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
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
![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https://img.taocdn.com/s3/m/a7b035237e21af45b207a847.png)
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议题:感受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
执教:徐成莉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诵读、讨论、交流,初步感受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初步感知儿童诗的特点。
2、通过对比阅读,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学习创编儿童诗歌。
阅读材料:《巴喳巴喳》、《洗月亮》、《向上摔了一跤》、《爸爸的鼾声》、《我的宠物家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读过很多儿童诗,诗里描绘了我们妙趣横生的童年生活,那大胆离奇的想象紧紧地抓着你我好奇的心。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组儿童诗的阅读,来感受它的神奇魅力。
齐读课题: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
二、分层推进,感悟体验。
(一)共读《巴喳巴喳》,打开思路,积累经验,感知儿童诗里的大胆想象。
1、读题目并质疑,感受题目里藏着的奇思妙想。
《巴喳巴喳》看到题目,有什么想法?生猜疑提问。
2、诵读诗歌,寻找诗里藏着的奇思妙想。
小声诵读,看看诗人在诗在有哪些奇思妙想。
3、交流体会,感知诗里的奇思妙想。
4、小结:梳理阅读方法刚才我们通过读的方法去找诗里的奇思妙想,找到之后,再通过读把奇思妙想有滋有味地表达出来。
(读―――找―――品―――悟)老师这儿还准备了几首这样的小诗,有兴趣吗?(二)自读《洗月亮》、《向上摔了一跤》、《爸爸的鼾声》,边读边悟,整体推进。
1、明确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阅读。
先看题目《洗月亮》、《向上摔了一跤》、《爸爸的鼾声》,你对哪一首更感兴趣?好好读你感兴趣的那首,找找里面藏着的奇思妙想。
2、边读边悟,寻找诗里的奇思妙想。
3、交流收获。
①师:刚才小朋友们读得津津有味,现在,把你找到的奇思妙想与大家分享。
你最喜欢的是?你先把诗读给大家听。
师:你发现的奇思妙想是?师:平常我们都知道洗衣服,没想到月亮也可以洗,这想象真离奇!师:像晾衣服一样?风还能像妈妈一样把月亮晾在天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把这最有意思的奇思妙想读一读。
刚才的孩子汇报得很精彩,剩下的孩子你们还喜欢哪首呢?接下来,轮到你们汇报了,有信心超越他们吗?你在里发现的奇思妙想是什么?师:孩子们的汇报非常精彩,刚才没读的孩子,听了他们的交流,你有收获吗?你知道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师:这就是分享倾听,交流共好。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反思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6e807a08762caaedd33d482.png)
《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执教了一堂小学中段的群文阅读课。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因为在群文阅读方面,我也刚刚起步,正在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一堂课下来,也有着自己的点滴感悟和思索。
首先,我先来谈谈这堂课的闪光之处。
1、材料激趣,目标明确。
这次,我以《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作为议题,并选取了一组儿童诗作为阅读篇目,即《海浪》、《我的宠物家庭》、《我要把自己寄给你》、《洗月亮》。
这四首儿童诗想象离奇、语言朴实自然,诗中体现出的奇思妙想很有意思,很多都是我们想不到又很好笑的创意,非常适合中段孩子阅读。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1、引导学生诵读、讨论、交流,初步感受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感知儿童诗想象合理、奇特、大胆的特点。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口头创编几句儿童诗。
这样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符合中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段特点。
2、扶放结合,环环相扣。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首先,通过读诗歌想画面,带领学生走进《海浪》一诗,初步感受想象的魅力,从而引出议题——《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
接着,让学生边想边读,口头填写表格,学习第二首诗歌——《我的宠物家庭》,感悟想象合理、奇特的特点;之后,开展合作学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学习单,再全班交流,学习《我要把自己寄给你》和《洗月亮》,进一步体会想象的神奇魔力;最后,进行课堂总结,鼓励孩子大胆创作一首有着奇思妙想的小诗。
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节奏紧凑、有扶有放,环环相扣。
3、抓住特点,读想结合。
其实,想象对于孩子们并不陌生,甚至是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
那么,什么样的想象,才是令人耳目一新,趣味盎然的呢?我想,还是要给孩子一点干货。
所以,这节课,我将想象的关键因素“合理”、“奇特”、“大胆”,紧紧贯穿在教学的想、读、说中。
这样,阅读、想象、练说的三者结合,使得孩子们在快乐的童诗阅读中,开启想象的大门。
4、关注生成,及时评价。
其实,这堂课还是有些出乎意料的。
群文阅读:《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 课件PPT
![群文阅读:《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 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6ce17bfd0d233d4b14e6997.png)
我的头发长长了,那才真叫长呢! 我站在小桥上,把辫子垂下去, 就可以把鱼儿钓起。 我站在牧场的栅zhà栏边, 把辫子丢出去, 就可以把牛儿套住。 我站在院子里, 把辫子绑b ǎng在树杈chà上一拉, 就可以把所有的衣服都晾完。 我躺在小河边,把头发清洗干净, 十个妹妹都会过来帮我梳头发。 我的头发长长了,那才真叫长呢!
