组织本单位新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到负责考核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集中申报办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取证手续。

4、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档案和台帐,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有效期满前三个月,组织或督促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到负责考核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报办理复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超期未进行复审的不得上岗操作。

5、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学习的内容包括: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特种设备业务知识、本单位特种设备事故分析、故障排查处理,故障应急处置技术、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及事故案例剖析教育等;安全教育分为班组教育、车间教育和厂级教育,班组教育每月应安排业务知识学习一次,教育学习记录应存入档案。

6、及时安排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参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机构等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学习考核记录存入档案。

7、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奖惩制度,经常开展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等制度情况的`检查,每年组织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技能、工作表现的考核奖惩,考核意见存入档案。

8、按规定定期配发特种设备作业劳动防护用品,改善特种设备操作条件,稳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队伍。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篇二1、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焊工、架工、起重机司机、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外用电梯司机、卷扬机司机、厂机司机、压力容器锅炉工等),必须经当地安全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方准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5篇)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5篇)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5篇)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特种作业的范围:电工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金属焊接(切割)作业,煤矿井下瓦斯检验,起重机械作业,爆破作业,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建筑登高架设作业,根据特种作业基本定义由省级劳动行政部门确定并报劳动部备案的其他作业。

对特种作业人员,在安全技术知识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进行严格的专门培训教育。

国家标准G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复审,工作变迁,奖惩等,均作了严格的'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教学大纲、教材和考核试题,均应根据国家各有关标准组织编写。

安全教育后,应对其进行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的考核。

理论考核合格方能进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考核均合格后,发给操作证书,持证上岗。

考核内容应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考核标准》和其他有关规定确定。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可采用企事业单位自行培训,单位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发证部门或其指定单位培训等形式进行。

按照有关规定,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除机动车辆驾驶员和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人员按国家规定执行外,其他特种作业人员每隔两年需复审一次,复审内容包括本作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体格检查,对事故责任者检查。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2一、总则目的是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作业,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在我公司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作业人员包括:电工、司炉工、化验工、化工操作工、其他相关作业人员等工种,以下统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三、规定内容3、1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按照国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特种作业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特种作业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特种作业管理制度(精选10篇)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篇一1.目的为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防止人员伤亡事故,促进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3.定义3.2.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4.职责4.1.行政部负责组织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4.2.安全管理机构(安全员)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5、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5.1.年龄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2.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职业健康体检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5.3.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5.4.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5.5.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5.6.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除符合前款5.1、5.2、5.4和5.5规定的条件外,应当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6、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6.1.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培训。

6.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6.3.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6.4.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得伪造、涂改、转借或转让。

7、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1.目的为落实本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作业,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厂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在我厂范围从事特种作业的外来人员。

3.定义3.1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5篇)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5篇)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特种作业人员包括:(1)、电工作业;(2)、金属焊接(气割)作业;(3)、起重作业(包括电梯驾驶);(4)、起重设备拆装作业;(5)、建筑登高作业;(6)、场内机动车辆驾驶。

第三条:特种作业应具备下列条件:(1)、年满十八周岁,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特种作业的生理缺陷和疾病;(2)、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并具有本行业的操作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和安全知识。

第四条:公司选用特种作业人员前,要严格按有关要求进行体格检查、技能培训。

取得上岗证后才能安排作业。

第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通过理论和实践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方准独立作业。

第六条: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只能从事本工种的特种作业,少数工种(如塔机电工)必须持电工证、塔机拆装证双证上岗。

第七条: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每两年进行一次年审。

年审不合格的或未参加年审的,公司不得安排特种作业。

第八条:项目部要严格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保证持证上岗率____%。

第九条:对没有列入特种作业的(如:木工机械、搅拌机、砂浆机、卷扬机等)操作人员的管理,要参照以上规定执行。

第十条:特种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个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

