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
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
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
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类狂犬病病例大多是由于被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所致,少数是由于伤口、黏膜被病毒污染所致。
99%的人类狂犬病病例由患狂犬病犬类传播至人。
因此,被宠物咬伤(抓伤)后,不管有没有流血,都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应及时去医院处理。
同时应注意,狂犬病疫苗不存在24小时内注射才有效的说法,只要还没发病,疫苗就有作用,越早越好,尽快处理。
狂犬病发作有什么症状?狂犬病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狂犬病是怎么从动物传染给人?只有狗会携带狂犬病毒吗?狂犬病毒能在病兽的唾液腺中繁殖,咬人后通过伤口残留的唾液使人感染狂犬病。
狂犬病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猫科及翼手目动物,禽类、鱼类、昆虫、龟和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全球范围内,99%的人间狂犬病是由犬引起。
只有被咬伤才会染病吗?被狗抓咬之后,一定会得狂犬病吗?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
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接触或喂养动物;(2)完好的皮肤被舔;(3)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I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使用)。
狂犬病治好的案例
狂犬病治好的案例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狗的咬伤传播。
如果不及时治疗,狂犬病几乎是100%致死的。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还是有一些狂犬病治愈的案例。
以下是一些狂犬病治愈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中的幸存者在面对死亡威胁下,通过勇气和坚持战胜了狂犬病。
1. 张天是一位中国农民,他在一次田间劳作时被一只狂犬咬伤。
尽管他没有受到及时的疫苗注射,但他坚持进行了其他治疗方法。
他每天都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并接受了其他辅助治疗,如高剂量维生素C和中药。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他的病情开始好转,最终成功战胜了狂犬病。
2. 约翰是一名澳大利亚旅行者,在游览亚洲期间被一只疑似患有狂犬病的流浪狗咬伤。
他立即就医并接受了疫苗注射,但由于他的伤口严重,医生认为他的生命仍然面临威胁。
然而,约翰坚信自己能够战胜狂犬病。
他积极配合治疗,坚持进行康复训练,通过锻炼身体和保持积极的心态,他最终康复了。
3. 莉莉是一名美国女孩,她在一次露营活动中被一只野生动物咬伤。
经过确认,医生确定这只动物是患有狂犬病的浣熊。
莉莉的家人立即带她去医院接受疫苗注射,并进行了其他治疗。
尽管她的伤势严重,但莉莉从未放弃过。
她积极配合治疗,坚持进行身体康复训练,并在家人的支持下度过了艰难的康复过程。
几个月后,她成功战胜了狂犬病。
4. 亚历克斯是一位英国男子,他在前往非洲旅行时被一只野生动物咬伤。
亚历克斯在受伤后立即寻求医疗,并接受了疫苗注射。
然而,在回国后的几个月里,他开始出现狂犬病的症状。
他的家人和医生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一种新型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狂犬病病毒的复制。
经过长时间的治疗,亚历克斯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最终康复了。
5. 安妮是一名法国女子,她在一次探险旅行中被一只野生动物咬伤。
她立即就医,并接受了疫苗注射。
然而,由于伤口感染严重,疫苗的效果并不明显。
安妮的家人和医生不愿放弃,他们开始寻找其他治疗方法。
他们找到了一位专家,该专家提供了一种新的疗法,通过注射一种特殊的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狂犬病病毒的复制。
狂犬病
(一)传染源
目前国内外均已明确承认狂犬病毒可被“健康” 动物所携带。国内报告外观健康家犬带毒率平 均为14.9%(8%~25%)。1973年印度报导1例 为健康家犬咬伤男童,42天后死于狂犬病者, 而该家犬健在4年之久,并13次从其唾液中分 离到狂犬病毒。我院收治病人中,有5条犬咬 人致病后仍健在,内有一幼犬,待患者发病死 亡时,该犬己长大且又生育小犬。因此证实狂 犬病毒可在动物中隐性感染和“健康”携带。
临床表现
(一)前驱期
常有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 类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 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最有 意义的早期症状是,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 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觉,约发生 于80%的病例。这是由于病毒刺激神经元,特 别是感觉神经元而引起,此症状于维持数小时 至数天。 本期持续1~2d,很少超过4日以上。
(一)传染源
在南美洲、南斯拉夫、前苏联还有带病 毒的吸血蝙蝠,是当地重要传染源。在 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报告有数百只吸 血蝙蝠栖息,该地区最近几年有150人死 于狂犬病。在拉美,由于这种蝙蝠叮咬 造成牛患狂犬病死亡,每年达50万只。
(一)传染源
狂犬患者唾液中含有少量病毒,但人传 人例子甚少。这是因为人唾液中病毒数 量相当少,但这并不等于绝对不引起传 染。1972年我国曾报道过1例经口对口呼 吸引起感染狂犬病死亡的报告。欧美也 有少数类似报告。
实验室检查
(二)免疫学检查