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声音洪亮、其余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
充或评价 。
春天是一匹
最美丽的彩布,
燕子是个 卖布郎。 他随身带着______ 每天_________ 卖点儿给______ 卖点儿给_______
把春天一寸寸_____
推荐阅读 《太阳打翻了》 《我想》
《大海睡了》 《我要把自己寄给你》
阅读要求:
自由阅读儿童诗《下巴上的洞洞 》《爸爸的鼾声》和
《冰冻的梦》,边读边思考:儿童诗中最奇妙的想象是什么?
你还想到了什么?并完成阅读记录卡。
群 文 阅 读 记 录 卡
我读的儿童诗是: 我觉得最奇妙的“想象”是:
我还想到了
小组交流:
前后4人为一个小组,交流:你读的儿童诗是什么?诗中最 奇妙的想象是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最后,推选一个同学进 行全班交流。
《小蚂蚁》
谢谢,就可以把鱼儿钓起 。
zhà
我站在牧场的栅栏前,把辫子丟出去,就可以把牛儿套住。
我站在院子里,把辫子绑在树杈上一拉,就可以把所有的 衣服都晾完。
我躺在小河边,把头发放到水里就能清洗干净。
往椅子一坐,十个妹妹都会过来替我梳头发。
小真的长头发
小学三年级体育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体育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8f888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5.png)
小学三年级体育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 帮助学生理解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通过体育群活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 选取一些儿童诗,如《小蜘蛛爬天空》、《飞机飞到了月亮上》等,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奇思妙想。
- 通过诗歌朗读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中奇思妙想的理解和想法。
- 结合体育活动,设计一些游戏,如模拟飞行、蜘蛛爬网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诗中的奇思妙想。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是奇思妙想,为什么儿童诗中常常有奇思妙想的内容。
2. 阅读儿童诗:选择一首儿童诗进行课堂朗读,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中的奇思妙想,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4. 整体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共同探讨。
5. 体育活动设计:结合诗中的内容,设计一些体育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其中的奇思妙想。
6. 活动实施: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并引导他们思考和体会其中的奇思妙想。
7. 总结:在课堂结束前,让学生总结他们对儿童诗中奇思妙想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合作程度。
-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这次教学活动的理解和收获。
教学拓展-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儿童诗,培养他们的阅读惯和兴趣。
- 继续进行体育群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体育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诗歌阅读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创造力和身体素质。
《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案例 1
![《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案例 1](https://img.taocdn.com/s3/m/06145f8db84ae45c3b358ce3.png)
《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案例教学年级:三年级上册执教人员:熊娟教学议题:诗中的奇思妙想设计意图:在快乐的童诗阅读中,让孩子们开启想象的大门,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学习明确儿童诗的特点。
即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不但指丰富的修辞,比如:夸张、比喻、拟人、摹声等,同时还有表达形式的多样,如:图像诗。
2、创编儿童诗。
选文篇目:《爸爸的鼾声》《我的宠物家庭》《瞌睡虫》《向上跌了一跤》《巴喳巴喳》《洗月亮》教学重点: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难点:创编儿童诗。
教学准备:学生阅读材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诵读诗歌《爸爸的鼾声》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爸爸的鼾声阎妮爸爸的鼾声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它使我想起美丽的森林爸爸的鼾声总是断断续续的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咦爸爸的鼾声停了是不是火车到站了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生:喜欢。
师:说说理由吧。
生:他把爸爸的打鼾声想象成小火车的声音。
生:爸爸不打鼾醒了的时候想象成火车到站了。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
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总令人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诗歌中的奇思妙想吧!二、分层推进,感悟体验(一)自读《我的宠物家庭》,边读边悟,整体推进。
1、标题猜想,展开想象师:孩子们读了这个标题你想到了什么?生1:作者家里养了许多的宠物。
生2:他生活在一个像动物园的家里。
师:恩,有道理。
那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宠物”吗?生3:宠物就是小动物。
师:是的,“宠物”就是喂养在家里给我们作伴和特别喜爱的小动物,所以从这个标题我们就不难猜想到作者对这个宠物家庭的……生:喜爱。
师:是啊。
那到底宠物家庭有哪些成员呢?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在读之前老师请上课专心坐姿漂亮的女同学来读一读学习要求。
2、明确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要求:(1)自读诗歌并用“”画出诗中描写的家庭成员。
(2)找出诗中你喜欢的奇思妙想,并想想妙在哪里?(3)再读诗歌看谁读得更美。
小学三年级语文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c3b101b7360b4c2e3f6451.png)
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执教年级:三年级教学内容:儿童诗《不会写字有坏处》《萤火虫》《白云》《湖》《桂花》教学目标:1. 通过讨论、交流、品读、赏析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感知儿童诗的特点。