第十一条:对在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特种作业人员,公司要给予奖励,对违章作业要给予严肃处理。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2)通常由企业、机构或组织自行制定,以确保特种作业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作,保证其安全和效率。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概述,具体制度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和作业类型进行调整和完善:1. 特种作业人员的定义:明确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和类别,包括但不限于高处作业、爆破作业、电工作业等。

2. 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制定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证要求,包括必要的技术知识、技能和经验等。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5篇)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5篇)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行为,确保特种作业的安全性、专业性和责任性,保护特种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特种作业的秩序和正常进行。

第二条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适用于参与特种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监督人员以及与特种作业相关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特种作业是指需要特定技能和特殊知识,并处于较高危险程度的工作,需要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工作。

特种作业分为机械类特种作业、起重类特种作业、化工类特种作业、高空类特种作业等。

第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本制度,并接受专业培训、考核和审查。

第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身体健康,技能合格,具备特种作业操作证,并接受定期检查和培训。

第二章特种作业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第六条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所持证书的专业范围和技能要求,进行特种作业操作,并保证操作安全。

第七条特种作业人员应遵守特种作业的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或忽视操作流程和安全规定。

第八条特种作业人员应维护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报告设备故障,做好相关记录。

第九条特种作业人员应配合特种作业监督人员的工作,接受监督,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操作资料和报告。

第十条特种作业人员应积极参与特种作业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身体检查,确保健康状况符合特种作业的要求。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人员发现和处理特种作业中的事故、隐患和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向上级报告。

第三章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第十三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参加由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的特种作业培训,全面了解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措施等。

第十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应包括理论授课、实际操作示范和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效果。

第十五条特种作业人员通过特种作业培训后,应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考核,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

第十六条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等方面,并定期进行复核。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范文(4篇)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范文(4篇)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范文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规范特种作业行为,保障特种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部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高处作业、临时用电、挖掘机、起重机、电焊等特种作业。

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要求1. 特种作业人员应持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2. 特种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对特种作业操作进行熟悉和掌握。

3. 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指南等相关规定进行特种作业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4. 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应对常见的特种作业突发事故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

5. 特种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

6. 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鞋、防护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7. 特种作业人员应随时关注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如发现任何不安全因素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8. 特种作业人员应遵守单位的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积极配合工作。

四、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程序1. 招聘和录用特种作业人员单位应根据特种作业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特种作业人员的人数和结构。

招聘和录用特种作业人员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

2. 培训和考核特种作业人员单位应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考核。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特种作业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指南、急救知识和技能等。

考核结果作为特种作业人员的录用和晋升依据。

3. 发放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应持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发放手续,并及时更新。

4. 安全教育和培训单位应定期组织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知识、案例分析、操作技能等。

教育和培训形式可以采用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安全会议等方式。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篇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局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维护施工生产的正常秩序,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工程局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程局内工程施工生产中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和特种作业的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国务院第3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生产设备,主要包括:l、起重机械:额定起重量≥1t,且提升高度≥2m的门机、塔机、缆机、龙门吊、吊车、卷扬机、固定扒杆等;2、升降设备(装置):额定起重量≥0.5t的电梯、吊栏、滑模;3、压力容器:气瓶、制冷设备、空压设备及压力管道;4、运输索道;5、锅炉:容积≥30l的承压锅炉;6、其他有关设备;不包括各种机动车辆、铁路机车、船舶和移动施工设备。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建筑安装施工作业。

主要包括:1、电工作业:电气安装、维修、值班。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电焊、气割、气焊。

3、起重机械作业:门式、塔式、桥式、缆索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司机、安装维修;施工升降机、电梯司机、安装维修;卷扬机司机;铁道专用起重机司机;起重指挥、信号、司索等。

4、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场内运输汽车、轨道机车、铲车、叉车、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电机车、翻斗车、农用车等。