1.抗原检测:应用荧光抗体法可在脑组织涂片、 角膜印片、冷冻皮肤切片等查病毒抗原,数小 时内可得结果,阳性率约40%。其他尚有单克 隆抗体检测病毒的糖蛋白等。 2.抗体检测:测定血清中和抗体对未接种疫苗 者有诊断价值。但由于病程第8天前不易测出, 而患者发病后很快死亡,故意义不大。接种疫 苗者,如中和抗体大于1:5000仍有诊断价值。
《狂犬病》ppt课件
《狂犬病》ppt课件•狂犬病概述•狂犬病流行病学•狂犬病预防措施•狂犬病诊断与治疗手段•并发症与后遗症处理•总结与展望目录CONTENTS01狂犬病概述定义与传播途径定义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急性脑炎和脊髓炎。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病犬、猫等咬伤或抓伤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血液、动物体液等途径感染。
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发病机理狂犬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在伤口附近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侵入神经系统,沿神经轴突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导致急性脑炎和脊髓炎。
临床表现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3个月。
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等类似感冒症状,随后出现恐水、恐风、咽肌痉挛等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逐渐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诊断标准与分类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具体标准包括:有被犬、猫等咬伤或抓伤史;出现典型的恐水、恐风、咽肌痉挛等症状;实验室检测狂犬病毒抗体阳性。
分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可将狂犬病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类。
轻型患者症状较轻,病程较短;中型患者症状明显,病程较长;重型患者病情严重,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
02狂犬病流行病学狂犬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
全球疫情分布我国疫情概况疫情变化趋势我国是狂犬病高发国家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随着全球狂犬病防控工作的加强,一些国家已经成功控制了疫情,但全球范围内仍有大量病例报告。
030201全球及我国疫情现状人群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和接触动物机会较多的人群。
易感人群犬是狂犬病的主要动物宿主,其他动物如猫、狼、狐狸等也可感染并传播病毒。
动物宿主不同动物宿主对狂犬病毒的易感性不同,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复制和传播方式也有所差异。
宿主与病毒关系易感人群与动物宿主传播因素及危险因素传播方式狂犬病主要通过咬伤或抓伤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唾液或组织而感染。
狂犬病
狂犬病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侵犯中枢神经系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为人兽共患传染病。
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传给人。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恐水、怕风、怕声、流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病死率几乎100 %。
【病原学】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拉沙病毒属(Lyssa virus),一端圆,另一端扁平,形似子弹,大小约75 nn×180nmm,病毒中心为单股负链RNA,外绕以核衣壳和含脂蛋白及糖蛋白的包膜。
目前已明确狂犬病毒的蛋白质由5个主要蛋白和2个微小蛋白构成。
5种主要蛋白是:转录酶大蛋白(Large Protein,LP),具有合成病毒RNA所必需的RNA转录酶活性;糖蛋白(Glycoprotein,GP),是病毒棘突成分,具有凝聚细胞能力,能与乙酰胆碱结合,决定了狂犬病毒的嗜神经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诱导细胞免疫;核蛋白(Nuclear Protein,NP), 构成核酸的衣壳,是病毒颗粒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不仅保护基因在RNA免受核酸酶降解,也是狂犬病毒重要的抗原成分,不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衣壳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 1,M1P),即磷蛋白,又称NS蛋白,它位于病毒核心壳和包膜之间,与核酸衣壳一起,是狂犬病毒属特异性抗原;包膜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 2,M2P),是狂犬病毒的包膜的重要成分。
还有两个微小蛋白是非结构蛋白。
从世界各地分离的狂犬病毒抗原性均相同,但其毒力可有差异,从自然条件下感染的人或动物体内分离到的病毒称野毒株(wild virus)或街毒株(street virus),特点是接种动物潜伏期长,自脑外途径接种后容易侵入脑组织和唾液腺内,在感染的神经细胞内易发现内基小体(Negri Bodies).致病力强。
街毒株在家兔连续脑内多次传代获得的毒株固定毒株(fixed strain),特点为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可供制备疫苗。
狂犬病ppt课件
02
CATALOGUE
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
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狂躁型