2. 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对儿童诗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组文课件课前交流:设计情景,为学习《不会写字有坏处》做铺垫教学过程:一、直奔主题1、孩子们,儿童诗有趣吧?儿童诗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她呀,被称为歌王国中的小精灵。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索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
2、齐读课题:《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二、共读《不学写字有坏处》1、我们回到台湾作家所写的这首诗,快速浏览,猜猜看,小虫写了哪三个字?蚂蚁呢?2、想读这首诗吗,谁愿意来?抽三个孩子合作读。
3、谁来向他们挑战?4、大家想读吗?我们来合作读——男女生读。
5、想一想:这首诗什么地方有趣呢?6、小结:师:平常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在诗人看来,洞不再是洞,而是在相互写信,真有趣啊!(板书:咬洞——写信)师:看,儿童诗中充满了——生:奇思妙想。
三、自由读《萤火虫》《白云》《桂花》《湖》1、还有很多儿童诗也充满了奇思妙想,想读吗?(出示诗歌题目:《萤火虫》《白云》《湖》《桂花》)在读之前,老师要提要求:阅读提示:1、小声读读这四首诗。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再读一读,然后勾画这首诗中的奇思妙想。
3、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感受。
3、同桌交流(点击课件,呈现第4条)。
4、全班交流:刚才读的时候,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笑了,看来大家很喜欢这些诗,我们一起来分享,谁先来?《萤火虫》(1)我最喜欢《萤火虫》这首诗,最有趣的地方是“萤火虫在草原提着灯笼捉迷藏,天上的星星低头一看,诧异地说:‘我们的同伴什么时候掉下去了?’(师相机在课件上用红色的线条批注)(2)“诧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诧异呢?原来,星星把萤火虫当做了自己的同伴(板书:萤火虫——星星)(3)师:谁来读出这首诗的神奇?抽生读。
小学三年级美术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美术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63e4b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5.png)
小学三年级美术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
思妙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帮助三年级学生培养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引入:介绍儿童诗的特点和作用,为学生建立研究美术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2. 诗歌欣赏:选择数首儿童诗,让学生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作品解读:挑选几幅与诗歌主题相关的美术作品,与学生一起观察、分析和解读作品的符号、色彩等表现手法;
4.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美术创作,可以是绘画、折纸、拼贴等形式;
5. 展示与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分享,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特点和作用;
2. 诗歌欣赏:选择一首简单易懂的儿童诗,让学生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意境;
3. 作品解读:选择一幅与诗歌主题相关的美术作品,与学生一起观察、分析作品的符号、色彩等表现手法;
4. 创作活动:根据所选的诗歌,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示范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5. 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可以进行小组展示或全班展示,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分享创作的心得;
6. 总结:通过讨论和回顾,总结学生对于诗歌和美术作品的理解,以及他们的创作体验和收获。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诗歌欣赏和作品解读环节的反应和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的创意和表现力;
3.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和心得体会,形成学生的作品集和个人发展档案。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儿童诗里的美丽想象》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儿童诗里的美丽想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686834f01dc281e43af012.png)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儿童诗里的美丽想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一组诗歌的学习,找出诗歌中的奇妙想象,了解诗歌运用比喻和拟人展开想象的特点。
2、能运用拟人或比喻展开想象创作诗歌。
本质议题:通过一组诗歌的学习,了解诗歌运用比喻和拟人展开想象的特点。
能运用拟人或比喻展开想象创作诗歌。
议题综述:用比喻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拟人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这就使语言更具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儿童诗中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儿童诗充满着丰富的想象,读起来朗朗上口。
文本组织:《水果们的晚会》《林中月夜》《雨中森林》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一)、展开想象、猜一猜师:孩子们丰富的想象能让死板的画面活起来,瞧!(出示植物、动物的图片)师:柳树在风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谁还能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让这幅图更生动、更有趣?生:柳树在风中梳着它那长长的头发。
师:多奇妙的想象呀,谁还想说?生:柳树在风中歌唱。
师:一定是一首动听、快乐的歌。
师:谁能让这幅图也动起来呢?(单张动物图)生:蝴蝶在花丛中跳舞。
师:舞姿一定很美,谁还想说?生:蝴蝶正在和花儿游戏呢!师:你的想象很丰富。
谁能让这张图片也动起来了?生:两只小白兔正在说悄悄话呢!师:一定在说有趣的事吧。
师:孩子们你们真是想象的天才,能通过丰富的想象让这些画面都活起来了。
今天我们就要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三首儿童诗,去感受想象的无穷魅力。