5、登高架设及高空悬挂作业:各种排架、平台、栈桥的架设拆除;外墙、坝面清理、装修;悬挂设备安装维修。

6、制冷作业:制冷设备操作、维修。

7、锅炉作业:司炉、维修、水质化验。

8、压力容器操作:空压设备,氧气、乙炔站设备操作维修等。

9、爆破作业:爆破器材运输、储存、加工、使用、销毁等。

10、金属探伤检测作业:射线、超声波探伤。

1l、建筑防水作业。

12、其它有关作业。

不包括国家道路交通机动车辆、铁路机车、船舶驾驶。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原创版4篇】篇1 目录一、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二、特种作业人员的定义和分类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四、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五、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和责任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篇1正文一、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项目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和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及实际操作技能,减少和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及职业危害,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实现安全生产。

此制度适用于在公司财产范围内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

二、特种作业人员的定义和分类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分为多个类别,如电工作业(含运行和维修)、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危险物品作业(含危险化学品操作、储存保管、经营)等。

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特种作业人员的需求审核和岗位核定、安全监督和指导、管理档案和培训、安全作业、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等。

四、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企业应定期组织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复审培训,确保其安全技术知识得到更新和提高。

五、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和责任企业应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确保其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特种作业操作规程。

特种作业人员应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

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企业应制定详细的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篇2 目录一、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二、特种作业人员的定义和分类三、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四、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要求五、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六、总结篇2正文一、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旨在加强项目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和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及实际操作技能,减少和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及职业危害,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实现安全生产。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5篇)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5篇)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1.信号工、电工、焊工、爆破工、通风瓦检工、防治水工、防突工、综掘机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全部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

2.制订特种作业操作规程,按规定配置劳动保护用品,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并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建立特殊工种用工名录,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3.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在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项目部不得安排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作业人员从事特殊工种作业。

4.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作业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按章操作,拒绝违章指挥。

5.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时应随身携带证件,自觉接受用人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6.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时,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应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项目部有关负责人报告。

7.实行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制度。

复审不合格的应当重新参加考试,逾期未申请复审或考试不合格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予以注销并调离岗位。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2)一、概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特殊岗位要求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特种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特种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特种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而建立的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特种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达到要求,杜绝无证无照从业现象,确保特种作业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做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合理布局和组织作业现场、保证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等,保障特种作业的顺利进行。

三、管理要求(一)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试特种作业人员在从事特种作业前,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培训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培训内容必须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

培训结束后,特种作业人员需参加考试,合格方可获得特种作业证书。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4篇)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4篇)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保障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的安全和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从事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包括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第三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

第四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流程。

第五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工作纪律,遵守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要求,保持工作秩序。

第六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严禁违规操作、擅自更改设备设置等行为。

第七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主动参加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第八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与其他相关岗位人员积极配合,共同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与稳定。

第九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问题,发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上级。

第二章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第十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享有与其岗位职责相对应的权益,有权提出合理的工作要求,参与相关安全生产决策和工作计划的制定。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要求,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和任务分配。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服从上级的指挥和管理,按照规定程序接受监督和检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十三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自觉遵守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保守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得泄露单位的机密信息。

第十四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自觉参加各类培训和考试,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十五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违反规定的情况,有权和责任立即报告上级,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工作安全。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5篇)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5篇)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特种作业人员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前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岗位需求的审核,报安全环保部备案,由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培训考试、取证。

2、特种作业人员在培训取得作业资格证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合格,(没有职业禁忌证者)方可参加作业资格培训。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重违章或造成事故者取消作业资格。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服从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持证上岗作业。

5、加强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教育和管理。

安全环保部积极认真地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复审和体检工作。

复审合格者方可继续从事特种作业。

6、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不得涂改、转借,资格证书丢失应报主管部门备案、补办。

7、特种作业人员连续六个月不从事本工种作业,作业资格证书作废,需重新培训取得特殊工种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8、特种作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凡内部调换工作单位时,需到安全环保部登记备案。