患者表现出极度狂躁和攻击性, 同时可能伴有畏光、怕水、呼吸 困难等症状。
麻痹型
患者初期出现疲劳、头痛、发热 等症状,随后出现肢体麻痹、面 瘫等症状,最终可能导致呼吸衰 竭。
狂犬病的诊断方法和步骤
01
02
03
04
1.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被犬类或其他动 物咬伤或接触过可能携带病毒
提供即时的免疫保护。
狂犬病人的护理和管理
隔离和观察
狂犬病人应该被隔离,以避免病 毒传播。同时,他们应该被密切 观察,以监测病情的发展和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
疼痛管理
狂犬病人可能会出现疼痛和其他不 适症状,因此需要使用药物来缓解 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心理支持
狂犬病患者可能会因为病情而感到 恐惧、焦虑和不安,因此需要提供 心理支持,以帮助他们应对病情。
病原学
狂犬病毒是一种弹状病毒,属于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病毒表面有糖蛋白和神经 氨酸酶两种主要成分,其中糖蛋白是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分,与病毒的致病性和 免疫原性密切相关。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
01
02
03
传染源
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病 犬,其次是其他携带病毒 的动物,如猫、狼、狐等 。
传播途径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通过咬伤或抓伤传播,病 毒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或 黏膜侵入人体。
狂犬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治愈率
如果狂犬病患者得到了及时的疫苗接种和伤口处理,并且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那么他们的治愈率 通常是非常高的。然而,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或者治疗不当,病情可能会恶化并导致死亡。
预后
狂犬病知识科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狂犬病知识科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疾病,它主要通过动物的咬伤或唾液传播给人类和其他动物。
病毒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迅速蔓延,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破坏,造成患者的死亡。
狂犬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更为普遍。
由于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化,人类和动物皆可感染,因此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狂犬病的症状通常在感染病毒后的一到三个月内开始出现。
初期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头痛、呕吐和不适感,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精神紊乱、恐水(对水的恐惧)、痉挛和抽搐等症状,最终进入昏迷状态。
目前,虽然狂犬病的治疗方法有限,但早期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却十分重要。
针对潜在感染狂犬病的情况,如被狗咬伤或狂犬病疫区接触动物等,及时地接种狂犬疫苗和人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地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狂犬病不仅对人类,而且对动物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感染狂犬病的动物在病毒潜伏期和发病期均能传播给其他动物,因此对于家养宠物的爱护者来说,及时给宠物接种狂犬疫苗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狂犬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安全。
了解狂犬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对于减少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知,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种致命的疾病。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安排和重点。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通过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对文章进行了简要介绍。
概述部分对狂犬病的基本信息进行了简洁明了的阐述,包括病因、传播途径、症状、诊断和预防控制措施等。
文章结构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引导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框架和内容,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通过介绍文章的大纲,读者可以清楚地知晓文章的各个部分和各个小节的内容。
正文部分是对狂犬病的详细介绍。
狂犬病毒ppt课件
核心包含单股负链RNA基因组,衣壳
由核蛋白包裹,包膜上镶嵌有糖蛋白
和基质蛋白。
2024/1/27
8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2024/1/27
基因组结构
狂犬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长度约12kb,编码5种结 构蛋白和1种非结构蛋白。
功能
基因组编码的蛋白包括核蛋白(N)、磷蛋白(P)、基质蛋 白(M)、糖蛋白(G)和聚合酶蛋白(L),分别参与病毒 粒子构成、转录、复制和组装等过程。