今天我们要学习三首诗歌它们是:《水果们的晚会》《林中月夜》《雨中森林》。
(二)、板书:儿童诗里的美丽想象【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让图片“活”起来的形式,让学生快速的进入课堂,打开想象的空间。
】二、学习诗歌,感受想象的魅力。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第一篇诗歌去感受想象的魅力,读之前老师要给孩子们一个自读小提示:出示自读小提示:请你自由小声的读《水果们的晚会》,勾画出你认想象最奇妙的地方。
小学三年级地理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地理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a940b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a.png)
小学三年级地理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地理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3.让学生了解儿童诗中的地理知识,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教材:《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与学生共同回顾地理课上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回忆和兴趣;2.准备一些与地理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提出对图片或实物的感受和猜测。
步骤二:阅读诗歌1.介绍《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这本书,简要说明诗歌是一种表现情感和思想的方式;2.指导学生分组阅读诗歌,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朗读,其他小组进行倾听和观察;3.学生展示自己选读的诗歌,通过朗读和表演的方式,让其他小组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感受。
步骤三:地理概念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中涉及的地理概念进行发现和整理;2.通过问答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些地理概念;3.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地理概念并展示给其他小组。
步骤四:地理知识拓展1.教师介绍更多关于诗歌中地理概念的相关知识;2.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讨论,探索更多关于地理的奇思妙想。
步骤五:小结与评价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体会;2.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思考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欣赏程度;3.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阅读诗歌、展示等;2.学生理解程度:通过问答、小组活动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情况;3.学生表达能力:观察学生在展示和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言语流畅度;4.学生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互动情况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尝试通过儿童诗歌来教授地理知识,旨在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小学三年级音乐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音乐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f6129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a.png)
小学三年级音乐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设计,让小学三年级学生通过音乐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培养他们对音乐和诗歌的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介绍《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这本音乐群文阅读书籍的背景和意义。
2.学生阅读并理解书中的不同儿童诗歌,研究欣赏和欣赏诗歌的技巧。
3.使用音乐的方式诠释和表达诗歌,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
4.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步骤第一课:介绍《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1.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这本书的作者、内容和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儿童诗歌的特点和作用,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课:欣赏和理解诗歌1.分发《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这本书给学生,并指导他们阅读其中的几首诗歌。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和意境,培养他们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第三课:用音乐演绎诗歌1.教授一些简单的音乐节奏和动作,并与学生一起演绎其中的一首诗歌。
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通过音乐的方式诠释诗歌的情感和意义。
第四课:小组讨论和分享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鼓励学生互相倾听和交流,增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对诗歌的理解、音乐表达的准确性和小组讨论的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态度,了解他们对音乐群文阅读的兴趣和研究效果。
参考资源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这本书音乐节奏和动作的教学材料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指导问题学生笔记和反馈记录教学总结通过本次音乐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学生能够在欣赏和理解儿童诗歌的同时,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诗歌的美妙之处。
他们将提高阅读和文学素养,并培养对音乐和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语文三年级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aa81148bd63186bdebbc44.png)
-1-
我要把自己寄给你