9、凡安排无证或无效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的单位主管领导,以违章指挥论处,造成重大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者,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障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规范其行为和工作程序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内容:1.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从事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

2.管理责任:企业应设立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管理责任人,并明确其相关职责。

3.人员资质: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岗位资质和证书,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4.岗位安全教育培训: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定期进行岗位安全培训。

5.操作规范: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严禁违规操作或擅自改变作业程序。

6.作业设备: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作业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7.作业安全措施:人员必须按照相关安全规定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守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特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5篇)

特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5篇)

特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1、为了规范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特制订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临猗分公司。

2、特种作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按国家有关规定对证件进行复审,确保特种作业证件在有效期内。

3、特种作业人员在我公司包括电工、焊工、压力容器操作工、锅炉工、锅炉分析工、电梯工、行车吊装工、危险化学品充装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工。

4、各生产单位特种作业实行安全属地检查管理。

5、分厂设备处对焊工、行车吊装工、吊车吊装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工作业进行安全施工检查;生产处对压力容器操作工、锅炉工、锅炉分析工作业进行检查;安全处对危险化学品充装、电工作业进行检查。

6、培训中心联系上级有关部门及时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并取的资格证。

7、外来特种作业人员来厂作业,属地单位要严格进行安全审查和检查管理。

8、特种作业的特种设备要经上级有关部门定期检查,保证安全有效,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特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2)是指根据特种安全作业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的管理规范和制度文件,以保障特种安全作业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健康。

特种安全作业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责任制度:确定特种作业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和工作职责,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

2. 作业许可制度:特种安全作业的前期准备工作和许可程序,包括作业人员的特种工作证和资格证书的审查和发放,作业设备的检验和验收等。

3. 作业计划与审核制度:编制特种安全作业的计划和方案,进行审核和批准,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4. 作业人员培训制度:培训特种安全作业人员的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要求,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作业现场管理制度:特种安全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包括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现场临时设施的搭建和维护等。

6. 作业风险评估与控制制度:对特种安全作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7. 事故应急管理制度:对特种安全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确保及时有效的应对。

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5篇)

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5篇)

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5篇)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通用5篇)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篇1工程项目特种作业管理制度1、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2、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方可从事特殊作业。

3、离开特种作业岗位一年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原作业。

4、对在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方面做出显着成绩者,给予适当奖励,对违章作业和造成事故者,根据违章或事故情节以予处罚。

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篇2一、基本定义(一)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是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

(二)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工、电气焊工、尾矿库工、安全员、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等符合本制度基本定义条件的其他人员。

(三)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1、年满十八周岁,工作认真负责,没有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2、具备本工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经安监部门进行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

3、矿对特殊工种人员要建立档案、登记、培训、考试、考核相关内容,并由矿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特殊工种人员定期进行复审。

4、复审内容:(1)复试本工种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2)进行体格检查。

5、对特殊工种的奖惩:(1)对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复审不合格者要没收特殊工种资格证,不得继续独立作业,直至调离工作岗位,并给予相应的处罚;(2)对工作认真努力钻研本工种专业技术知识,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复审合格,工作中有重大贡献,特殊工种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特种作业管理管理制度篇3第一条本制度适用本厂特种作业的管理。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下列特种作业人员的劳动安全管理:1、电工作业(含运行和维修);2、锅炉和压力容器操作作业;3、起重机械作业;4、金属焊接(含气割)作业;5、企业内机动车驾驶作业;6、制冷作业;7、液化气充装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4篇)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4篇)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一、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概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在作业过程中面临高风险、高危险因素影响的作业人员。

为了保障特种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作安全,制定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行为、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确保特种作业工作的安全稳定进行。

二、特种作业人员的定义特种作业人员指参与高风险、高危险因素的工作环境下的作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火焰作业、化学品作业等。