17
新兴检测技术展望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分子识别元件和信号转 换元件,实现对狂犬病毒的快速
、灵敏检测。
2024/1/27
等温扩增技术
在恒温条件下实现核酸的快速扩增 ,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纳米技术
利用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 质,开发新型狂犬病毒检测方法和 技术。
18
05
狂犬病毒治疗策略
与药物研究进展
2024/1/27
12
预防措施与疫苗接种
预防措施
避免与野生动物、流浪狗、猫等接触;给家养宠物接种疫苗并定期加强免疫;从事动物相关工作时做 好个人防护。
疫苗接种
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疫苗可产生免疫力,保护人体不受病毒感染。疫苗种类包 括人用狂犬病疫苗和动物用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和时间根据疫苗种类和当地疫情而定。
宠物传播风险
宠物犬、猫等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源,疫情爆发 时可能导致大量宠物被遗弃或扑杀,对宠物产业 造成冲击。
国际贸易限制
3
为防止狂犬病传播,一些国家可能对来自疫情地 区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进口限制,影响国际贸 易。
2024/1/27
25
狂犬病的早期症状
狂犬病的早期症状引言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致命传染病,感染后病原体会通过神经系统迅速传播到大脑,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破坏。
如果不及时治疗,狂犬病几乎100%致死。
因此,早期识别狂犬病的症状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狂犬病的早期症状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狂犬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在感染后一周到三个月内出现,具体取决于感染的病毒量、病毒株的毒力以及感染部位等因素。
以下是狂犬病早期可能出现的症状:1. 发热和头痛感染狂犬病病毒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和头痛的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相似,因此容易被忽视。
2. 点状或瘀斑样皮疹在狂犬病的早期阶段,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点状或瘀斑样皮疹。
这些皮疹可能在感染部位周围出现,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逐渐扩散。
3. 感染部位疼痛或瘙痒如果感染是通过狗或其他动物的咬伤或抓伤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在咬伤或抓伤的区域感到疼痛或瘙痒。
这是病毒从伤口处进入体内的反应。
4. 焦虑和紧张狂犬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这种情绪变化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感染有关。
5. 恶心和呕吐一些患者在狂犬病的早期阶段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感染引起的。
6. 神经系统症状随着狂犬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包括:- 极度疲劳和虚弱感:患者感觉非常疲倦,并且没有精力进行日常活动。
- 失眠和睡眠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或其他睡眠障碍。
- 头晕和平衡问题:患者可能感到头晕,容易失去平衡,出现走路不稳的情况。
- 颅神经损害:病毒可侵犯颅神经,导致面部肌肉麻痹、眼球运动异常及听力减退等症状。
- 肌肉痉挛和抽搐: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痉挛和抽搐,尤其是在感染过程的后期。
- 精神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如焦虑、幻觉、妄想等。
其他临床表现除了上述早期症状外,狂犬病还可能引起其他临床表现,特别是在疾病进展到晚期时。
这些表现包括但不限于:1. 水惊恐狂犬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水惊恐症状,即对水的恐惧和拒绝。
《狂犬疫苗知识》课件
是否需要打狂犬疫苗?
需要打狂犬疫苗的情况 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 接触过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
是否需要打狂犬疫苗?
01
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生活或工 作。
02
不需要打狂犬疫苗的情况
03
没有接触过可能携带狂犬病 毒的动物。
是否需要打狂犬疫苗?
没有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生活或工作。 没有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
宠物饲养者
狂犬病流行地区居民
如农村、山区、动物饲养场等地区居 民。
尤其是与流浪猫、狗接触频繁的人群 。
狂犬疫苗接种的禁忌症
对狂犬疫苗成分过敏
如对狂犬病病毒抗原或疫苗中的其他成 分过敏。
神经系统疾病
如癫痫、多发性硬化等。
免疫系统疾病
如艾滋病、白血病、淋巴瘤等。
其他严重疾病
如急性发热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 等。
打了狂犬疫苗后是否可以终身免疫?
• 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期一般可维持3年左右,即如果在接 种足量、足程的狂犬疫苗后3年内再次暴露于狂犬病毒 ,不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但如果超过3年再次暴露于狂 犬病毒,则需要加强接种疫苗。
被狗咬伤后应该如何处理?