(美)格思里
我要把自己包在纸里,
再用胶水涂遍我的身体, 头上还要多贴些邮票, 我要把自己寄给你! 扎上红红的绳子, 系上蓝蓝的缎带,
爬进我那小小的信箱, 我要把自己寄给你! 你打开信箱一看 发现 我在那里,
立刻剪断绳子先让我喘口
气,
把我手上的胶水洗掉, 还在我嘴里塞上几块牛奶
糖
啊——真是甜如蜜!
你把我从纸筒里拖出来, 有把我贴满邮票的脑袋洗
了又洗,
给我满满倒了一杯冰淇淋 苏打水,
最后把我放进温暖的被窝
匆匆奔来 丢下一路贝壳娃娃 海浪是按摩家, I~调皮地滚来, 挠痒我的小脚丫
-2-。
小学三年级科学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256b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8.png)
小学三年级科学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
思妙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通过诗歌欣赏和理解,拓宽知识面,启迪智慧。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让学生在阅读和研究中了解科学,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让学生通过诗歌表演和朗诵,锻炼自信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欣赏、理解和表演,让学生深入了解儿童诗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
将诗歌中的科学思想和文化内涵深入地传达到学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思想和内涵,做到真正领会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诗歌阅读:让学生读课本上选定的诗歌,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
3. 诗歌欣赏:播放诗歌朗诵音频或让学生互相朗诵,感受诗歌的美和情感。
4. 诗歌理解:通过问题或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表达的科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5. 诗歌表演:让学生进行诗歌表演或朗诵,通过表演和朗诵来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
6. 总结归纳: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歌中的科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表演情况,来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现能力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
1. 选定的儿童诗歌教材;
2. 诗歌朗诵音频;
3. 课堂黑板、PPT等教学工具。
小学三年级数学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b9137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0.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
思妙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通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和想象力。
-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其对于文字和图像的
理解能力。
- 掌握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和思维方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
题中。
预备知识
- 学生已经学过四则运算和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的命名和特征。
教学内容和步骤
1. 引入课题:向学生介绍《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这本书,并
提出阅读该书的目的和意义。
2. 分析诗歌:选择一首诗歌与学生一起分析,引导他们注意诗
中的文字和图像,并让他们自由发表对诗的理解和想法。
3. 数学探究:选择诗中的一个数学相关的概念,例如几何图形或简单的计数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究并讨论。
4. 讲解概念:通过诗歌中的描述和学生的讨论,引出相关的数学概念,简要讲解其定义和特征。
5. 练运用:设计一些与所学概念相关的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学到的数学概念和思维方式进行简要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相关的诗歌内容。
7. 拓展延伸: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练题,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教学评价
- 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诗歌和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练题,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资源
- 《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材
- 其他相关数学教材和练习题集。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5b22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6.png)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背景简介本教学设计是为小学三年级学生设计的健康教育群文阅读课程,旨在通过阅读儿童诗,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的意识和兴趣,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的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在本节课中,选择几首有关健康生活的儿童诗,让学生欣赏和阅读,并通过诗歌的文字和图画,让学生感受诗人对健康生活的独特思考和表达。
诗歌可以选择《拔萝卜》、《跳绳歌》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入今天的课题,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和作用。
2. 欣赏诗歌:引导学生欣赏选定的儿童诗,让他们感受诗歌中的奇思妙想。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歌中所表达的健康生活观念和建议。
4. 回顾讨论结果:让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分享彼此的发现和体会。
5. 小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6.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理解的健康生活,并分享给同学。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包括诗歌欣赏、小组讨论和作文写作等环节。