三、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原则1. 无证上岗,无法进入工作现场。

2. 不得擅自变更特种作业工作的内容、方法和工艺。

3. 不得超过特种作业工作的范围和权限。

4. 严格遵守特种作业工作的安全规章制度。

5.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证书方可上岗。

四、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措施1. 特种作业人员的准入管理(1)特种作业人员需经过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证书。

(2)特种作业证书需定期更新,过期未更新的特种作业人员不得进行特种作业。

(3)特种作业人员需定期进行体检,如患有相关疾病或生理障碍不得从事特种作业。

2. 特种作业人员的授权管理(1)特种作业人员仅在取得特种作业证书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特种作业,并且仅能按照特种作业证书标明的范围进行作业。

(2)特种作业人员需特殊授权方可进行特种作业,相关授权只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场所。

3.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1)特种作业人员需参加特种作业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特种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措施。

(2)特种作业人员需定期进行复训,以更新工作知识和技能。

(3)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应对特种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4. 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记录(1)特种作业人员需按照规定记录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作业时间、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

(2)特种作业人员工作记录需留存备查,以备日后工作验证和事故调查使用。

5. 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督导与考核(1)特种作业人员需接受定期的工作督导和考核。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一、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设置和配备1.明确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依据工作特性进行分类,并设立相应的岗位。

2.根据特种作业的工时、风险、难度等因素,合理配备特种作业人员的数量和技术水平。

3.明确特种作业人员工作岗位的职级、职责和权限,并确保其在工作中有合适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1.制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计划,确保他们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定期组织培训,并考核培训效果。

2.特种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岗前和在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手段。

3.制定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制度,通过定期的技能和知识考核,鼓励特种作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和管理1.明确特种作业人员执行特种作业前需进行的试验、检查等前期准备工作,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检查。

2.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严禁违章作业,确保其自身的安全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3.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的个人档案,记录其工作经历、培训情况、考核成绩等信息,并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管理。

四、特种作业人员的应急救援措施1.明确特种作业人员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救援措施和流程,提供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并确保其熟悉和掌握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

2.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的应急救援队伍,定期组织演练和模拟实战,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特种作业人员的激励和奖惩制度1.制定特种作业人员的评优制度,鼓励他们在工作中积极投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的奖惩机制,根据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六、特种作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1.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的监督制度,通过定期巡查、检查和评估,确保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2.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相互配合,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是确保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它有助于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预防特种作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在生产、作业中从事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的人员。

第三条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资格认定第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与特种作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条件。

具体要求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六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七条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颁发。

第八条特种作业人员每年应当接受一次复审,复审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特种作业。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九条特种作业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特种作业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安全要求。

第十条特种作业人员所在单位应当为特种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特种作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使用。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安全培训,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事故应急预案,提高特种作业人员事故应急能力。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三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依法查处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违法行为。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等方式,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平台,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监督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范本(3篇)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范本(3篇)

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范本1. 目的和背景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规范特种作业的操作流程,并提高特种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特种作业的员工。

2. 定义和分类2.1 特种作业人员:指具有特殊技能和培训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人员、危险品操作人员、机械维修人员等。

2.2 特种作业:指那些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特殊技能和设备的作业,例如高空作业、焊接作业、化学品操作等。

3. 职责和义务3.1 特种作业人员的职责:3.1.1 进行相关特种作业前,必须参加培训并获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书;3.1.2 遵守特种作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3.1.3 负责检查和维护特种作业的设备和工具的安全状况;3.1.4 随时报告特种作业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和事故,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3.1.5 配合进行特种作业监督和检查;3.1.6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2 公司的职责:3.2.1 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确保其获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书;3.2.2 提供必要的特种作业设备和工具,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3.2.3 制定特种作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并进行培训;3.2.4 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安全设施;3.2.5 定期开展特种作业的安全检查和评估;3.2.6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和指导;3.2.7 及时处理特种作业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和事故,并进行记录和总结。