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使用碘酒或医用酒精擦拭消 毒。
尽快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和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 蛋白。
注意观察动物情况,如果咬伤人的动物在10天内没有死亡,则说明该动物没有狂犬 病,被咬伤的人可以终止接种疫苗。
THANKS
狂犬病疫情的控制措施
疫情处置
一旦发现狂犬病病例或疑 似病例,应立即采取隔离 和治疗措施,同时对接触 者进行追踪和观察。
疫区处理
对发生疫情的地区进行封 锁,采取消灭传染源、切 断传播途径等措施,以控 制疫情的扩散。
狂犬病 原理
狂犬病原理
狂犬病是一种高度致命的病毒感染,主要通过犬类的咬伤传播给人类。
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感染周围的神经组织,然后迅速传播到中枢神经系统。
以下是狂犬病的传播和病理原理:
1. 传播途径: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感染患有病毒的动物的唾液进入人体。
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狗、猫、狐狸和蝙蝠等犬类动物的咬伤或抓伤,很少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 病毒感染:一旦病毒进入人体,它会侵入神经细胞并开始复制自身。
这个过程发生在被咬伤部位周围的神经末梢附近,然后沿着神经纤维迁移到脊髓和脑部。
3. 神经组织传播:狂犬病病毒通过迁移入脑和脊髓后,会在脑组织中复制并进一步传播到其他神经组织。
这个过程导致了病毒的扩散和病变的形成。
4. 病毒蔓延:狂犬病病毒在神经组织中的蔓延会进一步侵及其他脏器,特别是唾液腺。
这使得病毒在患者口腔分泌物中可由咬伤传播给其他人。
5. 病理变化:狂犬病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引起炎症反应和神经元死亡,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这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恐水症(对水的恐惧)、痉挛性肌肉痉挛、呼吸衰竭和神经系统衰竭等。
尽管目前狂犬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但疫苗接种和紧急处理仍
然是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关键手段。
公众应该避免与未知或疑似感染狂犬病的动物接触,并尽快寻求医疗帮助以进行疫苗接种和伤口处理。
狂犬病的诊断标准
狂犬病的诊断标准一、诊断标准1.狂犬病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通过荧光免疫或ELISA技术对唾液、脑脊液、血液等样本进行检测,若结果呈阳性,则提示存在狂犬病病毒抗原。
2.患者病史中有明确接触或暴露于患病动物或病例史。
患者需详细回忆近期接触的动物情况,包括宠物、野生动物、鸟类等,若接触过患病动物或与患病动物有过接触史,则有可能感染狂犬病。
3.出现典型的狂犬病临床症状和体征。
狂犬病患者通常表现为恐水、怕风、畏光、咽肌痉挛等症状,以及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出汗、乏力等全身症状。
若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和体征,则应高度怀疑为狂犬病。
4.狂犬病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或动物接种试验阳性。
通过将患者样本进行分离培养或动物接种试验,若结果呈阳性,则可以确诊为狂犬病。
二、诊断依据1.狂犬病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通过检测唾液、脑脊液、血液等样本中的狂犬病病毒抗原,若结果呈阳性,则可以诊断为狂犬病。
2.患者病史中有明确接触或暴露于患病动物或病例史。
详细询问患者近期接触的动物情况,包括宠物、野生动物、鸟类等,若接触过患病动物或与患病动物有过接触史,则有可能感染狂犬病。
3.出现典型的狂犬病临床症状和体征。
患者出现恐水、怕风、畏光、咽肌痉挛等症状,以及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出汗、乏力等全身症状。
若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和体征,则应高度怀疑为狂犬病。
以上即为狂犬病的诊断标准及诊断依据,医生可根据以上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公众也需要提高警惕,注意与动物的接触方式和自身防护措施。
狂犬病的全球分布情况
狂犬病的全球分布情况狂犬病(Rabies)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感染,通常由犬类动物传播给人类。
本文将深入探讨狂犬病的全球分布情况,包括其流行地区、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以加深我们对这一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的了解。
1. 流行地区狂犬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但其流行程度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狂犬病流行的地区:1.1 亚洲亚洲是狂犬病的高发地区之一。
印度、中国、菲律宾、泰国等国家经常报告狂犬病病例。
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由犬类动物传染给人类。
1.2 非洲非洲大陆的一些地区也存在高度流行的狂犬病。
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狂犬病病例较为普遍。
野生动物也是潜在的传播源。
1.3 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国家也经常报告狂犬病病例,尤其是巴西、墨西哥和危地马拉。
与其他地区一样,犬类动物在这些地方仍然是主要传播者。
1.4 欧洲和北美相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欧洲和北美地区狂犬病病例较为罕见。
这得益于强有力的疫苗接种和采取的狂犬病控制措施。