- 根据学生的作文和口头表达,评价他们对健康生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选定的儿童诗歌:《拔萝卜》、《跳绳歌》等。
- 活动所需图画、课件等。
- 学生讨论结果的记录方式。
参考书目- 《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编写者姓名,出版年份。
以上为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体育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体育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75df5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3.png)
小学三年级体育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儿童诗中抒发情感和思考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准备- 《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课本;- 彩色笔、绘画纸、贴纸等辅助教具;- 教学PPT或幻灯片。
3.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将要阅读的《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是一本关于儿童诗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中的奇思妙想。
步骤二:诗歌鉴赏(15分钟)学生集体朗读和欣赏《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中的一首或多首诗歌。
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意境等。
步骤三:创作活动(2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或是根据自己的奇思妙想,创作一首新的儿童诗。
鼓励学生用文字和图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10分钟)学生可以把自己创作的诗歌或图画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创作时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促进交流和研究。
步骤五:反思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研究内容,让他们思考在阅读和创作中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强调诗歌对于表达情感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4.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诗歌或创作发表在班级的文学板报上,或是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
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儿童诗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5. 教学评估学生的诗歌创作和分享可以作为评估的依据。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是否理解和欣赏了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并对他们的创作和表达给予鼓励和指导。
小学三年级科学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5ff5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1.png)
小学三年级科学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
思妙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奇思妙想;
3. 增加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
1. 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3. 增加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1. 导入:通过播放经典儿童诗歌的音频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创作的奇思妙想。
2. 研究诗歌:选择一篇儿童诗歌并进行整体朗读,学生跟读和模仿。
3.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奇思妙想,如诗中描述的动物行为、自然现象等。
4. 科学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扩展科学知识,如诗中提
到的动物特点、生态环境等,进行简单的科普讲解。
5.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奇思妙想创作一首儿童诗歌,可以涉及科学知识或想象力,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辅助。
6. 分享与欣赏: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评估
1. 教师观察学生对诗歌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创作的诗歌内容和质量;
3. 学生对诗歌和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儿童诗歌,提高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求知欲;
3. 继续进行与诗歌创作和科学知识相关的活动,拓展学生的想
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资源
1. 经典儿童诗歌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相关科学知识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3. 创作诗歌所需的纸张、画笔等。
群文阅读教学案例: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
![群文阅读教学案例: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https://img.taocdn.com/s3/m/26fe45809b6648d7c0c74617.png)
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设计意图:以“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根据孩子们年龄和认知特点进行组文,融入生本教育的理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评价补充”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感受“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
选文篇目:《小真的长头发》《下巴上的洞洞》《爸爸的鼾声》《冰冻的梦》推荐篇目:《太阳打翻了》《大海睡了》《小蚂蚁》《我想》《我要把自己寄给你》教学目标:1.孩子们通过阅读、讨论、交流,感受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激发阅读兴趣、推进阅读。
2.展开想象,续编儿童诗。