4. 管理流程4.1 培训和证书管理:4.1.1 公司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包括理论和实践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特种作业的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流程、应急措施等;4.1.2 培训结束后,特种作业人员需参加考试,合格后颁发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书;4.1.3 特种作业人员需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以更新知识和技能。

4.2 设备管理:4.2.1 公司对特种作业所需的设备和工具进行购置,并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4.2.2 特种作业人员在使用设备和工具之前,需进行检查和试用,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4.2.3 特种作业人员需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工具,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进行维修或更换;4.2.4 特种作业人员需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不得私自改装或擅自使用他人设备和工具。

2024年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2024年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2024年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规范特种设备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防止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促进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____第____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____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____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用锅炉、压力管道、起重机械。

本办法所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指直接从事特种设备操作的人员及管理人员。

包括以上设备操作人员、电工、焊接工、切割工和行车司机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特种设备的____、使用、维修、检验、日常维护保养、改造、报废,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和复审等。

上述各项管理工作,由生产部负责。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____、维修、改造第四条在____新购置锅炉、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之前,应当先将____单位的安全资质证书、安全施工方案与安全保证体系(含施工安全负责人、安全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____及相应证书复印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与监督检验证明等有关资料,同时书面报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经确认由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签署安全责任书后,方可施工。

____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锅炉、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进行校验和调试,并且向具有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资格的机构申请检验。

检验合格后,使用单位(合同有约定除外)应当在____日内,到规定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且将安全合格标志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方可以投入正式使用。

第五条特种设备的维修,在签订维修合同前,应先将维修单位资质证书、维修、维护保养合同文本内容、维修人员的资质证书等材料报生产部门____。

经审核同意后,签署生效。

第六条改造锅炉、起重机械、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应按照新____特种设备____报批、持证施工、检测验收、建立档案等进行。

某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4篇)

某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4篇)

某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指的是某公司为聘用特种作业人员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和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需要具备特定技能或特殊培训才能从事的工作岗位,如高空作业、爆破作业、防腐蚀喷涂等。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内容:1. 特种作业人员的招聘标准:拥有相关证书或专业培训;具备必要的工作经验;身体健康等。

2. 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与评估:定期进行技能和知识检测,评估其表现和工作质量。

考核结果将作为晋升、奖励和绩效评估的依据。

3.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证书管理:为特种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格认证,确保其技能和知识水平得到更新和提升。

4.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要求特种作业人员遵守公司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得到正确执行。

5. 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权限管理:根据特种作业人员的技能和等级,制定相应的工作权限和范围,并控制其使用特定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6. 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记录管理: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记录,包括工作任务、时间、费用等信息,便于跟踪和管理。

7. 特种作业人员的激励和奖惩管理:根据特种作业人员的表现和贡献,进行激励和奖惩,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8. 特种作业人员的保险和福利管理:特种作业人员享受与工作岗位相关的保险和福利待遇,如意外伤害保险、工伤福利等。

以上只是一个简略的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的概述,具体制度还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特种作业工种的特点进行具体设计和调整。

某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2)该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特种作业人员的选拔和任命:根据特种作业的性质,招聘和选拔具备相关技能和资格的特种作业人员,并按照规定进行任命。

2.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同时,应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3. 特种作业人员的岗前指导和岗中监督:在特种作业人员刚上岗时,应有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3篇)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3篇)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保障特种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爆破作业、挖掘作业、焊接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

第三条特种作业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执行本制度,自觉维护个人权益。

第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应熟悉本制度,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并保持相应的证书有效性。

第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岗位操作技能和安全保障技能,接受定期技能培训和考核。

第六条特种作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态,接受定期的健康检查。

第二章安全管理责任第七条企业应设立特种作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作业的组织、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八条特种作业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特种作业的特点和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

第九条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条现场作业负责人应对特种作业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特种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管理部门和现场作业负责人的要求进行操作,发现操作不当或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安全管理部门和现场作业负责人应及时处理特种作业人员的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特种作业的安全继续进行。