2. 传播途径狂犬病的传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2.1 犬类传播犬类动物,尤其是狗,是最常见的狂犬病传播者。
当感染的犬咬伤人类或其他动物时,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
这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2.2 野生动物传播某些野生动物也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如狐狸、狼、狂犬和熊等。
接触到这些动物或其唾液可能导致感染。
2.3 人际传播虽然相对罕见,但人际传播狂犬病也发生过。
通常发生在感染者的唾液进入受伤口或黏膜的情况下,如眼结膜。
3. 预防措施为了减少狂犬病的传播,采取以下预防措施至关重要:3.1 疫苗接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是接种疫苗。
狂犬病疫苗可提供长期免疫力,防止感染。
在疫苗接种后,如果被狂犬病患者咬伤,病毒不会感染。
3.2 动物控制对于犬类动物,控制数量、定期接种疫苗,以及饲养有责任感的宠物主人,是减少狂犬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3.3 教育和宣传向社区和公众提供关于狂犬病的知识和防范方法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该病,提高警觉性。
狂犬病预防知识(2024)
2024/1/25
19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该法规规定了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等方面的内容,为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 了法律依据。
《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
该技术规范详细规定了狂犬病的诊断、预防、控制和治疗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为狂犬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
2024/1/25
22
2024/1/25
06
总结与展望
23
当前狂犬病预防工作成果回顾
01
疫苗接种普及率提高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疫苗接种计划,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狂犬病预防
的重要性,并积极接种疫苗,从而有效降低了狂犬病的发病率。
02
疫情监测与报告体系完善
建立了完善的狂犬病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了解狂犬病的危害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性传染病,一旦发病几乎无法治愈,因 此公众需要了解其危害和严重性。
认识狂犬病的症状
狂犬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恐水、恐风 、喉肌痉挛等,公众需要了解这些症状以便及时识别。
了解狂犬病的传播途径
狂犬病主要通过病犬咬伤传播,但也可能通过其他动物咬 伤或抓伤、接触病毒污染的血液或动物组织等途径传播, 公众需要了解这些传播途径以加强防范。
病程
狂犬病病程一般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三个阶段。前 驱期持续数天至数周,兴奋期持续数小时至数天,麻痹期持 续数小时至数天。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10天,死亡率极高。
5
危害程度及死亡率
2024/1/25
危害程度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传染病,一旦发病,几乎无法治愈。同时 ,狂犬病也对动物造成极大危害,导致大量动物死亡。
狂犬病及其防控措施
狂犬病及其防控措施
一、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所致。
二、狂犬病暴露分级
1级暴露:接触、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犬、猫舔舐。
2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犬、猫轻咬,或被犬、猫轻微抓伤,但皮肤无破损。
3级暴露:皮肤被犬、猫抓伤、咬伤,或破损伤口被犬、猫舔舐。
三、狂犬病的防控措施
1.对于1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2. 对于2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3. 对于3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4.对犬、猫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防止犬、猫发生狂犬病并传播给人。
5.带犬外出时,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咬伤他人。
狂犬病
1、什么是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
狂犬病毒主要在动物间传播。
患了狂犬病的动物俗称疯动物,如:疯狗、疯猫、疯狼等,人如果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就会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
人患了狂犬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表现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等症状,病死率为百分之百(100%)。
2、狂犬病是如何患上的?狂犬病是由于人被患狂犬病的狗、猫等动物或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狂犬病毒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从而致病。