教学重点:体会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创编儿童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练习卡、阅读记录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进想象的世界师:孩子们好,想不想出去玩?生:想!师:走,咱们这就去“想象国”逛一逛(课件出示:想象国)。
这里的人们可喜欢想象啦!瞧,短头发的小真就常常在想(课件出示:我的头发能长多长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小真站在小桥上用她的长辫子钓鱼,站在栅栏前用她的长辫子套牛,站在院子里用她的长辫子晾衣服,躺在小河边清洗她的长头发,坐在椅子上,十个妹妹排在身后用手拿着她的长头发帮她梳理长头发)。
小真的想象可真丰富,她把这些奇妙的想象都写进了儿童诗里。
现在我们走进儿童诗里去感受诗中的奇思妙想。
(板书: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二、走进儿童诗,感受诗中想象的神奇(一)读儿童诗,引导感受儿童诗里奇妙的想象。
1.自读儿童诗《小真的长头发》,感受诗里奇妙的想象。
(课件出示图文:小真的长头发)师:请孩子们自由的读一读《小真的长头发》,想一想:小真的哪一种想象奇妙?生1:我觉得“小真站在小桥上,把头发垂下去就能把鱼儿钓起” 这种想象最神奇!因为我爸爸最喜欢钓鱼,他每次钓鱼都要用鱼竿和鱼线,小真只用头发就可以把鱼钓起来了,既经济又方便,所以我觉得这种想象最神奇。
师:宝贝,你的感受真好!你能从儿童诗中走进生活,真棒!为你们小组加2分。
小学三年级美术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美术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ad8c6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5.png)
小学三年级美术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小学三年级美术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通过阅读和理解儿童诗歌,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将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儿童诗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对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的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学内容- 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 选择经典的儿童诗歌,包括具有奇思妙想的内容;- 鼓励学生阅读和理解这些诗歌,思考其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 美术创作:- 引导学生通过对儿童诗的理解,创作美术作品;-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创意。
4. 教学活动1. 诗歌朗诵活动:- 学生朗读所选儿童诗歌,并尝试理解其中的奇思妙想;-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思考一首诗歌中的奇思妙想;-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表达方式,例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想象。
3. 美术创作:- 学生根据所选的儿童诗歌创作美术作品;-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创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4. 作品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并解释作品与诗歌内容的关联;-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
5. 教学评估-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学生对儿童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美术作品和对作品的解释能力。
6. 教学资源- 经典儿童诗歌选集;- 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美术群文阅读《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的概述。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在阅读儿童诗歌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将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希望本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他们的美术和审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 花
桂花香, 满庭院。
大门外, 风吹来, 进来还是不进来, 风儿小声商量着呢。
风一种事物,试着写一首儿 童诗,要融进你的奇思妙想哦。
风
云
落叶
雷电
月亮
两行 三到四行 诗中有奇思妙想 有奇思妙想,想象合理
选择一种事物,试着写一首儿 童诗,要融进你的奇思妙想哦。
风
云
落叶
雷电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 怎么办呢?
不会写字有坏处
小虫写信给蚂蚁 他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我)(想)(你) 蚂蚁收到了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 表示(看)(不)(懂)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 怎么办呢?
《萤火虫》 《白云》
《湖》
《桂花》
阅读提示: 1、小声读读这四首诗。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再读 一读,然后勾画这首诗中的奇思妙想。 3、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感受。
三年级群文阅读
小虫写信给蚂蚁 他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 )( )(
)
蚂蚁收到了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 表示( )( )( )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 怎么办呢?
三年级群文阅读
三年级群文阅读
小虫写信给蚂蚁 他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 )( )(
)
蚂蚁收到了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 表示( )( )( )
月亮
两行 三到四行 诗中有奇思妙想 有奇思妙想,想象合理
我是小诗人
推荐阅读
金波 儿童诗诗人,多篇诗文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萤火虫
夜里
静静的原野 萤火虫在草原 萤火虫
提着灯笼捉迷藏
天上的星星 星星
chà
低头一看,诧异地说: 我们的同伴什么时候掉下去了?
谁的手帕 手帕 在水塘里? 谁的手帕 这么大? 小鱼娃 想把它收起来, 游到跟前,没啦。 小鱼娃呆呆地 看着散开的水波, 白云,在天上笑啦……
好大的一面镜子 蝴蝶飞过来 照一照 看看衣服美不美 看看身材好不好 一只青蛙跳过来 打破了镜子 蝴蝶急得大叫 我的衣服破了 我的衣服破了