第十三条特种作业人员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有权进行制止,并有权向相关部门投诉和举报。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十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应戴好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服等,并正确佩戴和使用。

第十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应使用防坠落器具,确保自身的安全。

第十六条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起重作业时,应使用符合要求的起重设备和工具,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

第十七条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焊接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和防爆措施,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

第十八条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危险品作业时,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实际安全操作技能,减少伤亡人数,保证安全生产,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在公司范围内从事特种作业的外来人员。

3.引用范围
3.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监总局[2010]30号令
3.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质监局[2005]140号文
4.术语
特种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人员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5.公司现有特种作业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
5.1电工作业(含运行和维修)
5.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5.4压力容器作业
5.5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作业。

(叉车)
5.6登高作业
6.职责
6.1生产部负责对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核定,建立健全的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汇总统计公司特种作业人员(见附件1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台账),有权对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生产作业活动进行安全监督和指导。

6.2特种作业人员所在部门应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各部门不得
随意变动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

如遇作业者本人不适合该工作岗位或公司因生产实际需要变动,必须事先报告生产部、生产部经同意后方可变动。

7.管理内容
7.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业技术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训。

经有资质的专业培训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后方能上岗作业。

7.2特种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及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

7.3特种作业人员作业前须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清除周围影响安全作业的物品,严禁设备没有停稳进行检查、修理、焊接、加油、清扫等违章行为。

焊工作业(含明火作业)时必须对周围的设备、设施、物品进行安全保护或隔离,严格遵守公司内用电、动火审批程序。

7.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严禁使用有缺陷的防护用品、用具。

7.5安装、检修、维修等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作业技术规程,作业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残留物,关闭电源,防止遗留事故隐患,因作业疏忽或违章操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视情节按照公司有关规章制度追究责任人责任。

7.6特种作业人员在作业现场作业期间,必须有人进行现场监护,禁止单独作业。

监护人发现或作业者自己发觉视力障碍,反应迟缓,体力不支,血压上升,身体不适等有危及安全作业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任何人不得强行命令或指挥其进行作业,发生危险时,现场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必须组织抢救,减少损失,避免事故扩大。

7.7特种作业人员在工具缺陷、作业环境不良的生产作业环境,且无可靠防护用品和无可靠防范措施情况下,有权拒绝作业。

7.8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负责特种作业人员日常的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生产部应加强对日常教育培训管理工作督导。

7.9各部门应加强规范化管理,对特种作业人员生产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纠正、教育和处理。

7.10公司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对有违章从事特种作业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理。

8.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发证和复审
8.1特种作业人员在培训期间,各部门必须安排其参加脱产培训,受培人员必须按时参加学习,参加考核。

8.2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到期复审和新增特种作业人员的初审,各部门应至少提前1个月向生产部提供需要复审、初审的人员名单,生产部负责组织按计划进行培训。

参加培训人员培训考核结束后,应将有关培训资料和证件交到生产部备案。

8.3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安排,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

凡是复审不合格者,可在两个月内再进行一次复审。

仍不合格者,公司不得安排从事特种作业工作。

8.4特种作业人员工作岗位须保持相对稳定,公司内调动仍从事本工种作业,原发操作证继续有效。

公司内调动不再从事本工种作业人员,由调出部门收回《特种作业操作证》交生产部备案。

8.5外来人员在公司范围内从事特种作业的管理,按公司《相关方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执行,必须提交详细的工程作业方案和有效的特种作业资格证的复印件,由生产部进行资质确认。

外来公司因工作需要,携带到公司的特种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无牌无照、损坏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禁止带入公司范围内使用。

8.6外来人员在公司范围内从事特种作业的单位和人员,生产部及工程所在部门应将公司的职业健康、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及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对外来方进行教育培训,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安全责任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安全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