有报道狂犬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群居穴谷的蝙蝠经空气由呼吸道传染,在岩洞与实验室工作的人员中有发生气雾感染狂犬病的不测事件;角膜移植可能为传播途径之一,1978年以来,在美法、印、泰等国家报告过10例以上经角膜移植而感染狂犬病的病例。
3、如何预防狂犬病?①不养犬、猫等动物;②养犬、猫等动物,就必须定期给这些动物注射狂犬疫苗;③不被这些动物所伤:④被犬、猫等动物伤后,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到疾控(防疫)、医院等卫生机构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或按医嘱是否应该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4、动物致伤后如何正确使用狂犬病疫苗?被狗咬伤勿怀侥幸,局部处理+抗血清注射+狂犬疫苗免疫接种"三管齐下":①轻度咬伤的暴露者需全程注射有效的人用狂犬病疫苗;②重度咬伤的暴露者要进行联合免疫,即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与抗狂犬病血清,以利于早期保护,但抗狂犬病血清在使用之前,必须作过敏试验,如反应呈阳性,应采取脱敏治疗以防意外。
③注射方法:狂犬病疫苗供成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儿童在大腿前侧区肌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5、哪些人员应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被狼、狐等野兽咬伤者:对发病的犬、猫咬伤者;皮肤伤口被狂犬唾液沾染者;护理或接触过病人的人员皮肤破损,被狂犬病病人的分泌物沾染者;在狂犬病流行区:兽医、动物管理人员、野外工作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
(hydrophobia)。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
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家犬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所以表面“健康”的犬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
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别称
恐水症
英文名称
rabies
英文别名
hydrophobia
就诊科室
传染科
专家解读
积极预防狂犬病
被流浪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冲洗30分钟
目录
1. 1病因
2. 2临床表现
3. 3检查
1. 4诊断
2. 5鉴别诊断
3. 6并发症
1. 7治疗
2. 8预防
基本信息
别称
恐水症
英文名称
rabies
英文别名
hydrophobia
就诊科室
传染科
常见病因
由狂犬病毒通过动物传播给人而致
常见症状
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传染性
有
传播途径
病犬、病猫、病狼等
病因
主要是由狂犬病毒通过动物传播给人而致。
狂犬病毒含5种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及基质(M)等。
狂犬病病毒的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结合,决定了狂犬病毒的噬神经性。
传染源主要为病犬、其次为病猫及病狼等。
人被患病动物咬伤后,动物唾液中的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人体而引发疾病,少数患者也可因眼结膜被病兽唾液污染而患病。
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狩猎者、兽医、饲养动物者更易感。
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感染肌细胞,于伤口附近肌细胞内小量增殖,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
而后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索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并不延血液扩散,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
病毒在灰质内大量复制,沿神经下行到达唾液腺、角膜、鼻黏膜、肺、皮肤等部位。
狂犬病病毒对宿主主要的损害来自内基小体,即为其废弃的蛋白质外壳在细胞内聚集形成的嗜酸性颗粒,内基小体广泛分布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细胞中,也是本疾病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指标。
人受感染后并非全部发病,被病犬咬伤而未作预防注射者约15%~20%发病,被病狼咬伤者约50%~60%发病,其发病因素与咬伤部位、创伤程度、伤口处理情况、衣着薄厚及注射疫苗与否有关。
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伤口深浅(伤口深者潜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
其他如清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
典型临床表现过程可分为以下3期:
1.前驱期或侵袭期
在兴奋状态出现之前,大多数患者有低热、食欲不振、恶心、头痛、倦怠、周身不适等,酷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痛等较敏感,并有喉咙紧缩感。
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是伤口及其附近感觉异常,有麻、痒、痛及蚁走感等,此乃病毒繁殖时刺激神经元所致,持续2~4日。
2.兴奋期
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
本期持续1~3日。
恐水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典型者见水、饮水、听流水声甚至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
怕风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微风或其他刺激如光、声、触动等,均可引起咽肌痉挛,严重时尚可引起全身疼痛性抽搐。
3.麻痹期
痉挛停止,患者逐渐安静,但出现迟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为多见。
眼肌、颜面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的等,本期持续6~18小时。
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偶见超过10日者。
此外,尚有已瘫痪为主要表现的“麻痹型”或“静型”,也称哑狂犬病,该型患者无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开始,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病程长达10日,最终因呼吸肌麻痹与延髓性麻痹而死亡。
吸血蝙蝠啮咬所致的狂犬病常属此型。
检查
1.血、尿常规及脑脊液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总数(12~30)×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一般占80%以上,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轻度蛋白尿,偶有透明管型,脑脊液压力可稍增高,细胞数稍微增多,一般不超过200×106/L,主要为淋巴细胞,蛋白质增高,可达2.0g/L 以上,糖及氯化物正常。
2.病毒分离
唾液及脑脊液常用来分离病毒,唾液的分离率较高。
3.抗原检查
采用皮肤或脑活检行免疫荧光检查。
4.核酸测定
采用PCR法测定RNA,唾液、脑脊液或颈后带毛囊的皮肤组织标本检查的阳性率较高。
5.动物接种
标本接种于小鼠后取脑组织做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病原体,做病理切片检查Negri小体。
6.抗体检查
用于检测早期的IgM,病后8日,50%血清为阳性,15日时全部阳性。
血清中和抗体于病后6日测得,细胞疫苗注射后,中和抗体效价可达数千,接种疫苗后不超过1:1000,而患者可达1:10000以上。
诊断
病史及免疫荧光试验阳性则可确立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类狂犬病性癔症、破伤风、病毒性脑膜脑炎、脊髓灰质炎等鉴别。
1.类狂犬病性癔症
由于狂犬病是一种非常恐怖的疾病,一些癔病患者在暴露后想象自己患有此病。
表现为被动物咬伤后不定时出现喉紧缩感,饮水困难且兴奋,但无怕风、流涎、发热和瘫痪。
通过暗示、说服、对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不再发展。
2.破伤风
破伤风的早期症状是牙关紧闭,以后出现苦笑面容及角弓反张,但不恐水。
破伤风受累的肌群在痉挛的间歇期仍保持较高的肌张力,而狂犬病患者的这些肌群在间歇期却是完全松弛的。
3.病毒性脑膜脑炎
有明显的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神志改变明显,脑脊液检查有助于鉴别。
4.脊髓灰质炎
麻痹型脊髓灰质炎易与麻痹型狂犬病混淆。
此病呈双向热型起病,双侧肢体出现不对称弛缓性瘫痪,无恐水症状,肌痛较明显。
并发症
可出现不适当抗利尿激素分泌,尚可并发肺炎、气胸、纵隔气肿、心律不齐、心衰、动静脉栓塞、上腔静脉阻塞、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竭等。
治疗
1.单室严格隔离,专人护理
安静卧床休息,防止一切音、光、风等刺激,大静脉插管行高营养疗法,医护人员须戴口罩及手套、穿隔离衣。
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均须严格消毒。
2.积极做好对症处理,防治各种并发症
(1)神经系统有恐水现象者应禁食禁饮,尽量减少各种刺激。
痉挛发作可予苯妥英、地西泮等。
脑水肿可予甘露醇及速尿等脱水剂,无效时可予侧脑室引流。
(2)垂体功能障碍抗利尿激素过多者应限制水分摄入,尿崩症者予静脉补液,用垂体后叶升压素。
(3)呼吸系统吸气困难者予气管切开,发绀、缺氧、肺萎陷不张者给氧、人工呼吸,并发肺炎者予物理疗法及抗菌药物。
气胸者,施行肺复张术。
注意防止误吸性肺炎。
(4)心血管系统心律紊乱多数为室上性,与低氧血症有关者应给氧。
低血压者予血管收缩剂及扩容补液。
心力衰竭者限制水分,应用地高辛等强心剂。
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者,可换静脉插管;如有上腔静脉阻塞现象,应拨除静脉插管。
心动骤停者施行复苏术。
(5)其他贫血者输血,胃肠出血者输血、补液。
高热者用冷褥,体温过低者予热毯,血容量过低或过高者,应及时予以调整。
预防
1.管理传染源
对家庭饲养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管理流浪动物。
对可疑因狂犬病死亡的动物,应取其脑组织进行检查,并将其焚毁或深埋,切不可剥皮或食用。
2.正确处理伤口
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20%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伤口较深者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持续灌注清洗,力求去除狗涎,挤出污血。
一般不缝合包扎伤口,必要时使用抗菌药物,伤口深时还要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3.接种狂犬病疫苗
预防接种对防止发病有肯定价值,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人一旦被咬伤,疫苗注射至关重要,严重者还需注射狂犬病血清。
(1)主动免疫①暴露后免疫接种一般被咬伤者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针,共5针。
成人和儿童剂量相同。
严重咬伤者(头面、颈、手指、多部位3处咬伤者或咬伤舔触黏膜者),除按上述方法注射狂犬病疫苗外,应于0天、3天注射加倍量。
②暴露前预防接种对未咬伤的健康者预防接种狂犬病疫苗,可按0、7、28天注射3针,一年后加强一次,然后每隔1~3年再加强一次。
(2)被动免疫创伤深广、严重或发生在头、面、颈、手等处,同时咬人动物确有患狂犬病的可能性,则应立即注射狂犬病血清,该血清含有高效价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直接中和狂犬病病毒,应及早应用,伤后即用,伤后一周再用几乎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